登陆注册
9131200000006

第6章 《芙蓉楼送辛渐》

——三个文艺青年的风花雪月

话说在开元年间,有三个非常有名的文艺青年,他们分别是王昌龄、高适、王之涣。这三个人在当时都处在人生的低谷,说得好听点叫山野遗贤,讲得难听点就是无业游民。

但是这些货真价实的大唐文艺青年不会因为工作或者仕途而过分烦恼,那年头虽然没有稿费、版税什么的,但是卖文章的收入也确实不低。比如说后世的韩愈,据说他的一篇碑文能卖到二十万的高价。我们现在说稿费叫润笔费,就是起源于隋唐时期。这三个人的诗,在当时被拿去谱成曲子四处传唱,估摸着多少也是有点经济效益的。

有钱又没活干,干吗呢?旅游呗!古人的旅游跟今天不一样,我们今天坐车走马观花几天就能玩遍一个地方。对古人来说,旅游意味着要在某地住上一段时间,一路上也会耗费很多的时间。总之,某个早冬时候,这三个诗人同时出现在某个城市。

在那时候,他们多少也算是公众人物,大家都是没考上政府企事业单位编制的“待业知识分子”,相互之间肯定是惺惺相惜。既然大家有缘凑到一起,干脆聚一聚吧。

不知道是谁的提议,总之在一个下着小雪的天气里,他们选择在某个旗亭聚餐。

旗亭是什么呢?旗亭起源于汉代,是城区集市上最高大的建筑。它的作用有三个:第一,标明市场的方位,是地标性建筑;第二,最高层设置官吏,俯察市场的动态,方便指挥城管人员管理;第三,利用悬挂旗帜、敲锣打鼓等方式,宣布开市和罢市的时间等通知。

但是在唐代,旗亭的作用发生了很多的变化。除了依旧是地标性建筑外,其他的都变了。旗帜和敲敲打打已经成了商业广告,在旗亭上班的人员也从政府人员变成了商人——说白了,旗亭就是唐代的高档娱乐会所。

这三个人在旗亭楼上的大厅里找了座位坐下,点了菜,点了酒。桌子下面还有小火炉,三个人有吃有喝谈笑风生,各种快乐。

突然,楼下传来了喧闹声。不一会儿,上来了十几个歌舞艺人。这三个小伙子也是见过大世面的,一看这架势就知道——这肯定是政府某文工团的公款消费活动。这些人可不是一般的歌舞演员,是伶官,有政府单位编制的,好多还有品级。

三个人只好回避,但是又想看他们搞文艺会演,不愿意走,只好抱着小火炉到了不起眼的墙角里,偷偷地看。

不一会,又来了四个女神级别的歌妓,穿得奢华时尚,还化着浓妆,后面还带着乐队。看来是要搞内部文艺表演了,三个小青年睁大眼睛、竖起耳朵。

第一个歌手开始演唱,一边唱还一边用节(某竹制打击乐器)打着节拍:“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这首诗就是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得意了:这首歌的歌词怎么写得这么好呢,好像在哪看过啊。嘿嘿,唱了我的一首了啊。一边说着一边在自己那边的墙上划了一道印记。

唱完了,主持人开始报幕:下面请欣赏歌曲,《哭单父梁九少府》。

“开箧泪沾臆,见君前日书。夜台何寂寞,犹是子云居……”

哈哈,我也有一首了。高适也在墙上划了一道。

主持人再一次报幕:下面继续歌曲表演,《长信怨》。

“奉帚平明金殿开,且将团扇共徘徊。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

王昌龄得意了:哈哈,我的又来了。没办法,人气摆在这。说着又在墙上划了一道。

之后,王昌龄和高适用诡异的眼神看着王之涣:“老王,你不是一直说你人气很高吗?”

王之涣也觉得不对劲:“是啊,不科学啊,我的代表作《登鹳雀楼》,也就是那个‘白日依山尽’,小孩子都会唱啊。”

王昌龄和高适纷纷表示“呵呵”。

王之涣很没面子,急了,说:这几个都是不出名的草台班子出来的,刚刚混进文工团,也就唱点“动次打次”的通俗歌曲,不入流的。像我写的那种高雅的歌词,她们唱不了。

说完,王之涣看到即将上场的最后一个歌妓——嚯!女神!那长相、那举手投足之间,那种淡定从容,一看就是巨星范儿,绝对拥有非常多的舞台经验,百分之百是这个文工团的台柱子。

王之涣豁出去了:今天这个压轴的美眉如果唱的不是我的诗,我从此淡出文艺圈,再也不写诗跟你们抢生意。要是她唱的是我的诗,不好意思,你们拜我为师吧……

但是大牌总是大牌,所谓“千呼万唤始出来”,那美眉始终在后台化妆,就是不上去。高适、王昌龄就在那一个劲儿地损他。

就在三个人互相损的时候,美眉已经搞好了造型,梳着非常美丽的双鬓登台了,只听她唱道:“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果然是王之涣的作品,《凉州词》。

王之涣得意了,也松了一口气(毕竟牛已经吹出去了),哈哈大笑:怎么样,你们两个没见识的乡巴佬。听见没,看见没?唱我作品的绝对都是大美女,绝对都是压轴表演。我没说错吧?

笑声响彻整个大厅,这些伶官也注意到了角落里的三个小青年。于是一群美眉站了起来,围过来问:“你们三个小青年在这干吗呢?笑得这么开心,没见这边搞内部文艺会演吗?”

王昌龄急忙解释道:呃,不好意思,我们三个刚刚有些激动。

激动什么啊,没见过美女啊!

不是不是,是听见四个演员唱歌正好唱的歌词都是我们的作品,有点小激动……

古代没有电视机,要想知道名人长什么样,除了见面以外只能看那些画得实在不咋的的画像。所以这些地方文工团的演员不认得这三个人是很正常的。

但是王昌龄这话一说不要紧,这帮子演员听说三个大神就在眼前,立马激动起来:我们差点没认出来你们这些大神!别嫌弃我们这些低级官妓啊,一起吃饭吧!

于是三个人非常高兴地答应了她们的请求,在美女的簇拥下整整嗨皮了一天。

(我!也想要这样的待遇!唉,级别还不够啊……)

以上故事纯属唐朝小报消息,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后来王昌龄四十岁的时候中了进士,混上了仕途,可惜不仅几次贬谪,安史之乱中还稀里糊涂地被老家的刺史给杀了。王之涣一直没参加科举,而是就在基层当了小公务员,后来混上了文书,最后也混上了县尉(县公安局局长)一职,一辈子还算安稳。

至于高适嘛,后来参军了,在军界、政界、文坛混得都很开,最后在安史之乱中屡立功勋,封渤海县侯,是盛唐唯一一位封侯的诗人。他的故事,后面会单独说。

这个时候,也就是古代唐诗研究者们说的盛唐时期。盛唐不是因为唐朝国力的繁盛而叫盛唐,而是因为诗歌的繁盛。众多大家,依次登场了。

同类推荐
  • 那

    当代诗歌的进程中,70后诗人的山场,随之而来的迅姑崛起,确乎超出了很多人的预枓,不仅诗歌读者感到意外,而且诗歌界内部也感到意外。对冇些诗人来讲.由于70后诗人的登台,原先似乎清晰可辨的当代诗歌发展的脉络变得模糊起来,甚至变得无从把握。原来设想的从始于1970年代的地下诗,延伸到朦胧诗,再转换到第三代诗歌,并进而扩展到后朦胧诗的这一当代诗歌的谱系,本来就在上世纪90年代的诗歌中遭遇了离析,但在诗歌史的评述上似乎还有折中的办法。而70后诗人的星火燎原,则彻底捻灭了人们对修复原先的当代诗歌谱系的动机和可能。
  • 礼教下延之后:文化研究论文集

    礼教下延之后:文化研究论文集

    《礼教下延之后:文化研究论文集》主要内容包括:礼教下延,色情上升:中国文化的分层互动、重读《红旗歌谣》:试看“全民合一文化”、无邪的伪善:俗文学的道德悖论、从金庸小说找民族共识、双单向道:20世纪中西文化交流的基本势态、三层茧内:华人小说的题材自限、无根者之梦:海外小说中的漂泊主题、好一双“中国式眼睛等。
  • 花季里跳荡的思想脉律

    花季里跳荡的思想脉律

    这套丛书由8本书构成,是国内文学和语文教学论方面的知名学者优势互补,为中学生提供的“青春读书课”。它克服了文学专家文选式读物可能缺乏教育学阐释的弊病,也克服了教学论专家所编读物可能选文与解读不当的弊病。编撰的目的是:选择课本之外的、古今中外经典的文学作品进行教育学的加工,提高中学生的人文素养。每本书都以“忧患意识”、“生命礼赞”、“大自然:温情澎湃的歌”之类的闪耀着人文精神光辉的语句把几十篇佳作组织成若干单元。单元内部由以下板块构成:单元人文内容概述、作家作品简介、作品、解读、话题、相关资料索引。这套丛书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开发语文学习资源、培养探究能力的教学观念,有助于中学生积累人文知识、品味人文精神、抒发人文感悟。这套丛书竭诚为中学生的成长加油!
  • 毛泽东妙评帝王将相鉴赏

    毛泽东妙评帝王将相鉴赏

    本书主要以毛泽东读史评点为线索,透过历史的沧桑风雨,去寻找解决现实问题的钥匙;了解中国的昨天,从而把握中国的今天,并展望中国的明天,把我们的国家建设得更美好。
  • 天地颂(第一部)

    天地颂(第一部)

    “两弹一星”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创造的历史奇迹,不仅是增强国威的科学技术成就,也是自强不息的伟大精神财富,以一种永恒的创造之魂铸成中华民族不朽的丰碑。作者以强烈的责任感和永不言老的革命激情,历经千辛万苦,经过十年打磨,推出了洋洋洒洒的巨著《天地颂——“两弹一星”百年揭秘》,为我们留下了又一红色记忆。"
热门推荐
  • 阴山鬼魅之冰棺女尸

    阴山鬼魅之冰棺女尸

    一次意外的贪婪盗墓之旅,一群人意外的触动了机关,竟然让一群恶鬼从地狱里召唤了出来。镇压凶尸的四大凶兽在几近传说中,逐渐成为现实,剧毒蜘蛛,孤魂野鬼,人皮面具,冰棺女尸,荒漠孤魂,南海蝴蝶等等一系列出现的东西都无不提示着一群倒霉的盗墓贼的意外危险之旅。
  • 原力之怒

    原力之怒

    未来世界,随着科学家对人体研究的深入,人类细胞中蕴含的力量被逐步开发,人类的潜能也因此激活。细胞原力——作为人类进化的根本,催生了一批强力新人类,统称原力者。童博,一名高三学生,同时也是武道馆的顶尖学员,因缘际会之下,原力觉醒成为原力者【Origin1】,也从此走上一条不一样的人生道路。人类的潜力究竟有多大?当潜力开发至极限的时候……
  • tfboys我们永远陪伴你们

    tfboys我们永远陪伴你们

    tfboys遇上公主,会怎么样呢,嫉妒,报复,还是什么?......
  • 父母卷(文摘小说精品)

    父母卷(文摘小说精品)

    本书收集了许多具有代表性的有关父母的故事。黯淡的太阳光斜铺到斑驳的旧木栅门上面,在门前我站住了,扔了手里的烟蒂儿,去按那古铜色的,冷落的门铃。门铃上面有一道灰色的蛛网,正在想拿什么东西去撩了它的时候,我家的老仆人已经开了那扇木栅门,摆着发霉的脸色,等我进去。
  • 邪王盛宠:倾城小毒妃

    邪王盛宠:倾城小毒妃

    她堂堂将军府嫡出三小姐,处事不惊,步步为营。下得一盘好棋,用得一手好毒,斗得过心机女,装得了白莲花。却失算爱上了他。他昌梧四皇子,心思缜密,城府深不可测。谋略赛诸葛,身手胜赵云,做事果决,淡泊名利。却栽在了她身上。战事终,梨树下。他一脸期待深情望着她,“你当初拒了一切亲事,却为何愿嫁与我?”她专注于草药书,头都不抬一下,“他们看着不顺眼罢,你还勉强。”
  • 法华玄论

    法华玄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浮城仙路

    浮城仙路

    从出生就被遗弃,从懂事就戴着面具,饱受着外人的议论,不喜欢与别人相处,是孤单,是寂寞。爷爷的死,让苏式兄妹相依为命,为给爷爷报仇,努力让自己变强,是敌人是亲人,是报仇雪恨还是亲情相见,怎么才是事情的真相,浮城仙路带你走上复仇修仙之路。
  • 中国人的吃

    中国人的吃

    有人说中国的文化是饮食文化,西洋文化是男女文化,可见中国人是最讲究吃的,古代即有“民以食为天”的谚语。中国是出美食家的国度,中国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令全世界惊叹。孔子堪称第一位美食家,他率先提出“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口号。本书作者从个性化的角度,对中国人的饮食进行了剖析,力图透过饮食看中国的传统文化,同时,对历史上和现实中的各种菜肴、小吃作了生动的描述,既有知识性,又有趣味性,是一本雅俗共赏的休闲读物。
  • 佛说缘起圣道经

    佛说缘起圣道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最深情爱恋:此生不渝

    最深情爱恋:此生不渝

    继匪我思存之后,最暖伤女王玄默演绎极致情深!青梅竹马少年时,他被迫将她弃于火海之中。他求婚之日,她背叛多年恩爱,反送他一颗子弹。从此,她心里有座坟,葬着已亡人。谁料,三年后,他又突然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