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妈妈的教育下,茜茜懂得了同情弱者,她的同情心得到了很好的呵护和培养。
从例子中可以看出,正是在妈妈言行的陶冶下,茜茜心里善良的种子才会发芽,才会对有困难的行乞者产生同情心。我们相信,在妈妈的培养下,茜茜长大后一定是一个富有同情心和爱心的女孩。
方法二,培养独生女孩的同理心。
众所周知,拥有同情心的女孩能够体谅别人,而拥有同理心的女孩可以将别人的感受转化为自己的感受,这更有利于培养女孩的人际交往能力。所以,除了培养独生女孩的同情心之外,父母还要培养她的同理心。为此,父母要抓住日常生活中的教育契机,引导独生女孩遇事先考虑他人,教她学会感知他人的情绪,让她学会设身处地地为别人着想。
例如,当独生女孩总是贪玩忘记回家而经常让妈妈着急时,也许她并不能理解妈妈为什么会这么着急。这时妈妈可以对她说:“如果你在家,妈妈出去了,并且没有告诉你我去哪里,结果直到天黑了妈妈还没有回家,那么你会不会担心呢?”女孩就会明白,如果真遇到这样的事情,她可能会比妈妈还着急,因为现实生活中女孩如果长时间见不到妈妈一定会哭鼻子。这样,女孩就会向妈妈道歉,并且以后再出去玩的时候也会记得告诉妈妈自己去了哪里。
培养独生女孩的同情心,可以让她学会更多地考虑别人的感受,更好地把握别人的感情,让她更加善解人意。
方法三,通过培养独生女孩的移情能力来提高她的同情心。
对于年龄比较小的女孩,通过移情能力来进行同情心的培养,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育方法。这就要求女孩学会换位思考,具备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的能力,让她学会理解别人。
一次,妈妈在收拾房间的时候,翻出来一个自己小时候玩过的布娃娃。由于时间久了,布娃娃已经有些破旧,有些地方还开线了。4岁的甜甜却像发现了宝贝似的,拿住这个布娃娃不放手。甜甜边观察布娃娃边嘀咕:“妈妈你看,这个布娃娃没有眼睛了,衣服也破了,她该有多疼啊!”妈妈意识到这是培养女儿同情心的好机会,于是对甜甜说:“宝贝,咱们一起把布娃娃修好,好吗?”甜甜痛快地答应了。
通过移情,女孩就能学会关心他人,能够替他人着想。通过这种方式培养独生女孩的同情心,往往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同情心是我们的传统美德,也是独生女孩应该具备的品德。一个人只有具备了同情心,才会充满爱心。一个富有同情心的女孩,她的人格必会大放异彩。
总之,同情心对独生女孩的成长极其重要,是独生女孩增加智慧、走向成功、实现理想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同情心会提高女孩的人格魅力,所以,家长一定不要忽视女孩同情心的培养。
富养,不妨适当让她吃点苦
在日常生活中不难发现,现在的女孩从小过惯了养尊处优的生活,害怕吃苦,更不能吃苦,尤其是那些在城市生活的独生女孩。
吃苦耐劳曾经被誉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时至今日,父母往往忽视了培养女孩吃苦耐劳的品质,更有甚者会想方设法避免让女孩吃苦。有些父母望女成凤心切,只关注独生女孩智商的发展,甚至为了让独生女孩全心全意地学习而包办孩子的一切事务,让她从小就过着养尊处优的生活。
研究表明,中国大多数少年儿童的心理素质并不高,常常表现出任性、自私、怯懦等不良心理症状,意志比较薄弱,尤其是独生女孩。专家指出,这和独生女孩的生活总是一帆风顺有关。中国父母总是让独生女孩远离苦难,让她生活在蜜罐中。这样的女孩将来只会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久而久之就会变得麻木、冷酷,经不起生活的挫折,永远不会成熟。其实,这和父母富养女孩的本意是背道而驰的。
有人提出,富养女孩,父母就应该给女孩一个优越的成长环境,让她像小公主似的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也有人认为,在富养女孩大行其道的今天,让女孩吃苦并不值得提倡。其实不然,如果富养女孩只体现在物质上,只是无限满足女孩的物质需求,而不注意其性格、品质、精神、情感等方面的培养,势必对女孩的成长和发展造成不利的影响。
从长远的眼光来看,女孩养尊处优,并不利于她的成长。富养女孩,父母一定要让独生女孩适当地吃点苦。
冉冉以全校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市重点中学。当老师让她发表感言的时候,她充满感激地说:“我要感谢我的爸爸妈妈,在我的成长过程中,是他们的‘吃苦’教育让我成为了一个坚强的人,让我在学习生活中受益匪浅……”
在冉冉成长的过程中,爸爸妈妈非常注重培养她坚强的意志,经常会刻意让她吃点苦。冉冉在不到3岁的时候就要自己吃饭,还要和妈妈一起收拾玩具。上幼儿园后,冉冉要自己背着书包坐校车上学。做完作业后,冉冉要帮妈妈洗碗、浇花,等等。
随着冉冉的长大,爸爸妈妈的教育也逐渐深入。为了更好地培养冉冉坚韧不拔的意志,爸爸规定,冉冉过了10岁之后,自己的零花钱要通过做家务挣取,不能随便伸手向父母要钱花。
在爸爸妈妈的严格教育下,冉冉曾经一个月只有2元零花钱,因此她也养成了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更重要的是,冉冉从小就接受了“吃苦”教育,她不仅没有被那些“苦头”吓倒,反而培养了积极的心态和乐观的性格。
从冉冉3岁起,爸爸妈妈就有意识地让她吃点苦,并且随着她的成长适当地对她进行不同内容的吃苦教育,从而培养了冉冉坚强的意志,使她在学习中也受益颇多。
富养的女孩也要能吃苦,这样富养出来的女孩才能成为父母真正的骄傲。值得一提的是,这种优秀品质并不是先天形成的,而是通过后天培养逐渐形成的。有些父母想当然地认为,女孩小时候学习成绩最重要,等她长大后自然就会具有坚强的意志,具备自强的精神。这种想法并不可取,从小过惯了养尊处优生活的女孩,长大后怎么可能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呢?
众所周知,瑞士是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之一,瑞士的父母非常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尤其是女孩。当女孩到了十五六岁,就会到别人家里做一年的女佣,一边做工一边上学。瑞士父母的做法,为我的富养女孩提供了良好的典范,其实这也是父母培养独生女孩应该注重的一个重要内容。
女孩不愿吃苦,怕吃苦,不一定都是女孩的错,这很有可能是父母没有从小培养女孩吃苦精神的结果。那么,父母具体应该怎么培养能吃苦的女孩呢?
方法一,正确理解让女孩吃苦的真正涵义。
关于让女孩吃苦这一点,有些父母会陷入一个误区,以为“吃苦教育”就是让女孩尝点苦头,因此盲目地让女孩参加“吃苦夏令营”之类的活动。实际上,这种短期的吃苦教育并不能取得理想的教育效果。
让女孩吃苦,其目的是为了培养女孩的抗挫折能力,锻炼她坚强的意志。知心姐姐卢勤曾说过:吃苦是一种心理承受能力。人在艰苦的环境中战胜的是自己,而不是环境。让女孩吃点苦,并不是一本正经地对女孩说“今天我要你尝尝吃苦的滋味”。这种教育毫无意义。
吃苦教育只有贯穿在女孩成长的全过程中才能起到作用。因此,父母不要“逼”着女孩吃苦,要寓教于生活,平时对女孩不要过于溺爱,更不要事事包办、越俎代庖,要让她自己跨越障碍。父母要改变“女孩不如男”的错误想法,要让女孩吃点苦,受点折腾,让她多参加一些实践活动等。
方法二,有意识地让女孩的生活条件差一点儿。
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现代家庭而言,孩子在生活中很少有吃苦的机会。但是为了让女孩具备吃苦耐劳的精神,家长不妨给女孩制造一些吃苦的机会。
黄思路曾被选为“全国十佳少先队员”,她从小就受到了“吃苦教育”。
小时候,妈妈经常给黄思路讲安徒生童话故事。一次,妈妈给她讲《豌豆公主》的故事:“从前,一个公主迷路了,她走进了邻国的一个城堡,但是没有人相信她是一个公主……结果,所有人都肯定她就是真正的公主。”
讲完故事,妈妈对黄思路说:“你看,这样的公主从小娇生惯养,一辈子只能生活在皇宫里,要不然她就吃不香、睡不好,这样的生活多痛苦呀。”妈妈意识到,想要黄思路将来过得更幸福,就应该从小让她学会吃苦。
因此,当家里最初安装空调的时候,并没安在黄思路的卧室。黄思路刚开始觉得非常委屈,因为她夏天还要练琴,班里学钢琴的同学自己房间里都有空调。于是,妈妈把钢琴搬到有空调的房间里,这样就解决了练琴的问题。但是黄思路的房间依然是全家最闷热的地方。看到她依然非常委屈,妈妈就在她的床头放上了一本《安徒生童话》,并把书签放在了《豌豆公主》这一页。黄思路理解了妈妈的良苦用心,从那以后再也没有提自己房间里没空调的事情了。
4年后,当再次搬家的时候,家里已经有了3台空调了。这时候黄思路主动提出不要空调,说房间里只要有电风扇就行了。可是妈妈认为女儿已经具备了吃苦耐劳的精神,已经达到教育的目的了,于是给黄思路装上了空调。在妈妈的精心教育下,黄思路成为了一个优秀的孩子。
父母不能只想着爱孩子,还要对她进行必要的吃苦教育,给她一些受挫的机会,让她在适度的挫折中经受锻炼。这样女孩的内心才会逐渐强大起来,她才能在吃苦中成熟,真正长大。
方法三,让女孩在吃苦中学会关怀他人。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总是给女孩最无私的爱,结果女孩不仅得不到快乐,而且很容易变得淡漠、自私,这对培养她的人格也没有好处。
心理专家指出,当女孩在3岁左右的时候,父母就要保持适当的“健康利己主义”,不要把家庭的重点只放在女孩身上,要适当地忽略她,让她受点挫折。当女孩大一点后,父母还要提供机会,让女孩学会关怀他人。例如,让女孩帮妈妈捶捶肩,让她帮爸爸倒杯水等。
总之,就像俄国著名作家屠格涅夫说的那样,想要女孩成为幸福的人,家长一定要让她学会吃苦。能吃苦的女孩,可以忍受所有的不幸,可以跳出所有的困境。为了让独生女孩日后过得更幸福,一定要让她学会吃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