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238100000012

第12章 环球旅行(三)(2)

就这样,他们忍受着难以想象的困难,艰难地爬过终年积雪的地带后,登上了安第斯山的峰顶。

在安第斯山的顶峰,达尔文独自沿着山脊走了约一英里,发现了被北冰洋航海家称为红雪的植物。它们是由一种个体极其微小的雪球藻所组成。在北极一带,这种藻经常会将雪染成红色。

翻越安第斯山进行考察,达尔文印象最深的是两侧的生物明显不同,即使同一品种之间差别也很大。按照环境条件,两侧几乎都处于相同的经度上,气候和土壤也都差不多,为什么竟然有这样明显的不同呢?

而且,安第斯山脉东坡山谷中的植物和动物,与较远的巴塔哥尼亚的生物非常相像。犰狳、鸵鸟等,都带有潘帕斯草原的动物特征;而达尔文在西侧的智利连一个这样的物种也没发现。

这一切似乎表明,对生物分布来说,山脉造成的障碍要比距离的遥远更巨大。不过达尔文并没有急着下结论,而是将信将疑地将这些问题刻在脑海当中。

经过24天的艰苦考察,达尔文终于穿越安第斯山脉,在通过一片浩瀚的动植物分布区之后,又回到了瓦尔帕莱索。他很清楚,虽然这次考察收获颇丰,但要真正弄清这座山脉的真相,还要经过多年的努力才行。

11月31日,考察队又来到卡斯特罗。这里曾是奇洛埃岛的古都,但当时已经变成一个非常荒凉的地方了,总共也只有几百名居民在这里生活。

在这里,达尔文发现一种很特别的植物,名叫庞克。它的基干有一米多高,长着四五个齿状的圆叶子,直径超过2米,周长也在6米以上。

12月6日,他们又来到南岛圣佩德罗,“贝格尔”号已经在那里靠岸。当其中的两名军官用经纬仪在进行测量工作时,这个岛上特有的一种狐狸中的一只便聚精会神地注视着军官门的工作。达尔文偷偷走到它的背后,用地质锤朝它的头部重击了一下,打死了这只狐狸。就这样,这个岛上特有的狐狸被发现了。

12月10日,达尔文回到“贝格尔”号,并随“贝格尔”号于13日到达了乔诺斯群岛。不巧的是,那里刮起了可怕的“不亚于火地岛”的风暴,船根本无法通行,贝格尔舰只好调头北行。

12月20日,“贝格尔”号停泊在靠近特列蒙特斯角以北的一处海港。海港附近是一座海拔500米高的、形似塔糖的正圆锥形的山丘,十分险峻。达尔文在这里爬上了山顶。他在《航海日记》中这样写到:

在这荒凉的地方,能够爬上一座山的山顶,会使人感到某种不寻常的快乐。只要我总是不安地期待看到某种新东西,这种期待总是落空;而当我有新的打算时,这种期待还总是一定会出现。任何一个人都知道,当我们从高山上眺望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宏伟壮观景色时,我们心头都会洋溢着胜利和骄傲。而在这些处女般圣洁、人迹罕至的地方,你会联想你可能是第一个站在这座山顶上欣赏风景的人,你的心中还会增添某种荣誉感。

12月30日,“贝格尔”号在特列蒙特斯半岛最北端附近的小港靠岸了。次日,达尔文又爬上了海拔700米的高山,从那里可以清晰地看到又花岗岩组成的科迪勒拉山脉的主脉,花岗岩上还覆盖着一层云母石岩,而云母石岩早已形成了宛若手指一般的雉堞。

(四)

1835年初,“贝格尔”号围着特列蒙特斯半岛港湾绕行一周,途中他们看到许多海豹。还有一些海燕、海鸥在海上飞来飞去,鸬鹚在水中游来游去,捕捉鱼类。

“贝格尔”号在乔诺斯群岛停泊了一周。达尔文发现,这个岛上的树木更像火地岛上的树木;此外还有许多苔藓植物、地衣植物和小型的蕨类植物。在西海岸群岛,泥岩形成的过程与火地岛也一样迅速。

达尔文还注意到岛上的两种水栖动物:一种是小海獭,不仅吃鱼类,还捕食一些漂浮的小螃蟹;另一种是长着又大又长尾巴的啮齿动物,有着漂亮的皮毛。

这里还有一种红胸脯的鸟引起了达尔文的主意,它们经常出没在奇洛埃岛和乔诺斯群岛上。由于它们的叫声不同,当地人就认为它们的叫声有吉有凶。

还有一种身体较大、叫声像狗的“吉得吉得”鸟。巧的是,这种鸟与智利中部的土耳其鸟和塔巴克罗鸟有着血缘关系。

1月19日晚上,奥索尔诺火山爆发了,达尔文感到十分庆幸,因为他有机会可以看到这一奇异而又壮观的景色。火山直到凌晨才停止喷发。后来达尔文听说,属于科迪勒拉山脉最大的一个火山在当天夜里也爆发了,它叫阿康卡古山。6小时后,其北部4300公里处的科休古纳火山也爆发了。随之而来的,就是一场巨大的地震。

地震发生时,达尔文正在海边的树林里休息,忽然他感到大地活动起来,树木像是在大风中摇晃,海里也掀起了巨浪,向岸上直卷过来,岸上的一切都被海浪卷走了。海水像沸腾了一样,散发出一股强烈的硫磺味。

地震结束后,达尔文观察到,地震使海岸上升了大约60-90厘米,有些岛升得更多。因为前些天居民要钻到海底才能捞到贝壳,而现在在离地面几英尺高的岩石上到处都能捡到贝壳。

由地震引发的陆地上升现象达尔文见过很多次了,但这次给他的印象最为深刻。在旅行的几年当中,他对莱尔的某些地质理论愈加坚信了。

3月11日,“贝格尔”号抵达了瓦尔帕莱索。不久,达尔文就再次出发,准备翻越科迪勒拉山脉。在圣地亚哥时他就做好了一切必要的准备。达尔文从平常人们在这里通过的两个山口中挑选了一个最近的山口——波尔季利奥山口,以便在归途中可以更加容易地越过另一个乌斯帕拉塔山口。

3月18日,达尔文带着一名向导和一名赶着几匹骡子的人,好不容易才到达了肥沃的马伊普河河谷。

在科迪勒拉山脉河谷的周围,达尔文发现了一些由砾石和沙土组成的土壤,这些与在南美东岸的情况一样,原因依然是海岸的上升所致。

在攀登科迪勒拉山脉时,达尔文遇到了许多牛群,当地的牧民正把它们往山下赶。向上爬时,植物逐渐减少了,但却能看到一些漂亮的山花,而禽兽和昆虫几乎看不到。

一直到20日的晚上,达尔文才到达耶耐谷。这个谷地形如一口铁锅,有很多石膏,因此也被称为石膏谷地,石膏厚度达1000多米。山脉将许多河流都分成两支,分别流入大西洋和太平洋。他沿着彼乌科涅斯山脉前行,这里的道路崎岖不平,特别难走。在山脉的中部,有红沙层、砾岩层和变为厚石膏层的石灰质的泥页岩,覆盖在巨大的斑岩上。

第二天中午时分,达尔文开始攀登彼乌科涅斯山脉,在这里立即就感到了呼吸困难。同伴劝达尔文吃根葱来克服呼吸困难,但在这方面最有效的是贝化石,因为达尔文在搜集贝化石的时候马上就会“忘掉”呼吸困难。

越接近山顶风越大,达尔文的考察队进入了常年积雪的地带。凭着博物学家敏锐的眼睛,达尔文注意到好像有血迹斑斑的骡蹄子留在雪上的红色踪迹。开始达尔文认为是从周围的斑岩上吹过来的灰尘所造成的。他用雪在纸上一擦,纸面上就留下一种略微带有砖红色的淡玫瑰色的痕迹。后来,他把残迹从纸上刮下来才发现,落下来的是由极其微小的水草微粒体所组成的,它们能够把雪地染成红色。

傍晚,他们只好宿营在两条主山脉中间的一个山地里。翌日清晨,达尔文和同伴穿过中间的谷地,开始第二次攀登第二个主脉,即向位于海拔4000多米的波尔季利奥山脉的山口攀登。这是一次为时很久的极其艰难的攀登。左右两边都耸立着险峻的圆锥形红花岗岩的山丘,下面则是常年覆盖积雪的辽阔的土地。

当天色黑下来后,天空的云块忽然全部消散,一轮皎洁的明月照耀着巨大的群山,山上有一种澄明、静寂的仙境般的感觉。

3月29日,达尔文途径乌斯帕利亚塔山口返回智利。乌斯帕利亚塔山脉在门多萨的北面,达尔文不得不在有些地方长满低矮的仙人掌的不毛荒漠里步行70多公里。这个山脉的地质构造与太平洋海岸的第三季地层相似,达尔文设想这里应该有石化了的树木遗迹。的确,在近2000米的高处,光秃秃的山坡上有几根彼此距离不远的雪白柱子,这正是南美杉科石化了的树木。这一景象让达尔文印象十分深刻。

4月10日,达尔文到达圣地亚哥。几天后,他又回到瓦尔帕莱索。两周后,他决定再到智利北部旅行,预定路线是沿海城市科舍博、瓦斯科和科皮亚波,而科皮亚波这一站“贝格尔”号必须到达,这样就能把达尔文接走。

这一时期,达尔文主要进行地质调查,他最感兴趣的是阶梯型的砾石阶地。这些阶地都证明了是由海水冲刷形成的,并证明了陆地逐渐上升的过程。

6月12日,达尔文终于到达了科皮亚波,可“贝格尔”号没未到达,于是他又去考察了“无人谷”。

7月4日,达尔文登上了“贝格尔”号向秘鲁驶去。8天后,“贝格尔”号停泊了在秘鲁的海湾伊基克港。

当时秘鲁的国家正处于无政府状态,都在争权夺利,达尔文只能十分遗憾地到利马去了一趟。在那里,他仔细地观看了古秘鲁人村庄的废墟、灌溉渠和古墓,这些都让他联想到:在欧洲人到来之前,这里居住的古代民族已具有很高的文化水平了。

同类推荐
  • 走近毛泽东(增订版)

    走近毛泽东(增订版)

    毛泽东领导的红军,此时也正处于一个艰难时期。两万五千里长途跋涉的征尘未洗,又面临着蒋介石驱使下的各路大军的封锁“围剿”。如何站稳脚跟粉碎国民党的重重包围,如何促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现全民族的抗战,是当时毛泽东千思百虑的问题。为此,他做了种种努力。毛泽东率领红军,接连粉碎了东北军和西北军的几次“围剿”,力求保住仅存的一块红色根据地。毛泽东亲率东征军渡河赴山西,想闯开一条去华北抗日前线的通道,结果遇阻;毛泽东指挥西征军攻打宁夏、甘肃,想打通一条通往苏联的“国际线”,结果受挫。
  • 沈从文和他身边的人们

    沈从文和他身边的人们

    本书以沈从文的一生为经,以与之交往的人为纬,由此编织了一幅五彩缤纷、二十世纪中国文人的历史画卷。
  • 香江鸿儒:饶宗颐传

    香江鸿儒:饶宗颐传

    本书为"大家丛书"之一。饶宗颐是我国当代著名的历史学家、考古学家、文学家、经学家、教育家和书画家,是集学术、艺术于一身的大学者,又是杰出的翻译家。饶宗颐和季羡林齐名,学界称"南饶北季"。本书记载了他的人生经历和杰出成就。
  • 埃及艳后:克娄巴特拉

    埃及艳后:克娄巴特拉

    本书从历史的角度描绘女主人公和三位罗马人交往的过程。这个让世界为之心动的女人不只是一段伟大爱情的完美化身。也是一位身兼多种角色——情人、母亲、战士和女王的不朽传奇。埃及艳后克娄巴特拉,希腊语意为“种族之光荣”,她比大多数女性更具有女人的气质。也比大多数男性更拥有力量和决心。这个无与伦比的女人懂得如何利用自己的美艳和智慧,保全埃及的独立,重现古老王朝的辉煌。由传记大师艾密尔·鲁特维克创作的这部传记。从古人质朴且细致入微的记录中探寻历史真相,并通过对与女王命运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三个罗马男人——恺撒、安东尼和屋大维的描述与分析,厘清克娄巴特拉的生平轨迹。心理活动资料的缺失。
  • 汪精卫第1卷:公开投敌

    汪精卫第1卷:公开投敌

    提到汪精卫,大多数人想到的就是两个字——汉奸!汪精卫在中国是一个完全被否定的人物,甚至被认为是中国人的耻辱。因此现在的中国历史教科书中,把汪精卫从辛亥革命和国民党的历史中完全抹杀,只是抗日战争的历史中实在无法抹杀汪精卫的存在,才简单地提到了汪精卫和他的维新政府。这种出于主观愿望而随意修改历史的作法,使国人对历史产生了错误和虚假的理解。重新去纵观汪精卫的一生,历史不仅仅是记录事件,还需要真实、公正、客观。
热门推荐
  • 笔耕留痕(高平作家丛书)

    笔耕留痕(高平作家丛书)

    早就想把自己写的东西整理一下,一直未动手。这回算交差了,当然是为自己。起了个名:《笔耕留痕》。似乎显得文雅点。其实,说白了,我不过是个码字的,像手执瓦刀码墙的匠人一样,这些东西,可以说是大大小小,高高低低的墙圪垛儿。这些“墙垛”的“砖”有的还算齐楚,有的缺棱少角,差火候。
  • 英雄联盟谜之穿越

    英雄联盟谜之穿越

    泡吧学生莫名穿越,来到奥法学院,被瑞滋看上的天选者,会阻止莫洛雷毁灭大陆吗?(爱LOL的盆友们一定要看哦)
  • A Little Tour In France

    A Little Tour In Franc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中国现代诗体论

    中国现代诗体论

    本书研究了国内外古今各类诗体,内容包括:中国古代诗体、外国诗体与中国新诗、微型诗、格律体新诗、歌词等。
  • 丑女变身:撞上恶魔遇上爱

    丑女变身:撞上恶魔遇上爱

    她,是一个丑到人神共愤的大丑女。她的出现几乎轰动了整个樱世高中,她被称为“樱世最丑女”,是樱世数一数二的重量级人物(这里指体重),然而,她却有着不为人知的多重身份……他,是樱世的“校草第二”,家世好、脾气好,是众位女生们心目中的白马王子。几次偶然的相遇,他解救了被众人冷嘲热讽的她。感动之余,她在心中暗暗发誓一定要追到校草级的他,并为此进行了华丽的大变身。他们之间将会擦出怎样的火花?让我们共同期待,丑小鸭如何蜕变成美丽的白天鹅。
  • 鬼夫临门:老婆,求降火

    鬼夫临门:老婆,求降火

    一夜春梦,傻子大伯哥爬上了她的床,一怒分手,竟然牵扯进一桩灵异谜团。千年孤坟,坟头有血,敢问村子里哪个女人昨夜骑了男人?“老婆,求降火?”“等等,喂饱你儿子再说!”“老婆,我也饿!”“放肆,拿开你的手,先回坟里趴着……洗干净等我!”
  • 再见,我的爱人

    再见,我的爱人

    渣男背叛,养姐偷吃,亲妈不疼,林闻言的日子怎一个惨字了得,还有那个把她当老白干一口闷了还嫌弃她辣的男人,你有本事嫌弃姐,你有本事别爱上姐啊!“齐淮远你这个混蛋,我生孩子你叫个什么劲儿!”
  • 科幻小说之无尽展开

    科幻小说之无尽展开

    这是我前一部作品“科幻小说”的延续展开。前一部考虑是一个心灵旅程的故事,而这部则是现实世界中发生的事情。希望能与前部作品一起,为您展现一个超越一切时空的世界。但即使您没看过前作,也不会在这部中发生理解上的困难。(当然,还是希望您能有时间看完前作的)
  • 做你的守护天使

    做你的守护天使

    现在佐佐木江美子在医院里面好像是一名十分有名气的大夫,即便好像是佐佐木江美子的性格十分的适合医生的这个行业,可好像是真正让佐佐木江美子下决心将来要当一名医生的人,好像是二介堂亜栄琉,就好像是然而也是因为二介堂亜栄琉,才让佐佐木江美子这么死心塌地的投入到医学当中来啊。
  • 道义三分钱

    道义三分钱

    人心难嗅,在名利的长河中奔波逐流。纵观世间人性,所谓道义不值三分。变的是心性,不变的是对行则二字的满腔热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