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物之为大人物,并不在于其干什么,而在于其能不能干好。常言道,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把每一件小事都做好就是很多人难以做到的大事。
现代人常说:工作之中无小事。小事,只有在那些不负责任或者说不谙小事重要性的人那里才是小事。
瞧不起小事的人,也往往瞧不起小钱、小物,然而世上所有的富翁无一不是通过一分一厘的积攒才最终成为富翁的,至于小物,那更是一种片面认识。所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高射炮虽火力强大,是说到打蚊子,还不如一个苍蝇拍管用。在那些懂得物尽其用的人眼中,世上没有任何小物、废物。
三国早期,有一次,曹操带兵攻打袁绍,部队整装待发时,将领们发现地上还剩有一些竹片,每片长不过几寸,怎么看也算不上“贵重物资”。但当负责的将官命人将其烧毁时,却被凑巧赶到的曹操阻止了。主帅留这些破竹片有何用呢?大家照例去问曹操肚里的蛔虫——杨修,杨修稍一思索便得出答案:主公是想用它来做竹排上的榫钉。事后证明,杨修的答案正与曹操的意思相吻合。
南北朝时期的陶侃也是一个懂得物尽其用的人。陶侃任荆州刺史时,有一年,朝廷命令他督造战船,陶侃不仅一再地交待工匠们要节约材料,不能浪费,还特意嘱咐大家把锯木头产生的木屑全部收藏起来,这一举动别说工匠们猜不出来,连平常与他最要好的同僚也想不明白。直到正月初一那天,当地下了一场大雪,雪后初晴,府衙前的台阶上虽然扫了雪但还是很湿滑,这时陶侃便命人把储备的木屑抬来,铺上厚厚的一层,这样,人们在台阶上行走时便一点也不湿滑了。
还有一次,官府营造房子时,工匠们留下了很多竹子的下脚料——竹根,陶侃见到后也命人将它们全部收集起来,最后竟堆积如山。后来大将军桓温要讨伐后蜀,需要组装战船,这些竹根全部被用来做了竹钉都还不够。
万物皆有其用,一些不起眼的“废物”在关键时刻还能起到难以取代的大作用,曹操与陶侃的故事恰恰说明了这一点。同样的道理,生活中的很多事情并不小,而只是某些人缺乏把它做大的智慧而已。人们口中所谓的小事,不外乎那些所谓的“没出息的事”、“没前途的事”、“谁都能干的事”、“受苦受累的事”,等等;自己不愿意做不说,还动不动就说自己“怀才不遇”、世上“没有伯乐”,等等。其实真正的千里马未必需要大草原,我们前面讲过的陈平,年少时也是个贫家子弟,因其勤奋好学、品行端正,有一次村上祭祀土地神,大家推举陈平做主持割肉的人,陈平细心地算来算去,最终把祭肉分配得很均匀,乡亲们都夸赞道,陈家的孩子真会分割祭肉。陈平笑着说,这算什么,将来即使让我主宰天下,我也会像这次分肉一样!陈平成年后,还因为给一位邻居帮忙料理丧事,赢得了一位叫张负的富翁的认可。当张负得知陈平心仪自己的孙女后,当即做主将孙女许配于陈平,并且借钱给他行聘,帮他置办酒宴。出嫁那天,张负还对孙女说:“不要因为陈家穷,就不好好侍奉人家。像陈平这样的人,是不会长久贫寒卑贱的。”
佛经上也说:“狮子搏象,用全力;狮子搏兔,亦用全力。”有些小事虽小,但稍微掉以轻心,就会办砸,进而影响全盘。所以真正的有心人,做事时无论大小,都会全力以赴地做到最好。有些小事还往往是大错的根源。所以,欲扫天下者,必先扫一室。只有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思想上重视,行动上落实,才有可能把小事做大,把大事做好,做圆满。
3.不尽精微,难致广大
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
——冯友兰(当代着名哲学家、教育家,毕业于北京大学)
“致广大而尽精微”是儒家经典《中庸》里的名句,大意是说,我们做学问,既应着眼于宏观博大,又必须深入其中,只有把广度和深度上的功夫都做到位,才是做学问的最高境界。毫无疑问,这一理念也可以用来指导人生这个大课题。
所谓广大,其实就是现代人常说的战略,而精微,则指现代人常说的细节。具体到一个人的人生战略上,简单来说就是人生方向、目标、志向,等等;而细节,简单说来就是细心、细致、细化、精确、精细、精准,与粗心、粗糙、粗放、大意、疏忽、马虎、好像、几乎、大概、差不多相对相反。都说战略决定命运,细节决定成败,二者永远都是相辅相成的。没有战略引领,南辕北辙,再注重细节也没用;光有战略引领,没有具体执行和得力的举措,战略也没法保证。换言之,“尽精微”的目的是为了“致广大”,因此这句话反过来说比原话可能更贴切些。
不管怎么说,中国的先哲们是既注重广大,又强调精微的。然而由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一向立意高远,要求每个士大夫都以修齐治平为己任,也更侧重于国家的兴衰和民族的存亡,因此自然而然地造成中国人在一定程度上注重广大而忽略精微。如果将二者作为一个整体的话,那么精微在中国人的思维里至多能占到30%。举个很简单的例子,我们上学时都学过一篇文章,叫《任弼时同志二三事》,这篇文章的立意当然没有问题,有问题的是,它到底讲了任弼时的二件事,还是三件事呢?或者是二加三件事即五件事?又或者是二乘三件事即六件事?都不是。我数来数去,文中一共选择了任弼时同志日常生活中的十六件看来平凡但很有意义的小事——不知二三事是怎么来的?
还是返回古代吧!
洁静精微——这是孔子在整理《易经》后,对《易经》这门学问作的评语。众所周知,《易经》是一部玄而又玄的古籍,那么,孔子为什么会以这四个看似失之简单的字来总结《易经》呢?这是因为孔子在经过长达二十余年的《易经》学习后,认为《易经》是一本很了不起的书,他自己学了《易经》后,心理活动、思维情绪等都变得非常清净,又绝不压抑,也即他所说的“七十而从心所欲”,这是指学易的效果。而精微则是指学习《易经》的态度,因为我们前面说过,《易经》是一门玄而又玄的学问,研究它,需要非常冷静的头脑和周密的思虑。
毫无疑问,这一理念同样可以用来指导人生。
就说孔子本人,他从十五岁便有志向学,因父亲早亡,在向学的同时,他不得不面对贫贱的生活,但这也过早地激发了孔子对人生意义的思考。一开始,孔子的理想跟大多数人都一样,不外乎出人头地,光宗耀祖,摆脱贫贱,谋求富贵。但随着年龄的增大和学术上的精进,孔子逐渐摆脱了这种庸俗的人生观,认为一个人应当坚持走正道,通过正当的方式和渠道去获取财富和地位,而不能为富贵而富贵。孔子为什么要周游列国?主要是因为他做鲁国大司寇时触犯了既得利益者的利益和权威,想想看,如果孔子当时选择与他们同流合污,他用得着周游列国吗?所以,孔子做人,绝对称得上“洁净”。
至于“精微”,在孔子身上更是体会得淋漓尽致。
首先,史料记载,早年时,孔子为谋生文武兼习,精学苦练“六艺”(礼、乐、射、御、书、数),熟读“五经”(《书》、《诗》、《易》、《礼》、《乐》),其后他在别人的推荐下,先后做过管理仓库和牛羊的小官。管理仓库时,孔子说:“我要把仓库的账目计算得一清二楚。”管理牛羊时,他又说:“叫我管牛羊,我就要把牛羊养得肥胖强壮”。总之,孔子做事无论大小,都会一丝不苟地努力做好。其次,孔子还是个大音乐家。有一次,孔子去齐国,很偶然地听到了“尽善尽美”的《韶》乐,当即学之,并痴迷至“三月不知肉味”的程度。当然最着名的还是孔子研究《易经》的典故:孔子五十岁才开始学易,数年间,他花了很大的精力,先后将《易》读了三遍,此后,他一边给弟子们讲解,一边继续深入研究,不知翻阅了多少遍,竟然把串竹简的牛皮带子磨断了好几次,饶是如此,孔子仍说:“假如让我多活几年,我就可以完全掌握《易》的文与质了。”
我们前面说过,学易需要非常冷静的头脑和周密的思虑,其实这也正是易学在实际生活中最具应用性的特点之一。时下生活中有很多人仍就很迷信,并且往往认为易学就是一本算卦书,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个与之有关的故事:
某年冬日,下午酉时,北宋易学大师邵康节和儿子正在家中围着火炉烤火,有人敲门,先敲了一下,接着又敲了五下,开门一看,原来是一个邻居,说想借点儿东西。邵大师忽然兴起,说你不要说你借什么,今天就让我儿子给你免费起一卦,算算你借的是什么东西。关于《梅花易数》的起卦法和小邵具体怎么起卦,我们略过不提,总之小邵掐来算去,算到邻居不是借锄头,就是借斧子。小邵试探着问邻居:“你要借的东西应该是锄头吧?”邻居还没开口,邵大师就说:“不是锄头,而是斧子。”邻居也在一旁表示自己想借的就是斧子。小邵赶紧请教老邵其中缘故,邵大师说:“这还不简单——数九寒天的,天也快黑了,他借锄头干什么?一定是借斧子劈柴取暖。”
这就是大师与非大师的区别。其实易学远没有人们说得那么玄,易学就是为了指导人生的,只是很多人不具备基本的分析能力,临事又往往慌手慌脚,才会动辄请教那些所谓的大师指导人生。何必呢?周易八八六十四卦,包罗万象,穷尽了人生的各种境遇,临事自己给自己把一下脉,岂不是更为靠谱?当然,八八六十四卦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卦卦有变卦,爻爻有不同,如果你学艺不“精”,难免像故事中的小邵一样。所以,前提还是精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