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275200000018

第18章 书中自有颜如玉?(2)

还有那个“被”字,更是活灵活现地表达了我们许多人的生活情态。事实上,在我们的生活中,充斥着一种“被”式的荒诞:被增长、被代表、被就业、被自杀、被自愿、被幸福、被失踪、被娱乐、被……我们的生活是无法选择的,我们的命运是不可抗拒的,所以有人感叹:这一床“被”我们盖得好沉重、好心寒。

无论如何,任何一个社会要想和谐稳定,不能没有正当的民意表达的通道。古代有采诗,“男年六十,女年五十无子者,官衣食之,使之民间求诗。乡移于邑,邑移于国,国以闻于天子。故王者不出牖户,尽知天下所苦,不下堂而知四方”;现代则有影视、文学等各种艺术创作,它们有责任,也有义务,承担一定的对于民意的表达。但现在它们是否肯于承担这种责任和义务,我们实在没有把握。张艺谋说:“还要让人沉重多久啊!”言外之意,他更愿意以一种轻松、调笑的态度,到人们的兜儿里去捞钱。由此可见,要把民意的表达托付给这些“不差钱”的人,一定是靠不住的!所谓死了张屠夫,不吃带毛猪。当文艺沦落为娱乐的时候,我们只能寄希望于民众的自我表达。年度汉字评选就是一种很便捷的民意自我表达的方式,虽然一个字的表达难免有失偏颇,无法全面反映这一年的生活面貌,但它毕竟是一面镜子,可以照出我们的某些面相,只是希望它不要成为“哈哈镜”最好。

家庭伦理剧能否少一点仇恨和暴力

这些年,看了一些家庭伦理剧和宅门剧。这些电视剧有一个很突出的特点,都在家庭内部冲突方面强调其人性的恶,我们时常会从屏幕上看到一些很惨烈、很残暴的场面,看上去很恐怖。这些源于家庭经济财产的纠纷,或争房子,或争遗产,最终都演变为家庭内部你死我活的战争和仇杀。这些东西看得多了,在我就产生了一种错觉,是不是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家庭伦理关系(包括社会伦理关系)真的很糟糕呢?

从剧作者的角度说,电视剧不能没有矛盾冲突,出于对“好看”的诉求,可能还要有很离奇的故事情节以及很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这些放在伦理剧的身上,就成为一些剧作者想象家庭伦理关系和社会伦理关系的依据和出发点。此前我们曾经经历过以阶级矛盾结构戏剧冲突的历史阶段,随着阶级论淡出我们的视野,戏剧冲突的设置也从外部,即社会关系,转入内部,即家庭和其他社会群体的关系。因而,父子间、夫妻间、兄弟姐妹之间,进而婆媳妯娌之间和叔伯侄甥之间,甚至更广泛的社会群体之间,都陷入了这场硝烟弥漫的“战争”之中,令人应接不暇,心惊肉跳。以前在我们的历史记忆中曾经发生在帝王之家的子弑父、父杀子、兄弟相残的权利之争,演变成了寻常百姓家的财产之争、遗产之争。收视率固然上去了,却也把观众的心看冷了。

我们正处于一个社会转型的时期,市场经济的推广,强化了人们的财产意识、个人权利意识。这本来是一件很好的事,但也要看到,人们对于财富的欲望因此也被释放出来,这是同一件事的两面。亚里士多德说:“贪欲乃是万恶之渊薮。”况且,对很多人来说,至今似乎也还不懂得如何通过合法手段争取和保护自身的权益。所以,当矛盾出现的时候,他们所能采取的,往往只是暴力的或非理性的方式。这种现实性的存在或许给剧作者提供了某种生活基础,但是,电视剧对于暴力和仇恨的过分渲染,会不会在客观上为这样一种社会心态推波助澜呢?究竟是生活影响了电视剧,还是电视剧影响了生活?我们一时也许还很难厘清这个责任,但二者之间剪不断、理还乱的这种关系,却应该引起我们的深切关注和认真思考。

中国曾经是个非常推崇家庭伦理、社会伦理的国家,中华民族也是一个传统深厚的礼仪之邦,历史上虽然有过人性善恶之争,但社会层面还是相信“人之初,性本善”的。这应该是社会发展的主流。不过,多年来作为摒弃“高大全”的一种代价,人性恶的观念也渐渐地流行起来,由于人们接受了本我、潜意识、无意识这样一些概念,更使得对于人性恶的描写具有了合理性与合法性,似乎只有这样作品才能显出其深刻与厚重。于是,为了追求所谓的深刻与厚重,也使得一些叙事作品在人性描写方面步入歧途。前几天看《2012》,有人曾担心恐怖的场面会摧毁下一代对于未来的幻想和希望,其实,更值得忧虑的,倒是充斥在荧屏上的暴力和仇恨,它在观众心理上产生的影响,是我们很难预料的。在这方面,电视叙事作品以其影响社会之深、之广,事实上无出其右,作为剧作者,怕是不能回避自身所应该承担的责任吧。

人们为何总爱拿张艺谋说事?

这几天,有两条新闻,都和张艺谋有关。一是“安顺地戏”向张艺谋讨要署名权;再一个是湖南临湘的一个副市长发帖炮轰张艺谋“到处印象”,他尖锐地指出:“‘印象’搞乱中国,张艺谋‘功’不可没。”张艺谋的名人效应由此可见一斑。其实,这里的张艺谋只是个幌子,目的还是想吸引更多的眼球。现在有“眼球经济”一说,有了“眼球”,又何愁“经济”不兴呢?地方政府的一些官员怕是就这么想的。

这两条新闻还使我联想到去年传说中的嵩山少林寺与港中旅联合成立文化旅游有限公司准备上市的消息,以及至今尚未尘埃落定的安阳曹操墓如何开发为旅游景点的争议,还有正在风口浪尖上的张家界南天一柱改名哈利路亚一事,所有这些事,说到底,我想只是一件事,即如何将本地有限的文化资源利益最大化,为当地的地方财政创造出更多、更大的价值来。比如安顺,讨要地戏的署名权,难道不是因为张艺谋的影片《千里走单骑》给丽江的旅游锦上添花吗?本来是自家的东西,现在却让邻居拿去赚钱,当然心有不甘。

地方政府官员能这么想,也是“在其位,谋其政”的意思,比起尸位素餐、空占职位不干事情的官员,或贪污腐败,只谋私利的官员,还是令人敬佩的。说起来,做官也有做官的难处,政绩是必不可少的,地方经济的发展,GDP的增长,更是硬碰硬的指标,至少到目前为止,还是考察地方官员的重要指标。这样看来,有一点倒是让人欣慰的,自从文化被发现可以创造GDP以来,官员们对于文化表现出非凡的热情,这是以前很少有的。这笔账不用算也是清清楚楚的,所谓文化创意产业,如果能给当地带来可观的财富,那是再好也没有了,不仅不必担心高能耗,而且,低碳、环保,又何乐而不为呢?

所以,可以想象,地方政府官员该是多么看重自己手里的这点历史文化遗产或非物质文化遗产啊!他们以一个古董商的心态,恨不得马上让自己手里的这点东西“变现”。他们太着急了,有点急功近利,抓到篮子里就是菜,有时反而会给文化带来伤害。就像南天一柱改名哈利路亚这件事,即使可以吸引一些游客的眼球,引起他们的注意,又怎么样呢?张家界自然文化景观因此而受到侮辱,却是实实在在的。以张家界名声之大,难道还要“哈利路亚”来为它壮声势吗?安顺地戏又何尝不是如此,这场官司,无论输赢,安顺地戏肯定是名声在外了,但要求它像在丽江一样,也给安顺带来高涨的人气,仅仅讨要署名权是不能奏效的。

文化的产业化,文化的市场化,的确给地方经济带来新的机遇,但文化却又不同于一般的产业和市场,应该得到必要的尊重,眼光也要看得长远一点,不仅想到自己这一届的政绩,还要想到它的保护、传承和发展,是惠及子孙千秋万代的事,不能过于性急,更不能为了一点蝇头小利就搞破坏性的开发。临湘的那个副市长批评张艺谋到处“印象”,他是看到了“印象”作品存在着严重问题的,而问题的核心恰恰就在于,人们对文化采取了一种很不可取的轻浮和轻率的态度,使得文化在鲜有的环境下很难固守它应有的形态和内涵,这样做怕是不好向后人交代的。实际上,保护、开发、利用,这三者的辩证关系至今在很多人那里仍然没有得到令人满意的解决。他把一切都推给张艺谋,怕也是另有所求吧。很显然,如果没有一些地方政府的推波助澜,张艺谋就是再有本事,也是掀不起大浪的。

同类推荐
  • 重拳出击:周恩来在“九一三”事件之后

    重拳出击:周恩来在“九一三”事件之后

    本书选取了林彪事件后周恩来在各个方面大力纠“左”、批判极左思潮的不懈努力和艰难历程。围绕这一主线,全面地反映出文化大革命后期周恩来的主要活动、思想轨迹和历史贡献。
  • 我的青春是首歌

    我的青春是首歌

    一路荆棘,一路坎坷,我们循着名叫青春的足迹一路向前,我们在这里窥见了光影流年的倒转,窥见人世的浮华与冷漠。青春,就是这样一首歌……
  • 老舍与都市文化

    老舍与都市文化

    本书是2011年10月中国老舍研究会、上海师范大学都市文化研究中心主办的“老舍与都市文化高峰论坛”学术会议论文集。此次会议聚集了关纪新、吴小美、舒乙、舒济、杨剑龙等老舍研究界的知名学者,探讨了老舍与北京、青岛、济南、大理等各城市之间的密切关系,拓展了老舍研究的视阈,推动了老舍研究的发展。本书所选论文从不同角度对老舍与都市文化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厘清了不同城市文化在老舍作品中的呈现与特点,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拓宽了老舍研究的视野与方法,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研究具有一定的范例作用。
  • 童心百说

    童心百说

    在这本《童心百说》中,刘再复先生赋予每一个字生命,将此生命之书献给我们这一代人,也献给他的同一代人。本书如天籁,似清泉,洗涤了我们的心灵,斥责了道之假;作者的细微观察和深入思考,引导我们回归童心,回归质朴,回归最本真的自我和纯真的天籁世界。
  • 对错都是为了爱

    对错都是为了爱

    我们争执对错,计算平衡,纠结胜负……却常常忘记了,彼此爱着,才是最重要的事。30多个故事,30多种不同的人生,30多次直面爱与生命的本质后才得到的透彻感动。在这本书里,历尽世事的刘墉不再传授如何披着铠甲识破假丑恶,反而用一双慧眼和一颗柔软的心,来帮我们认识被淹没在日常琐碎生活中的爱的面目。明明可以有更“精明”的选择,却义无反顾地选了“愚蠢”的那一项;明明爱本身一点也不公平,却从未想过舍弃;明明在心里深爱了一辈子,却无法说出一句简单的“我爱你”……
热门推荐
  • 头脑充电大本营(中小学生奥林匹克集训与选拔)

    头脑充电大本营(中小学生奥林匹克集训与选拔)

    “中小学生奥林匹克集训与选拔”丛书旨在通过向青少年提供集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体的科学文化知识,激发他们学习科学和热爱科学的积极性,引导他们拓宽视野,不断创新,最终达到提升综合性素质的目的。其中涉及到青少年必须知道的许多知识领域,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实用性和现代性,是青少年学习的最佳读本。
  • 重生之嫡女风华

    重生之嫡女风华

    上天有眼,她凤若桐又睁开眼睛,重生为人了!不是都当她结巴懦弱好欺负吗?那就继续扮猪吃老虎,撕破二妹的美人皮,揭破姨娘的伪善真面目,报复恶毒心上人的卑鄙行径,为自己、为娘亲讨回公道!嫡女重生,锋芒渐露,绝色女子才艺无双,惊艳天下,谁与争锋!她傲然笑对天下人,我命由我不由天!可是苍天,她只想报仇而已,风流王爷阅人无数,为何偏对她不依不饶,戏弄起来没完没了?
  • 著名军事家成才故事(世界名人成才故事)

    著名军事家成才故事(世界名人成才故事)

    培根说:“用伟大人物的事迹激励青少年,远胜于一切教育。”为此,本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各行各业具有代表性的有关名人,其中有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谋略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科学家、发明家、财富家等,编成了《著名政治家成才故事》《著名外交家成才故事》《著名军事家成才故事》《著名谋略家成才故事》《著名思想家成才故事》《著名文学家成才故事》《著名艺术家成才故事》《著名科学家成才故事》《著名发明家成才故事》《著名财富家成才故事》等,阅读这些名人的成长故事,能够领略他们的人生追求与思想力量,使我们受到启迪和教益,使我们能够很好地把握人生的关健时点,指导我们走好人生道路,取得事业发展。
  • 天堂鸟

    天堂鸟

    《天堂鸟》这部小说是当代都市青年男女在现实、理想相互纠结中的一部现代版的爱情童话。大学刚毕业的男青年戴宇航,巧遇并对比他大七岁的知识女性叶童一见倾心。而叶童在为朋友许曼打抱不平而配合公安机关调查本市黑势力孙海的时候,在两人之间发生了一曲英雄救美的故事,让戴宇航有了走进叶童的机会。叶童虽心系美好,但现实的羁绊让她寸步难行。戴宇航也因为出生背景而在迷惘与苦楚中彷徨,又是一次偶然,戴宇航与罗薇有了亲密接触而埋下了爱情的种子。若干年后,情感真情的历练,让不能生育的叶童担负起了照料宇航和罗薇的孩子……
  • 柏林墙

    柏林墙

    本书作者提供了柏林这座城市简要的发展历史,描述了冷战在柏林的表现,从东西方的对垒、前东西德的成立、柏林墙建造的前因后果,围绕柏林墙发生的种种事件,一直到冷战结束和柏林墙的倒塌,包括美国总统肯尼迪发表的关于“我是一个柏林人”的著名演讲等。
  • 我要上单

    我要上单

    从s2接触这个游戏,上单一度是一局游戏的主宰点,一场游戏的输赢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上单的发挥。随着版本的更新和职业联赛的推广,上单变成了最适合躺的位置——没有之一。上单,在接下来的赛季里,是继续躺下去,还是重获新生,拯救崩坏的世界?让我们拭目以待。
  • 末世附魔神

    末世附魔神

    “啥?狂三,你要给武器附魔啊?”“那啥也不是不可以,我这边正缺一个贴身侍女,我觉得你就不错,怎么样?价格优惠,哦……不……免费。”“不行吗?那好吧。”此时楪祈走到楚峰的跟前,伸了伸手。“啥,你要去购物……你也不是不知道,咱们家的几只舰娘养起来都……”楚峰看着楪祈一脸纯洁的表情。楚峰十分无奈,眉开眼笑,但心却在滴血般地掏出了钱包说道:“去吧,养你们这点钱我还是有的。”待楪祈走后,楚峰黑着脸看着狂三:“抱歉,你被打劫了,把你的内衣内裤全掏出来,别让我看见一点值钱的东西,另外既然来了就走了,女仆非你莫属了。”
  • 快穿:npc都爱我!

    快穿:npc都爱我!

    施光知狗血的被雷劈中而狗带了!更狗血的是她和一个傲娇、腹黑又没有节操的系统成立了契约!从此她的使命就是:以女配之姿,斗白莲,虐女主,扑倒男主,扑倒男主!修仙界斗嫡姐,女尊夺嫡大战,西方世纪吸血鬼各种世界的穿越,禁欲师傅、腹黑王爷、神秘公爵、霸道总裁系统在手,男神我有!
  • 大神嫁到

    大神嫁到

    传说在情人谷躺尸的人,第一个救起自己的人就是自己的白马王子。钱晨赌注似的在那儿趟了三天三夜,为的是等那个人来救自己,结果谁都没有等来。她不知道这都是有人的蓄意阴谋。强强相遇,不是小白玩家和大神的网游爱情故事,他们一个强一个狠,如果有一个人最先妥协,永远是爱的深的那个,还好,他们彼此相爱。他们的爱情故事虽然没有一帆风顺,但是从来没有过误会的分离,他们的爱情虽然不是王子公主,但是却十分甜蜜,他们的爱情不乏第三者出现,他们总会强力出击,他们的爱情遭遇到阻挠,他们总是锲而不舍。
  • 我家有女初长成:好妈妈要告诉女儿的99个生活细节

    我家有女初长成:好妈妈要告诉女儿的99个生活细节

    先哲老子曾说:“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同理,教育孩子也要从细节做起。小事不是再是小事,而是培养女儿气质和智慧的契机。妈妈想要培养出完美的女孩,当然更要注重每一个细节。针对女孩的成长特点,本书从女孩的恋爱心理、心态健康、生活习惯、情商教育、美德教育、气质修养等多个方面进行全面分析、系统讲述,让每一位妈妈在轻松阅读中把家庭教育具体化、细节化,培养出人见人爱的完美女孩。堪称最亲情最温馨最动人的母女情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