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275200000035

第35章 九龙不是一个传说(1)

陈启文

一个传说命名了九龙。这个传说并没有什么新鲜感,—不知是哪朝哪代的一位天子巡游到了这南海边地,老人家举目四望,但见这样一个半岛,三面被大海环绕,还有八座山如龙脉一样环抱,连声赞叹,好,这地方好,八龙,就叫八龙吧!这时有一个聪明的随从提醒他,陛下贵为天子,也是人中之龙,这里应该是九龙啊!皇帝于是龙颜大悦,连连点头,从此这里便被命名为九龙。

这是传说,当不得真的。九龙不是一个传说,九龙是一个半岛。看看现在的香港版图就知道,九龙是一个东南西三面都被维多利亚港湾环绕着的、和港岛仅有一海之隔的半岛。说到香港,对内地人其实是一个含糊而笼统的概念,也就是大香港的概念,把港岛、九龙和新界等香港行政区的整个版图都囊括了,而且一概都称之为香港。但香港人说到香港,是有很清晰的区分的,香港,特指香港岛,这是香港本土,也是大香港的中央区,然后是九龙、新界。其实,总面积一千一百多平方公里的香港版图,香港岛只有七十多平方公里,只占百分之七左右,而包括九龙在内的香港新界的面积最大,约有九百八十平方公里,占香港陆地面积的百分之九十以上。此外,香港还有散落在海洋中的两百多个岛屿,这些岛屿有的面积也不小,其中一个最大的用英文命名的Lantau岛就有两个港岛大。

而香港岛之于整个香港政区,也比九龙、新界等地的港人更有优越感。不能说是整个香港岛上的人都是这样,但在我和很多港人打交道的时候,都会发现他们在不经意中流露出来的某种优越感。我暗自猜测,这可能与英国的殖民化有关。殖民文化是非常吊诡的,时间长了,就会把一些东西确认下来,包括你曾经非常敌视、深感屈辱的、甚至反抗过的,在岁月流逝中你都会潜移默化地接受,甚至化入骨血,传承下来。一般而言,殖民越久,殖民化程度越深,这里人的优越感似乎也越强。香港岛是1860年根据中英北京条约割让给英国的,同时割让的还有九龙半岛南端最接近香港岛的一部分。这也使得九龙一直被称为“香港的姐妹”,也一直是仅次于港岛的繁盛市区。但由于很长时间没有沟通港岛和半岛的桥梁,九龙半岛也就相对要滞后于港岛的发展速度,这也是港岛和半岛在一段不短的时间里难以水乳交融在一起的原因之一。

三十八年过去,时至1898年,也就是戊戌变法那年,清政府再次被迫和英国签署了《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将整个九龙半岛和九百多平方公里的“新界”从当时广东东莞的版图上一笔划出来,租给英国九十九年。这些租借地,虽然远远赶不上殖民地的蓬勃发展,但比中国内地的发展无疑要快得多。经历了百余年不再重复的时光,尤其是进入二十一世纪后,九龙现在不但是组成大香港的三大区域之一,也是一片流光溢彩的景象。这里人口已超过两百万,差不多占了全香港人口的三分之一。走进九龙,你能感觉每一条大街都在繁华地延伸,半岛东、西部是人口稠密的工业区,北部是住宅区,南部,也就是当年最早的殖民地,更是著名的商业都会,每个人来到香港,可能会错过许多地方,但绝对不会错过这一小片灿烂的土地,尤其是尖沙咀、油麻地及旺角—俗称油尖旺的这一购物天堂,其繁华程度已与港岛不分高下,尖沙咀中心、帝国中心、好时中心、南洋中心……一路走过来,商店银楼鳞次栉比,还有富豪酒店、海景假日酒店、香格里拉酒店,购物,饮食,娱乐,应有尽有,不过,也有人叹息,这里什么都有,就是没有文化。

如此说法,或许有些刻薄了。对殖民地时代的情况我不太知道,但在现在人口稠密的西九龙,香港特区政府正在把这里打造成一个文娱艺术区。香港对任何城市设施建设都会广泛征询公众的意见,他们想到要干什么,提出来要干什么,一开始不是政策,而是建议,譬如说打造这个占地四十二公顷、由政府斥资的土地咨询文件,展开为期三个月的公众咨询,建议区内四十二公顷的土地,四成属文化设施约一百九十亿港元的文化项目,先要广泛征求公众的意见,而且决不是作秀,不是走过场,公众有什么意见,都是要公开、透明地发布的。

西九龙文娱艺术区核心文化艺术设施咨询委员会经过广泛的咨询,对西九文化区的综合功能进行了最接近公众满意度的规划,除了文化艺术设施的投入,其中的四成土地用于住宅和酒店建设,而住宅项目不多于两成,其余两成土地用于餐饮、零售及娱乐。为此,港府还专门成立了西九管理局,以自负盈亏方式,发展和持续营运西九文化区的各项设施。据香港特区政务司司长唐英年表示,西九文化区在营运的首四十六年,不但不会用纳税人的钱来搞文化,而且可为香港经济累积带来七百多亿元的增值额,在工程建设和以后的经营中,估计可以为社会创造超过一万一千个就业职位,三十年后可望超过两万多个,此外,这里每年还可以吸引超过四百五十多万来港游客,为香港每年额外带来三十七个多亿的旅游收益。他们是货真价实地在投入文化建设,包括分两期兴建十多个不同类型、规模,适合不同表演的艺术演出场地,包括音乐厅、戏曲中心、大剧院及大型演艺场地,还有博物馆、展览中心和其他文化设施。而在博物馆建设方面,这里将建成一个打破传统界线、以时代特色发挥博物馆功能的崭新文化机构,使视觉艺术融汇于日常的生活中。

尽管有资本与商业运作,但特区政府明确表示,西九文化区绝对不是商业区,而是一项为促进文化艺术发展的重要策略投资,这个文化艺术投资是用来带动,不会单以财政收益来衡量其价值,需要从更加广阔,及更具策略性的角度出发来审视艺术及文化发展为我们所带来的机遇。可见,文化建设是这里坚定不移的一个核心念头,那就是把这里打造成大香港最大的中文旅游门户。

值得一提的是,香港启德机场就在九龙的地盘上,曾经是世界上最繁忙机场之一,随着香港新机场的启用,这里现在变成了一个风光旖旎的游园区。这或许也是香港人特别善于经营的天赋之一。

到了九龙,不到大海边去看看是说不过去的。在九龙尖沙咀看海,我感觉比在港岛的湾仔看海更好看,看得更清楚。尖沙咀,这个名字太形象了,它真的就像一只尖咀,把自己完全伸进大海里去了。香港文化中心和艺术馆也就在这个尖咀上,从那儿向南端走不多远,就是一个公众码头,附近还有天星码头、海运大厦、钟楼,有了这些参照物,在通向大海的路上,你绝对不会迷失方向。

就是这片海水把半岛和港岛隔开了,对于港岛,她更像是一个海湾,对于半岛,她更像一个海峡。隔海而望,一个现代化国际大都会就像从蓝色海洋上直接生长出来的,而对她的打量,人类或许真的需要有一片大海来作为距离,才能感觉到她无言的、宽容的、广亮的存在。这和你走进那个拥挤的、逼仄的、吵闹的弹丸小岛绝对是不一样的感觉。而这片大海,她到底叫什么?维多利亚港,维多利亚海峡,维多利亚海湾,维多利亚女王,这无疑是英国人的命名方式,他们以大海的方式表达了那些远离故乡的殖民者对他们的祖国和女王陛下的思念和虔诚。她是否还有别的早已失踪了的另一种命名?在这里,我总是有很多多余的追问,但却又无从深究或不想深究。

听说,—你可以把这当做九龙的又一个传说,当年英国强逼清廷签订的那一纸拓展新界的条约就是在这海上的一条船上草签的。那绝对是光天化日之下的交易。大清国的龙旗和大不列颠的米字旗交叉悬挂,像一个世界的阴阳两面。那位大清国的使臣,看上去又老又瘦,一袭宽大的官袍,腰系玉带,但里面就像当时的大清国,只剩下一副空架子。不能说没有一个讨价还价、甚至是寸土必争的过程,我想,他也肯定不想当卖国贼,他肯定也有很深的屈辱感,但他最终只能低下僵硬地梗着的脖子,当他用羊毫笔和一笔纤秀的小楷签字时,他是否有卖儿鬻女的感觉?对此,我依然不想深究。这一条约的签订,点燃了被划入“新界”的中国老百姓的又一轮抗英起义,这种激烈而又注定只能失败的反抗,在百年云烟过后早已恍如传说,但又绝对不是传说,我在东莞雁田就见过当年的抗英义军残存的指挥部,也在新界看见当年中英两国官员勘界后留下的界碑,用中英两国文字刻下的碑文,依然可以清晰地辨认。被风雨侵蚀得浑身斑驳的碑石,却异常坚固。正是这些石头,把同属一个祖国的土地,强硬地进行了分裂。

撕裂之痛可以深入骨髓,但岁月又将抚平一切流血的伤口。如今,界碑的一边是香港,界碑的一边是深圳,大家都记得那个时代,只是那种深入骨髓之痛,那种以命相拼的激烈,皆已成了无新意的老故事。边界两边的人,你来我去,来回往复,心情都已变得豁然开朗,连水和天都是平静的。只有我在这里追忆,连我自己都感到奇怪。对这片土地,有些东西你其实不必看得那么仔细,也不必那么深刻地牢记,毕竟,一千一百多平方公里的土地已被完整地收回,就算不收回,生活也还在继续,就在全副武装的英国皇家部队开进新界、升起米字旗的那年端午,九龙人照样在划龙舟,几乎狂热到颠狂。

九龙的龙舟世界闻名,只要是个九龙人,都能抡起两把桨。这片大海,就是他们划龙舟的赛场。一直到现在,这里年年都要举行龙舟赛,而且都是大规模的国际性的赛事。这片海域是进入香港的门户,有足够的宽度和深度,水域辽阔,自然条件得天独厚,有三个主要出入水道,七十二个供远洋轮船停靠的泊位,是进入香港的门户,可以同时停泊五十艘巨轮,万吨级的远洋巨轮可以全天候进出港口。而它能够成为这样的一个天然深水港和避风港,还真是多亏了这个九龙半岛,随着半岛向南伸入海中,消减了风浪,使港区相对平静。平静之中你又可以看见整个港区的繁忙,它拥有世界上最先进最完备的助航设施以及港口通信设备,其效率之高,为世界各大港口之冠。

同类推荐
  • 亚非现代著名作品(世界文学百科)

    亚非现代著名作品(世界文学百科)

    本套书系共计24册,包括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文学大师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著名作家、中国现代著名作家、世界古代著名作家、亚非现代著名作家、美洲现代著名作家、俄苏现代著名作家、中欧现代著名作家、西欧现代著名作家、南北欧现代著名作家等内容;第二部分“文学作品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著名作品、中国现代著名作品、世界古代著名作品、亚非现代著名作品、美洲现代著名作品、俄苏现代著名作品、西欧现代著名作品、中北欧现代著名作品、东南欧现代著名作品等内容;第三部分“文学简史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文学简史、中国近代文学简史、中国现代文学简史、世界古代文学简史、世界近代文学简史、世界现代文学简史等内容。
  • 闲适中的挣扎

    闲适中的挣扎

    本书收入的文章分为四辑,“阅人”部分以亲历及第一手材料为依据,所涉主要是做编辑的父亲和他熟悉的作家朋友:“涉世”部分是个人经历,包括下乡、就业、旅美及退休生活;“读书”部分包括旧案钩沉、读书札记和影评,其中涉及刘大杰、程鹤西与鲁迅的纠葛,吴清源的民族操守,各依据前所未见的资料做出了澄清;“译文”部分大致是上世纪80年代所作,那时作者泛泛关心过日~本文学,所以译文也包括了不同的文学体裁。
  • 拆散的笔记本

    拆散的笔记本

    本书是作家洪烛的一部随笔作品集。书中所收作品内容丰富、构思精巧、文笔流畅优美,再现了作者浓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读后使人有一种美的文学享受,非常值得一读。洪烛的这本随笔集,就像一本拆散的笔记簿,记录了生活、情感乃至艺术对作者的影响。那被风掀动的书页里蕴藏着个性化的思想。这些文字远离精雕细琢的“小美”,而向泥沙俱下的“大美”靠拢。
  • 中国古代经典集粹(楚辞)

    中国古代经典集粹(楚辞)

    中国古典文学是中国文学史上闪烁着灿烂光辉的经典性作品或优秀作品,它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令人瞩目的瑰宝。几千年来,中国传统文化养育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国古典文学又大大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使传统文化更具有深刻的影响力。
  • 生命中被辜负的时光

    生命中被辜负的时光

    本书收录了阿兰重要的随笔短篇,从不同角度阐释如何拥抱我们想要的幸福。人生的烦恼,杂乱的事情,繁芜的情绪……是什么,让我们辜负了那些岁月?你可以喝杯茶,细细品味。
热门推荐
  • 双生花:一蒂双花

    双生花:一蒂双花

    主人公林诗琪,是个文静乖巧并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女孩,平静的生活却因一个转校生的到来而被打破。这个转学生在与诗琪的接触当中渐渐发现了一个天大的秘密,在白天像茉莉花一样温柔纯净的诗琪、在夜晚像黑玫瑰一样热情如火的fan似乎就是同一个人!一个同样的女生身上却同时发生着两段不同的爱情故事,到底这是同一个女生所为还是另有其人呢?是阴谋?还是误会?这其中真正的谜底又会是怎样的呢?……
  • 商务英语会议900句典

    商务英语会议900句典

    本书共分为主席的职责、与会者的表现、会议中的商机及商务会议知识介绍四个部分。每一章的背景知识以中英文对照的方式让读者对各部分的会议流程有清晰的理解。文中提供大量的典型范例,快速提高读者对会议用语、常见问题的熟悉程度。同时配以即学即用,让读者感觉身临其境。
  • 致最美的时光

    致最美的时光

    她是活在她的死亡阴影里的罪人愧疚自责包围着她摇身一变成为了另一个她斩断自己的全部思想和感情只为赎罪哪怕是出卖灵魂终身自我囚禁他是自相矛盾的伴侣狡黠而又温情却步步为营樱花下的浪漫也不过是一场游戏百般占有百般刁难只为那隐藏在孤独背后的心他温柔又专情如一道阳光走进她的世界角落里的等待只为那须臾的回眸即使失去一切他视如生命的自由也要换回他韩江然原本是他送去的卧底却爱上了拜金贫民两人产生了火花并最终不顾一切冲破门第的束缚....
  • 狼牙弓

    狼牙弓

    佛曰六道轮回,千百年前,修罗降生人间,一番历练后离去。到北宋,生于武将之家的成林成章两兄弟与远房表妹钟宁一起生活,而成章却逐渐发现自己异于常人的体质,经历种种苦难之后成章发现了修罗的秘密,并得到了修罗遗存于世的兵器。就在他自得于世之时,陡然发现自己完全陷入了另一个巨大的骗局之中,从而开始了更为离奇的经历......
  • 克服焦虑症

    克服焦虑症

    本书内容包括焦虑与焦虑症状、什么是焦虑症及其表现、什么是广泛性焦虑、为什么会患广泛性焦虑、罹患了广泛性焦虑会有些什么表现、什么是惊恐障碍、惊恐障碍有什么表现、什么是社交焦虑症、社交焦虑症有什么表现、常见的社交焦虑情境、什么是应激和应激反应、患有应激相关焦虑怎么办、什么是强迫症等。
  • 谋略师

    谋略师

    人生在世,一个字“活”,两个字“谋生”,三个字“过生活”,四个字“谋略人生”。在这个充满诱惑的多彩世界,在这个残酷的现实社会,谋略计策无处不在,童年、上学、交际、求偶、工作……每个人无时无刻在用自己的想法(谋略)去争取自己需要的东西,人生与其说是一场时光的旅行,不如说是一场充满谋略的竞赛。这是一个关于8个逗比骚年的故事,这里有爆笑的故事,有堪称经典的对话,有扣人心弦的情节,有帅哥和美女,有女汉子和男屌丝,有生存的智慧,有感人肺腑的爱情,有逗比们期待的一切……小人物也可以有大智慧,小人物也可以有大谋略,所有的一切只是为了陈述一个哲理:谋略人生,人生需要谋略。
  • 盛世唐朝之谁是李世民(上)

    盛世唐朝之谁是李世民(上)

    刚参加完女子太极剑比赛并获得冠军的少女风明,在参观博物馆的画展时,居然借着一幅名为《隋唐十杰》的古画,穿越时空来到隋朝末年。隋唐乱世,群雄并起,逐鹿天下,风明便开始了在乱世的惊涛骇浪中辗转求活的传奇经历。风明先是邂逅了秦琼,秦琼对明日久生情,但明却一直将其视为大哥,并未发现他的深情。而后机缘巧合,明来到太原,与一代帝王李世民两情相悦,但现代女子又岂能容忍自己的男人三妻四妾、后宫佳丽无数?李世民再喜爱明,能给她的也只是财富与宠爱,而不能给她唯一。明想趁夜逃走,却被李世民抓住。世民答应只放明一次,若再次相逢,他便永不放手了,而后忍痛放明离去。明在误打误撞之下来到江都,却又纠缠在宇文成都与隋炀帝之中。明在隋宫中步步惊心、如履薄冰,期间她惊奇地发现自己居然与死去多年的南朝陈后主的贵妃张丽华惊人的相似,而她似乎与隋室有着莫大的关联。江都兵变,宇文化及杀死了隋炀帝,而宇文成都利用手腕想强娶明为妻,明在万般无奈之下,只能选择跳河逃离这迷一样的皇宫。至此,仅传两代,存国三十八年的大隋王朝,就这样结束了,而明也踏上了新的旅程,继续游历隋唐……
  • 妩媚则天

    妩媚则天

    本书写武则天从幼年到入宫一步一步成为昭仪的故事。全书以第一人称抒写,缠绵悱恻。内容大多真实,但也有不少虚构。更有穿越的元素在内——武则天的母亲风明就是穿越的人物。情节跌宕起伏,注重心理刻画,深刻剖析了古代一个原本天真纯洁的女子是如何一步步走向权力的巅峰。
  • 增强免疫力食谱

    增强免疫力食谱

    如何来增强人的免疫力,已成为广大群众普遍关心的话题。《美食天下(第2辑):增强免疫力食谱》可以使您和您的家人能通过食疗方法不断增强肌体的免疫力,实现健康长寿的梦想。人体大多数疾病都与免疫系统失调有关。制订行之有效的饮食方案,通过食补调节体内微生态平衡,吃出免疫力,保护人体免受疾病与病毒的侵害。
  • 上方灵宝无极至道开化真经

    上方灵宝无极至道开化真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