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312200000015

第15章 读书有法方成才(4)

余秋雨的笔下从不平庸,他的视角总会从纷繁杂乱的事物中爬剔出闪亮的东西。捷克的首都布拉格在全球很有声望,这种声望是与国家总统密不可分的。如果仅此而已也没有什么特别让人关注的,问题是,总统哈维尔还是一个很了不起的作家,这就不容易做到了。余秋雨投注目光更多的就是这后一点。当然,并不是说作家比总统伟大,如果不集政治、文化、道德、智慧等优秀的品质于一身,也是当不好总统的。事实证明,哈维尔在总统这个职位上干得很好,这或许就与他是一位好作家有关。人们常说,文学是人学,正因为他了解人性,更懂得如何掌握这个大家庭,怎样去平衡国家与国家之间,人与人之间的矛盾,怎样在捍卫自己国家的同时,最大限度的去恶从善,所以才受到广大民众的拥戴。受到广大民众的拥戴,是一个领袖视为生命的最高荣誉,作家应该更懂得这一点。更难能可贵的是,总统哈维尔因顶峰体验而加深了有关人类生存意义的思考,成了一位很具哲学思维的作家,这使得他在掌管国家大事上更游刃有余。

余秋雨对哈维尔总统的关注,其心灵深处还有一种情结,那就是作为作家的自己对他有一种天然的亲和力,同时更易接近体察和揣摩他的内心。因此,余秋雨对他的研究是心甘情愿,到后来竟有点乐不思蜀。他很赞同哈维尔总统文章里的一些观点:

病人比健康人更懂得什么是健康,承认人生有许多虚假意义的人,更能寻找人生的信念……既然由他来从政,就要从精神层面和道德层面来看待政治,争取人性的回归。一个表面平静的社会很可能以善恶的混淆为背景,一种严格的秩序很可能以精神的麻木为代价。要防止这一切,前提是反抗谎言,因为谎言是一切邪恶的共同基础。政治阴谋不是政治,健康的政治鼓励人们真实地生活,自由地表达生命;成功的政治追求正派、理性、负责、诚恳、宽容。社会改革最终成果是人格的变化。不改革,一个人就不想不断地自我超越,生命必然僵滞;不开放,一个人就不想不断地开拓空间,生命越缩越小,成天胶着于狭窄的人事纠纷。当权者如果不改革,其结果是对群体人格的阉割……那些国际间的危险力量未必是我们的主要敌人,那些曾给我们带来过不幸的人也未必是我们的主要敌人,我们的主要敌人是我们自己的恶习:自私、嫉妒、互损、空虚……文化从低层次而言,包括全部日常生活方式,从高层次而言,包括人们的教养和素质,因此,良好的政治理想都与文化有关。一个国家的公民在文化教养和举止习惯上的衰退,比大规模的经济衰退更让人震惊……自己作为总统实在有太多的缺点,只有一个优点,那就是没有权力欲望。正是这一点,使一切有了转机,使全部缺点不会转化为丑恶。

以上思想无不渗透着哲理的光辉,哈维尔在管理国家事物时才能运筹帷幄。余秋雨用心品读着伟人的人格力量,用脚踩出通往奥秘圣殿的天堂,他的视角变得越来越开阔也变得越来越刁钻,这是两种对立的思维,也是缺一不可的统一,正因如此,我们才能看到他的笔墨任何时候都不会干涸,每一笔都是那样遒劲有力,像多彩的珍珠,颗颗富丽堂皇,丰满清丽。那是智者流淌的文化精髓,更是人类艺术的遗迹,处处存在,却难以觅拾。

德国柏林在余秋雨的笔下给人一种屏气凝神的感觉,他这样描绘道:

只有柏林,隐隐然回荡着一种让人不敢过于靠近的奇特气势。我之所指,非街道,非建筑,而是一种躲在一切背后的缥缈浮动或寂然不动;看不见,摸不着,却是一种足以包围感官的四处弥漫或四处聚合;说不清,道不明,却引起了各国政治家的千言万语或不语……

接下来,余秋雨的妙笔连连生辉,在诗一般的语言中将德意志的强势和神秘再次推进:

罗马也有气势,那是一种诗情苍老的远年陈云;巴黎也有气势,那是一种热烈高雅的文化聚会;伦敦也有气势,那是一种繁忙有序的都市风范。柏林与它们全然不同,它并不年老,到十三世纪中叶还只是一个小小的货商集散地,比罗马建城晚了足足二千年,比伦敦建城晚了一千多年;比巴黎建城也晚了六百多年,但它却显得比谁都老练含蓄,静静的让人捉摸不透。

成为德意志帝国首都还只是十九世纪七十年代的事,但仅仅几十年,到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已几乎夷为平地。纵然这样,当时新当选的德国领导人阿登纳还是要躲开这个废墟,他说:“一当柏林再度成为首都,国外的不信任更是不可消除。谁把柏林作为新的首都,精神上就造成一个新的普鲁士。”

那么,什么叫做精神上的普鲁士,或者普鲁士精神?更是众说纷纭。最有名的是丘吉尔的说法:“普鲁士是万恶之源。”这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是正义的声音,战后盟军正式公告永久地解散普鲁士,国际间也没有什么异议。但是五十年后两个德国统一,国民投票仍然决定选都柏林,而且也不讳言要复苏普鲁士精神。当然不是复苏丘吉尔所憎恶的那种酿造战争和灾难的东西,但究竟复苏什么,却谁也说不明白。说不明白又已存在,这就是柏林的神秘、老练和厉害。

余秋雨的行走就是这样的厉害。脚下的步子真实地踩踏着一样的土地却不一样的国土,还有聆听,还有触摸,更有窥探的眼睛,然后再挥洒于笔端。其实,他的生活简单,就是为表述生存着。一个哲人说过这样一句话:“简单的背后才是真正的复杂。”他是率性的,他认为自己只是一个普通的写作者,不管别人怎样评价他,只要对得起应该对得起的人,对得起自己就够了,他还暗笑自己将成为靠卖艺闯荡江湖的流浪艺人。他又是固执的,只要自己认准的路就会朝着这个目标前行,无论别人怎么说,那是别人的事,丝毫不与他相干。

生存和死亡只是一个具体的形式,精神才是他一生的依托。余秋雨一生被很多大师影响过,如果没有接近过他们的著作,他在文学上一定没有今天这样大的成就,就如同他没有行走,就没有他今天开阔的视野。

行走,让余秋雨近距离地接近了他们,更确切地说是接近了他们的灵魂。坟墓可以作为代表一个人的符号,因为精神是不死的。黑格尔,用一代哲学大师来形容他着实是贬低了他,他几乎成为人类的精神领袖,且是不朽的。余秋雨早年就仰慕他,这次来到德国,第一个想法就是去瞻仰这位哲学大师的墓碑,在一个朋友的帮助下,他们来到费里德利大街北边上的欧洲陵园,余秋雨终于找到了写有黑格尔和他夫人名字的十八号墓穴。他的眼睛向旁边一扫,德国大哲学家,被称为德国国家之父的费希特的墓碑赫然在目。德国著名的剧作家、戏剧理论家、导演、诗人布莱希特的墓碑虽处边角,却较大,很抢眼。余秋雨作为戏剧研究者,自然对这位大师深怀崇敬。

这座墓园埋葬着众多人们仰慕的灵魂,余秋雨情感的浪潮翻滚着,他虔诚地朝拜,这一刻将会持久地印记在他的脑海,并鼓舞着他,朝着人类更高的艺术领域不断攀登。

余秋雨走进德国洪堡大学即原柏林大学,如同推开了诺贝尔奖圣殿的大门,因为这所学校的诺贝尔奖的获得者竟达二十九人。二十九人是个什么概念,要知道有不少国家至今还未有人获得过诺贝尔奖。但如果知道这所学校的创始人洪堡兄弟,或许人们就不会觉得奇怪,哥哥威廉·洪堡,是杰出的教育家,他首先主张大学除了教育之外还要注重科学研究,齐头并进;大学里实行充分的学术自由,国家行政不得干涉。弟弟亚里山大·洪堡,是伟大的自然科学家,对近代很多重要学科均有研究,去世时普鲁士政府为他举行国葬。这样的创办人,如果还不能创办出世界屈指可数的一流学府那才是一件奇而又奇的事情。正是由于蔡元培当年在这里留学,才有幸把威廉·洪堡的办学主张带回中国,成功地主持了北京大学。陈寅恪也是在这里受到熏陶后,回去开创了中国近代史学科。最让余秋雨感怀的是,这所为人类科学事业奉献最多的学府,这所获诺贝尔奖最多的学府,他们的低调令人吃惊,作为中国人,余秋雨希望中国的大学校长都能到这里来看看,收敛一下习惯性的大话,别的他就不想多说了。

最令余秋雨震憾的是图书馆靠马路一边的小广场。这个小广场是用石铺成的,石块上用德文写着:

一九三三年五月十日,一群受纳粹思想驱使的学生,在这里烧毁了大量作家、哲学家和科学家的著作。石块的另一半刻的是:烧书,可能是人们自我毁灭的前兆。

——海涅

余秋雨介绍,就在这块石刻的前面,地面上嵌了一块厚玻璃,低头探望,底下是书库,四壁全是劫烧过后的空书架。想想中国,远的焚书坑儒,近的“文革”,还有大大小小的焚书事件,中国为什么就没有这种坦诚,将真实的历史展现给后来的参观者者,以警示后人。或许只有这种世界级的学府才有这种境界,也正因为具有这种境界,它才能走在世界的前列。

有句话叫:“眼见为实,耳听是虚”。在德国余秋雨还找到了歌德在魏玛的家,其豪华令知道歌德身世的余秋雨还是吃了一惊。这使他想到了中国盛唐时期的大批好命诗人,以及托尔斯泰、雨果、海明威等很多生活优裕的外国作家。他由此推翻了先前人们历来的说法:一切优秀的作品总与作家的个人苦难直接相关。

余秋雨的“出走散文作品”中,跨越疆域之作占了很大一部分,由于篇幅的原因不能作更为全面的介绍,只作一个引荐吧。当然,也许引荐也是多余的,因为余秋雨的散文几乎家喻户晓,那么,仅作为“走出去才是创作源泉”的印证。

同类推荐
  • 人生礼俗

    人生礼俗

    所谓人生,就是人这种特殊动物的生存与生活,生存是生命的保存,往往被认为更多地带有自然性;生活则是为了生存、发展而进行的活动,更多地被赋予了社会、文化的色彩。人类未必是惟一对死亡有清醒认识的动物(据说大象也有类似人类葬礼的行为),但却是惟一能对死亡有所思考有所作为的动物。人类可以在他的生命之轮的前行运转中为自己安排种种的活动,帮助自己生存得更好,从而也使自己拥有丰富多彩的生活。人生礼谷(民俗学的规范术语为人生仪礼,鉴于“礼俗”一词更容易为大众接受,故而书名使用“人生礼人俗”)正是人类安排的使自己的生命有内容、有价值的活动之一。
  • 孔庙历史沿革与祭孔文化

    孔庙历史沿革与祭孔文化

    孔庙建筑历史悠久,已有近二千五百年的历史。公元前478年,孔子死后的第二年,鲁哀公就在孔子故乡曲阜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立庙,内藏孔子生前用过的衣、冠、琴、车、书等,“岁时奉祀”。这是中国最早的孔庙。
  • 易经中的谋略之道

    易经中的谋略之道

    不明易者不得为相,不通易者, 不可行商。《易经》是我国古代文化典籍里最难懂的经典著作之一,同时它也是对中国文化影响最深远的著作之一。《易经》的本文和八卦中的 爻辞蕴含的人生哲理和谋略智慧极多。田由申编著的《易经中的谋略之道》从《易经》的六十四卦剖析出六 十四种为人处世的智谋和策略。
  • 基层公共文化体育服务探索与实践

    基层公共文化体育服务探索与实践

    作为在基层耕耘了三十多年的文化体育工作者,与文化体育结缘半生,摸着石头过河,经过长期对文化体育工作孜孜不倦的理论探讨与具体时间,在如何建设体系完善,覆盖有效,供给充足,服务规范,保障有力的公共文化体育服务方面,积累了一点有益的实践经验和学术研究成果。
  • 重阳节

    重阳节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重阳节》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该书在深人挖掘和整理中华传统文化成果的同时,结合社会发展,注人了时代精神。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热门推荐
  • 女将军现代生活录

    女将军现代生活录

    一代女将重生为农村孤女,韩佳下定决心,要努力把前世没谈的恋爱补上,要做一个有理想、有抱负,有志气的人。什么?被定了亲?寡妇婆婆不喜欢?未婚夫心属青梅?还带着克夫克子命?这活脱脱是一个苦命小媳妇儿的命哟,肿么破?
  • 梦幻甜心

    梦幻甜心

    小学生茉子夏,在某天上学路上,发生了一段奇遇,闯进了甜心王国,开始了一段梦幻之旅。
  • 校园单恋:盛夏狂欢

    校园单恋:盛夏狂欢

    后来有人问过我,你那么奋不顾身的爱着陈生,他知道吗?我只是简单的笑笑,他为什么需要知道?陈生,我在很久之后再一次坐到了你当年坐过的那个位置,我那时就在问自己,如果他不看你那一眼,你会爱他吗?答案是否定的。你的眼神,刺透了我内心的所有尘埃,那种窒息的被人剖开的感受正是我爱你的原因,陈生,你都不知道,你是我青春的救赎。我爱着你,正如享受着一场没有主角的盛夏之欢。
  • 蚯蚓篮球

    蚯蚓篮球

    一个曾经的篮球精英,在经历了一系列的挫折后,在万般无奈下,威逼利诱下,开始了谁知道是什么结果的历程
  • 闽都文化与中国现代化

    闽都文化与中国现代化

    本书深刻阐明了熔铸在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中的先进文化力量及其建设的战略意义,揭示了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先进文化的内涵和表现形式,呼唤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合、与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承接的思想道德体系。
  • 创世仙圣

    创世仙圣

    无一者,一无所有,这就是奋斗前行的理由。苦难,人生之财富。怀揣心中所梦,纵艰难困苦,纵付出血泪,亦岿然不动,毅然朝着问道之路踏去。
  • 宅女的疯狂爱情记

    宅女的疯狂爱情记

    十年之前,乖乖女跟问题少年彼此相爱,却不会经营初恋,因而惨败收场。十年之后,大龄剩女跟高富帅再一次邂逅,摩擦出灿烂的火花。一别十年,却依旧还是当初,深爱着彼此!十年之前,我们彼此相爱,却惨败收场;十年之后,我们再次相爱,一定要弥补这空白的岁月,加倍、加倍地深爱彼此。
  • 有没有爱都不要慌未来很长

    有没有爱都不要慌未来很长

    假若在最宝贵的青春时期遇到一群很有趣的家伙,这人生也当真可谓是一场戏!有一母同胞却性格迥异的姐妹花,一直身居国外却突然回国的兄弟三人组,以及皇甫家族知书达理的独生女,东方家族的呆萌小千金等等,一场爱情追逐便从此拉开序幕,当尘埃落定之日遥想曾经,原来上一辈的恩怨情仇是他们爱情故事的一个转折。
  • 重生血皇

    重生血皇

    【记住,不久后的一天,你会仰视一个名字——杨朱。】普普通通的少年,因为不经意的一步,人生从此走向辉煌。只因,他那一步跨越了整整十年。如果哪天,你走过了时空,那请不要忧虑,你的辉煌即将开始。……………………等级:不入流斗者(一重到十二重)、斗士、大斗士、斗师、次斗王、斗王、斗皇、斗帝、斗圣、斗神。
  • 洞真太上金篇虎符真文经

    洞真太上金篇虎符真文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