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407000000044

第44章 维护农民工权益推进新农村建设

———农民工外出打工情况现状与问题的思考

中共庆阳市委党校赵远兴

目前,我国农民工共有2.3亿,如何维护好这一日益庞大的社会群体的合法权益,事关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全局。

一、甘肃省农村劳动力的基本情况

根据国家统计局甘肃调查总队2007年的调查结果显示〔1〕,甘肃农村劳动力资源的现状和外出打工劳动力的基本状况如下:

(一)甘肃省农村劳动力资源的现状

甘肃是经济欠发达省份,农村劳动力转移困难。2005年底,甘肃农村总人口2063.56万,占总人口2634.59万的78.32%,农村劳动力1057.89万,占农村人口的51.27%,其中有310多万为农村富余劳动力,每年还新增40万左右。

从性别构成上看,男性劳动力为557.56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52.70%,女性劳动力为500.33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47.30%。从地域分布上看,农村经济相对欠发达的天水、定西、陇南、庆阳,农村劳动力分别占甘肃省农村总劳动力的14.62%、12.61%、11.91%和9.88%。这四市农村劳动力达518.71万人,占全省农村劳动力的49.03%。从受教育程度上看,甘肃省农村劳动力中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有435.78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41.19%;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有318.02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30.06%;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有125.69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11.88%;文盲、半文盲171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16.16%;受过技能培训的人数仅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7.2%。

(二)甘肃省农村外出打工劳动力的基本状况

甘肃省在外省打工的农民工有200万人左右,在本省打工的有100多万人,加上季节性打工,全省每年输出的人次在300万人以上。甘肃省贫困地区外出打工有以下特点:

1.外出劳动力以青壮年为主。2005年甘肃省农村当年外出就业的劳动力平均年龄为33岁。从年龄结构看,40岁以下的人数占78.70%。其中,16-25岁的占27%,26-30岁的占14.5%,30-40岁的占37.2%。

2.外出劳动力在西部地区打工的人数比重较大。2005年甘肃省农村当年外出就业的劳动力中,在西部地区、东部沿海地区、中部地区打工的人数比重分别为85%、11.8%和3.2%。

3.家庭式迁移成为城市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现象。家庭式迁移的农民工在城市中同时拥有工作和家庭,在承受工作压力的同时还要承担起各种家庭责任,同时也能在工作之余享有家庭和亲情的乐趣。〔2〕4.农民外出打工具有明显的兼业性和季节性。在省内打工的农民工基本上还保留着对土地的承包权,每年除在外务工外,农忙季节都要回家从事农业生产,属亦工亦农性转移,兼业时间长短因家庭劳动力的多寡与劳务收入的高低而不同。一般情况下,家庭劳动力较多的,在外务工时间就长,劳务收入也较高,反之则短。

5.农民外出打工的组织方式具有明显的自发性特点。由于劳动力市场发育不完善,农民为了获取更多的预期收入,主要依靠自己寻找门路和依靠亲戚朋友介绍外出打工,寻找就业机会。

二、农民工外出打工遇到的困难和存在的问题

1.就业的渠道和信息不畅。农民工的求职途径主要是通过亲朋好友,据调查,由定居本地的亲属、朋友介绍的占30%,由同乡、亲友介绍的占23%,自荐到用工单位的占10%。其余是通过自主就业、招工广告、包工头或老板招募、劳务市场、招聘会、报纸等媒体找到工作的。

2.社保现状不容乐观。长期以来,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只覆盖城镇人口,近年来才开始向农民工延伸。当前,农民工社保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农民工参保率普遍偏低。除工伤保险已有部分农民工参加外,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等仍与绝大多数农民工无缘;农民工的社会福利保险,尤其是住房和子女教育福利情况不容乐观;在社会救助方面,现行城镇社会救助只覆盖城镇户籍人口,农民工根本享受不到最低生活保障等社会保障。除此之外,还存在社保关系续接困难、退保等问题。

3.缺乏相应的技能素质。很多农民工在进城就业前,没有经过任何技能培训及职业安全防范意识教育,加上文化层次不高,只能从事一些低收入、高强度的体力劳动,且常会导致一些生产事故的发生。

4.经济待遇存在歧视。农民工大部分是生产一线的工人,但经济待遇与正式职工相比存在一定差异。如正式职工能按规定享受节假日,节假日加班有加班工资,而农民工却很难有同等待遇,甚至还存在工资拖欠现象;单位发放福利、奖金等,农民工都会减半发放,农民工总是被放在“二等线”上。

5.工作环境和居住条件普遍较差。有些企业生产条件差,生产车间粉尘超标,空气质量差,影响农民工的健康;有些企业农民工居住环境差,宿舍拥挤、没有相应的卫生设施、食堂饭菜质量差,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农民工的思想情绪和工作热情。

6.业余生活单调。由于大部分工业园区地处郊区,交通不便,同时由于收入不高、工作劳累等原因,许多农民工把看电视、打麻将、打牌作为业余时间的主要消遣,业余文化生活单一,对外界信息了解少。

三、关于农民工权益保护问题的思考和建议

1.提高农民工社会地位,改善农民工生存环境近几年,各级政府采取了有力措施改善农民工的生产生活条件。但是,传统的户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使大量进城务工的农民工并不能获得平等的社会地位。因此,要改变农民工的弱势地位,改善其生存环境,最根本的是改变城乡二元结构,打破城乡户籍限制,让农民工与城市居民享受一样的就业、医疗卫生、教育等公共服务待遇。

2.完善各类社会保障制度,加强对安全生产的监管力度虽然按政策农民工可参加社会基本保险,但由于缺乏强制性,一些用人单位不按政策执行,对此,政府应将农民工纳入社保体系,规定用人单位必须为农民工办理各类社会保险,特别是有必要为农民工建立临时性、应急性的社会救济,为其在遭受意外伤害、大病或失业期间生活拮据时,提供适当的帮助。同时,政府相关职能部门须加强对安全生产的监管力度,开展经常性的安全生产大检查,保障农民工的人身安全。

3.维护农民工权益,杜绝克扣、拖欠工资解决农民工工资拖欠的难题,要从根本上规范劳动力市场中的雇佣关系,劳资双方要签订正规、有效的合同。可成立农民工管理和维权机构,帮助农民工维权。政府要定时抽查检查,开展经常性的工资清欠工作,还可设立农民工投诉热线,维护好农民工的权益。

4.加大对农民工外出务工的有序组织和技能培训力度为增强农民工择业的主动性、减少流动的盲目性,在农民工主要输入地建立农民工需求信息库、在主要输出地建立劳动力信息库,并加强彼此间的协作与沟通。政府有关部门应多提供及时、准确的务工信息和务工岗位,减少农民工外出务工的盲目性。另外,要实施好农民工培训阳光工程,在输出和输入地都应设立培训机构,在工作的不同阶段有针对性地对农民工进行岗位和技能培训,使之成为有知识,有技术的产业工人。

5.解决好农民工看病就医难和子女就学难问题

针对农民工看病就医难的问题,可以将社区医疗的范围扩大,让农民工就近、便宜地看病,并适时将农民工纳入医疗保险的范畴,让他们和城市人一样,看病可以报销医药费。医疗卫生部门还应对农民工比较集中的企业加强公共卫生检查,为农民工提供日常医疗服务。针对农民工子女就学难的问题,要以流入地政府为主,负责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建议政府制订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收费标准,对违规收费的学校,教育行政部门等要及时予以查处;农民工子女在城里上学,要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接收农民工子女入学,并应做到就近入学,适当减免有关费用,以方便农民工子女就读。同时,要积极扶持民办学校和农民工学校,在办学场地、教学设备和办公经费等方面给予帮助。

参考文献:

[1]刘杰甘肃农民工问题调查报http://www.gstj.gov.cn/doc/ShowArticle.asp?ArticleID=221[2]钱文荣张黎莉,家庭式迁移背景下农民工的工作———家庭关系———对浙江省17位农民工的访谈研究(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8(4)抓好“百村结对共建”

同类推荐
  • 会计学

    会计学

    本教材共10章,主要讲述了会计学基本理论、账户与借贷记账法、会计循环以及会计核算形式,让学生掌握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以及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方法。
  • 城市化的中国:机遇与挑战

    城市化的中国:机遇与挑战

    本书以城市化与新兴市场潜力为主题,文章包括城市化的世界:释放新兴市场潜力、创新公租房制度设计 完善住房保障体系、中国的发展挑战与政府的角色、民众: 亟待开发的资产、科技引领智能城市等。
  • 中国经济解释与重建

    中国经济解释与重建

    本书运用作者首创的对称经济学的方法与模式,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人的主体性发挥为主导,以再生型经济与配置型经济的区分为基础,以效率与公平的一致为核心,以主客体的对称关系为脉络,以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社会生产关系发展与生产力发展、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的对称为框架,围绕一系列热点问题对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的现象与本质、原因和结果、现状与趋向作出中肯的分析与解析力图为中国经济的解析与重建、中国改革开放的健康发展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与方法论基础,同时也为对称经济学的理论体系提供了经典案例与可行的实践模式,从而充分显示了对称经济学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 财富羊皮卷

    财富羊皮卷

    财富老总们拥有亿万的财富,他们的创业故事无时无刻不在提醒着我们:一个人由穷变富的主动权就在自己手中。财富的贫穷是一时的贫穷,素质的贫穷才是一世的贫穷。所以,不要羡慕他们的财富,真正要羡慕的是使他们拥有财富的素质。
  • 公共财政评论2009.1

    公共财政评论2009.1

    公共财政是一种与市场经济相适应、以弥补市场缺陷并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为目的的财政模式,其本质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提出,必然要求公共财政制度的呼应和支撑。从此角度讲,公共财政制度改革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远未到位,公共财政建设之路还很漫长,财政的公共化改革也必然“路漫漫其修远兮”,在此过程中,无论是在公共财政建设的理论方面,还是在公共财政建设的实践方面,都会不断出现各种新问题和新情况需要我们去研究和探索。“
热门推荐
  • 仙醒

    仙醒

    一壶杯中酒,从此莫问情;成仙逍遥去,只愿醉一生!问,道之所在;问,天若长情;问,彼岸何方?落仙台九难三问,过者堕仙长存,否则魄消魂散。自古多少英雄天骄向往自由临落仙,但是过者缪缪。今唐衍临落仙,只为心中一执念,脱伪化真,成就真仙大道!^^^^^^^^《仙醒》每天更新时间晚11点整!求推荐、求收藏!!毁忆腾讯、新浪微博求关注:腾讯:http://t.qq.com/huiyimr新浪:http://weibo.com/huiyimr
  • 中学生最喜欢的99个情商故事

    中学生最喜欢的99个情商故事

    用最美的故事培养中学生的健全人格。全书通过丰富多彩的惰商故事,让学生体会团队合作力量的伟大,品味探索发现的快乐趣味,珍惜朋友时的友谊真情,培养日常生活中的公平正义感,奠定孩子一生成长的基础。性格决定命运,也影响未来。
  • 一池春水

    一池春水

    试错婚爱错郎,她成了他抹不去的耻辱,受尽百般欺凌。同母同父不同命,他只想父亲正眼看他一回,哪怕是气极而视,于是斗胆掳走孪兄的新婚妻子,却不想那只是个试婚的小丫鬟......乱世里,山寂寂风淅淅,吹皱一池春水......
  • 少年成长必读名著第三辑:小公子

    少年成长必读名著第三辑:小公子

    这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莫过于同情和怜悯。无论怎样顽劣和冷酷的人,终究抵挡不住深切的信赖和纯洁的爱情。《小公子》曾被翻译成几十个国家的文字,在全世界的父母亲及少年、少女们的心里燃起过灿烂的火光。也很多次被搬上舞台,拍成电影,博得了众多喝彩和赞誉。
  • 时空的调度

    时空的调度

    16岁少年在公园偶遇一少女,后少女又转为同班同学,并对其示好,女孩的容貌为汐引来的许多麻烦......
  • 华丽转身:幻美都市梦

    华丽转身:幻美都市梦

    她爱他,哪怕就这一刻拥有,而没有结果。2006年,林语纤从一位品学兼优的大学生步入了陌生的职场,在偌大的城市里,单纯、善良的她接连遇到了高干子弟和高富帅……这是一部纪实型小说,本文作者通过亲身经历,探讨了婚外情、职场潜规则、集体户口、计划生育疯狂造假、公务员考试、高价体制下买房子等等中国城市发展之殇的热门话题……
  • 重生:给我严肃点!

    重生:给我严肃点!

    无IQ,无EQ,拥有强大武力值=凶残+中二=女主,魔界少女变成了地球少女。于是小白菜变成了小怪兽!什么人类居然占领了世界?什么人类居然长的都是一个样子?什么人类居然如此恐怖?什么人类居然不给XX?什么人类居然还要考试?身为魔族,李可非表示压力很大!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红楼之黛玉皇后

    红楼之黛玉皇后

    前世,爱人亲人的背叛,让她万念俱灰!重生而来,却是另一个王朝的开始。不再相信的爱情、亲情的她,该如何在大观园内生存下去?一个不一样的大观园里上演了一场别样的红楼一梦,还有一个坚强、有个性的林妹妹!
  • 啊,爱情多么美好

    啊,爱情多么美好

    因童年的偶遇相识,少年时意外再聚相知,一个身体病疴缠身,但内心坚强,从未进学,却智情无双的少女,深深的印烙进了少年的心,成为他心中的完美。青年时遇到初恋,这是件美妙的事,也是杯苦涩的茶,总是将现在的她与心中想象的她对比,这需要两个心灵上的高度契合……
  • 上方大洞真元妙经图

    上方大洞真元妙经图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