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民实事全面落实。出资1000万元设立中小企业发展和全民创业资金,培训各类劳动力4万多人,开发城镇就业岗位2.8万个。引大入银城市水源工程武川水库坝体基本建成,净水厂和管线铺设全面展开;解决了农村8万人口饮水不安全问题,超计划1.5万人。新建改建农村公路1270公里,新增农村沼气用户3.83万户,超计划1.13万户。安排建设廉租住房5472套、27.36万平方米,已竣工252套、1.26万平方米;改造农村特困群众危房2.4万户。改扩建校舍16.12万平方米、乡镇综合文化站21个、农家书屋440个、农村乡镇“小超市”460个。招录1763名大专以上毕业生充实到基层卫生院、乡村学校、城乡社区。大坝滩综合开发项目和金鱼公园二期改造工程进展顺利。东市区集中供热管网改造工程完工。
六、招商引资取得突破,利用外资成效显著
“走出去、请进来”,整合招商资源,通过产业招商和以商招商等多种形式,全方位开展招商。成功举办白银市(深圳)同乡座谈会、白银市资源枯竭城市转型政策暨八大支柱产业投资项目(深圳)推介会和佛山陶瓷产业座谈招待会。选派10名干部赴南通市挂职锻炼,“零距离”学习借鉴当地经济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建设、管理经验。全市共签约招商引资项目228项,签约资金148.21亿元。新开工项目160项,竣工项目126项,完成投资35.16亿元,完成计划的101.4%,较去年增加6.26亿元,增长21%。其中,新开工项目完成投资19.36亿元,续建项目完成投资15.8亿元。
利用外资项目进展顺利。白银城市发展利用亚行贷款项目14个合同包中10个已获亚行批准并开工建设,已累计完成投资40618.82万元。其中:白银城区道路网改扩建工程,完成投资5616.87万元;南市区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投资18004.1万元;平川区道路网改扩建工程,完成投资4500万元;民悦集中供热项目,完成投资12280万元。目前已完成提款报账7082.25万元。世行贷款景泰黄河石林国家地质遗迹保护及旅游基础设施项目开工建设。
七、“十一五”规划顺利实施,积极启动规划编制工作
到2009年,全市“十一五”计划的各项指标已接近“十一五”规划的预期总量目标,平均增速高于目标增速。其中,地区生产总值完成885.52亿元,完成报告期总量目标的84.9%,年均增速为12%;工业增加值完成427.15亿元,完成报告期总量目标的93%,年均增速为1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26.57亿元,完成报告期总量目标的99.1%,年均增速为22%;大口径财政收入完成103.16亿元,完成报告期总量目标的82.8%,年均增速高于地区生产总值增长;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20%,节能减排提前实现预期目标。
积极开展规划编制工作。一是加强重大政策研究和争取工作。积极配合国家部委联合调研组完成了白银调研的各项工作,对《关于促进甘肃省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调研报告》提出了具体修改意见和建议,并多次向省上和国家有关部门汇报,争取政策上的最大支持。二是提前启动“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面向社会各界广泛征求建议和意见,提出了“十二五”规划基本思路和发展政策措施、兰白核心经济区发展、“十二五”农村经济发展、工业经济发展、加快现代物流业发展、新能源发展、人力资源开发、扶贫开发、人口与资源环境、社会事业发展、青藏矿藏资源白银加工基地等11个重大研究课题,进行专题研究。
2010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也是启动“十二五”规划编制的关键之年。我们主要抓好9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融入中心,积极推进兰白都市经济圈建设;二是突出项目建设,全面推动城市转型;三是强化农业基础,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四是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确保工业经济稳中有增;五是抢抓政策机遇,开展“棚户区改造攻坚年”活动;六是强化项目争取,确保投资任务全面完成;七是抓好重点领域改革,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八是切实改善民生,落实“10件惠民实事”;九是精心谋划,做好“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
(宋永兵何勇阎晓天)
天水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报告
一、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09年,天水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努力克服金融危机对经济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认真落实扩大内需政策和“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各项措施,经济社会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全年实现生产总值26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0.4%。其中:第一产业47.9亿元,同比增长8.6%;第二产业101.1亿元,同比增长8.6%;第三产业111亿元,同比增长12.8%。大口径财政收入35.83亿元,同比增长22.73%。经济社会发展呈现以下特点:
(一)项目建设全面推进,投资拉动作用明显增强。抢抓扩大内需机遇,实行市级领导包抓重大项目责任制,千方百计争项目、引项目、建项目,科学有序推进灾后恢复重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02.89亿元,同比增长41.68%,保持了持续快速增长。一是扩大内需项目争取实施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全市争取扩大内需项目397项,总投资51.81亿元,落实中央预算内投资11.49亿元,各类配套资金17.78亿元,开工378项(其中竣工142项),开工率为95%;累计完成投资21.01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的56.7%。二是重大建设项目顺利实施。全市100个重大建设项目,总投资965.1亿元,年度投资计划96.5亿元,累计完成投资109.4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的113%。宝天高速公路建成通车,中材年产200万吨水泥生产线正式投产;宝(鸡)至兰(州)铁路客运专线、750千伏输变电工程、华能天水2×350MW热电联产工程、十(堰)至天(水)高速公路、天(水)至平(凉)高速公路、天水军民合用机场迁建、天(水)至陇(南)铁路、天然气输气管道中卫至贵阳天水段前期工作取得明显进展。三是灾后恢复重建科学有序推进。多渠道、全方位筹集落实灾后重建资金55.36亿元。全市确定灾后重建项目3432个,其中:落实资金的项目1287个,计划投资71.31亿元,开工建设1229个,占重建项目总数的95.5%;完工1040个,完成投资54.73亿元,占投资计划的76.75%。全市75858户农村重建户和需要加固维修的33692户已全部完成,县以下教育、卫生重建项目基本完成。
(二)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工业经济平稳增长。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和影响,坚定不移地推进“工业强市”战略和振兴装备制造业行动计划,推动企业调整产品结构,加快技术改造和产业升级,大力开拓市场,工业经济在应对危机中整体保持了平稳增长。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47.5亿元,同比增长8.3%。一是坚持把调整工业结构和促进新兴产业发展相结合,积极实施技改扩能项目,提升了工业整体实力。实施在建千万元以上重点工业项目185个,总投资123.36亿元。二是技术创新能力不断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进一步增强。完成新产品开发80余项,3户企业商标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3户企业晋升为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三是加大节能减排力度,增强了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实施重点节能减排项目17个,总投资达5.78亿元。全市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为0.688吨标煤,同比下降4.58%。
(三)农业农村经济全面发展,特色产业不断壮大。围绕保安全、强基础、兴产业、促增收,深入实施农民增收“六大工程”,大力调整产业结构,狠抓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了农业农村经济平稳发展。一是畜牧、林果、蔬菜三大主导产业发展加快,龙头企业不断壮大。粮食生产稳中有增,粮食总产量达104.46万吨,增长1.07%。全市畜禽饲养总量达到1677万头只,畜牧业总产值16.86亿元;新建果品基地35万亩,全市果园面积达到250万亩;蔬菜种植面积90.8万亩,总产量达到220.8万吨。全市重点龙头企业达到65家。二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完成建园造林58.57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00.3平方公里,新增节水灌溉面积2万亩。三是劳务经济效益稳步提高,扶贫工作稳步推进。全年劳务输转60.06万人,实现劳务收入45.35亿元。全年减少贫困人口5.53万人。
(四)消费需求进一步扩大,商贸旅游繁荣活跃。认真落实扩大内需的各项政策措施,促进消费结构升级,改善消费环境,培育新的消费增长点,全市消费保持了快速增长的良好态势,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不断增强。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9.6亿元,同比增长22.6%。启动农家店改造项目320个,实施“退市还路”工程、大型农产品产地批发市场改造工程,甘泉现代物流园区、西十里物流园区建设进度加快。全市累计销售家电下乡产品3.8万台(件),实现销售额4715万元。对外贸易在克服金融危机影响中稳步回升,全市实现进出口总值1.18亿美元。旅游业发展取得新进展,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53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9.6亿元,比上年增长36.2%和43.9%。
(五)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关中-天水经济区规划全面实施。国企改革基本完成,全市涉及改制企业463户,已完成458户,完成率98.92%。农村综合改革不断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完成确权到户面积74.49万亩,占试点任务的98.6%。行政机构和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进展顺利。投资体制改革、财政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大力推行政务公开,行政审批服务效率不断提高。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完成了改革实施方案的制定等工作。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围绕《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的启动实施,积极调研编制规划实施方案,加大与关中地区交流合作,与西安市签订了两市政府合作战略协议。全年共签约招商引资项目151个,实际到位资金40.8亿元,增长25.9%。
(六)12件实事进展顺利,民生问题继续改善。认真落实积极的就业政策、推进全民创业,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城乡居民收入稳步提高。一是省市确定的12件实事落实较好。新建、续建集中供水工程27处,解决了25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建成农村沼气40177户;开工建设通乡油路15条402.94公里;建成张家川民族自治县通达通畅工程15条、50.3公里;完成农村危旧房改造23916户、农村贫困残疾人危房改造438户;完成秦州、麦积、武山3县(区)261户、1378人的生态移民工程;实施5.2万平方米廉租住房建设;完成2.5万平方米农村寄宿制初中建设和10.3万平方米中小学危房改造;建成3个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二是就业工作得到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不断完善。全年新增城镇就业5.1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2%以内。全市城镇参加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工伤保险人数较上年增长9.4%、8.7%、0.1%、4.3%。城乡居民生活继续改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932元,同比增长9.7%;农民人均纯收入2404元,同比增长11.9%。
二、2010年经济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和主要任务
2010年,天水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中央、全省经济工作会议,市委五届九次全委扩大会议暨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认真实施《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省委、省政府“中心带动、两翼齐飞、组团发展、整体推进”战略和全市“1135”区域发展战略,以保增长、扩内需、强基础、调结构、惠民生、促和谐为主线,着力转变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着力加强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着力扩大对外开放和加强区域合作,着力发展社会事业和改善民生,全面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任务,奋力推动天水经济社会跨越式科学发展。
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生产总值增长1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大口径财政收入增长12%;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0%;居民消费价格指数103.5%左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5%;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85‰以下;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下降4.6%。全力抓好5个方面的工作:
(一)着力在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上取得新突破。全力抓好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努力扩大投资规模,保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快速增长。一是进一步加快交通建设,构建区域交通枢纽。加快天定高速公路、宝天高速公路城区过境段、天(水)至平(凉)铁路建设进度,加强对十(堰)至天(水)高速公路、天(水)至平(凉)高速公路、宝(鸡)至兰(州)铁路客运专线等重大前期项目的协调服务,力争年内开工建设。全力推动天(水)至陇(南)铁路、天水军民合用机场迁建项目的前期进度,力争尽快纳入国家投资计划。加快县际公路改造升级、通乡油路及通达工程建设,不断完善县乡村三级路网结构,进一步提高农村通达通畅能力。二是大力推进能源建设,培育陇东南煤电基地。加快华能2×350MW热电联产、凯迪生物质能源2×25MW发电厂、750千伏输变电工程、农村电网完善工程、城网建设与改造工程、天然气输气管道中卫至贵阳天水段、城市天然气管道、农村沼气等能源项目的建设进度。三是全面完成灾后恢复重建任务。按照省上确定的“两年完成三年重建任务”的目标,加大灾后重建力度,确保完成城镇受灾居民住房、县级以上公用设施、公路、电网、水利等大型基础设施重建任务。四是大力实施开放带动战略,扩大招商引资范围,提高效率,扩大利用外资的领域和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