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407500000036

第36章 社会实践活动范文(14)

全年全家的总收入=农业收入+工商业收入=4886.5元+10000元=14886.5元。

全家全年总支出:税费支出+家庭吃用支出+教育医疗支出+农机支出=107.26元+5428元+8200元+50元+2000元=15785.26元。

2004年收支情况为:14886.5元一15785.26元=一898.76元。

结果令我大吃一惊,二姨家辛劳一年,竟然入不敷出!这固然有其特殊原因。同时供养3人上学。对于一户农家显然压力过大。但是,据姨父讲,他们家的收入情况在村子里算比较好的,原因很明了:姨父家的工商业收入已经占到全年总收入的2/3(一般年份为一半多),姨父说,村里大部分人家是以农业为主。二姨家的情况也反映出,相当多的农民家庭的收支状况很不乐观。尤其是教育成本之高已使一部分农家子弟望而却步,使大部分农家不堪重负。

建议: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归根结底要取决于农村现代化的进程,而教育是提高农民素质的最重要的手段。的确,办教育需要钱,但是我们也要充分考虑农民的承受能力,毕竟教育是一项有没有钱都要办的事业。

村里的明白人

几经周折,找到了退下来的村支书,了解了村民的生活状况、村里的集体公益事务、村里的教育和村领导机构的情况。

老支书说,改革开放以来,村民的生活水平确实有提高,每天两顿白面是没问题的,家家有电视,60%有电话,1/3有摩托车或是农用车。温饱解决了,基本生活可以保证,但仍然很穷,缺钱花。以农业为主,无矿产资源,与有煤的地方相差太远。打工的人也比较少。农民的个人实力有限,很难进行大规模的市场活动,也很难应对市场的变化。

村集体事务主要有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植树造林和修路修桥这几项。问题比较大的是水利事业。村子紧靠一条河,但村里没有任何水利灌溉设施,耕地全为旱地。以前的水利设施因为疏于管理荒废掉了。

建议:如何充分调动村集体的力量,为整个村子服务,是政府和村民需要考虑的问题。

日益衰落的美丽山村

这个村子三面环山,依山而建。优美的景色给人以极大的愉悦之时,也凸现出一个问题:建立在崇山峻岭之间的山村。其赖以生存的农业如何发展?层峦叠嶂给人以美景,但是也表明此处几乎没有平地,那么耕地从何而来?

观点:现实的耕地状况直接导致一个严重的现实问题:当地的农业尚处于非常落后的阶段。据说,当地玉米亩产只有三四百斤,而在过去没有使用良种的时候,仅有一二百斤!这样的农业,能够维持一家温饱已属不易,何谈增收?

走进县城

某县县中学,是全县唯一的省重点中学,设施一流:花坛、假山、喷泉、两座现代化的教学楼、投影仪等电教设施、语音室、微机室、图书馆、实验楼、400米标准田径场……这样的设施配备,在山西省尤其是这样的县城并不多见。

校园内的宣传栏张贴着考取大学的学生照片,下面的说明是,根据市教育局有关规定,我校出台了对优秀学生的优惠政策:

中考考入我校的前10名,奖励10000元~1000元:

平时期末考试,年级前10名,各奖700元,11至20名,各奖300元:

高考考入名牌大学的优秀学生,学校给予重奖,考入清华、北大的,奖2万元。

观点:且不论这种奖励措施在思想品德教育方面合适与否,在现行的教育体制下,显然是考试成绩说了算的,对成绩好的学生给予奖学金,一方面是对他们努力学习的肯定,另一方面也的确减轻了他们的家庭负担(读书好的大都是农家子弟),最后,或许这还有鼓舞其他同学的功用。

访“青椒之乡”

在一个被称作“青椒之乡”的村子里,村委会的办公地位于村小学内,最为引人注目的是,墙上悬挂了一块块制作精美的宣传板。介绍了村党建工作、村子概况、村规村约、村委工作、精神文明、政法制度等。该村是县里树的典型,必然要接受大大小小的视察参观。这种宣传栏是上面要求做的。支书说村委至今仍欠着上千元的制作费。

虽被称作“青椒之乡”,但村里的主要作物为玉米,青椒种植面积只有318亩,不及总面积的1/5,种植青椒的农户,最多只有总户数的一半多,青椒种植还远远没有形成规模效益。问及原因。支书说:“农民太保守,意见无法统一。”

观点:中国五千年的农耕文化,历来以农为本,而视商为末业。中国人口众多,治理这个国家的首要任务就是解决千百万人的吃饭问题,而对于普通大众来说,填饱肚子是基本欲求,因此,重农抑商的思想流传至今并且仍然是乡村社会的主流价值判断。不种点粮食。农民的心里不踏实。而且农户之间缺乏通过合作协商使团体利益最大化(同时也是个人利益最大化)的行为方式,而市场经济需要的恰恰是这种行为方式。如何使农民学会运用这种方式处理问题,是我国现代化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之一,这是一种思想观念上的转变。其难度要远远大于物质的现代化。

乡党委书记谈乡政

距县城不远的一个乡,是县里第二大乡,编制内干部45人,另有临时聘用的干部及工作人员23人。“这几年国家大力推行行政机构改革。精简人员和机构,为什么还会有这么多干部?”乡党委书记回答:“精简乡镇人员没有去向,国家进行行政机构改革,中央的可以精简到省里,省里的可以精简到市里,市里的精简到县里,县里的精简到乡里,乡里再精简,那就精简到地里去啦。过去是吃皇粮,现在得吃自己,谈何容易?”

为解决这么多干部的吃饭问题,就出现了所谓的“引税”。通过各种关系,引来外地税源,由于要给予纳税人一定的回扣。以吸引其来此地纳税,因此又称为“买税”。

观点:这场浩浩荡荡的税费改革,抓住了现今乡村的一个关键症结,它不仅直接减轻了农民的税费负担,也间接地促使基层政府由不作为转向作为,使得乡村经济得到主动、自觉的发展,从而使农民受益。

县志上的县情

该县位于山西省东南部,历史上英才辈出;20世纪50年代后期,围绕农业办工业,兴建“万宝全”工厂,曾名扬全国。但后来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值得思考。

县志记载,该县的食品工业在计划经济时期曾经相当辉煌,但上世纪90年代后却日渐衰微,原因有四:一是“耕读传家,读书做官”习俗的影响,二是思想保守、墨守成规作风的影响,三是政府职能定位对企业发展的影响,四是缺乏品牌意识。

归途(略)

这篇调查报告之所以受到温总理的高度评价,笔者在这里作以简要解读。《乡村八记》解读一:懂得国情才有底气。“了解国情是年轻人的首要任务,这就需要放眼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对占人口80%以上的农民有所了解才行。”人民日报原总编辑、现任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范敬宜说,“这篇报告让我看到当代大学生勇于实践的精神,也看到他们肯沉下去了解国情的积极性,使我对大学生充满信心。”他认为对当代大学生要有一个全面的估计,应鼓励大学生投入社会实践的积极性。他反复强调作为年轻人要懂国情才有“底气”。解读二:这样才能理解国情。李彬是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教师。作为李强的指导教师,《乡村八记》的出炉与他有直接的关系。李彬与一些研究生聊天,这些学生说起网络上走红的一位女生,忍不住眉飞色舞。李彬老师很感慨:“网上几万、几十万人的关注,是小资小调,与13亿人的国情相比,算得了什么?”什么是国情?李强的理解比很多同学都深:中国现在有9亿农业人口。占到中国人口的大多数,他们生活得怎么样,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现代化,这就是国情。解读三:我们看到某种希望。在时下我们所熟悉的大学生形象中,李强显得“另类”。我们熟悉的,是刚从高中的题海中“解放”出来,又陷入英语四六级考试、雅思考试、GRE考试等轮回的年轻人。在同龄的大学生守住电视狂看NBA,抱着辞典狂背ABC的时候,李强沉默地去了晋中乡村,细细地和农民聊天,感受乡村的寒冷,感受自己如泉涌出的思想。李强的身影,在今天确实有些孤独。以至于我们想给他找一个精神伙伴的话。不由自主地就上溯到了比他年长70多岁的费孝通。年轻的李强之所以让人“惊异”,他的《乡村八记》之所以弥足珍贵,是让我们看到了某种希望。先有徐本禹主动下乡支教感动了中国,后有李强主动“沉入”乡村去懂得中国,如果知识分子关注乡村的理性与热诚,真的能从此蔚为汪洋,而不仅仅是偶一为之的社会实践,那么,这真的是解决“三农”问题、城乡差别问题的又一希望之所在了。

二、实践论文的撰写

范例:

浅议当前农村养老保障体系中的缺陷和问题

作者:邓志旺励丹霞单位:复旦大学

【内容提要】目前农村家庭养老矛盾重重,面临农村养老保障由家庭养老向社会养老逐渐过渡的问题。在统筹社会养老基金时,应考虑农村养老保障体制转换成本问题,应由集体经济和国家负担部分转换成本。家庭养老以精神激励为主,但也要实行有效的监督。社会养老基金统筹可采用浮动制的收费办法,以弥补保费收缴水平偏低的矛盾。

【关键词】家庭养老社会养老体制转换成本有效监督

养老统筹

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71%左右,农村的老人占全国老人的比例达到75%,老有所养一直是广大农民群众梦寐以求的愿望,也是政府十分关心的问题。为适应农村经济发展,抵御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家庭养老负担,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就开始调查研究农村养老的新情况,积极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社会养老保障的新途径(1999,康文龙)。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明确提出“农村养老以家庭保障为主。坚持政府引导与农民自愿,发展多种形式的养老保险”,这是我国今后相当长时期农村养老保障的指导方针。不难看出,其思路同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的思路一致,即以渐进式推进。应该说,该方针是符合中国国情、非常务实的。但是,在执行过程中,在某种程度上却偏离了政府的初衷,农民自愿参加养老保障统筹的积极性不高,部分地区政府强制收缴养老统筹费,引导变成强制;赡养纠纷事件逐年猛增,家庭养老矛盾重重,危机四伏。我们认为,出现这些偏差的根本原因在于目前的农村养老体制存在重大缺陷。

一、家庭养老到社会养老:体制转换成本该由谁来负担?

我国城市职工养老保障由原来的现收现付制向部分积累制转换,造成一笔巨额空账,即所谓的养老金隐性负债问题。从理论上来说这笔空账可通过以下途径得到填补:一、提高在职职工缴纳养老金水平;二、分割、出售部分国有资产,补充养老金。就途径一来说,必然造成这样的结果:目前在职职工一方面要为自己将来的养老进行积累,另一方面要负担现在退休职工的养老,养老体制的转换成本全部由在职职工承担。显然,这既不公平又不合理。作为国有企业的退休职工。这一批人曾经为我国经济建设做出很大贡献,其劳动成果的较大一部分积累为国有资产。国家对国有企业实施“抓大放小”的改革方针,通过出售部分国有资产来解决当前的养老金问题从政策上来看是可行的,且合乎情理。因而,绝大多数学者主张采用方式二。然而,几乎没有学者、政府官员注意到农村养老保障由家庭养老向社会养老变迁过程中所面临的类似问题。任何一个自愿参加养老统筹的人,一方面要赡养父母。另一方面要交纳保费,为自己将来的老年生活作积累。这样看来,这种养老保障体制对他来说是极不公平的。我们认为,这应该是当前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工作难有突破的深层原因之一。而所谓农民观念落后,只不过是表面现象而已。据调查发现,在农村老年人眼中。地位最高的是那些从工作岗位退休下来领退休金的、老年生活有保障的老年人。

所以,在政府提倡农民参加养老保障统筹以自愿为原则的背景下,各地农村,不管经济发达还是落后。农民参加统筹的积极性都不高。而有的地方政府为了提高自己的政绩,往往强制农民参加社会统筹。这更激起了农民的反感和对抗情绪。那么。农村养老保障体制转换成本究竟由谁负担才比较公平合理?

依照城市社会养老保障体制改革思路,我们建议农村养老保障体制转换成本通过以下途径转移:一、由于农村为集体经济,上一代人的劳动成果部分地积累为集体资产,因而可考虑出售或出租集体资产,并把收入补充到参加养老统筹者的个人账户下,不参加者不予补贴。这似乎对不参加者很不公平,但我们提出这样做是基于以下一个事实:1997年在湖南某地政府在推广有线电视时,收费标准是这样的:安装费240元,以后每月收服务费6元。刚开始,绝大部分农户觉得不划算,主动参加者寥寥无几。后来,村政府提出给安装有线电视的每一户补贴100元,结果是不仅仅有电视的农户主动安装了,甚至暂时没有电视的农户也不甘落后地把线头接到家中。究其原因,不难发现由于补贴费来自集体收入,按正常情况,集体收入平均分配给每个村民,如果仅仅给参加者补贴100元,则任何不参加者都会觉得损失了100元,或者说被别人占了便宜,作为理性人他必然选择参加。由此得到启示,若给予参加养老统筹者一定的补贴,很可能会加速农村养老保障社会化的进程。二、农产品价格与工业品价格长期的剪刀差,使农村很大一部分经济利益流入城镇,为国家工业的原始积累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而目前农民收入停滞不前,政府应该从财政收入中拨出一部分来补贴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基金。同时可以考虑发行农村社会养老保障福利彩票,其所得用来帮助贫困地区建立最低老年生活保障基金。纵观各国经济发展史。都有农业支援工业,其后工业发展后又反哺农业的这样一个过程。我们认为这个要求是合理的,并且有利于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二、家庭养老:如何监督与激励?

既然政府大的方向已定,要求农村以家庭养老为主,那么,当前农村家庭养老的现状如何呢?据《中华老年报》载,山西省有关单位近四年已接待老人来访2万多起;上海市每年平均处理6000起;1995年天津市津南法院共受理赡养案例比1994年增长了116.7%。在侵犯老年人权益的案件中,赡养权受到侵害所占比例最高。得不到家庭赡养的老年人多是那些高龄、多病、无配偶、生活在农村的老人。

同类推荐
  • 中国策:新世纪、大视野与我们的治国方略

    中国策:新世纪、大视野与我们的治国方略

    本部著作对新世纪中国在战略部署、民主政治、经济发展、民生问题、领土主权、人文社会、生态环境、外交格局和改革方向等领域面对的种种成就和挑战进行了全景式扫描与透析,对中国在新世纪面临的成就与挑战逐个进行客观理性地梳理,是一部对中国当前社会热点焦点问题进行集中分析解读的战略性、前瞻性、可读性、全面性和针对性的战略性著作。
  • 城市老龄社会政策的演进及挑战

    城市老龄社会政策的演进及挑战

    随着中国社会老龄化的加剧,城市老龄社会政策日益引人关注。《城市老龄社会政策的演进及挑战》以城市人口年龄结构变迁为线索,梳理了在老龄化程度不同的社会环境下老龄政策的演变历程,进而分析现行老龄社会政策的创新点及局限性,展望高度老龄化社会来临时城市老龄社会政策的发展趋势。
  • 卡尔·威特的全能教育法(精典教育)

    卡尔·威特的全能教育法(精典教育)

    本书记载了卡尔的成长过程,以及自己教子的心得和独辟蹊径的教育方法。具体内容包括:我的儿子并非天赋异禀、我的教育工作进展顺利吗、我对儿子的教育完成了吗、我儿子是怎样成为少年学者的、我具备把儿子培养成学者的技巧吗、人们对卡尔早期教育的反对意见、我的儿子真的受益于早期教育吗等。
  • 中华句典4

    中华句典4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汉语文字奥妙无穷。悠远的历史为我们创造出了鲜活精彩的语言和文字,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是一个故事,都牵动着华夏文明的神经。本书共收录名言警句、歇后语、谜语、对联、俗语、谚语等上万条。这些鲜活的语言文字语简意赅,大多经过千锤百炼,代代相传,才流传至今。这些语句,或寓意深长,或幽默风趣,有着过目难忘的艺术效果。本书以句句的实用性、典型性和广泛性为着眼点进行编排,所选的句句时间跨度相当大,从先秦时期的重要著作,到当代名人的智慧言语均有涉及;所选的名句范围非常广,从诗词曲赋、小说杂记等文学体裁,到俗谚、歇后语、谜语等民间文学都有涉猎。
  • 校园交通安全管理与教育

    校园交通安全管理与教育

    中小学生是社会未来的接班人,他们能否健康成长,关系到民族的兴衰和社会的进步。育人不仅要进行智力教育,还要进行道德、纪律教育。“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工作要从学生抓起,使学生从小就接受交通安全知识教育,达到自己教育自己,自己管理自己,养成自觉遵守交通法规的良好习惯。
热门推荐
  • 屋

    “最后一次的聚会却在那诡异的屋里···”然而真正到屋里后,很久没有的惊恐的心再次跳动
  • 贪狼的凡间历险

    贪狼的凡间历险

    下凡历劫的贪狼不小心投了畜生道变成了一条狗……
  • 抢滩

    抢滩

    海归欧阳颂回到北京创业,不料寻找风投时处处碰壁。煤老板马国枢的煤矿被整合收购,随市政府考察团赴非洲找寻到新的财源,苦于路远天高没有适合的人选。一个机会两人展开了一场收购非洲矿山的跨国行动。
  • 无毒一身轻全集

    无毒一身轻全集

    《无毒一身轻全集》逐一剖析来自于环境、食物、压力及人体自行产生的各种毒素,从简单的日常饮食、运动入手,全面详细地介绍各种排毒方法,让您轻松地掌握一些排毒技巧,给身体创造一个洁净、通畅的内环境,为自身打造一个健康的排毒系统,有效地排除体内毒素,让您每天都充满活力!
  • 仙路凌天

    仙路凌天

    龙先飞(男主A:小混混)与万鹤之(男主B:皇亲,忠勇侯之子)同为前朝皇室后人。二人偶然相遇,得到前朝皇帝遗留下来的“源气”后被雷劈中,灵魂互换。龙先飞被带回宫中作为皇子培养,万鹤之流落民间被天一教作为“圣子”控制住。为报养父之仇,龙先飞隐忍在宫中,伺机复仇;万鹤之身负剧毒,为了生存也来到京城“致知馆”,二人再次相遇后,为揭开前朝遗留隐秘携手并肩。而后龙先飞成为皇子,在宫中步步危机,万鹤之带领手下兄弟远走漠北,试图争霸天下……前朝秘密终被揭开后,原来大千世界分为“人、灵、仙”三界,龙万二人放弃世俗功名,来到“灵界”寻找身世之谜,后辗转杀入仙界,身世反而更加迷离……
  • 夫君有毒

    夫君有毒

    穿越女受不了病娇夫君虐待而死,重生后获得一个万能系统金手指,她的口号是:远离病娇,全家幸福。福兮祸所倚,没想到重生了也逃不过那个可恨的冤家!她该怎么办?
  • 霸道总裁的甜蜜负担

    霸道总裁的甜蜜负担

    从小被父母遗弃的女主,舅妈毒打心里造成阴影,长大后意外遇见男主,被男主囚禁疼爱,女主想要自由不喜欢被人强迫,逃出男主身边,女主非常聪明,男主找遍世界都没能找到.....
  • 傲世征天

    傲世征天

    一个尝遍世间冷暖的小乞丐,只有十三岁的他为了报仇毅然参军,一次绝境中觉醒本命战魂后,且看他如何在这乱世崛起;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既然天道如此不公,那我便征天。
  • 鸿蒙补天诀

    鸿蒙补天诀

    地界南瞻部洲偏远城市小家族的少族长莫凡丹田破碎寄居玄道宗内,机缘巧合之下得到鸿蒙石得以继续修炼,而其家族也在此时变故突生,解了家族危难却也结下深仇,被逼无奈的莫凡却因此踏上了一条更加凶险的救世之路,看莫凡莫要平凡,鸿蒙平复纷乱……
  • 心理医生讲述的88个故事

    心理医生讲述的88个故事

    本书通过讲述一个个案例,逐一分析种种心理问题,给出心理医生专业的治疗方案,给人以具体实用的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