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407500000004

第4章 大学生社会实践概论(3)

在十年动乱中,由于极“左”思潮的干扰,片面地强调实践,造成“以干代学”,冲击了理论教学,违背了教育的规律,把知识分子当作“臭老九”,严重挫伤了他们的积极性,使我国高等教育处于停滞、倒退、混乱之中。粉碎“四人帮”以后,恢复了高考制度,高等教育开始走上正轨,但与此同时,也不同程度地走向另一个片面性——片面强调理论教学、课堂教学,忽视实践环节,造成了一些消极后果。

社会实践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由于社会实践主要在节假日等课余时间开展,既加强了教育的实践环节,又保证了正常的教学秩序,因而这项活动自1980年出现以后,经过持续深入的发展,成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推动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一项重要措施。20多年来,社会实践主要经历了这样几个发展阶段。

(一)社会实践的萌芽阶段

1980年到1983年,是社会实践的萌芽阶段6这个阶段的主要特点是:(1)从组织形式上看,以学生在节假日自发开展活动为主,虽然有些活动是由学校团组织或学生会组织的,但更多的是学生的自发活动;(2)从活动形式看,以进行社会调查和咨询服务为主,如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农业大学的一些学生在1982年寒假开展的“百村调查”活动,北京、辽宁等地一些高校学生开展的“我把知识献人民”咨询服务活动;(3)从活动规模看,只有少数学校的少数学生参加,没有成为高校学生的普遍活动。

(二)社会实践的初始阶段

1984年至1986年,是社会实践活动的初始阶段。1983年10月,团中央、全国学联向各地共青团和学生会组织发出《纪念“一二·九”运动48周年,开展“社会实践周”的通知》。1984年5月,团中央在辽宁省召开社会实践现场观摩会,进一步推动社会实践。此后社会实践在全国高校普遍开展。这个阶段社会实践的特点是:(1)从组织形式看,由学生的自发组织成为团组织有组织的活动,目的性、组织性、计划性增强;(2)从活动形式看,社会调查、咨询服务等形式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形成了社会考察、科技文化服务、挂职锻炼、劳动锻炼、勤工助学活动这几种社会实践的基本形式;(3)从活动规模看,已成为高校学生普遍开展的活动。

(三)社会实践的全面推广阶段

1987年至1991年。是社会实践全面推广阶段。1987年以后,党和政府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强了对社会实践的重视和支持,社会实践全面开展。这一阶段的主要特点是:(1)从组织形式看,由以共青团为主组织发展为党、政、团齐抓共管,由以学校为主组织发展为学校和地方共同组织。多数高校由党政领导亲自抓社会实践,绝大多数省、市、自治区成立了由党、政领导同志带头,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参加的社会实践领导机构;(2)社会实践被纳入教育的轨道,成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教育行政部门对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时间做出了规定,许多高校还对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成绩考核、奖励等作了规定;(3)社会实践被纳入地方各级党委、政府的工作日程,成为一项社会教育工程。除省一级外,许多地、市、县也成立了社会实践领导机构,建立了社会实践基地,把组织好社会实践作为各级地方党委、政府在暑期的一项重要工作;(4)规模进一步扩大,每年暑期都有逾百万学生参加活动。

(四)社会实践的深化发展阶段

1992年至1997年,是社会实践的深化发展阶段。1992年邓小平南行讲话的发表和1993年党的十四大的召开,标志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与之相应。社会实践也在积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新形势,转换机制,深化内容,探寻新的突破。此间,团中央提出了社会实践的“三个一致性”的指导思想,即“社会实践教育与教育的改革和发展相一致,与地方经济发展相一致,与学生自身成长的渴求相一致”,进一步为社会实践指明了方向。同时,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目标也由以往单纯使学生“受教育”转变为“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把社会服务与思想教育、能力培养很好地结合起来。1993年12月,共青团十三届二中全会提出实施“跨世纪青年文明工程”和“跨世纪青年成才工程”。作为实施两个重点工程的“青年志愿者活动”和“大学生科技文化服务”,成为大学生社会实践的主要形式,收到了巨大的人才效益、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学生校内社会实践也集中转向了培养综合素质、营造校园文化的自我提高阶段。

(五)社会实践的创新服务阶段

1998年至今,是社会实践的创新服务阶段。党的十五大以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到新阶段。江泽民同志对当代大学生提出了“四个统一”和“五点希望”,进一步指出了当代大学生成才的途径和目标。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颁布,为大学生社会实践注入了新的生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十六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方针的制定。为大学生社会实践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把高校社会实践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决策结合起来,和对大学生科学创新精神的培养、指导大学生开展创业实践、对大学生进行创业教育结合起来,是这一阶段的突出特点。团中央、教育部等单位在全国高校组织开展了两年一届的“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和创业计划大赛,对提高大学生的创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本阶段有较大影响的社会实践还有:大学生支教团、博士团“三下乡”服务队、“三个代表”实践服务团、“公民道德”实践服务队等等。全国每年有几十万大学生参加这些集中活动。高校社会实践在组织领导上得到了进一步加强,在内容和形式上更加丰富和全面,在层次和水平上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回顾社会实践兴起和发展的历史,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大学生社会实践经历了从“感知”实践到“参与”实践再到服务社会的发展,从片面注重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培养向提高整体综合素质发展,从“单向结合”向“双向结合”发展,从无序实践向有序实践发展,在大学德育和人才培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二、我国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发展趋势

进入21世纪后,我国经济继续飞速发展,对人才素质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党的十六大科学总结了党领导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经验,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对我国新世纪新阶段的改革和发展做出了全面部署。在这样的新形势新背景下,正确把握高校社会实践的发展趋势,有利于高校社会实践的健康发展,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才,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活动的发展呈现出社会化的趋势

这里所讲的社会化包含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方面指高校社会实践已逐步发展成为由社会、学校、学生共同参与的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在这个系统工程中,实践活动不再单纯是教育部门或学校的事,而是成为能够充分调动一切社会力量重视和支持的社会性工作。社会实践已逐渐从学校的单项行为转变为社会多角多边的互动行为。另一方面是指社会实践迅速扩展到社会政治活动、经济活动、科技活动和文化活动等领域,逐渐成为学生个人社会化发展的重要因素。大学生正处在青年社会化的重要阶段。青年社会化强调的是个人与社会生活不断调适,是个人从“有机体生物人”发展成为“社会人”的过程。社会实践发展的社会化,拓展了大学生生活空间,丰富了大学生社会化的内容与途径,符合大学生成长与发展的需要。另外,由于社会对大学生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大学生就业压力增加。使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增强。社会实践已经逐渐从开始时的领导意愿转变为学生的内在要求,成为促进学生个体多样化发展,加速大学生社会化的重要力量。

(二)活动的内容呈现出专业化的趋势

专业化是指高校的社会实践围绕专业和课程任务来开展。使大学生在完成课题调查和研究的过程中提高思想素质,发展专业技能,增强社会适应性,同时为社会提供一定的物质文化成果和精神文化产品。以专业和课题为中心的社会实践,能够促进社会实践的目的性、教育性、服务性和效益性的统一。在新的形势下,高校社会实践能否以专业和课题为中心展开,是衡量其发展水平与深度的一个重要标准。

高校是科技人才和科技成果密集的地方,充分利用这些优势服务社会,使大学生和实践单位双向受益,本身就体现了社会实践的发展方向。从2000年开始在全国开展的博士团“三下乡”活动就充分体现了这点,一些高学历的人才把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运用于实践。既检验了自己的能力,又为当地解决了实际困难,创造了社会效益,更重要的是这批高级人才在实践中接受了教育,陶冶了情操,为今后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即使是考察、调查活动也应以课题为中心展开。比如,针对大学生普遍关心的经济、社会、政治、文化、法制、教育等方面的问题,组织大学生开展以调查研究为主要形式的社会实践来进行课题研究,让学生在深入社会的过程中了解这些问题的现状、原因,思考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与方法,从而形成对这些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的正确认识,培养和提高大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活动的形式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

高等教育发展的现代化要求社会实践的形式具有多样性。现代社会要求高等教育与社会的联系越来越密切。“高校一社会”互动模式是新世纪新阶段高等教育发展的一条必由之路。在这种情况下,社会实践作为课堂教育的补充和延伸,它将更偏重于运用知识和提高能力,更注重培养高质量的创造性的人才。这也使高校社会实践的形式具有多样性。

大学生是个社会群体,只有本身整体发育具有一定的全面性,这个群体对整个社会的要求才会表现出相对的适应性。大学生整体发育是全面性不是单一性,全面就是多样性和谐的统一,因此它必然要求社会实践形式的多样性。大学生个体成长的多元性要求社会实践的形式具有多样性,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各种各样的人才,大学生在个体成长模式和发展方向上呈现出多元性是与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的。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际交流越来越多,大学生在外企或合资公司进行社会实践也很普遍。有条件的学校已经组织学生到国外进行考察和实践,和国际接轨,体现出社会实践的国际化特点,这也是多样化的一个体现。从近几年情况看,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积极性逐年递增,他们渴望更深入地认识社会。渴望更全面地检验和提高自己。他们已经不满足“指令性”、“齐步走式”的社会实践,他们需要更广阔的时空条件,想不断找准自己现实的位置和未来的发展方向。因此只有使社会实践的形式更具有多样性,才能满足学生个体成长的这种要求。

(四)活动的管理呈现出法制化的趋势

从改革开放20多年来高校组织社会实践的经验来看,虽然活动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发展不够平衡。一般来说,结合专业学习和教学计划开展的社会实践,由于目的明确,组织得力,重视程度高,并且还有一定的规章制度做保障,因而能够取得预期效果。如高校开展的军事训练、教学实习以及结合所学专业的实践活动等,促进了社会实践的深入开展。而对于主要依靠学生自主开展的社会实践,如暑期社会实践、社团活动、青年志愿者活动等,由于在组织领导上主要依靠团委和学生工作部门,学校整体投入欠缺,经费不足,造成了此类活动流于形式。这些问题给高校社会实践的开展带来许多困难,因此,制定合理的政策法规,建立必要的社会保障制度,是促进活动进一步开展的重要对策,也是高校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趋势。

当前我国高等院校大学生的社会实践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是大学生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探究和把握其发展的方向和规律。是高校教育工作者深化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前提。目前,引导大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还应该继续抓好三个“结合”:一是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践活动要始终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以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把理论教育实践化,把实践过程理论化,更好地发挥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德育功能。二是要坚持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坚决克服重体力轻脑力或重脑力轻体力的片面倾向,有效地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才。三是要坚持提高自身素质与服务祖国人民相结合。要引导大学生用学习、掌握的现代化科学知识解决生产实践中的技术难题,把科学技术转化为第一生产力,为大力发展生产力、实现祖国现代化和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水平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在服务祖国、人民的过程中实现自身的价值,促进自身的健康成长。

同类推荐
  • 陈力丹自选集

    陈力丹自选集

    学科的研究某种程度上是可以服务于国家的政策研究或商业目的的,但在观念上要明白,学科并不是为政策研究或商业目的而存在的,它是人类对自身活动的一种思维方面的把握,没有功利目的。黑格尔在谈到美学时说过一段话:“科学,作为服从于其他部门的思考,也是可以用来实现特殊目的,作为偶然手段的;在这种场合,就不是从它本身而是从对其他事物的关系得到它的定性。从另一方面看,科学也可以脱离它的从属地位,上升到自由的独立的地位,达到真理,在这种地位,只实现它自己所特有的目的。”这个道理,恐怕新闻传播学也不例外。
  • 2007年甘肃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报告

    2007年甘肃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报告

    2006年,全省上下认真贯彻中央各项方针政策,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抓紧实施“十一五”规划,按照省委确定的总体工作思路,着力夯实发展基础和改善薄弱环节,积极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努力解决关系民生的实际问题,各项工作取得新的进展,重要经济指标实现新的突破,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速度比较快、效益比较好、物价比较低、群众得实惠比较多的良好态势。
  • 媒介舆论学:通向和谐社会的舆论传播研究

    媒介舆论学:通向和谐社会的舆论传播研究

    以宏大构架、多维视野和立体思维,全面勾勒中国和谐社会视野下舆论传播的特点、模式、影响、作用,对舆论传播学发生、发展的演进过程、特点进行全方位、多层面的系统描述、客观介绍和深刻分析,探讨当下舆论传播所面临的新机遇与新挑战,以及舆论传播成功引导的方法、手段、机制等,提出了一系列新颖、精的见解和观点。全书结构完整,论证严密,语言简洁,涉及广阔的国际国内背景,具有很强的学术价值和现意义。适读对象:宣传教育工作者、媒体从业人员、新闻传播专业师生、学术研究者。
  • 谚语荟萃

    谚语荟萃

    集经典谚语于一家,给你不一样的谚语体验。既是增长知识的必备宝典,又是方便的谚语工具书。
  • 教师礼仪修养

    教师礼仪修养

    本书主要包括礼仪基础知识、教师仪容礼仪、教师仪态礼仪、教师服饰礼仪、教师的语言礼仪、教师教学教育礼仪、人际交往礼仪等内容。
热门推荐
  • 《腹黑小宝娘亲翻天》

    《腹黑小宝娘亲翻天》

    "你是我滴小丫小娘亲。。。"某腹黑宝宝哼着小调,引来了一只腹黑狼。"为毛这个男人这么像我啊"小宝心里嘀咕着。。。。。"娘亲,我给你找了个相公。""滚!!""老娘说了多少次,这种次货没钱,没相貌,还打不过你娘。"某男郁闷了,这是被嫌弃了??于是。。"娘子。。""天杀的!!谁收了这货!!"
  • 神医下套之佳人太能逃

    神医下套之佳人太能逃

    第一次,男子站在他的那片药田之中,俊美无俦的面容上还是一贯的淡漠神情。“过来,浇水。”于是,她每日都得去药田报到;第二次,男子淡淡地说:“听说,你的厨艺甚好。”于是,她每日都得为他做晚膳;第三次,男子说:“明日起,我教你浅显医术。”于是,她开始每天手捧医书;第四次,男子借着醉意,对她“上下其手”。忽而展开一抹纯真笑靥,说:“叶忻沫,你是我的。”于是,她的心沦陷。最终,易大庄主就用他那若无其事的姿态,处心积虑且理所当然地,将一向聪慧过人的叶忻沫,一点一点吞吃入腹。【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肩门

    肩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论语新读

    论语新读

    本书是对儒家经典著作《论语》的翻译和解读,依《论语》二十篇结集而成。该书力求在现代历史语境下,解读并还原依赖于个人的道德修养而统治的古代权力-道德型社会,既有对传统文化的理性反思,又有对当下现实的智性关照。
  • 移民修真界

    移民修真界

    地球濒危,本以为就此等死之际,一条超时空传送通道出现。全球幸存者大移民,穿梭到一个新的世界——修真世界。当崇尚科学的地球人学会修真之后,将会与原住修真者发生怎样的碰撞与火花?原住修真者:一群土鳖,我们有丹道大师、炼器大师,你们有吗?地球修真者:一群土著,我们炼丹、炼器都是批量制造,出货量都是以秒计算。霍元野:我去,这里的生活质量太差了,因此——我们要革命修真界。
  • 北魏宫廷计

    北魏宫廷计

    以游戏宫廷计为参考我百度帖吧吧友的感情为线索的古代感情小说
  • 源隐

    源隐

    时代昌盛繁荣之际,亦是陨落破灭之时,制度阶级与超新星的自然之力酝酿了一个全新的纪元,若是生命延展了千万年,是追求打破桎梏,还是隐没于无形。汹涌的感情在物质的世界奔腾之际,溯本求源是最后微眇的心愿。
  • 钻石诅咒:千金情殇

    钻石诅咒:千金情殇

    “少主,某某公子约云小姐去湖边游玩。”侍卫禀报道。“嗯,既然那位公子如此喜欢湖,就让他好好真正的游玩吧!顺便把云小姐绑回来。”少主一脸淡定,玩个球,与鱼虾作乐吧!“少主,某某皇子对云小姐深情告白了。”侍卫禀报道。“嗯,把我最近研制的黏胶给那个皇子试用一下,顺便再把云小姐绑回来。”少主依旧一脸淡定,深情告白?哼,他还没告白凭什么别人比他先告白。“少主,云小姐警告少主不要再破坏她的终身幸福!”侍卫禀报道。“告诉她,她的终身幸福就在这,老样子把云小姐绑回来。”临走前他又道:“算了,把她直接绑到花轿上!”后果是,一位身穿嫁衣的少女捆绑上了花轿。
  • 加藤君的忧郁

    加藤君的忧郁

    二次元已经没有生存的余地,而然中二的种子却在三次元发芽。吾又将带领猴子猴孙一起,拯救二次元。那是一个夜黑风高的夜晚,大雪纷飞,没有人类的踪影,但却在这惨白的雪地上,不时飘过一道道白影。忆悠~忆悠~一阵阵尖锐的妇女的呼喊声在山谷回荡着,回荡着。就这样二次元被解救了,人类(宅男宅女)又过上了幸福美满的生活。以上都是瞎扯,竟然主题,海波历险记。呸,是加藤历险记。好像题目这样叫来着。
  • 三国时代之皎皎明月

    三国时代之皎皎明月

    皎皎明月,何时可辍。一次意外让她来到这个另她又陌生又熟悉的时代,是幻?是梦?还是太着迷?谁也说不清楚,正如谁也不知道她会遇到什么?三足鼎立之争,她会走向哪?又看到了哪些历史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