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407600000041

第41章 中国传统道德教育修养(4)

六、节欲

节欲是古人提出的又一个重要的道德修养准则。春秋时的老子已提出“少私寡欲”的主张。战国时孟子也认为“养心莫善于寡欲”。之后,更有不少学者提出了节欲的思想,如董仲舒、王弼、王通、周敦颐、二程、朱熹等等。他们或者认为物欲能干扰良心的活动,是产生不道德行为的根源;或者认为物欲会干扰人们正常的认知活动,导致思想的混乱等等。以此他们提出了节欲的思想,主张以“理”或“礼”来节制情欲,有的甚至提出了无欲、灭欲的思想。他们认为,节欲既是一种道德的修养活动,也是一种锻炼自己意志的功夫。在古人的节欲思想中有许多合理的思想成分,如他们所提出的少私寡欲、欲可节不可放、以理制欲等等,值得我们今天借鉴。

克治

克治与存养相辅相成。“存养”是指积极地保护、培养人性本有的善;克治则是努力克服、去除各种私欲、习气带来的恶。早在《尚书》中就提出过“克念”的思想,春秋时孔子明确倡导“克己”,战国时荀子提出“治心”。这些可以说是有关克治最早的思想。宋代以后,把这方面的内容统称之为克治,主要指改过和克私。总起来说,克治是指经常警惕心中不正确的思想意识和观念情感的发生,一旦出现,就要用理性的力量主动地加以克服,有了过错,必须勇于改正。

用古代思想家的话来说,如果说存养主要是指“存天理”一类的修养,克治便主要是指“去人欲”一类的修养。为此,我们要特别注意正确地理解古人所说的“存天理、去人欲”的内容和意义。古人所说的“天理”,在伦理学上是指封建社会普遍的道德法则,“人欲”则是指违反这些道德原则的那些感性欲望,不是泛指人的一切欲望。“存天理、去人欲”的意思要人存养自己内在的天理良心,提高道德自觉,去除各种违背道德、有悖良心的欲念。同样,古人的“义利之辨”也是如此。一件行为之所以为道德行为的特征,是行为主体在动机上不是考虑个人的利害、利益,而是考虑他应该怎样做,这里的“应该”就是“义”,所以古人提倡道德修养、践履,强调先要辨明义利。宋代以后,更有思想家把义利之辨理解为公私之别。在现代社会中,我们更是处处碰到“公”与“私”的矛盾,“义”可以说代表维护“公”的利益,“利”则是指个人的利害关系的总和。在这些问题上,古人提出了许多有益的思想乃至修养的方法。

一、慎独

在早期儒家经典《大学》和《中庸》中都曾提出“君子慎其独”的思想。“慎独”是指一个人独自居处的时候也要谨慎地注意自己的内心和行为,防止有违背道德的思念或不符合道德要求的行为。《中肩》更明确地说:“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强调君子在他人看不见、听不到自己言行的时候也要特别注意检点自己。宋明时对此讨论较细,如朱熹认为,戒慎是对一个人喜怒哀乐情感及思想未发作时的一种警觉,是防患于未然的意思。慎独是我国古代哲人所提倡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道德修养方法,它体现了严格要求自己的道德自律精神。这种修养方法在历史上已被充分证明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我们应当很好地加以继承和发扬。

二、自省

自省是指人的自我反省、自我省察。《论语》记载的曾子提出“吾日三省吾身”的自省修养方法影响十分深远。孔子自己也说过“内自省”,孟子则提出“自反”、“反求诸己”的思想,也是指反省自己的言行而言的。《易传》把这种自省的修养称为“修省”。后来的思想家又发展了这一方法,还提出了“责己”说,相当于现在我们说的自我批评。宋明以后更是用“省察”表示上述这种自省的思想。概括起来说,就是要人经常反省自己的思想和行为,辨察自我意识和言行中的善恶是非,严于自我批评,及时改正自己的过错。

三、改过

改过是道德修养中常常碰到的问题。“改过”指改正错误和过失。一个人有了过错,就应当努力改正。孔子曾多次谈到改过是“善”的一种体现,认为过不改才是真正的“过”。孔子还以颜回为例指出,有道德的人不在于不犯错误,而在于有错就改,不要重犯。后来的思想家也提出了许多改过的具体方法,如知过、思过、补过、喜闻过等。这说明,如何对待自己的过错,如何对待别人对自己过错的批评,一直是中国古代哲人十分重视的问题。有过错不怕改、知过必改、欢迎别人批评自己的过错等等,不仅是我国传统道德中的一个重要修养方法,而且也是我中华民族在历史上形成的一种重要美德。我们应当很好地总结这一传统,使之更好地发扬光大。

四、知耻

“耻”是指羞耻,“知耻”即有羞耻心。古代思想家把知耻看做“勇”的表现,认为羞耻心是人的道德行为基础,无耻是人生的大患。古人还特别重视养成知耻之心。从孔子的“行己有耻”到孟子的“人不可以无耻”,知羞耻成为中国传统道德教育的一个重要起点。虽然思想家们在什么最可耻的问题上不一定有一致的意见,但他们对知耻的重视是相同的。如果一个人没有羞耻之心,那就什么坏事也干得出来。古人还强调,知耻要“耻其所当耻”,不是耻于“恶衣恶食”,或“言语不能屈服不如人”,“意气不能凌轧于人”,而是要耻于道德修养和道德品质不如人。康有为提出四耻:一耻无志,二耻徇俗,三耻鄙吝,四耻懦弱,也值得借鉴。总之,知耻之心是道德自律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思想内容,知耻之心是道德自觉的一个重要思想基础。因此在道德修养中,知耻是一个重要的思想原则,带有普遍性的法则,在进行道德修养和道德教育中应很好地加以提倡。

五、以公克私

以公克私,是我国传统道德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思想。孔子讲的“克己”,无非就是要克除“己私”,即克除自己心中的私心私欲。虽然在不同的时代,人们所了解的“公”与“私”的内容有所不同,但古往今来的道德生活无不是以“公”与“私”为轴心展开的。在历史上,“公”一般指公义,“私”指私利。公义实际上就是反映一定社会整体利益的普遍通行道德准则,以此作为道德修养的一个中心课题,就是要自觉地克制私心私欲,以维护符合公利公益的道德原则。在古代,这一公私之辨,又常常表现为义利之辨或天理人欲之辨,这些辩论构成了中国传统伦理学上的重要内容。至于公私之间的关系,古代的儒家、法家等都是极力提倡以公克私、公而忘私、大公无私的。这种公私之辨在当代社会中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当然,公私关系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我们一方面要继承和发扬传统道德中的以公克私、公而忘私和大公无私及以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为重的思想,另一方面,我们也承认和保护合理的个人利益存在和发展,只是在公私发生矛盾冲突时,主张以公克私,在必要的时候甚至牺牲自己的生命以维护国家集体的利益。

力行

知与行是中国哲学的一对重要范畴,知行问题是中国古代哲学讨论的重要问题之一。力行(践履)之所以重要,就在于它涉及知识获得的途径、成就理想人格的方法等诸多方面。中国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其理想人格是成圣成贤,而成圣成贤理想的实现,最终又要落实在道德实践上,所以力行在中国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中国古籍中关于力行的文字出现很早,《左传》中就有“非知之实难,将在行之”的说法,《古文尚书》中也说:“知之匪艰,行之惟艰。”这些记载强调行比知对人的正确认识有更重要的意义。孔子所说的行不是一般认识意义上的行为、行动,而主要是道德修养的实际活动。孔子最主要的思想即“仁”、“忠”、“恕”,不光要求人要有同情心,而且要求用行动来实践同情心。孟子提出仁政学说,认为仁政的最深刻的根源是人的“四端”之心,并且认为,理想人格的造就全在于道德实践,在于将自己天赋的善性推及他人。荀子提出“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提倡道德行为是道德理想的最后完成。

与儒家相反,先秦道家崇尚自然,以个人的高洁为追求目标,反对儒墨道德,也反对实地践履,如老子就有“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的话。之后,东汉王充强调“实知”,反对戳纬之学和术数迷信,以亲身获得的直接经验为知识最可靠的基础。宋明理学集儒家修养理论之大成,建立了一套完备的哲学理论体系,也是一套完备的道德修养方法,道德实践在这里得到特别重视。程颐提出著名的“致知在格物”说,认为获得知识的根本途径在对具体事物的深入考察。朱熹虽然认为行在根本上依赖知,因而行在知后,但他认为从获得现实效果上说,行比知重要,这就是他著名的“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的观点。但他又强调“知行常相须”,二者互相依赖,缺一不可。明代王阳明为了纠正知行畸重的理论偏失,提出“知行合一”说,认为知与行是同一道德活动的两个方面,“行之明觉精察处就是知;知之真切笃实处就是行”,二者不可分割。他还提出“致良知”的著名学说,强调行的重要性,认为推致“良知”的过程,就是道德践履过程。王廷相则提出“验诸天人,参诸事会,务得其实而察之”的思想。明清之际,王夫之提出行先知后、知行相资以为用等命题,反对程朱派的知先行后和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认为行高于知,实践优于理论,实践是理论的延伸和高一级形态,提出“知者或未能行,而行者则无不知”的说法。清初,颜元则重在批评理学家空谈性理,无关乎国计民生实际事务的弊病,强调“习行”,提倡返回孔子儒家知行并重、实践为主的学风。

进入近代,中国哲学的理论关注点转到社会政治问题上来,但诸多思想家以其勇于实行、大胆革新的精神,为道德践履内容增加了新的成分。孙中山欲矫当时缺乏理论创造、浮躁易动以及畏难苟安的现实,提出“知难行易”说,并从中推绎出“能知必能行”、“不知亦能行”两命题,为知行问题注入新的时代内容。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在中国几千年关于知行问题的讨论中,“知”虽指一般知识,“行”亦不专指道德行为,但从中国哲学特别是宋明理学所具有的强烈伦理色彩来说,知行问题同时是道德的认识和践履问题,知识与伦理不可分。所以,有关对一般知行问题的讨论,同时也可以看做道德践履问题的讨论。

同类推荐
  • 中国广播影视发言人答问录

    中国广播影视发言人答问录

    广播影视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必须始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为人们提供健康、有益的精神文化产品。坚持导向和面向市场并不矛盾,受众就是市场,占领市场就能够更好地为党和国家大局服务。
  • 实用公务员文书写作大全

    实用公务员文书写作大全

    本书详细地介绍了常用的命令、指令、议案、决案、布告、通知、指示、请示;条例、制度;计划、总结;函电、传真;会议文书;社交文书;涉外工作文书。介绍了各文书的概念及写作要点,并附有大量的例文。特在第十一章对公文的处理作了全面的介绍,在第十三章介绍了新兴的各行业岗位职责写作,全书涉及面广,因而具有全面性、指导性、借鉴和实用性,实是公务员必备之工具书。
  • 有效德育:基于实践的探索

    有效德育:基于实践的探索

    第一编,“培养社会的脊梁”就是希望通过对实践的历史分析使人们明确德育的根本目的是什么,从而从根本上找到德育工作的关键抓手。这是解决中国德育问题的理论基点。第二编,“学校德育的管理策略”主要通过解剖学校德育工作,表达自己的思考脉络:德育的成功固然需要现代德育理念的指导和工作思维的创新,但真正使德育发挥其社会功能的,使道德概念转化为人的素质的,最终还是落实到科学的德育管理上。第三编“班主任专业成长及其管理”就是想通过分析学校德育工作的主要承担者——班主任,使学校管理者和班主任们能够更好地找到提升德育工作质量的途径,使所有学校的德育工作者能够更有效地工作。
  • 乱世犹闻读书声

    乱世犹闻读书声

    1912~1937年的中国,是一个“乱世”,不仅政局上混乱,思想上也剧烈地激荡着,诞生了无数“大家”。在民国那样一个乱世,中国教育为何还会有如此的成就。这本书为此26年的教育著史,为影响教育至深的教育家立传(蔡元培、马相伯、鲁迅、张伯苓、王国维、晏阳初、罗家伦、陶行知等),将教育事件与教育人物传记结合叙述,清晰地展现出我国现代教育的发展路程。对故纸堆的梳理,也许能引起您对当代教育的一些思考。
  • 电视新闻语体研究

    电视新闻语体研究

    对于语言,我们既可以作历时的研究,也可以作共时的研究。在作历时研究时,我们常把所要研究的对象语言划分为几个不同的时段。比如,对于古代汉语的历时研究,常区分为上古、中古、近代这样几个时段;而上古、中古、近代则还可以再进一步区分为更小一些的时段。当然,我们也可以把整个古代看做一个时段,对汉语作一种泛时的研究。我们在作共时研究时,似乎也存在跟历时研究类似的情形。所不同的是,历时研究区分出的是不同的时段,而共时研究则可以区分出不同的语体;前者是历时的、纵向的切分,而后者则是共时的、横向的切分。
热门推荐
  • 穿越之康熙德妃传

    穿越之康熙德妃传

    现代宅女故宫一游穿越成康熙年间护军参领威武之女乌雅氏,成为了身份卑微的包衣之后。由于选秀进宫成了一名宫女,无意间巧遇康熙。她到底有什么魅力,从一名包衣奴才麻雀变凤凰……
  • 帝国湾中的潜伏

    帝国湾中的潜伏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宣告人类走向短暂的历史和平与空前发展,时光荏苒,流年几度,新的发展已然掠进了世界新纪元的门槛。韦德虽然是个二战英雄,但是随着战争结束也惨遭失业,1929年纽约股票市场价格在一天之内下跌12.8%,经济危机由此开始席卷全球。紧接着就是银行倒闭、生产下降、工厂破产、工人失业。但是,一个危险而又熟悉的组织2K(黑手党)突然占据世界冰山一角!大发战争横财!其中安德烈家族权势盛气凌人!一个偶然的机会主角韦德与约翰·埃德加·胡佛(1895年—1972年美国联邦调查局第一任局长,任职长达48年)秘密访谈,一个艰难的抉择,成为卧底警察?还是成为黑手党界的“教父”缔造一段传奇......
  • The Funny Thing

    The Funny Thing

    The Funny Thing is Wanda Gág's follow-up to her well-loved classic,Millions of Cats.It tells the story of a curious dragonlike"aminal"that eats children's dolls.A kindly man named Bobo cannot stand by and allow this to happen.He entices it to eat the concoction"jum-jills".
  • 大界崛起

    大界崛起

    天道之下,盛极而衰,天地已致极盛之境,天道灭世,苍天要毁灭众生,谁能阻挡天地规则的轮回转灭?偏远部落的少主,却如同废柴,以至屡遭冷眼,其父不忍,以性命换来一丝修炼契机,将其引入修炼殿堂。天道弃子,世所不容,但我罗浩,偏要逆天而行。看身世隐秘的主角,如何在乱世逆境之中成长,建立大国,统一大界,冲破世间规则,成就天地霸主。
  • 相思不胜醉颜欢

    相思不胜醉颜欢

    一世等待,一世寂寥。一生轮回,岂非朝夕。五百年的情缘纠葛,五百次的爱恨别离。只愿来生,再不见君。
  • 春风难渡奈何桥

    春风难渡奈何桥

    他又来喝她的孟婆汤了。事实上对于我来说,人生最大的痛苦,莫过于亲手为心上人熬煮一碗孟婆汤。--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阳间巡逻人

    阳间巡逻人

    儿时喂养乌鸦,导致阴气很重,经常见鬼,后被人给我养了一只美鬼防身,另外,我还得给阴司打工才能活命。
  • 活色生香

    活色生香

    一个故事,关于一个女孩活色生香一小辈子的故事。“当情感超越理智,奢华便产生了”和三华丽丽走过这奢华的一小辈子,他觉得编织自己的故事并不难,难的还是杯里的酒和药和风骨,是否丰腴,温暖,诡异,精细……
  • 坏老公

    坏老公

    开玩笑的吧?这种笑死人的事情居然就真的给她发生了?而且还是在她自己的身上?!拜托要真是条件好到让人哈的地步,何必花钱钱来找老婆嘛,可是呢该死的他还真的给她乱帅一把的,嗯,她就勉为其难的将就一下吧!喝!果然露出了狐狸尾巴!呜呜原来他好坏的说,骗人家!哼!既然你不仁,就不要怪偶不义了咩!她就给他来个带球跑的呢,嘿嘿!比狠?谁怕谁!
  • 薄情佣兵妃:嚣张女丞相

    薄情佣兵妃:嚣张女丞相

    第一佣兵穿越,萧家十三少从此扬名,凭着体内神奇玲珑塔,她翻云覆雨,纤手遮天。比玄兽?我有兽王为奴!比身手?我是玄武双修!比炼丹?咳,本人是紫玉阶丹师,你真的确定?!“他”富可敌国,“他”武冠天下,“他”妻妾成群,“他”风流纨绔,“他”指点江山令天下易主,“他”傲行九洲让众生仰慕。世人皆知,宁杀一万神仙,不惹萧家十三,又有谁知,天之骄子,一代狂相,本是红颜?!【穿越+玄幻,女强】(薄情佣兵系列之二)(情节虚构,切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