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454200000011

第11章 追求真知(1)

十八、求真

辩的目的,是要分清是非的区别,审察治乱的规律,辨明同异的所在,考察名实的道理,决断利害,解决疑惑。于是,要探讨万事万物本来的样子,分析、比较各种不同的言论。用概念来反映事物,用判断来表达思想,用推论来揭示原因。

——《墨子·小取》语译

求白马,牵来了小白驹,却说没有求得,这里“求”没有错,但“说”是错误的。至于缘木求鱼,当然得不到鱼,这个“求”才真正是错误的。

——《墨子·大取》语译

1.从勤学中求真

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与人相处,别人总有值得自己学习的地方。孔子的勤学是有名的,他“入太庙,每事问”,倡导求学要“不耻下问”。但他的为学大都在人伦道德一类,很少过问自然之理,且有些清高的架子。

墨子在孔子之后,年轻时潜心研习过孔子的学问。墨子出道时,孔子已经是一个大名人了。因而,墨子算得上是孔子的学生一辈。

墨子在勤学方面是听了孔子的话的。一次墨子出游卫国,车厢里堆满了书,他的学生弦唐子看见了,觉得很奇怪。问道:

“先生带了这么多的书,为的是什么?”

墨子说:

“从前周公旦做宰相,早晨读书一百篇,晚上会见七十士,……现在我既不当官,又不种田,岂敢废书不观!”

大凡成事业者也常是勤学者,勤学者方式相同,用心各异。

一种是图谋个人的飞黄腾达。有一则古训告诫后人要努力学习,面授机宜似地说:“读读读,书中自有黄金屋;读读读,书中自有颜如玉。”赤裸裸地暴露出读书学习极端自私的目的。

现代社会中为考试而勤学的现象比比皆是,或为了晋升某一档次的职称,或为了换取某一级别的“乌纱”,或为了“跳槽”谋一份清闲的差事。这种“勤学”,不仅与知识无涉,与社会无益,且养成了人投机取巧、偷奸耍滑、弄虚作假的恶习,成为现代社会蔑视道德修养和科学精神的一大公害。

另一种是探寻自然的道理和做人的法则,真正从勤学中求实、求知、求真。

现代人是有幸的。前人为我们积累了许许多多的知识,让我们不费吹灰之力就可以掌握许多自然之理,懂得许多处世的方略。我们也许丝毫不懂动力原理,却可以舒舒服服地乘飞机坐火车;我们从来就没去过南极,却知道那个地方冰天雪地,冷得够呛;我们见了人就知道握手问候,说声“你好”。这些都受惠于我们的前人。

现代人又是不幸的。处于知识爆炸的时代,在人类已有的知识积累中,过时的无用的东西愈来愈多,人类面临着“知识垃圾”的包围,被这些垃圾引入歧途,而离世界的本真愈来愈远。

因而,单纯的机械的书本学习,即使是头悬梁、锥刺股,也不能算勤学,而只是偷懒。从前人的书本里找捷径,图方便,所获得的人生感受和真知灼见,毕竟是很有限的。

一个聪明的现代勤学者,生命中的每一分每一秒都是学习的时机,都可以增长新知。大街上竖起了广告牌,知道又出现了新产品;买回一辆自行车,自己也成了一名修理工;遇到一个迷路的小孩,想方设法把他送回家……当他以整个社会为课堂勤学不辍时,他就可以成为一个真正的人。

这种人与那些急功近利、捞取个人好处的人完全不同。苹果从树上掉下来,炊壶里的开水掀翻了壶盖,母鸡如何孵出小鸡,太阳为何总是从东边出来。世界万事万物都是他们探寻真理的途径和方法。

2.从推理中求真

推理,是人进入社会、学会思考关键的一步。

《晏子春秋》中有一则故事,深得推理之妙。

一次,晏子代表齐国出使楚国,楚王设宴招待。酒过三巡,只见两个小官捆着一名犯人走进大厅。楚王故作惊讶地站起来问道:

“你们绑的是何人?”

小官禀报:

“是齐国人,是个小偷。”

楚王转过头看着晏子说:

“哦,是你们齐国人,齐国人都是惯于偷东西的吗?”

晏子站起身,打了一个流传甚广的比方:

“我听说,桔子生在江南,就结出桔子;移到淮北,就长成枳实,叶子虽很相似,果实的味道却大不相同。这是什么原因呢?因为水土的差异。老百姓生长在齐国,从来不会偷东西,到了楚国却会偷,请问,这是不是因为楚国的水土使人善偷呢?”

楚王玩了一点文字游戏,想占晏子一点便宜,没想到晏子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推理出一个令楚王无言以对的结论。

推理能给人带来真知,带来机敏和智慧,也可能带来荒谬和错误。

小孩玩火烫了手,旁的小朋友便都不敢玩火了。尽管他们并没有被烫的直感,但伙伴的失手给了他们一个提醒:那东西拿不得。这就是一个简单的推理。

当对岸冒出青烟,岸这边的人马上会说:对岸有火。这是经验让人形成的推理。因为烟是火所生,火因烟而显。

我们说人是由类人猿进化来的,中间经历了古人、新人等几个阶段,然后才有人类历史,怎么知道的?通过一些考古文献推论而来的。

个人局限于亲知,永远只能是井底之蛙;人类局限于亲知,永远只能在原地踏步。

推理就是联系,就是想象,就是运动。

推理显出人的逻辑性,没有逻辑,便是杂乱无章,就像一堆杂草一样,谁也弄不明白是怎么一回事。

譬如,所谓爱人,必须是普遍地爱所有的人才可以算是爱人。所谓不爱人,却不一定要所有的人都不爱才算是不爱人。

这话怎么讲?

第一句前提是肯定的,结论也是肯定的;第二句前提是肯定的,结论却是否定的。人世间相亲相爱,应不分贫富贵贱,但对于凶敌败类,却不必放在爱的行列中,不爱凶敌败类,不能算是不爱人。

又譬如,不是没有安身之处,而是我不能有苟且偷安之心;不是没有富足的财物,而是我不能滋生满足的念头。

这话怎么讲?

这两句都是并列选择句,用“而是”来表示对后者的推崇和选择。安身之处是有的,但心不能偷安;财物是有的,但不能满足,由此生发出一种不断进取,永不苟且的奋斗精神。

从一般人类生活常识,到高精尖的现代科学技术,到人世间各种深邃的人生哲理,体系庞杂的哲学与宗教,都需要阐发和解说,而这,就是从推理中求真的全部奥秘。

3.从比照中求真

宇宙洪荒,世间万物,人类都能够认识和把握,靠的是对照和比较。

地球自转一周24小时,公转一周365天,是与月亮、太阳的比较中得出的正确结论,没有月亮、太阳,人类可能就是另一种样子了。

我们说航天飞机、宇宙飞船快,说黄牛拉车、蜗牛爬树慢,也是比较出来的,航天飞机与黄牛可以比,一切运动物体都可以比。

因而,古往今来,人们对比照有许多独到的认识。譬如: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向先进看齐。比学赶帮超。等等。

世界处于一种二级对应的模式之中,大与小、多与少、长与短、粗与细、好与坏、善与恶、美与丑、正与反、阴与阳……无不以比为前提,又以比为结果。

大千世界的客观运动规律及人世间玄妙的处世哲理无不蕴藏在比照之中,或从比照中生发出来。

落一叶而知秋。是说见到一片枯黄的树叶落下来,便知道秋天就要来临了。这是从与过去的经验比照中得出的结论。

唐太宗有句名言: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得失。常言道,历史是一面镜子。就是说以过去的事件为参照物,可以使今天的事情做得更好一点,人更聪明一点,少走弯路,少犯错误。在祖先的英灵面前,我们会油然而生一种情怀:华夏后裔,炎黄子孙,我们难道不应该比我们的先人干得更出色一些吗?

然而,比照却因人而异。体育比赛、文艺比赛、技能比赛等各样形式的比,与现代社会须臾不可分离。比赛酗酒、比赛骂人乃至比赛烧钱,则活显出某些人的荒唐和可悲。可见,比字里面大有学问。

左邻右舍,单位同事,低头不见抬头见,是最直接的比较对象。他提了副处,而我才是正科;他家买了空调器,我家没有;他比我少读两年书,却比我有钱得多。这样一比,心里就失去了平衡,感到世道不公,生出许多闷气。

同在一个班级念书,他考了满分,而我却只得了80分;同是办公司,这家公司赢利颇丰,那家公司却连连亏损;同是一种政策,有的地方经济发达,有的地方贫穷落后。这是为什么?如此一比,就比出一些干劲。常言道,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即为比能激起人的上进心。

比照的要诀在于:社会在对比观照中得以互相认识,个人在比较思考中确立正确的位置。在比照中求真才是比的目的,盲目地攀比和仿效则是比较的误区。

自己干了坏事,犯了纪律,追究起来,则说:别人干得,我怎么干不得?这种心态,貌似寻求公平,实则自我开脱,是理屈心虚的表现。

有人搞文学成了名人,有人从商赚了大钱。于是便招来许多犯红眼病的人,跟在后面跃跃欲试,以为一走红就是名人了,下海淘金就可以挖到金矿。这是一种极端浮躁、失衡的心态。因为,这种人好像在作比较,很会赶浪潮,但却把该比照的地方都忽略了。你有搞文学的禀赋、气质和才华吗?你懂得商务活动的一般常识吗?你有在商海中沉浮的思想准备吗?你具备那些成功者的意志力和聪明气吗?那么,当经过这一番冷静的比较和思考后,该干什么就去干什么,切莫志不专一,这山望着那山高。

有为的人,从比照中认知自然和社会,获得真知。这种人是真正的聪明人。

无聊的人,在比照中空掷荒芜的岁月,以排遣灵魂的空虚。这种人是十足的傻瓜。

4.从怀疑中求真

人人都想获得智慧,但智慧从哪里来则不是人人都明了的。

智慧来源于不迷信、不盲从,遇事多问几个为什么。

怀疑便是求取智慧获得真知的一种方式。

怀疑不是疑心重重,优柔寡断。怀疑作为一种智慧是指人的思辨能力。有思辨就会有怀疑,有怀疑就会产生出智慧,有智慧思辨能力就会更上一层台阶。

哲人墨子的一生就是从怀疑中求真的一生。他早年学的是儒家的那一套,但他没有像孟夫子那样对孔丘老儿顶礼膜拜,而是对这位老先生的许多学说(如厚葬久丧、重君轻民等)产生了怀疑和反感,因而智慧倍增,独创出彪炳千秋的墨家之学。墨子比孟子的高明之处,就在于他更富有怀疑精神。

从怀疑中求真有四种情境。

一、亲身所见时存疑。耳熟能详、耳闻目睹的周边事物最容易使人忽略,但这却是怀疑的开始。太阳落月亮升,太阳西下水往东流;人渴了想喝,饿了想吃;人生下来时不会说话,老了却白头发、松牙齿、瞎眼睛。这些现象尽人皆知,常常因习以为常而不为人关注,其实大自然和人体生命的奥秘就隐含其间,多一份怀疑就多一份对生命和自然规律的认识和了解。

二、因事思考时存疑。生活中许多事情都需要思考,多问几个为什么,便能获得许多真知。这些真知并非坐在屋里冥思苦想,随时随地,都可以有所思、有所感、有所惑、有所得。举起来轻松,放下去沉重,因为举起来的是羽毛而放下去的是石头;往左走行不通,朝右走畅通无阻,因为左边是高山而右边是平川;跑起来不快,坐着不动的反而快,因为跑步靠的是人力,坐着的却是车子。

三、偶遇触发时存疑。两人正在一起饮酒,却突然打起来了,这是为什么?要么是饮酒过量,乱了方寸;要么是意见不合,由对骂而至殴打;要么是突然发现对方的秘密,相互争夺。遇到突发的情况,多考虑一下各种可能的原因,就会变得聪明起来,知道如何去应对紧急情况。

四、过往之事存疑。过分迷信自己的经验是人常犯的错误,经验是对过去时间的一种认识,经验中掺杂着各种假象和伪饰,对经验的怀疑就是反思。经验貌似智慧,其实是伪装的智慧。反思才是真正的智慧。每个人都能保证自己所作所为一贯正确吗?去年冬天未下雪今年冬天也就一定不会有雪吗?一个人过去品行不端今后也就一定会道德败坏吗?可见,经验不能取代新的思考,过去的方法未必能解决新出现的问题,智慧人生,就在于从怀疑、反思中求得新知、真知。

十九、规范即自由

把百姓伤心的事看作乐事,是毁灭天下的人。

主持道义的人在上位,天下必定能得到治理。

贤人在家,对双亲孝敬慈爱,在外能尊敬乡里的长辈。坐居有度,出入有节,男女有别。因此使他们治理官府,则没有盗窃;使他们守卫城郭,则没有叛乱。君有难则可殉职,君出逃则会护送。

——《墨子·非命上》语译

1.规范即自由

人们做事必有所规范和限制,画圆要用圆规,画线要用绳尺;砌墙要用砖石,挖土要用锄头;行走要有道路,游泳要有江河。

圆规绳尺运用得熟练,画圆打线就令人满意;砖石锄头准备充足,砌墙挖土才不会耽搁;道路江河具备,行走游泳才能随心所欲。

道路是对行走的规范,没有道路,行走者将摔下悬崖;江河是对游泳的规范,没有江河,游泳只是异想天开。

行走的自由在道路上实现,游泳的自由在江河中获得。

可见,没有规范便没有自由,认识了规范便认识了自由。

一个很会走路的人,想让人知道自己有多了不起,边走边变换着花样,左右摇摆,结果一下跌进万丈深渊;一个很善游泳的人,忘记了游泳是在水中进行的,以跳水的姿势向平地一头栽去,结果一命呜呼。

忘记了规范的存在,自由就将受到惩罚。所以说,自由即是对规范的认识和掌握,这种认识和掌握愈多,自由也就愈多。反之亦然。害怕规范、拒绝规范,是人常干的蠢事。

社会是对人的规范。社会制造出制度、法律、道德、纪律等一系列条条框框,限制着人的活动范围。在社会生活中,自由就是知道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

大自然是对人的规范。生老病死,日月更替,人都无法抗拒,但顺应自然,探究自然,人就能加深对自然的认识,从大自然中获取无穷无尽的乐趣,获取人生存发展所必须的一切物质财富。

2.标准

学校放学了,考试得了六十分以上的背起书包回家,六十分以下的留下来补习。

小胖考了八十分,回到家后,爸爸给了他一耳光,说:怎么只考了这么点分?

阿银也考了八十分,回到家后,爸爸乐得合不拢嘴,说:好样的,有进步。

标准不同,情形大不一样。

鲁国国君曾问墨子说:

“我有两个儿子,一个好学,一个喜欢拿钱财分给人,谁可以立为太子呢?”

墨子答道:

“难说。也许他们是为了得到奖赏和好名声才这样做的。钓鱼的人毕恭毕敬,不是为了恩赐鱼;拿虫做诱饵来喂老鼠,不是爱老鼠。我想你该把他们两人的动机和效果结合起来观察。”

没有明确的标准,就不能对事物作正确的判断。

标准定在做某件事之前,说明用了心思。考试前立志要得满分,差一分也算失败,这是一个高标准,为此则必须认真努力,精益求精。

同类推荐
  • 业绩决定工资

    业绩决定工资

    风行世界500强企业的职业理念和价值观,锻造卓越员工必不可少的思维与行动准则。勋章只授予战功赫赫的将士,高薪仅属于业绩卓越的员工。工资多少,不是取决于你做了多少工作,而是取决于你创造了多少业绩。
  • 青少年不可不知的成功方法全集

    青少年不可不知的成功方法全集

    本书介绍了让青少年在快乐中进行学习,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迅速提高学习能力,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方法,为自己找到学习的乐趣等内容。
  • 榜样的力量

    榜样的力量

    职场上,一个有感召力的领导,是团队的核心,是团队成员的效仿对象;生活中,一个有感召力的人,是圈子中的焦点,是周围人眼中的榜样。感召力是一种领袖气质,只有不断追求超越的人才能驾驭它,用好它。《榜样的力量》共十二章节,内容包括超越自我,追逐成功、理想是船,信念是帆、精神凝聚力量、魅力即是引力、形象营造气场、做最好的自己等。
  • 卡耐基写给男人

    卡耐基写给男人

    "本书汇集了《人性的弱点》、《人性的优点》、《语言的突破》等卡耐基成功巨著中的最激动人心的内容和思想精华。本书选取了大量对世界具有重大影响力的男人如何走向成功的经典案例,详细解析男人应该如何待人处世,如何与人合作,如何说服别人,如何有效地沟通,如何发挥语言的优势,以及如何拥有快乐的秘诀。通过了解这些伟人的个人习惯、工作态度、家庭生活、人生价值等方面,使读者更好地认识自己、完善自己,并为自己的人生提供积极的指导方向。此外,本书还围绕男人面对困境、挫折、忧虑、恐惧时应如何应对,相信卡耐基的真知灼见会为广大男性读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安排提供切实可行的帮助。 "
  • 做人不能太任性 做事不要太随意

    做人不能太任性 做事不要太随意

    别太任性,锋芒太露容易没饭吃生活就像踩高跷一样,当你站得越高,反而越是危险,而当你站得越低时,却能够更加稳定安心。正因为这样,我们需要放下自己的姿态,需要隐藏自己的锋芒,只有低调的人才能够更加安全地面对生活,才能够谋求更多的生活机会。只有低调的人才能够在无形中去创造最大的价值,才能在无为中有所得。
热门推荐
  • 倾城胭脂劫

    倾城胭脂劫

    当她后退,跌进的,一定会是他的怀抱。当她微笑,他看的,只是她眼中含笑的悲伤。当她受伤,腰间的,一定会是他温暖的臂膀。这一生一世的情缘,她为他披挂上阵,他为她袖手天下,风华绝代间,已阅读无数迷离眼,只望定那一双明眸。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锦瑟无端

    锦瑟无端

    他十六岁,她十岁,花间相逢。他十九岁,她十三岁,白刃饮血。他二十四岁,她十八岁,长恨如歌。他二十七岁,她二十一岁,情深如许。
  • 拯救独生子女

    拯救独生子女

    本书是从独生子女父母的角度来写的,向广大独生子女父母揭示了当代独生子女的诸多个性以及形成这种个性的原因。从独生子女的现状出发,引导父母改变固有的错误教育观念和方法,建立一种新的有效的教育体系,让父母和孩子之间形成一种良性的互动,从而帮助父母了解独生子女的问题、特点,分享独生子女成长的快乐与烦恼,以及针对自己的独生子女施以最好的教育,进而让自己的家庭变得更加和谐、美好。
  • 忆灵缘

    忆灵缘

    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佛语有云:缘由心生,缘由心灭。人与人相遇,皆因有缘分。谁说最开始相遇的两人就注定会在一起!灵默是第一个遇上夏忆的人!她的天真善良、她的任性调皮,无时无刻都在吸引着他自己。可肩上担负了那些所谓的责任和使命,让他对她不想放手却又不得不放手。灵硕自始至终都认为自己,之所以会来到这个世上,就是为了能够遇见夏忆。为了保护她,为了能让她开心的笑,开心的活着,他可以放弃任何事情,包括自己的性命。这个世间,除了她,没有什么东西是他不能辜负的。可夏忆她自己,竟然不知道来到这个异世,究竟是为了什么?——《残忆》改本(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 御蝶倾城

    御蝶倾城

    一场灭门之灾,让她失去了一切。心爱之人背负最大嫌疑,却神秘失踪。她落崖被救,却无法释然心中刻骨铭心的情感以及背负的血海深仇……秦枫为了当初的承诺,忍辱负重,守住她的身世之迷。可是,一个巨大的阴谋正在悄悄展开,这个秘密究竟还能维持多久?欧阳澈本不属于江湖,却为了她多次涉险,最终选择了自己一直逃离的宿命……一把御影剑,揭开了她身世的真相,而她却身中蛊毒,几乎错杀了心爱之人。梦醒后,局已定,她又该如何面对他……一把剑,一段情,一份恩怨,数度缱绻。缘来缘去,最终是谁能得到隽永的幸福……--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丁香园的爱情

    丁香园的爱情

    我会说我是在家里觉得无聊才随便穿越的吗?
  • 重生农女很猖狂

    重生农女很猖狂

    一朝被困于古墓,她在无意间唤醒了棺内沉睡千年的紫眸男子。再次睁眼,她已魂穿千年之前,面对身边这两只不知身份的可爱包子和雪中送炭的隔壁大婶,顾念瑶撸胳膊挽袖,誓死捍卫这个小家。没吃没穿没住处?但咱有脑子有锄头有田园,外加魂穿所赠的空间神器,缺什么咱就赚什么,要什么咱就去买什么!
  • 往生有无

    往生有无

    这或许是一个会很乱的故事但是它或许不仅仅是一个故事这是一个有天才的故事,但是你却不认为这是他的故事这是一个很古老的故事,或许你要质疑我的道听途和但是这却不是一个天才的故事,因为你不懂天才或者是束缚自己的智慧我是一个酒馆的老板,一个听着别人的故事,也记下别人故事的人这是一个不一样的故事
  • 青春不打烊

    青春不打烊

    一座城,一个学校,一间教室,一帮人,这就是我最好的青春。
  • 为君解罗裳:妖女倾天下

    为君解罗裳:妖女倾天下

    这东南国,谁人不知,谁人不晓,这要嫁的王爷,是传说中的暴君,杀人不眨眼,嗜血成狂的一个魔君的?圣旨一下,要千家的女儿嫁给东南国国的这个平南王爷,千家一听,仿佛是立马炸开了锅一样的,你不愿意去,我不愿意去,自然,就是由这个痴儿傻儿嫁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