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460800000021

第21章 天文仪器(1)

浑仪

“浑仪”,中国古代一种天文观测仪器。在古代,“浑”字有圆球之意。古人认为天是圆的,其形如蛋壳,出现在天空中的星星是镶嵌在蛋壳上的弹丸,地球是蛋黄,人们在这个蛋黄上测量日月星辰的位置。于是,人们就将这种观测天体位置的仪器叫做“浑仪”。

起初,浑仪的结构简单,只有三个圆环和一根金属轴。固定在正南北方向上的最外面的圆环,称“子午环”;固定在中间的圆环平行于地球赤道面,称“赤道环”;最里面的圆环可以绕金属轴旋转,称“赤经环”。赤经环与金属轴相交在两点,一点指向北天极,另一点则指向南天极。在赤经环面上装着一根望筒,可绕赤经环中心转动,用望筒对准天上某颗星星,然后根据赤道环和赤经环上的刻度来确定该星在天空中的位置。

后来,古人为便于观测太阳、行星和月球等天体,在浑仪内又添置了多个圆环,即为环内再套环,使浑仪成为多种用途的天文观测仪器。

简仪

简仪是中国古代一种天文观测仪器,与浑仪一样,它用于测量天体的位置。但浑仪的结构比较繁杂,观测时经常发生环与环相互阻挡视线的现象,使用极为不便。元朝天文学家郭守敬将浑仪化为两个独立的观测装置,安装在一个底座上,每个装置都很简单实用,且除北极星附近以外,能够一览无余整个天空。于是,古人称这种装置为“简仪”。

简仪的主要装置由两个互相垂直的大圆环组成,其中,一个环面平行于地球赤道面,称“赤道环”;另一个环面直立在赤道环中心的双环,能绕一根金属轴转动,称“赤经双环”。双环中间夹着一根装有十字丝装置的窥管,等同于单镜筒望远镜,能绕赤经双环的中心转动。观测时,将窥管对准待测星,然后在赤道环和赤经双环的刻度盘上直接读出该星星的位置值。有两个支架托着正南北方向的金属轴,以支撑整个观测装置,使该装置保持北高南低的形状。

这是中国首先发明的赤道装置,比欧洲人使用赤道装置早500年左右。

仰仪

仰仪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天文观测仪器,由元朝天文学家郭守敬设计制造。

仰仪的主体是一只直径约3米的铜质半球面,如一口仰放的大锅,于是得名。仰仪的内部球面上,纵横交错地刻划出一些规则网格,用以量度天体的位置。在仰仪的锅口上刻有一圈水槽,用来注水校正锅口的水平,使其保持水平设置;在水槽边缘均匀刻划出24条线,以示方向。在正南方的刻线上安置有两根十字交叉的竿子,呈正南北方向,一直延伸至仰仪的中心,把一块凿有中心小孔的小方板装在竿子北端,并且小方板可绕仰仪中心旋转。

仰仪是采用直接投影方法的观测仪器,非常直观、方便。当太阳光透过中心小孔时,在仰仪的内部球面上就会投影出太阳的映像,观测者就能够从网格中直接读出太阳的位置。尤其是在日全食时,利用仰仪能清楚观看到日食的全过程,连同每一个时刻,日面亏损位置、大小都能较准确地测量出来。所以,仰仪是倍受古代天文工作者喜爱的一种天文观测仪器。

日晷

日晷又称“日规”,中国古代利用日影测时刻的一种计时仪器。通常,它由铜制的指针和石制的圆盘组成。

铜制的指针称“晷针”,它垂直穿过圆盘中心,相当于圭表中的立竿,因此,晷针又称“表”,石制的圆盘称“晷面”,安放在石台上,呈现出南高北低状,使晷面平行于天赤道面,这样,晷针的上端恰好指向北天极,下端恰好指向南天极。

在晷面的正反两面刻划出12个大格,每个大格代表2个小时。当太阳光投射在日晷上时,晷针的影子就会投向晷面,太阳由东向西移动,投向晷面的晷针影子也慢慢由西向东移动。于是,移动着的晷针影子好比是现代钟表的指针,晷面是钟表的表面,用以显示时刻。

由于从春分到秋分期间,太阳总是在天赤道北侧运行,所以晷针的影子投向晷面上方;从秋分到春分期间,太阳在天赤道南侧运行,因此,晷针的影子投向晷面的下方。因此在观察日晷时,需先要了解两个不同时期晷针的投影位置。

小知识

“日晷”银章

2009年08月27日,一款由8盎司纯银打造的“日晷”银章在北京亮相。这款银章以我国古代的计时仪器“日晷”为设计原型,“日晷”银章银章记录了开国大典、改革开放、港澳回归、飞天梦圆、北京奥运、新中国六十华诞等中国的重大事件。

圭表

圭表是中国古代度量日影长度的一种天文仪器,由“圭”和“表”两个部件组成。

很早以前,人们发现房屋、树木等在太阳照射下会投出影子,这些影子的变化存在某些规律。于是,便在平地上直立一根竿子或石柱来观察影子的变化,这根立竿或立柱被叫做“表”;用一把尺子测量表影的长度和方向,即可知时辰。

后来,人们发现正午时的表影总是投向正北方向,就把石板制的尺子平铺在地面与立表垂直,尺子的一头连着表基,另一头伸向正北方,这把用石板制的尺子称“圭”。正午时表影投在石板上,古人就能直接读出表影的长度值。

经长期观测,古人不仅了解到一天中表影在正午最短,还总结出一年内夏至日正午,烈日高照,表影最短;冬至日正午,煦阳斜射,表影最长。所以,古人以正午时的表影长度确定节气和一年的长度。如连续两次所测表影的最长值,这两次最长值相隔的天数,即为一年的时间长度。可见,中国古人早就知道一年中有365天多。

在现存的河南登封观星台上,40尺的高台和128尺长的量天尺也是一个巨大的圭表。

漏刻

漏刻是中国古代一种计量时间的仪器。起初,人们发现陶器中的水会从裂缝中滴漏出来,于是专门制造了一种有小孔的漏壶,把水注入漏壶内,水便从壶孔中流出来;另外再用一个容器收集漏下来的水,在这个容器内有一根刻有标记的箭杆,等同于现代钟表上显示时刻的钟面,用一个竹片或木块托着箭杆浮于水面上,容器盖的中心开一个小孔,箭杆从盖孔中穿出,该容器就叫做“箭壶”。随着箭壶内收集的水慢慢增多,木块托着箭杆也缓缓往上浮,古人从盖孔处看箭杆上的标记,就可知道具体的时刻了。

后来,古人发现漏壶内的水多时,流水较快,水少时流水就慢,明显影响到计量时间的精度。于是在漏壶上再加一把漏壶,水从下面漏壶流出去的同时,上面漏壶的水就源源不绝地补充到下面的漏壶,使下面漏壶内的水均匀流入箭壶,以此取得较精确的时刻。

现存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铜壶漏刻是在1745年制造的,最上面漏壶的水从雕刻精致的龙口流出,依次流向下壶,箭壶盖上有个铜人好像报着箭杆,箭杆上刻有96格,每格代表15分钟,人们根据铜人手握箭杆处的标识报告时间。

小知识

什么是沙漏

沙漏又称沙钟,中国古代一种计量时间的仪器。沙漏的制造原理与漏刻基本相同,它根据流沙从一个容器漏到另一个容器的数量来计量时间。所以用流沙代替水,是因为中国北方冬天空气寒冷,水容易结冰之故。

最著名的沙漏是在1360年由詹希元创制的“五轮沙漏”。流沙从漏斗形的沙池流到初轮边上的沙斗里,驱动初轮,继而带动各级机械齿轮旋转。最后一级齿轮带动在水平面上旋转的中轮,中轮的轴心上有一根指针,指针则在一个有刻线的仪器圆盘上转动,用以显示时刻,这种显示方法与现代时钟的表面结构几乎完全相同。

另外,詹希元还在中轮上巧妙添加了一个机械拨动装置,用以提醒两个站在五轮沙漏上击鼓报时的木人。每到整点或一刻,两个木人就会自行出来,击鼓报告时刻。这种沙漏脱离了辅助的天文仪器,已独立成为一种机械性的时钟结构。

天体仪

天体仪古称“浑象”,中国古代一种用于演示天象的仪器。天体仪可以用来直观、形象地了解日、月、星的相互位置和运动规律。可以说,天体仪是现代天球仪的始祖。北京古观象台上安置的天体仪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天体仪,制于清康熙年间,重3850千克。

组成天体仪的主要部分是一个空心铜球,球面上刻有纵横交错的网格,用以量度天体的具体位置;球面上凸出的小圆点代表天上的亮星,它们严格按亮星间的相互位置标刻。整个铜球可绕一根金属轴转动,转动一周代表一个昼夜,球面与金属轴相交于两点:北天极和南天极。两个极点的指尖固定在一个南北正立的大圆环上,大圆环垂直嵌入水平大圈的两个缺口内,下面4根雕有龙头的立柱支撑住水平大圈,托住整个天体仪。利用浑象,不管是白天还是阴天的夜晚,人们都可随时了解到当时应出现在天空的星空图案。

中国东汉天文学家张衡曾在天体仪上安装过一套传动装置,利用相当稳定的漏刻的水推动铜球,使之均匀绕金属轴转动,每24小时转一圈。后来,唐朝的一行和梁令瓒、宋代苏颂和韩公廉等人,将天体仪和自动报时装置结合,使之发展成为世界上最早的天文钟。

纪限仪

纪限仪是中国清朝制造的八件大型铜铸天文仪器之一,在1673年制成,重达802千克。现存于北京古观象台的观测平台上。

纪限仪是专门用以测量天空中任意两星间距离的古仪,其基本观测方法是测量以待测星到观测者的两条视线所张的角度。在天文学上,这一角度被称为“天体角距离”。

纪限仪的主体是一段60?的弧面,弧面半径约2米,上面饰有精细的对称型花纹,以弧边中央点为零度,向左右两边各刻30?。从零度点到弧面顶点预设一根铜竿,整个弧面固定在铜竿上,并能上下左右转动。铜竿后面的圆柱与铜竿上的横轴相连,稳当地插入一米高的游龙底座内。在铜竿的顶端还有一根横轴,挂有窥尺和游表,贴附于弧面。

实际观测时,将弧面与两颗待测星移动至同一平面上,一人用窥尺对准一颗待测星,另一人用游表对准另一颗待测星,窥尺和游表两者所指出的弧边刻度差,就是两颗待测星间的角距离。

象限仪

象限仪现存于北京古观象台,制造于1673年,是专门测量天体地平高度的观测仪器。

地平高度是指观测者到某颗星的视线与地平面之间的夹角。在天文学上,该角度被称为“天体地平高度”。

在象限仪下端,是一根方形横梁和一对十字底座,在两个十字底座的交叉点上,各竖一根高3米多圆柱,两边均有一条龙扶持,具有装饰和加固双重作用。两根圆柱支撑住一根雕有云纹图案的横梁,一根可旋转立轴连接在上下两梁的中间,以固定整个扇形的象限环。象限环内雕有腾云驾雾的巨龙,既使仪器具有生气,又起到了平衡作用;象限环的横边呈水平状,且与立边垂直,在两边的交叉点处挂有一根游表,贴附于象限环面。实际观测时,转动象限环,将游表对准待测星,观看游表所指的弧面上的刻度,即可知道待测星的地平高度。

赤道经纬仪

赤道经纬仪是清朝制造的八件大型铜铸天文仪器之一,是我国重要的古天文观测仪器。1673年制成,重达2720千克,现完好保存于北京古观象台的观测平台上。

赤道经纬仪观测部分由三个大环和一根轴承组成。最外面的大环称“子午环”,呈正南北方向竖立,两面有刻度盘;中间圆环呈南高北低,与天赤道平行,称“赤道环”。环面上均匀刻有24个大格,代表24小时;每个大格再分成4个小格,代表15分钟。

在赤道环面的中心,垂直竖立着一根轴承,称“极轴”。它与子午环相连,朝上的一点指向北天极,朝下的一点指向南天极,并由南极伸出的两个象限弧支撑。里面的圆环叫做“赤经环”,可绕极轴旋转。

整个观测部分镶嵌于一个半圆云座内,被一条南北正立、昂首修尾的苍龙托起,龙的四只利爪分别抓住下面十字交梁的一端,每端都装有调整仪器水平的螺栓。该仪器主要用于测量恒星、太阳、月球、行星等天体的位置。

黄道经纬仪

黄道经纬仪是中国清朝造的八件大型铜铸天文仪器之一,是中国重要的古天文观测仪器。1673年制成,重达2752千克,现完好保存于北京古观象台的观测平台上。

黄道经纬仪的外层是南北向正立的“子午圈”,子午圈内的一个大圈称“极至圈”,用钢轴契合在子午圈的两个极点上,所以该装置被称为“黄道经纬仪”。在极至圈内,套着一个斜躺着的大圈,该大圈与地球绕太阳旋转的黄道平行,称“黄道圈”。黄道圈上刻有度数和黄道十二宫的图案,是黄道经纬仪的基本大圈。有一根垂直于黄道圈面的钢轴连接黄道南、北两极。最里面的一个圆环称“黄道经圈”,相连黄道南、北两极,并可绕钢轴旋转,圈上刻有度数。在观测天体时,可根据黄道圈和黄道经圈的刻度来确定太阳和行星的位置。

该仪器的观测部分被置于一个半圆云座内,由两条背向而立的苍龙托住,苍龙的爪子紧抓住雕有云纹斜交的十字交梁。

地平经仪

地平经仪是中国古代一种天文观测仪器。重达811千克,于1673年(清康熙年间)制成,现存于北京古观象台。

地平经仪一般用于测量天体的地平方位角。它的底座是副十字交梁,交梁上有三条屈身直立的苍龙和一条铜柱,作为四个柱脚托住一个直径2米多的大铜圈,铜圈平行于地平面,叫做“地平圈”。圈面按东西和南北正相交成两条直线,将地平圈分割成东南、西南、西北和东北四个方位,以正南和正北为0?,分别向东、西刻划度数。在正东和正西两点各竖一柱,两条升龙盘柱而上,约在1.5米处相向合拢,在中心两龙各伸出一爪捧住火球。再从地平圈中心垂直竖起一根正方形空心立表,和火球相连,立表上指天顶,下连底座中心的固定立柱。在立表下端有一根横表平躺于地平圈,可带动立表旋转,横表两端各有一根直线和立表顶端相连。

实际观测时,将横表转动,把待测星置于立表空心处,与横表两端的直线构成同一平面时,就可从横表所指的刻度盘上读出待测天体的方位角。

玑衡抚辰仪

玑衡抚辰仪是中国清代造的八件大型铜铸天文仪器之一,中国古代重要的天文观测仪器。在1744年制成,重达5吨,现完好保存于北京古观象台的观测平台上。

玑衡抚辰仪观测部分的外层是一根南北正立的“子午双圈”,双圈被铜枕固定,其空隙的中线为子午正线,在双圈内有两个并排的圆环,称“赤道圈”,外面的赤道圈固定在子午双圈上,东西各有龙柱相托,里面的赤道圈连接在极至圈上,并可以沿赤道面移动,因此又称为“游动赤道圈”。最里面的圆环称“赤经圈”,由环内的一根空心铜轴连接在子午双圈的两个极点上,赤经圈可绕铜轴旋转。在空心铜轴中间还有一根窥管,前端圆孔内有十字丝装置,以增强观测精度。整个观测部分由雕工精细的云座和龙柱托住。

水运仪象台

同类推荐
  • 地理概况(下)(青少年必读书系(小学卷)(中学卷))

    地理概况(下)(青少年必读书系(小学卷)(中学卷))

    小学生们可以跟随本书巡游世界地理,踏遍大洲,游遍大洋,饱览全球的壮丽风景,了解地质环境的变迁,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让小读者们足不出户,将天下风貌一览无遗。浩淼的宇宙,蔚蓝的星球,风雨云电的洗礼,沧海桑田的变迁,神秘的自然地理待我们探索;杏花春雨江南,骏马秋风塞北,960万平方公里江山如画,中国的每一寸土地待我们了解;更有五大洲风情、黄白黑皮肤的民族创造的精彩纷呈的地区文化待我们追寻。
  • 发明巨匠

    发明巨匠

    本书主要指发明天工与创造英才。包括中国古代在天文学、地理学、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和医学上都有许多发现、发明与创造。我们有指南针、火药、造纸和印刷术四大发明,还有十进位制、赤道坐标系、瓷器、丝绸、二十四节气等重大发明。古代的发明与创造,随着历史的脚步慢慢远去,是不断面世的古代文物让我们淡忘的记忆又渐渐清晰起来。庄重的青铜器和光彩的瓷器,华美的丝绸和轻柔的纸张,真切的文物从几个侧面展示着中国发明与创造的历史,呈现出天工创造的一个个奇迹。
  • 地理概况(上)(青少年必读书系(小学卷)(中学卷))

    地理概况(上)(青少年必读书系(小学卷)(中学卷))

    小学生们可以跟随本书巡游世界地理,踏遍大洲,游遍大洋,饱览全球的壮丽风景,了解地质环境的变迁,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让小读者们足不出户,将天下风貌一览无遗。浩淼的宇宙,蔚蓝的星球,风雨云电的洗礼,沧海桑田的变迁,神秘的自然地理待我们探索;杏花春雨江南,骏马秋风塞北,960万平方公里江山如画,中国的每一寸土地待我们了解;更有五大洲风情、黄白黑皮肤的民族创造的精彩纷呈的地区文化待我们追寻。
  • 超自然之谜

    超自然之谜

    本套书主要介绍古今中外关于人类诸多未解的社会、自然现象,包括《中国自然遗产之谜》、《星球宇宙之谜》、《巨兽异兽之谜》等20个分册。
  • 握手太空的航天科技(新编科技大博览·A卷)

    握手太空的航天科技(新编科技大博览·A卷)

    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科技的进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已日益成为人们的共识。但是,由于现代科学的分工越来越细,众多的学科令人目不暇接。对于处于学习阶段的广大青少年而言,难免有“乱花渐欲迷人眼”的困扰。有鉴于此,我们组织了数十名在高等院校、教育科研机构工作、有着丰富的青少年教育的专家学者,编选了这套《新编科技大博览》。
热门推荐
  • 渊兮明兮

    渊兮明兮

    范式末帝之时,天下倾乱,群雄并起均不服朝廷号令。内宦官专权,外有外族蠢蠢欲动。天下苍生苦于征战,得凭五皇出世,摒成见,释刀兵,以民为土,以德为据。扶余云端见月明,未有硝烟遮天际。残垣复砌,城郭相继,得百年大兴!而世事难料,五皇之和平盛世在这时已延续近百年,但此五国却各怀鬼胎,天下之争又将开始。梁平卫襄豫,五国之争,又将开启一段乱世,又是谁能在这波云诡谲,腥风血雨的天下之势中得人心,聚人才,平天下呢?
  • 三生之海棠花开

    三生之海棠花开

    海棠花精尘世历劫时,一滴情泪落在伴她生长千年的丑石上,丑石因而生出一颗情心,伴她下凡历劫。海棠这一颗因丑石而流的清泪,却给了丑石一颗因泪而生的心。这一世的纠缠,不知是石要还花之泪,还是花要还石之心。恩怨情仇,李婉棠与石青在初唐的岁月里的纠缠牵泮,只为了却三生石上的一段前缘。
  • 重生之不期而然

    重生之不期而然

    遇到渣男和白莲花闺蜜的双重背叛,只想找个地方散散心。没想到旅途还没开始一睁眼就回到了自己小时候,这是什么情况?!好吧,既来之则安之,既然上辈子如此失败这一次就好好地过好自己的人生吧。遇到一个小酷哥还不算什么,可是小酷哥居然是......?开什么玩笑?这就算了,常伴自己周围的居然还是一只老狐狸.......
  • 伤了泪微笑难寻

    伤了泪微笑难寻

    有些人会一直刻在记忆里的,即使忘记了他的声音,忘记了他的笑容,忘记了他的脸,但是每当想起他时的那种感受,是永远都不会改变的。
  • 穿越东洋:小女子好无奈

    穿越东洋:小女子好无奈

    此女,很倒霉穿越了,很庆幸,穿后是个美人。很倒霉,穿成了东洋女人,很庆幸,人在自家领土上。很倒霉,被祖国同胞追着打,很庆幸,没有打死……总之,小女子好无奈,无奈的穿越,无奈的跨国倾城之恋……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末世之白夜

    末世之白夜

    身居异能行走在炮火与硝烟中的c国籍雇佣兵,完成一次爆破任务之后,回国度假。本以为可以度过一个美好的假期,却没想到病毒爆发,电影里才有的场景出现在现实世界里,男主角到底怎么才能在末日里活下来。。。
  • 音之魔法师

    音之魔法师

    一本存在严重争议.并且让YY迷们看得很不爽的书!======================强烈推荐:静夜寄思大大的都市新书《风流面具》书号:62450.大家支持一下..新人潜力魔幻《红影》书号:62326.虽然是新书.貌似很有看头!!!!科幻新做《星际盗墓》书号:56763回到工业革命《铁血丁香》书号:55807架空历史新作《光绪中华》书号:58098(诚招广告-联系QQ:8659168)书友QQ群I:7980918书友QQ群II:25254740〓〓〓〓〓敬请收藏本书〓〓〓〓〓
  • 非常爱

    非常爱

    男律师因自己漂亮的委托人而锒铛入狱,他的生活也因此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 成大事必具的10种性格

    成大事必具的10种性格

    十大成功性格,挖掘你性格中的优势,改造你性格中的缺陷,教你成功。究竟什么样的性格才能有助于我们成大事呢?本书运用了大量生动而真实的事例,将有助于我们成大事的性格分为十类。分析这些性格与成大事的关系,目的在于帮助想有一番作为的朋友强化自己性格中有力的部分,弥补自己性格中的缺陷和不足。
  • 压轴金丝雀:首席稍后请买单

    压轴金丝雀:首席稍后请买单

    一百万的巨款让她身陷魔窟,她的出现让她似乎看到了一线希望。“这个女人,我带走了。”然而突如其来的深吻却让她惊慌失措。“我会还你钱的,做牛做马的还给你。”年轻英俊的男人冷笑“你现在就可以还,用你的身体……”然而当她真的身心沦陷的时候,却发现,自己不过是一个影子,一个替代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