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的起两句是倒装句式,描写宫苑中明丽的春景和花下美人的情态。“红红绿绿苑中花”,红和绿都是鲜明而强烈的色彩,红显热烈,绿显凝重;红绿相间,与春阳辉映,更显得光彩熠熠,美不胜收。放在句首,格外醒目。由此可以领略到宫苑里那撩人的春色:碧草如丝、绿树成荫、红花似火,点缀其间,一派大好春光。在这良辰美景中,突然呈现出美人的倩影,“宛宛转转胜上纱”,她淡画蛾眉,又弯又细,头戴用彩绸结成的花胜,娉娉婷婷地在柳荫花丛中信步闲游,好一幅美人花间游春图。“宛转”,婉曲之状也。这里叠而用之形容女子画眉的美态,最为恰当不过。白居易的《长恨歌》中也有“宛转蛾眉马前死”的句子,显然与此同出机杼。“胜上纱”即用彩绸结成的花胜,由两个斜方形迭合而成,是古代妇女在春天里喜欢戴在头上的一种饰物。杜甫的“胜里金花巧耐寒”,李商隐的“春胜宜春日”,以及《牡丹亭》中杜丽娘戴的“宜春髻子”,都是这种彩饰。值得提出的是,句中并无显示人物外貌、体态的词语,但从对她头上彩饰和眉毛弯曲的简笔勾勒中,完全可以想像出她的风致。这种以“剪影”传其神貌的方法,更能引起人们美好的联想。前两句由景及人、由景生情,景物描写是宾,人物的形态和因景而生的心情是主。她的悠闲自得,心静如水;她的徘徊流连,满心悦怡和欢畅,都在句中表现出来。
“纷纷泊泊夜飞鸦”,第三句是跳跃性的转折,景物从白天的明丽变为夜晚的萧索。成群的乌鸦乱纷纷地从空中掠过,盘旋着发出哇哇的嚎叫,给茫茫的夜空增加了冷寂和凄凉。“纷纷”写其杂沓紊乱之态,“泊泊”写其徘徊盘旋之状,均起到了刺激人物愁绪的作用。古诗中常用鸦影渲染气氛,牵动人们飘泊无依的悲愁之感,所以王昌龄笔下那个“奉帚平明”的宫女,目睹寒鸦点点,顿时产生了“玉颜不及寒鸦色”的幽怨;李白诗中的“织锦秦川女”,耳闻鸦啼声声,不禁心折泪飞,“停梭怅然忆远人”了。同样,王建词里的花间美人也感物应心,烦乱不堪,情绪陡然发生了变化。白天里的平静悠闲化为乌有,代之而起的是忧心似炽、愁肠如结。她觉得孤独冷落,无人安慰;她感到宫帏森严,虚掷青春。一种思恋故园,怀念亲人的心情油然而生,“寂寂寞寞离人家”,正是她彼时彼刻心境变异的真实写照。“离人”即离别之人,女子被幽深宫,可以说是最不幸的“离人”了,但更为可悲的是“离人”尚有回归团聚之日,她却要在这黄金笼中熬到白头,永无归期。这一切心理变化全是由于不同景物的触发,由此可见作者绘景传情的高超功力。
王建的《宫词》素以工丽著称,这首词也是如此。“宛宛转转”、“红红绿绿”、“纷纷泊泊”、“寂寂寞寞”,四个叠词的连用,既增加了音调的和谐,又对仗工稳,辞情相称。美人与红花绿树相映成趣,景物的设置和人物的安排也颇具匠心,这都体现了工丽的特色。然而更为明显的是词中表现手法的婉转,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布景的婉转,春景的艳丽和夜景的萧条变化明显,反差强烈。二是表情的婉转,女子的心情前显欢悦,后显惆怅,其中的变化又衔接得极其自然。三是含蕴的婉转,词的主旨不特别说出,而留给了读者悠然不尽的回味。
《宛转曲》中说婉转,这正是词区别于诗的一个显著特点,也是这首词最主要的艺术特色。
杨柳枝
滕迈
三条陌上拂金羁,万里桥边映酒旗。
此日令人肠欲断,不堪将入笛中吹。
这是一首离别词。《杨柳枝》,本名《折杨柳》或《折柳枝》,至唐时始名《杨柳枝》。古代有临别折柳相送的习俗,因“柳”谐“留”音,表示挽留之意。本篇即以这一词调的本义为主旨。
首两句点明离别及其地点。金羁,指装饰华美的笼头;柳条拂羁,暗示即将骑马登上离程。酒旗,是酒肆的标志,这又隐寓饮酒饯行已毕。“三条陌”、“万里桥”,都是泛指而非专名,古人以三、六、九等数字表示多数,这里言外又有行程遥远的含义。这两句叙事,简洁地抓住临别远行的一些特征(金羁、酒旗),烘托出惜别的环境和氛围。以下即转入抒情。
北朝乐府《折杨柳枝》云:“上马不捉鞭,反拗杨柳枝。下马吹横笛,愁杀行客儿。”后人就把折柳、吹笛、怨别三者联系起来,并有笛曲《折杨柳》。如李白《春夜洛城闻笛》诗:“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就是著例。本篇后两句的意思是:今日临岐相别,愁肠欲绝,已禁不住再听《折杨柳》笛曲了。但末句的意思,诗中却写成:已不堪把柳枝“将入”(放入)笛中吹奏。似乎笛子不是吹出声音,而能吹出一根一根树枝来,表达手法颇为奇特新颖。
本篇以咏杨柳枝为主线,后两句直承首句“拂金羁”之柳枝,这是形象的层次;而其意义的层次,则四句一贯,字字不离别情。其所抒别情,并不着眼于某一次特定的具体离别,而大都选择类的一般特征,并适当运用具有历史文化内涵的意象(如《折杨柳》笛曲),因而全词显得更概括,更具有一般性。
雀飞多
张籍
雀飞多,触网罗。网罗高树颠,汝飞蓬蒿下,勿复矶身网罗间。粟积仓,禾在田。巢之雏,望其母来还。
中唐张籍曾以大量“即事名篇”的新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号称“张王乐府”。这首“雀飞多”,句式不齐,流畅上口,是曲子词,也是新乐府。
词是寓言式的,写与雀儿交谈,表示对雀儿的关注与告诫。
开头六个字交代谈话的缘由,“雀飞多,触网罗。”雀儿在天空中成群结队、自由自在地飞翔,却不料有人张开了网子,有的雀儿不幸触网被捕。这一“多”字,既是说雀儿乱糟糟结伙结伴,各自觅生活,也表明他们飞来飞去,本自逍遥。它们怎么触网的呢?“网罗高树颠”,网罗高搭树梢之上,所以被罗织进去。主人劝告说:“汝飞蓬蒿下,勿复投身网罗间。”雀儿虽然难有鸿鹄之志,不能直上青云,但它们也有自己的自由天地,树梢头总还是常常出没的,但就在这数尺之高的地方,就有罗网暗布。主人有点辛酸地告诫他们:你就在那蓬蒿之间腾跃几下吧,不要再往树的枝头飞了。并进一步劝告说:“粟积仓,禾在田,巢之雏,望其母来还。”你们何必非在树林之上蹁跹呢?仓里、田里有积存的陈粮,也有还在梢头的新鲜颗粒,你们去吧,不但自己可以饱食,还当念在巢中幼雏待哺,你们万一身陷罗网,靠谁哺育它们?主人诚恳地指给群雀可以裹腹的去处,并劝告雀儿不要盲目往高处飞,念在巢中老小,应当速去。
全篇就写了这样一通言辞。究竟具体指哪件事,哪些人,未能详考。但我们熟悉张籍乐府的常用手法,或者像《猛虎行》那样的寓言,或者像《节妇吟》那样通体比兴。这首以首句名篇的曲子词,含义也是较明显的。古代诗歌中常用鸿鹄比喻英雄志士,而用雀比那些只知困守家园的小民、俗人。作者在这里所与对话的也正是这类雀——生活在社会底层的普通百姓,他们熟悉生长的地方,并没有过高的企求,甚至是浑浑噩噩过日子。然而生当乱世,连这样的生活都不容,有那权力的手张开罗网,罗织他们陷于困境,甚至送命。作者同情他们而又无力去掉罗网,只有劝告他们,首先不要求那可怜的一点自由——在树颠飞翔了,落的再低点吧,屈着身子谨谨慎慎从蓬蒿之间穿行吧。低着头做人。如果做恭顺的奴隶而不得,那么,作者劝他们,逃吧,藩镇割据,治乱政绩有别,到别的地方去觅一口食吧。为了妻儿老小要保重你们自己啊。我们几乎可以感觉到作者同情的泪与笔齐下。
作品表现了张籍作为一个有良心的封建官吏,他目睹普通百姓生活在权力的罗网下,时时有灭顶之灾,而个人又无能为力,他用寓言的形式表示了一种祈望,但愿百姓们能觅得一块聊以生存的地方,奉老抚幼,活下去。
全篇通体用寓言式。与雀儿对话,语言浅近,感情深厚。句句对雀言而句句包含着对百姓不幸的忧虑。用雀作比也大有深意。雀,历来被作为目光短浅的小百姓形象,在统治阶级上层眼中百姓不正像蝼蚁、燕雀一样,生死争夺可以随其意吗?更可悲的是,连这样一些只求平安度日的燕雀尚不容,世道之险恶,也就可想而知。作者用口语般辞句,殷殷劝诫雀儿时,心中的感伤,读者自能体会。
古钗叹
张籍
古钗堕井无颜色,百尺泥中今复得。凤皇宛转有古仪,欲为首饰不称时。女伴传看不知主,罗袖拂拭生光辉。兰膏已尽股半折,雕文刻样无年月,虽离井底入匣中,不用还与坠时同。
这首《古钗叹》本是一首七古体的新乐府,见于《全唐诗》卷三百八十二,不知为什么选入词中?也许是从声诗角度出发吧。见于张璋的《全唐五代词》。
此词的题目是《古钗叹》,咏的是古钗。钗是妇女头上的首饰,也就是古代妇女用的“笄”(jī),下分两股细长的脚,头上或有装饰品,如凤凰之类,大多用黄金制成,或饰以玉、玳瑁等。这首词实际似七言的十句古体诗,却换了四个韵部。叙事极易明白。先说“古钗堕井无颜色”,“无颜色”言其失掉了光彩。而今又在百尺的井底为人所得。“凤凰宛转有古仪”这是说钗夹上有个凤凰,曲折有变化,颇有古代的风貌。但是,如果要作首饰,却已古老而不合时了。女伴们拿来看,不知它的主人是谁,拂拭了一番,又重新显出了光辉。这个钗已是“兰膏已尽股半折”了。“兰膏”,指润发的油。“股半折”,指钗股已半断了。而此钗又是“雕文刻样无年月”,也就无法考查是什么时候的遗物了。所以古钗虽好,还有不少缺点。以后就用两句来结束:“虽离井底入匣中,不用还与坠时同”。这就不免产生无穷感叹了。
这首词当然是咏物的,但古人作咏物词总是有含义,往往有“拟人”的意思。这个钗有凤凰作饰,制作精美,却掉在井中,无人过问。等到它从泥水中挖出时,虽然拭拂了还有光辉,可是既无香气,又折了脚,而且式样已古老不合时宜,只好被放入匣子里,跟掉在井里一样。这就活像一个有才学之士,被埋没了无人过问。后来虽然出来应世,却以老了不合时宜,依然不能受到重视。这简直就是张籍自己的写照。虽然才华惊人,却一辈子只做个小官。不仅文人如此,就是武将、美人往往也都是这样。所以王维有“卫青不败由天幸,李广无功缘数奇”(《老将行》),“谁怜越女颜如玉,贫贱江头自浣纱”(《洛阳儿女行》)的感叹。这就是封建时代的悲剧。
一七令
赋山
令狐楚
山,耸峻,回环。沧海上,白云间。商老深寻,谢公远攀。古岩泉滴滴,幽谷鸟关关。树岛西连陇塞,猿声南彻荆蛮。世人只向簪裾老,芳草空馀麋鹿闲。
唐文宗大和三年(829),白居易以太子宾客(皇太子东宫的属官)分司东都(今洛阳市),令孤楚、元稹、李绅、张籍等人在长安兴化池亭置酒送别。(见《唐诗纪事》卷39)酒筵上分题作诗,各从一字写至七字,并以题目作韵脚(本篇即以“山”字为韵脚),后遂演成词调《一七令》。
这首咏山之作,采用多角度、多层面的铺写手法,但并非率意散漫,敷衍成文,而是贯串一个主旨:对幽游山林的退隐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开头几句写山势险峻连绵,耸立于大海之上,白云缭绕,似是海上三神山(蓬莱、方丈、瀛洲)一般。“商老”二句运用与山有关的历史人物的典故:秦末东园公等四人隐于商山(今陕西商县东南),年皆八十馀,时称“商山四皓”。汉高祖刘邦屡聘不至,后却被太子招游,使太子声望骤隆。“谢公”,南朝宋诗人谢灵运性喜山水,常在浙东一带寻幽探胜,他曾袭封康乐公,故称谢公。这里的“商老”“谢公”实皆喻指白居易,因他时任太子宾客,又是诗人,且是当时宴请的对像,作者随手拈令,贴切允当,又有褒扬之意。“古岩”二句从听觉上描绘山景:泉流和鸟鸣,声声相续相融,突出环境的幽雅谧静。“树岛”二句则宕开一笔,西连陇山,南接巫峡(荆蛮,原是周人敌视楚国的称呼,这里即指楚地,其东即连巫峡),不仅视野壮阔渺远,而且连结着特定的感情指向。在中国文化史中,“陇塞”和“猿声”已是具有丰富涵义的名词。“陇头流水,鸣声呜咽。遥望秦川,心肝断绝。”“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联想起这些脍炙人口的民歌民谣,本篇在咏“山”中又引入鸣咽凄厉的审美风味,与结尾的低吟密咏的情调直接衔接。
结尾二句直揭此词主旨:世上芸芸众生,一味追求富贵荣华,至老不悟,徒使山中芳草无主、糜鹿无伴,多少美景胜概无人赏会。“簪裾”,显贵者的服饰,这里即代指荣禄。《南史·张裕传》附张充与王俭书说:“茂陵之彦,望冠盖而长怀;渭川之毗,伫簪裾而竦叹。”即写世人对显贵者的钦羡。
此词忽山忽海,忽西忽南,既引人物,又摹泉鸟之声,看似错落无序,实则情意贯注,皆在一个“隐”字。
阿那曲
薛涛
玉漏声长灯耿耿,东墙西墙时见影。月明窗外子规啼,忍使孤魂愁夜永。
这首《阿那曲》,《唐人万首绝句》及明刻《薛涛诗》均曾收录,与《全五代诗》均题《赠杨蕴中》。亦见于《古今词统》。《词苑丛谈》引文作《独夜曲》,并载:“进士杨蕴中下狱成都,梦一妇人,自称薛涛,赠以此词。”计有功《唐诗纪事》亦有类似记载。《全唐诗·薛涛》诗未收,而归入“鬼”诗。相传此乃薛涛死后所作,但近人张篷舟所辑《薛涛诗笺》则认为“鬼”诗云云,皆不经之谈。因自来所谓“鬼”诗,多出于文人伪托,或系梦中得句,并非死后真能作诗也。
薛涛,字洪度,幼而能诗,后流寓蜀中为乐妓,出入幕府,皆以诗受知于当道,与之唱和者均一时名流,其诗坛地位在方干、马戴、贾岛之间,被称为唐代女诗人第一。所作诗以讽谕时政、评骘人物为多,较少脂粉气。但这首《阿那曲》却显得辞意凄婉、格调低沉,不失女子本色,而且字里行间还真透着点森森寒气,更加重了作品的冷色。
全诗自始至终不离开夜景的抒写。手法是寓情于景,融情入景,情景相生,最后再集中笔力正面抒情。起句中的“玉漏”,即古代宫中用来计时的铜壶滴漏。“声长”,喻漏声持续很久。“耿耿”,光亮微弱,多以之形容天之将明。如白居易诗“耿耿星河欲曙天”句。这里暗示夜很长,人不寐,灯也残了。正因为人辗转未眠,故漏声在耳分外清晰。第二句紧接上句,写景转而写人。“影”,是指人影。“东墙西墙”表明影在移动,而且移动得相当频繁。“时见”一词,就点出这人在不停地来回走动。一、二两句作为一层诗意,借助于漏声、孤灯、人影这些富有特征的词汇,极写孤苦无依的愁人长夜难挨之状,可谓传神。李后主《捣练子》词:“无奈夜长人不寐,数声和月到帘栊”,或即脱胎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