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469600000052

第52章 宋词篇(14)

下阕侧重于内心发掘。前三句中一连用了“闻说”、“也拟”、“只恐”三组虚字,作为词意转折的契机,一波三折,感人至深。前两句承上阕尾句而来,意境却陡然一扬,作者刚刚还在垂泪,但是一听说金华郊外的双溪正是春光明媚、游人如织的时节,平日就喜欢游览的她遂起了出游之兴,准备划船前往。句中的“春尚好”、“泛轻舟”,措词轻松,节奏明快,恰到好处地表现了作者那刹那间的喜悦心情。而在“泛轻舟”之前着“也拟”二字,更显得婉曲低调,说明作者出游之兴并不特别的强烈。“轻舟”二字又为下文的“愁重”作了很好的铺垫和衬托。尾两句形容愁之沉重,是在上两句铺足之后来的一个猛烈的跌宕,使感情显得无比深沉,收到了有余不尽的艺术效果。在这里,上阕所说的“日晚倦梳头”、“欲语泪先流”的原因,也得到了深刻的揭示。这种婉曲深幽的手法,为后来的众多戏曲所大量采用。舴艋小船载不动这许许多多的忧愁,这是作者自铸新辞,而且用得自然贴切,不着痕迹。这个比喻是承“轻舟”而来,而“轻舟”又是承“双溪”而来,寓情于景,浑然天成,构成了完整的意境。有人评论说:李煜将愁变成水,秦观将愁变成随水而流去的物,李清照又进一步把愁搬上了船。而到了董解元写《西厢记》,又把愁从船上卸下,驼到马背上去了。这是对诸作者极中肯的评价。

全词语言优美,意境异常深远,含有无穷之味和不尽之意,足以使人一唱三叹。

声声慢

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1]。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2]。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晓来风急[3]。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4],如今有谁堪摘?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5]!

【注释】[1]寻寻觅觅:若有所失、四顾张望的样子。戚戚:忧伤的样子。[2]乍暖还寒时候:指深秋时天气虽偶然温暖,但总体上越来越冷。将息:调养身体。[3]晓:“一作晚”。[4]憔悴损:指满地菊花残枯凋谢的样子。[5]这次第:这种令人忧愁的情景。“怎一个”句:一个“愁”字怎能概括得了呢。了得,囊括得尽。

【鉴赏】这首词作于南渡之后。靖康之难后,李清照夫妇逃到南方,不久,赵明诚因染疾而死,孤苦无依的李清照辗转于金华、杭州一带。颠沛流离的生活,加上亡国之痛,丧夫之悲,使这位知识女性完全改变了年轻时那种优雅闲适的生活,她由一位贵族妇女沦落为孤苦伶仃的孀妇。此时她已经五十二岁了。这首词所抒发的,就是她后半生饱经忧患的身世之感。

词的上阕连用七组叠字,“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寻寻觅觅是词人的处境,寻觅无所获;冷清是写心情;凄惨是遭遇;戚戚是忧伤已极。营造出一种令人难以忍受的孤独愁惨的气氛,起势逼人。“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晓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在这样的凄惨景况中,又逢着“乍暖还寒”的深秋,自然连身体都难以调养,即使是喝上几杯淡酒,也抵不住从早到晚的寒风?一个“淡”字,非言酒不够浓,而是词人对生活的感喟。就在这时,她抬头望见南飞的大雁,于是想起了自己青年时安宁温馨的北方生活。那时虽然也有夫妻离别的愁苦,但还有鸿雁可以传书,聊寄相思;而现在大雁和以前一样,人却不在了,词人不禁悲从中生,既有家国之恨,也有个人之愁。

下阕由回忆转到眼前。“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满地将要凋谢的菊花,词人以花写人,感叹自己的处境胜似黄花,正饱受着无情风雨的打击,还有谁前来关爱?“如今有谁堪摘”,丈夫去世了,还值得为谁摘戴鲜花呢!“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一个人苦苦煎熬,好不容易捱到天黑,不料又下起潇潇细雨,点点伤心;而雨打梧桐的凄凉之声,声声催情!国破家亡,更遇惨淡雨夜,词人怎经得这样的伤悲啊!“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此句呼号有声,这是词人绝望的悲鸣,是无助的呻吟,哀哀欲绝,让人感到撕心裂肺之痛,催人泪下。彭孙通说此词“用浅俗之语,发清晰之思,词意并工,闺情绝调”(《金粟词话》)。

这首词意境凄绝,有着不同凡响的艺术魅力。语言的新奇和清丽已让人匪夷所思,情感的悲凉愁惨亦到极点,然而在表现技巧上词人更是匠心独运,达到了臻于完美的境界。上下阕浑然一体,以家常语,写心中事;以个人情,写家国恨,意蕴深厚。全词无一字提到国家的沦亡,但词人的不幸皆由亡国而引起。全词也没有提丧夫的感伤,然而字里行间溢出的孤独绝望,正是词人丧夫后无依无靠无处诉说的“寻觅”之态。全词更没有写一滴眼泪,却让人感到无比酸楚,悲到极点,皆是不写之写。

点绛唇

李清照

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倚遍阑干,只是无情绪。人何处[1],连天芳草[2],望断归来路。

【注释】[1]人:指心上人,所爱的人。[2]芳草:香草。

【鉴赏】此篇是一首闺怨词。

上阕抒伤春之情。前两句便将一腔愁情尽行倾出,将“一寸”柔肠与“千缕”愁思相提并论。这种不成比例的并列使人产生了一种强烈的压抑感,仿佛看到驱不散、扯不断的沉重愁情压在一个深闺中孤寂的弱女子心头,以使她愁肠欲断、再也承受不住的凄凉情景。次两句在“惜春春去”的矛盾中展现女子的心理活动。淅沥的雨声催逼着落红,也催逼着春天归去的脚步。惟一能给她一点慰藉的春花也凋零。那摧残百花的雨滴只能在女子心中留下几响哀伤的回音。人的青春不就是这样悄悄地逝去了吗?惜春、惜花,也正是惜青春、惜年华的写照。因此,在“惜春春去”的尖锐矛盾中,不是正在酝酿着更为沉郁凄怆的忧愁吗?

下阕叙伤别之情。第一句用“倚阑”续写女子的心情悒郁无聊和情绪低落。“倚”字之后缀以“遍”字,把深闺女子百无聊奈的烦闷苦恼鲜明地渲染出来;“只是”与“倚遍”相呼应,托出因愁苦而造成的“无情绪”,有力地表明了愁情之深、之重、之无法排解。结尾三句以遥问“人何处”领起,一方面点明女子凭阑远望的目的,同时也暗示“柔肠一寸愁千缕”、“只是无情绪”的根本原因是思念远出的丈夫。作者安排了一个有问无答的布局,却转笔追随着女子的视线去描绘那望不到尽头的天边,然而只看到“连天芳草”,却看不到丈夫的行迹踪影。这凄凉的画面不就是对望眼欲穿的女子的无情回答吗?寂寞、伤春,已使她寸肠生出千缕愁思;望夫不归,她的愁与情又将会是何许深、何许重、何许浓呢?这些自然是在言外了。

全词由寂寞之愁,到写伤春之愁,到写伤别之愁,到写盼归之愁,层层深入地表现了闺中女子心中愁情沉淀积累的过程。到结句处,感情已积聚到达最高峰,全词也随之达到了高潮。人们赞此词“情语并胜,神韵悠然”,实不过誉。

李邴(1085-1146)字汉老,号云龛居士。济州任城(今山东济宁)人。崇宁五年(1106)进士。累官翰林学士。卒于泉州,谥号文敏。其词清幽雅洁,与汪藻、楼钥齐名,号称南渡三词人。有《云龛草堂集》百卷,不传。

汉宫春

李邴

潇洒江梅,向竹梢疏处,横两三枝。东君也不爱惜[1],雪压霜欺。无情燕子,怕春寒、轻失花期。却是有、年年塞雁,归来曾见开时。清浅小溪如练[2],问玉堂何似[3],茅舍疏篱?伤心故人去后,冷落新诗。微云淡月,对江天、分付他谁[4]。空自忆,清香未减,风流不在人知[5]。

【注释】[1]东君:司春之神,也称东帝、东皇。[2]清浅:化用林逋《山园小梅》“疏影横斜水清浅”一句来指偏僻的山野。[3]玉堂:豪门贵宅。[4]分付他谁:向何人诉说。[5]风流:高尚的品格。

【鉴赏】作者存词不多,此首与《木兰花》(美人书字)都堪称上乘之作。特别是这首咏江南春梅的词,以梅飘逸出俗的秀丽刚健喻人刚正不阿的高风亮节,表达了作者对高洁品格的赞美,寄托了友人离去之后的感伤思念。

上阕开端即展示出春梅形神兼备的清秀刚健之美。她独立江畔,与婷婷直立的修竹为伴,奇崛的枝条旁逸斜出,疏淡飘逸之中自有挺拔劲秀的神韵。然而司春之神却不懂得怜惜,让她饱受“雪压霜欺”。梅花依旧傲霜斗雪,绽放花蕾,这是以自然环境的恶劣衬托出梅花傲然独立、刚强不屈的品格。以下用“无情燕子”和年年归来的“塞雁”等,暗喻人在遭受磨难之时周围人表现出来的不同态度。春燕无情所以不会看到梅花斗雪怒放的情景,“塞雁”忠于友情,恪守信条,所以年年归来探望。“却是有”表明作者对此的认同态度,并以之自喻,为下阕抒写思念之情打好基础。

下阕第一句交代梅生长的环境是山野水边之地,实则是暗喻友人被贬远去。“问玉堂”句依然是以梅写人。豪门贵宅中的梅花屈尊逢迎,满身媚气,怎能与小溪边茅舍疏篱旁的梅花相提并论呢?两相对比突出了江梅的刚直不阿、宁折不弯的气度。梅亦人也,正因友人这样的品格,所以作者才会有“伤心故人去后”的思念。“冷落新诗”,是说无心做诗。现在做的诗了无兴味,使作者追忆起往日赏花吟诗、相互唱和的其乐无穷,因此也产生了“分付他谁”、“空自忆”的慨叹。感叹只身一人独对江天云月,无人倾诉的孤独;感叹梅花清香如故,风韵不改。“风流不在人知”是赞美梅花的操节自守,这也是作者用以自励的人生信条。

上阕着重以自然景物象征人文环境,与下阕的纯写自然景观不同。这样就使梅的象征形象具有了广泛的社会内涵,拓宽了咏梅词的表现领域,丰富了其意蕴。这一独特之处使李邴“《汉宫春》梅词入选最佳”(杨慎《词品》)。

蔡伸(1088-1156)字伸道,自号友古居士,莆田(今属福建)人。徽宗政和五年(1115)进士。曾任太学博士,通判徐州。历知真、饶、徐、楚四州,官至左中大夫。其词笔致雄爽,清晰淡雅,间有悲歌慷慨之作。有《友古居士词》。

苏武慢

蔡伸

雁落平沙[1],烟笼寒水,古垒鸣笳声断。青山隐隐,败叶萧萧,天际暝鸦零乱。楼上黄昏,片帆千里归程,年华将晚。望碧云空暮,佳人何处[2]?梦魂俱远。忆旧游、邃馆朱扉,小园香径,尚想桃花人面[3]。书盈锦轴,恨满金徽[4],难写寸心幽怨。两地离愁,一尊芳酒,凄凉危栏倚遍。尽迟留、凭仗西风,吹干泪眼。

【注释】[1]平沙:沙滩。[2]“望碧云”两句:化用江淹“日暮碧云合,佳人殊未来”一句写相思之情。[3]桃花人面:这里写对所爱慕而不能相见的女子的怀念。崔护曾于清明游长安遇一女子靠桃树站着,颇有情意。第二年清明崔又去不遇,因题诗曰:“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4]徽:系琴弦之绳,是音位的标志。这里指琴。

【鉴赏】这首词主要抒写羁旅行役之中的游子对闺中之人的思念之情。

上阕写游子登高望远的所见。第一句写暮秋的凄凉景象,为全词的抒情奠定了基调。大雁栖息于荒无人烟的沙漠,暮气笼罩着秋水,这是黄昏时的景致;古垒、胡笳暗示出游子客居于战时的边塞之地。“青山隐隐”以下依旧写所见之景。用远山、败叶、乱鸦等景物继续衬托秋的悲凉气氛和客居异乡的悲凉心境,并用“青山隐隐”暗示归乡之意。“楼上黄昏”一句交代了前面所写的景色都是游子黄昏时登高远望所见,突出了人物悲凉心境的真实感人。“片帆千里归程”是说远在天边的孤帆都已归航,可我到现在还没有归来,这就更增添了年迈不得归的凄楚之感。至此羁旅相思的主旨十分明朗,所以有结语里描写的归思迫切之念,将思念之情更推进一层。远望暮空碧云,不知她在什么地方。现实中不能与她相聚,怎么连做梦也梦不到她?“梦魂俱远”写尽游子思归不得的深切痛楚。

下阕先写游子在思归心情中的追忆。“忆旧游”句集中叙述了往日夫妇共处的美满温馨时光。朱门深馆里,他们并行于庭院花径,鲜花辉映着她的脸庞,一切都是那么令人怀念。现在天各一方,定是两地相思,一种情愁。从“书盈锦轴”起写游子设想对方的寄情之举。古代称妻寄夫之书信为锦字。妻子写给丈夫的信即便装满书轴,所有的相思之音即便奏满琴弦,也难以抒发相思不得见的幽恨。“两地”句将双方概括起来写,由忆昔回到现实。双方都愁思难遣,大家会共对“一尊芳酒”以酒消愁,会同把“危栏倚遍”,长时间地在高楼徘徊。借酒消愁愁更愁,所以会百感交集,泪流满面。“凭仗西风,吹干泪眼”与前句照应,写出游子因相思悲伤已极终不得解脱的情景。

全词结构紧凑,层次分明,寄情景中,抒情步步推进,婉转深沉。

柳梢青

蔡伸

数声鶗鴂[1],可怜又是、春归时节。满院东风,海棠铺绣,梨花飘雪。丁香露泣残枝,算未比[2]、愁肠寸结。自是休文[3],多情多感,不干风月[4]。

【注释】[1]鶗鴂(tíjué):杜鹃。[2]未比:比不上。[3]自是休文:从此就像沈约一样郁郁不得志。梁朝的沈约字休文,因不得大用郁郁成病,消瘦异常。[4]不干:不与……有关。

【鉴赏】这首小词通过上下阕所写的暮春之景抒发了深沉的“春愁”。

上阕浓墨重彩地刻画了一幅暮春花鸟图。“数声鶗鴂,可怜又是、春归时节”,先写杜鹃啼血声声,叫声哀婉凄厉,可惜春天即将要结束。“可怜”二字写出作者对春又归去的感叹,流露出他对春光的无限依恋的情怀。这是以声绘景绘情。“满院东风,海棠铺绣,梨花飘雪”,是以色绘景。在浩荡的东风吹拂下,满院片片红艳的海棠花,好像是锦绣铺地,千树万树的梨花飘飞,恰似瑞雪迎风飘舞。同是写花,既有空间层次的变化(地上空中),又有动景静景的区分,这幅花鸟图越来越显得绘声绘色。作者以鲜明艳丽的色彩来描绘残红飞花的衰败之景,其间自然蕴含着凄美的伤春情绪。

下阕于写景中抒情,情景相生。“丁香露泣残枝”写丁香花已经凋败了。残枝上花带清露,晶莹闪亮。“露泣残枝”将丁香花露拟人化,仿佛她为惋惜自己短暂的花期而悲愁满怀。即使是这样,“算未比、愁肠寸结”,作者由残花泣露的悲愁联想到自己的身世,这怎么能同自己的人生体验相比呢?词人到现在,明确点出了“春愁”的旨意。作者是以幽怨含悲之心聆听杜鹃啼归,观看“海棠铺绣,梨花飘雪”的,所以他也更能从丁香枝头的晨露体味到人生“譬如朝露,去日苦多”而“愁肠百结”。因此上阕作者流露出的对明媚春光的依恋亦是他对人生美好年华的依恋,词中的春愁也就不同于其他春愁了。结语作者用直接说理顺势收拍,以梁朝的沈休文自比,说明他的多愁善感与风花雪月并无多大关系。耐人寻味的结尾,使读者自会明白作者悲绪满怀的原因。

全词有景有情,情景相生,抒情之后以说理作结却含蓄有味,也丰富了本词“春愁”的情感内涵。

李重元生卒年不详,约活动于宋徽宗宣和(1122)年间。《唐宋诸贤绝妙词选》卷七收其《忆王孙》词四首,词人以其不露痕迹的精巧构思,有声有色地描绘出闺中少妇寂寞愁苦的伤情离绪,不愧为一组情蕴深婉的小令佳作。

忆王孙

李重元

春词

萋萋芳草忆王孙[1],柳外楼高空断魂,杜宇声声不忍闻[2]。欲黄昏,雨打梨花深闭门。

同类推荐
  • 中国好诗歌:最美的白话诗

    中国好诗歌:最美的白话诗

    《中国好诗歌:最美的白话诗》新文化运动的结晶——最美的自由新诗。新诗是自由的,也是自然的。它不是没有形式,而是有着与古典诗词不一样的艺术形式,自由就是它的形式;它不是没有节奏,自然就是它的节奏,它与现代人的呼吸节奏相呼应,与现代人的情绪起伏相合拍。新诗是生活化的,是“言文一致”的产物,日常话语和书面话语在新诗这种文体里找到了最大的交集。新诗又具有最为宽广的想象视野和表达空间,可以在时间与空间上做最大程度的穿越和嫁接,我把新诗的这种宽广想象与表达比喻为神奇的“穿越术”。这就是新诗的美学奥秘。囊括了郭沫若、卞之琳、徐志摩等中国现代著名诗人的作品和艾青、臧克家等中国当代著名诗人的作品。
  • 向着未来的歌唱

    向着未来的歌唱

    又是一个金秋时节,苍翠的山林中,那金光烁烁的橘子,硕动着微醺的橘,向着未来的歌唱!
  • 最美的东西全在土里

    最美的东西全在土里

    故乡,山美,水美,最美是不时泛起的思绪远方,花好,景好,最好是一行深深的足迹。
  • 诗歌:悠久诗歌大国

    诗歌:悠久诗歌大国

    本书介绍了秦汉、六朝、唐代、宋代、明清的诗歌。 本套作品根据中华文化形态的结构模式,共分为10套,每套冠以具有丰富内涵的套书名。再以归类细分的形式或约定俗成的说法,每套分为10册,每册冠以别具深意的主标题书名和明确直观的副标题书名。每套自成体系,每册相互补充,横向开拓,纵向深入,全景式反映了整个中华文化的博大规模,凝聚性体现了整个中华文化的厚重精深,可以说是全面展现中华文化的大博览。因此,非常适合广大读者阅读和珍藏,也非常适合各级图书馆装备和陈列。
  • 依然旧时明月

    依然旧时明月

    46首古典诗词的全新读解,作者透过优美动人的文字,空灵、诗意的分析,梳理了古人的种种生命和情感,并将其与现代人的内心生活做一个沟通,带领我们走进诗人词客的情感世界,去欣赏狂放的李白,潇洒的苏轼,禅意的王维,多情的柳永,以及那些深入骨髓的古典场景:对花持酒的舞姿,踏雪寻梅的笛声,水晶帘栊后的凝望,古刹空山里的啼鸣
热门推荐
  • 修罗君临天下

    修罗君临天下

    修罗一族惨遭灭族,唯独修罗皇之子带着修罗一族的希望穿梭异界,从此踏入杀之道!杀之道!吾若有情,万物皆生!吾若无情,万物皆杀!何为有情?何为无情?吾心所向,吾剑所指!
  • THE COMMUNIST LEAGUE

    THE COMMUNIST LEAGU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慈禧大传

    慈禧大传

    作为中国两千余年封建统治制度中最后一个手握皇权的女人,慈禧太后以垂帘听政的方式,高踞于皇帝之上,独揽朝纲长达48年之久。可以说,她所遭遇的是中国几千年不遇的大变局。其传奇一生,就是大清帝国、中国近代史的缩影!
  •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福临的幸福生活

    福临的幸福生活

    一个普通人成为顺治皇帝,看他如何改变命运,励精图治,改变中华的历史。适度YY————————————————————————————————————————————————交流群号:78090268(欢迎各位看官来提意见)
  • 你就一常人

    你就一常人

    梦想可以有很多,但我们要抓住一个一生的梦想去执著追求,去不懈努力。只有这样,我们的人生才会闪光、才会耀眼。无论遇到什么挫折,无论经历多少坎坷,我们都不要放弃希望、放弃梦想,而是一如既往满怀热情地去生活、去追寻。由林玉椿编著的《你就一常人》是六角丛书之一。主要内容为越不公平越要努力,别在门外徘徊,惩罚也是一种机会,将努力进行到底,并不是想象中那么难,没有无聊的处境,细节体现态度,将服务做到最细,比别人多努力一小时,把目标分解开来,渴望是一种动力,轻松地走路……
  • 引发青少年奇思妙想的创新故事

    引发青少年奇思妙想的创新故事

    一滴水可以折射阳光的光辉,一本好书可以滋润美好的心灵。健康的身心、丰富的情感、较强的实践能力、优良的品质、过硬的特殊技能、良好的习惯、深厚的文化底蕴及必要的合作素质等,是青少年朋友在成长道路上顺利前进所需要的最基础、最必要的条件,为青少年朋友们从自身着眼、开创成功指明了方向。社会是一幅斑驳陆离的图画,人生是一条蜿蜒扭动的曲线。知识是智慧和能力的基础。知识能够守护生命,是保护自己的盔甲。成长是一种历程,我们从无知到有知,从天真到深沉,我们用生命书写着成长的哲学,正是这些哲学的智慧丰富了我们的人生;成长是一种升华,成长的过程就是将软弱升华为刚强,将平淡升华为壮丽。
  • 琅琊榜之莅阳旧事

    琅琊榜之莅阳旧事

    她是位份高贵、端庄温婉的长公主,他是铁血冷酷、智计过人的宁国侯。她是绚烂的玫瑰,他是滴血的长剑。一杯情丝绕,半世纠葛缠。也曾心怀芥蒂,也曾相顾无言。举案齐眉,相敬如宾,这静好的岁月终拗不过命运的无常,一夕之间风霜骤起遭逢巨变,他获罪流放,她困守孤城!所幸终是化开了非死不得解的心结!倾尽余生呕心沥血,能否换来一曲阮郎归?她最终想要的,也不过是相濡以沫相呴以湿,而不是相忘于江湖!(莅阳旧事读者群524738656进群口令:长相守)
  • 天籁四公主pk天籁四王子

    天籁四公主pk天籁四王子

    四位美若天仙的公主来到天籁学院和王子们发生了什么事情呢?让我们敬请期待吧!
  • 黑石拍卖团:跷家小猫咪

    黑石拍卖团:跷家小猫咪

    <此文中连载两本书(已完结)有兴趣的亲可以看>“你想做什么?”<br/>谭焱的一步一步逼近,让古心彤害怕的不得了,她惊恐的问着。<br/>谭焱轻笑,反问:“不要那么惊恐的看着我,我有那么可怕吗?”<br/>古心彤防备的看着眼前的男人,听着他接下来看似缓和,却无比残忍地话语。<br/>他说:“怎么说孩子也是我的,他已经这么大了,不生下他多可惜。而且,生下他还可以控制你,不是吗?”<br/>谭焱的手,肆意的在古心彤圆润的腹部上行走,说着那让人脊背发凉和心痛的话语。<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