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494100000003

第3章 认知心理发育

“在认识论哲学中属于支配地位的哲学家们,都是从逻辑分析与语言分析出发,而不是从心理学分析出发,而发生认识论关心的则是概念与运演在心理上的发展。

“心理发生就是从一个较初级的结构过渡到一个不那么初级的(或较复杂)的结构。

“在这个从一岁到两岁的时期,发生看一种哥白尼式的革命……活动不再以主体的身体为中心了。”

《发生认识论原理》

摘录心理学家皮亚杰的这些话,不单单是为了理论上的依据而阐述一个非常复杂而牵扯多方面的“哥白尼式的革命”的心理质变阶段。例如上文所述的婴儿心理发育阶段,仅仅是与动物脑相似的发育过程,但自1到3岁,人类的大脑发育就超越了灵长类,能具有前概念性信息结构,这种由多个类型结构的抽象事物,如果不借用学术上的专业词语,是难以概括性地表达的。而我们用于补充这种理论的生物学基础——大脑能量,就是为了揭露人类自身个体差异的根源,从而为现实教育服务。这种以脑能量作用于神经元的信息结构方式,又与佛洛依德的“意识”理论结下了不解之缘。这就要从几个不同的结构上来表达。

周岁后的幼儿,不仅在认知心理上发生了一个质的飞跃,而且在性格心理上也出现了萌芽,这种由遗传基因中四种神经气质类型之一组建的不同意识结构,表现在小五斤周岁时就有了违背大人意愿,不肯听话,自由放任的行为表现。在大千世界,每个生命都演绎着各种复杂的社会背景、家庭条件、认识水平而形成各种心理意志和千姿百态的人物性格,影响人的一生,其复杂性更为广泛,这不仅仅是个人思想的构建,而且是个人命运的构建,是目前人们还难以把握的生命难题,因为没有谁能够准确地预知人生中时刻都在变化着的外界环境。

为什么哺乳动物停留在表象思维之中,灵长类则稍微跨越了一小步,能模仿人类进入前概念阶段,是因为大脑进化的新基因中的细胞表面蛋白质停留在某一水平(暂认为不能利用火,缺少熟食),所以只有人脑才能跨越到以概念组织信息的门槛。因此,“概念”是个度量。而我们人类的大脑在发育和发展的过程中,个体也受“概念度量”的制约,而制约“概念度量”的,又是个体中的大脑活动能量。像痴呆人,大脑活动能量较小,不能在大脑中组建成像“数的概念”级别的信息组织,所以成为痴呆;一般人,由于学习条件的限制,也不能组建成高级抽象的概念,而不能参与高端领域的研究。因此,我们首先就要从信息的结构上,对“概念”,“前概念”进行分解,再从组建概念的条件上进行演绎,来揭露心理发育的秘密。

“概念”就是由多个纯语义组建的,从数量上划分,必须是由两个以上纯语义组成,一个语义为“前概念”,或者是带有视觉代码的都称为“前概念”。虽然语义起初是从视觉(形象物体)信息中抽离的,一旦脱离了实体,就成了抽象,就可广泛应用,也可以组建成某个信息结构,从而伸展到理智层面。

第一篇语义的产生

首先我们要探讨的是语义信息,也就是事物的意义,这似乎又是一个学术上争论的问题。婴儿在半岁前的活动和半岁后的活动是否全都无意义?这就要从不同的角度来讨论。如果从生命的形式本能角度来说,都是有意义的,任何活动都能促使个人的身体发育成长和外部协调能力的提高;但是从认知心理角度,要不断地认识外界环境,从而调整活动方式,即内部能力的发展,比如拧开瓶盖之类的活动,才是对认知发展的有意义的活动。只有认识到事物的运动规则,才算记忆中具备了信息语义。也只有超越了本能意识的活动,进入与生存无关的活动,才能发现事物意义,才有利于认知的发展。因为在本能中,是以体能发展——外部能力为主体的,进入情感阶段,才显现内部能力——脑能的作用。这对于活动来说,主体是否有活动目的?这样,我们才能分辨出婴儿活动在认知角度上的有无意义来,半岁前,婴儿的活动都是随意无目的的,大人无论怎样干预,都不会出现反抗,所以也就无助于内部能力的发展,半岁后,婴儿的大多数活动仍然是无目的性,婴儿的活动具有目的明显界线,就是主客体分化。

在本能意识阶段,婴儿的世界就是自我中心化,与自身有联系的亲人,房间与摆设,物品与玩具等视觉记忆中的信息,就是整个的世界。与自身无关的一点也没有,自己就是宇宙的中心,妈妈不在,这个世界就是自己和房间的空间结构。妈妈和亲人在场,这个世界就大了点,被抱到室外,这个世界又大了点。大人喂食,是自然的。大人把着手按电灯开关,也是自然的,一切就是这个样子。什么事物都可有可无。饿了,哭闹是本能自动地,增长了体能,动作幅度就大点,能够伸手就伸手,能够爬行就爬行。但是,当婴儿触摸到饮用水开关,新奇的现象刺激了惊的情感发育,原来自己可以创造奇迹,活动第一次产生了意义;学步车真好,可以使自己的世界变大,也可以扩大活动领域。行走就更能扩大视觉范围,与自身无关的人或物,不断地冲击着“自我中心论”。妈妈在与他人说话,自己在探索新的世界,与己有关的事变成可有可无的了。更多的人或事都能与己无关,主体与客体分化在独立行走后正式开始。大人只要施教一遍,婴儿就会乐此不疲地去按电灯开关、电视按键,从此,婴儿认识到了自己的能力,对感兴趣的活动就产生了活动目的:电视机能发出声音图像,物在运动中出现了“事”。记忆中的信息结构也由单纯的视觉代码增加了语义代码,事物信息复杂了原有的“物”的信息。喜欢的活动,可以每天去进行,会产生伤害的要注意,上下台阶一定要小心,奇怪的事物一直牢牢地记着。所有物体在运动中表现出来的现象结果,由物体的特质特性、物理规则、化学性质、作用与用途、优点或缺点等各种语义组构,但每次只能发现其中之一语义。如水可喝可做饭,可洗手洗东西,但也会湿衣服,只能用器具盛着等多种语义,构成水的概念或初期的前概念。但语义的发生到前概念的产生还有一个抽象和反身抽象的过渡阶段。对于这个心理发育的初始过程,用逻辑分析是行不通的,因为逻辑分析只能运用概念向后推演,而在概念未产生前,概念是怎样构建的,就是本篇讨论的主题。而“语言分析”更是离谱,因为实践观察证明,语言的发育落后于前概念的建立,并不像传统观念认为,认知来源于语言教育,或者说来源于肢体语言——模仿。所以,结合认知心理和意识心理,整合出一份图式。

婴幼儿心理发育图式

认知心理发育图式月令意识心理发育图式

阶段性心理表现外部协调能力内部协调能力阶段性心理活动

主客体未分化婴儿把每一件事都与自己关联起来增重6~8斤1,2月感到不安全会哭认定“保护神”贮存人物信息

自恋阶段活动未能协调,吸吮、注视、抓握彼此孤立四肢能活动3,4个月怕生人发育警觉系统贮存活动事物信息

主客体开始分化能调节自己的活动眼与手配合5,6个月见熟人会张手消除警觉意识贮存室内环境信息

对别人发生兴趣爬行,手指能拣细小物7,8个月有三、四个发声发育“惊奇”意识贮存有趣事物信息,有了空间结构

自己也是宇宙之一客体开始模仿,发生位移能借物站立,蹲下,吹响玩具,按按键9,10个月对物有认识,能辨别非食物出现“喜”的情感贮存玩具信息,发射语义

消除自我中心活动取得协调,模仿活动促使内化为表象开始行走,推移椅子周岁能学单个发音,记得昨天的事萌芽“恐”的意识贮存室外地图信息,有完整的环境信息结构

产生位移群把一段路压缩为表象,整体产生位移群快走,能在草地上走13,14个月出现二维世界,有游戏欲望贮存动作和活动信息,出现事物信息结构

产生符号功能在重叠关系中产生顺序,手段和目的没有分化,发展到项目同化15,16个月信息结构完整性,视觉代码,语音代码,语义代码,共同对信息进行编码

产生表象性思维产生抽象,中介物结构精细化,从运动学,力学对活动进行协调17,18个月萌发“怒”的意识

表象性智力动作转变到概念化思维19-2岁

这份图式演绎婴儿在本能意识记忆中,信息结构只有物的形象记忆,而没有任何的信息语义,即物的用途、特性及运动会产生的现象、变化的物理、化学方面的知识。信息语义这种无形的记忆构件,是“物”在运动时产生“事”的过程才被认识到的,而这种认识,只有婴儿通过自己的活动才能觉知。即使婴儿看到人或车在运动,大人按响一个玩具,婴儿对此是毫无关联,也不可能认识到运动事物的物理规则——力的作用。但是,当脊椎神经发育后,活动不再是孤立,手的抓握受眼睛的调节,并发展到内部能力或外部能力协调时,就是感知并贮存信息语义,像婴儿按电灯开关,电视、电玩具按键,关门开门,拧放水龙头等活动,这些会产生变化的现象既发射了信息语义,又刺激了情感,促使婴儿反复地进行这个活动,由此产生了活动的主动性和目的性,也通过自身感受,内部协调认识到自身主体与事物对象——客体的关系。

第二篇抽象和反身抽象

“儿童认识到一个悬挂着的客体是一件可以摇动的东西,就要从客体出发进行抽象。另一方面,考虑到将要实现的运动的适当顺序而将手段和目的的协调起来,……所必须的顺序,重叠关系等……,接近于……反身抽象。”

摘自《感知运动水平》

从形象到抽象是儿童心理变化的“哥白尼式的革命”。这不仅是心理从本能发展到情感的标志,也是人类与哺乳动物的本质区别,使信息的结构发生概念性的事物模型,才可能向理智层面突破。然而,这样一个发生复杂质变的过程,还未清晰地展示在人们面前,也就是发生抽象的心理条件还未弄明白,成为心理学上的一个缺白。其中的一个焦点是儿童在什么时候开始“考虑”。即从神经的条件发射发展到行为反应再进入“思维”的,揭露这些过渡条件,才能开发出教育生产力。

由于皮亚杰研究团队是在批驳“某些哲学学派过高地估计了语言对认识结构化的重要性”。(事实上,语言除了交流功效能使概念理解更快,在智力构造上基本上不担任什么角色),从认识发展的逻辑关系单方面向前阶段进行推理,同时缺乏生物学基础。所以得出上述结论。反对这个论点的理由是,幼儿在是不可能在上述事例式的活动中思考的。或者说颠倒了前后关系。正如没有思想经验就不可能对相对应的事物信息进行同化一样。这就要来回顾心理发展历程:婴儿在最初接受外界信息时,是由本能的安全意识对最初接触的人进行表征信息贮存,在反复的印证中,才确认自己的保护神。有了这个初始记忆,才对出现的人物进行信息代码的增删变化贮存,不断加强记忆着亲人的特征,并同化发展为安全意识。在动物界,同类也有敌人(特别是异族雄性),只有“保护神”在身边才感觉安全,人类也保留了这个安全意识。因此,婴儿在出生1至2个月后,首先发育了警觉意识,在感觉安全的前提下逐渐接受陌生人,由于从未出现过危险和伤害,在同化人物信息中也就渐渐消除了警觉意识。在同化人物信息时,主要是对人的面部表情先做出反应,随后是大的相貌特征进行记忆贮存。其次便是对生存环境进行信息组织贮存与同化。同化是一个较长的过程,即一个人到一个新的地方安居,只有当他把周围的环境全都熟悉了,不会迷失,地图信息成了大脑中的信息结构,才算是同化了生存环境信息。而幼儿对环境的同化却要比大人困难得多,这些属于本能意识的信息没有赋予语义,结构组织虽然呈整体性而被库存,但只有在应对时受到刺激才会被激活产生行为反应,在平时倘若没有语义去刺激是不会浮现出来的(学前儿童不会无缘无故地回想往事,三岁儿童只有遇到提问才会追忆,但是在现场,周岁儿童也能激起回忆),这是大脑的一个发育规则,也与大脑活动能量有关。当与本能无关的事物刺激了情感,人类的情感意识发育了,情感意识都是带有语义的,所以才能激活库存的信息,产生回忆,回想,追忆等心理活动。语义的产生又是跟活动目的相关联的,在无意义的活动中偶尔出现了惊奇的事物现象,如拧放水龙头,水流出来了是个有趣的事,于是婴儿就会主动地继续这项活动,好奇心成为活动的动力。但机会不是总会有的,活动就停留在主动性上。然而生活中又会因为活动能力提高不断的有新奇事物出现,当婴幼儿在不受干预甚至得到鼓励的活动中收获到精神快乐,在继续某项活动时就有了目的性,信息语义也就在这时被发现,相对应的活动中的客体信息就参入了语义代码。物的视觉与事的运动关系从此产生着联系,事物信息也由视觉代码和语义代码共同组成。因此,在“认识论”中“目的性”就代表了语义。

有了信息语义,还必须是被意识同化了的事物信息才能出现回想。原本任何事物信息都是含有“语义”的,只是等待幼儿去发现,有了活动目的也就发现了信息语义,但这还是个模糊认识的阶段,只有反复地进行这项活动,同化了这个事物,其中的“语义”才会明确起来,并经历有活动目的的协调,才会出现“追忆”这种心理现象。追忆是抽象的前提,最早发生在周岁时,不可能发生在7、8个月“可摇动悬挂着的一个客体”的时期,感官的发育也决定着从本能意识到情感意识的过程。触觉、味觉和触觉都是属于本能系统的,视觉的发育才跟情感有关,两个月后婴儿的视力才发育到能追随运动物体,目视远处的运动物,则要向后推迟,听觉的最初功能只是引起注意,直到学语后才能理解语义。

现在再来解释“目的的协调”。幼儿在练习行走时不免会摔倒,经过一段时间的肢体调节后行走就稳定了,但在下台阶时,又要再次调节活动的协调性,如台阶不超过5厘米,幼儿就可以一步跨下,相应地调节一下上身平衡度,要是高差大于10厘米,就会先爬下,反身退着把脚伸下去再爬起来,完成这个有目的的活动。在这个有目的的协调活动中幼儿也经历了“重叠关系中产生的顺序”,就会出现“反射抽象”,就是说幼儿在面对这种要爬下的时候,要先想到以前活动时的过程,再返回来调节身体动作,这在推理上是成立的。但是,真实现象并非如此,婴儿在7、8个月时就会时不时地摇动悬挂着客体的支杆,不到周岁还在爬行时就会爬上爬下台阶,那时根本不会想象,更不能对客体进行抽象和反身抽象了,其实这种爬行动作是婴儿从半岁后,体能得到充分发展,安全意识作用于具体神经中枢,经历摔跤教训,小脑积存的动作记忆,不参与大脑神经联系。那其中还缺少什么心理条件?

这是个类似“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因果性问题。如同铁匠利用一把锤子,就可打造出各种工具,但是第一把锤子是怎样造出来的?心理发生“哥白尼式的革命”应当怎样来阐述?那么我们可以运用意识心理来说明这个过程:借助“登高”活动。幼儿在18个月时,就可能自己用小勺进食,大人在靠墙的桌边摆上一条宽宽的长凳为幼儿准备“一席之地”。起先是大人把幼儿抱上去,为了省事,后来在宽凳旁边也摆一矮凳,幼儿就从矮凳上扶着桌子登上宽凳,日久天长,形成一个习惯性活动。当一次把矮凳拿走,幼儿在再论性同化这个心理活动时,才会面对客体进行抽象。抽象就是原来这个位置有矮凳,现在矮凳被抽掉,于是面对空空的位置想象起矮凳,想象需要垫高物,这才叫抽象,因活动时需要中介物,中介物的语义是垫高,目的性激发信息语义垫高,“垫高”得以抽象。反身抽象的情境就复杂一点,在广泛地能使用“垫高”的各种高矮不同高度的“垫高物”后,(如脸盆,凳,竹椅),平时幼儿就时常把脸盆放倒踩上去发现也能增高。现在幼儿要对自己能够抓到高处物件,而选择垫高物,反身来对自身高度进行目测,或不限制于某一垫高物,叫做“反身抽象”。在这项”登高”活动中,矮凳作为中介物,在信息中的语义是“垫高”,不是“能坐”,幼儿在早期就能利用这个中介物却没有发现“垫高”这个语义。只有等到矮凳不在,要完成这个有目的的活动时,经过对客体的抽象,才发现了这个中介物的语义。如果没有对客体进行同化,只是一两次利用矮凳登高,“抽象心理”也不会发生。因此,前概念的建立,主观条件是活动具有目的性,其次,需要心理同时具备三个客观条件:一是对中介物的信息语义进行同化;二是情感刺激抽离语义;三是能广泛应用这个语义。这种心理即是限于眼睛所看见的事物所进行的活动,(语音代码这时还没加入),虽然称之为表象性思维,其实这时的幼儿还不能进行思维活动,在信息形态上只是一种神经反应。由于认识上的不完全,所以造成概念上的模糊不清。

智力的结构是由语义(意义)组构的,语义在活动中首先出现的是活动目的,即活动有无意义,这在本能意识阶段的条件发射层面的行动反应中是无语义的。只有情感意识发育了,活动才具有意义,然后才是发现中介物在活动中的意义,所以引入意识心理的信息结构,才能理顺心理发育的复杂关系。

婴儿爬上垫高物代表着表象性思维,会移动椅子进行垫高攀爬活动,表明已经具有了抽象思维的开端,能搬动椅子去各种需要垫高的地方实现登高活动,则说明幼儿进入了概念性思维的前奏。这些都发生在18个月前的婴儿后期或幼儿前期,证明了认知来源于活动的真理性,没有语言教育,认识心理自然发育,有了语言教育,便加快了心理发育的速度或广度,许多不能实践或无机会的活动,通过讲故事的语言教育形式,加速着幼儿的认知心理发育,使信息内容不断地知识化或扩大化,完成了生命科学中是先有蛋后有鸡的证明。因为下蛋是生命进化的一种形式,不管下的是什么时期的,都称之为蛋,即使孵化出来的物种还算不上是鸡,近似于鸡,而在进化中蛋必定会孵化出标准的鸡。如野鸡蛋驯化到家鸡的历史。

幼儿在发生这种对客体语义进行“抽象”和“反身抽象”的心理活动时,大脑能量起着时间阶段性的作用,并不是每个幼儿都是在同一时期都成功地完成同一种心理变革,如期地对外界信息同化,化为自己的记忆,发现信息语义并抽象出来和成功反身抽象,完成智力的初级形式——前概念运演的。在感知运动阶段,婴儿以外部协调能力为发育条件,到了前运演阶段,外部能力和内部能力就差不多相当了,到了概念化思维以后,活动就以内部能力为主要条件,大脑能量则显现其主要作用,成为每个人智力发展的决定因素。比如在对客体进行抽象时,有的幼儿一次性就能成功,有的需要大人提示;在进行反身抽象时,更有的幼儿会选择放弃活动。一等就是好长时间。正是因为人脑能量对心理活动的时间性差别,使我们认识到了意识心理的信息结构。

第三篇概念化智力

在人脑与动物脑发育的对比中,动物脑是不能对外界事物进行抽象的。抽象和反身抽象是需要特殊的条件,哺乳动物也许会对猎物进行抽象,但绝不会对猎杀过程中的中介物进行抽象,不能发现活动中中介物的作用。在动物脑中,只有自身和猎物这两者的关系,发现不了中介物对活动的成功意义,因此不会利用活动中的中介物,也就不会想到使用工具。抽象和反身抽象成熟了前概念建立的条件,只要在时间上的积累,外界的模仿,语言的帮助下,前概念的建立是水到渠成的事,这就是人脑信息结构的一个巨变,就可以利用概念的普遍性认识来处理同类型事物。但人类的智力不会因此止步,就像原始的铁匠费尽了千辛万苦终于制出了一个粗糙的石质锤子,可以用来打造各种铁质工具,同时也会对工具的工具(锤子)进行改造,从而不断地发展。

抽离出了中介物的信息语义,小五斤在14个月时就经常搬动一把有靠背的小竹椅,随处去抓拉高度物件,于是,大人又要把竹椅收起来,从客厅藏到卧室。过了两个月,小五斤就能从视觉范围之外把竹椅到处搬动,去进行有目的登高活动,能使用工具,成功地进入了最简单的第一个概念化思维。但是,这只是前概念建立的起点,更多更大难度的概念正等待着他去组建。

认识了活动中介物的作用和意义,就使得人脑的信息组织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人类社会活动的复杂性绝不止一个中介物。因此,认识所有生产活动中与之相关因素是人类的追求。“概念”就成了每个具体事物代表其基本意义的信息单位,凡符合相同事物性质和活动意义相同的信息就归属于同一个概念。这样,人类的智慧就上了一个台阶。

前面说过,为了对概念的模糊性作一划分,所以只有一项语义的信息单位列为前概念,具有两项以上语义的正式成为概念。然而,当我们对此作深入一步的分类研究时,又发现语义也分为两大类型,一类是通过实体抽象的,另一类是通过重叠关系产生的,如顺序(更难发现)。有形物体经过抽象抽离出无形的语义来,本来就无形的关系就不要经过抽离,而是在活动中被发现。这就对概念的划分给出了难度。但既然是给概念一个清楚的划分,就需要一个定义。因为任何复杂的活动,都会产生一个相互之间的关系,但关系太多了,就必须另起炉灶,所以一个正式的概念定义是由一个无形体产生的语义(如顺序,时间),与至少一个有形体抽离的语义的信息组合体。

人类智力发展是无止境的,有了“概念”作为活动中的工具性作用,各种经验类型的联想智力和逻辑智力又会被组织到更高一级的层次,概念与概念组合又会成为定律,理论,这样不断地发展,人类的文明才呈现出高度的信息化。

作为一个总结,对智力的发育整理出下面一个发展模型。

动物脑不可能发生抽象心理过程,有两种解释,一是没有脑能量储蓄,不产生回忆,二是没有新皮层,不能进行信息代码的抽离和整合。它们的基因只能是对感觉到的事物向细微变化方面发展,形成某个物种独有的敏感性功能,所以儿童产生抽象心理的具体条件是积蓄了第一次爆发性的脑能,组建概念的生物学条件是大脑新皮层的发育。而人脑产生这种内部调节的特殊能力,除了先天进化的基因之外,还需要后天对环境同化的“累聚度量”和强烈的内部协调冲动。如果说幼儿想要再次摇动一个悬挂着的客体,就要对客体进行抽象,那么婴儿想要大人抱,也会对大人产生抽象,进而在出生后不久需要吸奶,也会对母亲进行抽象,因为吸奶比对摇动一个客体的需求更为强烈。那对事物进行抽象就会成为人脑的一种本能,而不是对后天环境适应的一种需求。显然,这样的推论是不能成立的,婴儿在同化外界信息时,开始速度是缓慢的,出生后一个月内,不能明确地辨别出人物,什么人接近都无明显反应,以后增重减缓,大脑发育加快,对外界信息的同化速度也加快了,并以一种匀加速的方式发展着。但由于本能活动不产生语义信息,只有在情感意识发育后,活动目的才代表语义。而活动目的的语义是不需要抽离的,也就没有抽象的心理过程。在活动中不断地进行外部协调能力发展的同时,人类社会的模仿,使活动过程中的中介物——各种工具,很容易就在活动中出现了,内部协调能力必须对这些具有符号功能的中介物进行调节。这些带有工具性质的中介物就成了活动目标成功的要素,没有这些代表语义信息的中介物,活动就不能开展。这才认识了中介物的语义,成为发生抽象心理的前提条件。这便是对环境同化的“累聚度量”的解释,产生这个前提条件的前提又是身体的成长促动外部协调能力的发展,才能消除自我中心意识,发生主客体分化。主客体没有分化之前是没有活动目的的,因而语义产生于主客体分化,语义的抽离产生于活动的中介物。

有了前提条件,还需要能量条件,因为从记忆到思维(虽然是最低级的),是心理活动的质变,记忆是脑能量作用于神经元而留下痕迹,大多是在原信息基础上增添几个视觉代码而已,思维则要对整体信息以电流的形式全部巡阅一遍,对重点目标全力激活,瞬时达到长久记忆,因此需要爆发性能量。所以幼儿大都会选择放弃缺少中介物的活动。只有能量到达全部精神都集中在必须进行这项活动时,抽象心理才会发生,这是第一次产生抽象心理活动的内部条件,以后再发生抽象心理活动就会成为自然的事了,由于这是大脑能量第一次爆发性使用,所以发生的时期有早有晚,在大脑发育到达能量有了积存时,儿童都会先后对客体进行抽象,进入一个具有语义代码组构的信息阶段。

在意识全面发育的过程中,信息中包含语义代码的数量也在不断地递增,多个事物都拥有同一语义代码,就是前概念建立的信息条件。活动本身是具体条件,语言的使用是催化剂,当强烈的情感刺激可能产生爆发性能量时,前概念的建立也就成功了,在两种以上事物的规律性被发现后,就是概念的建立和诞生。

同类推荐
  • 死亡签证

    死亡签证

    作者积二十余年法医、刑警生涯之底蕴,籍独特的视角,以平实的笔触,在本书中真实地再现了公安法医、痕迹检验、文件检验、刑事照相等刑事技术人员的工作和生活。本书2008年6月由花城出版社出版。原用笔名:弋正。本次发布系改写版本。
  • 青春茫途

    青春茫途

    那一天我穿过迷雾来到你的面前那一天我看清了你的容貌那一天我哭倒在地那一天我想要改变那一天我希望我的糖果色可以渲染整个世界
  • 我的追星生活

    我的追星生活

    本书讲述一个从高中时代起就开始喜欢一个叫子敏明星的情感故事。情不知何起,一往而情深。当你穿上婚纱成为别人的新娘,我们闭口不提曾经的疯狂!却依旧忘不了你是我最初的梦想人世间有百媚千红,唯有你是我的情有独钟!你是场梦吗?那永远也不要让我醒来好不好,因为我想看着你笑。
  • 天上人间最奸臣

    天上人间最奸臣

    “……大……大人,大人,柳大人说要跟你比奸……”“有毛病吧他,难道他不知道我一直都是清如水廉如镜的好官吗!”
  • 清风笔记

    清风笔记

    简短的故事,不一样的人生经历,一个个小人物鲜活的故事,揭露人间百态,绝对让你感慨万千,黯然泪下。清风笔记是我在闲暇之余,根据社会的所见所闻创作的短篇、中篇小说,和自己一些感悟,希望大家喜欢,收藏。
热门推荐
  • 升职加薪这样做:给职场奋斗者的升迁指导书

    升职加薪这样做:给职场奋斗者的升迁指导书

    职场犹如冲天云梯,为了升职加薪,人们纷纷使出浑身解数,但能平步青云的却屈指可数。做事认真怕被人说成工作狂,谦卑行事怕被人当作和事佬,沉默低调怕被老板看成呆木头,积极上进又怕被领导当成隐患PASS掉。于是乎,有人仰天长啸:“升职难,难于上青天!”虽说升职加薪诚可追,须知终极秘诀价更高。本书结合生动案例和连珠妙语,为你奉上全方位的职场锦囊,让你一书在手,升职无忧。当你了解了书中提到的升迁必备知识,升职加薪?小CASE!
  • 女娲凤娆

    女娲凤娆

    忘川水是个既可以修仙练剑,也可以炼丹炼器,还能驭兽成精的世界,凤娆真不敢相信来自21世纪的自己就像……就是只土包子!不能炼丹?不能修仙?凤娆认了,好歹还有带来的异能不是?好歹丹药世家太太平平的不那么勾心斗角不是?可她是人吧?真的是人吧?为什么突然多了一条尾巴?为什么多出来了她却收不回去啊!人首蛇身……凤娆觉得她有不好的预感了。
  • 兽御天下:邪君小小妻

    兽御天下:邪君小小妻

    身怀异能女特工,意外葬身军工厂爆炸,是天灾还是人祸?大闹地府,强接转生任务,是称心如意,还是另有隐情?重活一世,且看季云璃如何逆天改命,与兽兽相亲相爱,与渣男渣女斗智斗勇。************过错,抑或是错过,三世转生,情缘是否能够依旧?
  • 魂珠大陆

    魂珠大陆

    “冥王,你最近有没有找到比较合适的人选。”青年男子不理睬女子,只是白眼一翻,随后又朝着中间的男子问去。冥王收起微笑的神色,沉声说到:“最近但是有一个人天赋异禀,只不过……”冥王摇摇头,再次说到,“他的前途和心性,我看不清。”
  • 三品鸟诗歌集

    三品鸟诗歌集

    诗歌,是人的精神世界,能够体现人类的感情世界。诗歌,丰富多彩,有很多的思想在里面,更是人一生的财富。我爱诗歌,愿意为他献出我的生命。
  • 清风闸

    清风闸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天地至圣

    天地至圣

    武道之极,可入深渊,踏九霄,与天争锋。登临至圣,方纳五行,混阴阳,执掌乾坤。风云尽在心中藏,天地为尊我自狂,人间处处波澜起,武行圣道至极强。原本家族中被视为废材的少年,却是身怀传说的逆天五行体质。七年未进,一朝激发,便在这以武为尊的世界中,一路披荆斩棘,逆转命运,踏遍十天九地,成就至圣传奇……
  • 道修之旅

    道修之旅

    一次意外使小灰家破人亡,被无名小派所救,收为平凡弟子!后经高人不良教唆,使其略带三分正气,几分猥琐!他重情重义,执拗呆滞,几番奇遇,一身坎坷,终于登上强者巅峰,开启了全新的道修之旅。
  • 残酷总裁的芭比娃娃

    残酷总裁的芭比娃娃

    五岁时,她第一次见到他,他是二少爷,而她是女佣的孙女。十七岁,他得到了她的身体,让她成为他的芭比娃娃,他的专属玩偶,不能拥有任何情绪的玩偶。而她却在不经意间,将自己的心遗留在他的身上。二十二岁的她,依旧是他的玩偶,依旧深深地爱着他,可他却要和别人结婚。可她还是深深的,傻傻的爱着他。因为她知道,爱情从来都不是等价交换,不是付出了就会有回报……为了他的梦想,为了他的幸福,她带着满身的疲惫离开了他。原以为,他会因为这颗“种子”而留在自己的身边。可最后她才发现,原来他的心早已不在自己的身上。他有的,只是埋怨和报复。为了孩子,为了自己,这一次,她要永远的逃离他。
  • 大哥把我掰弯了

    大哥把我掰弯了

    十一岁的某人因为老爸的一巴掌而离家出走!十五岁的某人终于在老妈的劝说下,回了家!意外经常有,今年特别多,回到家的某人突然多了一个大哥,再次,气愤又离开了家十八岁的某人终于把自个搞出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