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凡是人做任何事一定是有目的的,尤其从事的是政治家职业的人。
郑庄公的性格上是一个不安分的人。
他胸怀大志,要在一番广阔的政治舞台上施展权脚,必须突破常规。突破常规却又不得不遵循故有的礼制,这是一对矛盾。
怎样才能用手中的矛戳破常规的盾呢?
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展现另一副面孔,以缓解突破常规行为带来的负面形象。
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善于危机公关。
那会郑国没有危机公关部的编制,危机公关这种事就只能劳烦郑庄公亲力亲为了,想想郑庄公这份郑国国君的差事干得并不轻松。
所以说骂郑庄公极其虚伪,是鳄鱼的眼泪,是猫哭耗子的人如果有机会干一下郑庄公干的差事,估计体会就大不同了。
干政治家这份职业杀人见血最容易,最容易得到的结果也是在历史的档案上留下最简单的两个字----暴君!
想要当一个有抱负的政治家是相当不容易了,除了会杀人,更要会安抚笼络人心。
郑庄公厉害的地方就是更会安抚笼络人心。
透过“假命伐宋”这件事,就可以看出郑庄公的谋略和安抚笼络人心的手腕。
郑庄公想要实现振兴郑国的梦想,首先被郑国的地理位置所制约。郑国处在南有蛮楚,北有强晋,西有东周,而东又而邻卫、曹、鲁、宋、陈、蔡诸国。宋国在卫曹等小国中很有号召力的,而宋、卫曾经联合攻打过郑。对郑庄公来说与自己可以抗衡的就是宋国,除了宋国这个障碍才可能实现郑国的强盛。
稳定了国内形势,腾出手来的郑庄公准备定点清除国际争端了,以战争换敢郑国的和平。
隐忍的郑庄公出手了。
郑庄公很清楚,仅仅以一己之力和宋国交战结果极可能是灭敌一千自损八百,这种玩命的打法郑庄公是不会采用的。
郑庄公首先采取的是加强外交攻势,建立同盟阵营。他几次和当时的第一大国齐国以及鲁国的国君访问交流,订立了同盟国的关系。齐、鲁位于宋国的东北部,这种同盟关系牵制制约了宋国,使宋国不敢与郑国放手一博。在和宋国交战中,郑庄公将夺取的宋国领土郜、防二城送给齐、鲁,齐国没有要,郑国也没有要,郑庄公大度地都送给了鲁国。
笼络手段登峰造极,还博了个不侵占别人的名声。
其二利用是东周朝上卿的身份,借周天子之名以宋国不朝贡之名整肃朝纲,率兵教训宋国,对宋国形成舆论的压力。郑庄公出兵打宋,并不是一家之举,他打的旗号是:承王命讨伐。这至少从法理上说明郑国的行动不是非法的,是通过授权的。
这种游戏到二十世纪初2003年3月20日美国总统老布什也玩过,通过联合国授权纠集30个国家讨伐了伊拉克。
第三,扶植宋国反政府势力,瓦解分化宋国政府的力量。宋国前国君的儿子公子冯逃到郑国避难,宋国和郑国为这事起过争端。郑庄公保护了公子冯,并厚礼相待。不得不佩服郑庄公的前瞻眼光,数年后宋国内乱,宋国人欲立公子冯为国君,公子冯归国前泣拜郑庄公,发誓表白:当世为陪臣,不敢贰心。
郑庄公三管其下的策略,虽然没有灭掉宋国,但宋国在郑庄公时代再没有能力成为阻碍郑国发展的障碍了。
“假命伐宋”让郑国换来了阶段性的和平时间。
真正让郑庄公扬名立万,在江湖上有了地位,是郑庄公和周恒王(姬林)打的那场历史留名的一战-----“繻葛之战”。
姬林是姬宜臼的孙子,照理周平王死后传承周天子位置的应该是太子狐,可是这位太子狐是个悲摧的太子,因为老爹周平王无能,被当做人质在郑国呆了N年,好不容易无能的老爹驾崩了,眼瞅着自己可以一下登上龙位当上天子,却在回到自己的王宫后便陪他老爹一同赴了黄泉,儿子姬林替代他当了天子。
史称周恒王。
姬林即位时正是郑国改革发展的高速期,郑庄公和姬林的争端和矛盾也逐渐显露。必须承认这个姬林比他爷爷宜臼有抱负,姬林一心想恢复周朝曾经统治各诸侯国时的权威,就必须选择一个可以打压的诸侯国,以儆效尤。
姬林选择了郑国。
选择郑国为打压对象不能说姬林选择错了,当时郑国正处在高速发展期,风头正健。而且郑国还沒有强大到成诸侯大国强国,以自己天子宗国能力,聚合一些诸侯国联合打击绝对有胜算。如果打压郑国成功,一可杀郑国锐气,二可让其他诸侯国彻底附庸自己,重塑大周的辉煌。
姬林的想法是没有错。
但是姬林的确错了,错在不了解郑庄公就下手了,罢了郑庄公上卿的官职。
郑庄公以谋略著称,会看不清姬林的打算?之所以他还眷顾周朝上卿的官职,完全是因为要利用这个职位替郑国谋福利,说俗点这个职位是郑国小金库的来源地。
还有一点是郑庄公对周王室采取的战略策略的问题。
郑庄公要经营好郑国也离不开周王室这棵大树,大树的好处是可以遮阳庇护,这当然是在郑庄公需要遮阳庇护的时候。想要经营好郑国,让郑国也成为大树势必要和这棵大树争地争阳光权。
郑庄公对周王室采取的策略是又打又亲的战术,必要时还揉一把。当周王室限制自己发展时是毫不手软打击一下,周王室能满足自己时就亲近一下,而上卿这个职位正好可以做这种又打又亲,又亲又打的事。
姬林趁郑庄公不在洛阳时罢了他上卿的官职,郑庄公被炒了鱿鱼。当年周平王也想炒郑庄公鱿鱼的,只是他没有他孙子胆大,想而不敢为。姬林年轻气盛,把他爷爷当年想又不敢做的事做了,这一下子就把郑周间的矛盾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了。
上卿这个位置有点好似郑庄公的奶酪,姬林首先动了郑庄公的奶酪。
好吧,你动了我的奶酪,我们既然亲近不了只有动手了。
姬林只看到郑庄公隐忍的一面,没有看清郑庄公还有狠的一手。
郑庄公动手了。
这次他没有找什么承王命讨伐的借口了,因为他是直接奔着斗地主去的。
郑庄公让大夫祭仲领兵去了周朝的温邑(今河南温县)把成熟的麦子统统代劳收割充了郑国国库,接着祭仲还深入到洛阳郊区把地里的粮食作物又收了一通,运回郑国。
春秋时期粮食作物就象现代的能源产品,没有它国家将会瘫痪的。
姬林怒了,亲率联合****讨伐郑国。
这就是著名的“繻葛之战”。
郑国以一国之力对付周国、陈国、蔡国、虢国、卫国的联合进攻,郑庄公在繻葛(今河南长葛)布阵列兵。
谁也没有料到郑庄公居然练就了一套奇门之阵----鱼丽阵法。
鱼丽阵法即军队站位如穿梭的鱼群,在车战中发挥步兵的威力。大将位于阵中,主要兵力在中央集结,分作若干如鱼鳞状的小方阵,层层保护弥补空隙,始终保持进攻队型,彼此呼应。
郑庄公指挥军队先攻实力薄弱的陈国,击溃陈国又逼迫蔡国、卫国军队逃窜,然后合围夹击周军。郑将祝聃一箭射中姬林肩膀,周天子受伤逃难。祝聃欲追击活捉姬林,被郑庄公制止:君子不要逼人太甚,何况欺凌天子?我们是自卫反击,国家能解除安危就足够了。
郑庄公的确是足够了,他需要的不是灭了周,而是在周朝建立威信。
自此,周恒王姬林这位天子威信扫地,郑庄公声威大振,宋、卫等宿敌国纷纷前来求和,同时郑庄公和大诸侯国结盟。
郑国在中原崛起。
因为“繻葛之战”争霸的大幕正式拉开。
历史记住了这位小国君主的名字:姬寤生。
春秋时期四小霸主之一郑国国君郑庄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