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758000000009

第9章 板垣征四郎——他让东北从中国领土上“独立”出来(4)

板垣的参谋请他停下来,马马虎虎地掘两下土就行了,何必跟这些无情的植物较劲呢?但板垣不肯,还是狠命地又砍又刨。

黄昏时,板垣结束惨烈的劳动场面,回到室内,冲冷水浴。

6点钟,进晚餐。晚餐一般以大米为主食,和值班的炊事兵吃的一样,还有罐头,也有蔬菜,但有时候会以野菜来代替蔬菜。偶尔,会吃到日间从河里打到的淡水鱼。无论伙食如何,他从不挑剔。既然吃什么都没有滋味,那么端来什么,就一口不剩地吃光什么。

餐后,他会与部下聚堆儿闲聊。无话可聊时,就去读书。想方设法熬到9点钟或10点钟,再躺到那个英军士兵为他专门打造的木板床上去。

每天,板垣都雷打不动地重复着前一天的日子,直到1946年4月,他的这种“环保”的、规律的生活,被彻底终结了。

4月11日,英军送来的一纸正式通知,打破了这个橡胶园里的平静。通知上说,板垣作为战犯,将在7天后被美军飞机送返东京,在巢鸭监狱中等待盟军的审判。

想到前途未卜,橡胶园里人人沉闷,即便是当晚举行的告别宴会也像空气中的雨林气味一样,浮动着一层惶惶不安。

第二天,板垣不再开荒了,他找来几张高级白卷纸,用墨笔在上面写了一份诀别辞:“时逢悲运饮恨长辞……吾等即将为联合国军所处决之心境不难理解。孰不为之挥泪而引痛哉……”言辞中,他已经预感到了等待自己的命运将会是“与世长辞”,所以,这个无恶不作的侵略者竟然也悲切起来了。

这份诀别辞写得很精心,完成后,他又找来一个高级白纸信封,把它装了进去。之后,作为遗物,他把它交给了在新加坡战犯辩护部做训导工作的陆军中尉松浦,请松浦保存。松浦把它裱成卷轴,保存在一个秘密的地方。20年后,当板垣的夫人喜久子到关西的时候,松浦把这份秘藏已久的诀别辞送给了她。

4月13日,在板垣的官邸——那个荒草丛生的橡胶园,又举行了一次辞别宴会,参加宴会的人包括全体参谋和各个部队的司令官。板垣慷慨地表达了愿为天皇之康泰、祖国之安宁而献身的想法。

4月15日,板垣给方面军官兵写了诀别辞,说,从停战以来,他和官兵们都备尝了人世辛酸,他每一想到官兵们或疲于劳瘁,或死于锋镝,或罹于疾病,或身陷囹圄,一想到他就要与他们诀别,简直悲痛得都没有语言可以形容了,悲痛得都没法活了。但是,没法活,也要设法活,人人都要“确信国体,倡道义,守志操,以全我皇军之美德……”

屡屡宴请,屡屡挥毫,板垣好像很冷静,好像把一切都放下了,在入世与出世间,如一位超然红尘的达人。他的“高尚节操”,也被渲染得淋漓尽致,让许多官兵感佩得直流泪。然而,在感人肺腑的告别宴会背后,在慷慨激昂的文字背后,却隐藏着板垣猥琐卑污的真实面目。

板垣声言,他不会躲避审判,他要直面审判,所以,他不会选择自杀。听起来,他有一颗勇敢的心。可是,他不自杀也就罢了,他竟然试图出逃!他准备逃往南美洲去,为此,他向英军驻新加坡司令官史密斯行贿了黄金、白金、钻石,总价值30万美元。如此厚礼,史密斯照单全收,但对板垣的监控却更加严密了,最终使他未能逃脱。可见,板垣有的是一颗不安定的、时刻想着逃跑的心!

4月18日,指定的日期终于迈着八字步悠闲地到来了,而板垣并不悠闲,他很沉重,脚步迟滞。下午2点钟,当他在日军官兵眼巴巴的送行后,前往新加坡的涉外部,在那里等待盟军的下一步安排时,他的心,好像从胸腔里脱落了,一直下坠,下坠到他身体的深处、不知名的深渊去。

4月19日一大早,天下起了雨,板垣被指定乘车前往加兰机场,准备在那里乘美军飞机前往东京。在盟军的恩准下,板垣还保留着日军的一辆轿车。因此,出发时,板垣和他的参谋长、参谋副长都坐在这辆车上。

在盟军指定的7点钟,板垣到达了加兰机场。美军人员还没到,板垣只好等候美军飞机场的勤务人员来上班。不想,雨水骤然强烈了,雨点变成了雨流,哗哗地拍砸在车上,冒着白色的烟气。整个机场都模糊了。

车上的参谋对盟军士兵说,如此大雨,最好请板垣进入室内等候。话音刚落,就被盟军士兵简洁而坚定地否决了。

参谋便将车开到了一处屋檐下,希望能在那里稍稍避一下雨。诡异的是,车刚停过去,也就是几分钟的工夫,雨势突然又温和下来。

板垣和参谋们在车中互相表达了惜别之情,忽然,他们无意间看到,有吉普车开进了这个被严密警戒的机场中,那是盟军拘留所的车辆。仔细向车里瞧,车中正坐着木村兵太郎等3位司令官!

板垣的参谋长想,大概木村他们也是和板垣同乘一架飞机的。但他只是想想而已,他不能有任何行动。在盟军士兵的看守下,使用语言互相问候是不被允许的,所以,他极尽所能地用目光与木村等人相互示意了一下。之后,就低下头了。

在机场等候了2个小时后,快到9点钟的时候,雨戛然而止了。就像有一个按钮在控制它一样,说停,立刻就停得干干净净,天空被洗得剔透明亮。

美军的吉普车向板垣的车子开过来,然后,接走了板垣,向飞机驶去。板垣的两位参谋是送行者,因而被勒令停在原地,不得前行。他们老老实实地站在那里,目送板垣渐远。稍后,便看见运送板垣等人的飞机,轰鸣着盘旋到了空中。

板垣坐在飞机上,表情严肃。想到此后的事情,心烦意乱,情绪低沉。他想,终归是免不了一死的,仅是“满洲国”的问题就会为他带来数不清的麻烦。由于“满洲国”事件过于重大、庞杂,围绕它的每一个细节,几乎都能写出一本书来,都足以把他扔到油锅里去生煎。关东军司令官本庄繁倒是不用纠缠在“满洲国”的问题上了,他于1945年11月20日以自杀的方式,把所有的麻烦都埋葬了。

本庄在中国生活了20多年,是一个好摆谱的老官僚,一个纯正的老牌法西斯军官。虽然他被日本军界称为“厚道老头儿”,但板垣很清楚,本庄曾多次上书主张武力征服中国的东北和蒙古,以便“为伸张国运作出贡献”。在侵占东三省的过程中,出于明哲保身的想法,他有过犹豫,但终究还是扩大了事件。在此之前,关东军司令官的地位非常低——在驻外军队中,排在第一位的是朝鲜军司令官,排在第二位的是台湾军司令官,关东军司令官只能屈居末位。但在此之后,关东军司令官的地位,却一跃而升高到第一位了。本庄除了司令官的身份,还拥有了殖民统治者的身份。这些在当时都是“荣耀”的经历,在战败后就成了显赫的罪证。因此,本庄在接到逮捕令的第二天,70岁的他就喘着粗气跑到青山的陆军大学把肚子切开了。

在日本,自杀,是证明自己是一名武士的方式,也可以被视为一种畏罪的表现。无论哪一样,板垣都不想沾边。但他又对接下来的审判感到惶恐惊惧。迎接他的将会是什么呢?

板垣的闹心事儿

1946年5月3日,原日本陆军省中枢大本营的周围,在炮火中残存下来的几棵树木,虽然残败不堪,但在几根顽强的枝条上,还是萌动起了一些绿意,绽出了少许活泼的嫩芽,颜色是一种浅淡的黄绿色,就像雏鸟的小嘴巴。与这些生机勃勃的枝条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建筑物上的暗褐色木框,以及上面厚重的黑漆字:远东国际军事法庭。

东京审判开始了。

近“审”情更怯,但板垣已经别无选择了。他一再给自己鼓气,试图表现出乐观冷静的姿态。

被关押到巢鸭监狱后,板垣在会见他的一位部下时,一见面就举起左手,做出了一个手持酒杯的姿势,故作洒脱地说:“喂,你还喝吗?”

板垣平时嗜酒,但监狱生活并不允许他斟酒畅饮,就连会面,都是远距离的会面。板垣和他的部下,分别被阻隔在会客室中的一面铁丝网的两侧,他们隔着细密的铁丝网交谈,每一句话,都要在传播的过程中,沾染到铁丝的凉意,无论板垣如何努力地表现自己气度未失,流于末路的境况,也是不言而喻的,是惨淡灰暗的。

日复一日的监狱生活,逐渐把板垣的故作冷静,消磨成了真正的沉闷。

每个夜晚,他都要忍受一个疯狂战犯的怪叫。这名战犯每天都要歇斯底里地叫喊到夜里10点多钟,使他感到狱中的氛围格外阴沉。天亮后,他还要心绪不佳地拿着餐具和战犯们排成一队,等待分领食物。除了上庭,他还要负责打扫走廊。每次干活,他都沉默不语,一寸一寸地清扫。

板垣此时并不知道,与他被关押在一起的大岛浩——陆军中将、原驻德大使,已经把他的一切行动都默记在了心里,并在出狱后,以他为事例,四处传扬,说在巢鸭监狱里,美军对待战犯极不人道。尽管美国一再唱着扶持正义、维护人道的高调,但事实恰好相反,他们没有把板垣等人当成政治犯,而是当成了刑事犯,对待板垣极其无礼,而板垣却总是“从容不迫,甘受暴虐”。

把政治犯变成了“保洁员”,是大岛浩对美军痛恨的理由,他认为这是美国以“正义审判”的名义所进行的复仇。

此言实属夸张。不过,监狱生活毕竟是不自由的,而且,板垣也更加深切地体会到了,死神每天都在走近他。可是,尽管如此,他依然没有放弃自己的生命,他的理由是,“犯罪一事我负有全责,这就是我活到今天的主要原因”。

板垣说,他在公审中决不会为自己进行辩护,但实际上,他决不会为自己少辩护一句。仅是他提交给法庭的供词,就长达48页,在供词中,他一生的所学,大概都用来洗脱罪名了。

在连绵有如江水的供词末尾,板垣竟然还端端正正地写下了这样一行字:“凭良心陈述真情,任何事情无一隐瞒,任何事情亦无添加。”

1946年7月6日,法庭审理沈阳事件。针对板垣的书面证词,律师对板垣展开了讯问。

不知是什么原因,战犯们对审讯板垣的这段过程表现得很有兴趣,几乎每个人都面呈兴奋之色。就连与之关系不大的佐藤贤了,也身体前屈,伸着他那张圆滚滚的大肥脸,入神地听着、看着,神情极其生动,好像既恨讲话者太饶舌,又无法不让人家说话,急得不得了。与此案有关系的战犯,则忙着用笔记录,以便抗辩。

板垣或许没有注意到这些战犯的怪异反应,因为他心无旁骛,竖起耳朵仔细地倾听着每一句话,无暇他顾。当法庭讯问他时,他也格外全神贯注,回答得分外谨慎,推卸责任时,往往推脱得一干二净。

中国检察官倪征用清晰的英语问道:“你可承认爆发沈阳事件之前曾持有关东军绘制成的作战计划?”

板垣说:“所谓的作战计划,有必要向您说明一下。”

倪征简短地说:“我不想听说明,你只用回答是或不是。”

板垣顿了一下,说,作战计划是由作战主任负责,主要是根据东京大本营的指示制订的,和他没有关系。他一竿子把责任推到大本营去了。

板垣在他的供词里,还把沈阳事件写成了一种“忍辱负重”之下的爆发:关东军一直“隐忍自重”,实在是因为张学良制造了300多起侵害关东军的“残酷暴行”,共产党还联合国民党共同抗日,致使许多“热爱和平”的日本兵“壮烈牺牲”,所以他才在“被逼无奈”之下,指挥关东军“讨伐匪贼”的。

这时,有几个日本军官都出庭为他作证,否认是日军挑起的战争,并把沈阳事件说成是“非战争”。板垣一边听他们在证人席上信口开河,一边隔着很远的距离,面带得意之色地向他们挥手示意。

当审判进行到“满洲国”一节时,为板垣作证的日本军官更多了,他自己的辩词和推脱也格外多得出奇。

他说,日本的一片碧血丹心,就是为了“解救受苦受难的东北民众,而东北民众正殷殷期待着我们的拯救”。“当时的行政机关、警察机关、电信电话等通信机关、金融机关等一时失去了职能,市民都闭门不出,一时间完全变成了无秩序的城市,甚至达到了连监狱里的囚犯也大摇大摆地在街上走来走去的地步”,鉴于事态如此严重,为了“救中国人于水火中,实现日本的慈善义举、和平愿望”,保境安民,才创立了“满洲国”。而溥仪也一心巴望着做皇帝,非常积极地靠拢日本,日本不忍拒绝,便给予了热情的帮助,所以,该政权也并非傀儡政权,溥仪也不是傀儡。一切都是中国人自己造成的。

任凭板垣如何鬼话连篇,他的证人们如何用动人的言辞包装他,终究无济于事。1946年8月16日,溥仪的出现,彻底地击垮了他。

看到了溥仪,板垣的第一个反应是:这真是“奇迹”!如此胆小怯懦的人竟然斗胆出庭来指证他了。

其他战犯的心情也都是惊异的。板垣偷偷地扫了一眼被告席,看到把溥仪从天津骗到长春的土肥原贤二,紧张得脸色苍白,一贯的老成稳重也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

疯狂主张侵略中国的东条英机,小眼睛盯着溥仪一眨不眨,好像有什么东西黏住了他的目光似的。

板垣在中国时任命的“满洲国”总务长官、国务大臣星野直树,原本一直低着头在拼命地做记录,这时候也因为惊讶而把铅笔搁到一边去了,只顾呆呆地傻看着。

前关东军司令官、本庄繁的后继者梅津美治郎,反应最为激烈。大概是因为他与溥仪往来最多,所以,他不忘“旧谊”,忽地一下站了起来,肃迎“皇帝”入场。

对于梅津美治郎在大庭广众之下继续伪装他的仁厚,溥仪面无表情,他径直走到证人席,在向法庭举手宣誓后,开始答复法庭的诘质。

溥仪说,他是在板垣的压迫下,才做“满洲国”的皇帝的。起先,他被板垣软禁在距沈阳不远的汤岗子的一家旅馆中,连下楼都要请示板垣。后来,他又被软禁在大连,板垣告诉他,“满洲国”由5个主要民族组成:满族、汉族、蒙古族、日本族和朝鲜族,溥仪将为国家元首,就是“执政”。溥仪不接受“执政”的称谓,定要保留“皇帝”的称谓。但板垣事后传话给他:“如不接受,将被看做是敌对态度。”

接受了“执政”后,还让他从日本姑娘中挑选妃子。溥仪不愿意在床上为关东军安插耳目,所以特意从长春的学校里选了一个文化程度较低的15岁女生,以为她即便经过日本人的训练也还容易对付。但他的弟弟溥杰还是被迫娶了日本皇室近亲之女嵯峨浩。之后,关东军炮制出《帝位继承法》,规定“皇帝死后由子继之,如无子则由孙继之,如无子孙则由弟继之,如无弟则由弟之子继之”。最后一句“由弟之子继之”最为关键,溥仪认为,日本要的是“一个日本血统的皇帝”。及至嵯峨浩产下的是女儿,溥仪才松了一口气。

根据溥仪的证词,法庭还勾勒出了“满洲国”的凄惨景象:日本人为了利用东北的人力和各种矿产资源,使东北成为日本的兵工厂,强制要求18~45岁的东北人为日军建筑公路、开矿。而中国劳工的生存环境恶劣至极:居所简陋不堪,不足以遮风挡雨;食物稀少污秽,猪狗不闻;衣服单薄破烂,难以蔽体;病时无药可医,任其死于各处。有企图逃役者,非打即杀。东北各地有100多个万人坑,其中大部分都埋着劳工的尸骸。

同类推荐
  • 勇者行动

    勇者行动

    家庭幸福与国家责任的冲突、为国牺牲的崇高精神、兄弟情义和对家人责任的合一
  • 先秦诸子军事思想

    先秦诸子军事思想

    分六章介绍孟子、孙武、孙膑、吴起、尉缭、墨子等先秦诸子的军事思想,重点在军事理论、战略谋略方面的研究。并对诸子军事思想的异同和特点作出了分析研究。观点与材料结合,史论结合,内容有所创新。
  • 天下匪兵

    天下匪兵

    国破,山河依旧在,是热血男儿,就志保家园。抗战初期,国军腐败无能,节节败退,只知欺压百姓,主角姜耀祖愤而出击,收编部队竖起保家护民卫国的铁血大旗,走上真正的抗日之路,打得日寇闻风丧胆。然而抗日战争结束后,他却面临来自同胞的算计……他该如何化解这重重危机?(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实属巧合。)
  • 不败军神

    不败军神

    对于中华民族来说,近代史就是一部屈辱史,如果甲午我们没有战败,如果一战前可以完成工业革命……吴畏穿越到一个平行世界,历史已经改变,但是民族依然积弱,他要做的,就是抓住每一次机会,让这个古老的民族重新成为世界霸主,威临两洋,剑指中东!
  • 二战史·叱咤英豪

    二战史·叱咤英豪

    本套书系时空纵横,气势磅礴,非常具有历史性、资料性、权威性和真实性,史事详尽,图文并茂,非常具有阅读和收藏价值,是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很好总结和隆重纪念!
热门推荐
  • 毛泽东这样学习历史这样评点历史

    毛泽东这样学习历史这样评点历史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毛泽东读史说史,在于适当的应用。他一生走遍大江南北。解放以后,每外出必自备中国地图,找好路线和方位;每在一处会议,就要向所在地的图书馆查阅大量图书;每到一地,还要查阅地方志和有关本地历史文化书籍,和当地人员畅谈、作情感交流。这也是读史的别致处,也是他不断深化自己研读历史的一个方法。毛泽东对历史的评说,虽然很多是片言只语,甚至是日常生活中的闲话,但却能折射出这位历史人如何运用历史,恰到好处。
  • 联邦第四舰队

    联邦第四舰队

    没有功法,没有魔法,也没有YY,只有纯粹的科幻。一副瑰丽的纯科幻太空战史诗。曾几何时,我们看到的科幻小说大多是那些结果严谨没有YY的作品,然而渐渐地市面上的科幻慢慢变成了玄幻,科学幻想被扭曲,科学早已不在,这种不是我们想要的科幻!谨在此,还各位一个真正的纯粹的科幻小说!
  • 救命我掉进英雄联盟里了

    救命我掉进英雄联盟里了

    “如果我能回去的话,我一定要好好水一贴……”庆元衔一根青草,阳光被草尖分成两片,仰躺在松软的草丛上,树林清静幽深。这真是一处绝妙的休息之地,但是他却悠闲不起来。不是因为这草地有些湿润,不是因为四周有扰人的蚊蝇,也不是因为其它。“真是日了狗了,我掉进…英雄联盟里了?。”
  • 天黑了还会亮

    天黑了还会亮

    人的一生中所有的故事都是源于遇见与有些人的遇见只是萍水相逢而有些人却会铭记一辈子无论他们选择留下还是离开都像天黑了还会亮那样平常普通
  • 快穿之隐藏boss看过来

    快穿之隐藏boss看过来

    隐藏boss追着葵花进入一个又一个的世界,陪聊、陪任务、陪虐渣以及甜蜜蜜的腻。
  • 重生之花开芳菲

    重生之花开芳菲

    她在上一世为令人瞩目的贵女,出嫁时良田千亩,十里红妆。可她的家族却盛极而衰,一场繁华凄凉收场,而她也被夫家视为弃子,暗自处置。再活一次,她的人生该如何重来?她是否能改变身边的一环一环?那条看似锦绣却实则荆棘的老路她与她的家族是否会再走一次?看她如何信手拈来,改变众人人生。
  • 古代数学与物理学(中国文化史丛书)

    古代数学与物理学(中国文化史丛书)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民族,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悠久的文明之一。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近5000年之久,从公元前841年开始,有文献可考的编年史从未间断,至今已近3000年,这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是绝无仅有的。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只有中国的历史始终传承有序,从未中断。
  • 双色羽翼的神冥公主

    双色羽翼的神冥公主

    神冥公主蓝铃因为一些原因跳入转生池神王让她的哥哥朋友老公门下来找她可是蓝铃已经失忆了外貌也变了他们嫩找到她吗?他们又在人界发生什么事
  • 不在梅边在柳边

    不在梅边在柳边

    蒲刃在树仁大学读书期间与本校柳教授女儿柳乔乔相爱。毕业后,柳教授以蒲刃性格有缺陷为由,将女儿嫁给了蒲刃的同学兼好友冯渊雷。蒲刃毕业后,留在树仁大学任教,几十年后成为了一名物理学教授。这天,他突然接到了几十年没曾联系的柳乔乔的电话,知道冯渊雷因车祸死了。柳乔乔十分悲伤,面容憔悴。几天后,蒲刃接收到一封冯渊雷生前设定的一封邮件,说如果自己发生事故死掉,就一定是被谋杀的,杀死他的人叫贺武平,让蒲刃帮他申冤报仇。蒲刃就此展开了追查……冯渊雷的死,让蒲刃有了与柳乔乔复合的可能。可是在追查冯渊雷死因的时候,一个明艳、干练、阴狠的女人梅金闯进了他们的生活,使一切变得复杂起来。
  • 南方和枪

    南方和枪

    妓女青蓝为到底是远走南方寻找新机遇还是留在花街同猎户高桑厮守而举棋不定,高桑则固守猎人身份不愿改行不愿缴枪,最后以自残的方式挽留住青蓝。小说写出了妓女和情人的特殊情怀,更凸现了社会发展背景下人们面临现实考量和梦想羁绊之间选择的两难,为作者的“花街系列”精彩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