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斯特·菲尔德爵士指出:“正直是一个人品味的重要体现,它与你的成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正直就是无论你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和什么人在一起,都忠于自己、言行一致、坚守自己的信仰及价值观。如果你不正直,最终将失去一切,因为,别人无法相信你,不愿和你一起工作,或跟你进行交易。如果有足够的人不愿意和你共事,你的事业将会失败,无论任何一种事业的结果都将一样。丹佛·特金斯在《正直与我个人的创意品味》一书中写道:
大学时,我曾经在一家销售牛乳代替品的乳清饮料公司工作,我是一名经销商,业绩达到全公司最高点,并拥有两个销售站,但是由于公司部分领导人员缺乏正直及踏实的精神,导致整个公司瓦解。即使如此,这个经验仍然使我学习到许多宝贵的本西,如贩卖商品的技巧以及如何和他人共事,而更重要的,我了解到如果一个人既无能力又缺乏正直,他便非常容易失去他已经达成的事情。
自从有了那次工作经验,我对于加人传销组织显得格外谨慎。后来借由一些高层工作的经验,以及在各处演讲的机会,我遇到一些既有能力又正直的人,他们所生产的产品品质优良,而且效果良好,因此我开始和他们合作,协助他们在行销方面的工作。
任何一位进人销售业的人都知道,基本上,金钱是一切的出发点。人们进人公司工作是为厂要赚钱,这并没有什么不好,相反的,对那些不这么盘算的人反而使我感到不安,因为在我们的生活里,没有任何一件事情不需要花钱。
当然,家人、友情及人际关系则是建立在一些比金钱更重要的事情上。但是在商言商,只要我们进入商业圈,不管是职员、顾问、老板、合伙人或消费者都和金钱脱离不了关系。
一旦你从商,能力与正直的要求会变得更加重要,因为人们不希望购买劣质产品,或受到无礼的服务。当然,他们更不想和那些无知、没有技能以及不诚实的人来往,我不愿意,你不愿意,没有人会愿意这么做。
一个正直的人会在适当的时机做该做的事,即使没有人看到或知道。
查斯特·菲尔德爵士指出:“说谎有时候也会使人受到伤害,但是当谎言被揭穿的时候,受伤害最大的还是说谎者本人,因为以后不管你再说什么,你的话一定会让听者大打折扣。”
为自己的言语行为找借口而说谎的人,往往只是担心自己的名誉受到损伤,所以才编造谎言。这种人会因为自己的谎言感到不安,结果反而伤害到自己的名誉,使自己感到可耻。如果因此而遭到四周的人鄙夷的眼光,这也是毫无办法的事情。
如果不幸犯下过失,与其以说谎的方法来隐瞒事实,倒不如老老实实地承认来得好些,这是要求改过的唯一机会,也是请求原谅的唯一方法。
将过错或者不顺利的情形隐瞒下来,并不是一种好的行为表现,而且,担心事实真相被揭发的心情,也会很自然地传递到别人眼中。所以,在这种情形之下,你成功的机会一定很小,而且你最终不会成功也是理所当然的。
如果你不想使自己的良心或名誉受到伤害,想在社会上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你就不应该说谎,这件事情你一定要牢记在脑海里。而且这么做是你的义务,也是为了自己的利益着想。
绝大多数人一生下来就被告知:任何交易都要绝对诚实。如果你想达到成功的顶峰,绝不可欺骗和说谎。谎言,即使是善意的小谎言,也曾使得许多人由好不容易攀上的顶峰摔落,或是使得他们追求成功半途而废。这个跟斗能掉得多重?想想某位美国总统就因为对全美人民撒谎,而黯然下台的例子。
在现今社会,我们看到小孩对父母说谎、父母对小孩说谎、夫妻间相互欺骗、官员也欺骗对他们依赖有加的民众,这是可悲而又无可争议的事实。是的,撒谎已是一件平常的事,但你不会希望它成为你日常言行的一部分,绝对不可以。
有许多关于诚实与不诚实的故事,已经流传了好多年,其中有些是真实的,有些则只是传说。譬如,几乎每个小学生都曾经听过乔治·华盛顿和樱桃树的故事。当乔治的父亲站在他面前,问他是谁砍了那棵树时,小乔治手握他的小斧头说道:“我不能撒谎,是我砍的……”不管这故事的真实性如何,它都不失为一个好故事。
此外,每个小学生也都学到另一个关于亚伯拉罕·林肯的故事。年轻的林肯受到母亲的差遣,到好几里外的商店为她买些东西。在回来的路上,林肯发现商店老板多找了钱。于是他又拖着疲累的脚步折返那家商店,把多找给他的那一两分钱还给人家。在这故事里,钱的数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林肯所显示的诚实,这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圣经》告诉人们,你们要说实话,而说实话能使你自由。什么自由?像是免于罪恶感、羞耻、不信任、闲言碎语、丑闻、丧失自尊等等的自由。
当你凝视着镜中的你,能够对自己说着同样的话,你所说的也一定是真话。谁比你更有资格对自己说真话呢?就一个人和他成功的秘诀来说,在交易中保持绝对诚实,是你踏上成功之途最重要的事情之一。
斯蒂芬·柯维埋头研究了美国自1776年以来发表的论述成功之路的著作,他差不多阅读和浏览了诸如自我完善、大众心理学和自助领域里的数百本(篇)书籍、文章和小品文。手头积累起了一个自由和民主的民族对成功生活的关键所在的看法要点和真知灼见。
他注意到,几乎所有的前150年左右的该方面文献集中探讨的是可称之为“品格伦理学”的问题,并以此作为成功的源泉,比如正直、谦让、忠诚、自制、勇气、公正、坚韧、勤劳、质朴、虚心和推己及人的金科玉律。本杰明·富兰克林的自传是那一文献的代表作,它基本上讲述了富兰克林本人努力将某些原则和习性深深融入自己本性的故事。
品格伦理学认为,有效生活的基本原则是存在着的,一旦人们了解了这些原则并将它们融入自己的基本品格之中,他们就会获得真正的成功和持久的幸福。
但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不久,对成功的基本看法由“品格伦理学”转向了柯维称之为“性格伦理学”的学说。成功越发成为由性格、公众印象、态度和行为举止以及使人际交往过程变得顺畅的技巧所决定的问题,这一性格伦理学实际上分成了两个分支:一是人际和公共关系的技巧;另一是积极的精神态度。这种哲学的某些内容以某些激奋人心和往往应验的格言加以表述,例如“你的态度决定你的高度”,“微笑比皱眉赢得更多的朋友”和“想得到必然做得到”。
柯维认为,性格伦理学的以下基本内容,即性格成长。交际才能培训、影响策略和积极开动脑筋方面的培养等是有益处的,在某些情况下,它们是成功的关键。但这些要素是次要的品质,而不是首要的品质。或许,在动用我们人类的能力在祖先的基业上建造大厦时,我们已不知不觉地变得如此关注我们的大厦,竟忘了承载大厦的基础;或者,老在我们没有播种也许忘了必须播种的土地上收获。
如果一个人试图以人际感化术来使他人为我所用,更勤奋地工作、更有干劲、喜欢自己和彼此相爱,而他的品质却存在着基本的缺陷,充斥着欺诈和伪善,那么从长远看,他是不能取得成功的。
一个人的口是心非会酿成不信任,他所做的一切,即使使用所谓的睦邻术,也将被人视为玩弄权术。不管他的话讲得如何动听,甚至他的意图是如何善良,均一点都不起作用。如果缺乏信任或没有信任,就没有取得永久成功的基础。唯有根本性的优秀品质才赋予技巧以生命力。
将注意力集中在技巧上犹如上学死记硬背。你有时候可以勉勉强强地蒙混过关,或许甚至会取得好成绩,但如果你不日复一日地用功,你就不可能真正掌握你所学的课程或养成有教养的头脑。
你想过没有,种庄稼糊弄事——春不种,夏嬉戏,秋抢害似求丰收——将会何等地可笑?农活有其自然规律。人们必须付出辛劳的汗水,必须不违农时。你始终只能种什么收什么,偷懒是不行的。
在人的行为上,在人际关系上,这一原则最终也是千真万确的。它们也是基于收获法则之上的自然规律。就短期而言,在一个诸如学校的人为社会系统内,只要你学会了如何巧妙地应付人为的规则,“按规矩做”,你就可以蒙混过关。在大多数一次性交易或短期的人际交往中,你可以以性格伦理学来侥幸取胜,可以以魅力、技巧和佯装对他人的嗜好感兴趣而给别人留下良好的印象。你可以拣起一些在短期场合有效的便捷技巧。但仅有这种次要的品质在长期的关系中不会产生永久的价值,如果没有内心的正直和基本的品格力量,生活的挑战最终会使真正的动机暴露出来,人际关系失败最终将取代短暂的成功。
许多具备了次要的优秀品质的人——即其才能获得社会公认,却在品格上缺乏首要品质和长处的人,或早或迟,你会在他们与人所处的每一个长期关系中看到这一点,无论这一关系是与一个生意伙伴的,是与配偶的、朋友的,还是与一个正在历经认同危机的十几岁孩子的。在交往中,最有说服力的是品性。正如爱默生曾说过的那样,“对我来说,你的为人胜过你的雄辩”。
当然,也有这种情况,有的人品格不错,但缺乏交际的技能,那当然也会影响到关系的质量。不过这种影响还是次要的。
归根结底,我们的为人比我们的任何言行都更具有说服力。我们都知道这一点。有些人我们绝对相信他们,因为我们了解他们的品性。无论他们是否能言善辩,无论他们是否掌握了交际技能,我们都相信他们,而且与他们一起成功地共事。
用威廉·乔治·乔丹的话来讲,“每个人都掌握着一种不可思议的行善或作恶的力量——他生活的寂静无声、不知不觉和不见踪迹的影响。这只不过是说:永放光芒的是人的真正面目而不是他的假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