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温的诗歌经常会发表对现代人的评判,它反对那些所谓拯救人类的力量。他认为,自然才是能把人类从绝对的精神空虚中拯救出来的力量。《房屋的地平线》的一大特点就是贯穿全诗的语言的缺失感,它缺乏内在和外在的细节性描述。而这种缺失正暗示了,人与自然分离的结果就会使宇宙失去颜色和意义。默温的诗歌坚持自然世界会持久和永恒而人类塑造和抵制的事物终究会丧失和腐化。总之,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复杂的,错误的处理会带来一系列问题。《房屋的地平线》深入揭示了这一主题。房屋的问题,正如诗歌所说的那样,把人性与真实世界隔离开来了。自然世界是开放的、包容的,而房屋给人的印象是密闭的、孤立的。
在诗中,诗人从时间入手,从人类与自然融洽相处的时期到现代社会,从人类把自己放在一个与自然世界分离的房屋开始,把读者的思想串联起来。诗歌的题目表明,人们现在居住的房屋已成为他们的全部世界,人们甚至看不到房屋的边缘。诗歌的大部分内容使读者回忆房屋之外的自然世界的丰富多彩,雨、雪、树、山以及未被人类文明触及过的遥远高原。然而,当房屋最初出现的时候,却是和自然相互依存的,从最初房屋构成的材料就可看出,如岩石、冰块和倒下的树。人们把房屋作为居住的场所。在那里,心脏跳动的回声被冰墙弹回。诗歌中描绘的自然房屋是充满创造力以及能给人的生命带来活力的事物。自然世界创造了属于它自己的一个模型,通过人类的想象,它变成了一个庇护所。在这里,搏动的心和自然世界相互回应着,人类通过双手和声音,和生态自然以及社会中的同伴相互交流。生命诞生的庇护所使人与自然动态地统一了起来,成为自然世界中的一道风景。到了现代社会,房屋却作为一个概念把人类与自然分离开来了。人类只是蜗居在自己房屋的狭小空间里,远远地与自然社会隔离着。这在诗歌的第五节体现得很明显,“我们在房屋里相遇/在房屋间迁徙着”。自然的辽阔广袤在文明的冲击下已经缩小了,而山川、美景和地平线也被冠以房屋的概念,现代社会中的人们已很少亲身体会这些事物。除此之外,人类把他们自己与自然美景的那种舒服的联结分离开来,而这正回应了我们生活中的无趣味。现在,“回应人声的冰墙”已经变得寂寞空洞了。人们只有儿童记忆中的那种与自然的交流联系,当他们“想起森林”的时刻,“在想起另一时代的房屋时”才看到自然美景。从前的“第一双手和声音”是存在与自然的空间中的,然而,当人们蜗居于现代房屋中时,自然的空间就会变得空洞起来,再也没有声音从冰墙上弹回。人们很少再看到远山,即使看到了,也只是在房屋间匆匆忙忙穿行的时候那随意的一瞥,很少了解它,欣赏它。因为现代的房屋不能像自然空间那样再回应人们的精神,因此人类和他们并没有一个实实在在的联系。
房屋是黑暗空洞的,毫无意义的,它隔离了人性。即使“房屋出现的时间很短”,人类也不会再意识到房屋之外存在的自然世界,“除非是在下雨或者是下雪天”。自然不再和人类有太多的联系,如果不关乎日常生活,人类将会忘记它。房屋增加了人类精神上的空虚。可是,人与自然世界真的失去联系了吗?在对人类寄居的现代房屋进行描述时,诗歌发掘出了人类与自然世界的那种联系,却是毫无意义的,诗人用了“黑暗”这个词语,也就是说当人在雨雪天或者在黑暗的房屋中的时候,人们才会想到窗外的自然世界,联系尽管有了,却是机械性的,这是在描述人造的空间时使用的唯一的一个形容词。人们的思想意识不能融入没有任何自然特色的房屋。而正由于此,人们的思想带上了枷锁。
同时,分离的意识也可以在行与行之间的中断体现出来,每行诗的结束不是在意群的结尾结束,反而是停留在意群的中央,而这表现了诗歌无序的一面。然而,这种诗人刻意的中断却拔高了诗歌的主题。有十行诗是以“房屋”结尾的。诗歌的这些无序状态来自于对现代房屋的重视所引发的破碎思维,而这恰恰彰显了诗人陈述的非自然空间对人类思维的破坏性。诗歌无标点的性质体现了标题的主要意象:现代房屋的成功带来的空洞成为人工空间的无止境的地平线,它们禁锢了人们对它边缘之外的自然世界的经历和欣赏。
人们缺乏视野和想象力的状况反映在了当他们继续生活在黑暗的、没有个性的房屋之中时所表现出的无所适从。在这些房屋之内,人们的活动单调乏味,或者是睡觉,或者是在房间做无意义的迁徙运动。当人类面对生活中的这种无意义的状态时,他们的生活就像处在梦游之中。通过这些描述,诗人传递了这样一副画面,人类与自然的自我隔离导致了精神上的死亡。然而,即使遭受了精神死亡的威胁,人类依旧在房屋间不断地迁徙,他们虽然断定“这儿有种不平凡的从前”,却不能将它是什么样的从前联想起来。人类所关心的只是房屋有着怎样“极大的幸运”,因为现代社会中的房屋是人们现在唯一觉得有价值的空间。具有讽刺意义的是,诗歌的结尾部分没有歌颂人类在建筑完美的房屋过程中取得的伟大成就,反而是驳斥了人们只把注意力放在这些物质产物上面,从而使房屋对人类精神的禁锢完全表达了出来。
诗歌的房屋意象呈现了超现实主义的一个特征,房屋的无意义性和人类对它们所做出的无意识的回应。房屋本身以及在房屋内外的迁徙移动,因为缺乏描述性的细节,所以表达出无意识的经历过程。人类唯一能表现出欣赏的房屋是自然的房屋,在那里,跳动的心能与冰墙回应,爱抚的双手和甜美的声音才会出现。当诗歌转向现代房屋的时候,人类的出现却似梦游状态,在房屋间做没有目的、没有特性的迁移运动。人们在房屋里的唯一行动就是睡觉,而这又彰显了经历的无意识性。这些超现实主义的观点强调了现代社会中人们经历的空洞性,房屋把人与自然分离开来导致了精神上的死亡。
默温的生态诗歌不仅关注了自然生态的发展状况,也关注了人类社会的精神生态。他将人们的注意力引向了对那些无法用语言表达的万事万物的关心,同时深入地揭露出生活在现代房屋中人们的精神状况,既是无情的披露,其实更是对这些事物的关心。在用语言描写生态危机的同时,默温也流露出回归自然、诗意栖居的愿望。而这正符合诗歌的主题意义,人类要保持清醒,有幸在房屋的庇护下发展人类文明的同时,也要保持与自然的通融,亲近自然,才能在浮华的物质世界中获取心灵上的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