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363500000013

第13章 常用方剂(1)

一、解表剂

根据“因其轻而扬之”“其在皮者,汗而发之”的原则而立法,用辛散轻宣的药物为主而组成,具有发汗解表作用,用以解除表证的方剂,叫做解表剂。此属于“八法”中的“汗法”。

解表剂主要用于六淫之邪侵入肌表。如外感初起,症见恶寒,发热,头痛,身痛,脉浮等,又如麻疹初期、疮痈初起、水肿初期,见有表证以及风湿在表等证,亦可选用。

邪在肌表,在临床上,常见的有风寒与风热的不同,如风寒表证,宜用辛温解表,风热表证,宜用辛凉解表,此外,如果患者兼见阴阳气血不足的,还须结合补益药物使用,以扶正祛邪,使正胜邪却。故本类方剂可分为辛温解表、辛凉解表、扶正解表三类。

解表剂多用辛散轻宣之品,故不宜久煎,以免药性耗散,功效减弱。同时,服用解表剂时,应避风邪,如外感风寒,还须增加衣被,以保暖取汗,如外感风热则不需加衣被取汗。

解表取汗,以微微汗出为宜,假如汗出不透,或大汗淋漓,都是不适宜的;因为,汗出不彻,则病邪不解,汗出过多,必致耗气伤津,甚则导致伤阴亡阳。

如表邪未尽,又出现里证,宜先解表后治里,如表里俱急,则又需考虑用表里双解法。

邪已入里,麻疹已透,疮疡已溃,以及自汗盗汗,吐泻失水,均不宜用。

(一)辛温解表

麻黄汤

《伤寒论》

“组成”麻黄4g、桂枝9g、杏仁9g、炙甘草3g

“功效”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主治”外感风寒表实证。发热恶寒,头疼身痛,无汗而喘,脉浮紧。

“用法”先煮麻黄去沫,再加诸药煎煮。得汗停服,不汗再服。

“方解”本方是治疗外感风寒表实证的主要方剂。风寒之邪侵袭人体,使皮毛紧闭,汗液不能向外排泄,故见恶寒发热无汗等症;肺主皮毛,皮毛紧闭,使肺气不能宣通,故又出现喘咳之症。治宜发汗宣肺之法。方中麻黄发汗解表,宣肺平喘为君;桂枝温经散寒,助麻黄发汗解表为臣;杏仁宣肺下气,助麻黄平喘为佐;炙甘草调和诸药为使。四药合用有发汗解表、宣肺平喘之功。

“临床应用”

(1)临床以恶寒发热,无汗而喘,脉浮紧为应用要点。

(2)外感风寒,鼻塞咳嗽,气促多痰,可用本方去桂枝,功专宣肺止咳,方名为三拗汤。

(3)外感风寒湿,恶寒无汗,骨节烦痛,可用本方加白术以除湿,方名麻黄加术汤。

(4)本方加减可用于治疗流行性感冒、支气管哮喘、支气管炎等属于风寒束表或犯肺者。

“使用注意”本方为发汗峻剂,凡表虚有汗,外感风热,体虚外感等均不宜使用。

桂枝汤

《伤寒论》

“组成”桂枝9g、芍药9g、炙甘草6g、生姜2片大枣4枚

“用法”水煎服,且宜饮稀粥以助药力。

“功效”解肌发汗,调和营卫。

“主治”风寒表虚证。发热头痛,汗出恶风,干呕。苔白,脉浮缓。

“方解”本方为治疗外感风寒表虚证的常用方剂。本方证是因为风寒客表,营卫不和所致。卫阳不能外固,则肌表空疏而恶风;营阴不能内守,则汗自出、脉缓;风寒入于肌表,故见发热、头痛、脉浮等症。方中桂枝温经散寒,解肌祛风为君;白芍和血脉敛阴气,与桂枝等量配伍,共同调和营卫而为臣;生姜、大枣止呕和胃、调和营卫共为佐;炙甘草调和诸药为使,且与桂枝相配,有辛甘发散为阳之义;与白芍相合有甘酸化合为阴之妙。诸药合用共奏解肌发汗,调和营卫之功。

“临床应用”

(1)本方适用于表虚证,又是调和营卫的代表方。临床以恶寒发热,有汗,脉浮缓为应用要点。

(2)用治内科杂病属于阴阳、营卫、气血不和者,诸如虚人自汗证加黄芪、白术;妊娠恶阻加苏梗、砂仁;低热证加白薇、银柴胡;。病后、产后体虚加黄芪、当归。

(3)本方加减可用于治疗感冒、流行性感冒、上呼吸道感染属风寒表虚者。此外神经衰弱、神经性头痛、病毒性心肌炎、冻疮、冠心病等属于营卫、阴阳不和者。

“使用注意”外感风寒表实证,温病初起,风热表证均不宜使用。

小青龙汤

《伤寒论》

“组成”麻黄(去节)9g、芍药9g、细辛6g、干姜6g、甘草(炙)6g、桂枝9g、五味子6g、半夏9g

“用法”水煎温服。

“功效”解表散寒,温肺化饮。

“主治”表寒内饮证。症见恶寒发热,无汗咳嗽气喘,痰多而稀,口不渴或渴不多饮,或干呕,或噎,或下利,或小便不利,或腹胀水肿,苔白滑,脉浮紧。

“方解”本方为外感风寒,内有痰饮而设。风寒外束,皮毛闭塞,故恶寒发热、无汗;内停水饮者,一旦感受外邪,每致表寒引动内饮。形寒饮冷则伤肺,水与寒相搏,水寒射肺,故咳嗽喘息、痰多而稀。苔白滑、脉浮紧,是为表寒内饮之证。由于水饮停蓄部位不同,其证候不尽相同,水留胃中则干呕或噎;水渍汤间则不利;蓄于下焦则小便不利或腹胀;水淫于肌肤则身面浮肿。治宜解表化饮,才能使外邪得以宣解,停饮得以蠲化。方中麻黄、桂枝解表发汗,宣肺止咳,共为君药。芍药养营敛阴,与桂枝为伍,可调和营卫,并防麻、桂汗散太过,为臣药。干姜、细辛、半夏温中化湿,祛除水饮,干姜、细辛并可助麻、桂以散表寒,半夏并能和胃以止呕、噎;五味子敛肺止咳,与姜、辛、麻黄相伍,是为散中有收,使风寒与水饮皆除而肺气不伤,共为佐药。使以炙甘草调和诸药。八味合用,共收解表化饮,宣肺止咳之功。

“临床应用”

(1)本方常用治风寒外束,肺气不宣,水饮内停之证。临床以发热恶寒,喘咳而痰多稀薄,苔白滑或滑润为应用要点。

(2)如无汗恶寒者,可重用麻、桂;若自汗恶寒者,桂枝可重用,并加生姜、大枣,以调营卫;如外寒已缓解而内饮偏重者,可用炙麻黄以缓和发散之力,并酌加细辛、干姜用量,以加强温肺化饮。

(3)本方加减可用于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老年性肺气肿及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等属外感风寒,水饮内停者。

“使用注意”

凡干咳无痰,或痰色黄稠,咽干口燥者忌用。

(二)辛凉解表

银翘散

《温病条辨》

“组成”银花9g、连翘9g、薄荷6g、荆芥穗6g、牛子6g、淡竹叶3g、淡豆豉6g、桔梗6g、芦根9g、甘草3g

“用法”共杵为散,每次9g,合鲜芦根煎煮,香气大出,即可取服。病重者日3服,夜一服;轻者日2服,夜一服。病不解再服。

“功效”辛凉透表,清热解毒。

“主治”表热证。发热无汗,或有汗不畅,微恶风寒,头痛口渴,咳嗽咽痛。舌尖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

“方解”温病初起,邪袭于表,卫气被郁,故见发热、微恶风寒、无汗或少汗、头痛、苔薄白等表证;肺主皮毛,卫气被郁,则肺气失宣,而见咳嗽;温邪上受,壅滞咽喉,而见咽喉干痛;温邪最易伤津,故温病初起,即感口渴。方中以银花、连翘辛凉透邪清热,芳香辟秽,解毒为君;荆芥、豆豉助君药开皮毛逐邪为臣;桔梗、甘草、竹叶、芦根清热解毒,宣肺利咽,共为佐使。故该方有芳香辟秽,辛凉透邪解毒之功。

“临床应用”

(1)本方为辛凉平剂。可广泛用于温病初起的表热证。临床以发热,微恶寒,口渴,脉浮数为应用要点。

(2)发热口渴、汗出者,加生石膏、知母以辛寒清热。

(3)恶寒无汗,头痛明显者,重用荆芥、薄荷加白蒺藜、蔓荆子以疏风透表,清利头目。

(4)本方加减可用于治疗“流感”、“乙脑”初起,扁桃腺炎、咽喉炎,痈疮、麻疹初起等属邪在卫分者。

“使用注意”

风寒表证忌用。

桑菊饮

《温病条辨》

“组成”桑叶12g、菊花9g、杏仁9g、连翘9g、薄荷6g、桔梗6g、芦根9g、甘草3g

“功效”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主治”风温初起但咳,身热不甚,口微渴。

“用法”水2杯,煮取1杯,日2服。

“方解”本证为风温之邪,入侵肺卫,感邪较为轻浅。由于风邪初入,故一般症状较轻。重点是风温犯肺,导致肺气不宣,故以身热咳嗽为主症。方中以桑叶清透肺络之热,菊花清散上焦风热共为君;薄荷辛凉解表,助桑、菊散上焦风热,桔梗、杏仁一升一降,解肌肃肺以止咳,共为臣;连翘清透膈上之热,苇根清热生津共为佐;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诸药合用则功专于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临床应用”

(1)本方是“辛凉轻剂”,临床以身热不甚,但咳、口微渴为应用要点。

(2)外感风热咳嗽证、肺炎初起及支气管炎见咳嗽气促者,可用本方加减治之。

(3)本方加白蒺藜、决明子、夏枯草治流行性结膜炎。

“使用注意”

风寒表证及风寒咳嗽者,禁用。

(三)扶正解表

败毒散

《小儿药证直诀》

“组成”柴胡30g、前胡30g、川芎30g、枳壳30g、羌活30g、独活30g、茯苓30g、桔梗30g、党参30g、甘草15g

“用法”上为末,每服9g,成人酌增,入生姜,薄荷煎。近代用法:亦作汤剂,入生姜、薄荷少许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减。

“功效”益气解表,散风祛湿。

“主治”正气不足,外感风寒湿邪。症见恶寒发热无汗,头项强痛,肢体烦疼,胸膈痞闷,鼻塞声重,咳嗽有痰,舌苔白腻,脉浮。

“方解”素体气虚,卫外不固,容易感受外邪;风寒湿邪客于肌表,表阳被遏,邪不外泄,故见恶寒发热无汗,头痛身疼;湿邪留滞,故见胸膈痞闷,舌苔白腻;风寒犯肺,肺气不宣,故见鼻塞声重,咳嗽有痰。治宜扶正祛邪同用。方中羌活、独活解表散风寒湿邪,加入川芎,配合羌、独活祛风以除头痛身疼;党参益气健脾,扶助正气,使邪从汗而解;茯苓渗湿化痰;前胡、桔梗、枳壳理气宽胸,止咳化痰以除胸膈痞闷;柴胡、薄荷、生姜协助解表;甘草调和诸药,共奏益气解表,扶正祛邪的功效。

“临床应用”

(1)本方为益气解表的常用方。临床以憎寒壮热,无汗,头身重痛,咳嗽痰稀,脉浮重按无力为应用要点。

(2)下痢初起,有表证者,并见恶寒发热,头痛肢楚,舌苔白腻,可用本方以疏散表邪,使邪从外入者,仍从外出,外表疏通,里滞亦除,其痢自愈。

(3)体质未虚,外感风寒,可去党参,加荆芥、防风,名荆防败毒散(《医学正传》)。也可治痈肿初起而有表证者。

(4)本方去党参,加银花、连翘,名银翘败毒散(《医方集解》)。用治痈疮初起,红肿疼痛而有表证。

(5)本方加减可用于治疗感冒、过敏性皮炎、荨麻疹、湿疹等病证属于气虚而外感风寒湿邪者。

“使用注意”若痢下不爽,里急后重,或便脓血,无表证者,是邪已入里化热,不宜使用本方。

二、泻下剂

凡以泻下药为主组成,具有通导大便、排除肠胃积滞、荡涤实热、攻逐水饮等作用,用以治疗里实证的一类方剂,称泻下剂。

临床上寒、热、燥、水结于体内,皆可形成里实证,故治法、用药亦随之不同。本章方剂相应分为寒下、温下、润下和逐水四类。

寒下剂主要适用于里热积滞实证。症见大便秘结,腹部或胀或满或痛,甚或高热谵语,舌苔黄厚,脉实等。

温下剂主要适用于里寒积滞实证。症见大便秘结不通,脘腹冷痛,手足不温,脉沉紧等。

润下剂适用于年老体弱、病后、产后、阴血不足,或津液不足所致的肠燥津亏,大便秘结之证。

逐水剂适用于水饮停聚所致的胸腹积水,以及水肿实证等。

临证使用泻下剂,必待表邪已解,里实已成。若表证未解,里实已成,应按先表后里的原则,首先解表,然后才可治里;若表证未除,里实已急,可用表里双解的方法进行治疗。

泻下逐水剂性较峻烈,对于孕妇、产后、月经期、失血病人,以及年老、体弱或病后元气未复者,均应慎用或不用,以免重伤气血,甚至造成虚脱、损胎、大出血等;如果确有可下之证,亦应酌配补气养血药,以攻补兼施。

本类方剂大都易伤胃气,故得效即止,不可久服。服药期间应忌食油腻、煎炸、生冷等不易消化的食物,以防重伤胃气。

(一)寒下

大承气汤

《伤寒论》

“组成”大黄12g、枳实12g、厚朴24g、芒硝9g

“用法”先煎枳、朴,后下大黄,去渣溶化芒硝,取汁分2次服用,得下停后服。

“功效”峻下热结。

“主治”①阳明腑实证:潮热谵语,大便秘结,腹脘胀满,硬痛拒按。苔黄厚或焦黑燥裂,脉沉实。②热结旁流证:下利稀水秽臭,腹痛拒按有块,口干舌燥。脉滑数。③痉厥证:抽搐,发狂。

“方解”本方证皆有实热积滞内结肠胃,热盛津伤所致。邪热与燥屎互结成实,则大便秘结;热结肠胃,气机壅滞则脘腹痞满,胀痛拒按;热结津伤,则口燥咽干,苔燥;燥热浊毒上冲,或发热、谵语;热、积内结,则舌红苔黄厚而燥,脉沉实。“热结旁流”是因热炽盛,燥屎结于肠中不得出,以致少量粪水从旁而出;阳气受遏则见热厥之证;热盛伤津,则见痉病。此时宜急下实热燥结,以存阴液。方中大黄泻热通便,荡涤肠胃积滞为君;芒硝助大黄泻热通便,软坚润燥为臣;君臣相须为用,峻下热结之力甚强。枳实、厚朴行气散结,消痞除满,助硝黄推荡结滞,以加速热结排泄共为佐使。本方有急下实热燥结之功,对里实欲下者起到“釜底抽薪”,“急下存阴”的作用。

“临床应用”

(1)临床以痞、满、燥、实及脉沉实有力为应用要点。

(2)无燥结者,去芒硝,即小承气汤,能轻下热结。

(3)无痞满、腹痛拒按者,去枳、朴加甘草,即是调胃承气汤,能和胃调中。

(4)本方加减可用于治疗肠梗阻、肠麻痹、胆道感染、急性胰腺炎、急性阑尾炎等病证属于实热、积滞壅结者。

“使用注意”

不宜久服,中病即止。孕妇禁用。

(二)温下

温脾汤

《备急千金要方》

“组成”大黄12g、人参9g、甘草3g、干姜6g、附子9g

“用法”临熟下大黄,水煎服。

“功效”攻下寒积,温补脾阳。

“主治”脾阳不足,寒积中阻之便秘证。症见便秘腹痛,绕脐不止,手足不温,口不渴,舌苔白,脉沉弦而迟。

“方解”本方证为脾阳不足或过食生冷,损伤中阳所致。脾阳不足,传导失司,则大便秘结,苔白脉沉弦;寒邪积滞,气机壅滞,则腹痛,脐下绞痛,绕脐不止;阻结肠中,阳气不达,则喜温(得温则减)手足不温。治宜攻下冷积与温补脾阳并用。方中附子辛热,温壮脾阳,温散寒凝,以宣通寒积;大黄荡涤泻下,攻积通滞。附、黄相配,以温制寒,(大黄为制性存用)温中阳,下积滞以除冷积,共为君药。干姜助附子温中阳以散寒凝,为臣药。人参补脾益气,防大黄泻下伤中,为佐药。甘草和中调药,为使药。诸药配合,共奏温通、泻下、补益之功,寓温补于攻下之中,温阳以祛寒,攻下不伤正。

“临床应用”

(1)临床以便秘腹痛,手足不温,脉沉弦为应用要点。

(2)腹痛甚者(寒凝气滞)加肉桂、木香;呕吐者加半夏、砂仁。

(3)本方加减可用于肝硬化腹水、蛔虫性腹痛、幽门梗阻属于中阳虚寒,冷积内结者。

“使用注意”

寒凉药用量一般小于温热药用量。

(三)润下

麻子仁丸

《伤寒论》

“组成”麻子仁500g、枳实250g(炙)芍药250g、厚朴(炙,去皮)250g、大黄500g(去皮)杏仁(去皮、尖、熬,别作脂)250g

“用法”上药为末,蜜和丸,每次9g,每日1~2次,渐加,以知为度。

“功效”润肠泻热,行气通便。

“主治”脾约证。症见大便秘结,难以排出,小便频数。

“方解”本方证为胃有燥热,脾津不足所致。脾主为胃行其津液,胃中燥热,脾受约束,津液不得四布,但输膀胱,则小便频数;津液不足,肠道失以濡润,则大便干结。治以润肠通便,兼泻热行气。方中火麻仁滋脾润燥,滑肠通便,为君药;杏仁苦泄降气,润肠通便,白芍养阴以助润下,大黄通便泄热以除燥结之屎,共为臣药。麻、杏、芍合用,养阴增液,润肠通便。枳实下气破气,行滞消胀,厚朴助黄、麻以降泄通便,为佐使(兼):蜂蜜润燥滑肠,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具有润肠通便,泻热行气之功。主治脾阴不足,肠胃燥热之脾约证,故又名“脾约丸”。

“临床应用”

(1)临床以大便干结,脘腹痞胀,舌红苔黄而干为应用要点。

(2)兼血虚者加熟地、当归;气虚者加人参、白术、黄芪;便血者加槐花、地榆。

(3)本方加减可用于虚人及老人便秘、习惯性便秘、痔疮便秘等属于胃肠燥热,津液不足者。

“使用注意”年老体虚者不宜常服。孕妇以及纯属血少津亏便秘者应慎用。

(四)攻补兼施

黄龙汤

《伤寒六书》

“组成”大黄9g、芒硝6g、枳实9g、厚朴9g、甘草3g、当归9g、人参6g、生姜3g、大枣二枚

“用法”水煎服,煎之后再入桔梗3g,热沸为度。

“功效”泻热通便,益气养血。

“主治”热结阳明,气血不足证。症见大便秘结,脘腹胀满,自利清水;身热口渴,神昏谵语,肢厥,循衣撮空,神衰气脱,神倦少气,苔焦黄,脉虚。

“方解”本方证为热结阳明,气血不足所致。热结肠胃,腑气不通,则大便秘结,脘腹胀满,身热口渴,苔焦黄;热结旁流,则自利清水;热邪耗灼,神衰气脱,则神昏谵语,肢厥,循衣撮空,神倦少气,脉虚。治宜攻下实热,兼顾正气。方中大黄、芒硝、枳实、厚朴(大承气汤)泻热通便,行气除积,为君药;人参、当归益气养血,既扶正以祛邪,又使下不伤正,为臣药;桔梗宣肺(上)以助通下,为佐药;生姜、大枣调补脾胃,甘草调和药性,为使药。本方泻热通便药与益气养血药同用,共奏攻补兼施之功。

“临床应用”

(1)临床以大便秘结或自利清水,腹痛拒按,身热口渴,体倦少气,舌苔焦黄,脉虚数为应用要点。

(2)老年气血虚者,可去芒硝;阴液大伤者加玄参、生地。

(3)本方加减可用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乙型脑炎、伤寒或副伤寒等证属于阳明腑实,兼气血不足者。

(五)逐水

十枣汤

《伤寒论》

“组成”芫花(熬)、甘遂、大戟各等分

“用法”上三味等分为末,以大枣10枚煎汤,或装入胶囊,清晨空腹送服。若下后病不除者,明日更服。得快下利后,糜粥自养。

“功效”攻逐水饮。

“主治”

(1)悬饮证,症见咳唾胸胁引痛,心下痞硬胀满,干呕短气,头痛目眩,或胸背掣痛不得息,舌苔滑,脉沉弦。

(2)水肿臌胀属实证者,症见一身悉肿,尤以身半以下为重,腹胀喘满,二便不利等。

“方解”本方证为水液代谢失调,停于胸胁,或泛溢肢体所致。水饮内停,邪气壅盛,上迫于肺,则咳嗽痰唾,短气,甚则不得卧;饮停胸胁,气机阻滞,则胸胁牵引作痛,心下痞硬;犯胃,胃气上逆,则干呕;上扰清阳,则头痛目眩;水饮内结,则苔滑,脉沉弦。水肿腹胀之实证,则一身悉肿,身半以下为甚,腹胀喘满,二便不利。治宜攻逐水饮。方中甘遂善攻逐经遂络脉中之水湿痰饮,为君药。大戟善泻脏腑中之水湿痰饮,芫花善消胸胁间的伏饮痰癖,共为臣药。遂、戟、芫相须为用,泻水逐饮力强,以除积聚,消肿满。大枣益气护胃,缓和诸药的峻烈、毒性使积水去而不伤正,为使药。

“临床应用”

(1)临床以咳唾胸胁引痛、或水肿腹胀,二便不利,脉沉弦为应用要点。

(2)本方加减可用于渗出性胸膜炎、肝硬化、慢性肾炎所致之胸水、腹水或全身水肿属于邪盛而体实者。

“使用注意”

本方逐水之力峻猛,只宜暂用,不宜久服;孕妇忌用;忌与甘草配伍。

三、和解剂

凡具有和解少阳、调和脏腑功能、调和寒热等作用,用以治疗少阳病、脏腑功能失调寒热错杂等病证的一类方剂,统称为和解剂。

和解剂根据其治疗范围的不同,一般分为和解少阳、调和肝脾、调和肠胃、表里双解四类。

和解少阳剂主要适用于邪在少阳证。症见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心烦喜呕,默默不欲饮食,以及口苦,咽干,目眩等。

调和肝脾剂主要适用于肝脾不和证,其证多由肝气郁结,横犯脾胃,或脾虚不运,肝失疏泄,肝木乘脾所致。症见脘腹胸胁胀痛,神疲食少,月经不调,腹痛泄泻,以及手足不温等。

调和肠胃剂主要适用于寒热互结于中焦,肠胃不和,升降失常,而致心下痞满,恶心呕吐,肠鸣下利等。

表里双解剂主要适用于表里俱病。症见表虚里实、表里俱实、表寒里热、表里俱热、表热里寒、表里俱寒等证候临床表现。

临床使用和解少阳剂,主治邪在半表半里之证。故凡邪仍在肌表,或邪已入里,阳明热盛者,不宜使用;劳倦内伤,或气血虚损所致之寒热往来,均不宜使用和解剂。

(一)和解少阳

小柴胡汤

《伤寒论》

“组成”柴胡24g、黄芩9g、人参9g、半夏9g(洗)生姜9g、大枣4枚甘草6g(炙)

“用法”水煎服。

“功效”和解少阳。

“主治”

(1)伤寒少阳病。症见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目眩,舌苔薄白,脉眩。

(2)妇人伤寒,热入血室证,以及疟疾、黄疸及内科杂病见少阳证。

“方解”本方证为热犯少阳,正邪相争,枢机不利所致。外感伤寒,热犯少阳,正邪相争,则寒热往来,脉弦;化热传入,枢机不利,则胸胁苦满;少阳胆热内犯,犯胃扰心,则心烦喜呕,默默不欲饮食;火热炎上,则口苦,咽干,目眩。治宜和解少阳。方中柴胡透少阳之邪,疏畅少阳枢机,为君药。黄芩清泄少阳之热,为臣药。柴、芩相配,透表泄热,调畅气机,和解少阳。半夏、生姜和胃降逆止呕;人参、大枣益气扶正以祛邪外出,共为佐药。炙甘草充实正气以防邪气内传,调和诸药,为使药。诸药配合祛邪扶正,和里而解外。

“临床应用”

(1)辨证要点:临床以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口苦,脉弦为应用要点。

(2)表证未解者,去人参加桂枝;兼气滞者加香附、苏梗、枳壳。

(3)热入血室证兼血淤者加归尾、桃仁、元胡;兼热伤阴血者加生地、丹皮。

(4)黄疸者加茵陈、山栀子。

(5)本方加减可用于感冒、疟疾、病毒性肝炎、胆囊炎、胆道感染、胸膜炎、乳腺炎、睾丸炎以及产后发热等见少阳证者。

“使用注意”

阴虚血少者忌用。

蒿芩清胆汤

《通俗伤寒论》

“组成”青蒿6g、淡竹茹9g、半夏5g、赤茯苓9g、黄芩6g、枳壳5g、陈皮5g、碧玉散9g(滑石、甘草、青黛)包

“用法”水煎服。

“功效”清胆利湿,和胃化痰,和解少阳。

“主治”少阳湿热痰浊证。症见寒热如疟,寒轻热重,口苦膈闷,吐酸苦水,或呕黄涎,甚则干呕呃逆,胸胁胀痛,小便黄少,舌红苔黄腻,脉数而右滑左弦者。

“方解”本方证为少阳热盛,胃失和降,湿热痰浊中阻所致。少阳热盛,正邪相搏,则寒热如疟,寒轻热重;少阳气机郁滞,则胸胁胀满,膈闷;胆热犯胃,胃失和降,则口苦,吐酸苦水;挟痰湿上逆,则或呕黄涎而黏;湿热下注,则小便黄短;胆热偏盛,痰湿内阻,则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数。治宜清胆利湿,和胃化痰,和解少阳。方中青蒿清透少阳邪热,芳香辟秽宣络,黄芩清泄少阳邪热,清热燥湿,共为君药。蒿、芩相配,透邪泄热,引邪外出,和解少阳。竹茹清胆胃之热,半夏燥湿化痰,降逆和胃,共为臣药。碧玉散(滑石、甘草、青黛)、赤茯苓清热利湿解毒,导邪从下而去,枳壳行气消痰,散结除痞,陈皮理气和中,燥湿化痰,共为佐药。甘草清热解毒,调和诸药。诸药合用,使少阳郁热清,湿痰内阻化,胃得和降,气机通畅。

“临床应用”

(1)辨证要点:临床以寒热往来,寒轻热重,吐酸苦水,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数为应用要点。

(2)若呕甚者加左金丸、代赭石;湿重者加白豆蔻、草果、藿香;痰湿上蒙清窍而眩晕者加石菖蒲、蔓荆子。

(3)本方加减可用于急性胆囊炎、黄疸性肝炎、急性胃炎、慢性胰腺炎属胆经湿热者。

“使用注意”

邪犯少阳,寒重热轻者禁用。

(二)调和肝脾

逍遥散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柴胡、当归、白芍、茯苓、白术各9g、甘草3g

“用法”共为粗末,每次6g,加姜片、薄荷少许,水煎服。亦可作汤剂。

“功效”疏肝解郁,健脾和营。

“主治”肝郁血虚证。两胁作痛,寒热往来,头痛目眩,口燥咽干,神疲食少,月经不调,乳房作胀。脉弦数。

“方解”本方证为肝气郁结,血虚脾弱所致。经气郁滞,则两胁作痛,乳房胀痛,月经不调,脉弦;肝气郁结,木郁乘脾,脾弱失运,则食少神疲,脉虚;肝郁脾虚,血虚血不上荣,则头痛目眩,月经不调,舌淡。治宜疏肝解郁,健脾和营。方中柴胡疏肝解郁,当归、白芍养血柔肝,尤其是当归之芳香可以行气,味甘可以缓急,更是肝郁血虚之要药,三者共为君。白术、茯苓健脾祛湿,使脾脏运化有权,气血化生有源为臣。炙甘草益气补中,缓肝之急,生姜烧后,其温胃和中之力益专,薄荷少许助柴胡散肝经郁热,甘草、生姜、薄荷共为佐使。本方既补肝体,又助肝用;气血兼顾,肝脾并治。本方立法正确,用药周到,为治肝脾不和之良方。

“临床应用”

(1)临床以两胁作痛,倦怠食少,寒热往来,脉弦而虚为应用要点。

(2)兼见月经不调者,加丹皮、栀子以凉血清热。胁痛甚者,加香附、郁金理气解郁止痛。

(3)本方加减可用于慢性肝炎、肝硬化、肋间神经痛、胃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胃肠神经官能症、经前期紧张症、更年期综合征、乳房小叶增生、精神分裂症、黄褐斑等病证属于肝郁血虚脾弱者。

“使用注意”

柴胡、薄荷用量宜轻,其中柴胡用量要少于当归、芍药,否则升散太过,耗伤阴液。

痛泻要方

《景岳全书》引刘草窗方

“组成”白术9g(炒)白芍6g(炒)陈皮6g(炒)防风3g

“用法”水煎服。亦可作散剂或丸剂。

“功效”补脾泻肝,祛湿止泻。

“主治”脾虚肝旺,痛泻证。症见肠鸣腹痛,痛即泻泄,泻后痛不止,反复发作,舌苔薄白,脉弦而缓。

“方解”本方证由脾虚肝乘,脾不健运,清浊升降失调所致。土虚肝旺,肝气横逆乘脾,脾运失常,清浊升降失调,则大便泄泻,腹痛肠鸣,反复发作,舌苔薄白,脉弦缓;肝脾气机郁滞,泻必腹痛。治宜泄肝补脾。方中白术益气补中以治脾虚,健脾燥湿以促脾运,为君药。白芍养肝柔肝以泻肝之实,缓急止痛,为臣药。术、芍相配补脾柔肝,培土抑木,调和肝脾。陈皮芳香化湿以醒脾,行气和胃,防风散肝疏脾,升清阳以止泻,共为佐药。四药相配,泄肝补脾,调和气机,而痛泄可止。

“临床应用”

(1)临床以泄泻,泻必腹痛,肠鸣,脉弦缓为应用要点。

(2)脾虚甚者加党参、怀山药、茯苓;气滞甚者加厚朴、木香;兼食积者加山楂、鸡内金、神曲。

(3)本方加减可用于治疗慢性结肠炎、急慢性肠炎、神经性腹泻属于脾虚肝旺者。

“使用注意”

湿热泄泻禁用。

四逆散

《伤寒论》

“组成”柴胡6g、甘草6g(炙)枳实6g(破、水渍、炙干)芍药9g

“用法”水煎服。

“功效”疏肝理脾,透邪解郁。

“主治”

(1)阳气内郁之“四逆”证。症见手足不温,身微热,或腹痛,或泄利下重,脉弦。

(2)肝脾不和证。症见胁肋胀闷,脘腹疼痛,脉弦。

“方解”本方证为肝脾不和(气机郁滞),阳气内郁所致。伤寒邪气内传,肝气郁结,气机枢转不利,阳气内郁,不能透达四肢,则手足不温,脉弦;肝气郁结,横逆乘脾,脾气壅滞,脾阳不达四肢,则手足不温,脉弦,泄利下重;肝脾气机郁滞,则胸胁、脘腹疼痛,胀闷,脉弦。方中柴胡疏肝理气,透邪解郁,为君药。白芍养阴柔肝,缓急止痛,为臣药。柴、芍相配,疏肝气以调肝之用,养阴血以补肝之体。枳实行气导滞而理脾,为佐药。柴、枳相配,疏肝理脾,调畅气机。炙甘草合芍药酸甘化阴,增强养阴柔肝,缓急止痛之力,调和诸药,为使药。四药合用,共奏疏肝理脾,透邪解郁之效。

“临床应用”

(1)临床以手足不温,胸胁、脘腹疼痛,脉弦为应用要点。

(2)气郁化火甚者加金铃子散或郁金、青皮;兼血淤者加失笑散或丹参、赤芍、川芎。

(3)本方加减可用于治疗慢性肝炎、胆囊炎、胆石症、肋间神经痛、胃溃疡、胃炎、胃肠神经官能症、附件炎等病证属肝脾(肝胃)不和者。

“使用注意”

四肢厥逆的原因不一,本方只能用于阳气内郁所致的热厥较轻者,其他厥逆均不可误用。

(三)调和肠胃

半夏泻心汤

《伤寒论》

“组成”半夏洗12g;黄芩9g;干姜9g;人参9g;黄连3g;大枣4;枚甘草9g(炙)

“用法”水煎服。

“功效”平调寒热,散结消痞

“主治”胃气不和,心下痞证。症见心下痞满,但满而不痛,恶心呕吐,肠鸣下利,舌苔腻而微黄,脉弦数。

“方解”本方证为少阳证误下,损伤中阳,邪热乘虚内犯肠胃所致。寒热互结,中气虚弱,则心下痞满而不痛;肠胃升降失司,则呕吐,肠鸣,下利;邪偏热挟湿,则苔腻而微黄,脉弦滑数。治宜平调寒热,散结消痞。方中半夏辛开散结以除痞,和胃降逆,为君药;干姜温中散寒,黄连、黄芩清降泄热,为臣药。姜、夏加芩、连,既寒热并用以平调寒热,又辛开苦降,以散结消痞。人参、大枣补益脾胃之气以促运化,防温燥、苦寒药伤及虚土,为佐药;炙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药。

“临床应用”

(1)临床以心下痞满不痛,呕吐,下利,舌苔薄黄腻为应用要点。

(2)痞满甚者,去大枣加枳实、厚朴;湿浊甚者加藿香、佩兰、蔻仁、滑石;兼食积者加山楂、神曲、莱菔子。

(3)本方加减可用于治疗急性胃肠炎、慢性胃炎、消化不良、不完全性胃幽门梗阻等病证属于寒热错杂,肠胃不和者。

“使用注意”

本方主治虚实互见之证,若因气滞或食积所致的心下痞满,不宜使用。

(四)表里双解

大柴胡汤

《伤寒论》

“组成”柴胡15g、黄芩9g、芍药9g、枳实9g(炙)大黄6g、半夏9g(洗)大枣4枚生姜15g

“用法”水煎服。

“功效”和解少阳,内泄热结。

“主治”少阳、阳明合病。症见往来寒热,胸肋苦满,呕不止,郁郁微烦,心下痞硬,或心下满痛,大便秘结,或协热下利,舌苔黄,脉弦数有力。

“方解”本方证为邪犯少阳,郁而发热,热入阳明,实热郁积所致。邪犯少阳,机枢不利,则寒热往来,胸胁胀满;胆热扰心、犯胃,则郁郁微烦,呕逆不止;邪入阳明,化热成实,腑气壅滞,则心下满痛或痞硬;大便不解或下利,苔黄,脉弦数有力。治宜和解少阳,内泻热结。方中柴胡疏邪透表,调畅少阳枢机,大黄泻热除积而通腑。柴、黄相配,疏泄少阳,清泄阳明,共为君药。黄芩擅清少阳之郁热。柴、芩相配,透表泄热,和解少阳。枳实行气破结,合大黄以泻热除结,行气除痞,为臣药。白芍柔肝缓急止痛,白芍配大黄治腹中实痛,配枳实理气和血,半夏、生姜和胃降逆止呕,为佐药。大枣和中、调和,为使药。诸药合用,既外解少阳,又内泄阳明热结,则诸症可除。

“临床应用”

(1)临床以往来寒热,腹痛便秘,舌红苔黄,脉弦数为应用要点。

(2)热结甚者加芒硝、虎杖;湿热郁滞者加茵陈、山栀子;湿热黄疸者加茵陈、田基黄;气滞者加厚朴、木香。

(3)本方加减可用于治疗急性胆囊炎、胆石症、急性胰腺炎、腹腔感染等疾病属于热郁少阳,邪结阳明者。

“使用注意”

里无实热积滞的忌用。

葛根黄芩黄连汤

《伤寒论》

“组成”葛根15g、甘草6g(炙)黄芩9g、黄连9g

“用法”水煎服。

“功效”解表清里。

“主治”太阳表证未解,热陷阳明之热利证。症见身热下利,胸脘烦热,口干作渴,或喘而汗出,舌红,苔黄,脉数。

“方解”本方证为表证未解,误用攻下,里热已成所致。表证未解,里热已盛,则身热(微寒),口渴,脉数(滑数);热迫阳明,则下利臭秽、肛门灼热;邪热内扰胸脘,则胸脘烦热,苔黄(黄腻)。治宜解表清里。方中葛根解肌发表,升清阳而止泻利,解表清热,为君药。黄芩、黄连清泻阳明邪热,燥湿以止泻,为臣药。炙甘草和中调药,为佐使药。

“临床应用”

(1)临床以身热(微寒),下利臭秽,烦渴,舌苔黄(黄腻),脉数(滑数)为应用要点。

(2)腹痛后重者加木香、槟榔;兼呕吐者加半夏、竹茹;食滞嗳腐者加山楂、神曲、麦芽。

(3)本方加减可用于治疗急性肠炎、细菌性痢疾、肠伤寒、胃肠型感冒等病证属于阳明蕴热,兼有表证者。

四、清热剂

凡以清热药为方中主要组成部分,具有清热泻火、清热祛暑、凉血解毒等作用,用以治疗里热证的一类方剂,称清热剂。

本类方剂包括清气分热、清营凉血、清热解毒、清脏腑热、清退虚热、清热祛暑六类。

清气分热剂具有清热除烦,生津止渴作用,主要适用于热在气分证,表现为壮热烦渴,大汗恶热,脉洪大等。也可用于热病之后,气阴两伤,余热未清者,见身热汗多,心胸烦闷,口干舌红等。

清营凉血剂具有清营透热,清热解毒,凉血散淤等作用,主要适用于热入营分或血分诸证。邪热入营,可见身热夜甚,神烦少寐,时有谵语,或斑疹隐隐,舌绛而干;邪热入血可见出血,发斑,如狂,谵语,舌绛起刺。

清热解毒剂具有清热解毒作用,主要适用于瘟疫、温毒之三焦火毒热盛或热毒壅聚肌肤之疮疡疔毒等证。

清脏腑热剂具有清心除烦,清胃泻热,泻火清肝,或凉血止痢作用,适用于邪热偏盛于某一脏腑所产生的火热证候。

清退虚热剂具有养阴退热作用,主要适用于阴虚有热之证,可表现为骨蒸,潮热,盗汗,舌红少苔等。

清热祛暑剂具有清暑利湿或清暑益气作用,主要适用于夏季感暑挟湿或中暑气津两伤证,可见身热汗多,小便短赤或不利,体倦少气等。

(一)清气分热

白虎汤

《伤寒论》

“组成”石膏50g、知母18g、炙甘草6g、粳米9g

“用法”水煎至米熟,生石膏先煎,去渣温服。

“功效”清热除烦,生津止渴。

“主治”阳明气分热盛证,症见身大热,大汗出,但恶热不恶寒,面赤,大渴引饮,心烦,舌红苔黄燥,脉洪大有力。

“方解”本方证为伤寒化热内传阳明经,温病热邪内传气分所致。气分热盛充斥内外,则壮热,心烦;热邪伤津,则烦渴引饮;热邪迫津外泄,则大汗;热盛于脉,则脉洪有力。治宜清热除烦,生津止渴。方中石膏辛甘寒,清热泻火,除烦生津,为君药。知母苦寒质润,清热除烦,润燥生津,为臣药。石膏、知母相须为用,加强清热除烦、生津止渴的作用。粳米、炙甘草和中益胃,生津止渴,调和药物,为佐使药。四药合用,效专力宏,使热清烦除,津生渴止。

“临床应用”

(1)临床以身大热,汗大出,口大渴,脉洪大为应用要点。

(2)若兼阳明腑实,加大黄、芒硝;若温热病气血两燔,加羚羊角、水牛角、钩藤;若温证,见寒热往来,热多寒少,加柴胡;若消渴见烦渴引饮,加麦冬、天花粉、芦根。

(3)本方加减可用于治疗感染性疾病,如大叶性肺炎、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出血热等属气分热盛者,均可加味用之。

“使用注意”

表证未解之无汗发热,外感风寒以及气虚、血虚发热者,均禁用。

竹叶石膏汤

《伤寒论》

“组成”竹叶6g、石膏50g、半夏9g、麦门冬20g、人参6g、粳米9g、炙甘草6g

“用法”水煎服,石膏先煎。

“功效”清热生津,益气和胃。

“主治”伤寒、温病、暑病余热末清,气津两伤证。症见身热汗多,心胸烦闷,气逆欲呕,口干喜饮,虚烦不寐,舌红少苔,脉虚而数。

“方解”本方证为热病后期,余热末清,气津两伤所致。余热熏蒸于内,则身热多汗、虚烦不寐;犯胃,胃气不和,则心胸烦闷,气逆欲呕;气津两伤,则口干喜饮,舌红少苔脉虚。治宜清补并行。方中石膏清热生津,除烦止渴,竹叶清热除烦,为君药。人参益气生津,麦冬养阴生津,为臣药。半夏降逆止呕,粳米养胃和中,为佐药。炙甘草益气和中,调和药性,为使药。诸药合用,使热清烦除,气津复,胃气和。

“临床应用”

(1)本方临床以身热多汗,气逆欲呕,烦渴喜饮,口干,舌红少苔,脉虚数为应用要点。

(2)若胃阴不足,胃火上炎,口舌糜烂,可加石斛、花粉等。若胃火炽盛,消谷善饥,舌红脉数者可加知母、花粉等。

(3)本方加减可用于治疗中暑、夏季热、流脑后期等发热气津已伤,糖尿病的口渴多饮属胃热阴伤者。

“使用注意”

根据余热的轻重,增减石膏的用量。

(二)清营凉血

清营汤

《温病条辨》

“组成”犀角1.5~3g、生地黄15g、元参9g、竹叶心3g、麦冬9g、丹参6g、银花9g、黄连5g、连翘(连心)6g

“用法”水煎服。

“功效”清营解毒,透热养阴。

“主治”热入营分证。症见身热夜甚,反不口渴,神烦少寐,甚则神志模糊,时有谵语,斑疹隐隐,舌绛而干,脉数。

“方解”本方证为温病邪热内传营分所致。营分属阴,营阴受伤,身热夜甚,舌绛而干,口渴或不渴,脉细数;热传营分,迫近血分,则斑疹隐隐;营气通心,热扰心营,则时有谵语,神烦少寐。治宜清营解毒,透热养阴。方中犀角清营解毒,为君药。生地黄清营解毒,助君清解营分热毒,养阴生津,以治营热伤阴,玄参滋阴清热解毒,麦冬清热养阴生津,为臣药。银花、连翘清热解毒,轻宣透邪,竹叶、黄连清心除烦,丹参清心除烦,活血散淤,防热与血结,引药入心,为佐使药。诸药合用,共奏清营解毒,透热养阴之功。

“临床应用”

(1)临床以身热夜甚,神烦少寐,斑疹隐隐,舌绛而干,脉数为应用要点。

(2)若气分热盛,营分热轻,重用银花、连翘、竹叶,减少水牛角、生地、玄参用量。若神昏谵语较重,加安宫牛黄丸;若高热烦躁抽搐,加羚羊角、钩藤、地龙,或紫雪丹;若寸脉细数,舌干甚,减黄连。

(3)本方加减可用于治疗乙型脑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败血症、肠伤寒或其他热性病,具有高热烦躁,舌绛而干等营分见证者。

“使用注意”

使用本方须注意舌象,属热伤营阴,舌绛而干者,方可使用。

犀角地黄汤

《备急千金要方》

“组成”犀角1.5~3g、生地黄30g、芍药12g、牡丹皮9g

“用法”水煎服。

“功效”清热解毒,凉血散淤。

“主治”

(1)热入血分证。症见身热谵语,斑疹紫黑,吐血,衄血等,舌绛起刺,脉数。

(2)蓄血发狂证。症见烦躁谵语,善忘如狂,咽干,但漱水不欲咽,大便黑,舌绛,脉数。

“方解”本方证为热入血分所致。热入血分,血分属阴,阴血受损,则身热夜甚;热扰心神,则神昏谵语;迫血妄行,则吐血、衄血、斑疹、舌绛。治宜清热解毒,凉血散淤。方中犀角清心凉血,清热解毒,为君药。生地清热凉血,滋阴养血,为臣药。芍药养血敛阴,牡丹皮清热凉血,活血散淤,为佐药。叶天士:“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本方凉血与活血散淤并用,共奏凉血解毒,散血化斑之功。

“临床应用”

(1)临床以各种失血,斑疹紫黑,神昏谵语,身热,舌绛为应用要点。

(2)蓄血,加大黄、黄芩;郁怒挟肝火,加柴胡、黄芩、栀子;心火炽盛,加黄连、黑栀子;热盛神昏,加紫雪丹或安宫牛黄丸;吐血,加三七、侧柏叶、白茅根、花蕊石;衄血,加黄芩、青蒿、白茅根;尿血,加白茅根、小蓟;便血,加槐花、地榆;发斑,加紫草、青黛。

(3)本方加减可用于治疗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败血症、产褥热、流行性出血热、肠伤寒属血分热盛者。

“使用注意”

虚证所致血证,禁用本方。

(三)清热解毒

普济消毒饮

《东垣试效方》

“组成”黄芩15g、黄连15g(酒炒)陈皮6g、甘草6g、玄参6g、柴胡6g、桔梗6g、连翘3g、板蓝根3g、马勃3g、牛蒡子3g、薄荷3g、僵蚕2g、升麻2g

“用法”上药为末,汤调,时时服之,或蜜拌为丸,噙化。

“功效”清热解毒,疏风散邪。

“主治”大头瘟。症见恶寒发热,头面红肿焮痛,舌燥口渴,咽喉不利,目不能开,舌红苔黄,脉数有力。

“方解”本方证为风热疫毒之邪壅于上焦,攻冲头面所致。风热疫毒之邪,壅于上焦,郁于肌表,则恶寒发热;疫毒蕴结,攻冲头面,则头面红肿,咽喉不利,舌红苔黄脉浮数有力。治宜清热解毒,疏风散邪。方中黄连、黄芩清热泻火,祛上焦热毒,为君药;连翘、牛蒡子、薄荷、僵蚕疏散头面、肌表风热,且能散结消肿,为臣药。玄参、马勃、板蓝根清热解毒、利咽,助君解疫毒;桔梗清利咽喉,助马勃、板蓝根治咽喉不利;柴胡、升麻疏风散热,郁而发之,并引药上行;陈皮理气疏壅,共为佐药。甘草清热解毒,调和诸药,为使药。本方集苦寒解毒药于一方相得益彰,清疏并用,升降并用,相反相成。

“临床应用”

(1)临床以头面红肿痛,恶寒发热,舌红苔白兼黄脉浮数为应用要点。

(2)表证明显,加荆芥、防风、蝉蜕、桑叶;便秘,加大黄;兼睾丸疼痛,加川楝子、龙胆草、蒲公英;兼气虚,加人参(少加)。

(3)本方加减可用于治疗流行性急性腮腺炎,化脓性扁桃体炎属热毒者。

“使用注意”

素体阴虚及脾虚便溏者慎用。

凉膈散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大黄9g、朴硝9g、甘草9g、山栀子仁5g、薄荷(去梗)5g、黄芩5g、连翘18g

“用法”上药方为粗末,每服10g,入竹叶3g,水煎,蜜少许,食后温服。

“功效”泻火通便,清上泄下。

“主治”上中二焦邪热炽盛证。症见胸膈烦热,身热口渴,面赤唇焦,口舌生疮,或咽痛吐衄,便秘溲赤,或大便不畅,舌红苔黄,脉滑数。

“方解”本方证为上中二焦邪热炽盛,热聚胸膈所致。上焦热甚,热聚胸膈,则胸膈烦热;火热上冲,则面赤唇焦,口舌生疮,咽痛吐衄;热灼伤津,则身热口渴;热积于中,燥实内结,则便秘,溺赤舌红、苔黄脉数。无形之热非清不可,有形之热非下莫属,故治宜泻火通便,清上泄下。方中连翘清热解毒,去上焦热,为君药。黄芩清胸膈郁热,栀子泻三焦之火,导热下行,为臣药。薄荷、竹叶轻清疏散,解热于上;大黄、芒硝泻火通便,导热于下,为佐药。白蜜、甘草益胃护中,缓和药性,为佐使药。诸药合用,清上泻下,以泻代清。

“临床应用”

(1)临床以胸膈烦热,面赤唇焦,便秘溲赤,舌红苔黄,脉滑数为应用要点。

(2)若胃热发斑者,去朴硝、大黄,加石膏、牛蒡子;若热毒壅阻上焦者,去朴硝、大黄,加石膏、桔梗。

(3)本方加减可用于治疗胸膜炎、心肌炎、胆囊炎、扁桃体炎、气管炎等属于上中二焦火热郁结者。

仙方活命饮

《校注妇人良方》

“组成”白芷3g、贝母3g、防风3g、赤芍3g、当归尾3g、甘草3g、皂角刺3g、穿山甲3g、天花粉3g、乳香3g、没药3g、金银花9g、陈皮9g

“用法”水煎服,或水酒各半煎服。

“功效”清热解毒,消肿溃坚,活血止痛。

“主治”热毒壅滞,痈疡肿毒初起。症见局部红肿热痛,或身热微恶寒,舌苔薄白或微黄,脉数有力,属于阳证者。

“方解”本方证为风热邪毒客于肌腠经络,气滞血淤痰结所致。热毒壅滞,气血凝滞,则局部红肿热痛;邪郁肌腠,邪正相争,则发热、恶寒;正盛邪实,热毒壅滞,则舌苔薄黄,脉数有力。治宜清热解毒,消肿溃坚,活血止痛。方中金银花甘寒清轻,清热解毒,消散痈疮,为君药。当归尾、赤芍活血通滞和营;没药、乳香散淤消肿止痛;陈皮理气通滞,消痈散结,共为臣药。白芷、防风疏风透邪,散结消肿,透达营卫;穿山甲、皂角刺通行经络,溃坚排脓;天花粉、贝母清热化痰,散结排脓,共为佐药。甘草清热解毒,调和诸药,为使药。本方诸药配合以清热解毒,活血化淤,通经溃坚为主,兼以疏风透表,行气、化痰、散结。

“临床应用”

(1)临床以局部红肿疼痛,甚至伴有身热凛寒,脉数有力为应用要点。本方被誉为“疮疡之圣药,外科之首方”。

(2)若红肿甚者,加蒲公英,连翘,紫花地丁,野菊花;若便秘者,加大黄。

(3)本方加减可用于治疗皮肤感染性疾病、阑尾炎、乳腺炎、消化性溃疡等疾患属于阳证热毒互结,血淤气滞者。

“使用注意”

疮疡已溃及阴疽者忌用。脾胃虚弱,气血不足者慎用。

黄连解毒汤

《外台秘要》

“组成”黄连9g、黄芩6g、黄柏6g、栀子9g

“用法”水煎服。

“功效”泻火解毒。

“主治”三焦火毒热盛证。症见大热烦躁,错语不眠;或湿热黄疸;或湿热痢疾;或热病吐血、衄血;或热甚发斑;或外科痈疡疔毒。小便黄赤,舌红苔黄,脉数有力。

“方解”本方证为火热毒盛,充斥三焦,波及上下内外所致。火热毒盛,内扰心神,则大热烦躁、错语不眠;热灼津伤,则口燥咽干;火热毒盛,迫血妄行,则吐衄发斑;热壅肌腠,则发痈疮疔毒。治宜泻火解毒,苦寒直折。方中黄连清心泻火,兼泻中焦之火,为君药。黄芩清肺热,泻上焦之火,为臣药。黄柏清下焦之火,为佐药。栀子清泻三焦之火,又导热下行,兼引药入三焦并为佐使药。本方诸药配合,苦寒直折,上下俱清,三焦兼顾。

“临床应用”

(1)临床以大热烦扰,口燥咽干,舌红苔黄,脉数有力为应用要点。

(2)若便秘,加大黄;若吐血、衄血、发斑加生地、丹皮;若淤热发黄,加茵陈、大黄。

(3)本方加减用于治疗感染性疾病,如败血症、脓毒血症、痢疾、肺炎、泌尿系感染、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乙型脑炎等属热毒者。

“使用注意”

本方集苦寒之品于一方,易化燥伤阴,若出现热邪伤阴,舌绛而干,则不宜使用。

(四)清脏腑热

龙胆泻肝汤

《医方集解》

“组成”龙胆草酒炒6g、黄芩炒9g、栀子酒炒9g、泽泻12g、木通9g、当归酒炒3g、生地黄酒炒9g、车前子9g、柴胡6g、生甘草g

“用法”水煎服。

“功效”清肝胆实火、泻下焦湿热。

“主治”

(1)肝经实火上炎证。症见头痛,目赤,胁痛口苦,暴躁易怒,耳鸣耳肿,舌红苔黄,脉弦数有力。

(2)肝胆湿热下注证。症见小便淋浊、睾丸肿痛重坠,阴囊潮湿或妇女带下黄臭,舌红苔黄腻,脉弦滑。

“方解”本方证为肝经实火上炎;肝胆湿热下注所致。肝火上炎,则头痛,目赤肿痛,口苦,耳鸣,耳肿,暴躁易怒;经气不利,则胁痛;湿热下注(湿热俱重),则睾丸肿痛重坠,小便短赤,或不定期带下黄臭,舌红苔黄或黄腻。治宜清肝胆实火、泻下焦湿热。方中龙胆草大苦大寒,清肝胆实火,泻肝胆湿热,为君药。黄芩、山栀泻火解毒,清热燥湿,为臣药。三药相须,清肝泻火,燥湿清热。泽泻、木通、车前子清热利湿,导湿热之邪下行,从水道而去;生地、当归补血养阴,防肝热伤阴血,泻中兼补又防苦燥渗利伤阴;柴胡疏肝清热,使气疏而热郁解,引药归入肝胆(兼使药),共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药。诸药合用,清泻与渗利并用,上泻肝火,下利湿热。泻中有补,祛邪不伤正。

“临床应用”

(1)临床以胁痛目赤,耳聋耳肿,口苦溲赤,舌红苔黄,脉弦数有力为应用要点。本方药多苦寒,易伤脾胃,非肝胆实火之证不宜用之。

(2)肝经实火盛,减木通、车前子,加黄连;风火上炎,加菊花、桑叶、夏枯草;湿重热轻,减黄芩、生地,加滑石、薏苡仁;火毒结滞、玉茎生疮,或阴囊红肿痛,减柴胡,加大黄、金银花、连翘。

(3)本方加减可用于治疗高血压病、急性肝炎、急性胆囊炎、急性肾炎、急性膀胱炎、睾丸炎及带状疱疹、白塞氏病、急性结膜炎等属肝经实火或湿热下注者。

“使用注意”

本方药味多属苦寒,易于败胃,当中病即止,不宜过剂。

芍药汤

《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

“组成”芍药15g、当归9g、黄连9g、槟榔6g、木香6g、甘草6g、大黄9g、黄芩9g、官桂5g

“用法”水煎服。

“功效”清热燥湿,调气和血。

“主治”湿热痢疾。症见腹痛,里急后重,下痢脓血,赤白相兼,一日数行乃至数十行,肛门灼热,小便短赤,舌红,苔腻微黄,脉滑数。

“方解”本方证为湿热疫毒下注大肠,壅滞气机,气血不和所致。气机郁滞,则腹痛,里急后重;气滞血淤,酝酿成脓,则便脓血,赤白相兼;湿热下迫,则肛门灼热,小便短赤,苔黄腻,脉滑数。治当清热燥湿,调气和血。方中白芍缓急止痛,敛阴养血,为君药。黄芩、黄连清热燥湿,厚肠止痢;大黄泄热去积,“通因通用”,为臣药。木香、槟榔行气导滞,消积止痛,“调气则后重自除”;当归补血行血,“行血则便脓自愈”;肉桂助当归以行血,反佐之以制芩、黄苦寒伤阳与冰伏湿热之邪,为佐药。炒甘草调和诸药,配白芍缓急止痛,为佐使药。诸药配合以清热燥湿为本,兼以气血并治。

“临床应用”

(1)临床以痢下赤白,腹痛里急,苔腻微黄为应用要点。

(2)泻痢后重明显积滞较重,加重大黄用量;兼食滞,减甘草,加焦山栀;气滞较重,加枳壳、莱菔子;热盛伤津,减肉桂,加生地;泻下赤多白少,加丹皮、地榆。

(3)本方加减可用于治疗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过敏性肠炎、急性肠炎见有泻下不畅,腹痛里急属湿热为患者。

“使用注意”

虚寒性痢疾、痢疾初期有表证者,忌用本方。

导赤散

《小儿药证直诀》

“组成”生地黄10g、木通10g、生甘草10g、竹叶10g

“用法”水煎服。

“功效”养阴清心,利水通淋。

“主治”心经热盛证。症见口渴面赤,口舌生疮,心胸烦热,或心热移于小肠,小便短赤、涩痛,舌红,脉数。

“方解”本方证为心经蕴热,热扰心胸或心热移于小肠所致。心经蕴热,热扰心胸,则心胸烦热,口渴,口舌生疮,舌红脉数。移热于小肠,则小便赤涩。治宜清心利水。方中生地甘凉而润,清心凉血,养阴增液,为君药。木通苦寒,清心降火,利水通淋,为臣药。木通配生地,利水而不伤阴,养阴而不恋邪,共用清心泻热。竹叶清心除烦,通利小便,为佐药。甘草梢直达茎中而止淋痛,调和诸药,为佐使药。诸药合用,清热、养阴、利水,利水不伤阴,泻火不伐胃,养阴不恋邪。

“临床应用”

(1)临床以心胸烦热,口渴,口舌生疮或小便赤涩,舌红脉数为应用要点。

(2)心火盛,加黄连;小便不通,加车前子,赤茯苓。

(3)本方加减可用于治疗口腔炎,鹅口疮,小儿夜啼等心经有热者,小儿急性泌尿系感染属心经移热于小肠者。

“使用注意”

木通用量不宜过多,以免伤肾,脾胃虚弱者慎用。

白头翁汤

《伤寒论》

“组成”白头翁15g、黄连6g、黄柏12g、秦皮12g

“用法”水煎服。

“功效”清热解毒、凉血止痢。

“主治”热毒痢疾。症见腹痛,里急后重,大便脓血,赤多白少,肛门灼热,渴欲饮水,舌红苔黄,脉弦数。

“方解”本方证为疫毒邪热,蕴积肠中,深陷血分所致。气机郁滞,则腹痛,里急后重;深陷血分,灼血成脓,则泻下脓血,赤多白少;下迫大肠,则肛门灼热。治当清热解毒、凉血止痢。方中白头翁苦寒,入大肠经,清热解毒,凉血止痢,为君药。黄连、黄柏苦寒,入大肠经,清热燥湿,厚肠止痢,为臣药。秦皮苦寒,有收敛作用,清热燥湿收涩止痢,入大肠经为佐使药。诸药合用,集苦寒清热解毒药于本方,清解中兼以凉血、收涩。

“临床应用”

(1)临床以下痢赤多白少,腹痛,里急后重,舌红苔黄,脉弦数为应用要点。

(2)表邪未解,里热炽盛,加葛根、金银花、连翘;腹痛里急明显,加木香、槟榔、白芍;腹痛拒按,苔厚腻,挟食滞,加枳实、山栀;血分热盛、纯下赤痢,加丹皮、赤芍、地榆;疫毒痢,加升麻、马齿苋、金银花、穿心莲。

(3)本方加减可用于治疗阿米巴痢疾、细菌性痢疾属热毒偏盛者。

“使用注意”

寒湿痢禁用本方。

清胃散

《脾胃论》

“组成”生地黄12g、当归6g、牡丹皮9g、黄连3g、升麻6g

“用法”上药为末,水煎服。

“功效”清胃、凉血。

“主治”胃火上攻证。症见牙痛,牵引头面作痛,面颊灼热,其齿恶寒喜冷,或牙宣出血,或牙龈溃烂,或唇舌颊腮肿痛,或口气热臭,口舌干燥,舌红苔黄,脉滑大而数。

“方解”本方证为胃有积热,循阳明经脉上攻所致。胃火上攻,则牙痛头痛,面颊发热,口气热臭,唇舌颊腮肿痛;热邪伤津,则口干舌燥;热蒸肉腐,则牙龈肿烂;热伤血络,则牙宣出血。治宜清胃、凉血。方中黄连苦寒,直泻胃中实火,为君药。升麻辛甘微寒,清热解毒,宣达郁火;升散上行,为臣药。黄连得升麻,泻火而无凉遏之弊;升麻得黄连,散火而无升焰之虞。生地清热凉血滋阴,兼止血;牡丹皮清热凉血,消肿止痛;当归身养血和血,消肿止痛,并防胃热及苦寒之品伤及阴血,为佐药。升麻(兼)引药入阳明。诸药合用,气血两清,升降并用,泻中寓补。

“临床应用”

(1)临床以牙痛牵引头痛,口气热臭,舌红苔黄,脉滑数为应用要点。

(2)便秘,加大黄;胃热盛,重用石膏加玄参、天花粉;牙衄,加牛膝;口臭甚,加茵陈蒿、藿香、白豆蔻。

(3)本方加减可用于治疗口腔炎、牙周炎、三叉神经痛等属于胃火上攻者。

“使用注意”

本方对风寒或虚火牙痛不宜使用。

泻白散

《小儿药证直诀》

“组成”地骨皮30g、桑白皮(炒)30g、炙甘草3g

“用法”水煎服。

“功效”清泻肺热、平喘止咳。

“主治”肺有伏火之咳喘证。症见咳嗽,甚或气喘,皮肤蒸热,午后尤甚,舌红苔黄,脉细数。

“方解”本方证为肺有伏火郁热所致。火郁于肺,肺气上逆,则喘咳,气急;热伏阴分,伏火郁蒸,则皮肤蒸热,日晡尤甚。舌红苔黄,脉细数。治宜清泻肺热、平喘止咳。方中桑白皮甘寒入肺清泻肺热,平喘止咳,为君药。地骨皮甘寒直入阴分,清肺中伏火,助君药平喘止咳,养阴退虚热,为臣药。粳米、炙甘草益气养胃,调和诸药,为佐使药。诸药合用,肺脾并治,甘寒清降肺热,甘平养胃益肺。

“临床应用”

(1)临床以咳喘气急,皮肤蒸热,舌红,苔黄,脉细数为应用要点。

(2)肺经热盛,加黄芩、知母;燥热咳嗽,加瓜蒌皮、川贝母;阴虚潮热,加鳖甲、青蒿、银柴胡;兼烦热口渴,加天花粉、芦根、麦冬;兼表热,合银翘散。

(3)本方加减可用于治疗急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百日咳属肺有伏火者。

“使用注意”

外感风寒引起的咳喘,或虚寒性咳喘,均不宜使用本方。

(五)清热祛暑

清暑益气汤

《温热经纬》

“组成”西洋参6g、石斛15g、麦冬9g、黄连3g、竹叶6g、荷梗6g、知母6g、甘草3g、粳米15g、西瓜翠衣30g

“用法”水煎服。

“功效”清暑益气,养阴生津。

“主治”暑热气津两伤证。症见身热汗多,心烦口渴,小便短少,体倦少气,神疲乏力,脉虚数。

“方解”本方证为感受暑热,气耗津伤所致。中暑受热,则身热汗多,尿赤心烦;暑热伤津,则口渴;暑热耗气,则体倦少气,精神不振,脉虚数。治宜清暑益气,养阴生津。方中西瓜翠衣,清热解暑,生津止渴;西洋参益气养阴,清热生津,为君药。荷梗清热解暑,以助西瓜衣清解暑热;石斛、麦冬养阴清热,以助西洋参补养生津,共为臣药。黄连、知母、竹叶清热泻火除烦,为佐药。甘草、粳米益胃和中,调和诸药,为使药。诸药配合,祛暑清热与益气养阴并用。

“临床应用”

(1)临床以体倦少气,口渴汗多,脉虚数为应用要点。

(2)暑热甚,加石膏,金银花,连翘;津气损伤较重,黄连酌减,加重西洋参、石斛、麦冬用量。

(3)本方加减可用于治疗小儿夏季热、支气管哮喘夏日发作属暑热气津两伤者。

“使用注意”

暑热挟湿不宜使用。

六一散

《伤寒直格》

“组成”滑石18g、甘草3g

“用法”上为细末,每服9g,蜜少许,温水调下或无蜜亦可,每日三服;或欲冷者,新井泉水调下亦得。

“功效”清暑利湿。

“主治”暑湿证。症见身热烦渴,小便不利,或泄泻。

“方解”本方证为感冒挟湿,暑湿下注所致。暑热内盛,伤津扰心,则身热、烦渴。暑湿下注,气化不利,则泄泻、小便不利。治宜清暑利湿。方中滑石清热利小便,使暑热从小便而去,为君药。甘草清热和中,为佐使药。滑、甘配,甘寒生津,清热而不留湿,利水不伤正。

“临床应用”

(1)临床以身热烦渴,小便不利为应用要点。

(2)湿伤脾胃加白扁豆、白术;湿热下注加车前子、栀子、金钱草。

(3)本方加减可用于治疗膀胱炎、尿道炎和急性肾盂肾炎等属暑湿或湿热下注者。

“使用注意”

阴虚或小便清长者,忌用。

(六)清虚热

青蒿鳖甲汤

《温病条辨》

“组成”青蒿6g、鳖甲15g、细生地12g、知母6g、丹皮9g

“用法”水煎服。

“功效”养阴透热。

“主治”温病后期,邪伏阴分证。症见午后或夜间潮热,两颊潮红,或五心烦热,咽干盗汗,舌红少苔,脉细数。

“方解”本方证为温病后期,热伏阴分,耗伤阴液所致。余热未清,内伏阴分,则夜热早凉;温病后期,阴液耗伤,则热退无汗;舌红少苔、脉细数。治宜清降与外透并行,兼以养阴。方中青蒿苦辛寒而芳香,清热透络,引邪外出;鳖甲咸寒入阴,滋阴清热,入络搜邪,两药合用,有“先入后出之妙”,鳖甲引药入阴,滋阴退热,青蒿透邪外出,清退阴分伏热,共达滋阴透热之功,为君药。生地黄养阴凉血,使阴复而热退;知母滋阴降火,助鳖甲退虚热,为臣药。牡丹皮清热凉血,退阴分伏热,为佐药。

“临床应用”

(1)临床以夜热早凉,热退无汗,舌红少苔,脉细数为应用要点。

(2)肺痨骨蒸,阴虚火旺,加北沙参、旱莲草;气阴两伤,身倦干渴,加人参、麦冬;小儿夏季热,属阴虚有热,加白薇、荷梗。

(3)本方加减可用于治疗不明原因发热、慢性肾盂肾炎、肾结核等属阴虚内热,低热不退者。

“使用注意”

青蒿不耐高温,可用沸药汁泡服。

五、温里剂

凡以温里祛寒药物为方中主要组成部分,具有温中祛寒、回阳救逆、散寒通脉等作用,用以治疗里寒证的一类方剂,称温里剂。

本类方剂又分为温中祛寒、温经散寒和回阳救逆三类。

温中祛寒剂主要适用于中焦虚寒证。症见脘腹冷痛,四肢不温,呕吐,泄泻等。

温经散寒剂主要适用于阳气不足,营血内弱,寒邪凝滞经脉,血运不畅之血痹寒厥、阴疽等证。症见手足厥寒,肢体麻木或痹痛,或发为阴疽。

回阳救逆剂主要适用于阳气衰微,阴寒内盛,甚至亡阳厥逆等证。症见四肢厥逆,恶寒踡卧,下利清谷,神衰欲寐,甚则大汗淋漓,脉微欲绝等。

(一)温中祛寒

理中丸

《伤寒论》

“组成”人参干姜甘草(炙)白术各90g

“用法”共研细末,炼蜜为丸,每丸重9g,每次1丸,温开水送服,每日2~3次。

“功效”温中祛寒,补气健脾。

“主治”

(1)脾胃虚寒证。症见脘腹绵绵作痛,喜温喜按,呕吐,大便稀溏,脘痞食少,畏寒肢冷,口不渴,舌淡苔白润,脉沉细。

(2)阳虚失血证。便血、吐血、衄血或崩漏等,血色暗淡,质清稀。

(3)脾胃虚寒所致的胸痹;或病后多涎唾;或小儿慢惊等。

“方解”本方证为中焦虚寒,不能运化,升降失常所致。阳虚寒凝,则脘腹冷痛,不渴,畏寒、肢冷,舌淡苔白;阳虚失摄,则失血;运化失司,则食少,呕吐、自利。治宜温中祛寒,补气健脾。方中干姜温中祛寒,为君药。人参补气健脾,为臣药。干姜、人参相配,温阳散寒,补气健脾,虚寒并治。白术健脾燥湿,为佐药。人参、白术相须为用,既补中气而助祛寒,又燥脾湿以促运化。炙甘草益气和中,调和诸药,为使药。诸药合用,温补脾胃,以温为主。

“临床应用”

(1)临床以腹痛喜温、喜按,吐利不渴,舌淡苔白,脉沉迟为应用要点。

(2)寒甚者,重用干姜;虚甚者,重用人参;呕吐较重者,加生姜、半夏、砂仁;寒湿下注,重用白术加茯苓、苡米。

(3)本方加减可用于治疗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下垂、胃扩张、慢性结肠炎等属脾胃虚寒者。

“使用注意”

外感发热或阴虚者忌用。

小建中汤

《伤寒论》

“组成”芍药18g、桂枝9g、甘草炙6g、生姜9g、大枣4枚饴糖30g

“用法”水煎取汁,兑入饴糖,文火加热溶化,分2次温服。

“功效”温中补虚,和里缓急。

“主治”虚劳里急证。症见腹中时痛,喜温喜按,按之痛减;或虚劳而心悸不宁,面色无华,舌淡苔白,脉细弦;或虚劳而手足烦热,咽干口燥等。

“方解”本方证为中焦虚寒,阳气不足所致。脘腹失于温养,则腹中时疼,喜温喜按,舌淡苔白,脉沉弱或虚弦;阴血亏虚,心失所养,则面色无华,心悸,手足烦热,咽干口燥。治宜温中补虚,和里缓急。方中饴糖温中补虚,缓急止痛,为君药。桂枝温运阳气。桂枝、饴糖合用,辛甘化阳,以建中阳。芍药滋阴养血,缓急止痛。芍药、饴糖合用,酸甘化阴,以助虚弱之阴血。芍药、桂枝共为臣药,一散一收,以调和阴阳,化生气血。生姜、大枣补益脾胃,增强温补中脏之效,为佐药。炙甘草甘温益气,调和诸药,为使药。诸药配合,“辛甘化阳”和“酸甘化阴”。气血营卫之中取治于中,通过温建中气,资助营卫化生,以养五脏,故名建中,甘温补中,调养阴阳,药用平和。

“临床应用”

(1)临床以腹疼喜温喜按,面色无华,舌淡苔白,脉细弦而缓为应用要点。

(2)若寒甚者重用桂枝、生姜;若偏气虚者加人参、黄芪、当归;若虚烦不眠者加酸枣仁、浮小麦。

(3)本方加减可用于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肝炎、胃肠神经官能症、过敏性结肠炎等见有腹痛;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等见有发热属中焦虚寒,阴阳不调者。

“使用注意”

阴虚火旺者忌用。

吴茱萸汤

《伤寒论》

“组成”吴茱萸9g、人参9g、大枣4枚生姜18g

“用法”水煎服。

“功效”温肝暖胃,降逆止呕。

“主治”虚寒呕吐证。症见食则欲呕,畏寒喜热,胃脘痞塞;或厥阴头痛,干呕吐涎沫;或少阴吐利,手足逆冷。

“方解”本方证为肝寒犯胃或中虚胃寒所致。胃中虚寒,浊阴上逆,则呕吐,胃脘疼痛,吞酸;肝寒犯胃,浊阴上逆巅顶,则头痛干呕,吐涎沫;肾寒犯胃,则吐利,手足逆冷,烦躁欲死。治宜温肝暖胃,降逆止呕。方中吴茱萸温肝暖胃,降逆止呕,为君药。生姜温胃散寒,和中止呕,为臣药。吴茱萸与生姜相配,温中有降,增强降浊阴,止呕吐之功。人参补脾益气,养胃生津,既扶中气之虚,又顾津液之伤,为佐药。大枣益气健脾,调药和中,制约吴茱萸烈性,为佐使药。诸药配合,肝胃肾并治,温补并行;以温中降逆为主,佐以益气护阴。

“临床应用”

(1)临床以呕吐,或干呕吐涎沫,舌淡苔滑,脉细迟或弦细为应用要点。

(2)若呕吐较甚,加半夏、砂仁;若疼痛较重,加高良姜,香附。若吐酸甚者,加瓦楞子、海螵蛸。

(3)本方加减可用于治疗慢性胃炎、妊娠呕吐、原发性高血压、充血性青光眼、神经性呕吐、血管神经性头痛、梅尼埃综合征等属肝胃虚寒者。

(二)回阳救逆

四逆汤

《伤寒论》

“组成”甘草6g(炙)干姜9g、附子9g

“用法”水煎服。

“功效”回阳救逆。

“主治”

(1)少阴病。症见四肢厥冷,恶寒踡卧,神衰欲寐,呕吐,腹痛下利,口不渴,苔白滑,脉沉微。

(2)太阳病汗多亡阳者。症见四肢厥冷,大汗淋漓,脉微欲绝。

“方解”本方证为阳气衰微,阴寒内盛所致。阳气衰微,不能温养四肢,则四肢厥冷,恶寒踡卧;心神失养,则神疲欲寐;血脉失于充养,则脉沉微细;火不暖土,脾失健运,则呕吐,腹痛,下利清谷,舌淡苔白滑。治宜回阳救逆。方中附子温肾祛寒,回阳救逆,为君药。干姜温阳散寒,为臣药。两药相须为用,助阳散寒之力尤大,有“附子无姜不热”之说。炙甘草益气温中,调和诸药,助制约附子毒性,为佐使药。《本经疏注》“附子以走下,干姜以守中,有姜无附则难收斩将夺旗之功,有附无姜,难取坚壁不动之效”。

“临床应用”

(1)临床以四肢厥冷,恶寒踡卧,神衰欲寐,脉沉微细为应用要点。本方原用生附子,生附子毒性较大,现已改用制附子。

(2)若体壮之人,可用生附子12g;若气虚者,加人参;若汗多面红脉细微者,加龙骨、牡蛎。

(3)本方加减可用于治疗感染性休克、心源性休克、低血容量性休克等属亡阳虚脱者;胃肠炎、肾炎、尿毒症等属脾肾虚寒者。

“使用注意”

本方属救急方剂,宜急煎服。但方中有附子,需久煎,为此一般以60~90min的煎煮为宜。

(三)温经散寒

当归四逆汤

《伤寒论》

“组成”当归6g、桂枝9g、芍药9g、通草6g、细辛3g、甘草6g、大枣8枚。

“用法”水煎服。

“功效”温经散寒,养血通脉。

“主治”血虚寒凝经脉证。症见手足厥寒,或腰腿疼痛,口不渴,舌淡苔白,脉沉细或细而欲绝。

“方解”本方证为营血亏虚,经脉受寒,凝滞不通所致。营血亏虚经脉受寒,寒凝经脉,经气不通,则腰、股、腿、足疼痛;阳气虚弱,不能温养四肢,则手足厥冷;血虚阳弱,血脉失于充养,则舌淡、脉细欲绝。治宜温经散寒,养血通脉。方中当归补养肝血,温通血脉,为君药。芍药益阴敛营;桂枝温经散寒,活血通脉。芍药、当归相配,能养血和血;桂枝与当归相配,温通经脉,共为臣药。细辛温经散寒;通草通利血脉、关节,为佐药。大枣、炙甘草补中调药,为使药。

“临床应用”

(1)临床以手足厥寒,脉细欲绝为应用要点。

(2)若血虚寒凝重者,加川断、鸡血藤等以养血祛风。寒凝厥阴者,加川芎、乌药、香附。

(3)本方加减可用于治疗血栓闭管性脉管炎、雷诺氏病、风湿性关节炎、冻疮、小儿麻痹等属血虚寒凝者。

“使用注意”

里寒虚证,阴血也常不足,应中病即止,不宜过剂。

六、补益剂

凡以补益药为主组成,具有补益人体气血阴阳不足,用以治疗各种虚证的方剂,统称补益剂。它属于“八法”中“补法”。该类方剂是根据《素问·三部九候论》“虚者补之”和《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理论为根据而设立的。

本类方剂包括补气、补血、气血双补、补阴和补阳五类。

补气类方剂主要适用于脾肺气虚证。症见肢体倦怠乏力,呼吸气短,动则气促,声低懒言,面色萎黄,食欲不振,舌淡苔白,脉弱或虚大,甚或虚热自汗,或脱肛、子宫脱垂等。代表方剂:四君子汤、参苓白术散、补中益气汤、生脉散等。

补血类方剂适用于血虚证,症见面色萎黄,爪甲苍白,头晕目眩,心悸,失眠,大便干燥,妇女月经色淡量少,舌淡,脉细数无力或细涩等。代表方剂:四物汤、当归补血汤、归脾汤。

气血双补类方剂适用于气血两虚证。症见面色无华,头晕眼花,心悸怔忡,气短懒言,食少体倦,舌淡苔白,脉细弱无力等。代表方剂:八珍汤、人参养荣汤。

补阴类方剂适用于阴虚证。症见潮热盗汗,颧红,五心烦热,失眠,腰酸遗精,消渴,或筋骨痿软,眼目干涩,咳喘咯血,舌红少苔,脉细数等。代表方剂:六味地黄丸、一贯煎、大补阴丸。

补阳类方剂适用于肾阳虚弱证。症见形寒肢冷,腰膝酸软,小便不利,或小便频数,男子阳痿,女子宫寒不孕,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等。代表方剂:肾气丸。

临床使用补益剂,须辨真假,《景岳全书》说“大实之病,反有羸状,至虚之病,反有盛势。”前者是指真实假虚,若误用补法则实者愈实;后者是指真虚假实的病证,若误用攻法则虚者愈虚。《内经》有“无盛盛,无虚虚,遗人夭殃”之戒,就是对错误的辨证施治而言。另外,常服、久服补益之剂,应适当配伍理气、健脾、和胃的药物,使其补而不滞,滋而不腻,否则虚不受补。再者,补气与补阳的方剂性多温热辛燥,对于阴虚火旺的患者不宜用;补血与补阴类的方剂,性多寒凉滋腻,对于阳虚阴盛的患者忌用。

补益剂的药物大多味厚,宜文火久煎,使药效尽出,服药时间以饭前空服为佳,以利药物成分吸收。

(一)补气

四君子汤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人参白术茯苓炙甘草各等份

“用法”共为细末,每服6~12g,水煎服。现代用法:作汤剂,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情增减。

“功效”益气健脾。

“主治”脾胃气虚证。症见面色萎黄,语声低微,四肢无力,食少或便溏,舌质淡,脉细弱。

“方解”本方为主治脾胃气虚证的常用方剂。饮食劳倦损伤脾胃,脾胃气虚者运化力弱,而见饮食减少,大便溏薄;气血生化乏源,故面色无华,语声低微,四肢乏力,舌质淡,脉细弱。《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形不足者,温之以气,”故治宜益气健脾,养胃和中。方中人参甘温大补元气,健脾养胃,为君药。白术苦温健脾燥湿,扶助运化,助人参以增益气健脾之功,为臣药。茯苓甘淡渗湿健脾,合白术以健脾祛湿,为佐药。炙甘草甘温益气,补中和胃,为使药。诸药合用,共奏益气健脾养胃之功。

本方与理中丸相比较,仅一味之差,四君子汤参、术、苓、草,重在益气健脾,理中丸参、术、姜、草,重在温中祛寒。

“临床应用”

(1)本方为治脾胃气虚证的常用基础方,长于补中气,健脾胃,后世许多以补气为主的方剂大多由其衍化而来,临床以面色萎黄,食少便溏,舌淡苔白,脉细弱为辨证要点。

(2)本方加减可用于治疗胃肠功能减退,消化不良,以及各种慢性疾病表现为脾胃气虚者。

“使用注意”

用量不宜过大,以免碍胃。

参苓白术散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莲子肉(去皮)500g、薏苡仁500g、缩砂仁500g、桔梗(炒令深黄色)500g、白扁豆(姜汁浸,去皮,微炒)750g、白茯苓1000g、人参(去芦)1000g、甘草(炒)1000g、白术1000g、山药1000g

“用法”共为细末,每服6g,枣汤调下,小儿用量酌减(现代用法:作汤剂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情增减)。

“功效”益气健脾,渗湿和胃。

“主治”脾胃虚弱挟湿证。症见食少,便溏,或泻,或吐,四肢乏力,形体消瘦,胸脘闷胀,面色萎黄,舌苔白,质淡红,脉细缓或虚缓。

“方解”本方证为脾胃气虚不能运湿所致。若饮食失节,劳倦内伤,以致脾胃受损,则运化、受纳功能失职,则饮食减少,泄泻;胃气上逆,则呕吐;脾胃气虚,气血生化乏源,故四肢乏力,形体消瘦,面色萎黄,脉现细、虚、缓;中焦气机不畅,故胸脘胀满。方中人参、白术、炙甘草,补中益气,为君药;扁豆、苡仁、茯苓、山药健脾渗利水湿为臣药;莲子辅助白术,既可健脾,又能渗湿固肠止泻;砂仁芳香醒脾,促中焦运化,且行气化湿,使补而不滞;桔梗为手太阴肺经引经药,配入本方,如舟楫载药上行,达于上焦以益肺。诸药配合,温而不燥,补而不滞,共奏益气健脾,渗湿和胃之功。本方证而兼现肺气虚,久咳痰多者,亦颇相宜。此即培土生金法的运用。

“临床应用”

(1)本方为治脾虚泄泻或肺虚咳喘的常用代表方剂,以食少便溏或泄泻,肢体倦怠,舌淡苔白,脉细弱为应用要点。

(2)如用治消化不良,可加神曲、山楂、麦芽以消食健脾和胃。

(3)本方加减可用于治疗慢性胃炎,小儿单纯性消化不良,慢性支气管炎,肺结核等具有脾虚气弱等见证者。

“使用注意”

湿热泄泻禁用。

补中益气汤

《脾胃论》

“组成”黄芪15~20g、甘草(炙)5g、人参(去芦)10g、当归(酒焙干或晒干)10g、橘皮(不去白)6g、升麻3g、柴胡3g、白术10g

“用法”水煎服。

“功效”补中益气,升阳举陷。

“主治”

(1)脾胃气虚证。症见发热,自汗出,渴喜温饮,少气懒言,体倦肢软,面色萎黄,大便稀溏,脉洪而虚,舌质淡,苔薄白。

(2)气虚下陷证。脱肛,子宫下垂,久泻,久痢,久疟等,以及清阳下陷诸证。

“方解”本方证为脾胃气虚,清阳下陷,以及因气虚而致摄纳无力所致。饮食劳倦,内伤脾胃,致脾气虚弱。脾胃虚弱,中气下陷,升举无能,摄纳无力。脾主四肢、肌肉,脾虚则气血生化乏源,不能充养四肢,奉养心神,故见肢软体倦,神疲少力。脾胃虚弱则谷气不盛,阳气下陷阴中,故见发热自汗,脉洪而按之虚软,舌淡苔薄白,其非外伤发热可知。脾胃虚则中气亦虚,摄纳不力,升举无能,故有脱肛、久泻、子宫下垂等症。故立补中益气,升阳举陷之法。方中重用黄芪补中益气,为君药;人参、白术、炙甘草甘温益气,补脾益胃,为臣;血生于气,气虚者则血弱,故用当归补血和营,协同黄芪、人参以益气生血;脾虚多能影响运化,易致气滞;故用陈皮理气行滞,醒脾和胃,使补而不滞;柴胡升麻升举清阳,协同参、芪既可升阳举陷,且透表退热,又可引芪、参当表以固表,共为佐使药。综合全方配伍大意,一是补气健脾以治气虚之本;一是升提下陷阳气,以求浊降清升,于是脾胃和调,水谷精气生化有源,脾胃气虚诸证可以自愈。中气不虚,则升举有力,凡下脱、下垂诸证可以自复其位。

关于用本方治疗气虚发热的理论根据,李东垣说:“内伤脾胃,乃伤其气;外感风寒,乃伤其形。伤其外为有余,有余者泻之;伤其内为不足,不足者补之。”“惟当以辛甘温之剂,补其中,升其阳,甘寒以泻其火则愈。”“《内经》曰:‘劳者温之’,损者益之’。甘温能除大热,大忌苦寒之药泻胃土耳!今立补中益气汤。”(《内外伤辨惑论》)宗上李氏创立“温能除大热”的理论,对区别外感与内伤发热的辨证、病机、治则、治法以及使用宜忌等都有阐发,对深入理解本方意义和指导临床运用均有裨益。

“临床应用”

(1)本方为治脾胃气虚,中气下陷证的代表方剂,以少气懒言,纳食无味,舌淡苔白,脉虚软无力或因中气下陷所致的各种内脏下垂证为应用要点。

(2)若中气虚而见自汗多者,重用黄芪,加煅牡蛎、浮小麦、麻黄根、五味子等以收敛止汗;若用治内脏下垂证,可加枳壳以助益气升提子宫;若脱肛久而不收,可酌加五味子、乌梅、金樱子等涩肠固脱。

(3)本方加减可用于治疗子宫脱垂,眼睑脱垂,重症肌无力,脱肛,久痢等具有脾胃气虚,中气下陷等见证者。

“使用注意”

本方甘温升散,故对阴虚火旺,肝阳上亢者禁用。病后津气两伤者不宜用。

生脉散(又名生脉饮)

《内外伤辨惑论》

“组成”人参10g、麦冬15g、五味子6g

“用法”水煎服。如制成注射液,名“生脉注射液”,肌注或静注,每次2~4mL,一日4~6次。

“功效”益气生津,养阴止汗。

“主治”

(1)热伤气津证。症见汗多体倦,气短懒言,咽干口渴,脉虚数。

(2)久咳肺虚,气阴两伤。呛咳少痰,气短自汗,口干舌燥,苔薄少津,脉虚数或虚细。

“方解”本方主治热伤气津,累及心肺之证。气为肺之所主,汗为心液,暑为阳邪,其性主升主散,最易耗气伤阴,累及心肺,致气阴两虚。心阴亏虚,则口干舌燥,心烦口渴;肺气虚,则体倦,气短,自汗。凡此皆由气阴两虚所致。治宜益气生津,使元气振奋,则短气自汗,体倦可除,气足津生,则舌燥口渴亦随之而解。方中人参甘平大补元气,尤长于补脾肺之气,益气生津,为君药;麦冬甘寒,养阴生津,清虚热而除烦,为臣药;五味子敛肺止汗而生津,为佐使药,三药合用,一补,一清,一收,而具益气生津,敛阴止汗之功用。可使心肺受荫,气充脉复,故名“生脉散”。全方以补肺、养心、滋阴着力,而获得益气、生津之效。故对夏日汗出过多,损气伤津之证甚宜。

“临床应用”

(1)凡属肺、心气阴两虚之证均可运用。以气短多汗,神疲倦怠,咽干舌燥,或呛咳少痰、舌质嫩红少津为应用要点。

(2)若失眠多梦,可加酸枣仁、柏子仁以养心安神;咳甚者可加百合、款冬花以润肺止咳。

(3)本方加减可用于治疗慢性支气管炎,肺结核,神经衰弱,心功能不全等具有气阴两虚等见证者。

“使用注意”

(1)本方有收敛作用,如外邪未解,或暑病热盛,气津未伤者,都不宜使用。

(2)久咳肺虚,亦以津气两伤,纯虚无邪,方为适当。

(二)补血

四物汤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当归(去芦,酒浸炒)10g、川芎8g、白芍12g、熟地黄(酒蒸)12g

“用法”上为粗末,每服9g,水煎服,空腹服。或做汤剂,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定。若妊娠胎动不安,下血不止者,加艾十叶,阿胶一片,同煎如前法。或血脏虚冷,崩漏,去血过多,亦加胶、艾煎。

“功效”补血、活血、调经。

“主治”血虚血滞证。症见面色无华,爪甲色淡,头晕目眩,月经不调,脐腹疼痛,崩中漏下。血瘕块硬,时发疼痛。妊娠胎动不安,血下不止,及产后恶露不下,结生瘕聚,少腹坚痛,时作寒热。

“方解”本方证为营血虚滞所致。阴血亏虚,血不外荣,则面色无华,爪甲色淡,不能上荣于脑,则头晕目眩;冲为血海,任主胞胎,若营血亏虚,肝血不足,致血海空虚,血行虚滞,任脉失养,则月事、胎前、产后诸证可相继发生。故治宜补血益阴,调和血脉。方中熟地滋肾补血,以养胞宫;当归补血活血,调经,共为君药;白芍敛阴养血,助归、地以补养阴血,为臣药;川芎活血行气,畅通气血,使补而不滞,营血调和为佐药。四药组合得体,补血而不滞血,行血而不破血,补中有散,散中有收,构成治血要剂。

“临床应用”

(1)本方为治营血虚滞的通用方,也为补血、活血、调经的基本方,以面色无华、爪甲苍白、舌淡脉细为应用要点。

(2)若兼气虚或妇女月经先期而至,小腹绵绵作痛,按之痛减,经色淡而量多、稀,肢乏体倦,加人参、黄芪以益气摄血;若血寒,经期腰腹疼痛,可酌加炮姜、桂枝、吴萸、枳壳、香附、桑寄生、续断温寒理气,行血止痛;若虚而有郁热,可加黄芩、丹皮;若妊娠胎漏,可加阿胶、酒炒艾叶、炙甘草变为“芎归胶艾汤”。若血淤不行,可加丹参、桃仁、红花而逐淤行血。若气虚而不摄血,可加潞党参、黄芪、白术。总之,本方随证加减,可统治诸种血证。

(3)本方加减可用于治疗荨麻疹,胎位异常具有血虚见证者。

“使用注意”

本方性偏滋腻,平素脾胃阳虚,食少便溏,以及阴虚有火者均不宜用。本方虽长于补血,但若出血过多而见气息衰微,脉沉细微弱时,应急当补气,因为有行之血不能速生,无行之气宜当急固,此时若用四物汤,则缓不济急,势必贻误病机,致生它变。待气回脉复后,再行补血。

当归补血汤

《内外伤辨惑论》

“组成”黄芪30g、当归(酒洗)6g

“用法”一剂煎三次,早、午、晚空腹时服。

“功效”补气生血。

“主治”血虚劳热证。症见肌热面赤,烦渴欲饮,脉洪大而虚,以及妇女经期、产后血虚发热。或疮疡溃后,久不愈合者。

“方解”本方证为劳倦内伤,气虚血弱所致。营血亏损,元气不足,以致阴不维阳,血虚阳浮,故见肌热面赤,烦渴欲饮,血虚则脉虚,气虚则脉缓。由于有形之血生于无形之气,故应扶阳存阴,补气生血,使阳生阴长,气固血充。方中重用黄芪,大补脾肺之气,以益气固表,资生血源,为君药;更以当归益血和营,以使阳生阴长,气旺血生。二药合用,使阳生阴长,阴平阳秘,诸症自除。

至于妇人经期、产后血虚发热、头痛者,取其益气养血而退热。疮疡久溃不愈,用本方以补气养血,有利于生肌收口。

本方证所表现的征象,颇近似于白虎汤证之脉洪大,渴思饮,发热,面赤,心烦,但仔细诊察,又与白虎汤证有严格区别。白虎证脉洪大而实满,大渴而喜冷饮,身大热而大汗出,所谓白虎证之“四大”俱备,是其证候特点。至于当归补血证,脉洪大而虚软,身虽热而温不甚高,无大汗出。因此,使用本方,对发热辩证必须分清阳明热盛和气弱血虚,阳浮外越的两个方面。若是辨证不明,用方不仅无效,相反有“虚虚”、“实实”之弊。

“临床应用”

(1)本方为治劳倦内伤,气弱血虚,阳浮于外之虚热证,亦为甘温除热法的具体运用,以肌热面赤,口渴,脉洪大而虚为辨证要点。

(2)至于用本方治疗妇女经期,产后血虚发热,是取其益气养血以退热之功。

(3)疮疡溃后,久不收口,取其益气养血,扶正托毒,生肌收口之效,根据病情,可酌加银花、连翘、公英、紫花地丁、生甘草等以清热解毒。

(4)若失血气虚,而出血不止者,本方加煅龙骨、山萸肉、阿胶、以增强固涩止血的作用。

(5)本方加减可用于治疗过敏性紫癜,月经过多等具有血虚气弱见证者。

“使用注意”

阴虚潮热者禁用。

归脾汤

《济生方》

“组成”白术30g、茯神(去木)30g、黄芪(去芦)30g、龙眼肉30g、酸枣仁(炒,去壳)30g、人参15g、木香(不见火)15g、甘草(炙)8g、当归3g、远志(蜜炙)3g(当归、远志两味,是从《校注妇人良方》补入)

“用法”加生姜6g、红枣3~5枚,水煎服。或按上述调整剂量比例放大,作蜜丸,每丸约重15g,空腹时,每次一丸,开水送下,日服三次。

“功效”益气补血,健脾养心。

“主治”

(1)心脾两虚证。症见思虑过度,劳伤心脾,气血不足。心悸怔忡,健忘不眠,盗汗虚热,食少体倦,面色萎黄,舌质淡,苔薄白,脉细缓。

(2)脾不统血证。症见吐血、便血,以及妇女崩漏,月经超前,量多色淡,或淋漓不止,或带下。

“方解”本方主治心脾两虚证。心藏神而主血,脾主思而统血。思虑过度,劳伤心脾,脾气亏虚,因而体倦、食少、虚热;脾虚不能统摄血液,而致失血诸证及妇女经血量多;心血暗耗,心失所养,则见惊悸、怔忡、健忘、不寐、盗汗;面色萎黄,舌质淡,苔薄白,脉细缓,均属气血不足之象。治当益气补血,健脾养心。方中人参、黄芪、白术甘温补脾益气,以资气血生化之源,则气血自生,气能统血,为君药;当归、龙眼肉补血养血,为臣药;茯神、枣仁、远志养心安神;木香理气醒脾,以防益气补血药滋腻滞气,有碍脾胃运化功能,使补中有行,行气而不滞气,为佐药;炙甘草补中气,调和诸药,为佐使药。诸药合用,益气以生血,养血以安神,补脾以统血,则心悸定,神可藏,血可统,共奏益气健脾,补血养心之功。

脾司统血摄血,若脾气虚,统摄无权,则便血;在妇女则血海不固,而崩中漏下,或经期超前,量多色淡;脾虚而不运湿,则湿浊下注为白带。本方能益脾气,扶脾阳,养肝血,故有上述病机所见之便血、崩漏、带下诸证可治。

本方与补中益气汤同具补气之功,其不同点表现在:一是配伍不同,本方是补气补脾与养心安神、交通心肾并用,意在健脾养心,复其统血、生血之职;补中益气汤是补气补脾与升提下陷阳气并用,意在补气升提,复其升清降浊之功。二是主治不同,本方主治心脾两虚和脾不统血的心悸怔忡、食少体倦和便血、下血等;补中益气汤主治脾胃气虚的发热、体倦、少气懒言以及气虚下陷的下脱、下垂等。

“临床应用”

(1)本方以治劳伤心脾,气血两虚之夜寐不安,食少体倦常用方剂,以心悸怔忡,健忘失眠,食少体倦,面色萎黄,舌淡苔薄白,脉细弱或失血、崩漏为辨证要点。

(2)若血虚甚者,加熟地以增补血之功;若失眠,加柏子仁、五味子,以养心安神;若用治脾不统血所致的皮下紫癜,可加阿胶、何首乌、鹿角霜,以增补血止血之功。

(3)本方加减可用于治疗神经衰弱,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性出血,功能性子宫出血,心功能不全等具有心脾两虚见证者。

“使用注意”

本方为治心脾两虚证的常用方剂,若因血热妄行所致的血证不宜使用。

(三)气血双补剂

炙甘草汤(又名复脉汤)

《伤寒论》

“组成”甘草12g、生姜9g、人参6g、生地黄30g、桂枝(去皮)9g、阿胶6g、麦门冬(去心)10g、麻仁10g、大枣5~10枚。

“用法”留下阿胶,其余各药,混合煎煮,取汁倒出,加入清酒10mL。另将阿胶略加开水炖化,分三次入药汁搅匀服。一剂煎服三次,一天服完。

“功效”益气复脉,滋阴补血。

“主治”

(1)气虚血弱证。症见脉结或代,心动悸,体羸气短,舌光色淡,少津。

(2)虚劳肺痿证。症见干咳无痰,或咯痰不多,痰中带有血丝,形瘦气短,虚烦眠差,自汗或盗汗,咽干舌燥,大便难,或虚热时发,脉虚数。

“方解”本方证为气虚血弱所致。心主血,血以养心,心气推动血液的运行。气血亏损,心失所养,血脉无以充盈,心气不振,不足以鼓动血行,致血行不畅,则心悸,脉结代;阴血同源,血虚而致阴亏,虚火内扰,心神不宁,则虚烦失眠,盗汗,咽干;肺阴亏虚,虚火灼伤肺络,故干咳无痰,或痰中带血;气血亏虚,不能充养形体,则形瘦气短。治宜益气养血,滋阴复脉。方中炙甘草,甘温益气补中,化生气血,以复脉之本,为君药;人参、大枣补脾养心,以助气血生化之源;生地、阿胶、麦冬、麻仁补心血,养心阴,润肺生津,以充养血脉,为臣药;桂枝合炙甘草以温补心阳,合生姜温通心阳而行血脉,为佐药;加酒同煮,以助药势而通血脉,为使药;诸药合用,使心气复而心阳通,心血足而血脉充,则心动悸脉结代诸症,自可恢复正常。因其能复脉定悸,故又名复脉汤。

“临床应用”

(1)本方为治疗气虚血少之脉结代、心动悸的常用代表方,以心悸短气,舌淡少苔,脉结或代为辨证要点。

(2)若心悸甚,可加煅龙骨、朱砂、琥珀等以镇心安神;大便溏薄者,去麻仁,加白术、茯苓。

(3)本方加减可用于治疗功能性心律不齐,冠心病,心绞痛,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等具有气虚血少见证。

“使用注意”

(1)对阴伤肺燥较显著病证,方中姜、桂、酒应考虑减少用量或不用,因为温药毕竟有耗灼阴液之弊,故应慎重使用。

(2)阴虚内热者禁用。

八珍汤

《正体类要》

“组成”当归(酒拌)10g、川芎5g、白芍药8g、熟地黄(酒拌)15g、人参3g、白术(炒)10g、茯苓8g、甘草(炙)5g

“用法”加生姜三片,大枣二枚,水煎服。

“功效”补益气血。

“主治”气血两虚证。症见面色苍白或萎黄,头晕眼花,四肢倦怠,气短懒言,心悸怔忡,食欲减退,苔薄白,脉细弱。

“方解”本方证为气血亏虚所致。若失血过多,或久病失养,病后失调,致气血两虚,则面色苍白或萎黄,气短懒言,心悸怔忡,纳差,苔薄白,脉细弱。肝藏血,肝血不足,不能上奉于脑,脑失所养,则头晕目眩。虚则补之,治宜补益气血。方中参、术、苓、草补脾益气;归、芍、地滋养心肝,加川芎入血分而理气,则归、地补而不滞;加姜、枣助参、术入气分以调和脾胃。全剂配合,共收气血双补之功。

“临床应用”

(1)本方为统治气血两虚证的常用代表方,以面色无华,心悸怔忡,纳差体倦,舌淡苔白,脉细弱为辨证要点。

(2)病后虚弱及各种慢性疾病,妇女月经不调、崩漏,疮疡溃后久不收口等证,属于气血虚弱者,临床皆可用本方加减治疗。

(3)本方加减可用于治疗妇女月经不调,胎产崩漏,疮疡溃后久不收口,以及各种慢性疾病具有气血两虚见证者。

(四)补阴剂

六味地黄丸(原名地黄丸)

《小儿药证直诀》

“组成”熟地黄24g、山茱萸12g、干山药12g、泽泻9g、茯苓(去皮)9g、丹皮9g

“用法”共研细末,炼蜜为丸,每服9g,一日2次,空腹温开水送下。或作汤剂,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定。

“功效”滋补肝肾。

“主治”肝肾阴虚证。症见腰膝酸软,头目晕眩,耳鸣耳聋,盗汗遗精,以及小儿囟门不合之症。或虚火上炎而致骨蒸潮热,手足心热,或消渴,或虚火牙痛,口燥咽干,舌红少苔,脉细数。

“方解”本方证为肾阴虚,虚火上炎所致。肾主骨生髓,腰为肾之府,齿为骨之余,肾之精气充盛,则人体筋骨强劲,五脏安和,病无由生,若肾阴亏虚,则腰膝酸软,牙齿松动;脑为髓之海,髓海不足,故头目眩晕;肾开窍于耳,肾阴不充,故耳鸣耳聋;阴虚火旺,扰动精室,故遗精;阴虚阳亢,虚火上炎,故潮热骨蒸,手足心热,舌红少苔,脉细数;虚火迫津外泄,故盗汗。故本方立法,以肾、肝、脾三阴并补而重在补肾阴为主。方中熟地滋肾阴,益精髓是为君药;山茱萸酸温滋肾益肝,以涩精;山药滋肾补脾,共为臣药。三药合之滋肾阴,补肝血,益脾阴,三阴并补以收补肾治本之功,亦即王冰所谓:“壮水之主以制阳光”之义。更用泽泻泻肾降浊,丹皮苦凉以清泻肝火,茯苓甘淡以渗利脾湿。三药既泻上炎之虚火,又渗下趋之湿浊,以治其标,为佐药。如此配伍,虽是补泻并用,但是配“泻”是为防止滋补之品产生滞腻之弊,实际还是以补为主。再从本方“补”与“泻”的用药量来看,“三补”的用药量大于“三泻”的用量,这也说明本方滋补是为主的一个方面。

“临床应用”

(1)本方为补阴常用基础方,用治肾阴不足之证,以腰膝酸软,眩晕耳鸣,手足心热,舌红少苔,脉细数为辨证要点。

(2)若肾虚耳鸣、耳聋、目眩等症较著者,加五味子、白芍、石菖蒲、珍珠目等以滋阴补肾,潜阳聪耳;阴虚甚者加天冬、麦冬、玄参;兼阳虚者加肉桂、附子等。

(3)本方加减可用于治疗神经衰弱,肺结核,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肾结核,慢性肾炎,高血压病,功能性子宫出血等属于肝肾阴虚者。

“使用注意”

本方阴柔滋腻,有碍消化,故脾虚食少,便溏者不宜使用。

大补阴丸

《丹溪心法》

“组成”黄柏(炒褐色)120g、知母(酒浸炒)120g、熟地黄(酒蒸)180g、龟板(酥炙)180g

“用法”上四味,碾为细末,猪脊髓适量蒸熟,捣如泥状;炼蜜,混合拌匀和药粉为丸,每丸约重15g。每日早晚各服一丸,淡盐开水送服,或水煎服。

“功效”滋阴降火。

“主治”肝肾阴虚,虚火上炎证。症见骨蒸潮热,盗汗遗精,咳嗽咯血,心烦易怒,足膝疼热或痿软,舌红少苔,尺脉数有力。

“方解”本方为滋肾阴,降虚火的方剂。肾中水火,本为既济以生存,肾水一亏,则相火失制,乃生虚火、虚热诸证。相火偏旺,故见潮热盗汗;扰动精室,精关不固,则遗精;虚火上亢,灼伤肺络,则咳嗽咯血;阴虚火旺,故足膝疼热,舌红少苔,脉数而有力。本方以滋阴降火立法,是为朱丹溪组方原意,即“阴常不足,阳常有余,宜常养其阴,阴与阳齐,则水能制火,斯无疾矣”的理论。故方中以熟地、龟板滋补真阴,潜阳制火;猪脊髓、蜂蜜俱为血肉甘润之品,用以填精补阴以生津液,此为培本一面。黄柏苦寒泻相火以坚真阴;知母苦寒,上以清润肺热,下以滋润肾阴,用为清源的一面。两面配伍,以收培本清源之效。本方滋阴药与降火药相配,培本清源,使水能降火,阴盛阳潜,虚火降而虚热自清。

“临床应用”

(1)本方为补真阴,降虚火的常用方剂,临床以潮热盗汗,咳嗽咯血,舌红少苔,脉数而有力为辨证要点。

(2)若盗汗明显,可加浮小麦、煅牡蛎、糯稻根、黄芪等以敛津止汗;虚劳咯血者,可加侧柏叶、藕节、阿胶以养阴凉血止血。

(3)本方加减可用于治疗甲状腺机能亢进,肺结核,肾结核,糖尿病等具有阴虚火旺见证者。

“使用注意”

(1)本方寒凉滋腻,若脾胃虚弱,食少便溏者,不宜使用。

(2)火热属于实证者,不宜使用。

一贯煎

《柳州医话》

“组成”北沙参10g、麦冬10g、当归身10g、生地黄30g、枸杞子12g、川楝子5g

“用法”水煎服,去滓,温服。

“功效”滋阴疏肝。

“主治”肝肾阴虚,血燥气郁证。症见胸脘胁痛,吞酸吐苦,咽干口燥,舌红少津,脉细弱或虚弦及疝气瘕聚。

“方解”本方乃因肝肾阴虚,肝气横逆所致。肝主疏泄,性喜条达,肝脉布胸胁,阴血不足,不能濡养肝脉,肝失所养,气滞不舒,故见胸胁疼痛;郁而化热,横逆犯胃,则口苦吞酸;肝肾阴虚,虚火上炎,津不上承,则咽干口燥,舌红少津。阴虚肝气不舒,循肝脉则生疝气瘕聚之证。治宜养阴疏肝。故方中重用生地为君,滋阴养血以补肝肾;沙参、麦冬、枸杞子滋阴养肝,以增养阴之功;当归养血柔肝,共为臣药;川楝子味苦性寒,疏泄肝气,顺其条达之性,为佐药;川楝子虽有“苦燥伤阴”之说,但若配在滋阴养血为主的方药中,却无伤阴之害,而这正是本方有别于以理气疏肝为主的诸方的不同之点。诸药合用,使肝体得养,肝气条达,则上述诸症自除。

本方与逍遥散同治肝郁胁痛,但两方证候各不相同。逍遥散以情志不遂而肝气滞郁,引起胁痛;且以肝逆而乘脾,兼现神倦食少,故以疏肝解郁,健脾养血为治。一贯煎则以肝阴不足,气郁生热,而致胁痛;且以郁热不散而犯胃,兼现吞酸吐苦,故以滋养肝肾,疏泄肝气立法。

“临床应用”

(1)本方为治肝肾阴虚胁痛的常用方,以胸脘胁痛,吞酸吐苦,舌红无苔,脉弦细为应用要点。

(2)若兼大便秘结,加蒌仁、麻仁以润肠通便;兼口苦咽干,郁火甚者,加黄芩、黄连以清热,有虚热或汗多,加地骨皮以退虚热;舌红而干,阴亏加石斛以养阴;胁胀痛,按之硬,加鳖甲以软坚散结;烦热而渴,加知母、石膏以滋阴清热;不寐,加枣仁以养心安神。

(3)本方加减可用于治疗慢性肝炎,胃溃疡,肋间神经痛,睾丸炎,妇女等具有肝肾阴虚,气滞不舒见证者。

“使用注意”

本方滋腻之药较多,对兼有痰饮的患者,不宜使用。

(五)补阳

肾气丸

《金匮要略》

“组成”干地黄240g、山药120g、山茱萸120g、泽泻90g、茯苓90g、牡丹皮90g、桂枝30g、附子(炮)30g

“用法”混合碾细,炼蜜和丸,每丸重15g,早、晚各服一丸,开水送下。或根据原方用量比例酌情增减,水煎服。

“功效”温补肾阳。

“主治”肾阳不足证。症见腰痛脚软,下半身常有冷感,少腹拘急,小便不利,或小便反多。尺脉沉细,舌质淡而胖,苔薄白不燥;以及脚气、痰饮、消渴、转胞等证。

“方解”本方证为肾阳不足所致。肾为先天之本,肾阳为一身阳气之根本,肾阳不足,不能温煦下焦,故腰酸脚软,身半以下常有冷感,小腹拘急;肾阳虚不能化气行水,则小便不利甚则水液停蓄,溢于肌肤为水肿;肾虚不能固摄水液,则小便反多,甚至消渴之证;肾阳不足,不能蒸化水液,上泛则为痰饮,下积则为脚气。治宜温补肾阳。方中附子、桂枝温补肾中之阳,其意不在补火,而在微微生长少火以生肾气,目的在于益火之源,以消阴翳。《景岳全书》说:“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故补阳之中,多兼以补阴,同时补阳之药每多辛燥,容易燥伤肾阴,反不利于肾中阳气之恢复,因此,必须阴阳兼顾,故又以干地黄,滋补肾阴,山茱萸、山药滋补肝脾,辅助滋补肾中之阴,使肾精盛,化源足;茯苓、泽泻利水渗湿,丹皮清泻肝火,与温补肾阳药相配,意在补中寓泻,以使补而不腻。诸药合用,使阴阳协调,肾气盛,诸证自除。

“临床应用”

(1)本方为温补肾阳的常用代表方,临床以腰痛,身半以下常有冷感为辨证要点。

(2)若夜间小便频多,可加五味子、桑螵蛸等以缩尿;若男子阳痿,可加鹿茸,巴戟天、黄狗肾、锁阳等以壮阳起痿。

(3)临床使用此方,可用肉桂易桂枝,以增温补肾阳之功;熟地黄易干地黄,以增滋补肾阴,阴中求阳之功。

(4)本方加减可用于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性功能障碍,前列腺肥大,尿崩症,甲状腺机能低下,糖尿病,更年期综合征,慢性支气管炎等具有肾阳不足见证者。

“使用注意”

本方性偏温热,对咽干口燥,舌红少苔属肾阴不足,虚火上炎者,不宜使用。

(张波)

同类推荐
  • 跌打损伤奇效良方

    跌打损伤奇效良方

    本书是“奇效良方”系列丛书中的跌打损伤分册,是一本较为系统地总结运用中医方法治疗跌打损伤常见病的临床参考书。全书共有良方近300首,包括中药内服方、中药外用方、针灸疗法、推拿疗法、综合疗法等。反映了近10年来中医临床治疗的新进展和新成果,内容翔实、易学易懂,适合中医临床、研究人员和中医院校学生学习参考,也可供广大患者及家属阅读。
  • 头痛偏头痛的自然疗法

    头痛偏头痛的自然疗法

    为什么会头痛呢?常常听人说:“哎,这件事搞得我很头痛。”我们要谈论的可不是这种头痛,但这说明头痛在人们中的印象可不太好。事实上,人的脑袋可比其他部位重要,头真的痛起来,什么事也干不成。那么,头痛是怎样产生的呢?头痛是因为致痛因子作用于头颅痛觉敏感组织内的伤害感受器再经痛觉传导通路至中枢神经系统进行分析、整合而产生痛觉。人类的大脑高度发展和分化,分为躯体运动区、躯体感觉区、视区、听区、嗅觉区、味觉区、语言区等等。好像我们的岗位责任制一样,大脑的每个部分都有精确的分工,管理着我们的精神活动、手脚运动、感觉等。一旦某个部位受到损害就可能出现相应管理区的功能障碍。
  • 不孕不育门诊百问百答

    不孕不育门诊百问百答

    不孕不育症的发生率占生育年龄妇女的15%-20%,近些年来,我国青年人结婚以及生育年龄普遍延后,此外加上环境污染、社会因素、性传播疾病等诸多因素的不良影响,使得不孕不育症患者显著增加。本书针对不孕不育症患者和家属最关心的问题,采用一问一答的方式向读者介绍不孕不育的相关知识。本书所搜集的问题都是患者最关心、最常见、最具代表性的。本书对不孕不育症的正确认识、病因、诊断以及中医疗法、西医疗法、饮食疗法、运动疗法和预防措施均做了详尽的解说。本书内容精炼,通俗易懂,内容全面丰富,形式生动活泼,适合广大不孕不育患者及家属阅读。
  • 健康孕产知识200题

    健康孕产知识200题

    本书所讲述的是主要的、基本的、不可少的孕产和哺养新生儿的知识,它们有助于孕育和喂养一个健康的宝宝,什么知识都要主动去学习,做妈妈的知识也不例外。
  • 慢性支气管炎(贴心大夫丛书)

    慢性支气管炎(贴心大夫丛书)

    这套丛书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通俗性:采用大众语言讲解医学术语,患者及家属能看得懂,并以生活“比喻”帮助了解;2实用性:学以致用,用得上。一人读书,全家受益,成为“家庭小医生”、左邻右舍的“健康小顾问”;3科学性:不仅知其然,还要了解其所以然。通过临床病症的表现,讲基础理论,理论与实际结合。贯彻“一分为二”的两点论讲解、诊断和治疗,避免绝对化不会使群众无所适从;4权威性:这套丛书的作者,都是具有丰富的经验的临床医生,其中多数是某一专科的专家,并介绍了他们所在单位、姓名、联系方式、出诊等时间等,便于联系,又成了就医指南。
热门推荐
  • 10年后的tf遇上了我们

    10年后的tf遇上了我们

    16岁的tf,人气十分爆棚,在一次度假的偶然机会,遇上了三位千金,但是明星是有很多的无可奈何,尽管有情敌的折磨与打击,但都还是一次次的挺过来了。希望大家支持!评论建议、给票票。谢谢。
  • 仙驰天下

    仙驰天下

    漫漫修真路,不一般的感觉,驰骋天下,尽享美色美食美好人生!孔子云:“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
  • 厨房那些事儿

    厨房那些事儿

    厨房让我们又爱又恨,爱的是它是美味的出产地。要知道,在食品安全颇让人头痛的今天,自己制作能排除一大部分风险,而且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赞誉是多么让人喜悦。恨的是油烟油渍真让人头疼,若不小心买多了,保存不当坏掉又很浪费。厨房里的事儿凌乱琐碎,但民以食为天,为了吃的好、吃的安全健康,厨房里的事儿我们得尽心尽力,动些脑筋了。本书就是告诉读者厨房那些事儿怎么办。
  • 萝莉随身追校花

    萝莉随身追校花

    .……已TJ…………人艰不拆…………求不黑……
  • 幼科发挥

    幼科发挥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作家之最:学术少女

    作家之最:学术少女

    方蝶瞳,一个重组家庭女孩儿。面对母亲无情的剥夺,继父的厌恶,她只能忍。一个来到她身边的女孩儿,叶陌。“小瞳,这是你妹妹,你以后要好好对待她。”“那个男人的女儿?”“顾蝶瞳,你姓顾,不姓方!”“我从来都不跟你姓,我永远都姓方!女人,你最好理清楚!”母亲愤怒地拔腿就走,和那个男人腻歪在一起,则一切在蝶瞳眼中是那么的刺眼,自从叶陌来到这个家庭后,母亲把所有的爱都注入在叶陌的身上,蝶瞳从来都视而不见。能迷醉她的,只有书。蝶瞳的成绩一向不好,她励志不能让天堂之上的亲生父亲失望,经过了重重困难,拿到了德国某大学的通知书,她用精彩的文笔描绘了自己的一生,与作家之最无颜一决高下,成为了新一个王
  • 东临医妃传

    东临医妃传

    一觉醒来,变成了乐丞相家的四小姐乐思凝。当没办法再睡回到老家的时候,她决定继续坚守现代的职业——医生。冒充神医随父进宫替皇上看病,却碰上东临国人人惧怕的安宁王——凌郁霄。好撒,从不沾女色的凌郁霄,正是她乐思凝梦寐以求的盘中菜、床头伴。她正心心念念的想办法如何将他擒之,他却送上门来,她决定成全他的计谋——于是,她先下手为强。待生米煮成熟饭,她和他策划未来,哪知道,帝位争夺的暴风雨才刚刚开始。【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TFBoys之微风

    TFBoys之微风

    此作品纯属虚构,不喜自喷。一个逗比和一个冷艳的恋情。两个吃货的恋情。两个学霸的恋情。
  • 你是我的命中注定

    你是我的命中注定

    她无缘无故的被设计,做了他弟弟的管教老师,可是她不知道,这份工作竟然让自己把一辈子都搭了进去……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非典型性业余侦探

    非典型性业余侦探

    有些人认为侦探就是那种到哪里都有杀人案发生的死神,时不时把爷爷挂在嘴边的少年,怎么恶心也能猜到的谜题——你开玩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