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武林,历来多有武人从艺、艺人习武的现象。出生于武林世家的杨小楼武功高强,成为京剧名家;京剧大师谭鑫培武功超凡,曾作为武师护过院;京剧“四大名旦”之首梅兰芳精通“剑术”和“太极”……
关于传统武术的起源,学界历来有不同见解,或说起源于狩猎,或说起源于战争,或说起源于角抵,或说起源于武舞。笔者以为,不管武术起源于什么,只说武术和表演艺术的关系,确实是密不可分的。
(一)武人从艺不新奇
武术本身除具有搏击和健身功能之外,还具有极强的表演性和观赏性。自武术形成以来,中华民族就在使用武术搏击和健身之余,也利用武术的表演性和观赏性进行娱乐。这就是我国传统民间艺术总要含有武术内容的原因——观众喜欢看,观众能接受。
因此有不少的武人凭武艺街头卖艺(内中不乏花架子,但也有相当的真功夫充斥其中),还有相当一部分武人干脆下海做了艺人。
京剧史上有名的武生泰斗杨小楼(1878—1938),就出生在武术世家。他的祖父杨二喜(一说杨双喜)就是位武术高手,长于拳术,善用大刀,人送外号“大刀杨二喜”。当年杨二喜为穷所困,以卖艺为生。他推着独轮小车进京,车上一边是刀枪把子,一边是童年的杨月楼(杨小楼之父),爷俩在天桥市场撂地卖艺,恰被当时名老生“老三鼎甲”之一的张二奎发现。张二奎对杨二喜的武功技艺惊异不止,遂聘杨为忠恕堂科班的武术教师。后来杨二喜成为老徽班的武旦演员。舞台上耍的流星锤即为杨二喜所创。
他的儿子杨月楼(1844—1890),得武术家传。在杨二喜就任忠恕堂武术教师之后,便也入科学戏。杨月楼习武生,长靠短打皆能。其演《安天会》的孙悟空,出台能翻108个筋斗,成名后,人送外号“杨猴子”。
杨小楼的技艺更不必说,人称“武生泰斗”,与余叔岩、梅兰芳并称“三大贤”。他的表演艺术登峰造极,难能可贵的是他还精通六合拳和通臂拳。
京剧界还有个知名人物是李洪春(1898—1990),以红生(关羽戏)著称。人称“李洪爷”。
李洪春也出生在武术世家。其祖父李友明是清末有名的镖客。人称“花鞋李三”,后因逃荒来到京城,经万盛镖局举荐至百顺胡同名须生程长庚大老板的三庆班看家护院,兼教艺徒武术。在李友明的教导下,李家人都重视武术。李洪春成名后专攻“红生”,为此他又拜武术名家孙文奎学“关王十三刀”(青龙大刀)。以后在关羽戏中不断地加工展现,形成关羽独特的身段,尤其在《阅军教刀》(又称关羽教刀)中完整的表演了这套“关王十三刀”,那是货真价实的武术刀法。
李洪春于解放初年搬到南小街新鲜胡同,与清肃王府格格金受之家住对门。金受之自小习武,从师于名镖师、查拳大家沈辅臣,在20世纪30年代就享有盛名。此时金受之居家无事,是李洪春鼓励他开办“金受之武术社”,并把自己的孩子送去学习。
武人从艺中,有一位张占福(1844—1924),人称“张黑”。张黑长于武术,又在马戏团学过艺,还做过镖师,后来下了海。他是光绪年间武功最佳的武丑演员。他练的是蹿高纵远、滚背爬坡的功夫,所练的家伙都不带响动,撒腿跑着往墙上一蹿能后背靠墙,两脚离地,是一种叫做“粘糖人”的高超轻功。张黑在舞台上常显露武功,据说唱《大卖艺》的时候他由台帘里跑出来,将身一转,肩背靠在台柱子上两脚悬空,露一手“粘糖人”。在两张半桌子上拿顶,在椅子上翻“云里提”(往脖子上套圆圈,连翻三次,套三次圆圈)。他的动作身轻体快,跌扑翻滚,迅疾异常,人称“鼓上蚤”。由此可见,武人成为艺人后,武术功夫往往能让他在舞台上独占鳌头。
而近几十年来,多少武术高手从影触电,既成就了自己的一世英名,还将中国武术介绍给全世界。这方面的突出代表是李小龙,他的影视作品不仅使中国功夫名扬全球,还创立了一个新的武术门派——截拳道。紧随其后的成龙、李连杰更是锦上添花,终使中国武术风靡世界。
(二)艺人习武有追求
那些出身梨园世家的演员在求艺过程中往往也要学习武术,甚至在大红大紫之后,还要从武术中汲取营养。这不单单是武行演员,文戏演员也不乏学武者。
最著名的是谭鑫培。谭鑫培的父亲谭志道是个唱老旦的演员。谭鑫培从小学习武生、老生。19岁时在京东遵化马兰峪搭入吴阎王的“粥班”(赶场多、挣钱少),日子过得非常苦。更不幸的是,很快他的嗓子便“倒仓”了。嗓子一坏,便不能上台。有镖行的朋友建议他去给大户人家护院。当时谭鑫培还有些犹豫,担心一个唱戏的,干不了护院的差使。可是那位朋友认为他是唱武生的,有武功,护院正合适。因为护院差使不重,还有空闲时间可以练功吊嗓。镖行的朋友给他介绍了丰润县姓史的大户(另一种说法是通州徐家)。当时谭鑫培在京东一带唱戏,由遵化至丰润实没多远,估计应是到丰润史家护院。
谭鑫培在护院期间曾有“单刀退贼”的传说。说他守夜时发现飞贼潜入史宅,谭鑫培一个跃身上房,大喝“休走!”贼人大惊,掷出飞刀,谭鑫培一手接刀,一手打出飞蝗石子,贼人着打,滚下房去,谭鑫培飞身下房,挺单刀擒住飞贼。这一段传说,笔者叙述简要,而在演艺人士嘴里则绘声绘色。
谭鑫培在史家护院一年多期间,拜能人为师,学会了少林拳脚、棍棒、刀法及蹿房越脊的功夫。还开始练习内功。所以,他守夜时,往往是挎一口单刀,背着紧背低头花装弩和一袋飞蝗石子。于是江湖人称“单刀小叫天”。“小叫天”是他做艺人时的艺名。后来他嗓子恢复,又回到戏班,逐渐成为伶界大王,菊坛领袖,这“单刀小叫天”的雅号仍不时被人提起。
享誉世界的京剧表演艺术大师梅兰芳学习武术,将武术技艺运用到京剧表演中的故事更是广为传颂了。其版本也有多种,一说梅兰芳的剑术、尚小云的猴拳是向会友镖局的镖师李尧臣学的,一说梅兰芳向形意名家傅剑秋学习武术,一说高紫云向梅兰芳传授了龙形太极和太极剑,一说李式(李瑞东)太极名家高瑞周曾任梅兰芳的武术教习,梅兰芳常练的剑术即李式太极十三剑。笔者还听说梅兰芳向上海米姓拳师学过武术,特别是双剑。看来梅先生喜好武术、学习武术,广为人知,曾向多位武术名家请教恐怕也不容置疑。
但梅兰芳最早接受武术熏陶却是从他的姑丈秦稚芬那里。
秦稚芬曾做过演员,早年学的武旦,艺名五九。学艺期间他曾向天津有名的武术家、书法家魏铁珊学艺。据说魏铁珊传授高超武功给演员的只有秦稚芬一人。因此秦稚芬练得一身真功夫。他能在摆着两盆盆花的条案上,先穿梭似的打一套猴拳,然后在盆花上扎马步一小时。他对棍棒、七节鞭也极为精通,在陶然亭黑窑场走会时,他能站在奔驰的马车上耍弄钢叉,令当时的名武生俞振庭啧啧叫绝。
秦稚芬后来做了梅兰芳的保镖。民国二、三年(1912、1913)间,出现了戏班争夺梅兰芳的纠纷,一位田老板因未能争夺到梅兰芳,就想教训一下梅先生。一天上午,田老板带着36名武把子到鞭子巷梅宅寻事。梅兰芳闻讯从后门直奔秦家。秦稚芬则飞快迎上前去,双方一言不合,秦稚芬扯开大褂,抽出一根防身用的三尺马棒,挥手就打。36名武行没见过真阵式,有的被打翻在地,有的被打伤腿骨,个个狼狈逃窜。隔了一个月,田老板又派来四个彪形大汉,在给孤寺门口的空地上与秦较量,秦稚芬抡起七节鞭,四个大汉一个被打破脑袋,一个后脊梁中了一鞭,另两个招架不住,拔腿便跑。过后纠纷得到解决,只是与武术无关了。
梅兰芳6岁学艺,每天天蒙蒙亮就由师父领到城墙根去喊嗓子、踢腿。稍长之后,又跟着姑丈秦稚芬学习多种拳术,以及跷功和武把子。秦稚芬应当是梅兰芳第一位武术教师。梅兰芳成名以后,坚持以武术锻炼身体。在他蓄须明志息影舞台期间,每天打两套太极拳。新中国成立后,他搬到护国寺居住,他的床旁桌几后面倚放着一把分量不轻的钢制宝剑。每天用这把剑练习剑术。《梅兰芳舞台艺术》曾拍摄了他在家中练太极剑的画面,用的就是那把剑。梅兰芳六十多岁时,依然能在《霸王别姬》“舞剑”结尾时下腰拧身,足见他的功夫是多么扎实。这是他艺术长青的关键所在。
梅先生是将武术中的技艺作为营养借鉴到戏曲表演上的典范。为人称道的《霸王别姬》的舞剑,就是他集几十年武术经验,结合舞台需要和京剧艺术的表现手段而创造的。
舞剑是《霸王别姬》的精华,梅先生说:“万不能把它(舞剑)演成武术表演。《霸王别姬》里的舞剑,是把京剧《鸿门宴》和《群英会》的舞剑,还有《卖马当锏》的舞锏的舞蹈加以提炼变化,同时吸收国术中的剑法汇合编制而成的。”这段舞剑绝非哪门哪派的剑法,而是京剧梅派表演艺术的精华。
程砚秋先生也是位武术迷,他曾向“醉鬼张三”张长祯学过“三皇功”门的功夫,又向太极名家高紫云学过太极拳及对练方面的武功。他在舞台几十年,从未忽略过武术的研究,从兵刃到技术,曾有许多新颖的设计。
程砚秋疾恶如仇。1943年在上海演出结束后途经天津返回北京时,在车上拒绝日伪车警的勒索,伪车警恼羞成怒,下车时,纠集伪特务数人于前门火车站无理寻衅,意欲殴打程先生。多亏程先生精通武术,孤身击溃了四五个特务,身体发肤未受丝毫损伤,抽身脱险。此事以后,程先生誓不屈服日伪淫威,遂隐遁西郊青龙桥,务农陇亩,谢绝舞台。
(三)武术登台增光彩
艺人习武,目的还是在舞台上增加光彩。京剧有出《翠屏山》,写的是石秀杀嫂的故事。“杀山”之前,有酒楼耍刀一场。早年间名小生徐小香耍的是“四门刀”,汉剧演员演此剧多耍“七片刀”。到了谭鑫培,动作更加细腻:入店饮酒脸不抹油,店东催其起身,石秀将桌斜掀,以口衔刀而起。谭鑫培所用是真佩刀,牙口不好,断不敢咬。耍刀则改练武术套路“六合刀”,与花哨讨俏的舞台刀法大不相同。据说此刀法后传与刘春喜,再传与丁永利。王金璐15岁时向丁永利学得,又经武术家高紫云指点,以后他每演《翠屏山》,海报上必注“带耍六合刀”。足见此刀影响之大。而李万春演《翠屏山》时,则在六合刀中加上八卦刀和滚堂刀法,更具表演性。李万春在《佟家坞》一剧中,设计一套七节鞭开打,一手宝剑一手七节鞭,称“剑里加鞭”,是从武术“刀里加鞭”化来的。后来荀慧生剧团排演《小刀会》,扮演潘启亮的茹绍瑞又借鉴李万春的“剑里加鞭”,创出舞台开打的“刀里加鞭”,火爆异常。再如叶盛兰的大弟子李元瑞,小生、武生两门抱,尤以短打见长。他演的清装戏《东皇庄》拿康小八,是出真刀真枪的大武戏。开打基本为武术路数,演来却不失京剧之美。
艺人习武的故事真是多得数不清。盖叫天向镖师刘四爷学武术,在京剧《武松》“飞云浦”一段中,武松抡起手轴(手铐)与杀手有一段对练,乃是“九节鞭进枪”的套路,紧接着又是一段“梢子棍进棍”,那都是纯粹的武术套路。而他在《恶虎村》中创“雄鹰展翅”的造型,轰动一时,今又被练习鹰拳的传人所采用。何月山号称勇猛武生,真刀真枪上台。本人曾看过马连良先生主演的《摘缨会》,剧中唐狡的扮演者谭元寿先生就在台上完整地演练了一趟少林刀法。至于杂技、马戏演员的爬杆、钻桶、钻圈等项目,多来自武术轻功门的功夫。鞭技、弹弓、飞刀原本就是武术中的科目。民间舞蹈中的武术扇、弓舞、剑舞则都是武术套路的演变。博大精深的武术成为表演艺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营养库,为艺术创作提供着丰富多彩的素材。武术与文艺实在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