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社会本质决定了人与人之间要相互联系,相互交流,人是在联系中生存和发展的,任何人都脱离不了与他人的交往而独自生活。人生的美好是人情的美好,人生的丰富是人际关系的丰富,人际交往给人们带来了许多愉快和幸福的体验。虽然对于某些人来说,人际交往带来的更多的可能是烦恼和不幸,但不可否认的是,人际交往在人们生活中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
一、人际交往
1.人际交往的含义
人际交往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方面,人际交往是人与人之间的信息沟通和物质交换。当我们用眼神、表情或身体动作向别人表达我们的意见、情感或态度时,就是信息沟通;当我们买东西、互赠礼物或进行其他物质交换时,既有物质交换,也有信息的交流。人与人之间一切直接或间接的相互作用,都超不出信息沟通和物质交换的范围。另一方面,人际交往是指人与人之间通过动态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情感联系,即常说的人际关系。这种关系是通过直接交往而产生的情感联系,是人与人之间相对稳定的感情纽带,它对于人的生活与发展有着根本性的影响。
2.人际关系与社会角色关系
社会角色关系是由于人与人之间所处的社会位置不同以及所承担的不同社会角色而产生的,比如师生关系、亲子关系、医患关系等。社会角色关系有时也会被称作人际关系,但是,实际上这两类人际联系是不能混为一谈的,两者既有不可分割的联系,又有本质的不同。
人际关系与社会角色关系的联系,体现在:
(1)社会角色关系制约人际关系。社会是个整体系统,其职能是由处于社会各个位置、承担各种社会角色的个人之间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个人生来就获得一定的社会位置,并承担着适当的社会角色,在人们履行其社会角色时,就必须与他人交往,并在交往过程中与他人产生一定的情感联系,这就是人际关系。因此,人际关系的产生决定于社会角色关系,并且受到个体所处的社会位置和所承担的社会角色的影响。
(2)人际关系影响社会角色关系。人际关系是与情感相联系,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中直接产生的。人际关系一旦形成,就势必会对社会角色关系造成影响,从而影响个人所处的社会位置以及所承担的社会角色。
人际关系与社会角色关系的区别,体现在:
(1)社会角色关系的基本指向,是人与人通过交往合作来履行社会角色,执行社会职能。这个交往过程的目的不是为了建立纯粹的情感联系,情感联系只是这个过程的附带结果。比如,在工作中,即使你不喜欢你的上司,但是为了工作的顺利完成,你还得继续与你的上司交往。而人际情感关系的基本指向,是人与人之间建立、维持一定的相互接纳和支持的友好情感。它只涉及情感上的交流,并且这种情感是不能强迫的。在人际交往中所产生的爱、尊重、恨、轻视等情感,均不受任何外在力量的左右,它的产生、发展、消亡只受交往个体情感心理变化的影响。比如,如果你不喜欢一个人,你就可以自由选择不与他来往。
(2)社会角色关系涉及的是社会中一类人与另一类人的关系。在社会角色关系中,所有的丈夫都被期望着用同样的关系模式对待妻子,并且履行作为丈夫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如果涉及的是个人与群体的关系,如师生关系,则不仅不同的教师被期望着以同样的关系模式对待学生,并且同一位教师也被期望用同样的关系模式对待不同的学生。在这种社会角色关系里,人们获得社会化,并形成了与别人相同的心态。与社会角色关系不同,人际关系纯粹是个人与其他人更为一般的关系,是个人凭自己的情感状态选择的自由关系。每个人与另一个人之间的情感联系都是独特的,如在大学里,你跟其他三个室友都有交往,与他们都建立了一定的情感关系,但他们每一个人与你之间的情感联系是不同的,都有其独特性。正是这种独特的情感联系和生活经验,使得每个人都与他人相区别,从而获得自己独特的个性。
二、人际交往的心理需要
人际交往作为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个人和社会的发展都有着重要影响。为什么会存在人际交往活动?同其他心理活动一样,人际交往也有着其心理基础,但人际交往的心理基础究竟是什么?研究者至今莫衷一是。有些研究者从生物的本能需要来看待人际交往,有些从合群需要这一角度进行解释,还有些研究者则认为人际交往的目的在于实现其自我价值。
1.本能需要
支持本能作用的心理学家认为,人际交往是人的一种本能需求,是人类在发展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种能力,它的主要作用是为了个体更好地适应生活,并且这种需求通过遗传传给后代。在远古时代,人类祖先古猿的自我保护能力差,单靠自己无法与一些凶狠野兽抗衡,因此就必须以群集的方式,依靠群体的力量来抵御外界的侵害、获得食物,经过漫长的进化、演变,这种集群的习性就流传给了后代。
人们在人际交往中,与他人形成一定的情感联系,从而感受到安全和满足,体验到快乐和幸福,这种与人交往的需要,在新生婴儿身上就有所反应。婴儿一出生就需要周围环境提供其食物、安全和温暖。这些需要通常是由母亲为其提供的,因此,婴儿在与母亲的交往中,就与母亲形成和发展了积极的情感联系,这也是个人最早形成的社会人际交往,这种与其他个体进行交往的本能需要在人类近亲恒河猴的身上也得到验证。著名动物学家哈罗(H。Harlow&M。Harlow)于1966年曾做过一项恒河猴的有趣实验。实验中,将小猴与“猴妈妈”分开,而让它与一个用金属制成的和一个用绒布制成的假妈妈一起生活。金属“猴妈妈”能为小猴提供食物,绒布“猴妈妈”不能提供食物。结果,在165天的实验过程中,小猴平均每天有16个小时待在绒布“猴妈妈”身边,试图与其拥抱,或在绒布“猴妈妈”怀里睡觉,而与金属“猴妈妈”一起的时间只有进食的1.5个小时。可见,这种依附行为或交往行为取决于机体寻求温暖、安全感的本能需要。
2.合群需要
心理学家沙赫特(S。Schachter)曾在1959年做过一项实验,研究处于孤独状态下的个体的合群需要。实验中将人群分成高恐惧组和低恐惧组,在高恐惧条件下,研究者告诉这些人,他们将参加一项电击实验,电击会很厉害,但不会留下永久性伤害,且告知他们这个研究的目的是为了获取人类发展的某些有用的资料;在低恐惧条件下,他们被告知,电击只是有点痛,感觉有些轻微震动,不会有任何伤害性后果。在这些人等待接受电击的时间里,研究者逐个询问他们,是愿意独自等待还是想与其他人一起等待,结果发现,高恐惧组的人中有62.5%的人选择与他人待在一起,倾向于寻求他人的陪同。低恐惧组的这种寻求安全感的合群需要没有那么强烈,仅有33%的人选择与别人一起。可见,与人交往能增加个体的安全感,降低恐惧。战场上的士兵,在与大部队失散后,最令他们恐惧、惊慌的是与战友失去联系的孤独,而不是炮火、子弹。即使掉队的士兵遇到一个身受重伤、甚至奄奄一息的战友,他也会感到很大的安慰,高度的恐惧不安也会有所减少。
3.自我价值肯定需要
自我价值(self-worth),是个人对自己存在的意义的一种追问和评价,即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自己在他人和社会的眼中是否有用,是否有价值。每个人一生都在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当自我价值实现时,个人就会产生自信、自尊、愉悦等积极情绪,进而觉得生活有意义;而一旦自我价值得不到实现,个人就会自卑、厌世、自暴自弃,觉得人生没有意义。
个人的自我价值感是通过社会比较实现的。一个人如果想真正了解自己,那么就需要依赖与他人的交往,在交往中,个体首先认识别人对自己的评价,进而通过社会比较逐步认识自己。社会比较理论认为,每个人在一生中都有自我评价的倾向,并且在没有直接的客观标准的情况下,人是通过与其他人的比较来评价自我的。这表明个人对自己能力、成就、形象等的评价并不完全是以主观感受作为标准的,而是需要在社会背景下,以别人作为参照物,根据别人和社会对自己的评价而得出。
社会心理学家所做的实验研究科学地证明了社会比较的简单自我支持倾向。德雷耶(A。S。Dreyer)在20世纪50年代做了一个巧妙的手眼协调操作研究,研究先以一定的实验操作使被试相信自己比他人优秀、与他人同等或比他人低劣,然后让被试有机自由地进行练习,并将自己的成绩与他人的成绩进行比较。
由研究结果可以看出,当被试在相信自己与别人具有同等条件下时,挑战的热情最高;相信自己已经比别人优秀时,继续努力的动力最低;相信自己比他人低劣的情况则处于中间位置。实验所考察的另一个因素为对自己的成绩期待,该因素没有明显的作用。这说明人在相互竞争的情境中最有行动的热情,亦即人的行动首先着眼于维护既有的状况不受挑战。对于已经出现的差距,人们并不投入很高的热情,特别是在相信自己已经超越别人之后,进取的动机水平更低,可见个体就是在这种比较过程中,寻找自己的位置和价值的。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自觉或不自觉地与他人进行比较。学生考完试后,不但关心自己的成绩,还想知道其他同学的成绩。只有在既知道自己的成绩又知道其他同学的成绩并进行比较后,才能明确自己成绩的评价意义。如同样是考了80分,当你知道其他同学的成绩都超过了80分,那么你将会感到沮丧、懊悔以及强烈的挫折感;但如果考题特别难,80分已是班里前三名了,此时你就会感到高兴、满足和莫大的成功。再比如,大多数年轻女孩常会与其他女孩比较容貌、穿着等,当比别人强时则感到快乐,反之则情绪不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