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392800000007

第7章 :血染皇城:举起杀戮功臣的屠刀

与刘邦相比,朱元璋杀得人更多。而且他杀文臣,凡是自己看不顺眼的,觉得怀疑的,就都干掉。这个有点偏执狂的味道了。而反观刘邦呢,他杀人,但是不会乱杀人。该杀的人杀,不该杀的人就不杀。杀这个人是因为这个人有威胁,对我不利。

而朱元璋呢,朱元璋有时候杀人是没有原因的。朱元璋是个情绪化的人,他因为情绪而杀人。因为生气而杀人,因为我看这个人不顺眼,不喜欢这个人,或者因为心情不好。

所以,刘邦杀人由他的道理,而朱元璋杀人往往没有道理。

刘邦:功高震主者,杀!

开国皇帝杀戮功臣的恶劣风气,大概就是从刘邦开始的。

刘邦称帝以后,总共杀了这么几个人:

1、汉5年12月,项羽死,临江王共尉不降,使卢绾击之,数月降,杀之洛阳;

2、汉5年7月,燕王臧荼反,9月,擒斩之;

3、汉5年9月,项羽降将利几反,击杀之臣;

4、汉9年1月,赵相国贯高谋划刺杀皇帝案结案,高皇帝赦免贯高,贯高自杀;

5、汉11年1月,前大将军韩信谋反,夷三族;

6、汉6年9月,韩王信以马邑降匈奴,汉11年1月,柴武斩韩王信于参合;

7、汉11年2月,梁王彭越不服从朝廷调兵命令,被逮捕,3月,迁至巴蜀青衣县安置,被吕后主使其部下诬告谋反被杀;

8、汉11年7月,淮南王英布反,被击败,汉12年10月,被其大舅哥长沙王吴回诱杀;

9、汉10年9月,代相国陈豨反,汉12年10月,周勃斩陈豨;

10,项羽部将丁公向刘邦求官,被以不忠于项羽的罪名诛杀;

11、齐王田横因不愿意臣服汉朝自杀。

一辈子在政治斗争中摸爬滚打的刘邦,早已变得残酷无情。这位出身卑微的草根天子内心,充满了怀疑和猜忌,使得将士和功臣们人心惶惶,生怕有一天会被他消灭,有的甚至被逼得真的反叛起来。韩王信就是就是一个例子,他因为害怕刘邦的怀疑,在极度恐惧的情况下干脆公开投降匈奴的。然而,他最后也逃脱不了被追杀的命运。

不久,刘邦的女婿赵王张耳,因涉嫌谋反被废除王位,贬为宣平侯。

公元前196年,曾跟随刘邦争霸天下的另一将领陈豨,也被逼反叛,很快被刘邦扫平。当时,梁王彭越的部下曾劝彭越趁此机会,一同谋反。不过,优柔寡断的彭越犹豫着没有答应。后来,刘邦得知此事,不但不表彰彭越的忠心,反而将他逮捕后处死。彭越死后,淮南王英布自知不能幸免,也被迫铤而走险,起兵反叛。

结果,这位曾经威震一方英杰也被刘邦亲自统兵镇压。

就这样,在汉朝建立后的短短7年之内,刘邦就利用各种借口,几乎将所有异姓诸侯王意义铲除。紧接着,为了确保汉朝万世江山都是刘姓一家天上,汉高祖刘邦还特意宰杀白马,与群臣歃血为盟:“从今以后,非刘姓者不能称王,谁若违背此约,天下可共起而击之!”

平心而论,刘邦消灭异姓诸侯王的政策,也是从维护国家统治考虑。

刘邦要想剪除的,不是身边的文武大臣,不是看有功之臣不顺眼,而是不放心这些地方上的异姓王们。想想周王朝是怎么灭亡的吧。不就是诸侯国权力过大,不再听中央政府的调遣嘛。试问刘邦如何能对国内的这些个大小诸侯放心呢?

诸侯国的问题,一直是每个皇帝头疼的事情。刘邦虽然除掉了异姓王,但是最后刘姓的王也给来了个八王之乱,可见封王是不可以乱封的。

刘邦要对付这些人,也就不奇怪了。然而,残杀功臣、铲除异己的政策,其目的是极端自私自利的,那就是维护刘姓一家的独裁统治。刘邦这种残杀功臣的政策,不但给原来的开国元勋们的家族带来了灭顶之灾。

当然,刘邦并没有杀尽功臣,也不可能杀尽功臣。因为毕竟国家要发展,要用人的。把人都杀光了,谁还给你办事呢?所以像萧何,陈平,周勃,曹参,樊哙这些人,都得到善终了。

韩信之死:战神的败局

韩信这样不世出的奇才一登场,楚汉战争的就更热闹了……刘、项倒似乎成了配角。正是他,在刘邦打天下的征途中,立下了盖世奇功。

胯下小儿的称呼,越发成就了他。弃项羽奔刘邦,良禽择木而栖的明知之举;

明修栈道暗渡陈仓,领汉军杀出关中,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平定三秦;

破魏之战,佯作正面渡河之势,却暗从侧后偷渡,攻其不备,俘获魏王豹;

井陉之战,背水为阵,置之死地而后生,军士莫不以一当十,大破赵军,斩陈余,灭赵国。携此军威,传檄而定燕、代;

淮水之战,水淹楚军,将齐、楚联军各个击灭;

垓下一战,击灭楚军,送项王最后一程;

成为汉名将之首!

其实又何止如此,“直至如今千载后谁与争功”!

潍水一战,韩信再次奠定自己的名将地位,随之而来的影响更成为左右天下大势之决定因素。

灭齐之战,从战略意义上讲,齐人一向反复多诈,是很令人头疼的一支势力,以武力平定,将齐国的控制权彻底操于汉军之手不失为上策,一方面,遏断了项羽在齐国的最后一丝希望,另一方面,为刘邦最后的分封也减轻了不小的压力。

后人常以为刘邦既然已派出郦食其,自然是希望这时能和平解决就和平解决,韩信竟然视他的意图于不顾,擅自行事,还顺带赔了郦食其一条老命,从而使得刘邦对他凭添疑忌,埋下日后被戮的祸根。

但事实上,刘邦派出郦食其的同时并没有告知韩信停止用兵,这本身就有点让他便宜行事的意思,刘邦最在乎的,恐怕并不在于此。韩信真正得罪刘邦的,是在平地齐地后,自恃功高得意忘形,趁机要挟刘邦封他做齐国假王。

刘邦当时跟楚军苦苦相持,正没日没夜地上火,和张良陈平研究反攻策略。一听说韩信要当假王,立刻脑子转不过弯了,习惯性地破口大骂起来。旁边的陈平见事情不妙,连忙暗中踩了他一脚(这是《陈丞相世家》的说法,《淮阴侯列传》里说的是陈平张良一块踩,哈哈),刘邦吃痛,当下明白过来,面不改色地继续一顿臭骂:“大丈夫平定诸侯,要当王就当真王,当什么假王!”——反应得这么迅速,真是不佩服都不行啊!

于是,张良持着可爱的大印,奉命前往齐国,封韩信为真的齐王。

这次求封齐王,无疑是韩信政治上的一个失招,但若如某些人所论,认为这是他最后有谋反之心的一个铁证,充分暴露了他一贯的不臣之心,就有点过了。这时韩信表露出的,至多是一种企望达到人臣之极的强烈的功利心。

结合当时的形势分析一下,韩信这时如果真的打算背叛刘邦,他是不会如此不明智地向刘邦伸手要官的。因为当时齐国的情况尚未稳定,刘邦心腹曹参也还在他眼皮子底下,如果跟刘邦撕破脸皮,他能否建立起自己的势力,立稳脚跟是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的。在这种情况下,他若想谋反,最应该做的正是把自己的野心好好的藏着掖着,寻找适当时机,而不是大模大样的去勒索刘邦,搞得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所以无论是从韩信的性格,还是当时的形势来看,他这时请立齐王,都是恃功自傲、得意忘形,想要趁热打铁,敲刘邦一记竹杠,仅此而已。

韩信属于那种很有本事,也非常地把自己当盘菜的人,这种人向来不甘于碌碌无闻的生活,一旦找到了生命的契机,就常常凭着自己的不世之才声名鹊起,创下一番粲然功业,但同时,他们的功利心也往往比常人要重得多。

韩信的母亲去世的时候,他还穷得叮当响,却找了一个周围可置万户的高地埋了老太太,可见他很早的时候就有着封侯拜将的理想。

在与刘邦的“汉中对”里,他表露出对项羽“有功当封爵者,印刓敝,忍不能予”的极大不满,武力攻打齐国的起因,也是为了与郦食其争功,刘邦几度夺取他的兵权,我们没有看到他有愤怒的表现,但是一旦剥夺了他的功名爵位,他就立刻委屈得不得了。由此可见,最终把他拖下水的正是这种如影随形的功利心而非野心。

说韩信只有功利心而没有野心,是因为他志不在天下。其实,早在韩信任齐王时,谋士蒯通就鼓动韩信造反,背汉自立,韩信不忍。这说明,他并没有谋反之心。

然而,韩信的军事才能却令刘邦极度不安,故在项羽败亡后,即夺其兵权,徙为楚王。等天下大定之后,刘邦更加对韩信不放心。有人告韩信造反,刘邦就用计逮捕了韩信,之后虽然赦免了他,却由楚王降为淮阴侯,软禁于自己身边。

韩信因此也开始痛恨刘邦,常常称病不上早朝。

后巨鹿守将陈稀造反,韩信已事先与之达成默契,愿为内应。刘邦亲自率兵前去平叛,韩信借有病不服从,却秘密聚集一些亡命之徒袭击吕后和太子,不幸事泄。吕后用萧何之计策,假称皇上已平定陈旆,让群臣前来拜贺,骗取韩信入朝。韩信一来便被武士捆绑起来,吕后在长乐宫前,以谋反罪名将他杀死。

一代传奇名将,死非其所,实堪哀伤。

点评:

韩信作为一位军事统帅勇有余,是合格的;但作为一位权力中枢的谋臣来讲显然是智力不足,是不及格的。说句难听的话,韩信的权谋技巧只相当于小学生水平。他身处手握重兵、功高震主的极易招来杀身之祸的境地却毫无自我保护意识,多次受到猜疑诬陷却从不在意、不思改进,终于在未央宫阴谋中死于吕后之手,真可谓“英雄一世真豪杰,辜负胸中百万兵”!

被煮成肉酱的功臣——彭越

第一个摔倒的人,可能是因为不小心;那紧跟在其后的人,已经看到了前车之鉴,可偏偏还在同一个地方摔倒,那就有点愚不可及了。拥有大智慧的人也会和常人一样,但他们有一点不同于常人,那就是蠢事绝不会重犯。因为他们深知,不能吸取自己和他人的教训,以至于重蹈覆辙,这正是许多人之所以失败的原因啊。

梁王彭越,自从起兵以来,长期在楚地坚持游击战争。项羽每次眼看就要取胜,但是由于后方不稳,次次前功尽弃,直到垓下败亡。功劳虽不及韩信,但是足称开国功臣。张敖被降,韩信被贬,同类相怜,时时睢恐大祸及己,因而小心翼翼,格外谨慎。

陈稀叛乱,刘邦亲征,到了邯郸,下令彭越派兵。彭越称病,只派手下将领带兵协助刘邦。刘邦怀怒,派使责备彭越。彭越惊恐,准备亲自前去谢罪。

部将劝说:“大王开始的时候不去,而等到被责备的时候才去,去了难免韩信的下场。不如乘机起兵,西进关中,大事可成。”

彭越说:“刘邦待我不薄,起兵叛汉,有失忠信。”

彭越手下有一太仆,获罪于彭越,准备斩首。太仆私下逃往长安,途中遇到刘邦,声称有机密事报告。

刘邦问:“你是何处人?有什么机密?”

太仆说:“我是梁王太仆,虽然事奉梁王,实在还是汉臣。梁王与部将扈辄共谋叛乱,下臣冒死特来报告。”

刘邦说:“请说详细点。”

“近日梁王招集兵马,欲以梁地谋反,这是第一;前日皇上亲征陈稀下诏增兵协助,梁王说怕蹈韩信覆辙,称病不往,这是第二;听说韩信被杀,他痛哭流涕,立即下令整顿三军,这是第三。我见到梁王谋反在即,不顾生命,特向皇上告急。”

刘邦听了太仆之言,急忙问计于陈平。

陈平说:“彭越看到韩信被诛,物丧其类,谋反之心难免不生。为了谨慎行事,可派一名使者,宣召进京。如果他来了,就是没有反心,废置不用可矣;如果他不来,就是谋反,派兵征讨,师出有名。”

刘邦叫大夫陆贾去召彭越。

彭越见到陆贾,就问:“大夫专程来此为何?”

陆贾说:“梁太仆密告皇上,大王有谋乱之意,但是言语错乱,前言不搭后语。皇上怀疑太仆跟大王有矛盾,故意诬告大王。所以皇上召你与太仆对证,分清是非,重叙君臣之好。”

彭越说:“这个人一向政事俱废,我正准备处罚他,不想他还去捏造这种无端的罪名。既然皇上叫我对质,我即奉命而行,凡事都必须拿出证据,岂可凭一面之辞!”

彭越置酒款待陆贾一行,准备行装,次日即行。彭越部下很多人认为此去凶多吉少,劝他莫去。大夫扈彻说:“大王此行不妥,去必生祸。前日皇上擒韩信,就是这种方法,皇上可以共患难,不可以同富贵。大王如果去。必有韩信之祸,切切不能去!”

彭越说:“韩信有罪,我没有罪,我如果不去,太仆之言不是假话变真了吗?皇上以为我真反了!”

扈彻说:“功高者必遭忌恨,位极者必被怀疑。大王功高位极,皇上正在猜忌之间,虽然没有反心,也必然寻事陷害,性命难保!”

彭越闻言,半晌不语。

陆贾说:“扈大夫之言,不过是眼前之计。如果大王不去对质,皇上一定亲率大军征讨,陈稀、韩王信就是例子。那时才真是悔之晚矣。”

彭越也想不出妙计,只得决心跟着陆贾进京。刚来到城门边上,只见扈彻悬门而谏。彭越见了,忙令人解下。

彭越说:“大夫何必如此苦谏?”

扈彻泣泪说:“我今天有倒悬之苦,大王见而救之,大王若去,必有倒悬之危,谁去救呢?我如今不容大王像韩信那样说‘悔不听蒯彻之言’也!”

彭越致谢说:“大夫之言虽为至论,但是我也只凭此心去见皇上。大夫之言虽善,但是我无法听你的建议。”

彭越说罢,只得与陆贾同行,扈彻嚎哭而去。

彭越来到京师,刘邦召人相见。

刘邦责问:“我亲征陈稀之时,召你出师,你为何不至?”

彭越说:“我的确有病,不是抗旨不遵。”

“你的太仆告你谋反,你有何说?”

“此人不理政事,我正要处罚他,因而怀恨,诬言陷害,望皇上明察,当面对质,不要被小人所欺。”

刘邦下诏叫廷尉勘问彭越谋叛一案,尚未得到回报,忽然有一人候于朝门,要见皇帝。刘邦叫人领进。

刘邦问:“你是什么人?”

来人说:“我是梁王大夫扈彻。”

“你来干什么?”

扈彻说:“皇上被困荥阳,如果不是梁王断绝楚军粮道,开展全面的游击战争,皇上会有今天吗?梁王屡建大功,而皇上如今听到一个逃奴的无稽之谈,就要杀戮有功之臣,惟恐天下人人自危!”

刘邦思考一会说:“彭越谋反,本该斩首,看你说得有理,姑废彭越庶民,徙居蜀地青衣县居住。”

彭越本无反意,如今落此下场,难免伤心落泪,但是此时的彭越只得奉诏前往蜀地。

吕后正从长安来洛阳,在路上碰上了彭越。

彭越拜伏路旁,落泪哀求,哭诉自己忠于汉室,绝无叛意,乞请吕后说情,求皇上开恩,放他回到故乡昌邑。吕后假装安慰,当面应允,一同返回洛阳。

吕后赶到洛阳,对刘邦说:“彭越是天下壮士,如今既然调来,就当除之,以绝后患,岂可让他去蜀,这是放虎归山,后来必然伤人。我在途中与他相遇,一起带了回来,可以暗中令人告发彭越谋反,皇上因而杀之,以绝后患!”

刘邦认为妙计,让吕后自去行事。彭越舍人状告彭越谋反,刘邦下令捉拿彭越,交给廷尉王恬审理。此时的彭越才知道他本来可以活下去,但是现在已经不可能了。

王恬说:“过去皇上命你起兵征陈稀,你听韩信之言称病不来,皇上就有杀你之心。昨日皇上幸贬你人蜀,此是莫大善心。但是你贪心不已,又随皇后来见皇上,皇上因此又生猜疑,知你定要作乱,不如杀之,永绝后患。祸福本无门,惟人自找之。不是皇上与皇后寡恩不仁,实在是你咎由自取。你是虎人牢笼,绝无生还之望。不若老老实实招认,不过一死,免受酷刑。”

彭越说:“你的话说中了我的毛病,但是可恨我不听好人之言,果有今日,你既然明白地开导我,我也不会麻烦你。你要我承认什么,我就承认什么,任皇上处罚。”

王恬不费吹灰之力,一份彭越谋反的卷宗,很快齐备。一张彭越谋反的奏章,送到了刘邦手中。刘邦下令照韩信之例,斩首、夷三族。

吕后说:“天下诸侯都因皇上仁慈,所以玩火自焚之人很多。应该将彭越煮成肉酱,分赐诸侯,让天下震恐,看谁还敢谋反?”

刘邦点头,并下诏:“有收尸者,辄捕之。”

刘邦斩了彭越,灭了彭越三族,竹竿悬首洛阳示众,旁边还挂着刘邦告示:“有收尸者,辄捕之。”

突然间,只见一人麻衣布帽,腰系生麻,手拿祭品,分开众人,踏折竹竿,摆正彭越首级,放上祭品,倒头便拜,放声哭诉,大声叫冤。

看守吏卒当场抓获,呈报到刘邦那里。

刘邦怒不可遏,亲自审问:“你是何人?胆敢抗旨不遵,私祭叛贼彭越?”

那人说:“我是栾布,大梁昌邑人,为梁王大夫,不忍梁王屈死,特来祭祀。”

刘邦喝道:“梁王谋反,怎么叫屈死?”

栾布说:“昔日皇上被困荥阳,楚兵攻城甚急,河南韩信不救,皇上万分危急,是我下书游说梁王阻断楚军粮道,否则汉必亡矣。后来助粮十万石,汉才能在垓下灭楚。楚汉相争五年,梁王受尽千辛万苦,今日天下太平,指望与皇上共享荣华富贵,传之子孙后代,哪里去想谋反之事。不想皇上听信谗言,不仅将梁王斩首,还将其身煮成肉酱,灭其三族,用刑太惨,比暴秦更甚!前日萧何所定律令何在?汉廷大臣,也无一人敢谏!我怀着不平之心,特来送死。我怕从此以后,功臣人人自危,哪一个跟着皇上镇守千秋大业?”

栾布说完放声痛哭,左右文武,无不下泪。

刘邦杀死彭越,本来心中有鬼,看到栾布理直气壮,慷慨冻词,忙给自己找个台阶:“我看你是忠信之人,赦你无罪,拜你做个都尉,下殿去吧!”

栾布闻赦,请求收尸埋葬。刘邦应允,栾布告谢而退。

刘邦彭城兵败之后,张良曾向刘邦力荐三人可以打败项羽,一个是韩信,一个是英布,一个是彭越。彭越灭楚的最大功劳是拖住了项羽的后腿。彭越本来不反,刘邦见风就雨,更兼吕后搬弄是非,彭越最终难免被杀命运。

有人说,如果彭越不找吕后开后门,拜错这一尊神,是否还可以得个善终呢?这是不可能的,因为刘邦要巩固自己的地位,不把那些开国功臣杀掉,他是不会罢手的。

评点:

刘邦是中国历史上大杀功臣的始作俑者。向对自己忠心耿耿的人举起屠刀,也不是什么人都下得了手的。刘邦虽然有些残忍,但毕竟保住了自己的江山。再看看那些被他收拾的人,就知道为什么他们当不了皇帝了。

朱元璋:庆功楼上一把火

清代史学家赵翼说过这样的话:“独至明祖,藉诸功臣以取天下,及天下既定,即尽取天下之人而杀之,其残忍实千古所未有。盖雄猜好杀,本其天性。”赵翼的这种评价虽有过激之处,却指出了朱元璋滥杀的事实。

朱元璋做了皇帝后,兴起了几个大案,杀了许多人。

洪武十三年(1380)正月,御史中丞涂节、商嵩告发胡惟庸南通倭寇北接旧元,意欲谋反。朱元璋命羽林军将胡抓捕,审问得实,磔于市,牵连被杀达3万人。

洪武二十三年(1390),有人告发李善长交通胡惟庸情状,朱元璋又将当时已经77岁的李善长赐死,并诛杀其家。吉安侯陆仲亨、延安侯唐胜宗、靖宁侯叶升因牵连于此案亦被杀。

洪武二十六年(1393)正月,又兴蓝玉案。蓝玉以谋逆罪被杀,连坐被诛杀者达15万人。胡蓝案使得大明的开国功臣被屠戮殆尽。

民间流传最广的,是朱元璋火烧庆功楼的故事。

南京鼓楼岗的山坡上,从前有个功臣楼。这是明朝皇帝朱元璋登基以后,下令建造的。当初,听到造功臣楼,凡是跟随朱元璋南征北战,打下江山的开国功臣,无不深受感动,称赞太祖英明。只有军师刘伯温忧心忡忡,来到皇宫,见了朱元璋,恳求说:“如今王业已成,臣责已尽,但愿辞官归田。”

朱元璋忙说:“军师随我辛苦半生,如今正当享福,为何就要归隐”

刘伯温说:“朝中政事劳神,臣年老力倦,只想过个清闲的晚年。”

朱元璋再三挽留不得,便取出许多金银送给刘伯温,亲自送出宫外。

刘伯温出了皇宫,来到徐达府上,向他辞行。临别,刘伯温握着徐达的手说:“徐兄,小弟走了。有一句话望你牢牢记住:功臣楼庆宴之日,你要紧随皇上,寸步不可离开。”徐达一时不明白,想问个究竟。刘伯温说:“照此行事,日后便知。”

功臣楼终于建成了。

这座楼坐落在鼓楼岗的山坡上,楼身又宽又矮,看来很结实;窗户又高又小,看来很安全。朱元璋择定日子,邀请所有功臣前来赴宴。这一天,日头刚落,功臣楼里一片笙歌,灯烛辉煌。赴宴的功臣们互相恭喜、道贺,好不热闹。徐达心里记着刘伯温的临别赠言,哪有心思与众人寒暄。他举目望望楼顶,雕梁画栋,纵横相连;低头看看地面,方石成格,平滑如镜。忽然,他把耳朵紧贴墙壁,用手对墙敲了几下,觉得声音“咚咚”发嗡,他的脸“涮”的一下,白得像纸一样。这时,只听一声喝道:“皇上驾到!”百官肃立,躬身行礼。朱元璋昂然走进大厅,笑容满面,来到席前,忙叫免礼。众人纷纷直起腰来。

酒宴大开,热闹非凡。徐达平日酒量不小,今天却怎么也不敢多喝,一直盯着朱元璋的一举一动。酒正吃到兴头,朱元璋忽然站起身来,向门边走去。徐达连忙随后跟上。朱元璋发觉身后有人,回头一看,见是徐达,便问:“丞相为何离席?”徐达说:“特来保驾。”朱元璋说:“不必不必,丞相请回。”

徐达哀戚他说:“皇上真的一个也不留吗?”朱元璋暗暗一惊,心想:好精明的家伙!我的机密已被他识破。徐达见皇上不言语,又说:“皇上如果执意,臣不敢违命,恳望日后妻儿老母得以照拂。”说毕,转身欲回。朱元璋忙说:“丞相随我来。”

他俩刚走出几百步,突然,“轰隆隆”一声巨响,功臣楼瓦飞砖腾,火光冲天,可怜满楼功臣,全部葬身火海。原来,朱元璋为了永保朱姓天下,才设下这火烧功臣楼的毒计。

徐达从功臣楼死里逃生,回到家里,整天饭不想吃,门不敢出,没有多久,忧郁成疾,背上还害了个瘩背,人瘦得脱了形。

一天,两名太监带人抬着一只清蒸公鹅来到徐达府上,说:“皇上闻知丞相贵体不佳,特命小人前来问安。”徐达知道,公鹅是发物,害了瘩背,再吃公鹅,岂不要命,这是皇上赐死啊。想着想着,两行热泪潸然而下,上前谢恩,收下了公鹅。

没有多久,他就含恨死去。

朱元璋不仅屠戮功臣,也注意严肃整顿吏治。这与他来自底层,看到元朝因吏治腐败导致灭亡的教训有关。他在明初实行以猛治国的政策,认为乱世须用重典,法外用刑的情况很严重。洪武十八年(1385),御史余敏等人告发户部侍郎郭桓等人串通舞弊,吞盗官粮。最后追赃粮700万石,郭桓等数百人被处死,各地布政使官员入狱被杀者又有数万人。追赃牵连到全国各地的地主,因此破产者不计其数。

不难发现,朱元璋所处置的大多数都是官吏,而对小民则很信任,甚至亲自接见粮长,被赏识的马上授予官职。这又体现出了朱元璋自身的小农情结。

点评:

朱元璋加强了中央集权,尤其是大大加强了皇帝本人的权威,当他的后继者们疏缓朝政之时,这些过剩的皇权便落到了皇帝的近侍——宦官身上,为后来明代政治的痼疾——宦官专权埋下了伏笔。而他设立锦衣卫、兴文字狱等,是对人权无情的摧残,使中国文化逐渐“沉淀成一个酱缸”。朱元璋是勤奋的,但他又是极度自私的,以建立一个有利于他及他的子孙后代长期稳固统治的制度为目的。明代是中国在世界上落伍的开始,朱元璋对此负有责任。作为中国封建社会后期最重要的帝王,朱元璋在本排行榜中居第35位。

刘伯温的离奇死亡

刘伯温的死是比较离奇的。

在民间传说中,刘伯温是一个传奇,他神通广大,甚至能未卜先知,“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甚至能呼风唤雨,乃神仙一般的人物。

真正的刘伯温当然不是神仙,不过,他确实才华盖世,胸有韬略。如果他专注于学问,成就必定会不逊于任何一代宗师。但他是性情中人,不适合做政治家。因为他心地至诚,性格正直刚烈,嫉恶如仇,天下太平之后,也根本不适合混迹于官场。

这一点,他自己也明白。

天下太平之后,像张良一样归隐山林,做一个闲云野鹤,也许是刘伯温最大的心愿。只可惜,他当不了张良。遇到朱元璋这样的皇帝,他已没有了退出的余地了。

当上皇帝的朱元璋,心态开始发生变化,“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这是所有帝王的一贯思维,只不过在朱元璋那儿更变本加厉,更刻薄寡情。他第一个想收拾的,就是独揽大权的丞相李善长,因为李嫉恨刘伯温,朱元璋就选择刘伯温充当杀手。

洪武三年,朱元璋欲任命刘伯温为丞相,但刘伯温拒绝了,理由是:“臣疾恶太甚,又不耐繁剧,为之且孤上恩。天下何患无才,惟明主悉心求之。”

刘伯温心里跟明镜似的,朱元璋让他收拾李善长,既是利用,也是试探他的忠诚度。他一旦受命或可减轻朱元璋的猜疑,然而,唇亡则齿寒,李善长一死,朱元璋下一个要对付的恐怕就是自己了。此等不智之举,以刘伯温的个性是绝对不会干的。

正因为如此,第二年他就请退,告老还乡了。

然而,朱元璋疑忌之心很强,刘伯温不在他身边,他反觉难以掌控,更欲除之而后快。刘伯温也猜到了这一点,所以他的儿子刘琏留京为官,算是人质。

这样一来,朱元璋总算放心了。他每年岁暮都将刘伯温儿子召去,接见于便殿,嘘寒问暖,“亲加训诲,燕语如家人。”

退隐后的刘伯温异常低调,“惟饮酒弈棋,口不言功”。据说,青田县令因久仰刘伯温大名,想瞻仰一下尊容,“邑令求见不得,微服为野人谒基。基方濯足,令从子引入茆舍,炊黍饭令。令告曰:“某青田知县也。”基惊起称民,谢去,终不复见。”

即便如此,最终还是未逃脱朱元璋的算计。

朱元璋晚年猜忌之心日重,已到了变态的程度,性情残暴,喜怒无常,常因小事杀大臣。臣下在他面前无不心惊胆战。

有的大臣专拣好听顺意的话奉承皇帝。比如杨宪就很会察颜观色,以为这样做可以避祸,但朱元璋从内心里认为这样的人都有所图,不是好东西,结果杀得更快。还有的大臣结党营私,以扩大自己的势力,力图加重在呈帝心中的分量,如胡惟庸,结果也被皇帝杀了。

刘伯温虽然已经告老还乡,但他早年佐命朱元璋,屡出奇谋。在朱元璋眼里,刘伯温简直就是个活神仙。有这样一个高人活在世上,他当然不放心。

洪武四年(1371年)八月,朱元璋借机给刘伯温出了一道难题。他给退休在家的刘伯温写了一封信,说:朕收平中国,非猛不可。但有歹人痛恨严法,喜欢宽容,谤骂国家,扇动是非。现在上天有异象,今秋太阳里有二三黑子。你在山中深知历法,你说说这是怎么回事。这是朱元璋对刘伯温的一次敲打和试探。

“为政宽猛如循环”,这是刘伯温的一贯的理念。开国之初,刘伯温主张严刑。他认为,宋、元因过于宽纵而失去天下。但王朝秩序稳定后,应以怀柔为主。对臣对民都不宜用严刑酷法,这和朱元璋的治国理念发生了矛盾。

如今,朱元璋又拿这个来试探他,刘伯温不由得百感交集。

但刘伯温并没有顺着朱元璋的心意去说,而是回信说:霜雪之后,必有阳春,今国威已立,宜少济以宽大。——借天像再次劝谏。

刘伯温这样做是冒了风险的,倘使皇帝定他一个“谤骂国家,煽惑是非”的罪名,也不是没有可能,但为了国家社稷,刘伯温决定甘冒斧钺之诛。况且,依法行事和尊重大臣的人格是刘伯温多次劝谏的内容,离开这个基本思路的话,只能更引朱元璋的疑心。

刘伯温怎么想怎么说,朱元璋反倒没拿他怎样。

然而,刘伯温千小心,万小心,最终还是没有逃过这一劫。因为他早年嫉恶如仇,刚正不阿,敢于直言,曾经得罪了一个人,那就是胡惟庸。

胡惟庸是个心胸狭隘的小人,早就恨透了刘伯温。

当时瓯、闽间有一条狭长的地域叫谈洋,该地区是盐贩、盗贼聚集的地方。刘基委托儿子刘琏上奏,建议应在该地区设立巡检司以控制管辖该地,使那里的刁民无机可乘,不能互相勾结或胁迫戍边士兵一道出逃反叛。

于是,胡惟庸便找人弹刻刘伯温,反指淡洋踞山临海,有君王之气。刘伯温想要谋取作为自己的墓地,当地百姓不答应,便想要在那里设置巡检司为难当地民众。所谓王气实在是个说不清的东西,说有就有,说没有也没有,只看你的目的是什么。

朱元璋不置可否,只是命令下传此文让刘伯温知晓。这是一个明确的信号,也是一种胁迫,如果没有合适的反应,谋反的罪名就会临头。刘伯温于是只好赴京亲自上朝拜见朱元璋,但朱元璋很会装傻,根本不管这件事。

刘伯温既不能辨白,又不敢离京,不久便发病了。

这年正月,朱元璋派胡惟庸探视刘伯温,胡惟庸随身的医生给他开了药方。刘伯温吃了药后,顿时感到有如拳头大小的石头般的硬物堵塞在胸口。他赶紧奏明了朱元璋,但朱元璋依然装傻,只是不咸不淡地说:慢慢将养吧。

又过了三个月,病情更加恶化。朱元璋派人前去问候刘伯温,得知他已不能起床了,便让他乘坐传送公文的船返回青田家乡。

不久后,一代绝世奇才便这样去世了。

关于刘伯温的死因,后来的胡惟庸案发后,医生供认,是胡惟庸授意他毒死刘伯温的。这也是后来胡惟庸的一大罪状,但下毒是否为朱元璋的授意,已成悬疑。

不过,刘伯温之死,出自朱元璋的授意可能性极大。因为,胡惟庸虽然嫉恨刘伯温,但并无深仇大恨,弹刻刘基的奏章也强词夺理,没有能令人信服依据,如果没有来自皇帝方面的一些默许,本身就有诬告嫌疑,很可能反过来惹火上身。更何况刘伯温已归隐,不可能对其地位权势构成威胁,做下毒这种风险很大而毫无回报的事,对身居丞相高位,且以精明干练著称的胡惟庸而言,应该还不至于笨到这个程度。

刘伯温之死仅仅是一个开始。

五年之后,大清算终于来了,胡惟庸首当其冲。

点评

刘基一生足智多谋,为明王朝的建立立下汗马功劳,他对形势判断准确,思维缜密,能预测事情的发展方向,虽然他本人并非真如民间传说那样,有呼风唤雨的本事,但从他的判断和预测能力来看,料事如神并非过分的评语。他和诸葛亮一样,已经作为智慧的象征被老百姓所铭记。只可惜,这样一个奇才死得不明不白,成了后世的一大疑案。

两次血腥的大屠杀

洪武十四年(1381),朱元璋以“谋反”的罪名把左丞相胡惟庸磔死,屠灭三族,史称“胡案”。但这只是第一次大屠杀的开始。杀了胡惟庸后,朱元璋立刻下令,深入调查还有谁是他的同党,如果查证属实,一律处死!

这一查不要紧,一下子牵连了很多大臣。于是按名逮捕,逐个审问,施以酷刑,然后就是询问同党。那些读书人哪里经得起打,东扯西拉供出很多所谓同党来,只要自己认识的,有一面之缘的,借过钱的,还过债的,想到什么人就说什么人。凡是一个人被咬出来,他的家属、仆从、亲友一律入狱施刑审讯。于是案件越来越大,从洪武十三年(1380)案发,连续查了好几年,被杀者超过一万人。

胡党名单像雪球一样越滚越大,朝廷上下,人人自危。

这个结果正是朱元璋需要的,现在他正坐在自己的龙椅上,看着下面的大臣们,这些可怜的幸存者,他们和胡惟庸同朝为臣,或多或少都有些接触,眼看着自己的同僚们一个个被拉出去杀掉,他们的心中充满了恐惧。

“胡案”成为了朱元璋进行政治清洗的方便借口,凡是对王朝心怀不满,行为骄横,或威胁王朝统治的功臣宿将都被列为胡党罪犯,抄家灭族。胡惟庸的罪状也随着朱元璋的需要而不断叠加,“通倭”、“通虏”和“谋反”等等罪状接连扣在他的头上。

九年后,朱元璋又旧案重提,以“胡党”为由杀了几十家公侯官员,被牵连的达两万余人,居功至伟的韩国公李善长也被牵连进去。此时的李善长已过古稀之年,以他曾经立下的显赫功绩,即便有谋反之嫌,也不应处以族诛之刑。然而朱元璋还是假托要杀大臣来应“星变之灾”,把李善长一家七十余口全部杀掉。

李善长死后一年,有人上奏为李善长喊冤,尽管朱元璋很不高兴,但毕竟心中有愧,所以也没处罚上书的官员。

洪武二十六年(1393),朱元璋又兴“蓝玉案”,或称“蓝党之狱”。

蓝玉本是开国公常遇春的妻弟,在常遇春手下当兵,临敌勇敢,所向披靡。后来,他又先后跟随中山王徐达征讨北元残部,跟随西平侯沐英征讨西番,跟随颖川侯傅友德征云南。由于屡立战功。明朝建立后,蓝玉被朱元璋封为凉国公。

蓝玉是继徐达、常遇春之后,明军最重要的将领之一。他能征善战,强悍桀骜,不能不令朱元璋担心。为了防备不测,他对蓝玉这样的强臣,反也得杀,不反也得杀。

虽然朱元璋对蓝玉的防范由来已久,但蓝玉案爆发还是有一个重要的导火线。

1391年,四川建昌发生叛乱,朱元璋命蓝玉讨伐,临行前,朱元璋面授机宜,命蓝玉手下将领退下,连说三次,竟无一人动身,然而蓝玉一挥手,他们却立刻没了身影。

这使朱元璋终于动了杀机,他下决心要除掉蓝玉。

1392年的一天,早朝快结束时,锦衣卫指挥使参奏蓝玉谋反,朱元璋随即令人将其拿下,并由吏部审讯。当吏部尚书詹徽令蓝玉招出同党时,蓝玉大呼:“詹徽就是我的同党!”话音未落,武士们便把詹徽拿下,审判官们目瞪口呆,不再审了。三天后,朱元璋将蓝玉杀死,尔后,就是大规模的清洗和株连。胡、蓝两案,前后共杀四万人。

对于朱元璋的滥杀,皇太子朱标深表反对,曾进谏说:“陛下诛戮过滥,恐伤和气。”当时朱元璋没有说话。第二天,他故意把长满刺的荆棘放在地上,命太子拣起。朱标怕刺手,没有立刻去拣,于是朱元璋说:“你怕刺不敢拣,我把这些刺去掉,再交给你,难道不好吗?现在我杀的都是对国家有危险的人,除去他们,你才能坐稳江山。”然而朱标却说:“有什么样的皇帝,就会有什么样的臣民。”

朱元璋大怒,拿起椅子就扔向太子,朱标只好赶紧逃走。

太子朱标曾因朱元璋杀戮过多而屡屡苦谏。朱元璋命人找来一根长满尖刺的荆棘放到朱标面前,让太子朱标去拿,朱标畏惧不敢伸手。于是朱元璋说:“我杀人就是像去掉荆棘上的尖刺一样,这样你将来才可以安坐天下。”

朱元璋两次大屠杀的对象,都是他初起兵时亲如手足的患难朋友。他们为朱元璋效命,当他们以为可以分享富贵时,却遭到朱元璋的毒手。

这两次大屠杀不过只是整批死亡。事实上朱元璋每天都在屠杀,像皇太子的教师宋濂,朱元璋尊称他是“圣人”,来往宫中,如同一家,因他孙儿牵涉到胡惟庸案中,乃贬谪而死。朱元璋最信任的智囊刘基,他的高度智慧使朱元璋如芒刺在背,终于把他毒死,反而宣称是胡惟庸毒死的,故意向宰相之一的汪广洋询问是否知道。

汪广洋不明了朱元璋的用心,回答说不知道。朱元璋大怒,立即把汪广洋贬谪,等他走到中途,再下令把他绞死。

平定云南的大将傅友德,父子同时被赐死。平定广东的大将朱亮祖,父子同时被鞭死。大臣李仕鲁在金銮殿上表示坚决辞职,朱元璋认为是看不起他这个皇帝,命武士摔死阶下。

胡、蓝两案,就象两台搅肉机,将明初开国功臣中,对朱家天下构成威胁,或者构成潜在威胁的“刺头”们,差不多两网打尽。

在所有共患难的老友之中,只有三个人保全生命,没有被扣上谋反的帽子。一是常遇春,一是徐达,一是汤和。常遇春运气最好,早早地就病死。徐达事实上死于处决,他患一种疽疮,最忌鹅肉。朱元璋偏偏送了一碗鹅肉给他,并命送鹅肉的宦官在旁监督着他吃掉,徐达一面吃一面流泪,当晚毒发逝世。

事实上,只有汤和一个人活得最久而且善终。汤和为人直爽,但是,并不愚笨,他对朱元璋的态度一直非常恭顺。特别是徐达、李文忠死后,汤和自解兵权,再加上揭发李善长立功,所以,死后封为郡王,享受李文忠一样的待遇。汤和泉下有知,是不是要暗自庆幸:自己寿终正寝,家族子孙平平安安的宏伟目标,或许就要实现了?

十四世纪最后三十年,中国成为恐怖世界。官员们每天早上入朝即跟妻子诀别,到晚上平安回来,合家才有笑容。

点评:

世事难料,风水轮流转。谁能预测当年随朱元璋驰骋沙场的勇士们,最终都成了他的阶下囚刀下鬼!纵观历史,有多少功臣命丧君主之手,过河拆桥,鸟尽弓藏,已经不是新鲜之举。为权霸天下,手段已经没有是非之分。

杀功臣的原因

朱元璋能打下江山,全靠一批运筹帷幄、能征善战的文臣武将。这些人在战斗中出生入死,多年来东征西讨,是大明王朝的开国元勋。其中,大多数人都是他的同乡,汤和与周德兴甚至还是他的同村,小时候一起游戏的伙伴。

为了感谢这些有功之臣,朱元璋早在平定张士诚部之后便开始论功行赏,封李善长为宣国公,徐达为信国公,常遇春为鄂国公。洪武三年(1370)十一月,朱元璋又进封宣国公李善长为韩国公,进封信国公徐达为魏国公,封常遇春之子常茂为郑国公,李文忠为曹国公,邓愈为卫国公,冯胜为宋国公;封汤和等二十八人为侯,即“六公二十八侯”。

但,能同患难不能共富贵,朱元璋并不是一个仁慈的君主。

他时刻担心这些元勋们会居功自傲,不听从自己的命令,甚至窃取他多年奋斗而来的胜利果实,将大明江山据为己有。为了使这些人尽忠于大明王朝,朱元璋不仅要求臣子们对他效忠,事事做到“勿欺、勿蔽”,还极力鼓励那些随跟他多年的大将与儒士密切交往,让儒士们去给没有多少文化的武将讲“忠君报国之义”。

然而,尽管采取了很多措施,朱元璋仍旧对功臣宿将放心不下。

通常而言,开国皇帝与功臣之间产生矛盾不乏先例,关键是皇帝如何化解这种矛盾。汉代的刘邦心存猜忌,大杀功臣;唐太宗李世民气量宏大,处理较为妥当;宋太祖赵匡胤则采取了另外一种模式,即“杯酒释兵权”,和平解除功臣的兵权。

朱元璋的情况与刘邦有些相似,却又不同。

与刘邦相比,朱元璋杀得人更多。而且他杀文臣,凡是自己看不顺眼的,觉得怀疑的,就都干掉。这个有点偏执狂的味道了。而反观刘邦呢,他杀人,但是不会乱杀人。该杀的人杀,不该杀的人就不杀。杀这个人是因为这个人有威胁,对我不利。

而朱元璋呢,朱元璋有时候杀人是没有原因的。朱元璋是个情绪化的人,他因为情绪而杀人。因为生气而杀人,因为我看这个人不顺眼,不喜欢这个人,或者因为心情不好。

所以,刘邦杀人由他的道理,而朱元璋杀人往往没有道理。

虽然从道德和理性上,朱元璋一次次提醒自己要善待这位开国功臣。但是,一个帝王的血气方刚,又始终在发出另外一种声音:防着他,除掉他。这种矛盾时刻折磨着朱元璋,终于在某一个时机下彻底爆发。

如前所述,朱元璋为了巩固一姓之天下,兴起了两次大规模的政治屠杀,也就是著名的胡蓝党狱,经过这两次集中杀戮之后,淮西政治集团土崩瓦解、不复存在。

然而,这两次屠杀也只不过是朱元璋杀戮功臣的庞大计划中的一个重要章节,并非全部,其实,如果细细读来,朱元璋早在洪武七年就开始有计划的清洗功臣了,只是因为那时候数量较少、手段比较隐蔽、方法比较柔和,所以,并不引人瞩目。

廖永忠是最早被杀的功臣。廖永忠在很多战斗中立有功勋,特别是在鄱阳湖之战中殊死战斗,建国后被封为德庆侯。洪武八年(1375),朱元璋以其私自穿着绣有龙凤图案的衣服逾制为由将其杀死。其实这只是借口,真正导致廖永忠丢失性命的原因在于一个政治隐秘,当年正是他执行了朱元璋谋杀小明王韩林儿的任务。

在他之后,朱亮祖、李文忠先后死于非命。

李文忠可算是朱元璋最亲信的人了,不仅是外甥还是义子。但朱元璋仍然不放心。洪武十六年,李文忠患病,朱元璋让淮安侯华中护理医药,结果,才几个月的功夫李文忠病死了。朱元璋大怒“诸医并妻子皆斩”,淮安侯华中也被责罚,继而杀掉。

试想一下,华中位在李文忠之下,年辈也在李文忠之下,从来没有恩怨纠缠,何以要毒死李文忠呢?唯一的解释就是,这又是朱元璋借刀杀人的把戏。

冯胜和、冯国用一起跟随朱元璋起兵,是有名的宿将,功劳仅次于徐达、常遇春。后来因为在征讨北元的过程中获罪归第,朱元璋大杀功臣时,冯胜不自安,来南京见朱元璋,朱元璋还安慰他,哪知道,转过头来竟然也赐死。

刘邦和朱元璋的身世大同小异,可刘邦没有那么浓烈的自卑心理,对出身和文化比他高的人兼容并蓄,依其才能和特长分别委以重任。刘邦的智囊张良、陈平、萧何和胡惟庸、李善长、刘基是同一类型的人物,但命运有天壤之别。前者一直得到刘邦的礼敬并寿终正寝,后者则被朱元璋处以极刑且屠灭三族。

朱元璋不想有个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人物,在他的天下,只有他是万人之上的金字塔尖,其余都应是臣仆、驯服的工具。朱元璋铲除李善长也体现了他权变的一面:并非一下扳倒,那样做打乱了节奏,惊吓了人心。他先罢了李的相位,又给其尊崇的虚位,但又不断敲打李,甚至让李去干一些细碎低级的差事。在安抚和镇慑的交相互用下,李善长抑郁怨愤但又得小心谨慎。最终,在时机成熟时,朱元璋给他安了个罪名开销了。

朱元璋杀功臣并非一味狂杀,他讲顺序,讲节奏,一个个被推上断头台,但台上台下的人都不敢也无力对抗,只有伸脖子的份。每当处理大狱时,朱元璋性情狂暴。但这个时候,他又能表现出少有的冷静。他总是步骤清晰,层次分明,能断能忍。

朱元璋屠杀功臣,不仅对当世的社会和国家造成了极为恶劣的影响,而且把人们的历史观导入了一个非常危险的误区:即皇帝屠杀功臣是逼不得已的,是为了国家的千秋大计和王朝的长治久安,不杀掉那些打天下的患难兄弟,他们就会造反作乱。

朱元璋对功臣实行灭种式的屠杀后,以为自此国泰民安,没想到他刚刚进入坟墓,他的第四个儿子,分封在北平的燕王朱棣便举兵反叛,开始了宗族血亲间复仇式的自相残杀。因为功臣被屠杀罄尽,中央军没有杰出的统帅,叛军轻而易举地取得了胜利,皇帝朱允炆在首都陷落之时永远失踪了,野史传说他远逃海外做了和尚。

点评:

朱元璋是个权力欲望十分强烈的人,这恐怕与他小时候的惨痛经历有关,在他以后的生涯中,这种欲望越来越强烈,导致了与他一起打天下的功臣们,一个个成了他权力欲望的牺牲品。屠杀功臣虽然利于朱元璋的各种改革,但也使他的孙子建文帝在面对强敌时,竟到了无人可用的地步,最终落得悲惨结局。

同类推荐
  • 兵王之称霸三国

    兵王之称霸三国

    疯狂的三国遇上疯狂的兵,热武器变成冷武器,但是在这个疯狂的三国,战场会是那么简单的对弈吗?
  • 淝水之战2.前秦帝国

    淝水之战2.前秦帝国

    帝国的诞生就是悲剧的诞生,帝王的诞生就是悲剧的终结。帝王的使命就是终结自己开创的帝国。宁为一人之国,不为万人之王。本卷书详述“人间第一帝王”苻坚开创前秦帝国的悲剧,从命理上解释了前秦一方在淝水之战中的败因:因为越邪恶越强大,所以越强大越失败。
  • 铁马

    铁马

    黄巢起义的余晖还未过去,天下割据的狂潮已经来临,大唐的江山已经疲惫不堪!“两脚羊”、“白马之祸”……这是一个民族悲剧的开始!契丹、吐蕃、女真他们的马蹄轮番践踏着中原的河山,人命贱如草芥!……这是一个悲剧的年代,但同时这又是一个枭雄辈出的年代。朱温、李克用、王建、杨行密……一个个出身草根的枭雄演绎着属于他们的故事!就在这一年的秋季,燕云的卢龙军哨卫捡回了一具快被淹死的“尸体”。于是新的历史从这里开始!对五代这段混乱历史感兴趣的不妨看看!作者尽量会依据真实的历史来安排情节,若是与历史不同的话,你就当他是因为主角穿越而发生的改变吧!
  • 隐落贤臣

    隐落贤臣

    一代千古良臣的故事!今生前世断断续续……
  • 千古一臣

    千古一臣

    (这是一本架空历史,更是一本武侠小说!)他,擒鳌拜,平三藩,收复台湾,征战葛尔丹,出使俄国……他,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上知天文,下知地理,通晓七国语言……他只有缚鸡之力,在绝世高手下苟活,却每每能逢凶化吉,他好色,他贪财,他却有一颗善良的心,他就是这样一个人,千古一臣!
热门推荐
  • 复旦学生成功学习法

    复旦学生成功学习法

    本书是复旦学子满腹经纶献秘方,成功学习来自成功的方法,明确目的,掌握方法,持之一恒,你就能登堂入室考复旦了。俗话说:“考场如战场”。这话一点不假,试想全国几百万考生而大学不过几千所,因此,这“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阵势不能不给考生及家长的心理上带来莫大的压力。
  • 兴动九天

    兴动九天

    这是一个武的世界,从小身上封印着邪恶的凶兽,姜兴受尽了村人的冷落,只是拼命用各种恶作剧试图吸引大家的注意力。好在还是有族长关心他,姜兴的性格才没有变得扭曲,他的性格才会变得坚毅。为了让更多的人认可自己,看他如何踏足武道巅峰,兴动九天。
  • 名门婚宠

    名门婚宠

    “你是谁?”“我是你孩子父亲!”莫名其妙的,慕安安被一个犹如帝王的男人缠上。她一个普通的学生,连男人都没睡过,怎么可能会有孩子!所以在慕安安眼里,陆云庭有钱有权,同时脑子也有问题!而更可恶的是男人偏执的逼着她给他生孩子!搅乱她的生活!掐断她的影视生涯!还要夜夜过着侍寝一样的日子!慕安安愤怒抵抗:“陆云庭,为什么非要我生孩子!我上辈子欠你吗!”“女人你当然欠我,而且不光一两个孩子!”“……”
  • 佛说业报差别经

    佛说业报差别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分期付款限量爱

    分期付款限量爱

    为了钱,程娅璐把自己“卖”给了向禹寰。向禹寰,腹黑律师,初为夫妻,他声线冰寒:“不许打我电话,不许弄丢我钥匙,不许说是我太太。”程娅璐点头记牢,恪守本分,不越雷池半步。可是,老天故意捉弄她,她弄丢了他的钥匙,打了他的电话,还说:“我是向太太!”“你就这么想做我的太太?”向禹寰把她压在墙上,大下其手。她小鹿乱撞,面红耳赤,想迎合,又想起他爱的女人不是她:“一百万的分期付款,我会尽快还清……”
  • 好名字好前程大全集(超值金版)

    好名字好前程大全集(超值金版)

    子曰:名不正则言不顺。姓名,由此可见,姓名对人们来说,是何等的重要。姓名,由姓和名组成,也称名字。人的姓名,是人类为区分个体,给每个个体给定的特定名称符号,是通过语言文字信息区别人群个体差异的标志。由于有了姓名,人类才能正常有序的交往,因此每个人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名字。人名是在语言产生以后才出现的。各个民族对人的命名都有很多习惯。这种习惯受到历史、社会、民族等很多文化因素的制约,一个人的名字通常都有一定的含义。
  • 无噬

    无噬

    千离殇是世界上的第一黑客,但在他在执行任务时却发现自己的身世疑点重重。当他一层层的剥开迷雾,才明白背后的秘密多么惊天。为了报仇所有的人都为他而死,他则孤独终老。。。。第一次写,不喜勿喷。
  • 乡村诡事

    乡村诡事

    自己老家与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一些诡异之事,不真不假,真真假假。“瞎子铁算”自知天命将到,带我走遍走过中国的大江南北。揭开那一件件离奇而又悬疑之事。不过故事嘛!还要从我老家说起。喜欢的朋友可以加我的群348534388大家一起探讨那离奇之事。
  • 倾世圣宠:极品皇妃太嚣张

    倾世圣宠:极品皇妃太嚣张

    天下美男这么多,英俊傲气的周将军、柔美如玉的王爷,道骨仙风的大师……各有千秋、绝代风华,皇上您以为自己是女人唯一争先恐后争夺的抢手货?后宫风云纷争,她苦中作乐,给帅哥抛媚眼,不断挑战九五之尊的底线!繁华落尽,妃舞凤华,舞出倾世之姿。
  • 海葬浮梦

    海葬浮梦

    一曲海葬惊破天海一线,为复仇而生又为复活而死;错误、敌人、爱情、仇恨,还是一开始就买错了梦;神器的回归代表着力量的迸发,同时也将毁天灭地;闻东海有鲛人,上古有妖神,到底谁是真正的敌人;谁会是谁的牵绊,谁又为谁唱一曲海葬,一生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