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413000000008

第8章 里仁

里仁为美

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释义”

孔子说:“跟有仁德的人住在一起,才是好的。如果你选择的住处,不是跟有仁德的人在一起,怎么能说你是明智的呢?”

“故事”

明山宾卖牛

明山宾是南北朝时的人,他曾做过南北朝梁朝的御史中丞这样的高官。他做官清正廉洁,为人忠厚耿直。在担任州官时,正碰上灾年,颗粒不收。他竟把官仓的粮食拨出来救济老百姓,因为这件事而触怒了朝廷。朝廷以他耗费国库为罪名,把他的田园房舍都没收归官了。

他虽然做了好多年的官,但生活一直很清苦。一次,他竟穷得不得不把自己驾车的牛卖掉来应付家庭生活开支。

这天,他牵着牛到集市上去卖。站了好半天,好不容易遇上了一个买主。买牛的人见他的牛体形肥瘦还算可以,就给了他一笔钱买下了。

明山宾拿着卖牛的钱往家走。他一边走一边盘算怎样使用这笔钱。猛然,他想起一件事,便又急忙跑回了集市。

回到集市,他在人群中穿来穿去找那个买牛的人。那人正向周围的人夸耀他买的牛如何便宜,猛然看见明山宾追来,以为他要来重新讲价钱,便抢先道:“咱们可是讲定了的,一手钱,一手货,这牛现在是我的了。”

明山宾喘息了一阵说:“你误会了。我忘了告诉你一件事,这牛曾经患漏蹄症,虽然治好了,保不了以后不发病,这事我不能不告诉你。”

那人听了这番话,马上变了脸色,要和明山宾重新讲价钱。明山宾没有犹豫,按新讲定的价钱退还给那人很多钱。

周围的人见到这个情景便七嘴八舌议论开了。有的赞扬明山宾诚实,讲信用,有的说他太傻,不会做生意。明山宾毫不理会,拿着剩下的钱坦然地离开人群,回家了。

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释义”

孔子说:“没有仁德的人不能长久地处在贫困中,也不能长久地处在安乐中。仁人是安于仁道的,有智慧的人则是知道仁对自己有利才去行仁的。”

“故事”

齐景公赏雪

春秋时,一年冬天大雪下了三天三夜,天气冷极了。齐景公披着狐皮斗篷,坐在宫里观赏雪景,还派人叫晏子也来赏雪。

不一会儿,晏子来了。齐景公让他坐在一旁,说:“没什么事吧!您难得有闲空,今天就和我一起赏雪吧!”

晏子没答话。过了一会儿,齐景公没话找话地说:“真奇怪,一连下了三天大雪,可是一点儿也不觉得冷。”

“天气真的不冷?”晏子追问了一句。

齐景公也觉得自己话说得不对,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晏子说:“我听说贤明的君主在自己吃饱的时候,惦记着别人在挨饿;自己穿暖的时候,不忘别人的寒冷;自己安逸享乐,要想着劳苦的百姓。现在,您把这些全忘了。”

齐景公听着,脸不觉红了,忙说:“您说得对,我明白了。”

齐景公立即下令,从仓库里取出一些衣服和粮食,发放给穷人百姓。

唯仁者能好人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释义”

孔子说:“只有那些有仁德的人,才能爱人和恨人。”

“故事”

晏子巧语责齐王

齐景公特别喜欢养鸟。有一次,他得到一只非常美丽的鸟,派一个叫烛邹的人,给他养这只鸟。可是,过了几天,那只鸟飞走了。齐景公气得直跺脚,大声喊道:“烛邹,我要杀了你!”

站在一旁的晏子说:“是不是先让我宣布烛邹的罪状,然后再杀也不迟。”

武士们把烛邹绑来了。晏子绷着脸,严厉地对他说:“烛邹,你犯了死罪,罪有三条:一、大王叫你养鸟,你不留心让鸟飞走了;第二条你使国君为一只心爱的鸟要动手杀人了;第三条,就是这件事让别人知道了,都会认为我们国君只看重鸟而轻视百姓的生命,从而看不起齐国。所以国君要杀死你!”

齐王明白晏子是在责备自己,他干咳了两声,说:“算了,算了,把他放了吧!”

接着,齐王走到晏子面前,拱手说道:“若不是您及时开导,我险些犯了大错呀!”

苟志于仁

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释义”

孔子说:“如果立志于仁,就不会做坏事了。”

“故事”

晏子救人

一天,齐景公亲自到山上捉鸟。他看见一只漂亮的鸟,刚要射箭,忽然传来一阵砍柴声,把鸟惊飞了。齐景公立刻喊到:“把那个砍柴的抓起来,带回去收拾他!”

这时,一个随从跑过来告诉齐王:“那边有一个鸟窝,里面有响声。”

齐王走过去一看,鸟窝里有一只刚出生不会飞的小鸟,不停地叫,齐王觉得小鸟怪可怜的,就把它送回窝里了。

等齐王回宫,晏子问:“大王今天捉了几只鸟?”

“捉到一只,我看它不会飞怪可怜的,又放回窝里了。”

晏子听完,转身向北拜了几拜,然后高声说:“我们大王今天做了圣人做的事啊!”

齐景公不以为然地说:“这跟圣人有什么关系呢?”

晏子说:“这件事虽小,可我看得出,您对鸟兽都有仁爱之心,我想,今后您一定会更加关心百姓,所以,我说您是做了一件圣人做的事啊!”

齐景公听了这话,想起押回来的那位砍柴人,忙说:“快放了那个砍柴人吧,我要做一个好国君。”

以其道得之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释义”

孔子说:“发财和显贵是人们所盼望的,假如用不正当的手段去得到它,君子是不会接受的。穷困和低贱是人们所厌恶的,假如不是通过正当的途径抛弃它们,君子是不会抛弃的。君子离开了仁,怎么成就他的名声呢?君子即使是一顿饭的时间也不会违背仁德,仓促、匆忙的时候坚守仁德,颠沛流离的时候也会坚守仁德。”

“故事”

子罕以不贪为宝

春秋时,宋国有个小官叫子罕,他一向坚守道义,廉洁奉公,深受当地百姓的爱戴。

有一天,一个衣着朴素的人登门拜访,那人从怀中掏出一块半青半白的璞玉,放在子罕面前说:“大人为官清正,百姓受惠多多。小人在山上采石,发现这块璞玉,特意献给大人,以表敬意。”

子罕婉言谢道:“我不需要它,你得之不易还是带回去吧!”说完把璞玉推到那人面前。

那人以为子罕不懂得璞玉的价值,又说道:“大人,我让玉石工看过,说它是价值千金的宝贝,所以我才敢献给您。”

子罕严肃地说:“我一向把不贪当做宝物,你把玉石当做宝物,如果把它给了我,岂不是你我都丢掉了自己的宝物吗?”

献玉人见子罕有如此高尚的品德,他深深地施了一个礼,说出了自己献玉的原因:“小人是个普通百姓,偶然得到了这样的宝玉,如藏在家中,反会遭强盗杀害,因此把它献给大人,望大人收下!”

子罕明白了那人的苦衷,就让玉石工把玉拿去打磨,然后把这块玉卖了一大笔钱。

子罕把钱全部给了献玉人,并且告诉他乡里的里正会保证他的安全。

献玉人看到子罕替自己考虑得如此周到,感动得热泪盈眶,连连叩头致谢,拿着金子回家去了。

好仁恶不仁

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释义”

孔子说:“我未曾见过爱好仁的人,也未曾见过憎恶不仁的人。爱好仁的人,那是没有再好的了;憎恶不仁的人,他对待仁,只是不使不仁的东西加在自己的身上。有能力在某一天把力量致力于仁的人吗?我未曾见过力量不够的。大概这样的人还是有的,但我没有见过罢了。”

“故事”

曾参自省

孔子有个学生叫曾参,他对自己的要求非常严格。可是,他发现,不管自己怎么努力,总是会做错事,他想让自己少犯错误。于是,他想了个办法,每天晚上睡觉前,对自己的所作所为进行反思:我今天做了什么有意义的事情吗?有没有什么不对的地方?该学的东西都掌握了吗?

曾参不但每天自己反省,还留心观察别人做事,处处总结经验教训。有人见他那么刻苦,就劝他说:“曾参,何必那么认真呢?人没有十全十美的,是人就会犯错误嘛!”

曾参说:“可能我没法达到完美,可努力总会让自己不断进步呀!”勤勉、努力的曾参最后终于成为了一个品德高尚的人。

人之过

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

“释义”

孔子说:“人们的错误,总是与他那个集团的人所犯错误性质是一样的。所以,考察一个人所犯的错误,就可以知道他有没有仁德了。”

“故事”

齐景公葬狗

齐景公心爱的小狗死了。他十分伤心,打算做一副上等的棺木厚葬爱犬,还决定让大臣们给狗举行隆重的葬礼。

晏子阻拦他。齐王不耐烦地说:“这件小事,您就不必管了。这是我想出来的办法,给大家取笑,耍着玩的。”

晏子郑重其事地说:“大王,您错了。现在有多少百姓冻死、饿死,死后无人埋葬,您不去管,反倒有心思和周围的人取乐。这明摆着是轻视百姓,只顾自己吗?百姓听了这件事,必定不拥护您做国君,各国诸侯听说了,必定看不起齐国。内有百姓不满,外被诸侯小看,再加上大臣们跟你学开心取乐,齐国危亡不远了,这难道是小事吗?”

齐景公吓出了一身冷汗,说:“对呀!多亏您提醒了我。狗还是送厨房,炖了吃肉吧!”

朝闻夕死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释义”

孔子说:“早晨得知理解了道理,就是当天晚上死去也心甘。”

“故事”

王冕僧寺夜读

王冕,字元章,号煮石山农,浙江诸暨人。元代诗人、文学家、书法家、画家。王冕出身农家,七八岁时,他的父亲叫他在田埂上放牛,他偷偷地跑进学堂,去听学生念书。

听完以后,王冕总是默默地记住。到傍晚回家,他常常把放牧的牛都忘记了。王冕的父亲非常生气,就会打他一顿,可过后,他仍然是这样。

王冕的母亲说:“这孩子想读书这样入迷,何不由着他呢?”

王冕从此以后就离开家,寄住在寺庙里。

一到夜里,他就暗暗地走出来,坐在佛像的膝盖上,手里拿着书就着佛像前长明灯的灯光诵读,书声琅琅一直读到天亮。

佛像多是泥塑的,一个个面目狰狞凶恶,令人害怕。王冕虽是小孩,却神色安然,好像没有看见似的。

安阳的韩性听说,觉得他与众不同,将他收作学生,王冕由此成为了博学多能的儒生。

士志于道

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释义”

孔子说:“有些人立志于真理,但又以自己穿破旧的衣服吃粗糙的食物为耻辱,对这种人,是不值得与他议论的。”

“故事”

寇母教子“修身为万民”

北宋寇准自幼丧父,家境清贫,全靠母亲织布度日,寇母常常于深夜一边纺纱一边教寇准读书,督导寇准苦学成材。

后来,寇准进京应试,得中进士。喜讯传到家乡,寇准的母亲已身患重病,临终时,她将亲手画的一幅画交给家人刘妈说:“寇准日后必定做官,如果他有错处,你就把这幅画给他!”

后来,寇准做了宰相,为庆贺自己的生日,他请来了两台戏班,准备宴请群僚。

刘妈认为时机已到,便把寇母的画交给他。寇准展开一看,见是一幅《寒窗课子图》,画幅上面写着一首诗:“孤灯课读苦含辛,望尔修身为万民;勤俭家风慈母训,他年富贵莫忘贫。”

这原来是母亲的遗训,寇准再三拜读,不觉泪如泉涌。于是立即撤去寿筵。从此以后,寇准洁身爱民,秉公无私,成为宋朝有名的贤相。

义与之比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与之比。”

“释义”

孔子说:“君子对天下的事情,没规定可以干什么,也没规定不可以干什么,只是按照义来办事。”

“故事”

陆象先为政

陆象先是唐朝时的官吏。武则天当皇帝时,他的父亲陆元方曾担任过宰相。

唐玄宗时,陆象先任益州大都督府长史兼剑南道按察使。

陆象先为官主张以宽仁为政,反对滥用酷刑。

有一次,司马韦劝他说:“你应当适当地使用杖罚,给自己树立威名,否则,下面的人办事就会怠慢,无所惧怕。”

陆象先却说:“当官的治理政事,依靠理就可以管理得很好了,为什么要靠严酷的刑罚给自己树立威望?干那种损害别人、使自己得到好处的事,绝不是仁义、宽恕之道!”

司马韦听了,不由得赫然而退。

君子怀德

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子曰:“放于利而行,多怨。”

“释义”

孔子说:“君子关心的是道德教化,小人关心的是乡土田宅;君子关心的是法度,小人关心的是恩惠。”

孔子说:“为追求利益而行动,就会招致更多的怨恨。”

“故事”

范仲淹有志天下

范仲淹,吴县,即今江苏省苏州市人。他2岁时,父亲就去世了。母亲没有办法生活下去,只好带着他改嫁到一个朱姓人家里。范仲淹从小就生活在受欺压、受凌辱的环境里。但是,他不甘寄人篱下,从小学习就非常刻苦。23岁那一年,他不远千里来到了当时著名的南都学舍求学。

在南都学舍学习期间,范仲淹深知学习之不易,因而一心一意攻读。他生活极其俭朴,每天只吃稀粥,冬天时,将稀粥冻成块,吃时切一两块。每天吃稀粥,当然是很艰苦的,但他坚持这样做,为的是磨炼自己的刻苦精神,以集中精力进行学习,不让吃饭占去太多的时间。

范仲淹这种艰苦生活,感动了他的同学们。其中有一个同学是南都留守的儿子,非常同情范仲淹的生活,回去告诉了他的父亲,并从家里拿了一些上等饭菜送给范仲淹。范仲淹开始不肯收,后来,实在推辞不下,才勉强收下,但他却一直没有吃它。

几天以后,南都留守的儿子看见这些食物都腐烂了,就问他:“我父亲听说你生活艰苦,特地要我把这些饭菜送给你,而你却不肯吃,难道我们这样做得罪了你吗?”

范仲淹答道:“对你和你父亲的深情厚谊,我是非常感激的。只是我吃惯了稀粥,要是现在吃得太好了,怕以后就吃不进稀粥了。”

范仲淹就是这样严格要求自己,将全部精力放在学习上。他在南都学舍如饥似渴地昼夜苦学,每当困倦时,他就用冷水洗脸,清醒清醒头脑,又继续读书。据说,整整五年时间,他都是和衣而睡的。

由于范仲淹持之以恒地刻苦学习,终于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成为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他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座右铭,成为激励后人胸怀天下,一心为公的警世名言,被一代又一代的人们传扬。

不患无位

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释义”

孔子说:“不担忧没有职位,只担忧没有能够任职的本领;不怕没有人知道自己,去追求就能使别人了解自己的本领了。”

“故事”

毛遂自荐

公元前257年,秦国的军队包围了赵国的都城邯郸。平原君奉命去楚国求援,想与楚联合抗秦。

平原君打算从食客中挑出20个有智有勇的人,随他前往楚国。挑出19个人后,还有一个再也找不到合适的了。

有个名叫毛遂的食客,向平原君自我推荐道:“听说您要带20人前往楚国,现在尚缺一人,那就请让我随相国一起去吧!”

平原君不熟悉毛遂,问他道:“先生到我门下有几年了?”

“已有三年了。”

“一个有本事的人在世上,好比一把锥子装进口袋,马上可以看到锥尖戳破袋子钻出来。你来这里三年,我从未听别人有称赞你的话。”

“今天,我就请您把我当做锥子放进口袋。如果早放进口袋,那么不仅是锥尖钻出口袋,恐怕整个锥子会像禾穗那样挺出来呢!”毛遂回答说。

于是,平原君同意他随同前往。途中,同行的人在与他交谈过程中,逐渐发现他是个了不起的人物,都很钦佩他。

他们到楚国后,楚王不愿联合抗秦,平原君也说服不了他。毛遂代表其他19位义士去说服楚王。

楚王听说毛遂是平原君门下的食客,怒气冲冲地要他滚出去。毛遂一手提剑,一手拉住楚王的衣袖,慷慨陈词,层层推进,一再说明联合抗秦的重要性。

楚王被毛遂勇敢的举动惊呆了。

接着,毛遂又向楚王分析说,共同抗秦对赵、楚双方都有好处,道理是如此清楚、明白,楚王没有理由反对。

毛遂的一席话,使楚王佩服得五体投地。楚王决定和平原君联合抗秦,很快为赵国解了围。

从此,毛遂成了平原君家中的贵客。

见贤思齐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释义”

孔子说:“见到贤人,就应该向他学习、看齐;见到不贤的人,就应该自我反省。”

“故事”

万斯同苦读成史官

万斯同,字季野,号石园,浙江鄞州人,清朝初期的著名学者、史学家,曾参与编撰了我国重要史书《二十四史》。

万斯同小的时候,是一个顽皮的孩子。万斯同由于贪玩,在宾客们面前丢了面子,从而遭到了宾客们的批评。万斯同恼怒之下,掀翻了宾客们的桌子,被父亲关进书房里。

万斯同看到书架上有几十册明史的书,就顺手读了起来,没有几天就读完了,后来又发现有经学类的书籍,也都看完了。

万斯同被父亲从书房放出来之后,经常跟在兄弟们的后面,听他们评论人或事物的是非、高低、好坏。

一天,他的大哥在家里上课,万斯同想参与进来,大哥讥笑他说:“你知道什么?”

万斯同回答说:“看兄弟们所做的文章,感觉太简单了。”

大哥突然听到他这样说,感到很吃惊,就说:“既然这样,那么我要考考你。”

于是,他的大哥混合着经文出了几道题,万斯同洋洋洒洒写了1000多字,文章很快就做成了。大哥非常吃惊,看着他的文章痛哭,并把文章给父亲看说:“我们差点就埋没了弟弟的才华。”

父亲也非常吃惊,当天就为万斯同买了新衣新鞋,送他到私塾读书。过了一年,万斯同的学习就像冲破海洋的堤岸,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康熙年间,皇上征召博学的大儒,万斯同获得巡道许鸿勤的推荐,但是却极力推辞。第二年,编写书籍的机构编纂《明史》,昆山的徐学士带着万斯同前往,授以七品俸禄,任命为翰林院纂修官,学士按照惯例授职,万斯同要求以布衣的身份加入编书的机构,不署名,不接受俸禄,主管官员同意了。

纂修官们写好稿子都送到万斯同那里审核,《明史稿》500卷都是万斯同亲手定夺的,虽然之后没有全按万斯同的旧例,但是如果要他的底本,可以自成一本书。

事父母几谏

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释义”

孔子说:“侍奉父母,如果他们有不对的地方,应婉转地劝说他们。看到自己的心意没有得到听从,依然恭敬而不冒犯他们,虽然忧愁但却不埋怨。”

“故事”

洪祥笃行孝道

洪祥是明朝的一位大孝子,他笃行孝道,处处事事体贴关怀父母。

一次,他父亲患了重病,倒在床上,生活全不能自理。他到处求医,给父亲看病,抓药、煎药、喂药都自己亲自去做。他一连几天几夜不离父亲左右。在洪祥的精心护理侍候下,父亲的病情开始好转了,洪祥也要支持不住了。

看着儿子那疲惫憔悴的样子,父亲很心疼,恨自己不争气,生了这么一场大病,让儿子跟着受罪。就说病已经好了,让儿子回到自己屋里睡觉去,一定不要在床边照料了。洪祥再三要求仍留在身边照料,父亲装作生气,把洪祥给骂走了。

洪祥知道父亲身体仍很虚弱,气力不足,还需在床边照顾,但不能违背父亲的意思,只得安排佣人守在床边,嘱咐佣人细心照料,自己退出父亲的病房,在门外静静地坐着,暗中注意父亲的动静,一旦有情况,好前去照料。因为连夜没睡好觉,坐着坐着就睡着了。

快到下半夜了,父亲要起床小便,一连叫佣人几次,因佣人已经睡熟了,竟没叫醒。父亲自己勉强坐起来,可是两条腿支持不住,不能站起来走动,只好坐在床边,又一个劲地喘着气。

里屋的动静虽然不大,但时刻想着父病的洪祥并没有睡实,他开门一看,父亲坐在床边,喘着粗气,便赶忙上前把父亲扶住,问要做什么。

父亲责怪他为什么不回房睡觉,洪祥说:“因为怕佣人只顾自己睡觉,不能及时照应,不放心就留在门外,好随时照顾父亲,现在这种情景,如果您再叫我离开,我可不敢从命。”

说完便去拿便器给父亲接尿,然后又把父亲安放在床上,把被盖好,看着父亲安详地睡着了,他才安下心来。

在洪祥的精心护理下,父亲的病不久就全好了。身体也逐渐有气力了。他在大门外坐着散心,逢人便讲自己儿子如何孝顺,讲着讲着便流出了欣慰的热泪。邻里们都羡慕他有这样一个好儿子。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释义”

孔子说:“父母的年龄,不可以不知道。一方面为他们的长寿而高兴,一方面又为他们的衰老而担忧。”

“故事”

韩伯愈孝顺老母

西汉时的韩伯愈对父母很孝顺,他小时候非常调皮,不是逃学就是和邻居的小朋友打架。每当韩伯愈做错了事,母亲为了让他记住教训,改正错误,便拿起竹鞭,吓唬吓唬他,并轻轻地打他几下。在母亲严厉的管教下,韩伯愈越来越懂事了。

后来韩伯愈长大了,母亲也老了。想起母亲辛辛苦苦地把自己养大非常不容易,韩伯愈对母亲非常孝顺。为了养活母亲,韩伯愈做起了大生意。这天他因为要进一批货,向邻居借了一笔钱。过后的几天生意很忙,韩伯愈忘了按时还钱,结果邻居找上门来。母亲很生气,认为不按时还钱是不讲信用的表现,就像以前一样拿起竹鞭打儿子。

刚打了几下,韩伯愈忽然流下眼泪来。母亲很惊讶,韩伯愈抽泣着说:“以前您打我时,感到疼痛,今天您打我,我却一点也不痛,猛然想到母亲年老力衰,便伤心起来。”

母亲听了也流着泪说:“傻孩子,我只是为了让你记住教训,改正错误,哪儿舍得真打你呢?”

古者言之不出

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子曰:“以约失之者鲜矣。”

“释义”

孔子说:“古代人不轻易把话说出口,因为他们以自己做不到为可耻啊!”孔子说:“用礼来约束自己,再犯错误的人就少了。”

“故事”

品德高尚的朱晖

东汉时,有位贤士叫朱晖,河南南阳人。他幼年时就失去了父母,舅父收养了他。朱晖在太学读书时,以人品高尚,团结友爱,受到同学们的敬重。

朱晖有个同学叫张堪,在一起读书时很敬重朱晖的人品。后来,张堪突然得了不治之症,自知不能治愈。

一天,张堪见到朱晖,便握着朱晖的手,很伤感地说:“我得了绝症,恐难久于人世,我死之后,希望你能帮助照顾我的妻子儿女。”

朱晖安慰他,要他好好养病。但没有明确表示答应。不久,张堪去世,朱晖为他料理丧事,并亲自去他家看望,见他家生活贫困,便每年派人给他妻子送去谷50斛,布5匹。

朱晖的儿子朱颉对他父亲的行为不大理解,朱晖说:“张堪生前把我当做知己,托我照顾他家,我就应该像知己一样照顾他的家人。”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释义”

孔子说:“君子说话要谨慎,而行动要敏捷。”

孔子说:“有道德的人是不会孤立的,一定会有思想一致的人与他相处。”

“故事”

讲信用的华歆

华歆、王朗同是三国时代的人。一次战乱中,他们两人被追兵撵到长江边。

慌乱中,他们找到一条船。正要开船,岸上又跑来了一个人呼喊求救,也要搭乘这条船逃往对岸。

华歆看到这个情景,为难起来,在一边沉默不语。那人见他犹豫不决,也不好开口。

这时追兵越来越近。王朗着急了,忙对华歆说:“就让他搭船吧!正好船上还有地方,为啥不帮他一把呢?”

就这样,那人也与华歆、王朗同乘一条船往对岸逃跑。

船行到江中心,追兵已经赶到岸边。他们看见华歆、王朗的船,便纷纷下水泅渡追赶。

泅水的士兵离行船越来越近。划船的艄公累得精疲力尽,船的速度越来越慢。

王朗见此情景,开始着慌了,便打算赶一同逃难的那人下船。

华歆连忙阻止王朗说:“我当初所以迟疑,不答应,正是怕出现这样的情况。我们既然已经答应人家同船逃难,怎么能中途丢弃人家呢?”

王朗被说得无言以对,只好照华歆的话办。

追兵泅到江心渐渐累了,泅水速度便慢了下来,与华歆他们的船距离又逐渐拉大了。

就这样,行船胜利地划到对岸,华歆、王朗及那人摆脱了追兵,那个人也顺利地逃出虎口。

这件事传开后,人们都赞扬华歆办事讲信用,说话算话,在任何情况下也不变卦。

同类推荐
  • 劫余灰

    劫余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笑林广记

    笑林广记

    《笑林广记》,集民族传统笑话之大成者。以机趣、夸张的眼光审视世界,以诙谐幽默、通俗易懂的语言来反映炎凉世态、情趣人生。全书多取自明清笑话,语言风趣、文字简练隽永,是中国民间针对“世情”的幽默与讽刺之书,是民间智慧的独特展现。
  • 吕氏春秋(中国古代经典集粹)

    吕氏春秋(中国古代经典集粹)

    中国古典文学是中国文学史上闪烁着灿烂光辉的经典性作品或优秀作品,它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令人瞩目的瑰宝。几千年来,中国传统文化养育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国古典文学又大大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使传统文化更具有深刻的影响力。
  • 李贺集

    李贺集

    《李贺集》收录了唐代著名诗人李贺的作品。宋代以后,李贺诗名鹊起,与李白、李商隐并称“三李”。北宋初传的《李贺集》为四卷,诗为219首,卷数与自编卷数相同,但篇目、篇数、编次略有不同。后又有五卷本,在四卷本的基础上加《外集》一卷,收诗22首,与四卷本合计,共241首。五卷本今有汲古阁校刻的北宋鲍钦止本、董氏诵芬室及蒋氏密韵楼两家影刻的北宋宣城本,集名为《李贺歌诗编》。又有《续古逸丛书》影印的南宋本,名为《李长吉文集》。又有铁琴铜剑楼、《四部丛刊》影印的蒙古刊本,集名《李贺歌诗编》。
  • 古代诗歌总集:诗经

    古代诗歌总集:诗经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古代诗歌总集:<诗经>》生动介绍了《诗经》的产生、收集与流传、周民族史诗和怨刺诗、《诗经》中的爱情诗、《诗经》的情感和思想、《诗经》的特色和地位影响等内容。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热门推荐
  • 江湖游:战将大小姐

    江湖游:战将大小姐

    她是来自21新纪13年职为特警战队队长,因任务意外灵魂穿越到了从小结巴痴傻的镇国府大小姐的身上。再次醒来,目光深明,内敛沉着,气势挥扬,早已不是曾经那个被人嘲言的大小姐。当一代特警队长穿越异世重生,身份转换,风范依旧却多了几分随性和风流。摇身一变成为一位翩翩佳公子,流转与各江湖高手众美男中;一首诗词,遇见了一代才子;冷酷的楼主,妖惑的教主,诱人的小侍……
  • 妃常霸道:抢个王爷来压寨

    妃常霸道:抢个王爷来压寨

    她是驰骋塞外、所向披靡的血狼王因为父亲病重抢来了一个医术高超的游方郎中但是这个郎中怎么有点不对劲?好像喜欢上他了怎么办。中毒只能活一年?没有关系,只一年我也想和你在一起。什么!你是王爷?成阳王朝的第一王爷霖亲王?就算王爷又如何?我要你给我做压寨相公要定了!
  • 首楞严坛场修证仪

    首楞严坛场修证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轮回剑主

    轮回剑主

    剑断生死轮回,逆乱阴阳乾坤。这是一名少年孤胆逆袭,踏上战帝之路的故事。传闻中,数万年前,上古战帝坐化,天地至宝五行灵珠遗失在玄天世界的各个角落。又有传闻,曾经执掌轮回之剑,镇压玄天世界气运的太古龙神不知所踪。在无尽的域外深渊世界,一盘操控天地的大棋,一次……
  • 九州化神图

    九州化神图

    五十万年前,上清宗第一高手万道被仙尊无尘子击成重伤,身化为九图落入人间天桓大陆,而成九州图。而元气大伤的无尘子亦不得不藏身于阴阳九天葫中。五十万年后,当九图在一个青楼小厮手中完整归一,无尘子亦不得不苏醒过来。九州图阴阳葫两大仙物的再次碰撞,人间乱相,妖孽横生……
  • 三国的奥秘Ⅱ:领导与被领导的艺术

    三国的奥秘Ⅱ:领导与被领导的艺术

    三国乱世,曾经涌现出无数英雄豪杰。三国故事,千百年来始终为后人所津津乐道。或为曹操的奸诈狡猾而切齿,或为刘备的仁义真诚而感动,或为孔明的鞠躬尽瘁而痛惜,或为关羽的忠义孝勇而折服,或为赵云的文武双全而赞叹……不可忽略的是,他们每个人都有一套自己的领导与被领导的艺术,也正是因为与众不同的处世之道,才使得他们在群雄并起的时代脱颖而出。管理企业亦需要有自己的领导艺术,怎样才能使员工心甘情愿为企业付出?怎样能够最大限度激发员工工作热情?职场中人更需要懂得被领导的艺术,这样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得到一席之地,这样才能在繁忙的工作中游刃有余。
  • 成长的仪式

    成长的仪式

    《成长的仪式》内容简介:这部短篇小说集分为“人在他乡”“旧梦童年”“萍踪侠影”“故乡的云”“烟村故事”五个小辑。“人在他乡”收录的小说,被认为是“打工文学”,其《出租屋里的磨刀声》更被认为是打工文学的代表作之一。
  • 万兵世界

    万兵世界

    修炼本人逆天而行,无数逆流而上,他修炼却顺天而行,丹田破碎的他依旧横行天下。亦修炼,亦生活,修炼者的生活不止是修炼,有追星,有热爱,有爱情。
  • 漫漫婚姻公关路

    漫漫婚姻公关路

    职场小白得罪总裁下场很惨!被叫到办公室后老板告诉她要和她结婚?什么?这是得罪老板的惩罚么?既然这样那老板麻烦您把前任女友、绯闻女友、还有因为爱慕你而来折磨我的女人们都解决掉好嘛。我要干什么?我很忙的啊!我还要在这漫漫公关路上努力奋斗,要不然,怎么配得上你。
  • 温宿县分防柯坪乡土志

    温宿县分防柯坪乡土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