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425100000001

第1章 古代陶器概述

早在一万年以前,中国就出现了陶器,东汉以前,陶器一直是人们的日常生活必需品,即使在青铜器非常发达的商周之际,亦是如此。东汉以后,作为生活日用品的陶器逐渐被瓷器取代,而作为明器明器,即“冥器”。专为随葬而制作的器物,一般用陶或木、石制成。的陶器特别是陶俑却大放光彩,其艺术价值与经济价值往往与同时期的瓷器相等同。明清之际,陶器(如紫砂、珐华等)仍以其独特的魅力赢得世人的青睐。陶器与瓷器一样,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璀璨明珠。通过对陶器的鉴赏,我们可以了解不同历史时期的生产发展与生活状况,更可以了解到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及人们审美观念的变化,并从中领略华夏文明的内涵与精华。

一、陶器的发明

陶器,是人类将水与粘土按一定的比例混合后,制成所需的形状,干燥后以火烧制而成的制品。它是人类最早进行的一项创造性活动,是人类发明史上重要的成果之一。它标志着人类社会进步的一次飞跃。

陶器是适应古代社会生活需要的产物。在新石器时代早期,由于农业的发展给人类提供了大量的谷物,人们急需将其储藏起来,原有的石器、编织器已经不能满足人类生产和生活的需求。此外,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人类结束了动荡不定的狩措生活,开始定居。对饮食器、容器、实用炊具等生活用具也提出新的要求,生活的实际需要促使人们寻求、创造新的器具。

陶器的产生与人类对火的利用及对粘土的认识有密切联系。

大约在250万年前人类就开始用火,通过长期用火经验的积累,对火的利用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制陶技术的发明正是人类认识和利用火的结果。中国远古神话有“女娲抟土造人”的传说,表明人类对粘土的认识由来已久。在原始社会中,人们经常与泥土打交道,他们或许无意中发现被水浸湿后的粘土具有一定的粘性和可塑性。最初人们将粘土涂抹在可以燃烧的器物上以防火,发现粘土或是偶尔落入火堆中的土器被烧成坚硬的器物。这些都启发了人们去制造陶器。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指出:“可以证明,在许多地方,也许是在一切地方,陶器的制作都是由于在编制的或木制的容器上涂上粘土使之能够时火而产生的。在这样做时,人们不久便发现,成型的粘土不要内部的容器,也可以用于这个目的。”

社会的发展,人类生活的需要及人类对自然物的认识和支配,使人类创造出了陶器,从而结束了茹毛饮血的野蛮生活,开始迈向文明。

二、陶器的制作工艺

陶器的发明,标志着社会的进步。随着陶器生产的发展,制陶工艺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不断进步。

首先,制陶用的原料都经过一定的选择。采用的是红土、黑土和沉积土等可塑性较强的泥土,某些粘土的化学成分与高岭土(制瓷用土)相似。这些粘土中含有铁的化合物,起助溶作用,降低陶器的烧制温度,在不同的烧制条件下,使陶器呈现各种颜色,如红陶在氧化条件下烧成;灰陶是在弱还原条件下烧成;黑陶是在强还原条件下进行渗碳烧成。新石器时代早期以红陶为主,晚期灰陶和黑陶占主要地位。原料选定后,还需进行加工,淘洗土中杂质并加以粉碎,使陶土颗粒更为匀细。在烧制过程中,为防止因高温而出现的开裂或变形等现象,人们在粘土中加入由砂粒、石灰粒、草灰、稻草末和碎陶末等组成的羼和料,来改进陶土的成型性能,增强器物的急变性和耐热性。一般来说,羼和料以砂粒为主(陶土中加入大量砂粒制成的陶器称为夹砂陶),其它种类的羼和料都需经过加工,才掺入陶土中。新石器时代的陶器大部分都含有羼和料(未加羼和料制成的陶器称为泥质陶),特别是炊具,羼和料含量达30%左右。羼和料的应用,提高了陶器制品的成品率,在制陶工艺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创举。

原料选定后,开始进行制作。据考证,最初人们只会用乎捏制一些造型简单的器物。器型很不规整,器壁上常常留有指纹。根据这些指纹和民俗学的观点分析,最初的陶器是由女子制作的。随着无数次的实践,人们摸索出一种新的手工成型方法,即泥条盘筑法,其方法是将泥料制成泥条然后圈起来,一层一层叠上去,将里外抹平,制成器型。泥条盘筑法是新石器时代制陶最常用的方法。20世纪的今天,在我国西南某些少数民族地区仍以这种方法制陶。

大约在仰韶文化的中晚期(距今约5000年),制陶技术又前进一步,出现了轮制法,即以一木棒为轴支撑一个木圆盘,将柔软的泥料放在木盘上,用外力使木盘转动,同时吊手将泥料拉成所需要的形状,成型后用工具修整器物表面,再用工具将陶器与木轮分开。以轮制法制成的陶器外形非常规整。到龙山文化早期(距今约4000年),轮制法已普遍使用。现在制陶工艺普遍采用机器带动转盘,而这一工作原理早在5000年前就已创立。原始的轮制方法现在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仍能见到。

除泥条盘筑法和轮制法外,还有一种模制法,出现于新石器时代中期后,多用于制作陶俑。

陶坯成型后,需进行焙烧。陶器的烧成温度大都在1000℃左右。据推测,早期的陶器是在露天烧制的,人们在地面上码起柴堆,将制成的陶坯堆放在上面,覆盖一些稻草,稻草外抹上一层薄薄的稀泥并开出一些小孔以便通风,点燃柴堆,经过数小时的焙烧,陶器就烧成了。这种烧法很难控制温度,烧成的器物也不坚固耐用。露天烧造法应用时间不长,人类便发明了陶窑。目前考古发现最早的陶窑是在裴李岗文化遗址中,距今已有8000多年的历史。新石器时代早期的陶窑从结构上说有横穴窑和竖穴窑两种,横穴窑数量较多。这两种陶窑结构较原始,每次烧造器物数量也很少。但由于温度均匀,器物的成品率很高。从春秋战国开始,人类对陶窑不断加以改进,使烧造的器物在数量上和质量上都有很大提高。

三、陶器的造型和装饰艺术

新石器时代早期。陶器的造型既简单又缺少变比。为了使用方便,人们在陶器上增加了口沿、流,各式耳,各种器足。这种变化逐步演进,不断适应人类的需要。如一些炊具增加器足和耳,既增大受热面积又利于搬动。小口尖底瓶,既能汲水又能贮存水,而且水不易溢出。正是从实用出发的强大动力,推动着新石器时代陶器的造型从简单到复杂的变革。到仰韶文化后期,陶制日用生活器皿基本齐备,以后人们又开始对器物的某一部分予以变化,形成一器多式。这种变化使器物赋予一定的美感。从注重实用发展到追求实用与审美的统一,反映出当时人们的审美观念,正是由于这种审美意识与追求,促进了陶器艺术的发展与繁荣。器物造型的变化,就成为陶器鉴别断代的一个重要依据。

陶器的装饰艺术,最初与生产劳动紧密结合,是伴随劳动而产生的,具体说是在制陶的实际过程中萌发的。根据考古发现,中国出土的年代最早的陶器表面,交错排列着粗乱的绳纹。这些绳纹是某些带有绳索的制陶工具在修整器表时留下的天然痕迹。正是这些天然痕迹启发了人们的意识,使他们逐渐悟到可以通过装饰来达到美化陶器的目的。此外,原始装饰艺术与中国远古时代的编织技术联系紧密。考古学证明,编织艺术早于制陶艺术。一些较为常见的编织图案,自然就会被移植到陶器装饰上。最早的陶器纹饰都是几何纹,如篮纹、席纹、菱形纹、网格纹等。除几何编织纹外,一些描绘自然景象的纹饰也在器物上大量出现,特别是新石器时代的彩陶,其纹饰多为漩涡纹、水波纹、圆圈纹等。

远古时代,先民们大都居住在河流附近,每天看到的是奔腾的河水,湍急的漩涡,起伏的群山,光芒四射的太阳。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人类很自然的将观察到的这些景象在艺术创作中再现。另外,动、植物纹样也极为丰富,这些纹样的形成,也是人们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对周围的各种动植物观察认识的结果,而后应用在器物上,加以装饰表现。

陶器的装饰艺术来源于生活,来源于劳动。人们从大自然获得艺术创作的源泉,根据自己的意念并发挥其想像,把自然事物以抽象或具体的艺术形象表现在器物上,描绘出许多形象生动、变化丰富的图案纹饰。这些纹饰工整、朴实、粗犷、活泼,充满着神奇和浪漫。从构图上说,这些图案有着平衡、统一、对称等特点,体现着装饰艺术的基本规律。从新石器时代开始,人们就将其对大自然及生活的认识、感受,通过装饰表现出来。因此陶器装饰艺术是一种观念形态的艺术。这种艺术是中国文化艺术的起源,在中国以及世界文比发展史上留下了辉煌的一页。

陶器装饰的制作方法有以下几种:①压印,用印花工具或自然物在坯体上印成纹样;②拍印,用刻以各种纹饰的拍模,在已成形的器体上拍打出纹饰;③刻画,用尖利的工具在器物表面刻出装饰花纹;④镂孔,或称作“镂空”,将坯体镂通成圆形、方形、菱形等几何形,这是新石器时代常用的一种装饰,多装饰于豆、高足杯等圈足器上;⑤彩绘,彩绘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将颜料绘画在已经晾干的陶坯上,后入窑焙烧,花纹附在器壁上不易脱落,此为彩陶,彩陶盛行于新石器时代(中期),另一种是在陶器烧成后,再在器表绘各种纹饰,其色彩易于脱落,人们称这种方法为彩绘陶。从战国开始,彩绘陶较盛行,多表现于陶俑上;⑥堆塑,印出或塑出立体状的纹饰贴于坯体上,亦称为“贴塑”;⑦彩釉装饰,始于商周、成熟于汉而盛于唐,如“唐三彩”等,陶器上的彩釉基本上是低温釉。

同类推荐
  • 著名音乐小品欣赏

    著名音乐小品欣赏

    《青少年艺术欣赏讲堂:著名音乐小品欣赏》主要内容包括:G弦上的咏叹调、皇家焰火音乐、小夜曲、G大调弦乐小夜曲、小步舞曲、土耳其进行曲、小夜曲、G大调小步舞曲、哀格蒙特序曲、致爱丽丝、D大调军队进行曲、邀舞、引子与回旋随想曲等。
  • 古代家具收藏艺术

    古代家具收藏艺术

    我国的家具工艺具有悠久的历史,它的发展取决于人们起居方式的变化。从商周到秦汉,是以席地跪坐的方式为中心的家具;从魏晋到隋唐,是席地坐与垂足坐并存交替的家具;北宋以后,是以垂足坐为中心的家具。总的趋势是矮型家具向高型家具发展。
  • 收藏指南(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

    收藏指南(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

    本书主要讲以下几方面东西的收藏方法、价值等:玉器、铜器、古币、杂项、常识。
  • 歌仔戏音乐三十年(1980-2010)

    歌仔戏音乐三十年(1980-2010)

    《歌仔戏音乐三十年(1980~2010)》,从歌仔戏音乐的历史与审美引领我们进入“十年动乱”之后,大陆传统艺术复苏,歌仔戏音乐传统得到恢复和渐变的1980~1990年。紧接着李晖以学术的眼光分析了1990~2000年,随着大陆经济步伐的加快,娱乐方式的丰富多彩,戏曲在日渐式微的时候,歌仔戏音乐人无法回避地把流行音乐的思维引入歌仔戏的创作之中,在传统与流行乐的碰撞中产生出了创新的潮流。
  • 影视导演基础

    影视导演基础

    本书介绍了电影的历史轨迹、电视的崛起、导演与剧作、导演与演员、空间设计、场面调度等内容。
热门推荐
  • 人脉圈大全集

    人脉圈大全集

    本书是迄今为止故事最精彩、文字最优美、内容最全面、道理最实用、分类最系统的关于人脉圈的经典之作,详细介绍了人脉就是命脉、人脉就是财脉、人脉圈的组成、人脉圈的维护与潜规则、如何警惕人脉圈中的陷阱、如何向大师学习搭建人脉圈等内容,生动讲述和展示了发觉人脉、盘活人脉、利用人脉铺就成功之路的方法和技巧,堪称最全面、最丰富、最经典的版本。通过本书,你可以了解人脉圈的经营策略以及操作细节,让你在瞬间打通人脉经络,快速拓展人脉圈,从而在人生舞台上游刃有余、坐拥成功!
  • 超级的士司机

    超级的士司机

    超级强人林诺隐身于都市,当起了一名平凡的的士司机。他无欲无求,对自己的生活状态十分的满意。他以为这样的生活会一直持续下去,但命运似乎在捉弄他,让他三次倒霉的、欲哭无泪的遇上了一位千金小姐。于是,一段跌宕起伏、波澜壮阔的故事便开始。
  • 净土轮回者

    净土轮回者

    那是净土吗?为什么却充满杀戮?那是地狱吗?为什么却洒下圣光。何为真实,何为虚幻?家破人亡的少年,进入这永无止境的轮回世界,穿梭于虚拟与现实之间,寻找那片属于自己心中永恒的净土。让你耳目一新,让你欲罢不能!
  • 特工狂医

    特工狂医

    一场实验失败,二十七世纪天才特工狂医重生到二十一世纪杨家废材身上。从此天地因我变,时代由我控。从医术到赌石,从古玩到赌博,在别人不敢置信的目光中,成就了自己的霸业。从一个被人放弃的废材,成为现代都市天才修真者,不一样的天地,却只掌握在她手中。别人说她狂,她坦然。别人说她傲,她淡笑。她的论点:只要她想做的事情,即使天地都不能阻挡,狂又如何,傲又怎样,挡她路者,遇神杀神,遇佛弑佛。-----------------杨苏幻语鉴:医狂:“我要救的人,天都抢不走。”玉狂:“无知,谁告诉你废料中没有极品,我就解个极品给你看。”赌狂:“你要跟我赌,你还有什么资格跟我赌,你拿什么跟我赌,你的资产此刻早已经属于我。”…######好友推荐《农家有女初长成》作者:简言秋链接:http://www.xxsy.net/info/524696.html
  • 鬻子古文龙虎经

    鬻子古文龙虎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岕茶汇抄

    岕茶汇抄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萌鬼时代

    萌鬼时代

    你胆小吗?你怕鬼吗?别开玩笑了好不好?现在,所有鬼怪萌萌哒……每年的香火能赶得上地府的通货膨胀吗?想要后人给自己烧一台爱疯六plus怎么委婉的托梦?爱上一只秦朝的鬼,人家嫌弃自己不够成熟怎么办?怎么才能喝到一碗不掺假的孟婆汤?……所以,洗洗睡吧,鬼的生活充实忙碌又疲惫,根本顾不上搭理你……但是,屌丝任闯,有一天发现,自己祖传香火店,居然是地府唯一认证的阳间银行!什么?哥对于那些鬼来说,居然是一个神豪一样的存在?银行家?富二代?什么?居然有个女鬼妹子暗恋了我七百年?这到底是个什么情况?好了,废话少说,闯哥上穷碧落下黄泉的拉风故事,让我们从一个奇妙的手机开始讲起。
  • 庄子内篇订正

    庄子内篇订正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远古战仙

    远古战仙

    战天战地、占尽苍生,杀!杀!杀!杀!杀!杀!杀!屠戮世间,宇宙称尊,灭!灭!灭!灭!灭!灭!灭!敌者杀!仇者灭!做你敌人杀,你所仇恨之人当灭族!ps:文中中很多现代化的用语,那是作者翻译,请不要争论
  • The Patrician

    The Patrician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