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543200000025

第25章 “借影”新说: 钗黛的另一对影子

曹雪芹不愧为写人的高手。《红楼梦》替十二金钗画像,除了采用了不少传统的技法之外,更创造了许多“非常规”的手段。譬如,钗黛的“借影”之法,就是其中堪称“经典”的一例。读《红楼梦》,许多人都知道“袭人是宝钗的影子,晴雯是黛玉的影子”,正所谓“袭乃钗副,晴有林风”。然而,长期以来,人们却忽略了一个重要的事实: 钗黛其实还有着另外一对影子,而且还恰恰可能是更为关键的一对“借影”!她们是谁呢?笔者发现,她们不是别人,正是金钏与小红!

金钏之名正与宝钗相对,小红之名正与黛玉相对。何也?由小说交代可知,金钏本姓白,即“白金钏”,正可与“薛宝钗”三字相对。小红本名红玉,乃林之孝之女,即“林红玉”,正可与“林黛玉”三字相对。“白”,雪之色也,“金”与“宝”均示其贵。“林”与“林”同姓,“玉”与“玉”重名。“钗”为头簪,“钏”为手镯,都是女子首饰之物。点唇用“红”,画眉用“黛”,皆系妇人化妆用品。这样的对应关系,不可谓不巧妙啊!

其实,脂砚斋早就看出了这样一种奇妙的对应关系。金钏一出场,他(她)就批道:

金钏、宝钗互相映射。妙!(甲戌本第七回侧批)

小说正文也的确多有将宝钗与金钏联系起来的文字。第三十二回,宝钗为金钏送衣殓葬,说: “她活着的时候也穿过我的旧衣服,身量又相对。”隐隐然将金钏之死,写成是宝钗一个影子的失落。至第三十五回,更是将金钏之妹“白玉钏”与宝钗之婢“黄莺儿”联袂: “白玉钏亲尝莲叶羹,黄金莺巧结梅花络”,一并写成是宝玉所倾心的两个丫鬟。

至若黛玉与小红,脂砚斋也有一段精当的批评。他(她)说,“林红玉”这个名字:

又是个林。“红”字切“绛珠”,“玉”字则直通矣。(庚辰本第二十四回双行夹批)

小说第二十四回有一段也专门点出,红玉是因为犯了黛玉的讳才改名小红的。“你也玉,我也玉,得了玉的便宜似的。”(第二十七回,凤姐语。)

千万不要把书中的这些安排,当作无关痒痛的文字游戏!须知,《红楼梦》一书,“表里皆有喻”,曹雪芹的用笔行文,是从来不肯白白落一闲处的。小说中每一个精巧的构造,都无不包含着作者的重大用心!或许有人会问: 这金钏与宝钗,小红与黛玉,在性格上到底有何相似之处,值得作者如此煞费苦心呢?笔者答曰: 其相似之处,大矣!只不过,是读者的粗心,长期以来,将其怠慢了过去罢了。对此,我们还是来作一番深入的剖析吧。

先说说黛玉与小红,二人性格上的相似,就至少可以归纳为以下四条:

第一,黛玉与小红,均心性高傲,不肯屈于人下。黛玉的孤高自傲、目下无尘,自不必细说。第七回,“周妇送宫花”,黛玉那种斤斤计较于送花之顺序,惟恐自己低别人一头的态度,即是明证。小红虽身为下等贱婢,却也素有“眼空心大”之名。她长期受到晴雯、秋纹等人的压制,内心却仍然自视甚高,并不把这些人放在眼里。黛玉一有机会,便欲“大展奇才,将众人压倒”,而小红也仗着她“原有三分容貌”,便“每每的要在宝玉面前现弄现弄”。

第二,黛玉与小红,都聪明灵慧,尤以口才见长。众所周知,黛玉天生一副伶牙俐齿,一张嘴说出话来,“真真比刀子还尖利”(第八回,李嬷嬷语)。小红的口才,亦不曾输于黛玉。第二十七回,小红跑到凤姐面前传话,说得头头是道,一丝不乱,以至于凤姐也大感惊奇,不得不对她另眼相看,说: “林之孝两口子都是锥子扎不出一声儿来的。我成日家说,他们倒是配就了的一对夫妻,一个天聋,一个地哑。那里承望养出这么个伶俐丫头来!”

第三,黛玉天性是个“喜散不喜聚”的。对此,她有她自己的一番道理: “人有聚就有散,聚时欢喜,到散时岂不清冷?既清冷则生伤感,所以不如倒是不聚的好。比如那花开时令人爱慕,谢时则增惆怅,所以倒是不开的好。”(第三十一回)同样地,小红也常把所谓“千里搭长棚,没有个不散的筵席”这句话挂在嘴边。第二十六回,她即对另一个小丫头佳蕙说: “俗语说的好,‘千里搭长棚,没有个不散的筵席’,谁守谁一辈子呢?不过三年五载,各人干各人的去了。那时谁还管谁呢?”——她二人的心中,都有一种挥之不去的孤僻情结。

然而,就是这么一个平素间清高孤傲,“喜散不喜聚”的黛玉,到了关键时刻,却毫不犹豫地表现出了其倾慕权势、邀宠攀高的一面!第十八回,元妃省亲,黛玉竭力颂圣,即写下了“何幸邀恩宠,宫车过往频”、“盛世无饥馁,何须耕织忙”的文句。第六十二回,她对宝玉的一段表白,更道出了她对于贾府经济利益的迫切关心。她的“喜散不喜聚”,归根到底,还是因为她惟恐失去种种繁华景象,徒增清冷伤感所致。所以,骨子里,她仍然是“入世”的。而这一点,也突出地表现在了小红的身上。如前所述,第二十七回,小红跑到凤姐那里“攀高枝”,即是明证。第二十四回,作者评小红说:

这红玉虽然是个不谙事的丫头,却因他有三分容貌,心内着实妄想痴心的向上攀高,每每的要在宝玉面前现弄现弄。(第二十四回)

读者请回忆一下黛玉“偷香芋”的小耗子精形象,作者对红玉的这段批语,不也正可以移到黛玉身上吗?此为黛玉与红玉的第四条,也是最重要的一条相似!

再来看宝钗与金钏,她二人性格上的相似,也可以相应地归结为四条。

第一,宝钗与金钏,俱性情温婉,深得尊长的喜爱。第三十五回,贾母在众人面前,不赞别的女孩,独赞宝钗,说: “提起姊妹,不是我当着姨太太的面奉承,千真万真,从我们家四个女孩儿算起,全不如宝丫头。”宝钗之深受喜爱,由此可见一斑。而金钏儿亦是王夫人身边的宠婢。虽系奴婢,长期以来,却宠得如同太太的女儿一般。王夫人后来也不无悔意地说: “金钏儿虽然是个丫头,素日在我跟前比我的女儿也差不多。”(第三十二回)其生前的受宠,亦可以想见。

第二,二人对于宝玉,都有一种十分率真的情感。在“情不自禁”的时候,她们的示爱,往往都显得十分大胆、直露(按当时的标准来看)。有一次,金钏即拉着宝玉,悄悄地对他说: “我这嘴上是才擦的香浸胭脂,你这会子可吃不吃呀?”(第二十三回)后来,宝玉向金钏表示,欲讨她做自己的贴身侍女,那金钏儿便睁开眼,将宝玉一推,笑道: “你忙什么!‘金簪子掉在井里头,有你的只是有你的’,连这句话语难道也不明白?”(第三十回)三言两语,一副含情娇态,便已跃然于纸上矣。无独有偶,那宝钗对宝玉的示爱,虽稍显含蓄,却也体现了同样的热烈和真切。第三十四回,宝钗前往宝玉处探伤,一时性急,说出了“大有深意”的话来: “别说老太太、太太心疼,就是我们看着,心里也疼。”临走时,又特意交代: “好生静养,别胡思乱想的就好了。要想什么吃的玩的,悄悄的往我那里只管取去,不必惊动老太太、太太众人,倘或吹到老爷耳朵里,虽然彼时不怎么样,将来对景,终是要吃亏的。”你看,这像不像今日中学生“早恋”时,一副暗做秘事的情态呢?至第三十六回,宝钗一不留神,就坐到了宝玉床边,为他绣起鸳鸯兜肚来,那情景就更俨似一对亲热的小夫妻了。而这样的举动,在那个时代,无疑比递帕传情一类的小偷小摸要大胆得多。

第三,可二人又恰恰因为这种过于直白的示爱,而遭到了世人,尤其是那些保守之人的全力诟骂。金钏被王夫人骂作“下作的小娼妇”,说: “好好的爷们,都被你勾引坏了。”(第三十回)其所受到的冤屈,真可与那千古含怨的宓妃(即洛神)相并。而事实上,在她死后,作者也确实把她比作了秉“翩若惊鸿,婉若游龙”之态,具“荷出绿波,日映朝霞”之姿的洛神!宝钗被后世称为“封建礼教的卫道士”,可真正的“封建卫道士”,又是如何看待这一人物形象的呢?翻看旧日许多道学夫子的评红笔墨,我们却发现了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 愈是保守、刻板的点评家,对宝钗的斥责、攻击反而愈甚。更有意思的是,这些满脑子孔孟圣贤之道的读者,还恰恰是把宝钗作为“不守礼教”的典型来加以攻击、批判的。在这方面,以解盦居士的“自媒”、“耻态”之说最具代表性。这位道学先生就“探伤”及“绣鸳鸯”两件事指责宝钗说:

柔情蜜意,无异自媒,毫不知避嫌疑,此皆由衷而发,不能自掩之耻态也。

另一位道学夫子桐花凤阁主人陈其泰,亦申言曰:

以中道评书之人,惟迎春、李纨、岫烟庶几近之。若宝钗辈纯乎人欲而汩没天理,其去道也远矣。

读者请看,这与王夫人斥责金钏的话语,在逻辑上不是如出一辙吗?只不过,在程度上,又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了。

第四,也是最重要的一条,金钏儿,这么一个温顺婉嫕、受人宠爱的小姑娘,到了关键时刻,却显出了一股子凛然不可犯的正气和不畏强势的烈性。而这,也正暗合了宝钗内在的、深层次的品性!金钏被逐以后,毅然决然,选择了以死抗争。她宁死,也不愿再屈辱地苟活下去。而宝钗也在那元宵佳节,合家聚乐的场合上,写下了“焦首朝朝还暮暮,煎心日日复年年”这样的词句,以至于引得贾政大为扫兴。她的《螃蟹咏》刺贪讥俗最毒,骂世最狠。她那“雪洞一般”素净的卧室陈设,连贾母看了,也觉得“离格”、“忌讳”,而甚感不悦。——这种潜藏的个性和烈性,甚至还逾在金钏儿之上!作者针对金钏之死一事,特意在回目上大书:

含耻辱情烈死金钏(第三十二回回目)

读者试想,这“情烈”二字,不也正与宝钗的“热毒”二字遥遥相对吗?“凡心偶炽”,情感率真,是谓一个“热”字,正与一个“情”字相对;愤世嫉俗,骂世最狠,是谓一个“毒”字,正与一个“烈”字相对。至此,宝钗与金钏,不仅在形式上焦孟不离,处处辉映,在骨子里亦神韵相通,应和无穷矣!

显然,作者对于钗黛所采用的“借影”之法,实际上是一种“双借影”(或者也可以称为“复借影”)的结构。它绝不是“一个丫鬟影射一个小姐”这样一种传统的、机械的模式,而是同一个女主角即拥有一“正”一“反”的两个分身!袭人与晴雯,作为钗黛的一对“外影”(“外影”者,彰显而浮面也),所反映的是她们各自性格的“正面”;而金钏与小红,作为钗黛的一对“内影”(“内影”者,隐含而深刻也),则实实在在地照出了她们各自性格的“另外一面”,即更为本真的一面!还记得我们前面讲过的钗黛的“超对称”关系,以及人性的迭错与反转吗?曹雪芹以袭、晴、金、红四婢,作为钗黛的内外四影,正是与之相适应的一种艺术技巧和文章布局呵!这一切,共同地体现了《红楼梦》在追索人性上的“风月宝鉴”性质。

提及“风月宝鉴”,小说第十二回,作者给我们讲述了一个“王熙凤毒设相思局,贾天祥正照风月鉴”的故事。

穷塾师贾代儒的孙子贾瑞(字天祥),偏偏迷恋于凤姐的美色,想入非非,幻想能与之相好,成为她的情人,却遭到了凤姐三番五次的设计整治。那贾瑞求凤姐不得,回到家中,又受到了他祖父的责罚。由此,“三五下里夹攻,不觉就得了一病”。作者说他:

心内发膨胀,口中无滋味,脚下如绵,眼中似醉,黑夜作烧,白昼常倦,下溺连精,嗽痰带血。诸如此症,不上一年都添全了。于是不能支持,一头睡倒,合上眼还只梦魂颠倒,满口乱说胡话,惊怖异常。

家人为其各处求医,百般用药,却无丝毫见效。眼见着,就要病入膏肓。这时,忽然来了一个跛足道人,口称专治冤业之症。贾瑞直如见了救命菩萨,忙求其施治。那道人便取出一件“两面皆可照人”的镜子,递与贾瑞说道:

“你这病非药可医!我有个宝贝与你,你天天看时,此命可保矣。……这物出自太虚幻境空灵殿上,警幻仙子所制,专治邪思妄动之症,有济世保生之功。所以带他到世上,单与那些聪明俊杰、风雅王孙等看照。千万不可照正面,只照他的背面,要紧,要紧!三日后吾来收取,管叫你好了。”

说毕,扬长而去。众人苦留不住。贾瑞收了镜子,照其背面,但见一个骷髅立在里面,唬得他连忙掩了,心里叫骂不已。又忍不住照其正面,却见凤姐站在里面招手叫他。贾瑞心中一喜,荡悠悠的觉得入了镜子,与那凤姐一番云雨。如此三四次,再想出镜,忽然就来了两个恶鬼,拿了铁锁套住他,拉了就走。贾瑞叫道: “让我拿了镜子再走。”——只说了这句,就再不能说话了。其人已气绝身亡。贾代儒夫妇见孙子死了,大骂道士: “是何妖镜!若不早毁此物,遗害于世不小。”遂命架火来烧,只听镜内哭道: “谁叫你们瞧正面了!你们自己以假为真,何苦来烧我!”

正哭着,只见那跛足道人从外跑来,喊道: “谁毁‘风月鉴’,吾来救也!”说着,直入中堂,抢入手内,飘然去了。

对于这个“正照风月鉴”的故事,许多人都只是浮面地匆匆读过,未必懂得其中的真意。有人说,此类“红粉骷髅”式的说教,剌剌可厌,“并不高明”(白盾《红楼梦研究史论》)。更有人则干脆认为“这类附带叙述的小故事,其实可以全部删除,以便把篇幅用在更充分地经营主要情节上面”(夏志清《中国古典小说史论》)。惟有脂砚斋独具只眼,瞧出了这个看似枝节的小故事对于解读全书的重大意义。

在道士云“千万不可照正面,只照他的背面”处,脂砚斋批道:

谁人识得此句?观者记之,不要看这书正面,方是会看!(庚辰本第十二回双行夹批)

在提及那件“两面皆可照人”的镜子处,有两条批语云:

凡看书人从此细心体贴,方许你看,否则此书哭矣。(庚辰本第十二回双行夹批)

此书表里皆有喻也。(庚辰本第十二回双行夹批)

在小说的另一处,脂砚斋也曾提及:

是书勿看正面为幸。(甲戌本第八回侧批)

很明显,《红楼梦》本身就是一面“风月宝鉴”。读者对于此书,既可以“正照”,也可以“反照”。而作者的真意,作品的重大主题、主要人物的真实品性,俱在于文章的“背面”!如果读者仅仅从那些表面的文字出发,去读红、评红、论红,则不免就会像书中的贾瑞“正照风月鉴”那样,“脚下如绵,眼中似醉”、“满口乱说胡话,惊怖异常”了。回想一下,近几十年来,世人对于《红楼梦》的肆意曲解,什么“阶级斗争”啦,什么“反封建”啦,什么“做人”与“做诗”的“两种选择”啦,诸如此类,不也正如这样的写照吗?对于这类读者,若作者地下有知,恐怕也要大声地疾呼一句:

“谁叫你们瞧正面了!你们自己以假为真,何苦来烧我!”

以上足以为那些浅尝辄止的论者鉴!

说到此,笔者以为,作者使袭、晴、金、红四婢,为钗黛之影,也显然包含了同世俗的审美观相争衡,并借以警醒读者的用意。俗人看问题,往往是喜欢从线性思维的模式上出发的。读《红楼梦》,亦复如此。集中到钗黛问题上,就是习惯于将二人视为两种对立极端的典型,却从不考虑这种两极分派,本身是否符合小说的实际。从传统的褒林贬薛之说,到后来的所谓“卫道士”与“叛逆者”之说,再到近年来十分流行的所谓“现实主义”与“理想主义”的“两种选择”之说,都无一不是这一思维定势下的产物。殊不知,《红楼梦》之“风月宝鉴”性质,恰恰决定了小说所奉行的,必然是一种“非线性”和“反典型”的原则!你以为它是在塑造传统意义的“典型”么?对不起,小说转瞬之间,就可以将其化为“黑”不是黑,反而是真正的白,“白”不是白,反而是真正的黑的局面!事实上,曹雪芹是非常厌恶将人物的性格直线化、极端化的。他喜欢的是丰富的内蕴,带有迭错和反转意味的幻笔。这也就是所谓“两两出婵娟”的两赋论的美。很显然,作者的非线性、反典型思想,势必与读者习以为常的线性模式发生尖锐的冲突。可小说的本质,仍然是要人看、要人懂。怎么办?以袭、晴、金、红四婢,作为钗黛的影子,去分别映射她们各自的“正面”与“背面”,再辅以脂批的提示,则不失为一种既通俗易懂,又能深刻准确地反映问题实质的好办法了。过去,不是常有人说“写宝钗写不尽,特以袭人继之;写黛玉写不尽,特以晴雯继之”吗?现在好了,写宝钗,以袭人继之也写不尽,特以金钏反转之;写黛玉,以晴雯继之写不尽,特以小红反转之矣!只可惜,我等后人,还是太过于愚笨,能解得这番苦心者,至今仍寥寥可数。悲夫!

从一个更广阔的角度来看,袭、晴、金、红四人,又有着一种共同的命运。她们都曾被人误解、遭人诟骂,可历尽劫波之后,却焕发出“淡极始知花更艳”的光彩,为作者所深深敬爱。晴雯为谗言所构,被骂作“狐狸精”,含冤而逝,其实不过是“枉耽了虚名”。作者将她的灵魂比作“芙蓉花神”,特让宝玉作文以祭。袭人后来改适他人,被人们普遍视为“失节”、“忘恩”,又哪知她恰是为了救主、护主,才不惜牺牲自己的名节的。袭人临行前,犹留下麝月,让她与宝钗一道照料宝玉。改嫁之后,仍与琪官一道,“供奉玉兄宝卿”,“得同终始”,“可见袭人虽去,实未去也”。金钏的遭遇,略与晴雯相似。她死后,宝玉前往水仙庵偷祭。作者又把她的影像比作了“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荷出绿波,日映朝霞”的“洛神”。含冤最大的小红,因其一心“攀高枝”,又“遗帕惹相思”,被众人视为反面角色。秋纹等骂她: “下流没脸的东西。”甚至脂砚斋初读此段文字,也认为“此淫邪婢也”。直至“狱神庙”一回,小红与茜雪一道,不避风险,勇敢救主,方显出其义薄云天的“义婢”本色。那么,这样的安排与钗黛有没有什么联系呢?莫非作者早料到他笔下的理想女性,必然遭到世人的误解,故特先以四婢作引,告诫读者要悉心体会?

如此说来,宝钗在王夫人处议论金钏之死的一段文字,就该含有更深一层的寓意了。

以前人们引用这段文字,往往只是为了论证宝钗“内心冷酷”。何其愚也!论者但知宝钗说金钏有可能是自己失足落井,“不过是糊涂人,不为可惜”,却惟独没有看见宝钗对金钏之死一事的真实态度!听婆子对袭人言,宝钗第一个反应乃是: “这也奇了。”至王夫人处,为王夫人所问及,宝钗的第一句话也是: “怎么好好的投井,这也奇了。”可见,存疑、纳罕才是其真正的态度。宝钗劝慰王夫人之语,与其说是为后者开脱罪责,倒不如说恰恰隐含了对王夫人的怀疑和暗怨。读者试站在宝钗的角度去想想: 大观园中好好的一个丫头忽然投了井,本身已够奇怪的了。王夫人一面将金钏的死因,说得那样轻描淡写,一面又哭得那样伤心,岂不怪上加怪?更何况,以王夫人平日的风格,又哪里会因为“弄坏了一件东西”,就发脾气撵人?金钏又何至于因为这点小过失就投井自尽?王夫人的说法,连我们听了,都觉着疑点颇多。以宝钗的聪慧敏感,又焉能无察?从宝钗与王夫人的关系来看,她一向对她的姨妈都是亲敬有加的。可事到临头,王夫人不仅不坦言相商,反而像防范什么似的,百般掩饰,当面撒谎,一副完全拿她当外人待的样子。以宝钗的孤高自矜,内心中又岂能不生出一点隐隐的幽怨?宝钗作为晚辈,自然不好明言。以《红楼梦》“温柔敦厚”的风格,也不会直指家长们的过失。于是,便特使宝钗作此一语,即顺着王夫人的逻辑,推出一种更为荒唐的说法,正所谓“归谬”之法也。话虽委婉动听,却也藏锋其中。果然,引得王夫人连忙表示: “话虽如此说,到底我心里不安。”点到为止,宝钗便又以赠衣的举动来转移话题,缓和气氛。待她取衣回来,见王夫人数落宝玉的情形,方知王夫人的隐瞒是为给宝玉掩丑。整个过程,就是宝钗既“事事留心,时时在意”,又小心翼翼地避免冲突的写照。同时,小说也借此暗示了宝钗与王夫人之间的一层隐隐的隔膜。——如果笔者的“借影新说”能够成立的话,那么宝钗对王夫人的隐责暗怨,就似乎并不只是针对王夫人一人了。这是否也可以看成是作者对世人任意歪曲、贬损其笔下人物的一种无奈和不满呢?书至第四十四回,宝玉专程赴水仙庵私祭金钏儿归来。黛玉觉着宝玉此举似有些多余,便借着看《荆钗记》的机会,和宝钗说道: “这王十朋也不通的很,不管在那里祭一祭罢了,必定跑到江边子上来作什么?俗语说,‘睹物思人’——天下的水总归一源,不拘那里的水,舀一碗看着哭去,也就尽情了。”宝钗不答,似乎是在支持宝玉的举动。也许在作者看来,专门写一段文字来澄清他笔下人物所遭受的冤屈,也并不是一件多余的事吧。

同类推荐
  • 生命在纸上行走

    生命在纸上行走

    瘫痪病榻,才感悟到散步阳光下的幸福;饥困荒漠,才渴望得到一滴水的幸福;身陷囹圄,才领会到获取自由的幸福。缺陷像一把钥匙,打开幸福之门,幸福在缺陷中找到答案。
  • 听李敖讲学问

    听李敖讲学问

    李敖大师满腹经纶、学识渊博且著作等身,“嬉笑怒骂,皆成文章”。
  • 难忘家乡的红叶

    难忘家乡的红叶

    今天是清明节,窗外下着毛毛细雨。苏凤叶已备了两束花,和一些冥纸准备偕丈夫林春旺及儿女们前往银华峰下的幽谷去奠祭亡人:她的结拜妹妹李月琴,还有她的前夫陈甘雨。话说苏凤叶、林春旺、陈甘雨和李月琴,他们尽是同伞不同柄,同人不同命。苏凤叶、林春旺、陈甘雨三个人从小就经常喜欢在一起,自然地组合。老师、家长、同学无不知道他们之间的情谊和爱情。从少小无猜,随着时间推移发展到爱情。他们之间形成了三角恋情。他们历经意乱情迷,孽海情天。李月琴后来揳入了他们之间的情迷,拨乱反正。
  • 一脉风骨

    一脉风骨

    这是由徐怀谦编写,全书共分6个章节,旨在警示国人,大力提倡读书。具体内容包括《艺术家的童心——读丰子恺〈缘缘堂随笔〉》《猛虎与蔷薇——读余光中散文》《蓝田日暖玉生烟——臧克家散文的艺术特色》《寂寞学术悲凉人生——读〈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不是我,是风?——读〈反思郭沫若〉》《同样是书生——读周一良〈毕竟是书生〉《文化的良心——关于〈不合时宜的思想〉与〈思痛录〉》等。
  • 蛮性的遗留

    蛮性的遗留

    《蛮性的遗留》是美国人类文化学家J.H.Moore的一本通俗伦理学著作。他“先研究家畜中野性的遗留,再研究人类中的”,让我们看出,我们人类的行为并不是上帝规范的,而往往跟我们四只脚的堂兄弟颇有类似之处,这就是“蛮性的遗留”。由野兽进化到家畜,由野蛮人进化到文明人,是一个漫长的克服蛮性的过程。Moore说:“文明是一列车。它拖着不少属于古代的东西——不只是残馀的本能,且有残馀的风俗、信仰、观念及制度。”人类为了创造更高级的文明,就需要发育良知,克服一切旧的残馀的拖累,这就是本书给我们的最重要的启示。
热门推荐
  • 巅峰武修

    巅峰武修

    武修惊天泣鬼神,石破天惊开天辟地。衣袖飘飘,武道飘渺过去与未来,轮回千百转伊人垂泪,热血男儿望断天涯路,武道在何方且看本书,讲述了一个为了复仇的热血青年,在经过了一翻努力终于,踏上了武道!
  • 重生之我有超级医疗系统

    重生之我有超级医疗系统

    杨小云以为自己解脱了,没想到睁开眼发现自己回到了六十年前。爱她的丈夫尚在人世,第一个宝宝还在她肚子里,重生还附带了一个医疗系统,这辈子她还有理由过不好吗?
  • 绝色杀手变风云

    绝色杀手变风云

    她,涅磐重生,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为寻妹妹踏上征途,却被一块“璃逝”奇玉羁绊深陷。他,能化为人形的神秘异兽,与她初见便刀锋相向,冷血强大的背后是本命缔结的纠缠,还是轮回几世的孽缘?(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替身皇妃:弃妃弑君

    替身皇妃:弃妃弑君

    她艳绝天下,代姐出嫁,成为皇妃,给皇帝侍寝,上床后却发现另有其人!惊陷于众多阴谋,她能带领族人走出两国夹击吗?她是如何当上开国国师?阅览天上人间众多美男,哪一位是她的最爱,哪一位又是她的最恨?女主身怀奇技,持有二十五件亘古神器之一的神琴,十分强悍冷漠,为保护百万族人,完成使命,不择手段,极端腹黑心狠手辣。不求得到天下人的称赞,只愿能与心爱的男子们把酒言欢,笑看风云。
  • 芳华未烬

    芳华未烬

    余温未散,风拂过发际,卷起碧湖一圈涟漪,他静静守着一株桃花,浇水,呢喃。
  • 观赏石鉴赏与收藏

    观赏石鉴赏与收藏

    中国的赏石文化,有着极为深邃的文化传承。观赏石缺少了文化内涵,将失去收藏价值;赏石收藏的精致理念,也是收藏价值的保证。《观赏石鉴赏与收藏》一书系统地介绍了赏石文化的渊源、传承与内涵,中国古今名石图谱、观赏石的意韵与鉴赏、观赏石的命题与配座、观赏石的收藏价值与投资等方面的内容。作者将以收藏鉴赏家的丰富经验、文化学者的深厚修养,带你踏上访石的旅途,体验惊鸿的心悸,获取文化的滋养和享受收获的喜悦。
  • 美妖猴

    美妖猴

    猴子的前世今生。天地大劫,诸神争战,战火蔓延三界,且看石猴如何以无畏的勇气,绝对的力量,坚韧的毅力,超然的智慧,步步成神,演绎一个传奇的起点。
  • 深宫霸宠,一品调香师

    深宫霸宠,一品调香师

    她是丞相之女,因为嫡姐一朝落入冷宫而被胁迫入宫,落选本在意料之中,但嫡母以生母性命要挟,她不得不使出阴谋,身为二十一世纪化学博士,她从没活的如此狼狈,当普通的花香在她手底酝酿成杀人的利器,后宫步步惊心,却有一人悄然付了心……【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地府执事

    地府执事

    执天地神法,护一方平安!二十年前封印的金刚降魔杵背后隐藏着什么样的秘密?是谁想打破三界的平衡?妖魔鬼怪横行的都市谁能护这一方平安?世间最让人忌惮的是鬼?还是人心?(书友群:149179556刚刚开群,有兴趣的一起来聊聊!)
  • 笑傲之君临天下

    笑傲之君临天下

    天下风云出我辈,一入江湖岁月催。皇图霸业谈笑间,不胜人生一场醉。提剑跨骑挥鬼雨,白骨如山鸟惊飞。尘事如潮人如水,只叹江湖几人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