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品牌资产的生成过程中,要实现企业与消费者的互动,需要一定的基础和条件。
1.企业和消费者之间关于产品的信息不对称。
在企业与消费者互动实现的过程中,企业和消费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是互动存在的先决条件。对于消费者来说,有关产品的市场信息相对于企业来说是滞后的、不对称和不全面的,消费者在交易过程中,始终处于信息劣势地位。在这种情况下,为了改善交易状况,降低信息非对称的程度,一定的信息传递是非常必要的。通过企业和消费者之间的互动,企业可以将品牌的属性、利益、价值、文化、个性和使用者形象等信息传递给相关的消费群体,增加消费者对品牌的了解和认知。
2.企业和消费者关于消费者真实的品牌认知和消费心理的信息不对称。
企业生产出品牌产品并将其销售给消费者后,对于消费者的品牌认知情况、消费心理、使用后的反馈信息以及消费需求的变化并不能够完全了解。因此,对于企业来说,这方面的信息拥有量相对于消费者来说,也是滞后的、不对称和不全面的,这也成为企业开展与消费者互动沟通的动机之一。通过企业和消费者的互动,消费者可以直接将他们所感受到的品牌信息反馈给企业,使企业能够更好地了解消费者,并通过及时调整相关的品牌战略,更好地把握市场需求。
3.企业有引导互动的想法和资源。
市场信息的不对称使企业产生与消费者进行互动沟通的动机,那么这种动机能否转变为现实呢?显然,这还需要企业主观意愿和相关资源的支持与配合。在市场交易的过程中,企业作为互动行为的引导者,一方面企业必须真正认识到开展企业消费者互动对于品牌资产生成的重要性,必须产生与消费者互动的愿望和想法;另一方面企业还必须具备将这一互动想法转变为现实的资源,企业要开展互动,不论采取哪一种互动形式,都需要投入一定的人、财、物等资源,以搭建起二者互动的交流和沟通平台,如果没有这些资源的支持和配合,互动只能是纸上谈兵的空想,根本不可能展开。
4.消费者有参与互动的意愿和能力。
仅有企业一方开展的互动,没有消费者的参与,这样的互动也是无法实现的。参加互动,可能会消耗消费者一定的时间和金钱,因此,如果互动本身对消费者没有吸引力和利益,这样的互动也很难达到预想的效果。要使消费者能够主动参与互动,不仅互动本身要能吸引消费者产生参与的意愿,而且互动的参与条件也必须在消费者能够承受的范围之内,过高的条件只能让消费者望而却步。企业必须通过精心规划和设计互动,充分调动消费者参与的积极性,诱导消费者将信息真实准确地反馈给企业。
品牌信息的传递必须借助于企业和消费者之间的互动过程来完成,从而实现品牌资产的生成。互动的形式是指企业与消费者在平等的地位中相互交流和沟通品牌理念,并逐渐形成相互信任与忠诚关系的所有行为方式。在互动中,没有明显被动的一方,企业与消费者都处于同一信息交流平台,都是主动的接受与传播信息。因此,严格地讲,时下较多企业开展和进行的市场调查不属于互动形式的范畴。
具体来看,根据企业与消费者互动在品牌生存期内介入的时期和持续性,可以将企业和消费者的互动形式划分为初级互动、中级互动与高级互动,下面对这三种形式的互动分别进行一一的说明。
1.初级互动。
初级互动是指在品牌建设后期才开展的且不持续进行的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相互沟通行为。这类互动行为通常偶尔才会进行,互动的频率不高,因此在初级互动中,企业在较长时期内一直占据主导地位,消费者处于相对被动的地位,企业有了解消费者需求的理念与举措,但消费者只是被动地接受企业的调查、访谈。此时企业虽然能够获取一定的消费者品牌认知信息,但二者信息不对称的程度仍然较为突出,企业拥有的品牌信息量较多,消费者通过品牌信号获取的信息量较少,由于这时的品牌信息对消费者的预期效用增加不大,因此品牌资产的价值含量较低。如在传统营销观念支配下,企业没有考虑顾客对产品、品牌和企业的感受,一味地按照自己的想像与假设安排生产经营活动,并且,由于忽视营销策略的统配运用,过分地注重单一营销手段的运用(或推崇产品的质量,或强调广告和促销),使品牌投资畸形化、片面化。这样一来,虽然企业拥有了品牌(多为自行设计),但它也只是一个区分产品来源的符号或标记而已,本身缺乏丰富的内涵和信息量,消费者对品牌资产生成全过程的推动很弱,品牌的价值含量自然较低。
2.中级互动。
中级互动是指那些在品牌创立中期开展并持续进行的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相互沟通行为。在中级互动中,互动频率提高,企业和消费者拥有信息的不对称程度有所改善,消费者通过这种互动关系能够从企业发出的品牌信号中获取到更多的有效信息,从而增加购买的预期效用,提升了品牌的价值含量。这种互动形式一般是在企业品牌推广之时,企业开始建立与消费者良好的信息沟通机制,消费者才开始介入并逐渐主动,这就使企业能够在这一过程中及时了解消费者偏好的变化并调整自己的经营策略和品牌管理,增强顾客与企业之间的信任关系,使得品牌资产在企业和消费者双向推动下得以保持并不断增值。
3.高级互动。
高级互动是指在品牌设计和品牌定位时期就已经展开,并在整个品牌生命周期中一直持续进行的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相互沟通行为。在高级互动中,企业发出的品牌信号能够完全被消费者感知并准确解读,企业与消费者共享信息、共同创造价值,真正地融为一体。对于在品牌设计时就已经建立了和消费者的互动关系的企业来说,指导其营销活动的营销理论不再是传统的4P(即Product、Price、Place、Promotion),而是整合营销传播理论的4C(Consumer wants and need、Cost、Convenience、Communication),它强调企业以顾客为中心,围绕消费者的需求、愿意支付的成本,利用一切与消费者接触的机会进行沟通,快速、准确地对他们的反应做出反馈,充分挖掘所有可能的接触点,充分利用各种互动环境和手段,比如产品销售场地、售后服务环节、网络、主题活动等等,并与之发展一对一的伙伴关系,为消费者提供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实现双方的即时互动沟通。这样,通过企业和消费者之间的直接对话,增进了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理解和信息交流,使得品牌信号的信息含量最充分、最完全地传递给消费者,使品牌资产的生成获得了企业和消费者双方的共同推动。可以想像,企业与消费者双方品牌理念和行为的一致性越高品牌资产生成的速度越快,从而实现品牌资产的加速积累,最大化地体现品牌信息的价值所在,这也是企业和消费者互动关系的最高境界。
从根本上来说,企业开展与消费者的互动的目的主要有三个:一是将更多的品牌信息传递给更多的消费者;二是从消费者一方得到更全面、更真实的品牌反馈信息;三是凝练品牌的核心价值。这三个目的都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品牌资产的生成而服务的。那么,企业的这三个目的能否实现,即互动效果会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呢?
1.互动形式的影响。
不同的互动形式会产生不同的互动效果。一般地说,初级、中级和高级这三种互动形式的互动效果是依次递进的。许多企业都信奉着“消费者是上帝”的经营哲学。企业把消费者看成“上帝”,但这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上帝”,因为传统意义上的“上帝”会在企业与消费者之间存在难以逾越的隔膜,达不到很亲密的关系,所以它已是一种很落伍的观念。这里所指的“上帝”是具有一定特殊意义的,即消费者不是像上帝一样处于高高在上,而是企业的合作“伙伴”,他们与企业一同分享有关产品与品牌的各种信息。互动的形式越高级,企业与消费者进行的沟通越直接、越及时,能够传递给消费者的信息越充分,从消费者一方得到的反馈信息也越全面。企业对于消费者时时刻刻的关注会使消费者觉得自己备受关心,在此情况下,他们也会增强对企业的信任程度,以诚相待,反馈给企业有价值的信息。互动的形式越高级,企业一方对品牌产品价值的评价与消费者一方的期望价值越吻合,企业和消费者双方从互动中的获益也就越多。
2.互动内容的影响。
互动内容主要包括互动过程中传递的信息数量与质量两个方面。互动过程中传递的信息数量决定了企业能否最大限度地赢得顾客,并保持与消费者的长期关系。一方面企业将品牌产品的信息向消费者传递的越多,消费者对企业及其品牌产品的了解就越充分,从品牌名称中能够获取的信息也就越全面;另一方面,消费者的知识、经验、欲望和需求都是企业重要的资源,消费者在互动中向企业反馈的信息越多,则企业对于市场需求的把握越准确,企业可以据此建立起客户档案与数据库等,从中获得大量针对性强、内容具体、有价值的信息,并将其作为企业各种经营决策的重要依据,实现企业与品牌的可持续发展。
但互动传递的信息数量并不能保证互动的有效性,它还取决于信息质量,即互动双方发出的信息是否准确地被对方解读。如果在企业和消费者之间,发送一方的发出信息与接收一方的理解信息不一致,片面或者歪曲理解,都将影响企业和消费者从互动中获取的利益。只有准确地解读对方的信息,企业才能够寻找最佳的服务方式来满足消费者,保持与市场现状同步,从而精确衡量客户对各项产品的好恶,并立即做出最适当的回应;而消费者也才能够准确捕捉到企业及其品牌产品的相关信息,指导自己的消费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