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报课外辅导班几乎是每个家长重点关注的事情。按照现在社会上的教育趋势,孩子一旦上了学,课业负担重不重先放在一边,给孩子报课外班简直成为了一种必备的教育手段。
有的家长甚至给孩子报了不止一个课外班,搞得孩子忙得团团转,不断地上课,超负荷地写作业,还要马不停蹄地奔赴各种才艺班学习弹琴、画画、游泳、溜冰等。还有的家长更是劳心费神,他们千方百计打听到一些学习效果好的补习班,想尽各种办法寻找某位“水平高”的老师,不管花多少钱,也一定要把自己的孩子送到这位老师的班里去上课。为了交高昂的学习费用,家长们不惜省吃俭用。这样一来,孩子的课外辅导牢牢地占据了周的时间,很难有放松的机会。
其实,家长这样做又是何苦呢?难道多上辅导班,就一定能提高孩子的成绩吗?孩子的素质就一定能提高吗?有的孩子报班之多,令人咋舌,这种孩子让人觉得很可怜,不禁为他们担忧:学习负担这么重,他能受得了吗?能有精力和兴趣学好吗?
当然,孩子如果真的喜欢某一种课程,报班也是无可厚非的。还有的是家长教不了,需要聘请专门的老师去专门场地学习的技能,比如说游泳、跆拳道、轮滑等等,只要孩子喜欢,家长也不妨给报上。但最关键的是,一定要让孩子自己来决定,家长不能全凭自己的喜好,无情地让各种补习班占用孩子的周末。
有一位家长抱怨说自己又累又苦,每到周末,好容易等到工作休息了,自己却要带着孩子穿梭于各种课外班,还要学习到很晚才回家,连吃饭的时间都要算得很精确,唯恐误了其中一门课。而孩子更是小小年纪就一脸沧桑的感觉,让人同情心油然而生。几年之后,孩子的身体越来越差,眼睛也近视了,而且性格变得非常内向,从来不会主动与大人说话,与小时候那个活泼调皮的他判若两人。其实,这位家长剥夺了本应属于孩子的快乐,让那些课外班占用了孩子游戏的时间,这对孩子而言,无疑是一种悲剧。
还有的家长给孩子施压,让孩子原本喜欢上的课外班,也变成了一种负担。
有个孩子曾经非常有天赋,很小的时候,就无师自通画出一整套孙悟空的故事漫画来,人物形象跃然纸上,活灵活现。有位国画老师看到了非常兴奋,立刻收了这个学生。
此后,家长把这个孩子当成神童一样来培养,除了找这位国画老师上课之外,又给孩子报了素描、写生、水粉、油画、绘画理论等课外班,花了很大的力气来培养孩子。这样一来,孩子的周末时间只能在许多课外班里度过了。时间一长,孩子便对这种生活产生了厌恶心理,即便是回到家里,也懒得再碰一T画笔,眼神里总是流露出一种对绘画厌恶的感觉,昔日那种热爱绘画的情感早已经烟消云散了。
家长一瞧,更加着急了。看着孩子不学习,他们就开始强力监督。每当孩子坐在画架前,家长就搬一把小凳子坐在一旁,不停地说:“快画呀,怎么又偷懒了呢?你瞧你这颜色,怎么涂抹得那么难看?”或者在一旁抱怨:“我们花了这么多钱供你学习,你就画成这样吗?你瞧你画的这猫,胡子都跑到一边去了。”这样一来,孩子的状态就更糟糕了,他索性在课外班的课堂上睡觉,以这种行为表示对家长的抗议。
上述事例中,家长已经将孩子的快乐探索变成了一种学业的负担。孩子在绘画的过程中,感受到的不是快乐开心,而是摧残,反抗也在情理之中了。
所以,家长应该把周末还给孩子,让他自主支配。如果孩子真心喜欢某一学科,不妨有选择性地报上一门或两门,切不可过多。这样一来,家长既没有干涉孩子的自由,又能让他在这样的课外班里得到快乐和满足。
况且,只有上那些针对他们兴趣而设的课外班,才能让他们如虎添翼,说不定还会有更高的造诣。
孩子的周末,其实完全可以安排得多姿多彩,比如说,让孩子自己去找小伙伴一起做游戏,或者带着孩子去野外爬山、露营、野餐,又或者带孩子去博物馆参观,以增长见识,学习一些科技知识,这些都是极佳的度周末的方式。
懂得给孩子的周末时间留白,无疑给了孩子探索世界、按自己的意愿了解社会的机会,当孩子为走出课堂兴奋不已的时候,家长不应该再用成人的思维,将他们重新拉回教室。这是一种压制性的教育方法,不值得借鉴。
家庭教育的本质,就是通过各种恰当的方式,保护孩子的天分,扩展他的知识面,增长他的见识,更进一步说,还可以采取各种方式,开启并保护孩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让他拥有无穷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