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指出:“交换有它自己的历史,它经过各个不同的阶段。”商品市场是一个不断发展、不断完善的发育过程,经历过各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因此,中国商品市场发展的历史是十分悠久的。
一、传统体制下商品流通体制和政策的形成及演变
从新中国建立开始,一直到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的这一时期,在理论研究中一般称之为传统体制时期。在这一较长的时期内,我国实行的是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并形成了与这一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商品流通体制。这种体制的形成不是偶然的,而是有其特定的背景。
首先,受苏联经济体制模式的影响。新中国建立伊始,对于力图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国家进而建设社会主义的中国而言,当时的社会主义苏联,为中国提供了现成的“软件”和“硬件”的“样板”,即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理论、指导思想和直接的、具体的计划经济体制模式,以及与这种体制相适应的经济政策框架。
其次,特定的经济与政治背景。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国民经济处于恢复时期,国家的经济能力相当薄弱,物质资源极其匮乏。在这种条件下,国家必须集中有限的财力和物质资源恢复经济,加快建设。这在客观上决定了传统体制下的经济政策以及流通体制和流通政策的形成。特别是20世纪50年代初的朝鲜战争,使新中国承受着战火的考验,政府必须首先维持社会的生存与安全,稳定经济,支持保家卫国的战争,这也促使了中国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形成。
在上述背景下,中国逐步形成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形式。其基本特征:一是中央政府权利高度集中,通过集中统一的国民经济指令性计划来组织国家的经济活动;二是企业的微观生产经营活动也由政府来决定,企业只是从事生产或经营的具体单位而没有自主权利,形成了“政企不分”的关系格局;三是形成了财政上“统收统支”的分配体制和投资体制。这种计划经济体制决定了流通体制的基础,进而决定了传统体制下流通政策的构架和基本走势。加上新中国在建立之后的相当长时期内受物质资源短缺的制约和西方帝国主义国家的经济封锁,更强化了传统体制下流通体制和流通政策的计划经济体系。在这样的流通体制和流通政策条件下,中国商品市场的发育本身被蒙上了厚厚的计划经济的色彩,具有下述基本特征。
(一)单一商品流通所有制形式
新中国建立后的1950年3月,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关于统一全国国营贸易实施办法的决定》,规定中央贸易部是全国国营商业、合作社商业和私营商业的统一领导机关。各大行政区也设立了贸易部,形成了全国性的商业行政系统。同时,中央贸易部相继建立了15个专业总公司,各总公司根据业务发展的需要,由总公司和当地人民政府双重领导,以总公司领导为主,对所属公司的全部业务实行统一管理、统一经营,形成了全国性的商业企业管理系统。国营流通企业经营机构迅速增加,从而形成了包括商业行政部门、企业管理机构和经营机构的一套国营商业系统。随后,经过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实行的对私营工商业改造的基本完成,原来五种经济成分并存的国内流通市场格局发生了根本变化。“资本主义”商业被挤出流通领域,形成了以国营流通企业为主体和领导力量的基本企业格局。这一格局在后来又进一步得以巩固和强化,如:1959年将供销社转为全民所有制,1962年恢复为集体所有制,1977年又转为全民所有制,形成了单一国营的流通企业的所有制形式。
(二)高度集中统一的商品流通管理体制及政策
20世纪50年代,高度集中的流通管理体制已基本形成,主要是通过建立贸易金库和商品统一调拨制度来实现的。各级流通企业的资金由专业总公司统一调度,一切现金收入均须缴入贸易金库,一切现金支出都要列出计划经专业公司审核后,通知金库支付。企业间资金往来则通过上一级公司实行内部转账。商品由专业总公司统一调拨。这一高度集中的体制在当时对于统一调拨商品和资金,集中恢复经济、控制市场、稳定物价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也存在过于集中、缺乏灵活性的问题。因此,1957年11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了国务院关于改进工业、商业、财政管理体制的三个规定,即《关于改进工业管理体制的规定》、《关于改进商业管理体制的规定》、《关于改进财政管理体制的规定》,这些规定从1958年开始实施。自此,流通管理体制开始了根据“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进行的改革。国务院颁布的《关于改进商业管理体制的规定》,主要内容是扩大地方在管理体制方面的权限,原同一部门管理的流通企业,除一级批发站外,其余全部由各省、市、自治区领导。加工企业全部下放到地方,并且精简、合并了商业行政部门。同时,国务院还发布了《关于物价管理权限和有关商业管理体制的几项规定》,商业部发出《关于若干规章制度下放、废止或修改的通知》,商业部等四部门发出《关于国内商业企业、事业单位的财务工作问题的规定》,从而保证了地方的流通管理权限扩大。20世纪70年代初,中央又收回了部分下放的权限,如中央收回工商业一级站,省市收回了二级批发站。到改革开放前,我国经历了几收几放的流通管理体制格局。
(三)与计划分配体制相适应的流通方式和流通渠道
从1953年开始,与当时的计划分配体制相适应的流通方式和流通渠道逐步形成。根据管理与经营分开、采购供应与市场销售分开的原则,商业中的日用工业品的流通主体主要是国营商业企业和供销社,流通渠道主要是批发商业和零售网点,形成了三级专营批发组织:即一级、二级和三级批发站。
在这样的流通方式、流通渠道条件下,中国商品市场不是按照经济规律和市场竞争的原则发育和发展,而是按照计划给出的轨道和方向发展。这固然有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商品供求矛盾较大等原因,但从根本上来看,则是受当时的理论认识的局限,没有认识到中国应该发展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认为市场经济体制是与资本主义制度相联系的。尽管当时承认消费资料是商品,但商品流通仍要在高度集中的计划控制之下,从而极大地制约了商品市场的发展。虽然随着经济发展,物质商品的数量在增加,居民消费也有所增加,但是中国的商品市场却在长时期中始终未能真正发育起来。
二、改革开放后中国商品市场发展的进程
从新中国建立初期到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商品市场总体上讲,商品货源不够充裕,商业部门对一些重要的消费品采取了计划供应、票证控制供应、节日和重要性商品供应等多种不同的供应方式,以保证人民生活基本需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的不断推进,为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注入了巨大的生机和活力,同时我国流通领域也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我国商业机构及网点得到空前发展,市场供求关系得到了根本改善,大市场、大流通的经营格局已经形成,城乡市场空前活跃,形成了多种经济成分、多种流通渠道、多种经营方式并存的开放式和少环节的新型流通体制,消费品市场货源充裕,市场上商品的种类日益丰富,人民生活水平和消费水平出现了划时代的变化。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市场特别是商品市场发展较快,对促进生产、搞活流通、繁荣经济、解决就业问题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标志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正式拉开。全会决定把全党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方针。自此,我国商品市场也迈开了快速发展的步伐。迄今为止,我国商品市场大体经历了五个大的阶段。
(一)起步阶段(1979~1984年)
中国商品市场发展的起步阶段。随着农村体制改革的迅速展开,我国农产品产量迅速增加,在解决全国人民温饱的基础上,农副产品商品率迅速提高,从而使城乡集市贸易快速地恢复和发展起来。同时,随着城市经济改革的进展,逐步放开了小商品价格,并对机电产品等部分工业产品实行了浮动价格,一部分生产资料价格实行了“双轨制”。这些改革措施促进了消费资料商品市场的发展,生产资料市场建设也开始起步。此外,城镇商业流通业发展较快,商业网点迅速增加。
(二)全面展开阶段(1985~1991年)
中国商品市场建设全面展开阶段。1984年,以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的颁布为标志,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迅速展开。在扩大企业自主权、塑造商品经济主体的同时,价格改革全面展开,在逐步缩小指令性计划范围的同时,重点是改革长期扭曲的价格体系和过度集中的计划价格形成机制。改革提高了政府指导价和市场调节价格的比重,为商品市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在这一阶段,商品市场的发育和发展步伐明显加快。农副产品批发市场、浙江专业批发市场纷纷建立,各地政府也重视培育市场,如山东寿光蔬菜批发市场、浙江义乌小商品批发市场和一些生产资料市场等都是在这一时期建立起来的。城镇商品流通市场在这一时期也出现快速发展,商业网点数量较大幅度增加。居民消费革命带来的消费结构升级促进了商品市场的建设和发展,特别是千元级的耐用消费品为主导的消费结构变化,使城市商品市场发展步伐进一步加快,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
(三)快速发展阶段(1992~1996年)
中国商品市场快速发展阶段。1992年,在邓小平“南巡”讲话精神的指引下,中国迎来了新一轮改革发展的热潮,商品市场发展出现了快速发展势头。特别是在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确立了我国改革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后,商品市场更加迅速地发展。到1995年底,我国在“八五”时期建设的市场数量,已经比新中国建立四十多年的总和还要多。这一时期,一方面,城市商品市场和商业网点建设空前加快,特别是非国有资金大量投入到商业流通领域建设中来。仅以北京市为例,“八五”期间投资建设的万平方米以上的大型百货商场就达几十家,促进了这一时期商品零售总额的快速增长;另一方面,城乡批发市场建设如火如荼,出现了大量产地型、销地型和集散地型的消费资料、生产资料和农产品批发市场,辐射范围不断扩大。多种成分的市场经营主体出现。在许多地方,确实是建一个市场,兴一个产业,富一方百姓。如浙江绍兴的“中国轻纺城”、天津的“北洋钢材市场”等都是在这一时期兴建的。同时,这一时期中国商品市场的对外开放迈出了更实质的步伐。1992年以后,我国的几个沿海开放城市开始进行中外合资商业零售业试点,国外先进的经营技术和理念进入我国,带动了我国商品市场的发展。商业新兴业态迅速发展。但是不可否认,在这一时期,盲目、重复建设市场的问题也比较严重,一些地方,不顾客观现实,盲目建有形市场,导致出现了许多有场无市的“空壳市场”。城市中大型商场过度发展,盲目求全、求大,导致了社会资源的浪费,经济效益低下。
(四)稳定阶段(1997~2000年)
中国商品市场稳步发展和调整阶段。经过20年改革和发展的积累,我国综合国力大大提高,供给能力迅速增强,从而改变了长期影响经济发展的短缺局面,商品买方市场初步形成。同时,居民消费结构又一次面临革命性的变化,以“住”和“行”为主的消费结构升级势在必行。居民消费支出多元化,商品市场中绝大多数商品面临供大于求的状况;需求不足已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特别是受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出口需求大幅下降,国内需求压力加大。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商品市场发展进入了稳步发展、重在调整的时期。其特征是有形市场建设明显放开,市场整合趋势明显。一方面,政府有意识地组织商品市场的调整,以适应变化了的市场的要求,如上海市政府组织调整南京路等传统商业街,重构城市整体商品市场构架。另一方面,企业自主调整,如上海华联集团着力发展连锁经营,调整华联百货商场的经营结构;北京隆福大厦在店内进行“错位经营”。再一方面,市场发挥优胜劣汰规律的作用,一部分经营不善的企业被迫倒闭;各地方批发市场也在经历着调整和整合;一些“空壳市场”转作他用;一些经营较好的市场也在进一步向规范化、制度化、现代化方向发展。
(五)2001年至今
2001年,在扩大内需和积极的财政政策作用下,我国国民经济摆脱了连续几年持续减速运行的状况,出现了重大转机,经济增长速度达到8.3%。我国商品市场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经济运行状况良好。
随着我国2001年底加入WTO及申办奥运会的成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我国商品市场由于投资需求、消费需求及就业增加等各方面有利因素的影响,加之建筑、通信、汽车、体育等多种产业的快速发展,使得我国商品市场在此期间得到迅猛发展。据国家统计局测算,举办奥运会将会对我国每年经济增长产生1~2个百分点的拉动作用。2001年,我国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4万亿元,达到40911亿元,比上年增长8.8%。
2003年受“非典”疫情影响,全国商品市场起伏波动明显,呈V字形发展态势,但总体而言,全国商品市场仍在稳步发展。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53950亿元,比上年增长13.3%,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实际增长10.2%。
2005年是关系我国“十五”计划圆满完成和“十一五”计划顺利开展的关键一年,全年全国商品市场发展稳定,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初步核算,2005年国内生产总值达182321亿元,比上年增长9.9%,并在“十五”期间保持了年均9.48%的较高增长。2005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8604亿元,比上年增长25.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67177亿元,比上年增长12.9%;进出口总额1422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3.2%。同时,经济增长质量进一步提高。在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的同时,物价、就业形势基本稳定。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1.8%,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2%,均在计划调控目标范围之内。此外,经济效益有所提高。地方财力进一步增强,全年地方财政收入增长23.5%,达到919.2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177.7,比上年提高2.1个百分点,继续保持在较高水平。广大人民群众从发展中得到了实惠,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493元,实际增长9.6%;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3255元,扣除价格上涨因素,比上年实际增长6.2%。
总结2001年以来我国商品市场运行情况,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由2001年的109655亿元上升到2006年的209407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2001年的43055亿元上升到2006年的76410亿元,商品市场呈现迅猛发展态势。
三、商品市场发展的现状及成就
(一)市场规模扩大,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增强
在市场规模方面,1999~2006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35647.9亿元增加到76410亿元,年平均增长11.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在GDP中的比重,已由1998年的35.9%提高到2006年的36.5%。生产资料的销售总额,2005年按可比价格计算为164032.9亿元。
(二)商品市场体系已经建立并完善
据统计,2003年我国市场发育程度达到73%。长期以来,许多西方发达国家不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但是,近三十年来,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践已经得到了许多国家的赞赏和认同,至2007年4月,已有69个国家承认中国的完全市场经济国家地位。所谓“市场经济地位”,通常是反倾销调查确定倾销幅度时使用的一个重要概念。西方发达国家对此的界定一般是指企业作为自主经营的法人,市场不仅决定商品的价格,而且决定诸如劳动力、原材料、能源、货币等生产资料的价格。
(三)现代营销方式的发展促进了商品市场的繁荣
从“十五”时期开始,在短短的几年中,我国已经导入了目前国际上各种先进的营销方式和组织形式,在零售环节,多种业态共同作用,繁荣了市场,满足了居民多样化的需求。在批发、分销环节,各种现代营销方式都已出现,如商业、物资代理制,直销,建立营销网络等,特别是连锁经营的组织形式有了长足的发展。到2005年止,限额以上连锁经营零售集团(企业)达1416家,比上年末增长34.2%;门店数达90476个,比上年末增长16.5%。2006年,连锁百强中的前两位———国美电器集团和百联集团有限公司,其店铺数分别为820余家和6280余家,规模经济效益已明显显现。其中,位居第一的国美实现销售额869.3亿元,同比增长74%;百联销售规模达7709457万元,同比增长8%。
(四)商品市场流通现代化程度有较大提高
一方面,现代化商品市场的基础设施提高较快;另一方面,商品条形码运用逐步普及,POS(商品自动销售订货系统)应用范围扩大。不仅是大型商场和超市,一些专业批发市场和交易所也已运用了计算机系统进行交易。各种仓储设施建立起来,现代物流设施和技术逐步得到应用。这方面的信息系统和网络的建设也已具有相当规模。
(五)流通对外开放取得成效
2005年,商务部批准设立的外资商业企业达到1027家,这个数字是此前十二年批准设立的外资商业企业总数的3倍。目前,全球50家最大的零售企业,超过80%已经进入中国。对外开放的成效明显,极大地促进了中国商品市场现代化步伐。这不仅弥补了我国商品市场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带动了我国此项投资,同时,还引进了国外先进的管理、营销技术和现代经营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