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727700000021

第21章 松下幸之助谈人生

生活中难免痛苦、挫折、失败等不顺心的事,该如何去面对?它们都是必然出现的吗?它们是人生的阻力还是一种动力?人生既短暂且漫长,该如何去把握?应该抓住什么?在匆匆的时光中,我们该做些什么?在阅读完此篇之后,大家在内心当中可能会有一些答案了。

每一刻都是新人生

人生该如何走过,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心态,但是我们应当看到每一个时刻都是一个新的开始。

松下幸之助作为一位著名的公众人物,不仅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上有自己独到的思想,而且在为人处世方面也取得了相当的成功。他的这条做人之道,对于我们每个人的人生成长都有极大的启发意义。

人生是什么?数千年以来,先哲圣贤及许多好学深思的人,不断地从各种角度、不同的方面提出他们自己的见解。有人说随着神创天地的目的去过欣喜的日子,称赞神的光荣,便是人生。松下幸之助认为,各有各的立场及意义,历来论述人生的学说及理论,都是百家争鸣,各有各的存在理由。不过,松下幸之助的见解与前人不同,关于人生他指出,人生只是生产、消费和度日而已。在松下幸之助的解释中,所谓的生产和消费,包括物与心两方面内容,并非仅指物质。例如,彼此表示思慕及相爱,在住在一起的亲人之间发生,就是一种心的生产。邪恶的念头是坏的生产,而别出心裁的构想是好的生产。对于外界的刺激由感觉器官接收到,那就是一种费心费神的消费。看到美丽的图画而感到快乐,听到优美的音乐而感到欣喜,是好的消费;而坏的消费,可能就是感到不快和痛苦。所以,进行好的消费和好的生产,就是读好的书和努力用功,在这个过程中,虽然耗费了体力、时间、头脑,但同时也获得了有益的知识。那么,什么是好的消费、好的生产?由于每个人的观念与标准不同,因此松下幸之助认为,很难划出一条清楚的界限。但无论怎样去理解、设定,它们都要与人类幸福、和平、繁荣的需求和努力一致。所以,能把95%的人生表现得清清楚楚,唯有包括物、心两方面的生产及消费不可。

松下幸之助看到,为了求得一个安身立命的依据,有很多人信仰宗教,并从中感到人生的快乐。但是,松下幸之助认为,持这种生活态度的人,还要随时反省自己所过的生活,是否做到好的消费和好的生产。即使个人的行为虔诚地合乎宗教的要求,倘若信仰宗教而不能做到好的生产及消费,仍是错误的生活观念。松下幸之助认为,与对宗教的信仰相对,秉持、遵守道德的人而言,他们的生活态度,或许能够更好地产生好的生产及好的消费。否则,就会像一只迷路的羔羊,自以为明白道理,服膺道理,其实并非如此。要是能够把日常的生活好好地做一番检讨,或许可以获得更美好的人生。对人生有没有做过深刻的考虑才去行动,这是今天社会上很多人的做法,在松下幸之助看来,很多人都是如此,他们无意识地实践着自己的行动,只是随着社会上的通俗观念而已。

比方说,在做生意时只要能薄利销售,安安稳稳地过日子,这是大部分的人都抱有的态度,这就是人生。但是,做生意到底具有什么使命,对于为什么只得到一点利益就满足等问题却不深加思考,只想得过且过。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是没有领悟到很明确的人生意义。精神文明停滞不前,物质文明不断进步,是产生这种结果的主要原因,是一种缺乏系统的人生理论。松下幸之助断言,为了要做到好的生产及好的消费,在追求物质文明的同时,也要讲求精神文明的提高,否则一味地追求物质,只会导致不堪想象的后果出现,而非使人类生活愈臻美善的结局。令松下感到遗憾的是,在经济发展方面,我们在好的消费与生产方面,现在仍处于低潮。

有好的生产与消费,才有可能产生好的生活。不论是工商人士、学者、宗教家、艺术家、政治家、教育家,以这种想法为基础,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工作,发挥自己的潜能和优势,为提高物质文明及精神文明,努力思考且付诸行动,才能使人类的生活走向繁荣之途。

为了实现理想,创造美好人生,上述的论点或许能够给大家提供一种启示,也是为大家的行动能有所依循。松下幸之助认为,时代的落伍者,才会是说话、做事始终如一的人。因为,在这个世界上唯有真理始终如一,因此我们要懂得变通活用,去适应形势,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创新。我们或许有这样的感觉,在日常生活中,好像每天都做同样的事情,既单调又平凡,总是今天是昨天的重复,明天又是今天的翻版。如此就会感到,人生是毫无希望、毫无意义的,在这种翻来覆去的延续中活着。松下幸之助认为,生活不应是单调的反复,倘若希望实现繁荣、和平与幸福,那应当今天比昨天进一步,明天则比今天进一步,成为一种螺旋上升的生成发展。而人生的意义又在何处?对生成发展的意义到底是什么?按松下幸之助的解释,所谓“生成发展”,就是每一刹那都是新的人生,每一刹那都有新的生命在跃动。新的东西诞生的历程,就是旧的东西灭亡的过程。世间的一切事物没有一刻是静止的,它不断在变化,不断在运动。这是不可动摇的宇宙哲理,因为这种运动和变化是随着自然法则进行的。如此想来就能了解,死就是消灭,人由生至死也是生成发展,死不等于无,因为人类是一个接着一个地死去,又一个接着一个诞生出来的发展、延绵不断的过程。

松下幸之助能够理解,人都讨厌死亡,本能地害怕死亡,对死亡有难以消除的恐惧心。并且,在许多宗教和先贤也都说明死的恐怖下,更加重了人们对死的恐惧。但是,这种面对死的恐惧心理,逃避死的本能,只会产生种种迷信和混乱。因此,对死亡必须有从容不迫的态度,才能实现人类的和平与幸福。而不视“死”为可怕,就正是所谓“生死有命”的生死观,就是一种完美的自然法则。

死,并不可怕,也不可悲,更不必难过,这就是松下幸之助在生成发展原理中告诉我们的。因为这是万物新陈代谢的现象,是生成发展的过程之一,也是合乎最大的天地法则。理解了这一点,或许我们就能包含着喜悦和耐心去面对人生了。对死亡观念理解清楚后,我们才能自然地应对每天的现实生活。那么每天的生活,就是生成发展的自在法则,就必须经常保持日日新的创意和发明。人们常说“十年如一日”,就是说十年的努力,应当像一天的努力那样充满活力和恒力。这并不是说在这过程中不要有任何进步,它更强调的是勤劳、努力与毅力这种精神。一定会产生非常新颖的创意和进步,才是这种十年如一日努力的表现。但假如是千篇一律,大家的工作十年来没有任何变化,那么就真的是违反了生成发展的原理。

在日本明治维新时,有一位名叫坂本龙马的功臣,他常和西乡隆盛讨论人生。但正是由于坂本的意见每一次都有一点改变,所以给西乡隆盛每次的感受也都不一样。也是因为这样,西乡先生就对坂本龙马说:“你所讲的内容总是变化,前天我遇到你的时候,和今天的不一样,所以我无法相信你所说的话。你受到大家的尊敬,是天下驰名的志士,那么你应该有不变的信念才行。”听到西乡先生责备坂本龙马说:“不,孔子也说过:‘君子从时’。绝对不能不变,社会形势天天在变化,时间也是时时刻刻变化的,因此理所当然的是,昨天的‘是’,今天即可能成为‘非’,而我们去从‘时’便是君子之道。”坂本龙马还接着说:“西乡先生,如果坚持这样的观念,遵守到底,你对于一种事物的认识就会定式化,那样将来你一定会成为时代的落伍者。”随便去批评像西乡先生这样一位伟大的人物似乎不应该,但如果要评价哪一位说得比较在理,可能从松下幸之助的生成发展的原理来看,宁愿赞成坂本龙马。

其实,在这千变万化的转变中,虽然一切都会转变更新,但有一种东西是永远不变的,它是通过宇宙力量发给人类的,这就是真理。因此把这真理因时因地活用的结果,就是转变以及日日新。若不再活用变通,以为真理是不变的,那真理就等于死的一样。松下幸之助同意店铺是愈老愈好,这是从关系到经营或做生意的方面来讲,但如果说因为愈老愈好,就要按照老样子维系产品及经营方法,那么这家老店铺也会被时代淘汰。

在经济、政治、宗教、教育等各方面,在我们每天的事业、工作中,都应该以这种日日新的精神谋求改善。松下幸之助认为,以最新的创意和观念,顺从时代,顺从这个自然法则,使我们走向生成发展的大道,进而才能产生没有止境的和平、繁荣与幸福。松下幸之助指出,我们应当依各自本性各自发挥、互相尊重,既然上天赋予每个人以独特的天分,那么就要如此才能产生相辅相成的理想社会。每个人的体形和面貌完全不同,虽然人看起来都是有鼻有眼等似乎差不多,但实际上,全世界有几十亿人口,那么就意味着有几十亿不同的样子。为什么会不一样呢?这并不是由人们自我的意愿决定的,就好像生男生女不能由我们自己决定一样。每个人拥有不相同的体形面貌,被赋予的使命和所具有的天分也都不一样,这就是宇宙真理的所在。我们要实实在在地去看每一个人,就要根据这个认识,再决定我们该走的路。然而可悲的是凭个人的智慧、看法去行动、作决定,根本没有人去关心这个问题,以至于容易把一切都归于一种形态,以限制统一。若完全如此,虽然这种想法在某些方面是有必要的,但根本就不能对社会有贡献。松下幸之助觉得,有人喜欢白色,有人喜欢红色,为何如此?这似乎也没有什么理由,其实是每一个人都以自己的形象和心态活在世上的缘故。就像是饮酒来说,有人就认为酒太苦了不敢喝,有人却乐在其中。更大范围来说,有些人觉得某种生活方式很好,但对其他人却不一定适用。这些都说明,我们应该好好认识这种不同的特性,认识人本质上有不同的特性的基础,并去思考出一个活用这个特性的共同生活。社会变得越来越复杂,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人的智慧越进步。原始人喜欢自然本来的颜色,而现在仅仅是色彩,就能创造非常复杂的情形。在知识进步文化提高后,人们能够并创造出了特殊的混合色,现在的世界就成了多样化的彩色世界。文化愈进步,就生活来说,简陋的生活是回到原始,那不是文化进步的结果;文化越进步,就更能活用一切事物的本质,也因此复杂的混合能产生秩序的进化发展。从另一方面讲,如果无法充分发挥个人的特性使生活变得愉快,那就无从算是文化的进步。如果把人的生活以一个模式去处理,现代社会就未能提供个人发挥特性的可能,这就违反人的本质了,也就违背了自然本来的道理。

社会万象变成单一的颜色,这在松下幸之助看来是不合理的,就像我们不能因为前面有山,阻挡了交通,就要将山铲得一样低平,那样的话,山不像山,平地又不像平地,这显然就不对了。所以一个人还是要过一种复杂的生活,松下幸之助认为,保留所谓的“异色异行”,让每个人都发挥出他的特色,然后再融合起来,建立起一种正确的秩序中的融合。

如果大家都去学习某一个人获得了幸福的方法,也会变得幸福吗?就好像,穿着华丽能住宫殿是幸福,但是不习惯这种生活的人,也未必能感受到幸福,或者不但不感到幸福,反而会觉得难受。再怎么去强求一致,这就是人的本质和天分不一样,无法改变。松下幸之助认为,按照人本来的样子生活是最重要的。各人都不一样,本来的样子,但若能相辅相成,保持一种秩序,那社会才可以展现出真正的理想形态。

因此,为了建立和平幸福的社会生活,不能把人本来的样子消除掉,虽然我们需要新的知识,但一定要把每个人的特色发扬出来,才能产生“异色异行”,才能活用知识,并且大家共同幸福。不但别人会活跃起来,自己也会活跃起来,整个社会都会活跃起来,松下认为能够尊重上天赋予的本来模样,而互相尊重,这也才是真正的民主主义。承认对方的个性与天分,才有真正的自由,才能产生更好的秩序。松下幸之助总结说,按照天所赋予的样子活下去,个人都要发挥他的天分。这才能产生和平与幸福,才能建立其每个人能够充分发展特长的社会。大家必须去探究人的本质,才能得到想要的繁荣、和平与幸福。这并不是狗的繁荣,也不是羊的繁荣,而是我们人的繁荣、和平与幸福。如果期望羊的繁荣,就要去做适应它本质的饲养方法,就必须充分了解羊的本质,否则可能引起很大的损害。那么,建立有所适应的生活态度,充分了解人的本质,这样也才能获得我们所期望的人的繁荣。

在人的生活中,松下幸之助认为,既有快乐,也有痛苦,有成功也有失败。尽管我们常有苦恼,但在人的本来生命中是没有丝毫苦恼的。我们本身具有化解不良情绪的能力,应当认识到这一点。

挑战苦难:生活的动力

事物总是具有两面性,痛苦也是一样。它虽然给我们带来了不悦,但是也给我们带来了改变的动力。

在生活中,松下幸之助指出,因随时可能大难临头,所以即使再安逸太平,也要有所警觉。一个人每天不辞辛劳地工作,为了自己和家人的幸福,几年之后日见孩子长大成人,也终于有了自己的房子,其高兴是难以形容的。他也许只顾享受家的温馨,而暂时把国家大事置诸脑后。而如果国家却有了困难与危险,终于引发了战争,那么当他正陶醉于自己美满的家庭生活时,这种安逸也无法继续。从此以后,灯火受到了管制,粮食也开始配给,为了避免敌机的轰炸,更会有一天,辛苦半生建好的家,在刹那间化为灰烬,或是来了召集令,把儿子带走从军。最后在满天烽火之中,已到家破人散的地步,却总算安然逃命回乡下。如今一切又恢复到昔日的和平生活之中,那些残酷的战争已成过去,每一个人也都为自己家庭的未来幸福努力不懈。但事实上,随时都会有大难临头之虞,整个社会也并非像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平静、和平。所以有时也不妨想想未来,我们虽然日日过得安祥,也要学会未雨绸缪。松下幸之助认为,坦然的处世态度,不论是逆境或顺境,都往往会使人更聪明。自古以来的伟人,都认为逆境给人宝贵的磨炼机会,只有禁得起环境考验的人,才能算是真正的强者。很多大人物都是抱着不屈不挠的精神,从逆境中挣扎奋斗过来的。不错,但因而迷信“凡事非经过逆境必无法成功”的话,那对于这逆境的珍贵也不免有些偏激了。其实,顺境同样也很难得,虽然逆境固然很宝贵,不论是哪一种境遇,不忘谦虚、坦然处世的态度,是最重要的。

如果不能坦然处之,那么,顺境时会得意忘形,在逆境时就容易卑躬屈膝。其实,坦然的处世态度会使人更加聪明,只有坦然去面对,顺境和逆境都是命运的安排,才是最好的方式。与一个从顺境中谋得发展的人相比较,一个坦然面对逆境而挣扎过来的人,经历的过程虽不大相同,但必然都具备了聪明、坚韧、正直的条件。

人生成功需要艰苦奋斗的精神,需要聪明才干。相互补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这样聪明才干与艰苦奋斗才不互相排斥,而是会共同发挥作用。人们常赞誉艰苦奋斗为“老黄牛”精神,把聪明才干称为“千里马”才干,这些比喻和赞誉非常恰当而动人。所谓“老黄牛”精神,这种精神在实际工作中,主要就是指艰苦奋斗精神,常常表现为任劳任怨、忠诚老实、坚韧不拔、埋头苦干的献身精神。人们肯定这种精神时,往往对那种负重任远、淳朴憨厚、顽强拼搏的倔犟的“牛劲”特别赞赏。当然,也正是这种“牛劲”,永远坚定乐观,开拓前进,才使创造者能够在艰巨的劳动中不断前进。古人称为“千里足”,就是所谓的“千里马”。这是指一种日驰千里、灵活快速的良马。人们常用它来表示、来比喻那些智略干练的王佐之才。千里马往往给人一种开拓型、创造型人才的品格特征:积极进取、才思敏捷、志向高远、目标明确、勇于创新、技术熟练等。人们建立功业的宝贵条件之一,就是这种才干。从这个意义上,艰苦奋斗精神,用在事业上就是要有顽强的意志和毅力,因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公式:创造=才干+牛劲。有个企业家在谈到自己的经历时,说他曾经换过七十多种工作,而每当他即将到一家新的公司去工作时,他都会对自己暗下决心:这次一定安心工作,绝不迟到早退,至少坚持干上十年二十年,一定要干出个样子来给人看看,有时还会用戒烟表示决心的坚定。作出这个决定之后,他往往会一下子抽很多烟,因为怕履行起来再没有机会抽烟了。上班后的第一天坚持下来了,平静地度过,没迟到、没早退,也没抽烟。可是第二天烟瘾上来了,坐立不安,欲求难控。于是他想:这样坐立不安怎么行呢?要想干好工作,一定要精神振作。这样,他就恢复了常态,取消了戒烟的决定。第三天,他想提高效率才是工作中的关键,于是又想既然关键在于效率,那么早一点儿,晚一点儿到单位就无关紧要了。于是第四天他就不再按时上班了,就这样以前的毛病一一浮现。后来又因一些事不大随意,结果没干到一个月就又辞职了,当然也是他自己就觉得公司工作没有什么前途。当然,最终他还是因为认识到自己的问题,改掉了这个、那个弱点,成为一位有成就的企业家。

每条路都有拐弯处,人人都会有人生路上的拐弯处,只不过有久有暂,有大有小不同罢了,这种情况的存在不可忽视。一个人如果长期处于这种不定的状态,久而久之就会对自己失去信心,就会一事无成,对生活失去兴趣。所以,从一般经验上说,要及时找出症结,排除故障,不仅要有信心,有要成功一项事业的决心,还要有艰苦奋斗精神,同时最好还要有浓厚的兴趣,还要有愿意做这项事业的兴趣,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方可持之以恒,一定不能动摇不定,切忌三心二意。要有强烈的成就欲望和实现目标的技能。如果没有兴趣和成就的欲望,人们不会产生奋斗的激情和持续工作的内在力量的话。在某种条件下,如果对工作没有兴趣而又不能改换工作,这时就要强化职业责任感和社会义务感,力求培养自己的职责精神,坚持做好工作。在无兴趣的情况下从事这类工作,有些工作人们并不是从心里愿意干的,除了被强迫者外,能够坚持下去的,真正做好工作的,往往主要是靠社会义务感、责任心,依靠自己的坚强意志力和高尚人格。正在于他们以高尚的人格,这也正是这些人的可敬可贵之处,能够兢兢业业,坚持不懈,承担着自己本来不感兴趣的工作,并且作出优异的成绩,这并不是件容易的事。

总之,不论处境如何,以坦然态度处世,为人处世之道就在于不迷惘、不矫揉,这才是最正确的。在悲叹之中,才能领略人生真义;在黑暗中徘徊时,阳光可以指引你前行的路。

成功没有捷径,永远保持希望

漫长的人生,广阔的世界,未必都充满称心如意的事情。平平安安地享受太平,没有任何苦恼和忧虑,这是求之不得的。但是,有时候日坐愁城,有时候一筹莫展,事实往往不能如意,陷于进退维谷的绝境,也是常有的事。尽管如此,置身绝境,才可以体验到社会的真滋味;人往往在悲叹之中,才能领略到人生的深奥。盐巴的咸味,必须尝过才能知道;凭借智力去了解,固然重要,但是就像品尝盐巴一样,亲身去体验,更加重要。“以身体验”、“置身绝境”是珍贵的机会。明白这点,能勇气百倍、精力充沛地面临艰难,也唯有如此,才能转祸为福,涌出新的智慧。心中有这种认识,就会引领人鼓起勇气,勇往直前,因为心中会像有一道阳光照进黑暗。

往往是该在意的时候没有在意,松下幸之助告诉我们,人生的缺憾往往发生在该去干的时候没有去干的时候。成功没有捷径,要永远保持希望。要早想、早学、早知、早行……才能不让人生出现缺憾。人们在年轻的时候,懒惰与勤勉两种习性,都不能轻易地消失掉,这时就要培养成“勤勉努力”的习性。否则,想改变懒惰成为勤勉,在年纪大时是很困难的事。所以,培养勤勉的习惯,必然是要在自己年轻时才行。虽然上了年纪,培养成了勤勉习性的人,也由于习性的关系,不会减少勤勉且更努力;这可以说是他无形的财产和力量,虽然他不觉得是在勤勉努力,但会自然表现出勤勉努力的行为,其所作所为都是自然流露的勤勉。

在当学徒的7年当中,松下幸之助在老板教导之下,不得不勤勉从事学艺,在别人视为辛苦困难的工作,会因为自己不知不觉地养成了勤勉的习性,反而觉得很快乐,并不会认为自己做得很辛苦。对此,松下曾解释说:“由旁人看来只不过是认真工作而已,我觉得是在快乐地工作。因为,我与他人的看法不同,自然做事时的感受会有差异了。”如今人们的想法产生了很大的变化,已不复松下幸之助当时的年代了。在松下幸之助的青年时代,当时他想,始终一贯地被教导要勤勉努力,勤勉努力是人生的一种不能丢弃的素养,否则,一个青年人还剩下什么?此乃人生之一大原则,因为青年人有所期望,才需要勤勉努力。从前也常有这种“期望青年”的故事编织在戏剧、电影中,可是,现如今说出这些话,恐怕会被青年大骂一顿。而今的社会中,勤勉努力虽然少了,但还是固然有的。这个社会仍是被勤勉努力所推动,这也是事实,正是在这种推动中才会欣欣向荣。因此,松下幸之助觉得,讲解勤勉努力之重要性,让现在这些年轻人对此有所了解。而且更进一步的,习性是所谓的第三天性,使他们确立良好的习性与习惯,对人类的生存是至关重要的,因为这习性会产生坚强的力量。

因此,最重要的是培养出良好的习性。如果在青年时期所养成的是不良或者懒惰的习性,可想而知,那么将来想改变就困难了。因此,置身于努力勤勉的环境中,是必须要为青少年创造、营造的条件与环境。

遗憾的是,一些有识者虽然不重视财产,可是大多也不能把勤勉的习性排在首位,他们往往会把技艺放在首位。松下说:“在这个社会中,不太被人称赞是尊贵或伟大,而却是有良好习性的人,他们可能并不会被认为很有价值;但是,如果是像歌唱得很好,这种技艺方面的话,那名声很快就会传开了。”虽然,技艺也是附于本身不能分离的东西,但和勤勉与努力相比,技艺一项,有时候却并没有那么可靠、有用。

在职业场所方面,放眼今日的情形,仍是希望先使用有良好的习性的人和勤勉努力的工作人员:拿高薪或奖金的事情往往会发生在这些人身上。然而事实上,松下幸之助认为,大家应该无所顾忌地提升对具有良好习性者的评价,即使多数人暂时还不了解它的价值。因为,这样才算是真正对勤勉习性的价值有所认识。

不要为超越你的命运的力量而惊慌、悲观,在松下幸之助看来,你只要尽最大的努力从事工作,该来的事情必定会来临,必定会有一线曙光展现在眼前。要照样努力从事自己的工作,要为升迁的同事庆贺,假若时机来临,开创你的前程,你要好好把握。

松下的一位好友,三年以来,为了公子的婚事费尽苦心,他的公子总共与近30余位小姐相过亲,但是始终没有遇到一位中意的对象。但是,这次的相亲却非常顺利,婚事就定下来了,双方谈得很好。其实,这也是时机成熟时,当时机来临就要好好把握的例子。

松下幸之助认为,恋爱跟相亲都是急不得的事,根本不必为这种事情烦恼。当你诚心诚意地过着目前的生活时,而不总是想那些事情时,其实就是在培养一种时机。必须为充实今天的生活而努力,这是当今社会,无论男性或是女性都必须要做的事。只有保持这种态度才能产生感动别人的力量,才能吸引对方。缘分也是由于这种努力的态度而产生的,而这个缘分恰恰又是男女结合的因素。

松下幸之助认为,虽然每个人对于人生都有不同的见解,但是享受充实的人生,还是至高无上的幸福与快乐。严密地策划将来的行程,在漫长的人生中,这当然是很好的人生态度,并且要谨慎地向前推进。每天全神贯注地过着充实的生活,虽然,人生经常会发生事与愿违的事情,所以认真地生活这才是最重要的事情。不那么做又会如何呢?不这么做会怎样?我们经常被这些问题困扰着。但是,不如充实每天的生活,并且拼命地工作,这比起绞尽脑汁考虑那些问题有意义得多。这也是松下幸之助给年轻人提出的建议。

也就是说,假如你能身体力行,不用多久便会有稳如泰山的感觉。当你拥有这种胸襟,以这种态度与胸怀,才能开拓出一条康庄大道。无论碰到任何困难,你都不至于为此而抱怨、痛苦,也不会感到焦虑不安。如果你会具有一种使命感,而从事着你想要参与的某件工作,那就会拼命工作。你会找到乐趣,因而掌握住幸福,在工作之中,会定下心来从长计议。

结婚跟工作是同样的道理,假若忽视了每天该做的事情,急于求成,那才是可怕的事。当时机一到,平时拼命地工作就会得到回报,成功之门就会为你敞开。松下幸之助在他历经长久的体验之后,所得到的结论是:要想获得成功,人们都应依照这种原则与态度去做才行。同时,无论面临何种困境,松下幸之助指出,绝不可抱着悲观的心理,否则,就会失去明确的判断力,不能发挥出自己的智慧,并且对所有事情都会感到一筹莫展。此时,要以冷静的态度,追究原因,同时必须摒弃悲观的念头。如此才能以稳健的脚步向前迈进,不会迷失方向,并且开拓出一条属于你的康庄大道。古训“尽人事,听天命”,松下幸之助认为,这其中蕴藏着崭新的真理。人类要建立正确的目标,无论面临任何困难,都必须诚心诚意地从事工作,尽心地去工作。可是,有一股比人类更庞大的力量,那便是命运,在冥冥之中支配着人生,因此通常并不是尽人事之后,就会得到一件事情的圆满解决的结果。这是绝不可以违抗的,你我都有与生俱来的天命。

现在的人们大都认为只要一分耕耘便有一分收获,缺乏“尽人事,听天命”的观念。这虽然是理所当然的事,但也不免会产生烦恼和钩心斗角的现象,如果只抱定这种想法的话。从此以后,你必定会遭遇种种困难。不要被私心束缚,无论面临何种困境,都不要迷失方向,尽可能地努力工作,耐心地静待事态的演变。有时事与愿违,有时候会如愿以偿。

你只要尽最大的力量从事工作,不要为这种超越你的力量而惊慌。那么,必定会有一丝曙光出现在你的眼前。用自己本身的力量征服痛苦,松下幸之助指出,这是渡过难关,这会是一种快乐,而且这种快乐会是一种胜利的快乐。正因为和痛苦战斗,正因为这种胜利得来不易,正因为它十分困难和艰险,所以最后胜利的凯歌才更加动人和响亮。

伟大的斯多噶派哲学家塞尼卡,他是古希腊罗马时期的大人物,他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好的运气令人羡慕,而战胜厄运则更令人惊叹。”每个公司、每个人、每个企业,在其发展过程中总不会是一帆风顺的,总不会是没有半点儿挫折,总会有这样、那样的烦恼与困难。事业的成功,关键是如何对待这些困难,而并不是问题与困难的多少。当然,在一个比较满意的环境中,可以安安静静地工作、学习,这是人人都希望自己所能得到的,因为这样一来,事业也可以顺顺利利地发展下去。实际上,更多的则是人未认识到的和人所不愿意面对的事情,因为世界的多样性不都是由人所满意的东西组成。松下说:“不管是谁,新进公司的人员,他们都希望自己的工作可以得心应手地开展,一开始工作始终都希望能跟上一个好的上司或前辈,最好是会得到上司的支持和前辈的帮助。起初人们的美好愿望在实际中,事实上,大多数人并不总是如此,跟上一个言行怪异的、不讲理、不体贴的老师时,该怎么办呢?这种老师往往奚落学生,在可以称赞学生时,反而责骂,于是许多学生觉得‘我不想学下去,真是冤枉’。在这种不太健全的环境中熬过来的人,能在这个时刻忍耐的人,往往能成为青出于蓝胜于蓝的成功者。这其中的奥妙,恐怕是不言自明吧。”

有人说:“厄运所需要的美德是坚忍,幸运所需要的美德是节制,而前者比后者更为难能可贵。”一切厄运绝非没有希望,一切幸运也并非没有烦恼。最美的刺绣,不是以明丽的花朵去映衬其本身,而是以明丽的花朵映衬于暗淡的背景。同样的道理,人的最美好的品质也正是在厄运中被显示出来的。

松下幸之助曾意味深长地这样说过:“成功的辉煌固然耀眼夺目,而没有冲破阻力,摆脱牵绊,成功者的探索又是何等的艰辛,他们是尽全力耕耘,去经营,去努力奔赴自己的目标,才会有现在的成绩的。而所靠的是坚定的志向,是这份力量和不屈不挠、征服困难的勇气,再加上自己必胜的信心。诚然,我们并不否认处于顺境中的人就不能成功,对于那种人们求之不得,最好不过的情况是:如果一个人一生下来至他事业的成功都是一帆风顺的。但是,这在现实中是所缺乏的,不过是人们理想中所希望的而已。正因为现实是让人感到不完善的,是痛苦的,缺憾的,所以人们才祈求乌托邦来满足,于现实人生中无法满足的理想的要求和欲望在幻想中来实现。人的生存、发展是在与社会、人、周围的环境无时无刻发生着矛盾中,不断地出现的这些矛盾、这些冲突恰恰组成了人的事业的成功,组成了人的生活、人的生命。细细地品味,成功都是过去那些矛盾与痛苦的结晶。正因为痛苦了、矛盾了,我们才感到成功的喜悦和激动,也是这种痛苦与快乐的升华对比,这份喜悦与激动恰恰是这种对比的结果。”我们只有充分地意识到成功不是鲜花与名誉,意识到这一点,成功更多的是痛苦与奋斗,那么才会身处逆境耐心对待,不乱不惊,泰然处之,更上一层楼,才能更进一步。松下幸之助认为,知识传授与此相比只是教育的第二意义,真正的教育是在培养一个人的人格。环境再好,要能充分利用,这就需要自我激励。否则,怠慢自我教育、自我升华,那就无法造就优秀人才。之所以说,培养人才比传授知识更重要。是因为,只有遇上人才,知识才能像兵器,发挥它的威力。

环境有顺逆之分,从不健全的环境中忍耐过来的人,也就是所谓的逆境更能造就人才,往往是青出于蓝的成功者。松下曾这样讲:“上司和前辈都会教公司新进人员工作。有的态度随和,教起来切中要点。但有的上司不肯尽力帮助部下,在人格方面不健全。以常理来说,这二者之间到底哪个好?跟着优秀前辈去是上策,好处且不止于工作方面。跟着良师,不管干什么事,技能一定会进步。因此,选择良师是理所当然的事。但从另一方面讲,我们也不难发现,跟定了一般人认为的良师名匠学习的学生,也有很多在将来却很少有大作为。因为,到了一定的程度后,全部因循老师的旧路走,就无路可循而停了下来,即很难产生青出于蓝的学生。反而在言行怪异的、不讲理、不体贴、老师名下学习磨炼的人,倒较有可能成为非常有名气的人,成就成绩辉煌的事业。因为他们必须克服环境的困难,在不健全的环境中忍受。”所以环境的好坏是辩证的,环境再好,而且必须要有东西教给人才行,同时,更需要自我激励。

松下幸之助认为,必须以陶冶人格为中心,建造好的教育环境,才能如虎添翼地造就人才。因此,他建议做一个人格高尚的人,人们一定要这样自己要求自己才行。他说:“政府建造好环境,池田首相主张,在这种环境下,希望各人成为一个人格完美的人,自己磨炼自己。如果环境越来越好,但自己忽视提高自己,是无法造就人才的。培养一个人的人格是教育的中心内容,至于技术、知识之类,可以说是附带的教育。如果把技术、知识当成教育中心,以第二意义的东西作为核心,则把培养人性的教育给忘了。”有这么一个事例:某造船厂发生失窃案,通过警方调查,这一偷窃是需要相当的知识才能办到的。这就是说,只是一味地教给人们知识,而不注重人格培养,是多么可怕的事呀!

只给他许多知识,那知识就是一种工具、一种武器,它并不能在提高人的品德方面作出贡献,这只能使人们把知识用到错误的地方,或者在迷途中徘徊。人是万物之灵,人不能被物所用,所以提高人类德性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能够善用宇宙万物的,才是真正的人。凡事为物所驱动,这正是人性的弱点之一,依物来判断是非对错,由人类判断对错,一切事物应该为人类而存在,给予生杀予夺之权。但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事好像都是万物支配的。给成长中的人以知识,知识的传授只是教育的第二意义,传授知识其实等于给他以武器,因此这绝不是教育本身。有这样一个故事:日本古时有七种兵器,它们虽是上上之品,但非常沉重,有一位豪杰力士的武士名叫弁庆,是一位会使七种兵器的人。也就是说,得有弁庆这样的人才能发挥这七种武器的价值。从此我们可以联想到,我们所学习的知识,就像是弁庆的兵器,知识本身并不是人本身,也并不是与人格成正比例的,这就像弁庆并不是七种兵器一样。今天的科学与知识,就像弁庆所持有的扫刀、大刀、枪等兵器,它们无法发挥作用,如果弁庆没有使用这些兵器的话。从另一方面讲,如果社会培养不出弁庆这样人格高尚的人,只是设立许多大学,恐怕也不会有积极的意义。因此,培养人格,比传授知识本身更重要。弁庆人格高尚,再拥有七种兵器,就相当于拥有知识再拥有高尚人格一样,可谓如虎添翼了。

烦恼是进步的动力,这是松下幸之助多年来的感悟。我们绝不能为一时的失败、挫折而哀伤。相反地,一定要吸取教训,确立努力方向,认真总结,这样才能开拓一条解决烦恼、从失败走向成功之路。

在日本,人们常常称赞松下幸之助的事业很成功,但松下幸之助也是每天处于烦恼之中的,正如他自己所说:“经常处于一忧一喜的状态中,每天还是有很多烦恼。”为什么呢?因为作为一个社长,他总是认为,必须为公司事务而操心,因此也会感觉到“心情沉重”。绝不能满足于自己接了一家好公司,这是一个真正能干的社长所不能满足的,而要能从中发现许多缺点和问题,并且对对策设法加以整理、改正,从此便开始操心、烦恼,那么这家公司也会在这不断的操心、烦恼中,越办越好。松下对他的政经塾的学生说:“因为烦恼正是进步的动力,我知道各位个个都有烦恼,所以这也是好现象。”松下这番话不仅对进一步做好工作、鼓励人们找差距等方面都是有其指导意义,而且,对人们在遭遇各种烦恼或苦闷时,也有发聋振聩的作用,帮助人们懂得应该怎样正确对待和处理问题。

人们往往由于自己的主观愿望未能实现而产生这样或那样的烦恼、苦闷,这在人生的旅途中很常见,例如有的找到了职业,但不理想,不能满意;有的青年人想考入理想的学校却不能考上;有的恋爱、婚姻发生波折,形成悲剧;有的家庭生活困难;等等。遇到这类事情,谁不烦恼苦闷?他们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那么,究竟应该采取一种什么态度,怎样去解决这些烦恼苦闷呢?通常情况下,我们会见到的大体有三种办法、三种态度:一是以发泄不满,走向盲目的反抗,结果落得失败的下场;二是让烦恼苦闷之火最后烧掉自己,走向消沉悲观;第三就是如松下所说“把烦恼作为推动自己进步的动力”、“勇敢面对命运”。显然,只有后者才是有志者的形象,前两者都是弱者的表现。事实上,阻碍我们主观愿望实现的主客观因素是可以认识,世上并无不可知的神秘命运,因此这些也是可以改变的。所以,要解决烦恼苦闷,可行的方法就是:

首先,确定自己努力的方向,根据上述对客观现实的认识,采取相应的措施,然后用艰苦的努力去争取成功。

其次,正视挫折或失败,阻碍自己愿望实现的因素到底有哪些?如此这样较全面地分析研究自己的主观愿望是否正确,自己的有利条件是什么?找出挫折与失败的教训,在深入总结后,发现可能引向成功的因素。

我们绝不能为一时的挫折失败而哀伤,因为“烦恼是进步的动力”,我们不应为此丧失信心。相反地,确定努力方向,一定要认真总结,吸取教训,这样才能从挫折、失败的境遇中拓开一条解决烦恼、迈向成功之路。人生虽短,松下幸之助指出,挥之不去,去之又生的就是即时随驾的苦恼。有时候,苦恼是不可避免的,苦恼就如影之随形,但却可以排除。谁都首先必须肯定,不论什么人,总统、首相,还是庶民、百姓,都是不可避免要碰到苦恼的,都难免碰到苦恼。小孩子有小孩的小苦恼,大人有大人的大苦恼,没有苦恼的人,大概是不存在的。一种不现实的想法是,侥幸地企盼苦恼从不临身;而积极的态度应当是,拿出自己的对策来排除苦恼。松下幸之助以为,不能一概而论,首先要给苦恼排队、分类,即使是一千个苦恼,也要针对最大的苦恼去苦恼,要能把这一千个苦恼算成是一个苦恼。

在松下幸之助的经验中,每一个都是令他头痛的问题,也有同时发生五六个苦恼的时候。但是没多久,他发现虽然苦恼不断地产生,不论有多少苦恼,结论都是一致的。于是,他只会注意其中最重要的一个,这样就会自然排除其他较小的苦恼,这也算是一种解决的方法。

松下幸之助说:“一个人有苦恼,其实并没有什么,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当你开始担心一件事时,心里就会随时保持警戒状态,行动也会随之格外慎重。否则,如果没有这种警戒,我们就会很容易造成过失。从这个角度来讲,苦恼并不是对自己不利的。因此,认为这样会使你的人生更具有意义,我们应当愿意面对苦恼并思考如何解决。从另一角度来讲,我们应当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去看问题,就比如,十几天接连地下雨,可能会使你非常苦恼,但你应该认为这会带来充沛的雨水,正是因为这绵绵的雨季,从而使得人类免受干旱之苦。很多时候,我们可能因为不能排除苦恼,而有时夜里不能成眠,这时我们也会因此感到一种向上的力量,而产生许多灵感。”这就正是一个事物的两面性,多从积极的方面考虑较好。

人生经常会发生事与愿违的事情,松下幸之助指出,与其为那些问题伤透脑筋,不如拼命工作。倘若我们能够保持这种态度与原则,那就会使我们开始迈向成功之途。“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这是宋代大文豪苏轼在一首词中所发出的感慨。其中说明了人生有欢聚,必有离别,有欢乐,必有悲伤,世界上不可能有永远圆满的事情。中国古代哲人就有“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的辩证观点,也就是对于忧与乐、祸与福的关系常常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因此我们要客观地看待。就像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身外之物不足惜,千金散尽还复来”等,也都是这类的例证。人们在生活中偶尔碰到某些严重的伤害或损失,比如坐牢、丢官、家庭破裂、意外灾难、事业挫折、饭碗丢失等,有识之士们认为大可不必长久为之烦恼,但是不可能不进行痛苦的思索。因为问题既已出现,只有客观冷静地面对残酷的现实,苦恼、抑郁、忧愁、责备是无济于事的,把心胸放宽,眼光放远,并根据新的情况、条件重新安排好生活,这才是积极而且最佳的处理方法与态度。

因此,松下幸之助认为,人们“绝不可以悲观”,要永远保持希望,把烦恼和忧愁抛之脑后,让自己有目标地忙碌起来,做生活的强者。同时,松下幸之助也提出了告诫,“前途莫测”。盲人的眼睛虽然看不见,却很少受伤,人还是不要太莽撞才好。因为,生活中,往往是眼睛好好的人,动不动就跌跤或撞到东西。原因就是正常人自恃眼睛看得见,而疏忽大意所致。而盲人走路都非常小心,脚步稳重、全神贯注,总是一步步摸索着前去。像这么认真的走路方式,恐怕很多明眼人是做不到的。若不希望莫名其妙地受伤或挫败,在人的一生当中,就应当很好地学习盲人走路的方式,这就是颇值得引为借鉴的。恐怕这就是“人生”了,世界上有很多这种难以了解的事。除了摸索前进以外,还要抱着寻求答案的心情。为人之道,一步步探索未知的人生,那就比较不会有危险,一步步向前踏上人生的旅途,这样才不容易出错。这也就要求我们,应该谦虚而认真地去接受别人的教诲和引导。让我们共同朝着未知的人生,摸索前进吧。

我们或许都见过以前的马车,当车轴磨损、脆弱后,马上就会折断而无法使用;人也是一样,如果缺乏耐性,那么人也会同样不耐用。现代人似乎忽略了忍耐的美德,其实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有耐性。我们不能因为遇到一点困难就无法忍受;遇到一点事与愿违的情况,就缺乏养精蓄锐的魄力,就不再力求进步,甚至把一切责任推给别人,怨天尤人,责骂社会。倘若如此,是没人会理睬你的。就像是商人不能因为卖不出商品而责怪顾客,这是一个道理。在这种情形下,你必须先有良好的服务态度,加上好的商品,才能招徕顾客。

因此,商人在商品卖不出去时,应当更加忍耐,努力改进,就得更加反省,这样才能生产出可以使大家喜欢购买的商品。

松下幸之助认为,人人都应坦然面对命运,因为人类的知识只能控制在10%的人生当中。

松下幸之助指出,悲观之中,会乍现峰回路转的生机;乐观之中,也会突然飞来横祸。因此,专心一意地把握现在才是重要的事。不论人的脑中填满了何等思绪,不论人的智慧何等增进,我们对于明天仍是浑然不可预期,这就是人生。

因此,每遇有事,人的心中掺杂了各式各样的期待与不安,每每皆是如此各自怀着乐观与悲观的态度视之,时刻都是这般。就算抱持着乐观的态度,不想却惨遭失败,心情顿时陷入恐慌焦躁之中;有时在平安无事、事事如意的关口,也可能会有悲情的事件发生。此时变得无比悲观丧志,以为自己已走上绝路之时,正当自叹自怜的时刻,也许就会有峰回路转,生机重现。总之,事情的成败是非,非人类可预知掌握的,可以说是超越了人类乐观与悲观的情绪。

事情成败在于天,各种不同的想法,一则以喜,一则以忧,但是,最重要的是专心一意地把握住现在。人的情绪,会使我们在悲观、乐观这两种情怀中起伏不定。然而,不让这种情绪的起伏左右我们,需要我们不时地反省。悲观也好,乐观也罢,乐观之中,有生机;悲观之中,亦有峰回路转的活路。

总的来说,人生道路不是一帆风顺、平坦笔直的,总是充满着曲折、坎坷。在人生道路上,有偶然性的机遇,也有必然性的过程;有变动不安的岁月,也有稳定平安的状态;有事业的顺境和成功,也有挫折、逆境、困难。要清楚地、勇敢地对待这一切,这就是积极的人生观。

人生的过程,包含着复杂的矛盾因素,同任何其他事物的发展一样,通过矛盾的不断解决,最终实现不断发展的过程。当然,人生是十分复杂、多变的,更难以进行一般的矛盾分析和把握,有许多难以预料和把握的偶然的随机因素,因此,在人生把理想变为现实的过程中,实现人生成功能有多大的把握,是人生道路上最难的课题。在人的生命过程中有否定的因素,它促使着生命发展;有肯定的因素,它保持着生命的存在。这两种肯定和否定因素相统一,又相斗争,不断地实现着由肯定到否定的转化,最后完成生命过程。这就是所谓的生命的自我否定、自我实现的过程。这种否定就是人生的自我实现,没有否定就没有人生的发展。这就是在人生阶段的研究中,我们每个人所经历的、所看到的人生从童年到中年,再从中年到老年的过程,即所谓人生的两阶段。这是一个不但人人不可逃避,而且是一个必然性的过程。路是走出来的、闯出来的,人生没有现成的路。就我们现在的社会来说,社会环境以及社会价值目标提供了开辟人生道路的环境,同时也给我们指出了共同的道路。但是实现人生目标的道路只能自己走,就个人来说,任何人都不能代替。每个人都必须发挥自己的潜能,在社会生活中树立开拓进取的探索精神,实现自我的价值。在这个意义上说,自我实现,走自己的路,自我奋斗都是一个意思。人生就是奋斗,这就是人生,人生就是意味着不断地发展,实现自我。为达到一定的目的、目标,人们不断地奋斗着,因此我们就是在不断地把理想的可能性变为现实的过程中生活着,也就是在设立目标、实现目的的过程中生活着。人生的环境和条件是多变的、复杂的,每处既定目标都有多种可能性的路径,然而,究竟哪一种可能性会变为现实?这不仅要看各处随机因素,而且决定于已有的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的总和的必然性。所谓随机因素,就是在影响目标实现的因素中,人生活动的展开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要素。实现目标的可能性的概率,会与这种随机因素的程度紧密相关。这种概率越小,则目标实现的可能性就小;这种概率大,则实现目标的可能性就大。我们究竟有多大把握去实现人生目标,去实现人生的成功?从某种角度来讲,对人生道路上的必然性和随机因素的认识程度往往会在此过程中,起到很大作用。即使可以找到一个计算公式,人生概率也是很难用数学方法计算的,因为这些在实际的人生中很难应用。要认识和把握人生的随机因素、必然性,就要靠智慧和精明。发现指导人生的哲理,善于从繁杂易变的人生世事中感悟人生,这就是人生的智慧。利用一切可能利用的条件实现目标,发现随机因素,善于参照一般哲理,这就是人生的精明。在人生道路上,实现目标就会有较大的成功把握,要能把这种智慧和精明结合起来。

人生道路有必然性也有偶然性,是复杂的也是易变的,因此不可避免地会有顺境和逆境。总体上来说,良好的社会制度和环境给人生准备了顺利成长的道路,但就个体的人生活动来说,由于各种随机因素的难以把握,由于条件的复杂和易变,个人的行为选择可能会出现不当,这也就不可避免会有逆境出现。例如,有些青年,自己想找个门路赚大钱,信息不灵又不准,于是盲目地外出,来到大城市,流落街头,后悔不迭的情形时有发生,结果往往也是找不到合适的工作。这就是不能精明地作出行动选择,不能明智地判断形势的结果。有些人在原来的环境中本来可以大显身手,顺利地发展,生活得并不困难,但如果由于错误的判断和选择,失去了成功的机会,那么顺境也可能变成逆境。当然,当我们遇上了有利的随机因素时,也可能轻而易举地使逆境变成顺境,从而一举成功的。

身处逆境并不是就不能成功,因为逆境对人生的影响具有积极作用。逆境只是给人生造成不利的条件,既然是条件,就可以为人所利用,也就可以为人所改变。在很多情况下,不利的条件经过人的主观努力,也往往会成为人们发愤图强的助力,成为创造有利条件的催化剂。事实上,能显出强者之强的精神和力量的往往就是这种险恶的环境条件。罗伯·舒勒这位现代美国演说家说得好:“逆境不久,强者必胜。”正视环境,积极谋求打破逆境的道路和办法,这是强者们对待逆境的通常会采取的方式,进而他们就能力争成功了。应该看到人生绝不会永远一帆风顺,总是难免会逢厄运。但要有坚持必胜的信心,任何逆境、厄运,总会有转机。控制自己的反应,分析转机的条件和机遇。信心是对自己的能力判断,也是一个人对目标实现把握的程度。不要夸大问题的严重性,不要低估自己的能力,失去信心,以免影响自己的决心,应当抓住时机,冲破困境,争取胜利,然后全力以赴就好。在这种意义上,信心,人的主观态度是决定成败的关键。正如罗伯·舒勒所说:“先建立积极的想法,比如,如果你相信自己会变得更聪明,那么你很可能真的会如此。主观的想法将决定个体未来的发展。当然,也要培养移山的信心。”一种积极奋斗的精神力量,就是这里所说的贯穿一切的力量。处逆境,不要怕失败,争取成功。在实现过程中,任何理想目标总会遭到这样那样的挫折或失败,或者因为条件变化,或者因为时机不当,或者因为合作者阻碍,都会造成事业的挫折和失败,因为,天时、地利、人和种种条件不断变化着。自强者绝不能放弃成功的努力,特别是在遭遇挫折和失败时,他们绝不能灰心。面对失败应该懂得:失败只会使你得到经验教训,并不表示你一无所成;失败只是表示你尚未成功,并不是绝对不成;失败并不能证明你无能,只能说明需要重新探索新的道路,改换方式;失败并不表示你永远不会成功,只是表示还须再花些时间;失败并不表示你不如别人,只是表明你尚有需要不断调整、改进的地方;失败并不表示你浪费生命,只是说明它为成功作了准备;失败并不表示让你放弃目标,而是在更大程度上激励你奋起,更加努力。

总之,能够承受失败的压力本身就是胜利。失败是成功之母,此话非虚。当然,失败毕竟是失败,应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其中必有缺点和错误,吃一堑,长一智。“行成于思”,有时须得每一步都要看清楚,不能只跟感觉走,要三思而后行。

充满青春的活力

青春总是令人羡慕的,因为这是一种生命力的表现,一种希望、活力的展现。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把握这种生命的活跃与希望。

今天呱呱坠地的婴儿,十多年后,便会成为可爱活泼的少男少女,无论任何人每年都会递增一岁,这是天经地义之事,也就是在这种岁月中,我们不断长大。年龄随着岁月增长,当初的婴儿在20年之后,则会成为洋溢着青春活力的青年,这是人力所无法抗拒的自然法则。依照这个法则,经历过幼年期、青年期、壮年期以及老年期,这是我们一生中要必须去走的过程。然而在一生中,虽然见解和价值判断因人而异,对于哪个时期最有价值和魅力,这个问题的回答也会各异。但松下幸之助认为,洋溢着活力以及充满着希望的青春时代,或许是人生中最有价值的黄金时期。松下幸之助曾应邀参加了一个成年仪式,并且上台演讲。那种羡慕的心情不禁油然而生,当他看到数千位充满朝气的年轻人齐聚一堂的时候。于是,松下幸之助感慨万千地说:“我愿意抛弃所有的财产,如果能恢复得像各位一样年轻。”

并非单指生理功能而言,松下幸之助认为,所谓青春,它还包括着永无止境的希望以及宏大理想的精神。老者有其乐,亦有其生活之道,这是古圣先贤所得出的人生感悟,可是,松下却希望永远葆有青春活力,或是停滞在青春时期。虽然肉体会随着岁月的增长而老化,但如果能秉持着这个信念,那么精神就永远能和青年人一样,绝不会丧失斗志,而是每天充满着新希望。唯有如此,人们才能顺利完成自己的理想和事业。所以,松下幸之助在很早以前,就有一个念头,绝不能丧失精神上的青春活力,无论遭到什么挫折。松下幸之助的脑海中,对于创造全世界人类的福祉一直抱有一种强烈的念头。为此,他愿意提供过去的经验与全球人士共勉。同时,他创办了以探讨人性为主的《PHP》月刊,这也是为了要保持年轻的心境,并将适合这种心境的座右铭写在卷首。松下幸之助,曾经拜访过90岁高龄的松永安左卫门。当时中央电力研究所的所长就是这位松永先生,此君始终能在精神上洋溢着青春的气息,虽然年岁已高但仍能不断地勤奋工作,他的这些举止正与松下的座右铭相符合。同时,松下幸之助也坚信自己能跟他一样,这也就是松下幸之助认为的永远年轻的“青年”。阅读这本书的年轻朋友应当懂得“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道理,因此,希望大家能够了解青春的可贵之处,懂得珍惜青春。要好好地把握住青春时光,这是松下幸之助,由衷地奉劝各位的感悟,因为青春一逝,即使你用多少财富也无法换回,所以,各位可以想象它是多么贵重。青春总在无声无息中消逝远离,因此,松下幸之助一再提醒,现在正拥有青春的年轻朋友们,一定要把握好自己的青春年华,假如你任它荒废,从小的方面来说,是自己的损失,从大的方面来讲,将是世界的莫大浪费。那么,年轻人该如何去过充实有收获的生活呢?在77岁时松下幸之助依然保持着年轻的心境。所以,只要心里觉得自己还年轻,这是松下幸之助希望大家牢记的,是,那自己就会永葆青春了。如果被人这样认为,“松下77岁,已经不行了呀。”这确实是很糟糕。所以松下总抱着一种被人认为“看起来才二十左右嘛”、“好年轻啊”的动机和人来往。但是生理上的老化,是很自然,也是必须承认的事。就像是如果我们仔细看电视或照片里的自己,甚至不敢肯定就是自己,因为有可能眼中的形象比想象中还要老。但是,没有错,就是自己,这也是我们必须面对和承认的。由此可知,生理年龄瞒不了人。但是,精神年龄就不是这样的情况了,它可以永葆青春,甚至更年轻。这个论调并非办不到,也并非像听起来那样是很可笑的看法。既然生理年龄蒙骗不了人,但是人的一颗心千变万化,有时会变老,有时又能返老还童。松下幸之助常常是人们谈论的焦点,关注的焦点,因此他常被问起:“松下幸之助先生,您年纪大,可以说是上了岁数的人了,这么大的公司产业,您心里是存着一个什么样的冒险想法呢?”这时,松下幸之助可能会回答:“通常,我会自己想成是一个小孩子,因此,我也并不是什么伟大人物。”此时,他可能会得到这样的回复:孩子气、不成熟,可是您却成就了这么大的事业,真是太不可思议了。

在第一次拜访前或是谋面前,几乎所有人都认为,松下电器的老板,一定是个很了不得的人物。可是,等到会面后,大家的感觉或许会改变,会又不一样了。刚见到松下幸之助时,可能会想,这个不起眼的家伙,真的是松下吗?然而,在谈话进行中,往往会因为他的远见卓识而认定,眼前这个人,他的确是松下幸之助本人。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为何?为什么会有这种情形发生呢?这其实正说明,人的外表,生理性的很多东西与精神方面的并非完全吻合。正如前面所讲,生理年龄与精神年龄不同一样。松下幸之助或许正是因为将快乐寄托在工作上,才会永葆住精神上的年龄,其实,青春就是保持年轻的心,青春会永远属于你,只要能充满信心、希望和勇气,这样我们也能应付日新月异的变化。人必须随时保持年轻的心情,并且永远保持着含有想永远年轻的希望。虽然没有人能避免实际年龄的增加,但能使心理上永远不老,只要你有心去做,只要不失去不断地向前迈进的精力,那么你就会随时显得年轻,这就是松下幸之助的信念。

我们都知道的艺术家,是最好的例子,他们有这种气魄,他们通常在八九十岁之后,仍然每天站在第一线,认真地创作、动脑筋。他们既不强迫退休,也没有自动退休的一天,这与组织内的经营者不同,他们终生都在向自己挑战。通过去寻求应走的路,一切只能依赖自己,不断地自我检讨,自己创造前进的精力。正是这种不断前进,这种紧张感,使人能保持创造的精力、保持年轻。

松下80岁时,担任最高顾问,辞去会长一职。因为,他觉得那时正是把工作告一段落的好机会,当时正值松下电器公司创业55周年。但他丝毫没有从人生舞台退下来的念头,他不过只是辞去了会长的职位罢了,甚至认为不能就此退下来。松下幸之助在离职时,真的无法悠然自在,他会不断地想到应该做些什么事。松下幸之助自己也很想保持年轻的心情,继续活更长的时间。

当今的日本社会,主要分别由在明治、大正、昭和三个时代出生的人推动。在昭和时代出生的,就人数来说,占绝大多数;即使最年轻的,在明治时代出生的人,也已经接近70岁,因此,他们好像不得不从第一线退休。

这是个人的自由,在选择到底要不要退休的问题上。即使离开了公司或工作岗位,但就现在的经济环境、社会形势来说,退休绝不是万全之策。明治时代出生者,他们虽然年岁已长,但是具有丰富的经验和知识,对社会必然是有很大的帮助。据说,在90岁临终时,日本伟大的画家北齐很遗憾地说:“想做的事还很多,真想再活十年到一百岁,却……”

松下幸之助要求年轻人使这段日子成为人生的黄金时代,利用好年轻的岁月。又一次,松下幸之助应邀在某种场合演讲,其实他本来并不太喜欢,只是苦于对方一再要求,只好勉强地答应了。还没有想好讲题,就到了会场。结果,在会场中看到充满希望的脸孔,看到年轻人特别多,个个朝气蓬勃,看来很幸福,也令人十分羡慕。于是,松下幸之助便以青春为题,上台演讲,他讲道:“也许你们会认为我很贪心,但看到各位的面孔,我不由得感到十分羡慕。如果可能再使我回到你们这样的年龄,说实在的,我宁可放弃现有的一切东西。”

青年期是重要的时期,这该没有人异议,人的一生中,青年期是黄金时代,也是最受人羡慕的时期。可是,青年人是否对此有自觉?这是青年期的人们应该关注的事情。如果他们认识到自己是幸运的一群,可以或往东或往西,自由自在地,做任何想做的事,那一切烦恼都会消除的,一切不平不满也就都不存在了。

松下幸之助也曾经有过那个时期,青年期的那种自由,现在却被各种经营和事业所束缚了,那种自由自在好像已失去了。年轻人应该充分抱着希望、喜悦,站在完全被解放的立场,应当有可以向任何方向前进的志气,这些是年轻人应该有的,也是对年轻人很重要的。“自己是年轻的,是很有可塑性的”,如果年轻人有这种自觉与认识,有这样一种自然形成且秉持的信念,无论任何困难都难不倒他们。年轻人,日日像战争,这或许是以后要面对的,在往后的日子里,也许会面临苦难,就看有没有这种信念了。有信念心里就不会产生动摇的念头;没有信念,心就会摇摆不定。要想胜不骄败不馁,就得贯彻自己的信念,就要坦然地向成熟的处世大道迈进。

如果没有这种信念,往往就会得意忘形,就会因为一点小成就而忘乎所以。反之,则心里动摇、悲愤丧志,这两种当然都不能产生积极的态度。所以松下幸之助希望年轻人,如果自己想做,就要有自己年轻的自觉与认识,有这种什么事情都可以做的信念。并要以这样的眼光来看将来、看人生,这才会是有意义的事情。

青年人,一方面应该了解自己负有很大的责任,担负世界未来责任;另一方面,固然可以为年轻而喜悦。新闻评论以及各评论家的论调都提到,青年人是创造理想的世界,未来的世界的主要力量。那么,创造世界未来的繁荣,这些责任就落在青年人的双肩上。年轻人的理想决定着世界的繁荣与否,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年轻人的责任,比成年人更重大,他们的立场比成年人更尊贵。年轻人一定要有责任感、有抱负,要认为某项工作非做不可。可是,最为关键的还是年轻人有没有这种想法。也许有些年轻人会认为:“这个时代,连要工作下去,也相当困难,更不要说成功了,那是更不简单的事情。”如果真的这样想,就不得不忧虑世界的将来该如何。以松下幸之助本身的体验来讲,现在不是个不易成功的时代,在他看来反倒是个容易成功的时代。

松下幸之助记得在自己还是个小孩的时候,根本就没有电视机、收音机,甚至于报纸都很少有人看。当时封建气息仍甚浓厚,特别是与现在相比,有什么好的想法,做了什么功德好事,能让世人知道的机会很少,因为没有发达的传播工具,顶多靠朋友的争相走告。一件事情发生了,先是朋友们知道了,而后是其他识者知道,慢慢地,在经年累月后,才能传播开来。所以要广泛地使人明白做了某些很有意义的事情,或是某某地方有某某人等这些,或许要用几年的工夫。这样看来,某某公司是个稳健的公司,这种产品是好产品等,这些事业方面的事情则为人承认就一定要费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在一个人做事的过程中,现在就不同了,有很多可以助成他的机构。今天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瞬间传播到全国各角落,因此对于事件,比如某人发明一样东西这样的消息就会马上传开,不待一日,所有人都知道,“某家公司发明了新的产品,真是个很理想的发明”。可以说,从这个角度来讲,今天是很容易达成志愿或成功的时代。与此相比,以前的人就没那么幸运,因为就是像做一件好事,街坊邻里能知道都要一段时间,可想而知,要让全镇全市的人都知道,该是多困难的事呢,更何况要传遍全国,那简直是不可能的。或许有人会说:“今天还是不容易成功的,恐怕就只能当领薪阶级一辈子,因为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受雇于人的所谓领薪阶级。”这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是一种自暴自弃的想法。该以开阔的心胸来看事情,该睁大眼睛来看事情,只要自己肯干,不怕没有人帮助,而且世界上有很多帮助我们成功的机构存在。

现在有个风气,总往坏的方面想,将一切事物都归咎于“现今社会形势不好”,并以此为前提来判断东西,这样束缚自己,只是画地自限。年轻人应该要有一种自觉,不应有这样消极的想法。应当时常这样勉励自己:“自己是年轻的,现在又是很容易成功的时代,任何事情,都有做好的可能性。”年轻人应当都能抱着远大的希望,很认真地从事自己的工作。

经济的开发和科技的进步,文化的提升,都是人类平均寿命得以延长的主因。大家可能有所耳闻,日本报纸有这样的报道:有一群日本年轻人到中国访问,不仅参观了秦始皇陵寝的遗址,而且目睹了万里长城的伟大。使这群年轻人极为惊讶的是:约是日本列岛周长的二倍的万里长城,竟然全长有五千公里。大家都知道万里长城,由秦始皇所建造的,距今已有两千年的历史,其后经过数次的增建,而成为现今的形状。要修建这个雄伟壮观的万里长城,在当时科技不发达的中国,是很难想象的。而秦始皇陵也是一座令人叹为观止的陵寝遗址,它的雄伟之处仍能感知,虽然大部分已遭破坏,这样一座陵寝,是需要有相当庞大的财力及权力,方可达成。当然,众所周知,秦始皇曾一度拥有令人羡慕的权力及财力,可是最终,他与草木同朽,这也是与常人毫无差别的。他曾以巨大的财力和权力,企望能求得“长生不死”之药,但最终无法换取自身的生命,终是一个难以实现的梦想。这是宇宙创造人类的真理所在,因此也是人世间的一种无奈。试想,若财富能换取生命,换取青春,那对贫穷人而言,也并不是公平之事吧。秦始皇派人到世界各地,寻求长生不死之药,虽倾注了所有的财富,结果仍然无法挽救必死的命运。大家也都有所耳闻,秦始皇死时,还正值有为之年呢。其实,任何一位百姓也会祈求长命百岁,更何况是秦始皇。即使科技再发达,文明再昌盛,也许不老不死,仍旧是人类永难实现的理想,无法达到的境界。但是,若能延长三五年的寿命,即使不能达到不死不老的目标,也是人们所乐意的事情。那么,科技文明的进展对于人类的功用,对于人类的贡献就在于此。不知不觉间,这种想法已经在人类的心中萌生。有关这一点,战后日本人的平均寿命,急速增加,在各传播媒体,均有详细的描述。

在战后的数年中,没有其他方法能再加以延长,最初,日本人的平均年龄是50岁。当然,这已有显著的增加,如果与战前的明治及昭和两时期相比较的话。国民的平均寿命,在明治时期,男子是42.8岁,女子是44.3岁,到了昭和中期,日本人的平均寿命,男子为42.6岁,女子为49.3岁。可以说,国家致力于延长民众的寿命,主要是靠政治的力量使然,但是,数十年来却只延长了5岁左右。

战败后,根本没有余暇考虑这个问题,因为当时日本进入极度悲惨的状况中。但是,在不知不觉中日本人的平均寿命,已迅速增加了。现今日本平均死亡年龄,依据去年厚生省发表的报告,男子是70.71岁,女子是75.85岁。这与战时不啻天壤之别,那时平均寿命,男子才是24岁,女子26岁而言。一般而言,文化程度提高,平均寿命也会随之而提升,这是必然的道理。

目前世界各国的平均年龄,女子超过75岁,男子超过70岁。除了日本之外,还有北欧三小国,丹麦、荷兰、瑞典、挪威与冰岛等五个国家,这些国家文化程度很高,且都是世界上政治优良的国家,这些国家人的平均寿命更高一些。

最令人可喜的是,在经济上及政治上,战后经过短短数年的岁月,就有急速的进步。而这些成果,却是以血汗换来的。对这些成就,不能以此为足,虽然值得大家引以为傲。因为只要国人一停下前进的步伐,而世界各国均在急速地进步,就会迅速地把我们湮没于时代的潮流中。

松下幸之助指出,为自己的生命负责,没有人知道自己的寿命何时尽,所以真正可敬的人是要珍惜每一天的。从某种角度来讲,我们的事业或工作,可以说都是有寿命的东西。也许在五百年或一千年后的某个时候,松下幸之助创建的松下电器公司,也会寿终正寝,但是一定会有别的企业以新姿态出现。但是,如果单纯地认为这种循环罔替是必然、自然的,认为努力又有什么用,只需要享尽事业的天寿即可,或以为人类生命短暂,不注重养生保健之道,马马虎虎地过日子,那就是糟蹋人生。所以要好好珍惜自己、利用自己,在天寿将尽的瞬间,也完全地投入,这才是人生的价值,才是身为人类的可敬之处。也就是说,要对自己负责,除了承认万物皆有寿命以外。如此一来,我们就能展开恬淡而安心的人生旅程了。

没有谁会抱怨人的寿数太长了,除去有心理疾病或其他想法的人。人们都希望长命百岁,两百岁,都想多活几年。人生在世是要干一番事业,活得幸福而有价值,而非只是为长寿而活着,但是健康长寿毕竟是不可缺少的条件,特别是对于人生要完成的事业和生活幸福目标来说。算起来,人生照诗人的形容只是“弹指一挥间”,在世的时间屈指可数。当我们还没有能够弄懂人生是什么时就匆匆过去了人生的童年。虽然懂得了人生但却失去了享受人生的活力,这是人生的最后十年。在这两段中间的岁月,去掉1/3的闲谈、来往、娱乐、家务以及疾病、忧愁的消磨,再去掉1/3的睡眠时间,真正可以用于干点事业还能剩下多少时间呢?如果我们吝啬地,不能科学地、勤奋地利用人生时间,正如古语所说“日月不恒处,人生忽如寓”,这样人的一生就会变得极其短促。此外,“人生忽如寄,寿无金石固”,也是在说人生短促、生命可贵的名句。有一位诗人说:“别老缠住我,问我现在是什么时间,我不知道。就在你问我的这时候,时间悄悄地溜走了。”还有一首这样的自由诗:“当我还是婴儿,只会哭声哇哇,时间好像是在慢慢地爬。当我是个孩子,整天嬉笑不止,时间迈开前进的步伐。在我长大成人之后,时间变成奔腾的骏马。当我老得皱纹满额,时间成了飞逝的流霞。”从这些诗中,我们不仅看到了诗人的感慨,更是看到了人生的哲理。它告诉我们,人生时间有限,时间不常驻。这不只是由于人寿短暂,时间有限,还是由于事业艰巨,人世繁杂。有识之士应该充分将精力用于有益的事业上,更要力求把有限的时间用在可用之处,时间就是生命,这样做相对地也就是延长生命了。

时间之河以无情的、规则的洪流向前奔腾,时间是生命的存在方式,人生须从惜时起,将时间看作是生命限定的标志。

那么,当我们要从惜时做起时,首先就是要树立一个观念:要把自己的生命掌握在自己手里,人只能活一次,勇敢地生活,朝着正确的方向。任何时候也没有两个机会是同样的,人也只有一次生命而已。生命就是一种只容许你选择一次,尝试一次。当你错过时机的时候,当你踌躇不定的时候,它已经离开了你,它绝对不再回来让你补救。

可是,有许多时候,人们的通病常常是懒惰和怯懦。时间给我们提供了机遇、事业,而我们则不能及时地、因惰性和怯懦,而未能勇敢地抓住时机,成就事业,最终一无所成,耽误了大好时光。

很少有人能够时时提醒自己:时不我待,从而时时珍惜时光,我只能活一次,机不再来,不失时机地去做人生所能做、应当做的事业,不放过冒险、拼搏的机会。只有充分把握命运的人,珍惜生命的人,不受平庸、空虚和愧疚的烦恼的人,才有权享受人生、品评人生的滋味。人生是在时间中的一种活动,人生在时间中流动,有它的过去、现在和将来。因此,只要掌握了时间,把自己的一生作一番总体的运筹和设计,就可以使自己的生命活动服从一定的计划。要把握人生,设计人生,关键是现在,在于把握现在,因为过去的岁月已经过去,不能再复返。可是,“现在就是现在”,什么是“现在”呢?这是一种对于人生的哲学思考,因此回答就不能这样简单。其实,许多哲人在回答这个问题上曾经绞尽脑汁。

亚里士多德,这位古希腊哲学家在他的《物理学》一书中,曾经专门讨论过关于“时间是什么”的问题。他认为,时间是“关于前后的运动的数”,就是使运动成为可以计数的东西。他强调必须把时间与运动联系起来理解,“现在”是时间的一环节,就在时间的前和后中。时间本身就是一种运动,没有运动就没有时间,它具有运动的属性。因此,时间总是一个时刻接着一个时刻不断地继续下去,总是有过去、将来和现在之分。而“现在”它既连接着过去和将来,就是两个时刻之间的中项,既是终点,又是起点,同时又是过去和将来的界限,永远处于开始和终结之中。所以,只能说现在“属于时间”,不能说现在“是时间”,现在是时间里的不可分的东西。

奥古斯丁在他的《忏悔录》中作过这样一个推论,按照他的推论,现在不能延伸,没有长度。如果人生百年,那么一百年能否全部是现在?如果当前是第一年,其余九十九年属于将来,因为这第一年属于现在;如果当前是第二年,第二年属于现在,第一年已成过去,其余都属将来。由此可以得出,一百年中不论把哪一年当作现在,在这以后的便属将来,在这一年以前的便属于过去。如果一百年不能同时都是现在,那么,现在是否是指当前的一年呢?如果当前是二月,一年十二个月的话,则一月已成过去,其余十个月就属于未来。如此一来,当前的一年也并非全部属于现在。即使当前的一个月也不是现在,如此推论下去,只有当下的一天属现在,其余的或属于将来,或属于过去。其实,因为一天有24小时,当下的一天也不能都是现在,只有当下的一小时属现在,其余或属将来或属过去。一分又分为六十秒,一小时又分为六十分,秒还可再分。而当你说当下的“此刻”为现在时,由于每一秒都是由连续不停的“暂时”构成的,时间永无停住,此刻已经过去。尚未逝去的是将来,飞驰而去的是过去。现在一有延伸便成为过去和将来,因此它不能瞬息延伸。因此,过去、现在和将来的划分,只存在于人心中,只是在人的思想中的划分。现在的就是感觉,过去的就是记忆,将来的便是期望。

把时间看作理念存在的方式,这是近代德国哲学家黑格尔的看法,但他深化了对“现在”的辩证思考。他认为时间就是理念自为地设定起来的否定性,因此他从否定的方面揭示出时间的辩证性。也就是他所说的“那种存在的时候不存在,不存在的时候存在的存在”,即“持续不断的自我扬弃的存在”。把时间同运动联系起来,这是黑格尔同亚里士多德一样的地方,他把时间看作一种变易,即产生和消失。因此,存在的“此刻”和运动的中介,现在只是不断产生和消失着的时间的点,是从无到有和从有到无的否定环节。空间当为时间,则现在作为否定的环节转化为过去。正是现实事物本身的历程构成了时间,因此一切事物和生命,它们也都是有时间性的,即都包含服从于变易,包含着否定性,其现在只是暂时的。

从现实主义观点上,19世纪俄国哲学家赫尔岑,坚持黑格尔对时间的辩证思想。不过,他比较注重现在的肯定方面,这是其与黑格尔强调“现在”的否定性不同的。在他看来,在时间的运动中,存在的只有现在,过去的已经过去,将来的尚未到来。时间就是所有现在的集合,就是一个现在接着一个现在,事物的发展和人生的过程,逝去的只是无数个现在。只有现在是最有潜力的、实实在在的。但是,并不意味着过去和将来都是虚无,赫尔岑只是肯定现在的实在性。在他看来,在现在之中又包含着将来,现在只是过去的发展,将来就是理想的现在,过去就保存在现在之中,在现在中得到实现。因此,他的信念是“真正的东西是不会死亡的”。

哲学家们并不是在做概念游戏,对现在是什么的思考,是要从这种思考中得出指导现实人生的结论。

按照奥古斯丁的现在观,只有未来才是可期望的、唯一真实的;人生的现在实际上是不可望的,不真实的。只有不变的上帝是永恒的,一切易变的东西都是暂时的。因此,不断地追求未来的天国,人生的过程,就是抱着永生的期望,皈依上帝。这种现在观显然是消极的、悲观的,是不为大家认可的人生结论。

虽然从其理念论的出发点来说黑格尔的现在观是唯心主义的,但他却得出了乐观的、积极的人生结论。生命的本质就是否定或扬弃,因为生命就是时间,那么人生就应当永远进取,就应当不断弃旧图新。我们要清醒地把握人生,就必须科学地理解人生的过去、现在和将来,然后设计人生。没有过去就没有现在,过去是现在的根据,有什么样的过去就会影响现在。理想的将来产生于充实的现在,将来是现在的发展,相信将来就会更加热爱现在。过去和将来都是在时间中运动着的现在,因此现在包含着过去,预示着将来。因此,明智的人生更要重视现在,全力地把握现在,同时也要对过去和将来有所把握。

把握现在,并通过现在的生活确定将来的面貌,积极地生活,就要按照理想的设计目标。只有把握现在,才能把握将来。现在不能创造的人生是没有价值的人生;现在不能把握的人生是没有希望的人生。人生不能有两次,失去现在就等于失去整个人生,抓紧现在,就赢得了人生。不要老是生活在对将来的幻想之中,也不要总是沉溺于对过去的回忆中。幻想将来,或是留恋或悔恨过去,不如倾心于现在,只争朝夕、奋发努力。我们当下可以利用的只有今天、现在、这一瞬间。只有把握住今天,不虚度了今天、现在,才能为明天的成功做好准备,才能把昨天决定的事变成现实。所以,努力请从今日始,立足现在,这应当是处身立世的原则,是人生成功之本。我们会有充实的今天,美好的明天,只要能坚持这个原则。

也许,昨天是一个很遥远而又现实的名词。因为,在昨天你可能是度过了平凡的24个小时,就像白开水一般平淡无奇;或许,在昨天你获得了荣誉,拥有鲜花与掌声;又或者,在昨天你得到了职位的晋升,收入的增加。种种这些,或许使你还沉浸在成功的喜悦,或是懊恼的错误举动之中;或许你还在为已经过去的每分每秒的兴奋、冲动所感动着;或许你还在为不该的行为而懊悔、悔恨、烦恼着;或许你从未感觉到已经过去的这24小时,因为它实在平淡无奇,实在令你的脑子里糊里糊涂或空白一片,无所适从、百无聊赖……可曾想过,昨天已然成为历史,因为时间的脚步一旦走过,历史是不可以改变的,那么,昨天就是昨天,不会因为你的左想右思而有任何变化,它依然是那个样子,不会因为你而改变。

也许,明天是一个似乎近在咫尺却又十分模糊的名词。或许,本属于当下的事情、责任,你反倒推给明天去负担;或许你时常在想象着等到了明天,我就会如何如何;或许,因为今天的失败你推断明天也不会有什么成功的希望……但是,你可曾想过:谁都无法决定明天,因为时间还没有进入这个阶段,而且明天就是明天,它是一个永远的未知数,它不属当下的你,任何人都没有办法去预知明天会发生什么,明天会怎样,至少现在办不到。未来是明天的属性,空空地冥想是徒劳无功的事情,也许明天会被你改变,但是绝不是空想而来的。

或许,今天是一个属于现实的名词。今天是一个完全属于当下你自己,它不会因为昨天发生的事物而动摇,也不会因为你对明天的种种空想而失去自我。无论昨天发生了什么,一切都已经是过眼云烟,同样,无论明天会怎样,今天此时是真正属于你的,因此,不要再追忆,不要再幻想,老老实实地把握今天,把握当下,把握现在,做该做的事情,这才是明智之举。因为,只有把握现在,我们才不会沉沦;因为,只有把握现在,我们才不会陷入虚幻的境地。因此,抓住你能抓住的,珍惜你该珍惜的现在吧。

松下幸之助大事记

1894年 松下幸之助出生于日本和歌山县。

1910年 松下幸之助以内线见习生的身份进入日本大阪电灯公司。

1918年 松下幸之助雇用3名员工,开始生产改良附属插头,并创立松下电器制作所和“步一会”。

1922年 松下幸之助提出,生产与员工教育并进的构想。

1925年 松下幸之助迈入日本最高收入者行列,并于当年年底当选区会议员。

1935年 松下电器公司改组为股份有限制。

1946年 松下幸之助因为协助战争被革职。

1947年 在多方的支持、帮助下,松下幸之助复职为社长。

1957年 松下开始在全日本设立销售店。

1958年 荷兰政府颁发给松下幸之助勋章。

1961年 松下幸之助辞掉总经理,并担任董事长。

1962年 松下开始与东方电机株式会社(即现在的松下电送系统株式会社)进行合作。

1969年 松下成立松下寿电子工业株式会社。

1973年 松下幸之助辞掉董事长,并就任顾问,由高桥荒太郎担任会长一职,同年松下幸之助将50亿日元捐给日本的各级行政单位,当年松下的销售额突破1兆日元。

1977年 松下幸之助出版《我的梦,日本的梦,21世纪的日本》。

1979年 松下成立松下电池工业株式会社。

1980年 松下正式创立文明世界的“松下政经塾”。

1988年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和松下电器贸易株式会社,两者合二为一。

1989年 松下幸之助离世。

松下幸之助语录

“智慧、时间、诚意都是企业的另一种投资。不懂这个道理的人,就不是真正的公司从业员。”

“生产大众化的产品时,不但要推出有更优良品质的产品,售价也要便宜至少三成以上。”

“顺应社会的潮流和事物的关系,才是企业发展的方式。”

“经营者除了具备学识、品德外,还要全心投入,随时反省,才能领悟经营要诀,结出美好的果实。”

“与和自己有往来的公司共存共荣,是企业维持长久发展的唯一道路。”

“做生意,要有洞察先机、先发制人的能力,因为这是真刀真枪的决斗,只许赢,不许输。”

“经营者必须对任何事的成败负责。所以,他既要充分授权,又要随时听到报告,给予适当指导。”

“朝会、唱社歌、朗诵七大精神,是松下电器的传统,必须遵照执行,贯彻到底。事情一旦决定之后,必须坚持到底,不得自己迷失方向,或被他人言行迷惑,否则不会成功。做生意也是一样,必须贯彻志向。”

“唯有懂得欣赏别人长处的人,才能领导更多的人。”

“一个领导者应该承认,个人的能力是极为有限的,一个人若做能力以上或以下的工作,都容易遭到失败。为了避免能力发挥上的缺点,更应该分层负责,这才是提高工作效率最科学的方法。”

“吸引人才的手段,不是高薪,而是企业所树立的经营形象。只要求职者有诚心,肯苦干,不一定非用有经验的人。公司应招募适用的人才,程度过高,不见得就合用。”

“名刀是由名匠不断锻炼而成的,同样地,人才的培养,也要经过千锤百炼。注重新进人员的训练和指导,因为他们的成长会带动公司的进步。训练人才应以人性为管教的模式,并确立赏罚分明的制度。”

“人才是企业成败的关键,唯有顺其自然,不凭自己的好恶用人,容忍与自己个性不合的人,并尽量发挥其优点,才能造就人才。提拔年轻人时,不可只提升他的职位,还应该给予支持,帮他建立威信。”

“经营者要善用人才,并创造一个让员工能发挥所长的环境。学历就好比商品上的标签,论才用人要看品质,不要只注重标签价码。”

“不应该借巧妙的讨价还价赚钱,必须一开始就制定合理的价格。即使对方要求减价也不同意,相反,要去说服顾客接受这个价格。依我的看法,采取这种方法最成功。”

“以经济合理的标准,美化产品造型,才能达到促销的目的,并形成一种美的文化。”

“永不绝望的诚恳和毅力,会改变既定的事实,化解人的顽固意志。”

“不管别人的嘲弄,只要默默地坚持到底,换来的就是别人的羡慕。”

“非常时期就必须有非常的想法和行动,不要受外界价值观干扰。”

“说服的方式因时因地有所不同,预先察知什么情况适合哪一种说服方式,才是最重要的。掌握对方的性格、情绪,不存说服之心地去说服,才有成功的可能。”

同类推荐
  • 提供更完善的服务:优秀服务员的80个细节

    提供更完善的服务:优秀服务员的80个细节

    本书从服务员的素质要求、礼仪要求、技巧要求、语言沟通、业绩提升等方面阐述了服务行业服务人员应的社会知识、技术及经验。
  • 黄金投资一点通

    黄金投资一点通

    本书分章介绍了黄金基础知识、黄金投资工具、黄金投资基本面分析、黄金投资技术面分析、黄金投资技巧与风险管理。全书结构合理,条目清晰,将黄金投资者想知道应该知道的黄金投资知识,通过知识问答的形式一一列举,文字通俗易懂、简便实用,是广大黄金投资者认识黄金市场、决胜黄金市场的重要参考书。
  • 行为管理学

    行为管理学

    本书分为四篇,包括行为管理导论、个体行为的管理、领导行为的管理、群体与组织行为的管理。
  • 网络营销与策划

    网络营销与策划

    当您开始阅读本书时,人类已经迈入了21世纪。这是一个变幻难测的世纪,这是一个催人奋进的时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知识更替日新月异。希望、困惑、机遇、挑战,随时随地都有可能出现在每一个社会成员的生活之中。抓住机遇,寻求发展,迎接挑战,适应变化的制胜法宝就是学习——依靠自己学习、终生学习。
  • 医药保健品热销有绝招

    医药保健品热销有绝招

    作为医药保健品企业内训与经销商大会王牌课程“医药保健品销售实战情景训练”的完整教材,针对医药保健品销售中每天都会遇到却又难以应对的问题,提供系统解决方案。完全量身定做,极具操作性,是医药保健品导购、店长及销售主管、经理、加盟商必备的实战宝典,更是馈赠员工和经销商的最佳礼物。 全书每节分为六大部分,其中“销售情景”让人明白是什么;“常见应对”诊断分析为什么;“引导策略”教人应该怎么办;“话术范例”授人以鱼;“方法技巧”授人以渔;“举一反三”教人在不同的情况下如何灵活运用。读者每天只需花上几分钟,学会三五句销售妙语,每天多卖三五件医药保健品,3天内成为销售高手,妙语连珠、业绩飙升!
热门推荐
  • 末世天师

    末世天师

    R国惊现白玉棺,妖星现,伥鬼出,末世现。如清水幽莲般的神秘天师——其实来自吐槽星的暴力女!忠厚诚实温柔的军队少将——其实是野心强大的冷漠男!且看表里不一的两人如何在末世里相知相爱努力求生。
  • 情深缘浅,奈何一场错

    情深缘浅,奈何一场错

    “禽兽,你到底想怎么样!”女人声嘶力竭的吼着。“这样就算禽兽?那,我还能更禽兽点。”他放肆的邪魅一笑,欺身来到她身旁,用高高在上的眼神打量她,欣赏着她的无助跟痛苦。他用这种方式告诉她,只要他不放手,她永远都逃不出他的掌控。一场别有用心的车祸,使她忘记前尘。醒来后,不止要替姐姐抚养孩子,还被这个魔鬼错认成是姐姐梦倩。无尽的羞辱,把她推尽了万劫不复的深渊里。爱恨纠缠,沦陷的又是谁的心?
  • 仁王般若陀罗尼释

    仁王般若陀罗尼释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巨星宝贝影后妻

    巨星宝贝影后妻

    亲生父亲为了利益把她送给了霸道总裁?可谁知,榜上金主之后反被抛弃不算,还差点丢了性命!四年后,她带着儿子强势回归。超模辣妈,巨星萌宝,火遍娱乐圈无敌手……可总裁突然找上门虎视眈眈要追妻?萌宝pk酷爹,“走开,妈咪是我的!”
  • 太上洞玄灵宝真文要解上经

    太上洞玄灵宝真文要解上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武天武地

    武天武地

    神武之境谁为峰?一遇道法万技空!武破苍穹,逆乾坤,挣束缚。武之极境,天地变,驾万物。一双无形的大手,遮天蔽地,一场巨大的阴谋,改天换地。请看主角萧风,如何力破苍穹,凌驾众生之上,揭开重重谜团。
  • 她的一生是美好的

    她的一生是美好的

    一个小女孩的一生,虽然她的家不是很有钱,但是她过得很幸福,在她的人生中经受了一次次打击,但她没有被,命运征服,终于踏上了人生第一步。她出生的那天正好是流星划过天际的一夜,父亲姓:林,所以取名:林星她的一生不是幸运的,最终被陷害,死于55岁
  • 夜枭女帝:丑女当自强

    夜枭女帝:丑女当自强

    她是长相平庸,大智若愚的大皇女。一个忍字,写下了她所有的心声,就算她的丈夫无视她投向别的怀抱也可以无视。她是才德兼备,冷酷无情,立誓夺得天下的二皇女,为了能夺得江山,她可以丢弃什么东西,包括她最爱的男人。于是,平静如水的云裳国,再次展开了争储大战,山河摇晃,万物震惊,爱阴忠在这个人世间交织交隔着。一段山河一段血,一段情缘一段孽,江山谁主,看凤女争霸。
  • 涅槃穿越:凤逆九天

    涅槃穿越:凤逆九天

    她,堂堂杀手之王,一朝穿越。被人拉来当替代品不说,还被他国威逼利诱说要嫁给他们王爷。老虎不发威,你当她是Hellokitty呀。喜欢美人嘛,她非要吃成个胖子再嫁给他。王妃?不就是个称呼么,她独孤月不屑。卖了!他,将死之人,她却对他不离不弃,为的,只是那张笑颜。他,看起来纯洁得像一张白纸,实际却是霸道无比。“你是我的!”他对眼前的女子道。他,永远都在背后默默地支持她,看着她爱上别人。自己的心痛,她又何曾知晓。“只要她幸福,死又有何难?”他们,绝美的容颜下,藏着的却是如此大的野心。身世,仇恨,野心……他们该何去何从?
  • 残夜

    残夜

    人生如梦亦如雾,镜中水月镜中花。他是北冥帝都名门之后,却被迫流落在野;他的母亲是一代天人,却无奈绝尘挽歌;他背负血海深仇,却始终恩怨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