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多年前,联合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欢呼声中成立了。联合国的成立,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件大事。中国作为联合国的主要发起国之一,先后参加了筹备成立联合国的华盛顿会议、莫斯科会议、华盛顿橡树园会议和旧金山会议,为《联合国宪章》的正式生效和联合国的正式成立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新中国成立后,斯大林曾在1950年建议中国立即任命驻联合国常任代表和组建代表团。毛泽东主席指派中央政治局委员张闻天为代表团团长,同时很快就组建了一个中国外交史上空前绝后的高规格代表团:副团长李一氓、秘书长刘贯一、军事参谋团代表耿飚、托管理事会代表冀朝鼎、经社理事会代表孟用潜,以及陈忠经、钱三强、王铁崖等一批高级专员和几十名久经战火考验的各方面工作人员,包括外交界老前辈、时任代表团内部管理资料和研究工作的组长何方。后来,因为国际形势发生剧变,这个代表团始终未能成行。
但是,自1971年10月25日联合国大会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以来,中国认真遵循《联合国宪章》精神,切实履行联合国的各项义务以及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重要职责,在联合国内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概括讲,这些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参与制定《联合国宪章》,提出了战略思想;邓小平同志号召建立公正的国际社会新秩序,关注南北差异;联合国成立50周年,江泽民同志提出推进和平发展,建立国际多极化的美好世界;2005年,胡锦涛主席提出建设和谐世界;维护世界和平,派出维和部队和护航舰队;千年首脑会议目标已基本实现;在北京成立国际扶贫中心;参加广泛的人权活动,如世界妇女大会。
中国在多边舞台上展示风采。进入21世纪,中国正以联合国的“参与者、建议者、维护者”的角色,全面积极地参与联合国的活动,努力促进联合国成为更强有力的、最具权威的国际组织。时至今日,联合国发挥了其他任何国际组织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而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在世界向政治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过渡的过程中,在联合国这个多边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中国在搞好自身建设的基础上,在外交事务中已展现出“全方位”、“有所作为”、“量力而行”的战略基调,“中国因素”和“中国作用”在联合国不断上升。中国把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与建设和谐社会、和谐世界结合起来,已完全具有在国际多边舞台上发挥更大作用的实力。
中国经济的发展带动了全球经济的增长。中国自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已成为世界上经济发展最快、潜力最大的新兴市场。保持经济长期、稳定的发展和中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既是中国政府对本国人民的责任,也是对联合国充分履行促和平、求发展职能所作出的贡献。在过去30多年时间里,中国解决了2.2亿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人民生活得到极大改善,堪称人类历史的奇迹。联合国专家认为:“正是因为中国在消除贫困人口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世界贫困人口比率才有了大幅度的下降。”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年均增长9%以上,经济总量翻了两番,实现了小康目标。到2020年左右,中国经济将实现第二个翻两番,经济总量将达到四万亿美元左右。中国人民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宏伟蓝图过程中,必然惠及世界各国,成为对世界贡献更大的国家。
中国积极提倡新型安全观。中国尊重《联合国宪章》,主张国际关系民主化,不搞对抗,不诉诸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而是通过对话、和平的方式解决国家间存在的分歧和争端。中国注重与所有邻国建立和发展长期稳定的睦邻友好关系。中国积极参加朝鲜核问题六方会谈,为维护朝鲜半岛及东北亚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作出了建设性贡献;努力推动地区安全对话合作机制的建设,积极参与了亚太地区多边安全对话合作;成功实践了新型安全观,通过友好协商妥善解决历史遗留的边界问题,增进了军事互信,在打击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极端主义势力方面进行了有效的合作。随着自身的繁荣发展,中国在全球安全和全球繁荣中的责任也逐步增大。在防扩散和国际反恐斗争中,中国是一个关键的参与者。
中国离不开联合国,联合国也离不开中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国愿意为联合国的改革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当前,中国正与联合国各成员国一起,致力于有效维护联合国的权威,反对任何国家绕开联合国安理会采取破坏世界和平与稳定的行动,逐步提高联合国的工作效率,合理利用联合国的各种资源,解决联合国面临的各种问题。在联合国安理会改革这一重大问题上,中国主张各国就安理会改革进行广泛讨论以达成最大共识,提出了任何安理会改革方案都应该优先考虑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性,防止联合国成员国发生分裂,防止安理会的有效性受到破坏的建设性意见。这说明,中国一贯认真履行着对联合国改革和发展的责任和义务。在过去10多年中,中国国家领导人积极参加联合国大会会议,这体现了中国对联合国作用的重视和支持,表明中国将始终恪守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积极支持和参与联合国各领域的工作,为加强联合国的作用、实现世界和平与人类进步的崇高目标作出不懈努力。
中国对外援助不附带政治条件。2011年4月21日,中国政府发布的《中国对外援助白皮书》表明,中国对外援助从2004年起每年递增将近30%,其中80%的海外援助用于亚洲和非洲地区,非洲几乎占据外援总量的一半。
白皮书的数据显示,中国对外援助从2004年起每年递增将近30%,2009年达到2562.9亿人民币(约合400亿美元),其中无偿贷款1062亿元,无息贷款765亿元,优惠贷款735亿元。白皮书强调,中国外援不附带政治条件,平等互利,形成独特的模式。但中国投资非洲基础建设与能源开发经常招致当地的批评。联合国非洲经济委员会埃塞俄比亚顾问加莫拉表示,中国援建工程项目经常技术转让含量不足,而且透明度低,这点与西方公司的确不同。他说:“与西方公司不同的是,中国公司的技术转让程度很低。中国工人与非洲工人之间文化隔阂也很深。此外,中国公司运作相当封闭,透明度很低。我认为这可能导致腐败,而腐败在非洲是个大问题。”
当地一些团体同时批评中国投资非洲大陆,重点是原材料开发,让非洲国家永远处于资源供应链的低端,产品附加值无法提高,实际是控制非洲的资源,实行“新殖民主义”。曾与埃塞俄比亚政府签署贷款协议的前中国商务部副部长傅自应在非洲解释说,中国对非洲的投资并不局限于能源产业,他认为掠夺非洲资源的说法是误解。他说:“中国也对非洲能源以外的产业进行了大量的投资。我认为非洲的马里就没有多少自然资源,可马里却是中国重要的发展伙伴。”
中国国务院发表中国对外援助白皮书,除了说明对外援助的内容,也强调中国对各国的援助不附带任何政治条件,成为发展中国家接受西方援助以外的新选择。这是中国国务院首次就中国的对外援助发表白皮书。报告指出,中国有80%的援助都给了贫困人口最多的非洲和亚洲两个地区。白皮书指出,新形势下,中国对外援助事业任重道远。中国政府将着力于提高对外援助品质,进一步增强受援国的自主发展能力,并且提高援助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曾在联合国工作过的前副秘书长陈健认为:“中国在联合国的作用也取决于整个国际形势的变化。我在联合国的四次工作经历,正好是国际形势发生重大变化的时候。从联合国成立初期,基本上受美国和西方国家操纵,到后来冷战时期,美苏之间争斗,再到后来第三世界国家、中小国家成为联合国里面多数,能够在联合国里伸张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利益,这个变化还是非常巨大的。我相信今后10年、20年,随着中国在国际上地位的不断提高,在世界各地实际利益的不断增加,一定会迎来一个中国和联合国合作的新时期。”
其实从中国对于美国两次攻打伊拉克的态度变化上就可以看出中国在联合国发挥影响力的这种不同。陈健说:“美国发动第一次伊拉克战争,虽然中国不赞成用战争的方式来解决问题,但是这个要解决的问题本身是合理的,伊拉克入侵科威特是非法的,科威特应该恢复它的主权、领土完整,所以我们本质上来说是同意的,但是不同意这个方式,故我们采取了弃权的态度。当然中国在联合国安理会投了弃权票,也有利于中美关系的改善和发展。而第二次伊拉克战争的情况就不同了。联合国并没有充分的证据证明萨达姆搞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而且即使萨达姆搞了核武器的话,也应该通过和平手段来解决,就像现在解决伊朗问题、朝鲜问题一样,不应该通过那样的手段解决,所以中国在这个问题上采取反对的态度。中国鲜明的反对态度是完全正确的,符合国际正义的,也和其他大国,英国、法国、德国、俄罗斯意见一致,和相当多的发展中国家意见一致,所以在最后,中国能够成功地牵制美国,没有能够让美国得到安理会的授权,名正言顺地入侵伊拉克。这主要是体现在‘一超多强’这个新的时代里,多强之间的合作,可以牵制‘一超’,虽然没能制止美国出兵,但这是一次成功的努力。”
潘基文也高度评价了中国的作用:“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实现千年发展目标上的成绩有目共睹。中国完全参加并全力支持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向世界展示了积极参与联合国事务的良好姿态,中国成功地参与了世界许多地方的维和行动,中国为世界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大量的援助,成为南南合作的典范。中国现今是一个具有强大经济力量、成长快速的大国,已经崛起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有资源、技术与竞争力方面的优势,在包括实现千年发展目标等各方面均取得了相当的成功。当然,中国也面临许多自己的问题,中国人口众多,发展不平衡,国内仍有欠发达地区。尽管如此,中国有强有力的政府领导,有良好的治理机制,有多种资源及独特优势,中国的成功理应成为其他许多发展中国家的榜样。中国在应对新的全球性挑战方面发挥着至为关键的作用,我相信,未来的中国将在各项国际议题上,能够作出更多更好的贡献。”
中国为促和平、求发展而采取的灵活、务实的态度,丰富了在联合国框架下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实践。可以这样说,正是由于有了中国这一维护和平稳定力量的积极参与,联合国才得以成为世界性的国际组织,并在谋求人类共同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