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853400000007

第7章 忍让:忍者无敌

人生在世,不如意者十之八九。欲强出头,欲硬开口,则无法安身立命。所以,智者曰: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忍是生活的精粹,忍是人生的至理。但“忍”不是一味退让,不是无能懦弱,而是一种宽广博大的胸怀、包容一切的气概、以曲求伸的谋略、大智大勇的表现。忍,有道,有法,有度。忍者无敌。

1.三年不鸣,一鸣惊人的楚庄王

在中国历史上,有一个著名的韬光养晦的故事,这就是春秋时期的楚庄王“三年不鸣,一鸣惊人”的故事。通过数年的暗中观察摸索,他弄清了朝中大臣的真实心理和才干,他锻炼了自己,增长了才干,为以后成就霸业奠定了基础。

在楚庄王即位之前,楚国的内政可谓经历了长期的混乱。楚庄王的爷爷楚成王意图争霸中原,被晋国在城濮之战中打败,不久却又祸起萧墙。起初,原定商臣为太子,但不知怎的,楚成王居然发现商臣眼如黄蜂,声如豺狼,生性残忍,想改立公子职为太子。商臣为了把事情弄清楚,他故意设宴招待姑母,在宴上轻侮姑母,商臣的姑母果然愤怒地说:“怪不得你父亲要杀了你另立太子!”因为楚成王遇事总与妹妹商量,所以,商臣认为姑母的话证实了传言。商臣连忙向老师潘崇问计,潘崇问:“你愿意奉事公子职吗?”回答说:“不能!”潘崇最后问道:“你能成大事吗?”商臣坚定地说:“能!”

公元前262年,商臣率领宫廷卫队冲进成王的宫殿,成王喜吃熊掌,这时红烧的熊掌尚未烧熟,成王请求等吃了熊掌再杀他。商臣说:“熊掌难熟。”他怕夜长梦多,外援到来,就催促成王上吊自杀。自己即位为楚穆王。穆王在位十二年,死后由其子侣即位,是为楚庄王。

楚庄王即位时很年轻,即位之始,他并未像其他新君上任那样雷厉风行地干一些事情,而是不问国政,只顾纵情享乐。他有时带着卫士、姬妾去云梦等大泽游猎,有时在宫中饮酒观舞,浑浑噩噩、无日无夜地沉浸在声色犬马之中。每逢大臣们进宫汇报国事,他总是不耐烦地回绝,任凭大夫们自己办理。他根本不像个国君,朝野上下也都拿他当昏君看待。

看到这种情况,朝中一些正直的大臣都感到十分着急,许多人都进宫去劝谏,可楚庄王不仅不听劝告,反觉得妨碍了他的兴趣,对这些不着边际的劝告十分反感,后来干脆发了一道命令:谁再来进谏,杀无赦。

三年过去了,朝中的政事乱成一团,但楚庄王仍无悔改之意。在这期间,他的两位老师斗克和公子燮攫取了很大的权力,斗克因为在秦、楚结盟中有功,楚庄王没给他足够的报偿,就心怀怨愤,公子燮要当令君未能实现,也怀不满,二人因此串通作乱。他俩派子孔、潘崇二人去征讨舒人,又把子孔、潘崇的家财分掉,并派人刺杀子孔、潘崇。刺杀未成功,潘崇和子孔就回师讨伐,斗克和公子燮竟挟持庄王逃跑,在到庐地时,当地守将戢黎杀掉了他们,庄王才得以回郢都亲政。就是经历了这样的混乱,楚庄王仍不见有甚起色。

大夫伍参忧心如焚,再也忍不下去,冒死去晋见庄王。来到宫殿一看,只见纸醉金迷,钟鼓齐鸣,庄王左手抱着郑国的姬妾,右手搂着越国的美女,案前陈列美酒珍馐,面前是轻歌曼舞。庄王看到伍参进来,当头问道:“你难道不知道我的命令吗?是不是来找死呢?”

伍参抑制住慌张,连忙陪笑说:“我哪是敢来进谏,只是有一个谜语,猜了许久也猜不出,知道大王天生智慧,想请大王猜一猜,也好给大王助兴。”楚庄王这才放下脸,说道:“那你就说说看。”伍参说:

高高山上

有只奇怪的鸟

身披鲜艳的五彩,

美丽而又荣耀,

只是一停三年,

三年不飞也不叫,

人人猜不透,

实在不知是只什么鸟!

当时的人都把各种各样的谜语,称作“隐语”,这些“隐语”往往有一定的寓意,不像今天的谜语这样单纯,因此,人们多用这些“隐语”来讽谏或劝谏。楚庄王听完了这段话,思考了一会说:

三年不飞,

一飞冲天;

三年不鸣,

一鸣惊人。

此非凡鸟,

凡人莫知。

伍参听后,知道庄王心中有数,非常高兴,就又趁机进言道:“还是大王的见识高,一猜就中,只是此鸟不飞鸣,恐怕猎人会射暗箭哪!”楚庄子听后身子一震,随即就叫他下去了。

伍参回去后就跟大夫苏从商量,认为庄王不久即可觉悟,没想到几个月过去后,楚庄王仍一如既往,不仅没有改过,还越发不成体统了,苏从见状不能忍耐,就闯进宫去对庄王说:“大王身为楚国国君,即位三年,不问朝政,如此下去,恐怕会像桀、纣一样招致亡国灭身之祸啊!”庄王一听,立刻竖起浓眉,露出一副暴君的形象,抽出长剑指着苏从的心窝说:“你难道没听到我的命令,竟敢辱骂我,是不是想死?”苏从沉着从容地说:“我死了还能落个忠臣的美名,大王却落个暴君之名。如果我死能使大王振作起来,能使楚国强盛,我甘愿就死!”说完,面不改色,请求庄王处死他。

楚庄王等待多年,竟无一个冒死诤谏之臣,他的心都快凉了。这时,他凝视了苏从几分钟,突然扔下长剑,抱住苏从激动地说:“好哇,苏大夫,你正是我多年寻找的社稷栋梁之臣!”庄王说完,立刻斥退那些惊恐莫名的舞姬妃子,拉着苏从的手,谈起来。两个竟是越谈越投机,竟至废寝忘食。

苏从惊异地发现,庄王虽三年不理朝政,但对国内外事无巨细都非常关心,对朝中大事及诸侯国的情势都了如指掌,对于各种情况也都想好了对策。这一发现使苏从不禁激动万分。

原来,这是庄王的韬光养晦之策。他即位时十分年轻,不明世事,朝中诸事尚不明白,也不知如何处置,况且人心复杂,尤其是若敖氏专权,不明所以,他更不敢轻举妄动。无奈之中,想出了这么一个自污以掩人耳目的方法,静观其变。在这三年中,他默默地考察了群臣的忠奸贤愚,也测试了人心。他颁布劝谏者死的命令,也是为了鉴别哪些是甘冒杀身之险而正直敢言的耿介之士,哪些是只会阿谀奉承,只图升官发财的小人。如今,三年过去,他年龄已长,经历已丰,才干已成,人心已明,他也现出庐山真面目了。

第二天,他就召集百官开会,任命了苏从、伍参等一大批德才兼备的大臣,公布了一系列的法令,还采取了削弱若敖氏的措施,并杀了一批罪大恶极的犯人,以安定人心。从此,这只“三年不鸣”的“大鸟”开始励精图治,争霸中原,后来庄王平定了国内的若敖氏叛乱,对外进行了长期的战争,终于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评析

三年不飞,一飞冲天;三年不鸣,一鸣惊人。说得多好啊!后世人多注重的是一飞冲天,一鸣惊人,把它作为有志者事竟成的一类激励之词。不过,一飞冲天,一鸣惊人实际上是效果,是结局,是那耀眼的成功的一瞬间。从智谋的角度来说,更耐人寻味的却是那三年不飞,三年不鸣之中的秘密。

楚庄王的故事告诉我们,他之所以三年不飞不鸣,当然不是他不知道飞,不愿意鸣,而是基于自己立身为国君的现状,基于潘崇专权后楚国朝廷陈陈相因,积重难返的实际情况而不得不如此。这一点只需从他理政后杀数百个过去官员这一事实来看就非常清楚了,同时也显示出了他处世的谋略。

很明显楚庄王下诏拒谏是要看一看有没有真心来劝谏的臣下,有没有真正不怕死的忠臣;奢侈淫逸,醉生梦死就是要故意显示自己胸无大志,看看哪些大臣肆无忌惮,把一切败德恶行暴露无遗,看哪些大臣洁身自好,居污泥而不染。忠奸分明,邪正清楚后,才能施行大手术,全面整顿政事,经大乱而达到大治。这就是三年不飞,三年不鸣个中的秘密:不飞是为了一飞冲天;不鸣是为了一鸣惊人。

在中国历史上,像楚庄王这样做的人不止他一个,这足以给我们提供一个有益的启示:即使在一帆风顺的时候,也要注意使用各种方法增长自己的见识,砥砺自己的才能,在处世中无论是从政还是从商都要从长计议,凡事不要太张扬,而要谨慎行事,楚庄王的韬光养晦之术正说明了这一点。

2.以屈为伸,韩信可称大丈夫

汉初的淮阴侯韩信是一位叱咤风云的战将,为汉王朝的建立立下了赫赫战功。虽然最后被吕后诛灭,但毕竟是一位盖世英豪。

就是这位叱咤风云的盖世英豪,在早年的处世生涯中却忍受了不少奇耻大辱,充分显示了他的处世谋略。

韩信本是淮阴人,出身贫寒。既不能被推举做官吏,又不会从事生产或做生意赚钱,所以,常常到熟人家里去混饭吃,这些人家都不喜欢他。

他曾经多次投靠在邻乡的一个亭长家里求食,一连几个月。亭长的妻子很讨厌他,于是很早就起床把饭做来吃了,等韩信到吃饭的时间去时,已没有饭了。韩信当然知道是怎么回事,从此便再也不去亭长家了。

韩信到淮阴城的河边去钓鱼,有几位老大娘在那里漂洗丝棉。其中有一位老大娘见韩信到了吃饭时间还坐在河边,一副饥肠辘辘的样子,知道他没有饭吃,便把自己带来的饭分给他吃。此后一连数十天都是如此。韩信非常感动,向老大娘道谢说:

“我将来一定加倍报答您!”

老大娘却生气地说:

“谁希罕你的报答呢?一个堂堂男儿汉却养不活自己,我是看你可怜才给你饭吃!”

当时,淮阴城有个年轻屠户很看不起韩信,他轻蔑地对韩信说:

“别看你身材高大,又喜欢带刀佩剑,其实你是个胆小鬼!”

韩信不予答理。那年轻屠户又当众侮辱他说:

“怎么你不吭声呢?难道你不承认吗?那好,如果你不是胆小鬼,就刺我一刀;要是你不敢刺我,那就承认你是胆小鬼,从我的胯下爬过去吧!”

韩信把那年轻屠户看了好一会儿,又想了一想,居然真的低头俯身从他的胯下爬了过去。那人哈哈大笑,满街的人也都嘲笑韩信,认为他胆小怕事。

后来,项梁率兵起义,韩信拔剑从军,但一直没有什么名气。项梁兵败后,韩信又跟随项羽的部队,也只做到郎中官。他多次向项羽献策都没有得到采纳。当汉王刘邦率兵进入蜀地时,韩信从楚军中逃出来投奔了汉军。开始仍然没有得到重用,只做了一个管理粮仓的小官。后来终于得到萧何的赏识,被萧何全力保举给刘邦做了大将,从此一举成名,为刘邦打下了半壁江山。

垓下会战彻底打败了项羽后,刘邦封韩信为楚王。韩信到达封地,找到当年曾分给他饭吃的那位老大娘,赏给黄金一千两作为报答。又找到那位亭长,只赏给他一百钱,对他说:“你是个小人,做好事有始无终。”最后,他召来那位曾让他受到胯下之辱的屠户,不但不杀他,反而还任命他为楚国中尉,并对将领们说:

“他是一个壮士。当时他侮辱我时,我难道真的不敢杀他吗?不是的。但我杀了他就不能成名,不能实现自己的抱负了,所以我忍辱而达到了现在的境地。我真该谢谢他啊,他磨练了我的意志!”

评析

“知行知止唯贤者,能屈能伸是丈夫。”

能屈能伸,即在不得志时能承受屈辱,克制忍耐,在得志时能施展抱负。

韩信就正是这样一个写照,所以,他称得上是一位大丈夫。

一般说来,能屈能伸不像是智谋,而更体现出一种器度,一种素质。但从韩信的自白来看,从孔子所谓“小不忍,则乱大谋”来看,能屈能伸也仍然是一种智谋,一种投资痛苦,回收时间较长的智谋,甚至还可以说是人生的一大智谋。

这种智谋的功夫在一个“忍”字。

所谓“心字头上一把刀,遇事能忍祸自消。”

忍得一时之气,免却百日之忧。

只有忍辱才能负重,只有忍才能屈,只有屈才能伸。

正如韩信自己所说,没有当年忍胯下之辱,哪有后来的齐王楚王?哪有后来的淮阴侯?

同样的,勾践没有当年忍会稽之辱,忍入吴之辱,哪有后来的卧薪尝胆,兴越灭吴呢?

3.以“忍”制勇,孔明以静制动千古传

宋代苏洵曾说过:“一忍可以制百勇,一静可以制百动”。这明确地道出了小忍与大谋的关系,强调了“小忍”的无形威慑力。这种小忍作为一种处世谋略来讲,非孔明运用得当最不过。孔明诸葛亮七擒孟获而不斩,忍住仇恨,终于以自己的忍让制服了叛军,保住了国家的安宁和平。

孟获是三国时期南中地区少数民族的首领,是当地很有影响的人物。他和朱褒、雍恺、高定等人勾结,推举雍恺为主帅。趁蜀国对吴国作战失败,元气大伤,刘备刚死的机会,煽动少数民族,杀死蜀国派往这一地区的官吏,公开发动武装叛乱。

南中历来就是多民族聚居的地区。三国时候,那里住着许多少数民族,是今天彝族、壮族、傣族、崩龙族的祖先。汉朝时,他们被称为“西南夷”。他们和汉族人民在一起,用劳动和智慧开发了中国的边疆,对中国的经济和文化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孟获等人在南中地区的叛乱,既破坏了各族人民和睦相处的愿望,也严重地威胁到蜀汉的政权,妨碍了诸葛亮北伐中原,统一全国的计划。为了维护蜀国的统一,诸葛亮经过积极准备,在公元225年,分兵三路,向南中进军。

在开始出兵的时侯,诸葛亮采纳参军马谡的建议:这次出征的目的,并不是把那些叛乱分子斩尽杀绝,占领他们的城池,而是要征服当地领袖人物的心,使他们心悦诚服地服从蜀汉的统治,以后不再发动叛乱。这叫做攻心为上,攻城为下。

诸葛亮出兵不久,南中地区的叛军内部起了变化。雍恺被部下杀死,孟获做了主帅。接着诸葛亮杀高定,破朱褒。这年五月,诸葛亮带领军队渡泸水,追击孟获。

由于孟获在当地群众中有一定的威望,当地少数民族和汉族都服从他的指挥,所以诸葛亮命令不准杀害他,一定要捉活的。孟获见蜀军打了进来,就起兵迎战。蜀将王平跟他对阵,开战不久,王平掉转马头往后撤走。孟获驱兵前进,沿山路追赶。忽然喊声大起,蜀兵从两旁杀出,孟获中了埋伏,只得引兵败退。蜀兵紧紧追赶,活捉孟获。

军士们把孟获押解到大营来见诸葛亮,诸葛亮问孟获:“我们待你不错,你怎么反叛朝廷?现在已被生擒,还有什么好说的呢?”接着他亲自带领孟获参观蜀军军营。问孟获:“你看我们的军队怎么样?”孟获一看,蜀军阵营整肃,军纪严明,士气旺盛,心里暗暗佩服,可是口头上并不服气。他说:“我不是被打败的,只是不知虚实,中了你们的埋伏,才被捉的。现在看了你们的军队,也不过如此。真要硬打硬拚,我们是能够取胜的。”诸葛亮笑着说:“既然这样,我放你回去。你整顿好队伍,再来打一仗吧。”说完吩咐士兵们摆上酒席,招待孟获吃了一顿,然后把他放回去。

孟获回去以后,又连续和诸葛亮一战再战,一连打了七次,被擒七次。最后一次,诸葛亮把孟获的军队引到一个山谷中,截断他们的归路,然后放火烧山。只见满山满谷烈火熊熊,把孟获的将士烧得焦头烂额,叫苦连天。孟获第七次被蜀兵活捉。

孟获又被押解到蜀军营帐。士兵传下诸葛亮的将令说:丞相不愿意再见孟获,下令放孟获回去,让他整顿好人马,再来决一胜负。孟获想了很久说:“七擒七纵、这是自古以来没有过的事情,丞相已经给了我很大的面子,我虽然没有多少知识,也懂得做人的道理,怎么能那样不给丞相面子呢!”说完跪在地上,流着眼泪说:“丞相天威,我们再也不反叛了!”

诸葛亮很高兴,赶紧把孟获搀扶起来。请他入营帐,设宴招待,最后客客气气地把孟获送出营门,让他回去。

攻下南中以后,为了巩固这次军事胜利的成果,加强蜀汉政权对这一带的统治,诸葛亮任命少数民族中的领袖人物,担任中央和地方的官吏,孟获就担任了蜀汉的御史中丞。同时,诸葛亮在南中地区实行革新,推广汉族的先进技术,开发南中。诸葛亮的这些政策、措施,对加强西南地区的统一,维护西南各族人民之间的友好联系,起了积极的作用。

评析

常言道,事不过三,忍一两次还可以,再三再四绝对不行。可是诸葛亮对孟获却捉了放,放了捉,耐着性子忍了七次。如果不是孟获服输投降,他还打算再放孟获,绝没有因为孟获的不识抬举而放弃忍耐。诸葛亮之所以这样做,目的是为了以德服人,攻克孟获的心,让他心悦诚服地归顺蜀国,不再叛乱。所以他一次又一次地忍耐了孟获的傲慢无理,以他的足智多谋,宽宏大度,以他的军事实力融化了孟获这块顽石,进而降服了整个南中地区少数民族头领,最终达到了长治久安的目的。如果诸葛亮不忍,反而一刀杀了孟获,充其量也只是消灭了一个叛头,很可能按下葫芦起来瓢,其他部落的少数民族头领还是要继续造反。由此可见,忍与不忍的区别在于,不忍只能出眼下之气,忍却能得到长远的利益。诸葛亮深谙这一点,这也正是他处世的谋略所在。这对于当今的人们来说无不是一个最好的启迪。

4.变乱之忍,刘备以高明的掩饰逃出

劫道东汉建安四年暮春的一天,以司空录尚书事名义控制了东汉朝廷的曹操,忽然心血来潮,派遣部将许褚、张辽去把左将军刘备找来。

刘备在群雄并起时聚众起兵,争霸一方,可惜时乖运蹇,屡屡受挫。建安元年,他被任命为豫州牧,暂驻徐州小沛,但喘息未定,又遭袁术、吕布夹击,他丢妻弃子,仅率关羽、张飞等数十人狼狈而逃。半路,刘备遇上了东征吕布的曹操。曹操擒杀了吕布,他才救回了妻子。由于兵马丧失殆尽,刘备只得跟曹操返回东汉的临时国都许昌,寄人离下,暂且安身。曹操或是英雄惺惺相惜的缘故,对潦倒的刘备十分敬重,他奏请汉献帝,宣布刘备为左将军。

刘备自忖是汉皇后裔,视曹操这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权臣为不共戴天的仇敌,背地里,他正与国舅董承密谋除去曹操,所以,刘备不免心虚,处处防范曹操猜忌,加害自己。平时,刘备绝少交游,常在自己住处的后园种菜,亲自耕耘浇灌,避免惹人注目。

这一天,刘备正在后园浇菜,忽听仆人来报,曹操派许褚、张辽请刘备速去曹府。刘备不知曹操的用意,只好忐忑不安地来见曹操。

曹操看见刘备,朗声一笑,说:“玄德在家干得好事!”

刘备吓得面如土色,只觉心已跳到嗓子眼了。哪知曹操又说:“你在家种菜辛苦了。”

刘备这才放下心来,答道:“无所事事,消遣而已。”

曹操与刘备来到后花园小亭坐下,亭中石几上已放了两盘青梅,一坛酒。曹操对刘备说:“早晨,我看到树上青青的梅果,忽然想到去年征讨张绣时望梅止渴的事。那日行军途中,士兵们口渴难耐,步伐渐渐放慢。我心生一计,用马鞭朝前随便一指,说:‘前面有梅林。’士兵们马上口齿生津,脚下生风,很快赶到了前线。今日看到青梅,不可不赏。正好,新造的酒正熟,所以请您来共谋一醉。”

刘备此时已完全放心了,就与曹操开怀畅饮,纵论古今。

酒至半酣,天气忽然起了变化,阴云滚滚,暴雨将至。侍者指着远处的龙卷风,请两人观赏。古人称龙卷风为天龙吸水。曹操说:“玄德知道龙的变化吗?”

刘备说:“所知不多。”

曹操说:“龙变化多端,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则吞云吐雾,小则隐身蔽形;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隐则潜伏于波涛之中。”曹操话锋一转,说:“世上的英雄,就是人中之龙。玄德征战四方,见闻广博,一定知道哪些人堪称当世英雄,请教给我听一下。”

刘备哪敢信口开河,连忙推脱,说:“我凡胎肉眼,怎能识别英雄?”

曹操听了,不觉有些不悦,说:“玄德不要过份谦虚了。”

刘备怕再推脱下去弄巧成拙,引起曹操的猜疑,就装模作样地扳着手指头数说起来:“雄居淮南的袁术,兵强粮足,可算一位英雄。”

曹操不屑地一挥手,说:“袁术哪行!我把他当作坟中的枯骨,早晚要抓住他。”

刘备又说:“虎踞河北的袁绍,出身名门,祖上四代都官至三公,门生故吏遍布天下,可是英雄?”

曹操听了一笑,说:“袁绍外貌威武,但内心怯弱;野心勃勃,却目光短浅,优柔寡断,又争功好利,不是英雄。”

刘备揣测:“刘表名列当代俊杰,声名播于天下,可是英雄?”

曹操撇撇嘴,说:“刘表金玉其外,败絮其中,怎能称为英雄。”

刘备再说:“江东的孙策,血气方刚,可算作少年英雄?”

曹操摇摇头,说:“孙策是借助他父亲孙坚的余威建立基业,不能算作英雄。”

刘备最后说:“益州牧刘璋,可能算作英雄?”

曹操拍手大笑,说:“别看刘璋出身皇室,他只配做我的一个看门狗,怎能让他称英雄!”

刘备见曹操一一予以否定,不免有些泄气,他说:“那么,张绣、张鲁等人怎么样?”

曹操哈哈大笑,说:“这种碌碌无为的小人,何足挂齿!”

刘备把手一摊,皱着眉头说:“除了这些人之外,我不知道还有谁能称为英雄。”

曹操说:“英雄者,就是胸怀吞肚天地之大志,腹蕴神鬼莫测之玄机的人。”

曹操指指刘备,又指指自己,豪情万丈地说:“当今天下英雄,只有玄德与我啊!”

刘备闻言大吃一惊,手中的筷子竟落地而不觉。恰巧,响起一阵春雷,刘备立刻掩饰说:“雷霆一震,使人胆战心惊。”

曹操用嘲弄的目光盯着刘备,说:“大丈夫还害怕区区雷声?”

刘备说:“孔子遇到疾雷暴风,都会因为敬畏上天而变了脸色,我又怎会不怕?”

一阵雷声使曹操忽略了刘备听说自己是英雄而失态的细节。一会儿,关羽、张飞寻来了,刘备便起身告辞,逃离了虎穴。

刘备回去后,对关羽、张飞说:“今日惊煞我也!”

关羽、张飞忙问何事,刘备说:“我在后园种菜,主要就是想让曹操认为我胸无大志,谁知曹操目光如炬,竟指我为英雄。”

莽张飞哇哇大叫:“曹操说得不错呀,兄长本来就是英雄嘛。”

刘备说:“曹操说我与他为当今天仅有的两个英雄。双雄不并立,他既在心目中把我当作最大的敌人,那我们住在许昌,在他的掌握中,不是随时都有性命危险吗?所以,我吃惊得掉下了筷子,幸好一阵雷声响声,让我掩饰过去。”

不久,袁术兵败势穷,放弃了淮南,北逃青州。刘备趁机向曹操自荐去追击袁术,曹操一时大意,竟同意了。刘备得令后,立即束装出城,如同出笼之鸟,兼程东进,终于脱离了曹操的掌握。

评析

“生于乱世,如果不知道临乱不惊,那么早晚要葬送掉自己的前途。刘备兵败,暂寄于曹操之处,他处处小心,韬光养晦,每日以种菜来消磨时光,常常随机应变,以高明的掩饰逃过了劫难。

孔子说过:“百行之本,忍之为止。”孔圣人认识到忍是最高策略,并且还说:“小不忍则乱大谋”,忍显示着一种力量,是内心充实,无所畏惧的表现、忍是强者才具有的精神品质。

5.以苦为乐,范蠡三致千金

范蠡辅佐越王勾践20多年,终于打败了吴,报了会稽之仇。他因为功绩卓著,被封为“上将军”。范蠡受封之后,想到越王勾践的为人,可以共患难,不可以同安乐,自己盛名之下是难以久安的,不如辞官回乡,于是他便携妻带子辞官而走了。范蠡曾对别人说:“计然的策略有七项,越国只用了五项,就成了强国,过去我用他的计策强国,现在我要用他的计策行之于治家。”

计然是春秋战国时期晋国的一位公子,姓辛名研,字文子。他游学来到越国,结识了范蠡。范蠡向他请教治国大计,两人愈谈愈投机,于是成了亲密的朋友。那时越国已沦为吴国的附属国,越王勾践刚刚被吴王释放回国,他始终不忘复仇雪耻,他也向计然请教复国之策。计然便为越国出了七计。他说:“吴越之战后,越国已元气大伤,要想重新富强起来,只有艰苦奋斗,上下同心,同时还要有一定的计划。贵国的情况是12个年头里有6个丰年,6个灾年。掌握了丰歉循环的规律,丰年时多储备粮食,以备歉年之需,就不会盲目乐观,任意浪费,歉年也不会饿死人了。”计然告诉勾践,民以食为天,粮食的生产是维持国家安危和人民生死的特殊商品,应由国家进行控制,而且国家应该鼓励农业生产。他一口气讲了七条计策,越国执行了5条。10年之后,越国变得国富民强,所以范蠡很佩服计然。他弃官从商之后,运用计然的理论经营,不久也成了巨富。

范蠡辞官之后,首先来到了齐国,隐姓埋名,自称是鸱夷子皮,意思是“酒囊子的外皮”,这样开始自己的创业历程。齐国是东方的大国,农业和工商业都很发达。范蠡父子在海边以耕种为生,辛勤劳作,合力整治生产。由于同心协力,功夫不负有心人,没有多久,他就积聚了数十万财产。由于他的能力和才干,在齐国很快成了名人。齐人听说范蠡很勤劳,很贤能,便请他出来做卿相,并且送来了相印。这是与范蠡本意相违的。他感叹道:“在家能够艰苦奋斗聚集千金,做官则能位至卿相,这是一个布衣平民最得意的事情了,但是长久受绶尊名却是不祥的事情。”于是他奉还相印,并把家产分给了朋友及邻里,自己一家只带了金银珠宝秘密地离去了。

他来到定陶(今山东省淄博),认为这里是四通八达的商业枢纽,居于天下之中,在这里谋生治产是完全可以致富的,于是在这里住下来,自称朱公,人们都称他为陶朱公。他面对新的形势,对自己的治产又作了新的调整。范蠡带领儿子们亲自耕种和牲畜,战胜了各种困难,才获得了庄稼的丰收,六畜的兴旺。他又不失时机地进行商业活动、积累资金,大胆地买进卖出,只谋取1/10的利润,买卖做得十分红火。没有过多久,他又积累了数百万的财富。天下人都知道定陶有个陶朱公,富甲天下。

有位叫猗顿的人来向范蠡请教致富的办法,范蠡告诉他,要想尽快致富,必须辛勤劳动,而且要不怕艰苦,同时多养六畜。又有人问他:“你十几年中,三次聚财至千金,家资巨万,有什么诀窍吗?”范蠡就把自己经商理财的18则说出来:“第一生意要勤快,切勿懒惰,那样什么事也干不成;第二价格要标明;第三生活要节俭,切勿奢华,奢华则钱财竭;第四是切勿滥出;第五是货物需面验,切勿滥入;第六是出入要谨慎;第七是用人要方正,切勿歪斜;第八优劣分明;第九货物要修整,切勿散慢;第十期限要限定;十一买卖要快捷,切勿拖延;十二钱财要明慎,切勿糊涂;十三帐目要稽查,切勿懈怠;十四是切勿暴躁,和气生财;十五切勿妄动;妄动则误事;十六临事要尽责;十七工作要精细,切勿粗糙;十八是切勿浮躁,浮躁失事多。”这些经验之中,几乎没有一条离开了勤劳致富,艰苦创业这个根本,所以范蠡才能在十几年之中三致千金。

评析

苦之忍,一是不惧怕艰苦,二是敢于战胜艰苦,三是乐观地面对艰苦。范蠡带领儿子们艰苦创业,三致千金,是从艰苦劳作中得到快乐。

艰苦的生活对人是一种磨炼,是对意志品质的考验,也是培养自己远大理想和浩然正气的途径。只有能够忍受住这种生活中的艰苦,也就不怕前进道路中的任何障碍了。

6.贵则自抑,郭子仪一生小心谨慎

事物总有看不透,不可料的一面,而世事诡谲,风波乍起,更非人所能目睹,所以主张立身唯谨,避嫌疑,远祸端,凡事预留退路,不思进,先思退。满则自损,贵则自抑,所以能善保其身。

唐朝郭子仪平定安史之乱的事迹已为人所熟知,但很少人知道,这位功极一时的大将为人处世却极为小心谨慎,与他在千军万马中叱咤风云、指挥若定的风格全然不同。

唐肃宗上元二年(761年),郭子仪进封汾阳郡王,住进了位于长安亲仁里的金碧辉煌的王府。令人不解的是,堂堂汾阳王府每天总是门户大开,任人出入,不闻不问,与别处官宅门禁森严的情况判然有别。客人来访,郭子仪无所忌讳地请他们进入内室,并且命姬妾侍侯。有一次,某将军离京赴职,前来王府辞行,看见他的夫人和爱女正在梳妆,差使郭子仪递这拿那,竟同使唤仆人没有两样。儿子们觉得身为王爷,这样子总是不太好,一齐来劝谏父亲以后分个内外,以免让人耻笑。

郭子仪笑着说:“你们根本不知道我的用意,我的马吃公家草料的有500匹,我的部属、仆人吃公家粮食的有1000人。现在我可以说是位极人臣,受尽恩宠了。但是,谁能保证没人正在暗中算计我们呢?如果我一向修筑高墙,关闭门户,和朝廷内外不相往来,假如有人与我结下怨仇,诬陷我怀有二心,我也会闭目塞听,错失分辩的机会。我现在这样无所隐私,不使流言蜚语有滋生的余地,就是有人想用谗言诋毁我,也找不到什么借口了。”

几个儿子听了这一席话,都拜倒在地,对父亲的深谋远虑深感佩服。

中国历史上多的是有大功于朝廷的文臣武将,但大多数的下场都不好。郭子仪历经玄宗、肃宗、代宗、德宗数朝,身居要职60年,虽然在宦海也几经沉浮,但总算保全了自己和子孙,以80多岁的高龄寿终正寝,给几十年戎马生涯划上了一个完美句号,这不能不归之于他的这份谨慎。

评析

谋略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本身一看就诡诈神秘的,另一类则是表面平淡无奇,无“神”的迹象,然而其深入则是包含了极深的玄机,不易让人识破,只是在关键时刻才显露山水,让人恍然大悟,叹服不已。这两种谋略不能说哪一种更高明一些,只是在不同的具体情况下用不同的谋略罢了。

就郭子仪这样的地位和时代而论,当时封建社会官场险恶,政治斗争激烈,而郭子仪处在他那样的地位和权势则必须时刻提防别人的陷害。而这种陷害又是难以预料的,不可能时刻盯在这方面,这就显示了郭子仪处世的大智慧:他采取开放性的方法,从而达到了“不神之神”的境界。

其实由于世间万物无不处于对立统一矛盾变化之中,事物的各个方面在一定条件下也是统一和相互转化的。当今有些人往往容易用习惯的旧眼光对事物进行衡量,因而看不到这类特殊事物本身蕴含的神奇内质,只是把它视为平凡的变体而予以忽视,直至该事物的神奇内质被揭露出来,露出奇光异彩时,才恍然叹服。所以,通过郭子仪的处世故事,我们最起码应该清楚认知一下自己的一些习惯思维是不是有些老化,是不是该进行一些革命,从而适应新的社会形势。

7.抱头藏尾,暗聚实力的朱元璋

“缓称王”作为朱元璋“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大战略的最后一个环节,实际上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

当朱升提出“缓称王”时,主要的几路起义军和较大的诸侯割据势力中,除四川明玉珍、浙东方国珍外,其余的领袖皆已称王、称帝。最早的徐寿辉,在彭茔玉等人的拥立下,于元至正十一年(公元1351年)称帝,国号天完。张士诚于元至正十三年(公元1353年)自称诚王,国号大周。刘福通因韩山童被害,韩林儿下落不明之故,起兵数年未立“天子”,到元至正二十年(公元1360年)徐寿辉被部下陈友谅所杀,陈友谅自立为帝,国号大汉。四川明玉珍闻讯,也自立为陇蜀王。一时间,九州大地,“王”、“帝”俯拾皆是。

此时只有朱元璋依然十分冷静。他明白“谁笑在最后,谁才是真正的胜利者”这个道理。所以,他坚定地采纳“缓称王”的建议。朱元璋成为一路起义军的领袖,始终不为“王”、“帝”所动,直到元至正二十四年(公元1364年),朱元璋才称为吴王。至于称帝,那已是元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的事情了。此时,天下局势已明朗,也就是说,朱元璋即便不称帝,也快是事实上的“帝”了。

与其他各路起义军迫不及待地称王的作法相比较,朱元璋的“缓称王”之战略不可谓不高明。“缓称王”的根本目的,乃在于最大限度地减少己方独立反元的政治色彩,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元朝对自己的关注程度,避免或大大减少过早与元军主力和强劲诸侯军队决战的可能。这样一来,朱元璋就更有利地保存实力、积蓄力量,从而求得稳步发展了。

要知道,在天下大乱的封建朝代,起兵割据并不意味着与中央朝廷势不两立,不共戴天。但一旦冒出个什么王或帝,打出个什么国号,那就标志着这股力与中央分庭抗礼了。因此,哪里有什么王或帝,朝廷必定要派大军前去镇压。徐寿辉称帝的第二年,元朝大军就对天完政权发起大规模的进攻。同样的道理,张士诚、刘福通等人,莫不为元军围攻。

相比之下,只有尚未称帝的朱元璋,一直到大举北伐南征前,都未受到元军主力进攻。原因之一,是朱元璋周围有徐寿辉(后为陈友谅)、小明王、张士诚势力的护卫,元军要进攻朱元璋,必须首先超过他们占据的地域。但这也不是绝对的。元军曾进攻过张士诚的六合,距离应天只有五六十公里,元军可以到六合,当然可以到应天,否则朱元璋也就不会慌慌张张地派兵救援六合了。原因之二,是朱元璋在称帝之前,一直“忍辱负重”,隶属于小明王的宋政权。当时称天下称帝者有三四个,处于摇摇欲坠中的元朝根本顾不上朱元璋这一类附于某一政权的势力。而朱元璋正是抓住了这有利契机,加紧扩大地盘,壮大力量,最后终于成为收拾残局的主宰者。

“缓称王”还避免了过多地刺激个别强大的割据政权。元末虽乱,但到最后“冠军”只能有一个。从这个意义上讲,任何一个割据政权都是皇权路上的竞争者。因此,割据政权除要与朝廷斗争外,相互之间还有“竞争”,这种“竞争”实际上就是血腥的相互残杀。正因为朱元璋“缓称王”,不但避免卷入这种残杀,而且借隶属于小明王的宋政权,一方面讨得宋政权的欢心,另一方面,也得到了宋政权的庇护,可谓一箭双雕。

评析

“缓称王”关键在一个“缓”上,在于能不能忍。一旦时机成熟,朱元璋就当仁不让了。元至正二十四年(公元1364年),军事形势对朱元璋集团十分有利,北面的宋政权已经名存实亡了,即便与朱反目,也不足为虑;东面的张士诚已成为惊弓之鸟,再成不了什么大的气候;四川的明玉珍安于现状,没有远图,对朱元璋集团构不成大的威胁;而元军在与宋军的决战中大伤元气,且又陷入内战之中,已无力南进。在这样的大好形势下,朱元璋凭借自己的强大的军队和广阔的地盘,不失时机地公开表明自己的政治主张,自立为王,对业已开始的统一战争无疑是一个巨大的促进。

同类推荐
  • 说话要有心眼 办事要有手腕

    说话要有心眼 办事要有手腕

    人生如战场,有“手腕”的人总能把事办得恰到好处。人生如舞台,有“心眼”的人总能把话说昨滴水不漏。一个人能不能在人际关系上随机应变,重要的是看你说话时会不会动“心眼”。一个能不能在社会上左右逢源,重要的是看你办事时有没有“手腕”。说话的“心眼”是搞好关系的基础。办事的“手腕”是左右成功的关键。
  • 大厚黑学:中国最成功的心理术与处世术

    大厚黑学:中国最成功的心理术与处世术

    《厚黑学》一书见解深邃.文笔流畅轻松,语言幽默隽永,既能启迪心智,增长智慧,又能让读者学会如何得心应手地应对生活中的难题,是掌握当前社会最佳的“生存法则”。《厚黑学》,一部处世奇书,问世百余年而畅销不衰。其内容涉及哲学、政治、经济学、心理学、社会学等,曾轰动中国思想界。林语堂、柏杨、南坯瑾、李敖等都曾为其作序。“厚”,不是单纯的厚颜无耻,恬不知耻,而是隐忍、宽厚与醇厚。“黑”,也不是简单的诡计多端、狡诈阴险,它更包容了睿智、谋略与高瞻远瞩的深刻内涵。
  • 人品,比能力更重要

    人品,比能力更重要

    本书内容以员工核心品质——人品为主线,秉持深厚的人文关怀,通过大量鲜活的案例与平实的语言,生动系统地诠释了人品的价值,剖析了好人品才是每一个人的黄金招牌。本书对于企业和组织全面提升凝聚力与竞争力,提升员工职业道德素质、帮助员工锤炼人品、提升工作原动力都有非同寻常的意义。本书适合所有在职人员阅读,尤其适合企业内部员工培训和政府公职人员培训。
  • 再苦也要笑一笑全集II

    再苦也要笑一笑全集II

    本书采用大量经典的充满智慧的故事和深入浅出的道理,帮你阐释心理困惑,是茶余饭后、工作之余比不可少的一本心灵励志读物。
  • 每天懂点奇妙问话术·读心术·心理掌控术

    每天懂点奇妙问话术·读心术·心理掌控术

    你是否经常向朋友袒露心扉,最后却发现他总是向其他人散布你的谣言?你是否向老板提出加薪,却因为猜不透他的心思,最终遭遇"滑铁卢"的失败。你是否因为不懂恋人的心思,最终错失一段美好的姻缘,直到现在还高声唱着《单身情歌》?请翻开本书,获取掌控他人的王牌,顺利地开启幸运之门。
热门推荐
  • 一个人的故乡

    一个人的故乡

    散文集《一个人的故乡》不仅为我们讲述了一系列关于故乡的话题,贯穿着作者全部的故乡情结和人生际遇,还让我们领略了关于故乡那份悠远的情感、那份炽热的情怀、那份纯情的寄托。
  • 若天非聆

    若天非聆

    世上有许许多多的人和事,在某一个地点,某一个时间,,,或许会有奇迹发生,而茹若林却在对的时间,对的地点遇到了错的人......
  • 三国之峥嵘岁月

    三国之峥嵘岁月

    李澈在血与火中救出了公主,平淡中与公主生活在一起,不料一张黄纸告示让他疲于奔命,转眼入狱……为搏一线生机,李澈不得不铤而走险,以三月之期与九阶气师越兴定下以男人尊严为名的生死战……且看李澈到底能否战胜越兴,搏出自己的一条命,搏出自己的一片天!(修为等级:气徒,气师,气灵,气宗,气尊,气圣,气王,气帝,气皇。气徒气师以阶为分,气灵气宗以星为分,气尊气圣以阳为分,气王气帝以地位分,气皇以天为分。)
  • 一念成然

    一念成然

    只要你一想到我,我就会立刻出现在你面前。世界上最幸运的,是在你爱着的同时,发现你爱的那个人也恰好在爱着你。青梅竹马,一个脑子迟钝一个却是闷骚过头。姐弟恋情,一个太过执着一个却是喜欢逃避。且看两只小白如何发现爱……
  • 人月传奇

    人月传奇

    2060年地球陷入超级AI控制,数以万计的人类背井离乡逃往月球基地。默默无闻的软件工程师Tony,在空气隔离舱执行任务遭遇陨石撞击爆炸,抢救时被萌妹艾米误注射新研发的纳米血清,却因祸得福获得超强自愈机能,平凡的命运从此巨变,并和艾米一起发现了月球深埋的秘密。月球隐藏何种真相?Tony能否拯救人类?AI危机从何化解?克隆虐恋如何演绎?《人月传奇》重磅推出!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精分上仙:仙君,约不约

    精分上仙:仙君,约不约

    佣兵界里一名佣兵出门买个烧饼一脚踩空,沦为失踪人员。睁眼醒来睡在破屋里也就罢了,为什么这里人人都爱在头上顶个进度条?还分红蓝两色。实力不行灵根太差沦为家族底层人物后还被心上人被退了婚?贺碧水于深夜中一刀破天毁了另择他人的心上人样貌。君有两意,她相决绝。从此踏上修仙之路,从底层人物一步一步往上爬起。滚过泥浆、斩过恶犬、受过屈辱也在所不惜,誓要做那登天之人。
  • 优雅公主Vs魅惑王子

    优雅公主Vs魅惑王子

    女主角的妹妹为寻找女主角【姐姐】,同时计划了报仇,但是她的姐姐【女主角】也计划了报仇的所有事情,虽然女主角她知道她妹妹和哥哥在哪里,但是她妹妹和哥哥却不知道她在哪里......整个事情就是一个方程式……
  • 亡灵永不为奴

    亡灵永不为奴

    那些骷髅命令夏尔去打猎,但他一点都不情愿,因为它们的猎物有点奇怪……就是把人砍死了,尸体拉回城里卖……骷髅:“人可以狩猎怪物,怪物凭什么不能猎人?”夏尔:“你说的好有道理我竟无言以对。”
  • 重生之冒牌仙贵

    重生之冒牌仙贵

    自混沌降临,天界崩塌,仙神陨落,下界圣龙大陆,人,魔,妖三分天下,人类三帝国,通天魔族三十六王国七十二领,妖族大联盟,争乱不休。落魄的纹身师罗云末日之夜被漫天雷电劈中,灵魂穿越,附身在汉帝国十大学院之水镜学院的仙魔族少年身上,正所谓落毛的凤凰不如鸡,下界的仙民象根草,虽有仙神血脉,却修炼艰难,难有寸进,成了当之无愧的废柴。但金子总是会发光的,好歹也是仙家后裔,种种机缘之下,罗云成功冒充魔族贵族,自此一发不可收拾,冒牌贵族也是贵族,照样横行霸道街上走,金银美女怀里搂,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且看冒牌仙贵如何搅动天下,纵横大陆,重建天界!
  • 煅骨

    煅骨

    他问:“因何你天赋凛然?”猪脚:“或是因为骨癌。”又问:“因何你的骨甲,异于常人?”猪脚:“也因为骨癌。”复问:“因何你的忍耐力,如此强大!”猪脚:“归根结底,应该还是因为骨癌。”再问:“能不能告诉我,怎么才能得上骨癌……”猪脚:“……有病!”这是一部全新题材的玄幻小说,没有魔法,没有仙侠,更没有什么亡灵,这是一片热血的大陆,这是煅骨者的天下,且看主角怎样以残病之躯,闯出自己的一片天地。每日双更,早晚8:00上传新章,不定期爆发!起点中文书友俱乐部2381436(诚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