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890000000014

第14章 《庭训格言》

康熙帝辑撰

“撰主简介”

康熙帝(公元1654—1722)姓爱新觉罗,名玄烨。顺治皇帝第三子。在位六十一年之久。九岁即位,十四岁亲政。十六岁时,智擒辅命大臣鳌拜。自此,“天下大小事务”皆“一人亲理”。曾平定“三藩”之乱;1683年派兵统一台湾;两次雅克萨之战,给侵略中国黑龙江流域的沙皇俄国殖民者以沉重的打击;三次亲征图谋分裂祖国、不断发动叛乱的准噶尔贵族葛尔丹;坚决反对罗马教皇干涉中国内政的行径;为维护中国的主权和统一,创立了丰功伟绩。为了振兴社会经济,不顾守旧派的反对,采取了诸如废除“圈地令”、实行更名田、奖励垦荒、调整工商业政策等一系列革新措施,从而使清朝前期封建经济迅速恢复并有较大发展。注重传统文化,曾组织人力注释儒家经典,编辑了《古今图书集成》《康熙字典》等。同时,虚心学习西方科学技术文化,曾聘用外国传教士并向他们学习天文学、数学、医学、地理学、哲学、音乐、绘画等。终其一生,他既是一位中国封建社会大有作为的最高统治者,又是一位对中国历史上有杰出贡献的政治家、军事家和学者。

康熙对于家教问题也非常重视,所实行的办法也比较成功。从他之后即位的雍正、乾隆、嘉庆等有作为的皇帝身上,可以看到其家教思想和办法的影响。因此赵翼称颂说:“本朝家法之严,即皇子读书一事,已迥绝千古。”“我朝谕教之法,岂惟历代所无,即三代以上,亦所不及矣。”(《簷曝杂记》卷一,《皇子读书》)康熙在世时曾有圣谕十六条,至雍正元年于每条之下加以演绎和注释,汇编成《圣谕广训》此外,康熙平时在宫中还经常给皇子以教诲,皇子允禛即位后于雍正八年加以追述,汇编成《庭训格言》,凡一卷,二百四十有六则。今特将《庭训格言》作一简要介绍,以飨读者。

仁者无不爱

“原文”

仁者无不爱。凡爱人爱物,皆爱也。故其所感甚深,所及甚广。在上则人咸戴焉;在下则人咸亲焉。已逸,则必念人之劳;已安,而必思人之苦。万物一体,痌瘝切身,斯为德之盛、仁之至。

—节录自《钦定四库全书·圣祖仁皇帝庭训格言》

“译文”

仁人君子无所不关爱。他的爱人、爱物,都是仁爱之心的表现。所以,他的感受很深,所涉及的东西很广。他作为统治者,人们都尊奉、拥护他;他下来时,人们都愿亲近他。他自己安闲时,就会想到他人的辛劳;他自己安适时,就会想到他人的辛苦。他对万事万物一视同仁,别人的痛苦就如同自己的不幸。这就叫做最高的道德修养、最可贵的仁爱之心。

“评析”

篇中强调仁人君子不但要泛爱众,而且要设身处地、多为他人着想,与人民同甘共苦。康熙帝身位封建社会最高统治者,能有这种思想,诚属难能可贵。

得人心者得天下

“原文”

尔等见朕时常所使新满洲数百,勿易视之也。昔者太祖、太宗之时,得东省一二人,即如珍宝爱惜眷养。朕自登极以来,新满洲等各带其佐领或合族来归顺者,太皇太后闻之,向朕曰:“此虽尔祖上所遗之福,亦由尔怀柔远人,教化普遍,方能令此辈倾心归顺也。岂可易视之?”

圣祖母因喜极,降是旨也。

—节录自《钦定四库全书·圣祖仁皇帝庭训格言》

“译文”

你们见我经常派往新满洲的使者有数百人之多,可不要看轻这件事呀。过去,太祖、太宗在位时,能得到东三省来的一两个人,往往视为珍宝,十分爱惜、关注,特别给予照顾。自从我即位以来,新满洲地方的首领们纷纷带领他们的部下佐领官、或者全族之人,前来归顺我们清朝。太皇太后听说后,就对我说:“这虽然是你的祖辈留下来的福分,也因为你安抚边远之人,让政教风化遍及全国,所以才能使得这些人真心前来归顺。怎么可以看轻这件事呢?”圣祖母因此十分高兴,特下达这一圣旨。

“评析”

篇中强调远民来归,系国家大事。身为一国之君,切勿掉以轻心。这说明,康熙统治时期,中国出现空前统一的局面,不是偶然的,与他的无远不至的爱国、爱民之思,不无关系。

以德服人是根本

“原文”

王师之平蜀也,大破逆贼王平藩于保宁,获苗人三千,皆释而归之。

及进兵滇中,吴世璠穷蹙,遣苗人济师以拒我,苗不肯行,曰:“天朝活我恩德至厚,我安忍以兵刃相加遗耶?”夫苗之犷猂,不可以礼义驯束,宜若天性然者。一旦感恩怀德,不忍轻倍主上,有内地士民所未易能者,而苗顾能之,是可取之。子舆氏不云乎:“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宁谓苗异乎人而不可以德服也耶?

—节录自《钦定四库全书·圣祖仁皇帝庭训格言》

“译文”

我们大军平定四川时,曾在保宁大败叛将王平藩,俘获三千多苗族人,但却把他们全都释放,让他们各自回家。等到我军进军云南中部时,吴世璠已经山穷水尽,只好派人要苗族人支援他的部队,以抵拒我们天朝大军。苗族人却不肯按他的要求办事,他们表示:“大清王朝曾让我们活命,而对这样的深恩大德,我们怎么忍心以武力相对来作为回报呢?”我们都知道,苗族人生性蛮横,简直不可以用礼义使他们驯服,受约束,这就好像他们天性如此似的。但是,他们一旦产生感恩和怀念别人的好处的感情,就不忍心轻易地背叛主人和上级。他们在这方面的表现,是内地读书人、平民百姓很难做到的,而苗民反而做得很好。这是很可取的。孟子不是说过这样的话:“以力征服他人者,别人并不是心服,而是怪自己的力量不够。只有用德去征服他人,才能使人家心悦诚服。”难道说苗民就和一般人不同,不可以用德去征服他们吗?

“评析”

篇中用平定“三藩”之乱时释放苗民产生的良好效果为例,说明以力服人,人不心服;以德服人,心悦诚服的道理。当然,这里的“德”,主要是指以儒家思想为中心的德行教化。

仁者以万物为一体

“原文”

仁者以万物为一体,恻隐之心,触处发现。故极其量,则民胞物与,无所不周;而语其心,则慈祥恺悌,随感而应。凡有利于人者,则为之;凡有不利于人者,则去之。事无大小,心自无穷,尽我心力,随分各得也。

—节录自《钦定四库全书·圣祖仁皇帝庭训格言》

“译文”

仁人君子对世间万事万物,一视同仁。他们富于同情之心,时时处处都有表现。大而言之,仁人君子是以民为同胞,以物为同类,泛爱一切人与物,其仁爱之心遍及万物。谈到他们的心,则慈祥、友爱之心,随感而产生。凡是有利于他人的,就去做;不利于他人的,就除掉它。世间的事有大有小,而仁爱之心却是无穷无尽的。一个人只要尽了自己的心和力量,做什么事都会得到同样的助人之乐。

君子以自强不息

“原文”

世人皆好逸而恶劳,朕心则谓人恒劳而知逸。若安于逸则不惟不知逸,而遇劳即不能堪矣。故《易》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由是观之,圣人以劳为福,以逸为祸也。

—节录自《钦定四库全书·圣祖仁皇帝庭训格言》

“译文”

世间之人都偏好安逸而不爱劳动,我的想法是,一个人只有经常劳苦才能领会到真正的安逸。如果他安于逸乐而不求上进,那他就不懂得什么是真正的逸乐;而且一碰上劳苦之事,他就会不堪忍受。所以《易经》上说:“上天和自然界万事万物都是在不停息的运动中存在着并延续不断,君子应该勉力自强,一刻也不要放松。”从这点看,圣人是以劳苦为有福,以贪图安逸为致祸的原因。

“评析”

篇中从劳、逸的辩证关系和世界万物运动不息的道理,批判了世人中好逸恶劳的思想,并指出一个人要想有所作为,一定要以劳为乐。

立志并勤学者可为圣贤

“原文”

子曰:“志于道。”夫志者,心之用也。性无不善,故心无不正。而其用则有正不正之分,此不可不察也。夫子以天纵之圣,犹必十五而志于学。盖志为进德之基,昔圣昔贤莫不发轫乎此。志之所趋,无远弗届;志之所向,无坚不入。志于道,则义理为之主,而物欲不能移,由是而据于德,而依于仁,而游于艺,自不失其先后之序、轻重之伦,本末兼该,内外交养,涵泳从容,不自知其入于圣贤之域矣。

—节录自《钦定四库全书·圣祖仁皇帝庭训格言》

“译文”

孔子说:“当有志于道。”“志”这个东西,是“心”的功用。人性没有不善的,所以人心也没有不正的。但“心”的功用则有正、邪之分。对此,我们不可以不分辨清楚。孔夫子凭着上天赋予的圣明,还在十几岁时就有志于学。所以说,“志”是一个人道德修养发展的基础。古代的圣人、贤者没有不从立志开始的。志向的发展,是不论多远,它没有达不到的;志有所向,则会无坚不入,任何困难都能克服。一个人如果有志于道,那么,他将以义理作为主体,而任何物质欲望都不能改变他的志向。从这点出发,一个人的志向有道德为根据,以仁为依靠,又有着学艺的良好修养,那就不会失却其中先后、轻重的次序,本末都能照应到,内外都受到应有的陶冶,还可以从容不迫地深入领会一切。达到了这种状况,自己已进入圣贤的行列却还没有察觉呢。

“评析”

篇中从志与道、志与心的关系,比较深入地阐述了立志的意义和如何立志的问题,强调一个人只要立志,再经过后天的努力,也可成为圣贤。从这位大有作为的君主所处的时代来看,这无疑是振聋发聩之言!

圣贤不是天生的

“原文”

人之为圣贤者,非生而然也,盖有积累之功焉。由有恒而至于善人,由善人而至于君子,由君子而至于圣人,阶次之分,视乎学力之浅深。

孟子曰:“夫仁亦在乎熟之而已矣。”积德累功者亦当求其熟也。是故有志为善者,始则充长之,继则保全之,终身不敢退,然后有日增月益之效。故至诚无息,不息则久,久则征,征则悠远,悠远则博厚,博厚则高明。其功用岂可量哉!

“译文”

一个人能成为圣贤,并不是生下来就如此,而是日积月累逐渐形成的。由有恒心的人逐渐发展为有道德的人,又由有道德的人发展为君子,再由君子发展为圣人。这其间高下等级的区分,取决于一个人的学问成就,造诣的浅深程度。孟子说:“达到仁的境界,也需要积累之功啊!”注意积累功德的人也要等到水到渠成,始见成效。因此,有志于为善的人,开始之时要充实、发展,继而要巩固、发展,终其一生不敢后退。那么,有一天自然会收到日积月累、不断扩充的成果。所以,完全的真诚之心会使人自强不息,永不停止自然长久;长久自然会有征验;有了征验心胸自然会开阔;心胸开阔则识见广博;识见广博自然思想高明。总之,积累的作用是无法计算得清楚的啊!

“评析”

篇中指出圣人、君子亦非天生,而是靠矢志于学者毕生坚持不懈的努力。努力大小,积累多少,形成一个人学力的高下,造成其成效的不同档次。在这里,强调的是后天的努力,是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精神。而这些对于后人来说,是有教益的。

读书须与事理相结合

“原文”

道理之载于典籍者,一定而有限,而天下事千变万化,其端无穷。

故世之苦读书者,往往遇事有执泥处,而经历世故多者,又每逐事圆融而无定见,此皆一偏之见。朕则谓当读书时,须要体认世务;而应事时,又当据书理而审其事。宜如此,方免二者之弊。

—节录自《钦定四库全书·圣祖仁皇帝庭训格言》

“译文”

记载于经典书籍中的道理,都是确有所指和有限的;然而天底下的事情,千变万化,其头绪、起始无穷无尽。所以,世界上刻苦读书的人,遇事时往往固执不知变通;而那些经历多、富于世故者,又往往是遇事时随机应变而无定见。这两种人的认识都带有片面性。我的看法是,一个人在其读书时,必须同时体察、认识时务;当其办事时,又应当依据书本上的道理而审察所办之事。只有这样做,才能避免上述两种人存在的弊端。

“评析”

篇中强调读书和实践相结合,才能既通道理,又能应付时务。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两者结合起来,才能学到真知识、真本领。

对人不可求全责备

“原文”

孔子云:“先行其言,而后从之。”如宋周、程、张、朱诸儒,皆能勉行道学之实,其议论皆发明先圣先贤之奥旨。又若司马光,乃宋朝名相,观其编辑《资治通鉴》,论断古今,尽得其当,可谓言行相符,然未尝博道学之名也。今人讲道学者,徒尚语言文字,而尤好非议人,非惟言行不符,而言之有实者,盖亦寡矣。朕不尚空言,惟务实行,尤不肯非议人。盖以人各有短长,弃其所短而取其所长,始能尽人之材。若必求全责备,稍有欠缺即行指摘,非忠恕之道也。

—节录自《钦定四库全书·圣祖仁皇帝庭训格言》

“译文”

孔子说:“先按要说的道理行事,然后再讲道理。”诸如宋代的周敦颐、程颢、程颐、张载、朱熹这些大儒家,他们都能勉力将所主张的道学付诸实践,而他们所议论的又都是关于如何阐明、发挥先圣先贤们理论、思想的要旨。又如司马光,他是宋朝著名的宰相,看他所编纂的《资治通鉴》,论述、评定古今历史,全都讲得头头是道。这就叫言行一致。然而,他们自己并不去争道学之名。现今之人讲到道学,只崇尚语言文字,尤其爱好责难、讥议他人。不仅是言行不一,而且说话、议论比较实在者,也不多见了。因为,每个人都各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只有抛弃别人的短处,吸取他人的长处,才能充分发挥一个人的才能。假如一定要求别人尽善尽美,一旦他人稍有欠缺之处,就指责不已,这就不是忠诚、宽恕之道。

“评析”

篇中以宋儒周、程、张、朱和司马光为例,强调学习古人,当言行一致;对待他人,不可求全责备。认为好非议人,非忠恕之道。这些处世之道,至今仍可资借鉴。

《尚书》等经典为帝王必读之书

“原文”

《书经》者,虞、夏、商、周治天下之大法也。《书》传序云:“二帝三王之治本于道,二帝三王之道本于心,得其心则道与治固可得而言矣。”盖道心为人心之主,而心法为治法之原。精一执中者,尧、舜、禹相授之心法也。建中建极者,商汤、周武相传之心法也。德也仁也,敬也诚也,言虽殊而理则一,所以明此心之微妙也,帝王之家所必当讲读,故朕训汝曹皆令习读。然《书》虽以道政事,而上而天道,下而地理,中而人事,无不备于其间,实所谓贯三才而亘万古者也。言乎天道,《虞书》之治,历明时可验也;言乎地理,《禹贡》之山川,田赋可考也;言乎君道,则典谟训诰之微言可详也;言乎臣道,则都俞吁咈告诫敷陈之忠诚可见也;言乎理数,则箕子《洪范》之九畴可叙也;言乎修德立功,则六府三事、礼乐兵农,历历可举也。然则帝王之家固必当讲读,即仕宦人家有志于事君治民之责者,亦必当讲读。孟子曰:“欲为君尽君道,欲为臣尽臣道,二者皆法尧舜而已矣。”在大贤希圣之心,言必称尧舜。朕则兢业自勉,惟思体诸身心,措诸政治,勿负乎天祐下民作君作师之意已耳。

—节录自《钦定四库全书·圣祖仁皇帝庭训格言》

“译文”

《尚书》这部经典总结了虞舜和夏、商、周几代治理国家的根本大法。《尚书》传序中说:“尧舜二帝和夏禹、商汤、周文武三王论治是依据‘道’,二帝三王所遵循之‘道’,则本于‘心’。懂得这里所说的‘心’的意思,那么,关于什么是‘道’,如何能‘治’,都可以达到并道其详。”其实,“道心”是“人心”的主体,而“心法”是“政治法令”的本原。只有尧舜禹传授给我们的心法,才算得上精粹纯一、中正不阿的了。而商汤、周武遗传下来的心法,才能被称为立国求治的楷模。古人所说的“德”也好,“仁”也好,“敬”也好,“诚”也好,字面不同,其道理却是一样的,都是用来阐明“心”的微妙之处。帝王之家一定要重视学习,所以我教训你们,要你们都诵读《尚书》。虽然,《尚书》主张以“道”施政办事,但上至自然规律,下至山川土地的环境形势等地理事项,中及世间种种人事,没有不包涵于“道”之中的。它实在称得上贯穿于世间万事万物和古往今来的全部历史了。《虞书》论“治”与“天道”的关系,可以见证于有明一代的历史;《禹贡》关于山川地理的理论,仍可以从今天的田赋问题中加以考查到;谈到为君之道,则从《尧典》《大禹谟》《汤诰》和《伊训》等篇章的精微之言中,能比较详尽地获得应有的知识;而要讲臣道,从这些书中君臣间的论政问答、气象雍睦之词和为臣者谒尽忠诚的进谏、陈述之文中,则可以比较清楚地了解到;要谈“理数”等道理,那么就要知道箕子所作《洪范》的《九畴》篇,论述得透彻;提到修养德行、立功建业之类事,则书中一一列举的有关政府机构、职能分工等内容将有助于你。由此可见,不仅是帝王之家一定要学习《尚书》之类的经典,就是那些仕宦人家出身且有志于为君上做事、为治理民众尽心尽责者,也一定要学习这部经典。孟子说过:“要想使为君者尽君道,为臣者尽臣道,这两方面都只有效法尧舜这一种方法了。”像孟子这样的至贤至圣之人,他们所想的、所说的,都离不开尧舜。而我则只有兢兢业业、不断自勉,只想把尧舜的思想品德、理想抱负等实践于自己的身心,推行于今天的政治,以求不要辜负上天让我护佑下民、为君为师的好意。

“评析”

篇中从《尚书》之于帝王之道的功用的分析出发,阐述了“修齐治平”的道理。这种认真借鉴历史经验的态度和一定程度上为国为民的目的,确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读书以明理为要

“原文”

读书以明理为要。理既明则中心有主,而是非邪正自判矣。遇有疑难事,但据理直行,得失俱无可愧。《书》云:“学于古训乃有获。”凡圣贤经书,一言一事俱有至理,读书时便宜留心体会,此可以为我法,此可以为我戒。久久贯通,则事至物来,随感即应,而不特思索矣。

—节录自《钦定四库全书·圣祖仁皇帝庭训格言》

“译文”

读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明白道理。一个人懂得道理,他的内心就有了主心骨,那么是非邪正也就能分清了。遇上疑难的事情,他只要凭据道理,勇往直前,不管事情办得好还是不好,他都无愧于人。《尚书》上说:“学习了古人的法则、教诲,就一定有所收获。”大凡古圣贤的经典著作,所说的每句话、每件事,都有很深的道理,读书时就应该留心体会其中的意思,这段话我可以效法,那件事我可引以为戒。这样,时间长久了,书本上所讲的道理都全然理解了,那么,无论遇上什么人、什么事,脑子里便会想出相应的办法来,甚至用不着你特意去思考了。

“评析”

这一段话主要是讲读书与明理的关系。古代典籍积累了前人丰富的经验和教训,确实可以借鉴。不过,更重要的还在于自己的社会实践。关于这点,至今仍有启迪意义。

实践出真知

“原文”

凡事只空谈,若不眼见,终属无用。《诗》云:“伯氏吹埙,仲氏吹箎。”然而实见埙箎者有几人?一岁除日乾清宫正陈设乐器,朕召南书房汉大臣、翰林等降旨云:“尔等凡作诗赋,多以埙箎比兄弟,问尔埙箎之形如何,皆云不知。因命内监将乐器中埙箎取与伊等观看。伊等看毕,欣然称奇。以为臣等惟于书中见之,即随口空谈,谁人实见埙箎?今日方得明白也。”凡事皆如此,必亲见亲历始得确实。若闻之他人或书中偶见,即据以为言,必贻笑于有识之人矣。

—节录自《钦定四库全书·圣祖仁皇帝庭训格言》

“译文”

凡事只会空谈,如果没有亲眼看见,那他所说的这一切,是毫无用处的。《诗经》上说:“哥哥吹埙,弟弟吹篪。”然而真正见过埙篪的又有几人呢?有一年除夕日,乾清宫内刚好陈设着各种乐器,我便把南书房的汉族大臣、翰林等招来,对他们说:“你们大凡写诗作赋时,常常以埙篪比喻兄弟。我要问问你们,埙篪到底是什么形状?”他们都回答说不知道。我便命太监把乐器中的埙篪取出给他们观看。他们看了后,高兴地连声称奇。还说他们只在书本中见到埙箎之名,就随口空谈起来,谁也不曾亲眼得见埙箎,今天才弄明白了。任何事情都要这样,一定要亲眼见到、亲身经历,才能获得确实的了解。如果只从别人那里听说,或在书本上偶尔见到,便以此为据,人云亦云,这一定要被真正有识之人所笑话的。

“评析”

此篇以埙箎为例,说明只有书本知识,便夸夸其谈,最终是要贻笑大方的。由此强调:读书是学习,实践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

学礼以立身处世

“原文”

礼之系于人也大矣!诚为范身之具,而兴行起化之原也。礼仪三百,威仪三千,大而冠昏丧祭朝聘射飨之规,小而揖让、进退、饮食、起居之节,君臣上下赖之以序,夫妇内外赖之以辨,父子、兄弟、婚媾、姻娅赖之以顺而成。故曰:动容中礼而天德备矣,治定制礼而王道成矣。

《礼经》,传之者十三家,而戴德、戴圣为尤,著圣所传四十九篇,即今之《礼记》是也。其余四十七篇,虽杂出于汉儒之说,亦皆传述圣门格言,有切于身心之要旨。尔等所习本经既熟,正当学礼。孔子曰:“不学礼,无以立”。其宜勉之。

聘:聘礼,古代诸侯间互相聘问之礼。射:射礼,古代贵族男子重武习射,常举行射礼。飨:飨射,古礼仪名,飨食宾客。

“译文”

礼记

礼与人的关系很大。它的确是能使一个人的行为变得规范,变得合乎法度的重要手段,它也是人类社会运动不息的原动力。三百条礼仪,三千条威仪,大而言之,它们是冠礼、婚礼、丧礼、祭礼、朝仪、聘礼、射礼、飨射之礼所依据的规矩;小而言之,大凡宾客相见时的揖让之礼、侍奉长上的进退之礼,以及吃饭、起居中的种种礼节,都有章可循。君臣之间、上下之间,因为它们而有序;夫妇之间、内亲外戚之间,因为它们而有所差别;父与子、兄和弟、婚姻与姻亲等等关系,也因此而顺序清楚,彼此和谐。《礼经》传下来的有十三家之多,但只有大戴、小戴所删本最好。小戴删本有孔子所传四十九篇,也就是我们今天所看到的《礼记》。此外的四十七篇,虽然分别出于汉代儒家学者之手,但也都是流传的、祖述儒家圣贤的格言,同样也有切合我们身心所需的重要内容。你们所学习的基本经典,既已熟悉,正好学习礼仪。孔子说过:“不学礼,便无法立身。”你们应当为努力学礼而互相勉励呀!

“评析”

篇中告诫儿孙,皇家子弟必须带头认真学礼、认真守礼,用礼仪来规范每个人的行为,进而协调相互间的关系,以求达到建立起君臣、父子、夫妇、上下、内外之间井然有序的封建秩序,确保王朝统治的长治久安!

礼之用者和为贵

“原文”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盖礼以严分,而和以通情分。严则尊卑贵贱不逾,情通则是非利害易达。齐家治国平天下,何一不由于斯?

—节录自《钦定四库全书·圣祖仁皇帝庭训格言》

“译文”

有子说过:“推行礼时,‘和’是很重要的。先王的治国之道,就以‘礼’‘和’兼用为好。如每事小大都用礼而不用和,那就会有些事行不通。但懂得‘和’而实行调和,却不用‘礼’节制之,也会有所难行。”这是因为,“礼”主要以严辨别,而和则是以交流感情区分之。因为严,则尊卑贵贱互不超越;情通,则是非利害关系的道理也容易理解。要想整治好家庭、治理好国家、安定好天下,没有一样不通过“礼”与“和”兼用才能达到目的的。

“评析”

康熙帝在篇中告诫儿孙,要行“礼”制,必须尽力做好人和的工作。因为“礼”是原则,“和”是策略,以严格区分尊卑贵贱为主要内容的“礼”是丝毫不能违反的,但不采用调和人心的策略,礼是不易推行的。由此,我们可以清楚地了解“礼”与“和”的封建本质。但是,如果除却封建的因素,篇中所言的“和为贵”,其意义至今仍可资借鉴。

广开言路以明辨是非

“原文”

人君以天下之耳目为耳目,以天下之心思为心思,何虑闻见之不广?舜惟好问好察,故能“明四目,达四聪”,所以称大智也。

—节录自《钦定四库全书·圣祖仁皇帝庭训格言》

“译文”

做皇帝,一定要以天下人的耳目为自己的耳目,以天下人的心思为自己的心思,这样就不怕自己的所见所闻不广。舜正是由于他喜好打听,喜好调查,所以,他才能够广开四方之视听,洞察天下的情况,也正因如此,他才被后人称之为大智者。

“评析”

篇中着重强调的是,应该广开言路,体察民情,注重调查研究,这样才能比较地了解国情,比较地了解民心、民意。撇开其维护至高无上地位的动机和目的,这里所说的以天下人之耳目为耳目,以天下人之心思为心思,确实是治国者必须牢记和切实执行的真理。

用人应做到赏罚分明

“原文”

国家赏罚治理之柄,自上操之。是故转移人心,维持风化,善者知劝,恶者知惩。所以代天宣教,时亮天功也。故爵曰“天职”。刑曰“天罚”。明乎赏罚之事,皆奉天而行,非操柄者所得私也。《韩非子》曰:“赏有功,罚有罪,而不失其当,乃能生功止过也。”《书》曰:“天命有德,五服五章哉!天讨有罪,五刑五用哉!政事懋哉懋哉!”盖言爵赏刑罚,乃人君之政事,当公慎而不可忽者也!

—节录自《钦定四库全书·圣祖仁皇帝庭训格言》

“译文”

国家实行赏罚、治理百姓的权力,是从上面操纵、掌握的。所以,才能转变人心,维持社会风化。为善之人会知道将受到的勉励,为恶之人也会知道将受到的惩罚。这就是所谓代替上天宣达教化、时时辅助上天建立大功的意思。因此,礼器爵上写道:“天职(上天的职责)。”而刑鼎上则写道“天罚(上天的惩罚)。”可见,赏罚之类事情,系奉天意而行之,绝不是掌权者凭个人私意而可以为所欲为的。《韩非子》说过:“奖赏有功者,处罚有罪者,倘能准确而无误,那就会产生促成人们立功,防止他们做错事的效果。”《尚书》上也说:“上天授命给有德之人以表示尊卑有别的五色章纹的五等服制(指天子、诸侯、卿、大夫、士五个等级)。上天用五种刑法、五种施刑办法以征讨那些有罪者,国家政事才能兴旺发达啊!”这些都是在说,奖赏、刑罚这类事情,都是为人君者的政治事务,应当公正、慎重,万万不可掉以轻心!

“评析”

篇中从代天行使、天意的高度,强调赏有功,罚有罪,都是关系重大的国家政事,切忌出自私心,也不要掉以轻心。这种表述问题的方法虽带有君权神授的色彩,但所强调、所主张的问题却是对的。

赏罚之中众谋与独断两者不可偏废

“原文”

舜好问而好察。迩言不自用而好问,固美矣;然不可不察其是否也,故又继之以好察。孟子论用人、用刑则曰:“询之左右及诸大夫,及国人,可谓不自用、不偏听而谋之广矣,然终必继之以察而实见其可否,然后信之。”至若舜又曰:“官占惟先蔽志,昆命于元龟,朕志先定,询谋佥同,鬼神其依,龟筮协从。”箕子亦曰:“汝有大疑,谋及乃心,谋及卿士,谋及庶人,谋及卜筮。”此则又先断之以己意,然后参之于人与鬼神。可见古之圣人或先参众论,而后审之以独断。或先定己见,而后稽之于人神。其慎重不苟如此,盖众谋独断,不容偏废,但先后异用而随事因时可耳。

—节录自《钦定四库全书·圣祖仁皇帝庭训格言》

“译文”

舜处理事情时,既喜欢向人征询意见,也注意认真去考核。倾听左右亲近的话广泛征求意见,而不自以为是,这确是一种美德。然而,不能因此而不亲自观察、考核这件事是否如人们所言。所以,还要自己亲自去作进一步的考察。孟子论述到用人、用刑问题时则这样说:“要向左右之人、向各位大夫和国人征询意见,这就叫不自以为是、不恃自己的聪明才力行事,不偏听一面之词而考虑问题比较广泛。然而,最终一定要继续进行考察,以便亲自了解实际情况,对照人们所说,然后才能相信。”至于舜,他还说过:“卜官的占断,必须是自己先下决心,然后问命于龟卜。我的心志先定,然后征询众人的意见,再问问鬼神,听命于占卜。”箕子也曾说过:“你若有大问题,先用自己的心想想,再听听卿士、百姓的意见,继而用卜筮算。”这种方法是先取决于自己的考虑,然后再参考他人和鬼神的意见。由此可见,古代圣人或者是先参考众人的意见,再靠独自决断来确定办法;或者先确定自己的看法,而后通过别人的意见、鬼神的意旨加以考核。他们之所以这样慎重、认真,是因为众人商量和个人决断两者不可以举此而遗彼。只是因事因时,这两方面或先或后有所不同而已。

“评析”

篇中以古人为例,说明众谋和独断不可偏废。既要广泛征求他人的意见,同时又要亲自作调查研究,并对问题有自己的考虑。

“竭其心思”又“能取于众”乃可为圣人。

“原文”

天下事物之来不同,而人之识见亦异。有事理当前,是非如睹,出平日学力之所至,不待拟议而后得之,此素定之识也;有事变倏来,一时未能骤断,必待深思而后得之,此徐出之识也;有虽深思而不能得,合众人之心,其间必有一当者,择其是而用之,此取资之识也。此三者,虽圣人亦然。故周公有继日之思,而尧舜亦曰畴咨稽众。惟能竭其心思,能取于众,所以为圣人耳。

—节录自《钦定四库全书·圣祖仁皇帝庭训格言》

“译文”

天下事物来源不一样,而人们对其之认识也就不尽相同。现有事理在前,其是非一看就清楚,运用自己平时全部学识,不需设计、策划,就可以作出决断,这叫做素定(平时预定的见识能力)之识;也有事件突然发生,一时间未能迅速决定应付之策,而要深思熟虑后才拿出办法来,这叫做徐出之识(慢性思维型);还有一种,虽然深思熟虑也拿不出办法来,但能综合众人的想法,这些想法中一定有可行者,把它选择出来加以利用,这叫做取资之识(选择、利用思维方式)。这三种筹划方式,就连圣人也要采取、利用,所以周公有连日思考问题之时,而尧舜也说要访问他人,考察众人的意见。总之,唯有能够竭尽自己的心思,又能博取众人的意见,这就可以成为圣人了。

“评析”

篇中从人们处理事务形成决策的三种情况,强调指出,既要竭尽心思,又要博采众议。而且还提出,如能做到这一点,虽圣人亦可为。

应视农桑为第一要务

“原文”

朕自幼喜观稼穑,所得各方五谷菜蔬之种必种之,以观其收获。诚欲广布于民生,或有裨益也。朕丰泽园所种之稻,偶得一穗,较他穗先熟,因种之,遂比别稻早收,若南方和煖之地,可望一年两获。即如外国之卉、各省之花,凡所得种,种之即生,而且花开极盛。观此,则花木之各遂其性也可知矣。今塞外之野茧大似山东之山茧,朕因织为茧,制衣衣之。此皆农桑之要务。至于花木,皆天地生意所发,故朕心深惬焉。

“译文”

我从小就喜欢看耕种收获,所得到的各个地方的五谷菜蔬种子必定种下去,以观看它们的收获。我这样做,实在是想广泛宣传推广给民众,或许有些裨益。我在丰泽园所种的稻子,偶然得到比其他穗先熟的一穗,于是把它种下,竟然比别的稻早收。像南方暖和的地方,可望一年收两季。即使像外国的草、各省的花,凡是所得的种子,种下就会生长,而且花开得很茂盛。看到这些,就可知道花木是分别合于它们的特性的。现在塞外的野茧像山东的山茧那么大,于是我织成茧绸,制成衣服来穿。这些都是农业的重要事情。至于花木,都是天地自然生长发育的,所以我的内心深感惬意。

“评析”

此篇写作宗旨是告诫后人,要关心农业生产,要重视农业生产,要把农桑作为第一“要务”。

对儿女不要娇生惯养

“原文”

父母之于儿女,谁不怜爱?然亦不可过于娇养。若小儿过于娇养,不但饮食之失节,抑且不耐寒暑之相侵,即长大成人非愚则痴。尝见王公大臣子弟中每有痴呆软弱者,皆其父母过于娇养之所致也。

—节录自《钦定四库全书·圣祖仁皇帝庭训格言》

“译文”

父母对于儿女,谁不怜爱?但也不可以过于娇生惯养。如果小孩子过于娇生惯养,不但饮食失去节制,而且经受不住寒暑的袭击,即使长大成人,不是愚蠢就是痴呆。我曾看到王公大臣的子弟中常有痴呆软弱的,都是他们的父母过于娇生惯养所造成的。

“评析”

此篇写作宗旨是告诫后人,怜爱自己的子女是可以理解的,但不可过于娇养,否则有可能造成愚蠢、软弱、痴呆。这些话对于今天过于溺爱自己子女的那一部分父母来说,是很值得深思。

皇家子弟须“谨遵国法”

“原文”

尔等荷蒙朕思作王贝勒贝子,各自分家异居矣。但当谨遵国法、守尔等本分度日可也。尔等王职惟朝会大典,除此,凡外边诸事不可干预。

朕若命以事务,当视朕之所命,尽心竭意,方不负朕之所用,而贻人讥笑也。

—节录自《钦定四库全书·圣祖仁皇帝庭训格言》

“译文”

你们受到我的恩典作了亲王,各自分了家独立居住。但应当谨遵国法,安分守己地度日。你们的王职只限于朝会大典,除此之外,凡是外边的各种事务皆不可以干预。我如果命令你们做什么事,应当遵照我的命令,尽心尽意,才不至于辜负我对你们的重用,而被人讥笑。

“评析”

此篇写作宗旨是告诫后人,身为皇家贵族子弟,必须“谨遵国法”,“本分度日”;为皇家效力时要“服从命令”,“尽心竭意”。如果剔除其中的封建因素,其本身的含义有其合理之处,可资借。

要识前言往行则须多读经书

“原文”

《易》云:“天在山中,大畜。君子以多识前言往行,以畜其德。”

夫多识前言往行要在读书。天人之蕴奥在《易》,帝王之政事在《书》,性情之理在《诗》,节文之祥在《礼》,圣人之褒贬在《春秋》,至于传记子史皆所以羽翼。圣经记载往绩,展卷诵读,则日闻所未闻,智识精明,涵养深厚,故谓之畜德,非徒博闻强记,夸多斗靡已也。学者各随分量所及,审其先后而致功焉。其芜秽不经之书、浅陋之文,非徒无益反有损,勿令入目,以误聪明可也。

—节录自《钦定四库全书·圣祖仁皇帝庭训格言》

“译文”

《易经》上说:“天在山中,有蕴畜的现象,君子见有此现象,即效法它的精神,更多地了解前代的嘉言善行,以畜积其德行。”更多地了解前代嘉言善行的要诀在读书。天与人蕴含的奥秘在《易经》,有关帝王的政事在《尚书》里,性情的事理在《诗经》里,礼节仪式的详细记载在《礼记》里,圣人对世事的褒贬在《春秋》里,至于传记子史之类的书籍都可以有所帮助。圣贤的经书记载了往日的历史功绩,展卷诵读,就会知道以前不知道的事情。智慧与见识变得精细明察,涵养深厚,所以叫做畜德,而不只是博闻强记,自夸宏博。学习经史的人要分别根据自己的能力所及,分析它们先后的经验教训而达到一定的成就。那些杂乱污秽不正常的书,浅陋的文章,不仅无益反而有害,不要去看,以害了自己的聪明。

“评析”

此篇写作宗旨是告诫后人,要识前言往行则多读儒家经典。多读“则日闻所未闻,智识精明,涵养深厚。”

读书能知古今事理

“原文”

圣贤之书所载皆天地古今万事万物之理,能因书以知理,则理有实用。由一理之微,可以包六合之大;由一日之近,可以尽千古之远。世之读书者生乎百世之后,而欲知百世之前;处乎一室之间,而欲悉天下之理,非书曷以致之!书之在天下,五经而下,若传若史,诸子百家,上而天,下而地,中而人与物,固无一事之不具,亦无一理之不该。学者诚即事而求之,则可以通三才,而兼备乎万事万物之理矣。虽然书不贵多而贵精,学必由博而致约,果能精而约之,以贯其多与博,合其大而极于无余,会其全而备于有用。圣贤之道岂外是哉?

—节录自《钦定四库全书·圣祖仁皇帝庭训格言》

“译文”

圣贤的书所记载的都是天地之间自古至今万事万物的道理,能够凭借这些书而懂得一些道理,那么这些道理就会有实用价值。由一个道理的微小之处,可以包容天地四方的广大;用一天短暂的时间,可以完全了解一千年前遥远过去的事情。世界上读书的人出生在百世之后,想要知道百世之前的历史;人们居住在一间闭塞的房子里,想要了解天下的道理,没有书怎么能够做到呢?天下的书籍,《五经》之下,如传记、史书以及诸子百家,上至天,下至地,中间的人和事物等等,固然没有不具有的事物,也没有缺少任何一个道理。读书人确实就当前每一件事而求之,那么就可以通晓天、地、人三才,并兼而掌握万事万物的道理了。虽然书籍不在于多而在于精,学习也必须由广博而达到简要,然而如果真正能够做到精而简要,用来融会贯通它们的多与广博,便能综合其大以做到穷尽无余,汇聚其全准备不时之需。圣贤的道理怎么能超出这些呢?

“评析”

此篇写作宗旨是告诫后人,一定要多读圣贤之书。因为欲通晓百世之事,欲洞悉天下之理,不读书是无法做到的。鼓励大家读圣贤之书固然是封建统治者的阶级和历史局限所致,但是提出读书的重要性是不容置疑的,至今仍有启迪意义!

君子有三戒

“原文”

孔子云:“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朕今年高,戒色、戒斗之时已过,惟或贪得,是所当戒。朕为人君,何所用而不得,何所取而不能,尚有贪得之理乎?万一有此等处,亦当以圣人之言为戒。尔等有血气方刚者,亦有血气未定者,当以圣人所戒之语各存诸心而深以为戒也。

—节录自《钦定四库全书·圣祖仁皇帝庭训格言》

“译文”

孔子说:“君子有三戒:年轻时血气未定,所戒的是色;等到成为壮年,血气方刚,所戒的是斗;等到年老以后,血气已衰,所戒的是得。”

我现在年纪老了,戒色、戒斗的时候已经过去,只是或许还贪得,这是应当戒的。我作为人君,有什么用的得不到,有什么取的不能取,还有贪得的道理吗?万一有贪得的地方,也应当以圣人的话为戒。你们中间有血气方刚的,也有血气未定的,应当把圣人所戒的话各自记在心里,深深引以为戒。

“评析”

在这篇训诫中,康熙帝告诫子孙要戒色、戒斗、戒得。今天有少数年轻人血气方刚,常因相互之间的口角纠纷而发生争斗,甚至拳脚交加,白刀子进,红刀子出,闹出命案的也不乏人在。这些人读一读康熙帝这篇训诫,是会获得教益的。

为政须有益于民

“原文”

孔子云:“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诚为政之至要。朕居位六十余年,何政未行?看来凡有益于人之事,我知之确,即当行之。在彼小人,惟知目前侥幸,而不念日后久远之计也。凡圣人一言一语,皆至道存焉。

—节录自《钦定四库全书·圣祖仁皇帝庭训格言》

“译文”

孔子说:“对于老百姓,可以使他们照着我们的道路走去,不可以使他们知道那是为什么。”这的确是治理政事最重要的道理。我在位六十多年,哪样政事没有施行过。看来凡是有益于人民的事情,我知道得确切,就应当去做它。那些见识浅薄的人,只知道图目前侥幸,而不考虑日后久远之计。凡是圣人的一言一语,最好的道理就包含在那里面了。

“评析”

康熙帝认为,凡是有益于人民的事,就应当去做。这一点,是应当予以肯定并仿效实行的。但他在训诫中又提倡实行愚民政策,主张“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却又是应当予以否定并进行批判的。

治人者要以身作则

“原文”

凡人有训人治人之职者,必身先之可也。《大学》有云:“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特为身先而言也。

—节录自《钦定四库全书·圣祖仁皇帝庭训格言》

“译文”

凡是有训导人、治理人的职责的人,一定自身先以身作则才可以把事情办好。《大学》上有话说:“君子自身有仁让之德,然后才去要求别人;自身没有贪戾之心,然后才去责备别人。”这话是特意为自身先以身作则而说的。

“评析”

作为一个封建帝王,康熙帝能够认识到,无论训导人、治理人,自己先要以身作则,这确实难能可贵。

看古人书须念作者苦心

“原文”

劝戒之词,古今名论亹亹,书记中无处不有。其殷勤痛切,反复叮咛,要之,欲人听信遵行而已。夫千百年以下之人,与千百年以上之人,何所关切而谆谆训诫若此,盖欲一句名言提醒千百年以下之人,使知前车之覆,而为后车之戒也。后学读圣贤书,看古人如此血诚教人念头,岂可草草略过?是故朕常教人看古人书,须念作者苦心,甚勿负前人接引后学之至意也。

—节录自《钦定四库全书·圣祖仁皇帝庭训格言》

“译文”

劝诫之词,古今名论娓娓动听。这在书籍中是无处不有的。这些话情意深厚,沉痛恳切,反复叮咛,总之,希望人听信遵行罢了。千百年以下之人,与千百年以上之人,为什么关切而谆谆训诫像这样,是希望用一句名言提醒千百年以下之人,是希望人们能知道前车之所以翻覆,而引以为后车的鉴戒。后学读圣贤书,看古人这么推心置腹教诲人们的意思,难道可以草草地略过?因此我经常教人看古人书,必须想到作者一番苦心,千万不要辜负前人接引后学的深意。

“评析”

这篇训诫要人读古人书,不可草草略过,必须想到作者一番苦心。我们有不少人读古人书和其他书籍,正犯有这种囫囵吞枣、草草略过的毛病。这些人可从康熙帝的训诫中获得教益,改正看书不求甚解的毛病,老老实实地认真读几本书,做到透过字面,理解作者苦心之所在。

同类推荐
  • 晏子原来这样说

    晏子原来这样说

    走近晏子的心灵——去感受他的仁爱无边,躬亲示范……晏子是思想的圣者,行动的巨人,后世的尊崇。走近晏子的学说——去品读他的治国良策,忠君为民……晏子是旷世的贤臣,万民的榜样,永恒的丰碑。
  • 春秋策:先秦诸子与史记评述

    春秋策:先秦诸子与史记评述

    先秦诸子百家,是后世思想学派的源头,司马迁所著《史记》,是中国恢宏历史的结晶,塑造独立性格,传承灿烂文明,两者缺一不可。研习先秦诸子应注意:汲取各家学说要义,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二、与时俱进,学以致用。《史记》究天人之迹,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拜读应谨记:一、读史学做人,以史为镜,可以明得失;二、读史学智慧,融会贯通,为己所用。
  • 魏晋玄学会要

    魏晋玄学会要

    本书采用传统史书会要(主题)的体例,对存世的魏晋玄学史料进行分门别类的搜集、归类和整理,这些史料见于正史、文集、笔记等各类文献中,经过作者长时期地收集和整理,本书成为魏晋玄学文献的渊薮,为研究者和读者了解魏晋玄学的面貌提供了方便,因而具有显著的学术意义。
  • 黑格尔的智慧:黑格尔客观唯心主义哲学解读

    黑格尔的智慧:黑格尔客观唯心主义哲学解读

    黑格尔的著作集德国古典哲学之大成,创立了一个完整的客观唯心主义哲学体系。他认为:“绝对观念”是宇宙之源,万物之本。世界的运动变化乃是“绝对观念”自我发展的结果,他认为自己的哲学就是“绝对观念”的最高表现。他认为整个自然的、历史的和精神的世界是一个过程,是在不断地运动、变化和发展着的,而其内部矛盾乃是发展的源泉。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创立了唯物辩证法。
热门推荐
  • 我的两个老公

    我的两个老公

    当一个拥有超强灵力却连修仙之门都跨不进的超级穿越小白女,同时遭遇两个极品男人求婚,于是悲剧就发生了,平静的生活变得鸡飞狗跳。当超强上仙和魔界至尊同时展开攻势,她注定了逃跑无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仙武霸业

    仙武霸业

    习武炼气,踏路修真;凝神炼魄,逆天成仙。在天云大陆人、蛮、妖、魔四族争霸的大背景之下,试看秦天如何带领自己的兄弟纵横异世,成就传奇霸业。
  • 虎愤天下谁争锋

    虎愤天下谁争锋

    男儿当持三尺青锋,立不世之战功。仲家帝国历经700余年历史,逐渐没落,各地诸侯虎视眈眈、招兵买马。秦王秦阳接手时秦国已经占据东北方向,而秦阳更是北征乌候、南攻魏赵。却被魏赵依靠连江天险死死守住,最终被活活拖死在连江军营,一代明君殒命于此,可怜秦国大业被宦官张铭败坏。从此天下更加的纷乱。
  • 简简爱

    简简爱

    同志之间的爱情从单纯到邪恶,从简单到复查,从相信爱情到出卖肉体,从激情到灵魂的尽头!
  • 仙途逆袭

    仙途逆袭

    一个修仙屌丝的逆袭之路!系统在手,天下我有!法器没有?自己炼!丹药不够?炼!什么?,没有材料?不会去抢啊?总之,好东西,我的就是我的!是别人的,也要想办法变成我的!天让我活,我就好好的活!天不让我活,我就杀上这天!-------------慕一白
  • 至尊凤帝

    至尊凤帝

    望云崖上,一块从天而降的石头上刻着四个大字,天下统一,于是有谣言说石头上的字是预言统一天下的王者诞生。各国都在寻找这个能一统天下的人。凤轻从一个二十一世纪的特种兵,穿越到了了云国宰相府大小姐凤轻身上,从此,开启传说……【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我是熊熊小火炉

    我是熊熊小火炉

    深深陷在椅子上的男人吐出了一个个烟圈,烟雾缭绕,勾引着钱钰的心,他不屑质问“想红?你拿什么来勾引我?”钱钰神哉哉道:“人格魅力。”“做个交易怎么样?我会全心全意地爱你,无微不至地照顾你,抚平你所有的伤口,承包你所有的情感,让我的爱如同熊熊的小火炉捂热你冰冷的心!”钱钰狂热奔放地表白着,却完全没有一丝娇羞的姿态。男人不置可否,只是漫不经心地说:“那就交易吧……你能让我宠你多久,我就让你火多久,不过……下次表白请害羞一些。”人们往往愿意同魔鬼做交易,因为魔鬼有实现他们的愿望的能力且一般很守信。
  • 留一个微笑给青春

    留一个微笑给青春

    那广里不爱写作业,热爱抄袭的坏习惯成为沅洋以及蒋班导的第一大头疼问题。那广里上课偷偷吃零食。那广里上课一直偷偷吃零食。那广里上课总是偷偷吃零食,成为纪委曹一洋的第一大头疼问题。那广里像神话一样考入全市最有名的一中中学,可是她也同神话一样成为一中最糟糕透顶的女学生。那广里的名字也因此响彻全一中的每个角落。那广里,一个有着不良阴影的坏学生直到遇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好学生刈生开始,她的人生才算渐渐步入正轨。她的故事,她的青春,她的爱情也就从这里开始了。
  • 疑龙经

    疑龙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超圣脉神

    超圣脉神

    潇洒——需要实力!守护——需要实力!复仇——需要实力!……………………在这个一切都需要实力的世界,牧尘封该如何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