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976800000016

第16章 任叔永先生不朽

吾因病目,久已不能写作;偶有时闭眼写一点诗词,以遣胸怀而已。但自任君去世以后,儿女们都希望我能为他写一篇小传。

对于四十多年来同甘共苦的一位伴侣,又是我生平的最深知,在情绪与责任两方面,我是都应为他写这小传的。但七十多年的事迹,无论写得如何简略,至少亦应在十万字以上,这又岂是我的病眼所能胜任的?想来想去,以为唯一的办法,只有选择任君生命中重要之点——事业与人格上的不朽之点——简略的写出此数千字,名之曰“任叔永先生不朽”,不能算为小传也。

但在实际上,任君的小传已由他自己写出了三分之二。我们试把他七十五年的生活,分为三段,则见每段恰好是二十五年。第一个二十五年,有他自写的“前尘琐记”;第二个二十五年,亦有他自写的“五十自述”。这两篇文章,记载得较为详尽。在第三个二十五年刚开始的时候——即是他过了五十岁又半年的时候——一九三七年的国难就来临了。接着来的,是国内政治上及社会上的大变动。因此,他最后二十五年的生活,是截长补短的,是形现心隐的。开山辟路,或立言立功之类的事,是说不上的了。所以这一段时期的缺乏记载,恰也是一件人天同意的事,不能算为缺憾也。

这寥寥数千言的短文,是在我目光半明半昧中写出的,并且也是我写作生涯的广陵散了。任君泉下有知,想来也能同情于我的努力与苦心吧。

君姓任氏,名鸿隽,字叔永。原来是浙江吴兴人,因他的祖父和父亲避乱到四川,故他是生在四川的。关于他出生前后,以及他三十岁以前的事迹,我不甚知道;但他自己写的“前尘琐记”有详细的记述,此处不赘了。

我的认识任君,是在一九一六年的夏天;但早在一九一五年的冬天,他因要求我写文章,已经开始和我通过信了。(那年他是《留美学生季刊》的总编辑。)现在抄录一段他的旧作于下(《小雨点》序),以见我们的文字友谊是怎样开始的。

我看见莎菲的第一篇文字,是她所作的“来因女士传”,(当时我做《留美学生季报》的主笔,还不认识莎菲呢。)这篇文章,虽然讲的是一个兴学女子的故事,但她说的娓娓动人,我当时就觉得作者很有文学的天才。后来在一九一六年的夏天,我和莎菲见面了。这个时候,我和适之、杏佛几个朋友,正在那里还发奋做诗。有一天忽然接到莎菲寄来两首五言绝句;其中的一首道:“初月曳轻云,笑隐寒林里,不知好容光,已映清谿底。”我看了这首诗,喜欢的了不得,学着化学家倍随留斯的话,说:我在新大陆发现了一个新诗人。

我和他做了四年的朋友,在一九二○年,两人都回国以后,才由朋友进而为夫妇。但四十年来,我们的共同生活,是仍旧以友谊为基石的。我们两人和几位朋友们的办报(《努力周报》和《独立评论周刊》)、写文章,以及其他在教育及文化方面的努力,便是这友谊基石的例证之一。

任君在日本留学时,曾加入“同盟会”,参加过革命运动。辛亥革命成功之后,他回到国内,在南京临时总统府任秘书。后来由于种种理由(“前尘琐记”有详细的记载),就决计请求到美国去留学了。

那时在美国的中国学生中,有一部份是受过戊戌政变及庚子国难的刺激的,故都抱负着“实业救国”的志愿(所谓实业,即是现今所谓科学)。我是于一九一四年秋到美国去读书的。一年之后,对于留学界的情形渐渐的熟悉了,知道那时在留学界中,正激荡着两件文化革新的运动。其一,是白话文学运动,提倡人是胡适之先生;其二,是科学救国运动,提倡人便是任叔永先生。记得他认识我不久之后,便邀我加入他和几位同志们所办的“科学社”。我说:“我不是学科学的。”他说:“没关系,我们需要的,是道义上的支持。”

回国以后,任君先后在①北大教书,②教育部,做范静生部长的司长,③东南大学副校长,④中基会干事长,⑤四川大学校长,⑥中央研究院总干事。在此各种事业之中,尤以中基会为最能使他发展其对于科学的抱负与贡献。自一九二五到一九三四年,又自一九四二到一九四九年,在这十六七年之中,他曾利用中基会的经济辅助,尽量的在全国各大学去奖励科学的研究与工作;又遣送有科学天才的青年,到欧美去留学。对于国内的科学研究事业,如地质调查所之类,他也尽力的给予经济及道义上的支持。而在他所创办事业之中,我们可以上海的科学社和北京的北平图书馆为代表:前者是他募资建立的,后者是他以基金会的经费创办的。

这个对于科学的建设与推进,实是任君一生精神生命的中心点。因为他相信:“所谓科学者,非指一化学一物理学或一生物学,而为西方近三百年来用归纳方法研究天然与人为现象所得结果之总和。……同时,欲效法西方而撷取其精华,莫如介绍整个科学。”

任君的著作及译著,大部份是属于科学的;虽然对于文化及教育各方面,他也有富有价值的意见与贡献。他的诗词,他自己也曾编定过。但我因病目,已不能为他整理任何遗著。这件任务,只好留待儿女们去完成了。

在为人方面,任君自己在他“五十自述”中曾说:“余生性淡泊,不慕荣名。”这短短的九个字,却写出了他一生为人的标准,以及一生努力的依据——不以名利地位为怀的努力依据。而这个怀抱与人生观,也是我们四十多年相契的中心磐石;因为在这一方面,我是和他完全同志的。

在待人方面,任君不但是温良恭俭让,兼之而无愧;而且胸如皎月,绝无我见,也绝不以此自以为高。他的对待朋友,不但始终如一;而且有许多隐德的行为,是只有我一个人知道的。举一件事以例其他,有一次,有一位朋友,处到了一个不能下台的地步。任君见到了他的窘困,立刻到有关方面去,替他解决了这个困难,使他顺利的走上了他所宣传的路径。但直到现在,那位朋友还一星星不曾梦想到,他曾经有过这样一位暗中的救星呢。

任君对于我个性的深刻认识,我也忍不住要说出一点,因为那更可以证实他的无我的人生观。在多年前,他曾对我说:“你是不容易与一般的社会妥协的。我希望能做一个屏风,站在你和社会的中间,为中国来供奉和培养一位天才女子。”(这是他的看法,我当然不敢当。)靠了这个道德上的大支持,我才能在儿女及家务繁琐任务之外,对于自己的使命,仍旧尽得一点责任。这支持使我努力,使我向上,使我能尽量的去发展我的能力与抱负。这样的深契与成全,又岂是“男子生而愿为之有室”的那个平凡望愿所能了解的?

所以我若说,任君在立德、立功、立言的三方面,是都有了不朽的地位的;我想,凡是知道他较深的朋友们,是决不会以我此言为溢美的。

任君在青年时,身体似不甚强;但中年以后,却日益强健。四十多年来,他虽也大病过一二次,但直到六十四岁以后,才发现他有心脏病。他生性好动,尤喜游览山水。但自从发现心脏有病之后,他在身体上的活动便受到了限制,因此他常郁郁不乐。他不服老!

此次他的致命症,是小脑血栓形成,加以心力衰竭。幸他始终无痛苦,大部份的时间都在昏迷状态之中;虽然中间曾清醒过七八天,但他并不知道自己将不起。他于一九六一年十月九日正午发病,经过华东医院的全力抢救,终于无效,于十一月九日正午,与世长辞。

君生于公元一八八六年十二月二十日(前清光绪十二年十一月廿五日),卒于一九六一年十一月九日,离七十五岁尚差四十一天。他的遗体是火化的,这是我们两人的成约。

一九六二年七月于上海

附哀词(选四首)

(一)金缕曲

不信君真去!小窗前,瓶花犹在,砚书如故。謦欬无闻茵枕冷,梦断重门开处;始惊悟、果成千古。寂寞余生还怆恻,问从今,哀乐和谁语?幽明隔,永无路。

当年新陆初相晤,共游踪,清池赏月,绮城瀑布。四十年来同苦乐,况又诗朋文侣;还相约、匡庐隐羽。我自衰残君独健,道当然,病叶先离树。谁司命?颠倒误。

(二)浪淘沙

生死本相牵,漫羡神仙。多君强矫比中年;树杪秋风黄叶二,容我凋先。

危病忽联绵,一再摧坚;逗君一笑任长眠,从此无忧无罣碍,不颤风前。

(三)浪淘沙

何事最难忘,知己无双:“人生事事足参商,愿作屏山将尔护,恣尔翱翔。”

山倒觉风强,柔刺刚伤;回黄转绿孰承当?猛忆深衷将护意,热泪盈眶。

(四)忆江南

年来病,目眚绝书缘;每读佳文为我说,零章断句夕消闲。谁复话灯前?

一九六一年冬

同类推荐
  • 半笺风流半笺痴:情暖三生的古典最美情诗

    半笺风流半笺痴:情暖三生的古典最美情诗

    当诗人遇到爱情,世界上就有了最美的语言,那就是情诗! 《半笺风流半笺痴——情暖三生的古典最美情诗》精选中国古代的爱情诗篇,用诗一般的语言,从相遇、相思、相守、离别、离弃、祭奠六个方面对这些情诗进行了解读。作者在品读、解析的过程中挖掘出了诗词背后诗人们的爱情故事,呈现出了诗词的写作背景。《半笺风流半笺痴——情暖三生的古典最美情诗》具有很强的可读性。 《半笺风流半笺痴——情暖三生的古典最美情诗》适合广大文学爱好者、历史爱好者以及对诗词感兴趣的读者阅读。
  • 菜花黄时

    菜花黄时

    《菜花黄时》是著名作家王海椿的作品自选集,所收作品情节跌宕起伏,人物栩栩如生,语言清雅婉转,具有很高的文学欣赏价值。选入作品集的多数文章是广受青少年喜爱的经典篇章,历久弥新。作品的题材涉及成长、情感、励志、传奇、世态,情节扑朔迷离,结局出人预料,在挑战读者想象力极限的同时,更能引发读者的心灵的震颤和久久的回昧。
  • 康桥之恋(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康桥之恋(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徐志摩,生于浙江省海宁县硖石镇。他曾赴美英留学,获哥伦比亚大学硕士学位。又入伦敦大学政治经济学院,并结识陈西滢、英国作家韦尔斯,开始对文学感兴趣。因为受英国十九世纪浪漫主义诗歌和西洋文学的熏陶,再加上个人感情气质等方面的原因,徐志摩开始了新诗的创作,走上了浪漫主义诗人的道路。
  • 面对人生的美丽与哀愁

    面对人生的美丽与哀愁

    这是著名作家刘墉在台湾“921”大地震之后,特别出版的一本散文集。在这本书里,刘墉用23个简短的小故事,娓娓而谈人生中的诸多境遇和情感:谈忧郁、谈悔恨、谈心情、谈逼迫、谈残破、谈我们的苦难;也谈自信、谈理想、谈胆识、谈超越、谈忍耐、谈快乐的人生。如同这本书的书名《面对人生的美丽与哀愁》,愿每个经历苦难的朋友,都能从哀愁中走出来,把大悲化为大爱;愿每位遭遇灾变的朋友,都能由废墟中站起来,且种出更美丽的花。
  • 无语江山有人物

    无语江山有人物

    本书为“百家小集”之一种,是作者傅国涌最新文史作品小集,书中所写人和事,上至清末,下止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作者通过大量的史料阅读,爬梳考证期间的人事,写成此书。书中写了慈禧的垂帘时代,写了名人政要的读书生活,写了鲁迅的讲演,写了胡适的“得寸进寸”思路,写了报人邵飘萍,写了傅斯年对抗战进程的判断;还写了郁达夫、王云五、竺可桢、胡政之等知识人的在旧时代的心路旅程。
热门推荐
  • 奴颜娇

    奴颜娇

    她,邪魅如妖,一袭红衣如倩女幽魂,一念之下背叛原主,只为助那个华衣倾世,眉眼温润如三世桃花的男子颠覆皇朝。谁知皇城上,眸中再无温润,薄唇讥诮,百般追杀只为向她夺取雪灵芝,为他最深爱的女子续命。她本就无情,那么芸芸众生,沧海人道,她便逍遥于红尘紫陌间,美男坏绕,琴瑟笙歌。她不怕负了天下,只求一世逍遥。
  • 如果这是宋史3:官宦王朝(南宋卷·大结局)

    如果这是宋史3:官宦王朝(南宋卷·大结局)

    赵昚退位成为太上皇后赵惇即位,妒后李凤娘喜欢搬弄是非,为皇太子妃时就已令宋高宗等对她反感,却为何能够把持朝政,赵昚和赵惇父子关系被其离间,甚至赵惇行动都被其约束?宋宁宗赵扩由赵汝愚和韩侂胄拥立为帝。赵汝愚出身皇族,韩侂胄是外戚。赵汝愚为相,韩侂胄与赵汝愚不和,图谋排斥赵汝愚。赵汝愚罢相,理学被打压,韩侂胄当政,这其中有多少阴谋诡计和政治博弈?南宋最终是如何走上灭亡的?
  • 吹牛笑话俱乐部(都市超级幽默)

    吹牛笑话俱乐部(都市超级幽默)

    英国作家萨克雷有句名言:“生活是一面镜子,你对它笑,它就对你笑;你对它哭,它也对你哭。” 我们许多人总是在推迟我们的快乐——无限期地推迟。 只要你打开本书,不论是信手翻阅,还是仔细阅读,你可以马上开心地笑起来。
  • 未婚妻的报复

    未婚妻的报复

    未婚妻,男女主角通往真爱道路上的绊脚石,注定被铲除的炮灰!重生前的邵玥晗机关算尽最终悲剧收场,这一世,卷土从来,她会好好活出她的精彩!
  • 为君解罗裳:妖女倾天下

    为君解罗裳:妖女倾天下

    这东南国,谁人不知,谁人不晓,这要嫁的王爷,是传说中的暴君,杀人不眨眼,嗜血成狂的一个魔君的?圣旨一下,要千家的女儿嫁给东南国国的这个平南王爷,千家一听,仿佛是立马炸开了锅一样的,你不愿意去,我不愿意去,自然,就是由这个痴儿傻儿嫁过去了?
  • 拯救之路

    拯救之路

    命中注定要他拯救世界!前世火神!今生神火!万年不渝!一场场奇遇!一段段故事!一次次拯救……欢迎加入《拯救之路》书友群,群号码:475853737
  • 现代弹药传奇

    现代弹药传奇

    军事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强大和稳定的象征,在国家生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全面而系统地掌握军事知识,是我们每一个人光荣的责任和义务,也是我们进行国防教育的主要内容。
  • 胡塞尔与西方主体主义哲学

    胡塞尔与西方主体主义哲学

    德意志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其伟大的显著标志就是她富于理性思维和形象思维,拥有高度发达的哲学和文化,其思想文化界的巨子犹如天穹的群星,璀璨夺目,不可胜数。该书的重要性不仅在于它是国内仅有的少数几本胡塞尔专题研究专著之一,而且在于它的独特视角,即把胡塞尔哲学放在西方主体主义哲学的历史源流中来理解,对其思想渊源和其后的影响都作了较详细的分梳。本书的另一个特点是,作者没有盲目地跟着胡塞尔的思路跑,而是既能入乎其里,又能出乎其外。
  • 龙与少女

    龙与少女

    少女的”黑历史“始于某个逗比的节日,从此在二和吐槽的道路上一路撒腿狂奔
  • 穿越流年

    穿越流年

    如果我吝啬的将自己封存,是不是就可以在遇到你时,给你一个最好的自己。而穿越的奇遇,让我不后悔将自己留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