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细节,触动心灵。孩子的心灵就是一张白纸,在儿童期需要家长为其点染铺色,这个时期最为敏感关键,也许你的一笔下去,就使得整个画卷都变了风格,所以每一笔都要慎重。想要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并且能够和孩子保持良好的沟通,需要家长从细节处着眼,认真观察他们一点一滴的变化,正确的言行需要鼓励,错误的言行需要提醒告诫,让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和修养,只有这样,他们才有为自己创造新世界的可能。
捕捉成长关键期
孩子的成长,父母在其中起到的作用当然是很关键的,这是一个亲子教育的基本常识。其重要性,我们就不再强调了。重要的是,我们怎样在其中体现出自己的作用,把握好孩子成长的关键时期。
在孩子心灵成长的过程中,0到8岁和青春期这两个时期又尤为重要,在我的家教咨询机构来访者的问题中,大多数都与这两个阶段密切相关。在具体的操作中,前一阶段(0-8岁)的时期是父母最容易放松的几年。因为大部分家长觉得,这时的孩子对于心灵层面的需求并不太多,只要把他的生活照顾好就行了。这种错误的认识,使得许多小孩拥有充裕的物质,却没有在精神方面变得强大。
第一,母体分离期。
当孩子从母体内出生时,是跟妈妈的第一次分离。这种本能的特点,会让孩子产生一种分离焦虑,近而产生不安全感。所以刚出生的孩子,特别需要妈妈的安慰和保护,而不是爸爸。这一阶段,主要表现为孩子和母亲的亲密关系,他要吃奶,要时时获得妈妈的拥抱,让他感觉到自己依然在母体之内,跟母亲还是一体的。尽管不像在母亲的子宫里那样舒适和安全,但这已经足够让孩子感到母亲的关爱和保护了。此时爸爸的主要任务,则是保持一定的距离,给孩子提供实质的保护。这一阶段大概持续到3岁左右,孩子如果能一直跟妈妈在一起,就会有强烈的安全感,产生充分的信任。在这一期间,即便有一段时间爸爸代替妈妈照顾他,他也会建立安全感和信任感。不过,孩子给予你的依旧是一种母亲的角色认同。
给“爸爸”的建议:
1、爸爸的第一项任务是照顾宝宝的安全,这是最关键的工作。处于母体依恋的孩子,因为缺乏基本的保护自己的意识,而母亲又忙于操心他的饮食,所以无形之中,孩子的安全就成了爸爸必须担负的责任。
2、爸爸此时应和孩子保持好距离,不可过于亲近,但又不能疏离。孩子这时的母体认同,会让他将所有“自己存在好感”的人视作“母体”。而爸爸这时的任务,应主要集中在代替母亲对孩子的照顾上。
3、爸爸可扮演一种母亲替代者的角色,并照顾好孩子的安全,弥补母亲因为劳累导致的疏忽。
第二,母(父)子分离期。
孩子逐渐长大,超过3岁以后,家长就要既充当他的父母,又充当他的“老师”。你不要妄想去管理他,而要与他作为朋友去交流,他才会对你敞开心扉。如果你只懂得祭出权威大棒,动辄对他呼来喝去,那只会招来他的不满意,抗拒心理逐渐增加,乃至与你的关系出现不可修复的裂痕。
在更多的时候,可能孩子会是卑怯的(基于你的权威),唯恐他的表现令你不满意,所以他会想方设法地讨好家长,尤其是母亲。这时的孩子非常痛苦,他在潜意识中只想回到当初与母体尚未分离的阶段。在现实的分离期,特别是3到8岁的时候,爸爸的作用就非常巨大了。爸爸要帮助孩子完成与母亲的现实分离,使他的注意力向父亲转移,从爸爸这里学习到独立自主、坚强正直,告别在母亲那里撒娇的阶段,开始认识我们所处的社会。
在这一时期,父母的工作若做得不到位,孩子很容易失去安全感,对别人的不信任感充斥他的潜意识。那么他在长大后,就可能表现得萎缩而没有开拓性,做什么事情都不去尽最大努力。他还很可能降低自己的自信心,不管做什么都很难获得快乐。他会在无意识中拼命地去寻找安全感,比如不停地更换工作,频繁地换女(男)朋友,离婚率很高,生活不幸福。
给“爸爸”的建议:
1、爸爸应从孩子3岁开始,给他灌输“阳刚”气质,包括生活自理的能力和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2、爸爸应让孩子从这时起懂得自尊自爱,不再从精神上过度依附于家长,而是开始关注外部世界。
3、爸爸应以身作则,使孩子能在家庭环境中找到自己可以效仿的榜样。事实证明,这时的爸爸是什么样的,将来孩子就很可能以此为模型,构建自己的人生价值观。
第三,青春期阶段。
至于青春期的重要性,我们就非常清楚了。孩子在青春期的阶段,大概处于12-18岁,这并非是本书的重点讲述范围,这一阶段家长所承担的任务,主要就性教育问题和如何对待孩子的叛逆,进行亲子的交流。不管是哪一方面,父母都要有足够的包容和耐性,也要学习相关的知识,真诚地与孩子进行沟通。
青春期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一次最大的革命,无论是身体还是心理,都将有一个巨大的飞跃。他的心灵将真正的成熟,也将首次全身心地融入外面的世界,即使那些在儿童时期的家庭教育中“先天不足”的孩子,如果你此时补足功课,也能得到宝贵的弥补机会。对此,每一位家长都应该切记。
给“爸爸”的建议:
1、爸爸可以为孩子购买一些与青春期有关的书籍,然后供他们阅读,尽量避免要求他们去做什么,多以旁观的角色悄悄地为孩子提供知识和经验的参考。除非孩子主动请求,否则爸爸不要直接介入。
2、爸爸多关注孩子的心理状态,关心他们在想些什么,以便能够实现畅通的交流,而不是只将注意力集中到他们的成绩上。
3、爸爸要将自己当成孩子的朋友,而且在与妻子的角色分工上要有所区别,不要两人都去做同样的事。妻子重在关心孩子的生活细节,爸爸则要将精力放在对孩子的人格塑造上。
通过细节看心灵
家长要懂得观察孩子心灵的颜色和形态,最重要的不是看他做了什么了不起的大事,或者在一些宏观的层面有何表现——当然这些也非常必要——而是从细节中去发现他的成长轨迹,以及现在的心理状态。家长需要在细节中体现关爱,并理解和尊重孩子,与他共同成长。
在一次教育交流论坛上,我提出了一些“重要细节”供与会的家长参考。这些细节都具备几个特点:
第一,它们或是孩子有意为之,或是无意中的行为(表情)体现。
第二,它们在平时的生活中,都显得“微不足道”,容易被忙碌的家长忽视。
第三,它们都体现了孩子的内心状态,而且能让家长发现巨量信息以及孩子不为人知的另一面,是你打开孩子心灵之门的一把重要的钥匙。
这些“重要细节”包括:
突然的态度转变:突然的愤怒、喜悦、沮丧,或者转身离开。
睡姿和声音:睡觉时是舒展还是紧缩身体,表情是高兴还是难过,眼睛是否满含泪水,是否在梦中发出过声音,家长都需细致观察。
日记:孩子会把真实的心事写进日记,有时他们还会有意让家长看到;或者他们会将一些情绪写在纸上,放在家长容易发现的地方。如果你不以为意地将这些纸片随手扔进垃圾筐,说明你不是一个合格的家长。
说话的方式:语速的快慢变化,用词是否激烈,是充满敌意、应付了事,还是充满了渴望?这些都表明了孩子的心声。
某些不符合他平时性格的行为表现:比如突然暴怒、打人,甚至对家长动手,逃课,故意让成绩下滑,早恋,将自己关在卧室不想出来,不吃饭,不洗澡,连续几天不收拾自己的房间,突然沉溺在游戏当中……这些突如其来的行为都表明孩子的内心世界正在发生重大的变化,家长应择机介入,而不是袖手旁观。
我在国内的一位朋友,他的儿子小豪今年读到初二,是家里唯一的孩子。从小父母就对他寄予了无限的希望,他也没有让父母失望。自从上学以来,他一直是班里最优秀的学生,成绩非常好,但是他却一点也不快乐。
换句话说,他是一个不快乐和不幸福的孩子。因为在他看来,自己就是父母实现理想的机器,人生不是他自己的,好像只是父母的影子,是上一辈人生理想的延续,而且父母也根本不爱自己。
有一次我回国,去朋友家做客,跟小豪聊了起来。我们一起玩游戏,共同研究他的玩具。在玩的过程中,小豪突然对我说:“夏叔叔,我和你在一块玩得特别开心,但是爸爸就不行,他一点不知道我想什么。”
我很吃惊,就问他:“你为什么这么想呢?”小豪举了一个特别让他反感的例子。他说,父母把全部的希望都寄托在他的身上,两个人辛苦地工作,努力地赚钱,把他送进最好的学校学习。妈妈无论平时多忙碌多辛苦,总是细心地为他准备好一日三餐,家务活也不让他沾手,只让他专心在书房学习、写作业、答考题。这给了他巨大的压力,让他丝毫得不到喘气的机会。而且,小豪的爸爸还逼他去学让人头疼的奥数,每天让他复习功课到深夜。
“那你告诉爸爸了吗?”小豪不高兴地说:“我当然说了,我把想法全都写在日记里,我说,自己准备把这条命还给父母,不想在这个世界上待了。然后我故意让他们看见我的日记,但是他们一点反应都没有,反而把我批评了一顿,然后对我更严格了。”我倒吸了一口凉气。孩子的心灵已经压抑到这么严重的程度,小豪的爸爸和妈妈竟然还忽视如此重要的细节,一点都不尊重孩子。吃完饭,我赶紧和朋友单独谈了这件事,告诉他必须重视孩子的想法。朋友起初不以为意,笑说:“小孩子写点日记有什么了不起的?我看他是在要挟我嘛,明天多给他点零用钱,他就高兴了。现在的小孩精着呢,他们故意做给大人看的,就想多要点钱,让他们买东西,玩游戏。”听我仔细讲了问题的严重性之后,他才重视起来,和妻子商量,决定不能再在学习方面给小豪太多的压力。
父母如果真的爱孩子,对他的心灵成长想给予持续的关注,首先必须尊重孩子的意愿和权利,理解他们的行为和想法。其次,要抓住这些一闪而过的细节,从细节读懂孩子在想什么。当你发现孩子正在叹息或者写了一些伤感日记的时候,千万不要一笑而过,否则你很可能错失一次弥补过失的好机会。
史密斯对我讲了另一个例子,一位美国的小女孩莉娜,她已经读到了小学,非常聪明,但在父母眼里却是一个令人头疼的孩子。而且,莉娜也像小豪一样,认为父母是不值得亲近的。当史密斯向她询问原因时,莉娜噘着嘴说:“妈妈从不想知道我每天生活得怎么样,她每天跟我说的无非是这几句话,嗨,宝贝,你今天在学校学得怎么样?有没有认真听课?你今天在学校吃得好吗?”
史密斯亲切地告诉她,应该主动找父母沟通,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他们。莉娜颇为无奈地说:“这没什么用,我曾一度对爸爸抱有期望,但我发现爸爸比妈妈还过分。每次考试的成绩,他记得比我还清楚。至于我的爱好嘛,他根本一无所知。当他高兴的时候,我也曾经试图跟他说过自己绘画的爱好,请求他看我画的一幅达·芬奇的画像,但是爸爸一听这个就摇头,又转到学校规定的那些功课上了。”
如果你对孩子的细节缺乏关注,你的爱就掺入了大量的水分。你或是无瑕、或是根本没兴趣去爱孩子,你无法给他真正想要的东西,你又能如何对他的心灵成长提供帮助呢?
因此,家长应该细心地观察孩子的生活,主动融入进去,你不仅要关心他的学习,更要对他感兴趣的东西提供宽容的空间,如此,你才能做到与他一起成长,让他接受你,成为他心灵的朋友。
设立成长日程表
当你摩拳擦掌,准备规划和记录孩子的成长时,你将给他制订一份怎样的日程表呢?在这份日程表中,你将如何全面地参与孩子的生活,取得他的认可和理解呢?“成长日程表”计划是我在美国为华人家长们做家教培训时提供的一个涉及规划和成长记录的方法,将孩子每一天和每一周、每个月和每一季度的成长变化及所实现的小理想记录下来,并让他们定期回看,从中体验到“成就感”。
不过,在具体实行的时候,我们不可能做到拟定一个量化的参考方式。每个家庭的境况都不一样,孩子的性格也是千差万别。所以,家长在试图为孩子制订一张成长日程表时,我发现,无论是教育界人士、教师,还是家长,甚至孩子本人都无法就这个话题给出一个明确和清晰的答案。成长到底是什么?如何才能形象化地记录?许多人都在谈一些参考性的建议,而这些建议的目的却殊途同归:成绩或者培训目标。多数家长都将这份日程表当成了一种功利的成绩考核办法,失去了它原本记录和回放的意义。
这让我很失望,因为一个人的心灵成长并不需要功利的色彩填充。我们用来记录孩子生活的唯一目的,就是让所有的孩子都拥有一个快乐成长的人生。除此之外别无其他,没有什么是比孩子获得快乐的生活更加重要的。
我们在安排日程表时,需要着重地考虑两点:第一,孩子的兴趣点究竟在什么地方,家长要照顾到他的乐趣,而不是自己的需要。
第二,家长的主导性与孩子兴趣点要相互结合,双方必须达成一致,这个日程表才有必要启动,否则就失去了意义。如果父母总是一味地强迫孩子去做某一件事,只会让孩子产生强烈的抵触心理,他觉得自己不过是父母意志力的奴隶,是一个只能按照父母的规定生活的人,那么他又怎么会快乐呢?
对于这样的家长来说,你其实正在让他实现你的内心渴望,他在完成你的“人生”轨迹,而不是他自己的,这样的人生记录也就失去了应有的意义。而有的孩子对一些有益的事没什么兴趣,比如锻炼身体、基础知识的学习,这时家长要给予正确的引导和建议,培养起孩子的兴趣。
如果孩子希望可以多学些知识——他有充裕的时间,也表现出了这样的渴望和天赋,那么家长可以带孩子到培训机构进行咨询,挑选文化、艺术(包括书法、绘画、舞蹈、器乐演奏等)、体育、科技等不同的专业。我所能建议家长的是,我们最好帮孩子选择艺术、体育类专业,不要染指一些过于复杂的工具性的学科(对于8岁前的儿童来说这绝无必要)。因为爱玩是孩子的天性,他们平时在学校接受一些文化教育,而学校在艺术、体育方面的设置可能是很不完善的(在中国大部分学校都有这个问题)。所以,对中国家长来说,我们更需要给孩子设置大量的课外活动,培养孩子更多方面的兴趣,这些课程的设置不但可以对学校基础知识学习进行补充,还能够满足孩子真正的内心需求。
在这份日程表中,孩子能够参加的培训活动的总量要控制在最小范围,而家长参与的共同游戏的份额要保持最大。不管你让孩子参加什么样的活动,最重要的是体验活动的过程,而不在于结果。即便你与他的共同游戏也不例外,你要教会他研究过程,但要开导他不要过分在意暂时的得失。这有助于我们培养孩子宽阔的胸怀和长远的眼光。家长不能让孩子背负沉重的学习负担,他们应该在愉快的游戏之中,体会到幼年时期应该享有的乐趣。
制订日程表,家长应与孩子充分交流。孩子喜欢什么样的活动,对于这份日程表来说也极为重要。家长在帮助他设计一些活动时,应该做到事前充分交流。首先,家长要尊重孩子的兴趣,他是喜欢静止类型的活动还是运动类型的活动,家长需要因材施教,针对孩子的活动兴趣来进行选择,而不是强迫孩子接受家长的意志。其次,整体安排要有条不紊,既包括课堂知识的基础性学习,也应将丰富多彩的家庭活动包括进去,两者兼而有之,寓教于乐。
比如我为夏辉和夏彦制订的两份日程表,就充分尊重了他们个人的兴趣和时间安排的习惯。夏辉3岁的时候,我开始为他制订了一份记录成长和规划日程的计划表,希望我和他能够一起遵守,共同协商,养成一个制订计划和充分利用时间的好习惯。在制订日程表之前,我和儿子商量协商,进行了一次很有价值的谈话:
“辉辉,今天周六了,再有两天,就是下周一了。对于下个礼拜,你有什么打算吗?”
“没有,爸爸,到时候再说呗。”“为什么要到时候再说呢?”“因为还有好几天呢,我现在还有事情做,不想让自己有这么多的事儿,除非你带我去玩。”看,这就是孩子!他们只想着“玩”,一切规划只有跟“玩”绑在一起,他们才真正地感兴趣,否则他们就会逃避和厌恶。就像我们成人一样,没有人愿意谈论工作的计划(除非你是老板),只想讨论下一次休假是在什么时候,并为此默默期盼。
我想了想,说:“辉辉,这样吧,爸爸想和你做一个约定,我们把未来一周玩什么和学什么一块写下来,写到这张纸上,然后我们按照时间,一件件去做,你看可以吗?”
夏辉先是高兴地答应,接着又警惕地问:“爸爸,我们学什么呀?是不是每天都学习?”
“当然不会的,我保证一定会把大部分的时间都用来和你一起玩,但你也要保证把该学的课目都学好,可以吗?”
夏辉一听主要是用来玩的,当然没问题,马上就痛快地答应了。我把妻子叫过来,三个人一起开了一场“严肃”的家庭会议,经过“激烈”
的探讨协商,为夏辉制定了下一周的活动日程表:
周一:拼图游戏,参观幼儿园,英语识字游戏。
周二:拆分玩具车,汉语识字游戏。
周三:英语听读训练,绘画,汉语识字游戏。
周四:小城市建造游戏,休息。
周五:全家一起郊游,汉语识字游戏。
周六:去邻居家拜访。
周日:在家休息。
作为起步阶段,这是一份相当简单的计划,但意义并非在于此。与其说这是给孩子的活动规划,不如说家长需要遵守的规则更多。
第一,你要考虑你承诺过的事情,写在纸上的这些计划,你必须带头执行,不能到时候孩子还记得,你却忘得一干二净。家长的决定会影响整个家庭,不仅孩子,有时你的邻居、老师,还有孩子的伙伴,也会通过你对于计划的执行认识到你作为一名家长的“诚信”和“魅力”——你的榜样力量,同时也就是你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
第二,你必须设置限度,客观安排时间。家长制订日程表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取悦孩子,也非为了功利地记录和督促他的学习。科学的态度是第一位的,你应该结合孩子的实际条件和环境需要来计划每一件事。大人和小孩都能够在这个时间安排内感到舒服才可以,合理的弹性时间,能够休息和调整,以及应付突然的变故。有时候,我们要临时减少一些安排,有时又需要增加一些活动,但这些都必须得到孩子的同意才能得以执行。
第三,家长要真实地了解自己的孩子。有些家长会发现自己很难决定是让孩子在下周末练习踢足球还是去弹钢琴,因为他不清楚孩子的内心到底在想什么,孩子的兴趣是什么。针对这一现象,家长有必要定期和孩子进行沟通交流,听一听孩子内心的想法,他有什么特殊的兴趣,希望从事哪种类型的活动,根据这些反馈,给他安排适合的活动,或者你也可以带他参加集体活动、一次性的课程,让他体验一下,搞清楚自己的兴趣所在。一旦做了决定,家长就应该全力支持,并为孩子的努力感到骄傲。
第四,日程表必须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对孩子的表现,家长要给予足够的耐心和宽容。别指望孩子会将安排进行得很完美(尤其在8岁之前的阶段),孩子的生活充满了不确定性,他们有时会完全否认自己昨天的承诺,或者今天信心满满的决定,可能明天就开始后悔。这是正常的,家长不要对此强烈地谴责,甚至严厉地批评。这个时候,对于计划的执行就要灵活一些。当然,这不意味着你的孩子因为情绪不好,就不用去上舞蹈课或者进行英语听读练习了。家长要根据具体的情况和事情的重要程度来决定,什么是可以调整的意外,什么情况则不容变更。
家长通过综合考虑制订的这份日程表,不管是出于管理学习进度的目的,还是控制培训及帮助孩子规划人生的需要,只有保证他们能够按照日程表的计划,将学习和游戏恰到好处地结合,相互转换,锻炼他们的抽象思维,尤其是发散性的思维,孩子的潜能才会一点点被激发出来。而且,通过家长的亲自参与和榜样的力量,孩子参与的积极性会更高,所以效果也更好。坚持按照日程表完成“任务”,对于家庭教育和孩子的成长来说,都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
灵活驾驭心灵成长的“三驾马车”
第一驾马车:如何尊重孩子的心灵隐私。
在这里,我提出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如果你的孩子在你面前说谎怎么办?这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不管什么时代,孩子的谎言都是很多的,你千万不要以为“童言无忌”,现在的儿童,内心世界十分丰富,也善于察言观色,并根据不同的情况决定自己要说些什么。我相信许多家长正在为此苦恼,他们也在不停地寻求一些根本性的解决办法。这个问题在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看来,是一件十分正常的事,孩子喜欢说些谎言并不需要大惊小怪,根本不是什么重大的缺陷,也无须惶恐,因为它可以让你观察到孩子内在的智力发育,洞察到他的心灵成长。同时,有些谎言,又涉及孩子的隐私——当父母有可能侵犯到他的隐私时,他就只好用谎言来对付你。所以,家长应该合理地引导,而不是大声地训斥。
婷婷今年12岁了,她是上海市某所小学六年级的学生。她长得很漂亮,身体也开始发育,就像一朵含苞待放的小花,娇嫩动人。不过,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的发育,婷婷的话语却越来越少了。她不再是那个曾经围在妈妈身边唧唧喳喳的小女孩了,更多时候,她是一个沉默而有心思的性格内敛的少女。
对于女儿的成长,妈妈当然感到很欣慰。但自从她发现女儿对自己撒了一个很大的谎之后,就开始感到忧虑了。那是一个周末,女儿说要去同学家借书,可是妈妈却在外出买菜时撞见她和一个男孩在一起,而且似乎在和那个男孩吵架。吵了一会儿,女儿就甩袖离去,很不高兴的样子。见此一幕,妈妈禁不住心里咯噔了一下,“怎么回事,难道女儿这么小的年龄就早恋了?可她现在小学还没有毕业啊!”
一般发现这种事,家长都是很焦虑紧张的。所以到了晚上,妈妈就将女儿单独叫到了房间,非常委婉地询问,但是婷婷却一口否认,咬定自己只是去同学家借书了,根本没见什么男同学。后来,妈妈开始了详细的观察,慢慢地发现婷婷有许多事都骗了自己,比如明明是来了初潮,却瞒着妈妈说自己腹痛;明明没有补课,却谎称补课到很晚才回家;明明从妈妈的口袋里偷偷拿了钱去买胸衣,然后藏在了衣橱内,却在妈妈试探时,不但不承认还责备是妈妈不小心记错了。
女儿说过的谎简直数不胜数,妈妈终于忍无可忍了,她决定和女儿把事情摊开来说。终于有一天,她再次逮住了女儿和那个男生在一起后,当面揭穿了她的谎言,揪住她的手,把她拉回了家。
妈妈用暴力终结了女儿的隐私,揭下了女儿的“面具”。但结果是什么呢?婷婷气呼呼地说:“妈,你懂不懂尊重我的隐私?我根本没有早恋,是他在追求我,我不过是想自己解决这件事,想和他谈一谈,说服他好好学习,和他吵架就是为了这个。还有,我现在已经长大了,你不该跟踪我,因为我有隐私权,请你以后尊重我!”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隐私,特别是当他们开始上学以后,常常感到自己与父母是不一样的,他们希望可以自主地安排生活,认为自己才是自己的主人,如果家长硬要从他们口中打听到什么,或者去控制他们,为了避开家长过度的保护,他们必然会选择撒谎来应付。
这既是无奈的谎言,同时也是一种善意的行为。作为家长,对此不但要表示理解,还要去尊重孩子的隐私,明确自己什么该问什么不该问,扮演一个朋友的角色,而不是一个监督者。对于孩子的难言之隐,不要步步催问,而是应当给他提供一些解决方法,比如放一些相关的书籍在床头,让他自己去看。如此一来,不但帮助孩子解决了问题,同时能够赢得他们的信任和敬爱,对于孩子的成长也是大有裨益。
第二驾马车:如何培养和引导孩子的性格。
在孩子的性格取向中,最应该避免的是他们出现不合群的现象,比如有些孩子很早就开始独居了,在一间卧室自己睡觉,再加上父母不善于交际,他又很少与外界接触,不习惯与外面的陌生人交往(局限性或选择性地与外界交往),就会形成一种孤僻的性格。严重者,还会进一步演化出一些精神上的疾病。
对此,家长要在孩子的穿着、言谈、举止、生活习惯等方面,想方设法使他与周围的孩子保持一致,帮助他建立一种团队的融入意识,减少他因为与众不同而产生一些不自在的感觉。家长还可以适当地鼓励他邀请一些小朋友来家作客,爸爸和妈妈要热情招待,为孩子作出态度和行为上的榜样。同时,家长要鼓励他和小伙伴一起去学校,一起玩玩具,适应和融入集体生活。
如果你的孩子在家中非常活跃,但在集体中却不声不响。那多半是因为他在家中经常听到父母的赞扬,但到了集体生活中却发现事实并非如此。他觉得自己原来这么笨,于是丧失了自信,转化为自卑,进而遇到事情就退缩。面对这种情况,需要家长与教师配合,发现和利用孩子的某一长处,让他在集体中显示出来,接受老师和小伙伴的赞扬,这时他就会有信心,也能够与同伴自由自在地相处了。
当你的孩子的性格出现孤立或不合群的现象时,家长可以采取的一般方法都有哪些呢?
第一,对孩子的社交态度进行分步的强化。家长不可指望一步到位纠正孩子的态度和行为,要认识到,这是一个相当漫长和艰巨的过程。所以,我们可以设计分步目标,并注意孩子的一切细节表现。比如,当你的孩子由不理睬小朋友的邀请,到偶尔理睬,即使是一些拒绝参加的理睬,家长也应给予注意,因为这就是一个很好的转变,是一种转坏为好的信号。当孩子主动表示愿意参加小朋友团队游戏或者与小伙伴一起出行的愿望,家长一定要及时地鼓励。当你的孩子由被邀请变得能主动要求参加小朋友们的活动时,这时则要给予及时的强化,一步一步地让他融入集体,培养其乐观开朗的性格。
第二,我们要对孩子强化一种邀请的行为和角色定位。这一步是为了培养孩子好客与善于接待客人的意识。家长可以热情地欢迎那些自动上门或者受邀上门玩的孩子,给他们提供游戏场所和玩具,鼓励你的孩子和他们玩,在这个过程中,家长热情的态度,会让孩子在小朋友中获得一种满足感,他会更愿意结交小朋友,同时对家长也更有敬爱之心。
第三,如果你的孩子一直在由家里人(你的父母或者保姆)照顾,那么你最好送他到幼儿园(小伙伴多的地方、社会化的环境)。这里是社会化的理想环境,也是一种正常的成长环境。除此之外,家长也应该多带孩子到小朋友多的地方去,保证孩子有一定的交往机会,而不是每天只跟自己的亲人在一起玩。
第四,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我们要及早地培养他拥有一定的社会交往意识和技能。这就要求家长多观察和研究孩子,一旦发现他表现得较为孤僻,就应立即介入,千万不可冷漠旁观,以为他自己能够调整过来。事实上,在一个家长提供的旧环境中,如果环境不发生改变,孩子是很难主动地为自己创造出一个新环境的。性格方面的走向,往往是心灵层面的成长问题,尤其需要家长格外用心,不可大意。
第三驾马车:如何保持和孩子的心灵距离。
对于如何保持适度并且有弹性的亲子关系,在最近几年的观察中,我发现这是一件非常值得关注的事情,因为很多父母和孩子从来没有学会这件简单且又无比重要的功课。这就像是跳舞,两个人不管怎么样进退,始终保留一定的空间,同时还又保持着身体的联系,两个人的关系既不会疏离,也不会因粘连太紧而经常摔倒。这是一种极为智慧的距离,我们的亲子关系就应该是这样的。
保持好和孩子心灵的距离,给他一个足够的权利空间,对孩子来说意味着成长、反省和责任,是心灵教育的法宝。权利空间是孩子难得的礼物,他们谈及家庭,一般首先涌现出的感觉都是“束缚”,而不是“自由”。这是我在国内做调查得出的结果:调查的孩子当中,超过99%的中国小孩向我表示了对于家庭环境的反感,因为爸爸和妈妈对他们的限制太多了,让他们无法体验到自我权利。我向来主张做爸爸,不必做最好的爸爸,只要做到刚刚好就可以了。这个度,就是双人舞的距离,也是必须跟孩子保持的一种必要的心灵距离。所以每个家长都应问问自己:我们离孩子多远才算爱他?我能回答的是:亲子关系如果太紧密了,孩子也会对父母给予的亲密无间的爱进行反击,他会强烈抵抗;而太远了,又无法表达你对孩子的爱,他也会不满意。
有两位年轻的妈妈,她们在花园里相遇了,各自带着自己的孩子。4岁的小弟弟看见了对面6岁的小姐姐手里有一个公仔,露出了非常渴望的表情,他想玩一玩。朋友之间,当然应该以礼相待,小姐姐的妈妈很想说服孩子把公仔借给弟弟玩一会儿,但是小女孩自然是不肯,她把公仔抱得更紧了。妈妈可能觉得在朋友面前很没有面子,于是做了一个很坏的决定:她下手从孩子怀中抢过了公仔,然后塞给了小弟弟,笑呵呵地说:“去玩吧。”小弟弟心满意足,当然是非常开心地笑了,拿着公仔玩了起来。当他把公仔还给小姐姐的时候,这个小女孩并不是拿回自己的玩具,而是狠狠地把心爱的公仔摔在地上,又狠狠地踩上了几脚!她还不解气,又一脚把它踢到了很远的地方。女孩的妈妈于是就非常困惑,一个仅仅6岁的孩子,为什么如此的任性和自私,而且还蛮横不讲理?
她很伤心地说:“我原以为女儿能理解我的做法,况且是她太自私了,一个玩具给小伙伴玩一下,又不会被抢走,连这点分享精神都没有,太让我丢面子了。”
其实,是这个妈妈忽视了女儿内心的需求。妈妈没有顾及女儿自己的权利,而是替她做了决定,还动手抢了过来。儿童的年龄再小,也需要有一个独立的空间,父母不能超越这种距离,去左右她的想法。当妈妈做了这件事之后,女儿非常无助,只能采用愤怒的态度和任性的行为来保护自己,对抗妈妈。
也就是说,和孩子保持适当的心灵距离,其实是让他自己去决定一些事情,承担一些责任。然后,他的自我价值感就会从这个独立的权利空间中慢慢衍生出来,帮助他成为一个自信自立、具有探索精神的人。孩子做对了,我们应该去表扬。但他做错了,我们也不能直接去批评,而是引导他,告诉他正确的做法应该是什么。事实上,这就要求家长要关注和重视孩子在内心发出的呼喊,不要靠得太近。
可惜的是,现在绝大多数父母都听不见孩子的呐喊,也更读不懂他们这种心灵成长的语言。许多家长总觉得,自己与孩子之间有着一份无法取代的亲密关系,这种亲密关系,赋予了他们无限的权利,让他们可以为孩子无怨无悔地付出,同时又有强大的理由去绑架孩子的心灵。这样的家长不但在替孩子做决定,同时也在帮助孩子承担责任,盯着他们的一举一动,不停地发出各种指令,小到如何吃饭,大到如何交友,成为孩子心灵的主人,让孩子失去了掌握自己生活和思考的权利。所以,终会有这么一天,孩子会出现各种让大人预想不到的状况——他们会抗拒来自父母的一切,与家长的关系发生根本性的疏远。
建立双向的心灵对话
什么是家长和孩子之间顺畅的双向对话?简而言之,就是家庭交流的双方都要主动参与,有反馈,有深入的交流,满足彼此的心灵需求,最后达成共识。这就要求家长一定要学会与孩子交朋友。只有朋友之间的交流,才是双向和平等的。如果你从心里只把自己当做父母,总觉得自己权威在手,你只想说,不想听;只想命令,不想了解孩子的心理活动,这种心灵对话就不是双向的,甚至也谈不上心灵的沟通,而成了一种棍棒式审问。
类似的方式有:
1、“你今晚十点做完作业,明天七点起床背英语单词,然后我们九点去学钢琴,快去吧!”
问题:只有命令,没有询问孩子的意见。
2、“宝贝,这件事你不能这么想,一定要按爸爸的办法去做,长大了你就知道为什么了,现在不要多说。”
问题:只让孩子去做,不告诉他原因,也不探讨为什么。很显然,孩子讨厌这种家长。现在的孩子大多很聪明,他们都是小大人了。
有时候,他们思考问题的深度,甚至要远远超过大人;他们不功利,也不世故,十分单纯、直接。因此,孩子也就具有一种易受伤害的特点。所以家长必须要尊重孩子,给予他们充分的信任,平等对待,才能与孩子进行有效的沟通,共同分享喜悦,共同面对问题,共同协商解决事情,实现心灵层面的交流。
与孩子的心灵进行对话,将是家庭教育中一个永恒的话题,在不同的时代有着不一样的感受。也许过去和现在你做得都很好,这也不代表你在将来就能够一直出色地完成这个工作。只要我们的孩子在不停地成长,家长就必须每时每刻瞪起眼睛,审视和重视孩子的每一点变化。在与他们沟通的时候,谨慎为之,跟得上孩子思维进步的速度。我们要努力地与他进行双向和互有反馈的沟通,要知道“尊重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前提”,这是亲子教育界毋庸置疑的共识。
父母要注意引领性的沟通,帮助孩子树立适合于时代的人生价值观。
有一位家长曾经对我说,他觉得自己与孩子之间充满了解不开的矛盾,不是他不想沟通,而是话没说上两句,就火药味十足地吵了起来。他家的小孩脾气不好,像他一样十分刚烈,是一个很倔强的孩子。
“夏老师,别说让我了解他的心灵了,就是他外面的那身衣服,我都穿不透,他对我十分警惕,根本不对我讲实话。”
他之所以在孩子那里受到了这样的待遇,是因为这样的家长出发点就是错误的。他从一开始就抱着“征服”的目的去交流,上来便试图摆平孩子,让他听从自己的。态度不对,孩子当然拒绝。沟通必须是引领性的,双方有协调的余地,至少要给他一个能够表达自己观点的空间。你不能让孩子觉得,你是在命令他、强迫他接受你的价值观,只有平等地交流,他才愿意对你打开心门。
我们必须强调这一点:家长与孩子不是一个矛盾的两面,他们也不是主体与客体的关系,更加不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父母与自己的孩子,其实是一个利益共同体。他们不但是家庭利益、国家利益、社会利益一致基础上的实现者,而且他们还承载着家庭、国家和社会的希望。在这个宏大的主题之下,我们和孩子的谈话,就要有一种背景意识,不可以唯我独大,而是要唯理是从。
家长可以去引导孩子,但在道理面前,我们有时却要服从于孩子的观点。对此,我的主张向来是,要做到心灵沟通,家长就得跟孩子以心换心,将心比心。既要有碰撞,也要有交融,实现感情的交流和升华。你敞开了心扉同孩子交流,他也会对你产生充分的信任。你想孩子所想,解决他的实际疑惑,才能做孩子成长路上合格的引路人。
在心灵沟通方面,家长要掌握一些基本的原则。
1、注意营造一种倾听的氛围(家长多充当一名倾听者)。
2、沟通的时候要目标明确(就具体的问题进行商讨,避免空谈)。
3、言辞决不可以激烈(平和的态度,像朋友聊天那样)。
4、多用“我”字这样的暗示平等的字句,而不是“你爸我”或者“你小子”等强烈体现地位高低的词语(平等的角色,不是上和下,而是你和我)。
5、切忌对孩子发表长篇大论,只顾满足自己的表达欲望(考虑到孩子的接受能力,也要照顾他的情绪)。
6、善于倾听,这很重要(不但愿意倾听,还要善听,能在倾听中发现问题,听懂孩子真正的想法)。
7、互相理解,这是基本态度(换位思考,站在他的立场上)。
8、使自己成为孩子的顾问,而不是发号施令者(做一个提建议的人,把决定权交给孩子)。
以上八种原则,能够保证家长跟孩子做到有效的沟通。这是关系到他们成长和成功的关键之一。在家庭生活中,我们对于沟通技能、方法的学习、掌握和运用,与孩子未来社会适应能力的高低是紧密相关的,决定你能否走进他的心灵深处,成为他赖以依靠的交流对象,也决定了孩子是否愿意把你当成他的心灵港湾,是否希望由你来陪伴他的心灵成长。
在现实生活中,许多孩子对父母充满怨恨,远离家长,宁愿跟陌生人倾诉也不想与家长有实质的交流,正是由于家长在沟通方面做得极不到位,使孩子对他没有基本的信任。
当我们和孩子进行交谈时,要努力让谈话成为一种真正的双向交流。做到成功的双向交流的手段有下面五种:
1、你要专心地去倾听孩子说的话,这是最重要的。专心既是对孩子的尊重,也是让你了解到他们真实心声的基础。
2、你应主动询问孩子内心真正的观点,鼓励他们大胆地表达,不要有所顾忌,并且注意扫清他们的顾虑,使他们能够畅所欲言。
3、我们对孩子提出的问题必须是开放性和讨论性的,可以引导他们勇敢地表达意见和想法,激发想象力,不要限制回答的方向,让他们只有一个答案可选。换句话说,我们应给孩子提供一些多项选择,并鼓励他们创造新的答案。
4、不论任何时间,都不要打断孩子的谈话,让孩子有机会说完他想说的话。不管他的观点是多么“可笑”或“幼稚”,都不要在他认真表达的时候让他中止,因为这会极大地挫伤孩子交流的积极性,伤害他的自尊心。
5、与孩子进行谈话时,你一定要真心诚意,抱着诚挚的态度和他交流,不可敷衍了事,用应付的态度对待孩子。这是对一名家长最基本的要求。
Children
Your children are not your children.
They are the sons and daughters of Life"s longing for itself.
They come through you but not from you,And though they are with you, yet they belong not to you.
You may give them your love but not your thoughts.
For they have their own thoughts.
You may house their bodies but not their souls,For their souls dwell in the house of tomorrow, which you cannotvisit, not even in your dreams.
You may strive to be like them, but seek not to make them like you.
For life goes not backward nor tarries with yesterday.
You are the bows from which your children as living arrows are sent forth.
The archer sees the mark upon the path of the infinite, and He bendsyou with His might that His arrows may go swift and far.
Let your bending in the archer"s hand be for gladness;For even as he loves the arrow that flies, so He loves also the bow that is stable.
-Kahlil Gibran, The Prophet, Chapter 4《论孩子》(冰心译)你们的孩子,都不是你们的孩子,乃是生命为自己所渴望的儿女。他们是借你们而来,却不是从你们而来。他们虽和你们同在,却不属于你们。你们可以给他们爱,却不可以给他们思想。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你们可以荫庇他们的身体,却不能荫蔽他们的灵魂。
因为他们的灵魂,是住在明日的宅中,那是你们在梦中也不能想见的。你们可以努力去模仿他们,却不能使他们来像你们。因为生命是不倒行的,也不与昨日一同停留。你们是弓,你们的孩子是从弦上发出的生命的箭矢。那射者在无穷之间看定了目标,也用神力将你们引满,使他的箭矢迅速而遥远的射了出来。
让你们在射者手中的弯曲成为喜乐吧。因为他爱那飞出的箭,也爱了那静止的弓。
——卡里尔·纪伯伦,《先知》第四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