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157500000024

第24章  频繁获奖,一雪前耻

戛纳电影节上的失利,令李翰祥愧悔不已。他不甘失败,暗暗憋了一股劲,决心要重整旗鼓。

李翰祥对艺术的感觉极为敏锐。他仔细分析了电影节上失利的原因,研究了评委的眼光和获奖影片的特点,经过认真考虑,决定把徐讦的小说《后门》搬上银幕。此时《后门》已由王月汀改编成剧本,但一直未被拍摄。

小说《后门》的作者徐讦,1950年移居香港,故以香港为故事背景,讲述了一对无法生育的徐天鹤夫妇,常常在窗前凝视对面的小女孩阿琳。阿琳生母另嫁,父亲与后母不喜欢她,所以郁郁寡欢,常独自一人在后门和小猫玩。后经两家协商,徐家办理了领养手续,把阿琳认做女儿。不料阿琳的生母史小姐听说,找来要领走阿琳。经过劝说,史小姐放弃了要求,徐太太答应史小姐可以经常来探望阿琳。于是史小姐成了徐家常客,并与徐太太成了好朋友。突然一天,史小姐遭遇车祸,住进医院,阿琳前去探望。面对母女间自然流露出的真情,徐太太终于同意阿琳重回母亲怀抱。

这是一个健康而温情的故事,展现了和谐的人际关系和善良美好的人性。李翰祥别出心裁,决定用黑白片来表现故事中的淡淡伤感。当时彩色片已经盛行,观众已经习惯了欣赏五颜六色的画面,所以李翰祥这一决定,在圈内引起不小的震动。有人佩服他的创新精神,有人则认为这简直是胡闹,很替他担心。

李翰祥不为所动,一力坚持自己的想法。他认为,只有黑白胶片才能最好地表现剧情,才能最完整地展现艺术本来面目。况且在彩色电影盛行的时候,突然拿出一部黑白作品,会给观众一种怀旧感,可能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李翰祥准备用这部影片,一洗戛纳国际电影节之耻,在1960年的亚洲影展上夺魁。

李翰祥这一想法,得到了邵逸夫的支持。他相信李翰祥的艺术直觉,认为在这个时候拍一部黑白片,对观众的口味是一种调剂。他任李翰祥调兵遣将,并投入了大笔资金。

李翰祥憋着一口气,全力以赴投入了《后门》的拍摄。他起用了30年代的电影皇后、当时已年逾五旬的胡蝶出任女主角,王引任男主角,李香君、赵明、高翔等人联合出演。李翰祥放弃邵氏一贯追求速度的作风,宁肯费时费力,也绝不粗制滥造。经过数月的精雕细琢,《后门》终于杀青。

这一次,没有让邵逸夫和李翰祥失望。影片出来后,即参加了1960年的亚洲影展。《后门》在这次影展上,一举夺得该影展的全部12个奖项。邵逸夫和李翰祥都长舒一口气,算是如愿以偿,一雪戛纳失利之耻。

李翰祥短短三年时间里,共获30多项大奖,这在香港可谓前无古人,成为香港电影业不可逾越的一道鸿沟。一时间香港各大报纸竞相报道,李翰祥成为炙手可热的人物。

但是,与热闹的获奖情况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后门》一片冷清的票房。这部艺术水准很高的影片,票房很不理想。究其原因,正是因为影片艺术性过强,过于高雅,导致曲高和寡。另外女主角胡蝶虽然演技出众,但毕竟年过半百,早已失去了昔日风采,不复有耀眼的光芒,所有这些,使得《后门》一片乏人问津。

但李翰祥是一个艺术家,他的着眼点只在影片的艺术性上,票房似乎不在他的考虑范围之内。他没有意识到票房的缺失对于公司的影响,而是仍然沉浸在“获奖最多导演”的荣耀之中,还在计划拿出更为高雅的影片,向更高级别的电影奖冲击。

在一次公司高层会议上,李翰祥谈到自己的下一步运作,重点还是对艺术的追求。他兴致勃勃地谈着自己的创作思路,表示还要冲击国际大奖。邵逸夫听着听着,突然提高了嗓门:“翰祥,我们拍电影,不是为了获奖,更不是为了艺术,我们为的是赚钱。”

李翰祥愣住了:“六叔,以前我们的影片获奖,您不是也很高兴吗?”

邵逸夫无奈地叹气:“获奖不是重点,靠获奖带来经济效益才是重要的。那时候获奖能赚钱,现在是只获奖,不卖座。”

李翰祥仍然不愿意放弃影片的艺术性,使他拍的电影成为纯粹的商业片。他试探着说:“那我就拍一部既能获奖,又能赚钱的电影。”

邵逸夫终于忍耐不住,冲李翰祥嚷道:“你怎么还想着获奖?我们获奖已经不少了,现在要的是赚钱!”

直至此时,李翰祥也没有意识到,他在事业上迎来了第一个高峰之后的低谷。从这时起,邵逸夫就让李翰祥“休息”,实则是把他挂了起来,不再让他拍片。

于是,一个连续获大奖、声名显赫的大导演,在1961年整整一年里,基本处于休息状态。但李翰祥并不十分清楚邵逸夫的意图,所以仍然在筹划拍片,只是他的拍片计划一律被老板束之高阁。曾经写过《貂蝉》一剧的编剧高立,写了一个现代题材的电影《手枪》,李翰祥感觉剧本很有表现力,擅长古装剧的他想换换戏路,拍摄此剧。邵逸夫也认为可拍,却安排李翰祥在高立之下,任第二导演。

无论是声名地位,还是才气水平,高立都远远不及李翰祥。邵逸夫自然比别人更清楚这一点。他的这种不合理安排,意在冷落李翰祥,让他能冷静认识自己的问题。

《手枪》一片,市场反应平平,受益者是男主角王引。王引本是导演出身,曾在李翰祥执导的《后门》中任男主角。凭借《手枪》,王引获得1962年台湾首届金马奖最佳男主角。

李翰祥被老板冷落期间,邹文怀却不断与李翰祥沟通交流。他知道李翰祥只是暂时被搁置,不可能长期如此。所以邹文怀不时安慰他,并就许多事情征求李翰祥的意见。《旅馆鸳鸯》一片,便是听取了李翰祥的意见拍摄的,果然为公司带来不俗的收益。

而邵逸夫冷落李翰祥,也仅仅是一种手段。他自然知道李翰祥对于邵氏公司的价值。他十分清楚,只要李翰祥调整了思路,必定能拍出像《貂蝉》、《江山美人》那样既叫好,又卖座的影片。例如《旅馆鸳鸯》只是李翰祥的一个建议,便能为公司带来效益。于是1962年,邵逸夫再请李翰祥出山。

但是,李翰祥虽然深知什么片子有市场,能够建议拍摄《旅馆鸳鸯》这样的影片,自己却不屑于商业片的运作。他向邵逸夫提出,要拍他筹备已久的古装剧《杨贵妃》。

邵逸夫清楚,古装剧是李翰祥的长项,也是邵氏公司可以抗衡“电懋”的武器,于是批准了李翰祥的拍摄计划。

这部剧中,李翰祥起用了老牌明星李丽华。李丽华气质古典,形象圆润饱满,很适合杨贵妃的角色,在观众中也很有人缘。李翰祥希望这位魅力犹存的影坛常青树,能帮助邵氏扭转古装剧票房下滑的局面。

《杨贵妃》在李翰祥的精心打制下,华丽端凝,得到业内人士一致好评。在首届台湾“金马奖”中,获“优等剧情片奖”。但是,这部人人叫好的片子,仍没有为邵逸夫带来滚滚票房。

这之后,李翰祥一鼓作气,连续拍了《王昭君》、《武则天》、《倾国倾城》等多部古装影片。其中《倾国倾城》是李翰祥历史宫闱片中的代表作。此片场面宏大,阵容齐整,是一部描绘慈禧垂帘听政三十年后,清宫之内权力争斗的历史巨制。在影片中,邵氏大牌明星云集一堂,同台献艺。由著名演员卢燕饰演慈禧太后,并别出心裁使用动作明星狄龙饰演光绪皇帝,就连小太监寇连材这样的角色,也由著名演员姜大卫饰演。

从心里,邵逸夫还是非常看重李翰祥的。所以他在任李翰祥大张旗鼓地按自己的意愿拍片。在风月片主打天下的香港,李翰祥坚持古装剧的戏路,邵逸夫并不阻拦,并为他投入巨额资金。只《倾国倾城》一片,就不惜工本地在影城里搭设了气势宏伟的故宫太和殿假景,在当时的香港,堪称搭设布景之最。

由于导演优秀,演员出色,布景精致,《倾国倾城》成为了一部非常经典的影片,受到香港业内人士的一致好评,拷贝卖到东南亚地区,也得到专家的称赞。

邵氏公司通过参与选美活动,旗下美女如云。这为李翰祥拍摄古装剧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条件。他把历史上有些影响的女人陆续都搬上了银幕,摄影棚内花团锦簇,万紫千红。李翰祥执导的一部影片可以成为此情此景的注释:《千娇百媚》。

《千娇百媚》的剧本还是邵逸夫选定的。李翰祥选定老搭档林黛为女主角。二人配合默契,以惊人的速度拍完了这部电影。林黛在影片中表现不俗,第八届亚洲影展上,林黛荣获“最佳女主角”奖。

《千娇百媚》之后,李翰祥又拍了《一毛钱》、《不了情》等影片。其中《不了情》又把林黛推上了第九届亚洲影后的宝座。至此,1958年到1962年间,邵氏公司已经在亚洲影展上,获得了大大小小46个奖项,《杨贵妃》还在戛纳电影节上获优秀技术大奖,堪称世界电影奇迹。

但是,频繁获奖的背后,却是邵氏电影的票房危机。这些被专家评委交口称赞的影片,在市场上却反应平平,得不到观众的响应,这令邵逸夫暗暗紧张。因为所有这些影片,都是邵逸夫用最好的演员、精致的布景打造出来的,这背后都是巨大的资金投入。如果不是实力雄厚的邵氏,而是某家小公司遇到此种情况,早就被拖累得破产了。而邵氏就算有一定实力,却也不禁如此折腾。

邵逸夫与邹文怀、李翰祥冷静下来,细细分析其中的症结所在。最后他们发现,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还是因为决策上的失误。电影一行,演员十分关键。编剧、导演等人均在幕后,能让观众见到的,只有出现在银幕上的演员。所以,演员是否走红,是否被观众认可和追捧,对一部影片的上座率,起着决定性作用。观众都喜欢年轻靓丽的面孔,但李翰祥的影片,强调“艺术性”,喜欢用老牌明星来表现电影中的凝重之感,如李丽华、胡蝶等人。但演员是一个吃青春饭的职业,衰老在银幕上是遮掩不住的,所谓长江后浪推前浪,这个规律,在演艺圈尤为明显,也尤为残酷无情。老牌红星李丽华虽有“影坛常青树”之称,但当时已经38岁,胡蝶更已年逾半百,虽演技出众,风韵犹存,毕竟在观众中的影响力正在下降,违背了观众的欣赏情趣,直接导致了影片乏人问津。

邵逸夫初到香港,成立邵氏兄弟(香港)公司,曾有宣言:邵氏出品,必属佳作。如今,频繁的奖项证明,这不是一句空话。但是,市场的冷清,票房的惨淡,令邵逸夫认识到,影片的卖座不是由专家说了算,而是由观众说了算的。作为一家电影公司的老板,他首先是一个商人,必须考虑市场投放之后带来的商业利益。再高雅的艺术,如果失去市场,失去观众,便不能算作成功。虽然从1958年的开山之作《貂蝉》到1962年,李翰祥为邵氏赢得奖项无数,但事实证明,李翰祥忽略了市场需求。

邵逸夫深知李翰祥的实力,大量的奖杯就是明证。所以,面对不理想的票房,冷淡的市场反应,邵逸夫不再采用“挂起来”的手段,而是平心静气,让李翰祥考虑如何扭转局面,采取何种措施以便使邵氏走出低谷。

同类推荐
  • 忽必烈传

    忽必烈传

    元世祖忽必烈在一批蒙汉臣僚的帮助下,依照汉法建元改制,所制定和实行的一系列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政策,为元朝的百年江山奠定了基础。本书讲述了忽必烈波澜壮阔、传奇辉煌的一生,让读者认识一个不一样的帝王。
  • 造物先造人:松下幸之助的经营哲学与做人理念

    造物先造人:松下幸之助的经营哲学与做人理念

    松下幸之助(1894—1989),被人称为“经营之神”——“事业部”、“终身雇佣制”、“年功序列”等日本企业的管理制度都由他首创。松下幸之助为人谦和,无论见了谁都点头哈腰,他用一句话概括自己的经营哲学:“首先要细心倾听他人的意见”。如果你想用最短的时间学习日本式管理的精髓,那么最好的入门书就是阅读松下幸之助的教诲和哲学。松下幸之助一生共出版了60多种著作,累计达数百万字。他的著作被译成英、法、德、中等20多个国家的文字,在全世界广泛流传。书中那些令亿万人为之倾倒叹服的经营秘诀,为人们打开了一道通往经营成功的大门。
  • 刘大响自传

    刘大响自传

    《中国工程院院士传记:刘大响自传》是作者刘大响院士的回忆录。作者在书中叙述了自己的童年、求学生涯以及为我国航空动力事业奋斗的历程,尤其是以亲身经历讲述了高空模拟试验台、高推预研、中推核心机和先进高性能发动机的预研和研制过程,以及呼吁国家重视航空发动机、国产大飞机和航空应急救援体系建设的经历。
  • 曹操十讲

    曹操十讲

    三国时代,群雄并起,既有世家大族,也有草莽豪杰。但是,最后独霸天下的却是曹操。在逐鹿天下的过程中,军阀们有如流星划破长空一闪而过;有的偏居一隅苟且偷生,为什么只有这位乱世枭雄能够越战越强?他是怎样九死一生,又是怎样屡败屡战、反败为胜的呢? 拼杀一生的他,既没有像昔日贵族一样喊出“彼可取而代之”的豪言壮语,也没有像无赖一样做出“大丈夫当如此也”的垂涎欲滴相,而是默默地走完了他一个汉室“臣子”的人生旅程;他生命的结束,同样意味着一个新王朝开始。但为什么在他手上却不能让那个没落帝国“寿终正寝”,而硬要让儿子演出“禅让”的荒唐剧?
  • 埃尔顿·梅奥:人道主义的倡导者和促进者

    埃尔顿·梅奥:人道主义的倡导者和促进者

    这是一部关于埃尔顿·梅奥(1880—1949年)的生活和工作的定论性传记,它首次对梅奥的学术、工作和生活进行了全面准确的描述。梅奥作为澳大利亚和美国社会科学的先驱人物之一,开创了组织行为科学研究的先河,并以其在哈佛商学院和西部电气公司的工作对美国社会科学和工商管理理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一主题仍备受争议,而梅奥的思想横跨多个学科——心理学、社会学、哲学和工商管理。为了改善产业工人和管理者之间的关系,他鼓励管理人员与下属之间的合作,他把科学研究成果应用于工作中的问题,从而发展了工业心理学。特拉海尔的这部传记追溯了梅奥的思想根源,有助于澄清这场争论的方方面面。
热门推荐
  • 鬼宅心慌慌

    鬼宅心慌慌

    【起点第二组签约作品】那个已经死去,却每日回到家中的老爷,那个年近六十,却夜夜变成姑娘的夫人,那个深夜里,被铲平的坟墓,那个莫名其妙,新婚之时变心的长子,那个年幼嗜赌,遇上神人指点的次子,那个雨夜,脸孔滴血的女鬼,那个穿着蓑衣,戴着斗笠的狗,那个闻到血腥味就蠢蠢欲动的姑爷,那个善良的画中人,……大宅子里蹊跷的事情,源源不断,层出不穷,这一切,追根寻底,到底是为什么……
  • 大方广普贤所说经

    大方广普贤所说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女人平凡不平庸

    女人平凡不平庸

    本书从平凡女人谈恋爱、抢老公、烹调婚姻、女人味之柔术、女人味之媚术、七十二变化妆术、健康保养、三五朋友、炫出个性、不依不赖、有钱有权等方面层层揭秘鲜为人知且快乐幸福的“平凡女人”,道于天下的善男子,善女人。
  • 实用奇方名药

    实用奇方名药

    中国医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偏方、验方、秘方都是这个宝库中的璀璨明珠。它的历史悠久,内容浩瀚,包含了劳动人民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丰富经验,闪烁着中华民族智慧的光芒,为炎黄子孙的繁衍昌盛发挥了重要作用。偏方、验方、秘方流传于民间,它对疾病的防治作用不可忽视,有时甚至会产生意想不到的疗效。
  • 我为圣阳

    我为圣阳

    我吃了一颗太阳。
  • 大学生军事课教程

    大学生军事课教程

    本教材涵盖集中军训和军事理论的主要内容,共计12章,包括中国国防、军事思想、我国的武装力量及我军优良传统、军兵种知识、世界军事、军事高技术、高技术局部战争等。
  • 冰冷的战姬

    冰冷的战姬

    下雨的某天,我和她相遇了。和她在一起的短短几天,发生了各种各样的事……在不知不觉中,我已经喜欢上了红发的少女。但是,在下雨的另一天,我失去了她。为了追回她,我只有渴求力量。另一方面,在追回少女的同时,被遮盖九年的悲伤过往,那神秘组织的庞大计划都逐渐展露眼前。我失去的记忆也在一点一滴地慢慢寻回……逆转了因果的少年与少女,在庞大未知的漩涡中究竟该如何挣脱束缚?“所谓的正义,就是这么一回事”“游飞,再见了。给你添了很多麻烦,我离开以后,你也要一直笑着……”“住手啊,苏菲亚!”“说到底不过是我的模仿品罢了。”“只因为这样,就要抹杀她存在的意义吗?这种事我绝不认同!”“那么换你又该怎么做?”
  • 逆天修魔

    逆天修魔

    以人类之身修炼妖魔之法,许强继承了妖魔道最为传奇的魔功。翔天运转体内魔气,转眼间,一只身如山包般庞大,通体长有亮银色长毛的狐狸匍匐在雪地上。白雪飘舞,翔天四肢瘫伏在地,深吸一口气,将天地灵气呐入口中,再吐出气息将体内浊气排于体外。吐故纳新半个时辰后,他的全身开始剧烈起来,一声声痛苦的低鸣声由他的嘴中发出。随着一道灵气入体,翔天脑袋一震,四肢咔咔作响,他知道这是蜕皮之前的预兆……
  • 仙界争雄录

    仙界争雄录

    我要铸造世上最强的剑!我要拥有世上最强的力!
  • 墨家的攻守之道

    墨家的攻守之道

    墨家思想是中国古代完整版的辩证唯物主义及辩证唯物论。中华文化的特质是一种人伦文化,热爱自然科学、关心物质运动的人被划人”劳力者”阶层,这种近乎本能地看轻自然科学的意识是中华文化的主要弊端。所以,中国历史上,自然科学家很少有崇高的地位。墨子懂得太多的自然的道理,有那么多发明创造,这不能不说是中国古代史上的一个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