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6月,红一、四方面军在四川西部的懋功一带会师。为了迅速北上,中共中央政治局毛尔盖会议决定,将一、四方面军混编为左右两路军,互相配合,粉碎敌人阻拦,北入甘南。会后,根据毛尔盖会议的决定,五军团改称五军,同九军、三十一军、三十二军、三十三军编为左路军,由红军总司令朱德、总政委张国焘、总参谋长刘伯承率领,从左路北上;一、三军及四军、三十军编为右路军,由党中央直接率领,从右路北上。为时不久,张国焘即反对北上,迫令红五军随四方面军南下,并没收了电报密码,使红五军同党中央失去联系。对于张国焘的分裂活动,董振堂十分不满,拒绝传达张国焘分裂党、分裂红军的“阿坝会议决议”;广大指战员也非常愤慨,提出红五军“冲破张国焘阻拦,北上找党中央去!”要求董振堂表态,一时出现紧张气氛。
面对此种局面,董振堂表现了高度的原则性和组织纪律性,一方面表示坚决反对张国焘的分裂行为,维护党中央的统一领导,另一方面又坚决反对盲动,坚决制止蛮干行为。他多次和政委曾日三商量稳定部队的办法,避免事态扩大,并向朱总司令及时汇报了五军干部的情绪。朱总司令应邀到五军给干部们讲话,要求大家“不能扩大矛盾,要顾全大局,讲团结,要耐心等待。”“一、四方面军都是工农红军,是阶级弟兄,要把大家团结起来,共同奋斗,革命才能胜利。”总司令讲话后,他立即站起来说:“请总司令放心,我们一定坚持原则,冷静、理智地处理问题,决不感情用事,决不辜负党对我们的希望。”然后又转向大家说:“总司令的这些话,我们应该牢记在心。只要同志们能从革命的整体利益着想,即使有天大的困难,我们也是能够战胜的。”见谢良所著《铁流后卫》。会后,他根据朱德总司令的指示,积极进行思想教育工作,严格约束部队,为最后战胜张国焘的分裂活动创造了条件。
1936年7月,张国焘分裂活动失败,红四方面军同红二方面军一起北上,于是,董振堂又率领红五军,踏上了长征的道路,于8月上旬进入甘肃南部。此后,红五军参加了岷洮西战役,在岷县、定西地区同国民党军队多次激战,粉碎了敌人的进攻。
董振堂为人正直,作风正派,对部下视为手足。他过着和士兵一样的生活,却时刻关心大家,宽慰大家。官兵一致,上下平等,是他经常向下级强调的一条原则。在长达两年的长征中,他经常向干部们讲:“要带兵,首先要爱兵,要把士兵的生活和疾苦放在心上。”特别是在川西北的一年多时间中,因为物资贫乏,部队经常吃不上饭,他每天都过问部队的伙食,一到宿营地,就找有关干部问:有没有粮食?部队能不能吃上饭?伤病号多不多?生活上怎么照顾?找不上粮食,就组织部队挖野菜、摘梨树叶充饥。不论多么艰苦,他都很乐观。他待人和气,方形脸上总挂着笑容,使人感到亲切。魏传统曾作诗赞扬他:“军团长,董振堂,战士雄姿人敬仰,随身不离枪。和气待同志,耿耿忠于党。虔诚作殿军,有勇且有方。”
(四)
红一、二、四方面军会师前后,中共中央、中革军委为造成西北抗日局面,作出了夺取宁夏、“打通国际路线”的战略部署。1936
年10月底,董振堂奉命率领红五军从甘肃靖远西渡黄河,与红九军、红三十军组成西路军,执行“宁夏战役计划”。宁夏战役计划旋因敌情变化而取消,西路军又担负起从河西走廊接通“国际路线”的艰巨任务。河西地区,是西北军阀马步青、马步芳的地盘,西路军一进入河西,即遭到马家军阀优势兵力的围攻。董振堂指挥红五军在山丹等地与敌军鏖战40余天。由于敌人凶悍顽强,又多系骑兵,来去急速,颇具战斗力,战斗打得非常激烈,红军虽然英勇顽强,给敌人以沉重打击,但自身也付出了沉重代价。
1936年底,西路军继续西进,董振堂指挥红五军长途奔袭,于12月30日进占临泽县城(今蓼泉镇)。在临泽休息几小时后,他又遵照西路军总部的命令:留一部掩护西路军供给部、卫生部,和政治部主任杨克明率领第三十九团、第四十五团及骑兵团(辖四个连)、特务团(辖三个连)共2800余人,向高台进军,于1937年1月1日攻占高台县城。部队入城后,他立即组织指战员,广泛宣传红军的政治主张,发动群众建立苏维埃政权,斗争土豪恶霸,开仓放粮,救济贫民;组织全城军民加固城墙,修筑防御工事,积极准备抵抗敌人的进攻。
高台、临泽,地处河西走廊蜂腰地带,南有祁连山,北有合黎山,黑河从城北流过,是打通国际路线的咽喉地段,在军事上有着重要的地位。红五军进占临泽、高台,引起敌人极大恐慌,马步芳急调2万余兵力,包围了高台县城。由于红五军仅有的一部电台被军政委黄超留在临泽,高台红军失去同西路军总部的电讯联系。为了对付敌人的进攻,董振堂把城区划分为几个防区,部署兵力固守。从1月12日起,敌人以强大的兵力和火力,接连不断地发起攻击。董振堂指挥红军同敌人拼杀,直到将敌人打退。这样的拼杀,一日之内就有好多次,有时甚至多达十余次。一到夜间,他又组织力量修补城墙缺口,泼水结冰,形成坚壁,以利来日再战。
董振堂深知处境的不利。他认为敌人兵力七八倍于自己,有后方支援,弹药充足,又多是骑兵,机动能力强。相反,红军没有后方支援,兵力少,伤亡一人少一人,弹药奇缺,子弹打掉一发少一发,如果继续坚守下去,后果不堪设想。于是,他决计率部突围,然后沿黑河向东转移,同驻守临泽的红军会合,再伺机破敌。主意已定,便命令骑兵团在北城墙挖了一个能并行两匹战马的大洞子,只留外面一层表皮,同时准备了干粮,送还了借用群众的东西,准备在夜间突围。正在这时,驻在临泽的黄超政委派人化装成老百姓,送来紧急信件,大意是:高台是打通国际路线的重要据点,总部命令一定要坚守。董振堂立即召开营以上干部会议,传达黄超的来信,提出了“人在高台在,誓与高台共存亡”的战斗口号,命令大家坚决守住高台。他把机关工作人员和女战士都动员上城参战,保卫县城。红军战士前仆后继,在城墙上一次又一次打退敌人的进攻。
元月15日,西关财神楼、东城门楼等制高点相继失守,城墙也被敌人轰击得残破不堪。红军战士仍然坚守在城墙上,毫不动摇。没有子弹,就用大刀砍、石头砸,有的伤员抱住爬上城头的敌人滚下城墙,同归于尽。激烈的战斗进行了九天八夜,红军歼敌2000余人,高台城外,敌尸累累。战至19日上午,形势更加危急,红军战士绝大部分已经战死,外无援军,内无弹药。这时,董振堂集合所余红军指战员讲话:“我们要流尽最后一滴血,战斗到底!”“为革命牺牲是光荣的,中国革命一定能成功,劳动人民一定能过上自由幸福的日子。”
20日晨,敌人倾全力攻城,从几处破城而入。董振堂率领为数不多的红军战士,在城墙上向东北方向转移,计划突围。这时,敌人的一颗子弹射中了他的胸膛,鲜血喷涌而出,身子一晃,便从城墙上摔到城外的墙脚下。接着,他的警卫员和几个战士也从城墙上滑下来。他看到这几个战友后,用微弱的声音说:“我不行了,别顾我,你们赶快走,再延误就冲不出去了。”说完,就停止了呼吸。关于董振堂的牺牲,《中共党史人物传》第六卷和《解放军将领传》第四卷载,董在高台最后的战斗中左腿负伤,行走不便,敌人围了上来,他半跪在地上,手使双枪轮番向敌人射击,用最后一发子弹把自己打死,壮烈殉职。董振堂生前的勤务员林炳才,参加过高台战斗,在董军长突围的最后时刻,一直在他身边,目睹了董军长牺牲前后的情景。他在写的回忆录(见《星火燎原》丛刊1983年第6期)中说,董振堂军长是胸部中弹后从城墙上摔下来壮烈牺牲的。
董振堂是中国共产党最忠诚、最坚定的党员之一,是中国工农红军最勇敢、最优秀的将领之一。他和赵博生领导的宁都起义,在中国革命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在中央苏区的反“围剿”斗争中,在举世无双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中,率部英勇作战,立下了不朽的功勋;他指挥红五军在高台浴血奋战,牵制敌人大批兵力,积极配合了红九军、红三十军的作战。中共中央、中革军委听到他为革命捐躯的噩耗后,极为悲痛,在延安举行了追悼大会。毛泽东曾称赞他是“坚决革命的同志”,并用“路遥知马力”的话评价他坚忍不拔、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1937年12月9日,即宁都起义六周年前夕,毛泽东同在延安的原红五军团的同志聚会,纪念宁都起义及赵博生、董振堂同志,并写了“以宁都起义的精神用于反对日本帝国主义,我们是战无不胜的”题词留念。解放以后,在高台和石家庄烈士陵园,建立了“董振堂同志纪念碑”,纪念他为革命、为人民做出的卓越贡献。他的夫人贾玉明,得到人民政府的关照,受到人民群众的尊敬;他的儿子董光猛、董光祯、女儿董光芬,都成长为革命干部,为社会主义建设贡献力量。
作者郝成铭,原任甘肃省军区军事志办公室主任、《甘肃省志·军事志》主编,编著有《甘肃省军区沿革史》、《甘肃省志·军事志》、《甘肃民兵工作大事记》、《甘肃民兵英模人物志》,主编有《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文献卷》、《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回忆录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