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661900000012

第12章 回忆害死人(3)

时间到,机电系一分把我们挡在小组赛。

比赛结束了。郝伟过来,揪住我的球衣,瞪着我。周肇峰赶紧过来把我和郝伟拦在两边。

郝伟吐了口唾沫:“你丫就是农村来的傻B!什么也不会的土包子!当班长?当个屁!”

我站在场上,血蹭蹭地往头上蹿!我攥紧拳头,站在原地,足足几分钟。等他们都退场了,我才收拾自己的衣服,回了宿舍。

郝伟不在,赵忠娃也不在。

孟代强坐在电脑前,玩游戏,把音响开到最大。

我进了宿舍,他没理我。

“白痴!”他无所指地骂。

多少年了,我是在同学的围拢中度过的,从来没人这么指桑骂槐地对我。我忍不住问了一句:“你说谁?”

孟代强回过头:“你会不会说普通话?你说的话我听不懂,这是你们土沟村的方言吧?”

我缩在自己的床铺上。我是农村人,什么也不会,现在又成了班里的罪人!

这些强加给自己的定语,让我再一次确认了我跟他们的差距。

快要大二的时候,篮球队宣布解散,一来中文系阴盛阳衰的现状,使得篮球队的成绩很差,二来认清了大学本质的人对集体活动失去了刚进大学时的兴致,他们纷纷把兴趣转到电脑游戏和女生身上。通宵达旦地玩游戏,或者跟女友出去彻夜不归。

篮球队的成员每人凑了几十块钱,去吃散伙饭。

我之前没喝过酒,当他们提着暖瓶去下面打了满满的八瓶扎啤上来,我看着有些发憷。铺开报纸,一堆花生米,一堆小咸菜,一包酱牛肉,然后从别处弄来一个电磁炉,买了火锅底料和切片羊肉、冻豆腐、粉丝,一帮人围坐在一起,开始吃饭。

我用水杯喝了大概一杯,就浑身通红,开始打瞌睡。他们正喝得起兴,吆三喝四地high了。

当我喝到第二杯的时候,那八暖瓶酒已经喝光了。周肇峰和另外一个人,又下去买了八暖瓶。他们上来的时候,我斜倚在床栏上不省人事,胃里难受得很。

“瞧,这就是我们的班头!嘿,班头,嘿,班头!”郝伟叫我。

我无法应声,很难受,想吐。

“怂!干什么都这个怂样!当什么班头!”我脑子很清醒,这是隔壁宿舍的石大力,篮球队的中锋。

“别提他了,我们喝酒。”

“这个班待得真没劲,你看人家新闻传播系的,都成立乐队了?那些小丫头片子见了他们跟疯了似的追!”

“傻B,你也成立个乐队啊!”

“嘿嘿,别赖我,要赖就赖睡着了的这个仙!他是大仙!”

我的胃很难受,想吐,但我憋住了,还要假装睡着了。我怕自己睁开眼,不知道说什么。

“都少说两句。喝酒!”这是周肇峰,他是团支书。

那晚,他们喝到深夜,我就装睡装到深夜。浑身酸麻,却假装熟睡。心里很恨自己,为什么不会唱歌,为什么不会打球,为什么不会喝酒?

大学到底应该是什么样子?

我找不到答案,我找不到自己。

我唯一知道的就是,他们不认可我这个班头。无论我怎么假装,始终得不到他们的认可。我装得很累,身心交瘁。

这些事情,我从来不跟家里说。每次给家里打电话,我都说,很好,很好。

可是,挂了电话,我很不好。

班里有人开始自己组织玩,去吃饭,去唱歌,去打游戏……我都不在其中。

我很想参与他们,可是我参与不进去。他们觉得我什么也不懂,不愿意带我。

在宿舍里,我唯一能参与的就是看足球比赛。每当有比赛,孟代强或郝伟的电脑前就坐了一群人。我坐在自己的床铺上,远远地盯着电脑。他们围坐在一起,讨论得热火朝天,骂娘摔板凳,我就像一个看客。

时间晃晃悠悠就到了2003年年底,大二第一学期快要结束了。

这个学期,我似乎习惯了一个人,每天除了上课,就是去图书馆看书。这些书里,有欢乐,有泪水,有鼓励,有打击,什么都有,比那些活生生的人要温情得多,礼貌得多。

在图书馆,我经常碰见张落雪。

她很文静,很温顺。

夏天,她穿着一件白色的T恤,干净,素淡,留着半长的头发,没过耳梢,令人赏心悦目。

冬天,她一双雪地靴,牛仔裤,一件灰色的长外套,头上一顶针织的小瓜皮帽,很有气质。

当班上的同学都左搂右抱地开始谈恋爱时,我想,我喜欢上了张落雪。只不过,我只能远远地看着她,不敢靠近。

我有时候在图书馆看金庸小说,看得特别入迷。我喜欢郭靖这个闷骚男,他什么都不是,做什么都慢别人一拍,这跟我很像。我渴望自己有一天也能突遇贵人,指点我,给我武功,旷世的武功;渴望自己身边有一个黄蓉,替我抵挡一切。可是,《射雕英雄传》始终是小说,里面的故事很好看但离现实很远。

大二的元旦,按惯例,我们要组织元旦晚会。班上还有几个同学生日是元旦前后,赵娜娜提议给她们一起过,其中一个是张落雪,她的生日是一月六日。

作为班长,这件事我是一定要同意的。而且,我也很乐意为张落雪她们过生日。尽管我没有文艺细胞,但也很投入地为这次晚会做准备。

郝伟和孟代强表示要出一个节目,而我,则在图书馆鼓足了勇气,问张落雪会不会吹《梁祝》。

张落雪很安静地说:“会啊。”

元旦那天,我们班包下了学校的一间小舞厅,作为活动场地。

好久没有组织活动了,气氛很热烈,大家都很high。到了半场,吹灭蜡烛后,我接过麦克风,说:“下面请张落雪为大家演奏一曲《梁祝》!虽然我不会唱歌,但是今天高兴,我给张落雪伴唱。”

张落雪愣了一下,但很快取出洞箫,准备演奏。

班里马上哄然热闹起来,他们从未听过我唱歌。

悠扬的曲子响起来,我几乎不能站立。为了唱好这首歌,我偷偷地在操场后面的小山上练了好多天。

可是,跑调还是如期而至。虽然张落雪已经尽量配合我的节奏,但我仍然把这首耳熟能详的曲子唱得七零八碎。

唱完,台下怪叫声、口哨声四起。我窘迫地放下麦克风,躲到了一旁的角落。

本来,我还偷偷和赵忠娃准备了一段双簧,看来也不用演了。双簧的台词是我写的,自认为非常地搞笑,不过现在不用继续出丑了,因为我的一首《梁祝》已经达到了很好的喜剧效果。他们笑得如此放肆,如此开心。

自从那次元旦晚会后,我发誓,绝不会再出去现眼了。我蜷缩了起来,图书馆成了我唯一的避难所。

一天,张落雪突然拿着一本书,在我身边坐了下来。我以为她不会再跟我说话了,我让她跟着我出了丑。她居然小声地跟我说:“谢谢你元旦给我唱的歌!”

她说得很真诚,没有一丝要取笑我的意思。

“我不会唱歌,唱什么都跑调。”

“你唱得很好啊,真的!你看什么书呢?”张落雪怕我再窘迫,很快就转移了话题。

“瞎看。”

“我发现你天天泡在图书馆,有什么好书给我推荐一下啊。”

我点点头。

在接下来将近一年的时间里,我和她一起看完了米兰昆德拉,看完了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还看了村上春树的几本书。

我和她几乎没有交流,只是互相推荐书。

她的学习成绩一直是前三名的。而我,这些书几乎都看到了狗肚子里。学期末,《西方文学理论》课程,我第一次挂科。老师是一位五十多岁的女教授,她给我的分数极低——38分。就因为我在答题中提到了一本禁书——劳伦斯的《查泰莱夫人的情人》,并说,劳伦斯很好地把握了一位苦闷少妇的内心。

这位女教授在第二学期的课上,点了我的名,并把我的试卷公布于众。

自此,“老实孩子内心翻腾了”、“闷骚男”就成为同学们对我的新认识。

从此,我再也不去上这位老师的课了。结果,第二学期,她的课我又挂了。

十一

转眼到了大三。

我已经无力也没有兴致再当班长,辅导员王刚找过我几次,想做通我的工作。

我做了一个让辅导员气急败坏的举动,我干脆直接跟他提出了辞职。哪有我这样的班长,一个不受拥戴,不受重视,甚至是同学的笑料!

辅导员召开了班会,由全班同学投票决定新的班委成员,周肇峰高票当选新任班长。

我卸下了让我不堪重负的班长职务,一心要做一个“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人。或许,我可以从普通同学的身份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东西。

刚卸任的几天,我感觉心里轻松极了。

我辞职,意味着我承认自己是一个不合格的班长。虽然心有不甘,但既然当不好组织者,当不好班干部,那我就做一个良民吧,做一个无忧无虑的同学吧。

可是,这个愿望我也很难达成。

转眼到了大三的元旦。

这是周肇峰上任后组织的第一次活动。他准备得很细致,很充分。班上的几个刺头,居然忙前跑后地表现出了很高的积极性。我心里有些不忿,也有些不情愿地承认周肇峰确实比我有办法。

晚会临近结束时,郝伟窜上舞台,手里攥着麦克,招呼我上台:“我们请老班长赵横日再上台演唱一首他的保留曲目《梁祝》,大家说好不好?”

我没想到。

我没想到的太多了:

我没想到事情过去一年了,郝伟仍旧对我的出丑念念不忘;

我没想到郝伟会这么不顾及我的感受;

我没想到他是这么对待他的室友和老班长的。

我装作没听见,坐在原地。郝伟依旧不依不饶,台下几个同学见我虎着脸,稀稀拉拉的掌声渐渐停了下来。

郝伟见我不上台,就说:“下面,我为大家表演一段模仿秀。”

我以为他感到无趣,要换台了,谁知他居然开始模仿去年我唱《梁祝》时的样子,跑调跑得更加夸张。下面的同学再也忍不住了,哄然大笑,给郝伟鼓起了掌。郝伟得到鼓励,唱得更加起劲,在舞台上甚至做出各种怪异的表情和动作。

我已经失去了知觉,手脚麻木。

我呆滞地走向舞台,取下另一个麦克,靠近郝伟。郝伟边唱边跳,看见我上台,居然还伸手招呼我,让我跟他一起唱。我举起那个麦克,跳起来,狠狠地砸在郝伟头上。

郝伟捂住了头,我在霓虹灯下看到有浓稠的液体从他指缝间渗出。我狠狠地摔了麦克。周肇峰和其他同学慌乱地扶着郝伟奔向校医院。

我一个人去了操场后面的小山。我坐在冰冷的石头上,望着被午夜的霓虹映衬得斑驳陆离的海湾,望着这座美丽的海滨之城,我找不到自己存在的理由。

我站起身,对着大海狂喊,直到声嘶力竭,小腹酸痛,眼泪顺着脸颊流下来,嘴里咸滋滋的。

我在那里蜷缩了一夜,冬日的寒夜侵骨。

十二

第二天中午,回到宿舍,郝伟不在,孟代强也不在,赵忠娃在收拾床铺,他过来跟我说:“你去哪了,大家找不着你,辅导员都报警了!没事就好,没事就好。学校恐怕要给你处分。”

周肇峰住在我隔壁,听见宿舍的动静,就跟过来。他轻轻地拍了拍我说:“系里和学校已经知道这件事了,辅导员让我见到你就带你去找他。”

我去了系里,辅导员瞪着我,吼道:“作死!你就作死吧!郝伟跟你什么深仇大恨?你要往死里砸他!他现在还躺在病房,起不来!”

我不说话。他们都没注意,从一回来我就没说一句话。

谁关心过我?谁问过我心里好不好受?

第二天,学校通知下来了,留校察看一年。

这是一个晴天霹雳,我没想到会这么严重。我找了辅导员,他答应去帮我求情。但是,必须先去跟郝伟道歉。

在病房里,我再一次见到了郝伟父母。大一时和风细雨的郝伟父母,此刻,眼里却充满了仇恨的眼神。他父亲用浓重的东北口音跟我说:“依我的脾气,我就血债血偿,让人弄死你,信不信?”

郝伟父亲的话把我吓蒙了。郝伟冷冷地看着我,郝伟父亲转过身:“好好的啊,伟伟,谁敢再碰你一下,看我不弄死他!”他父亲绝不会想到,一年后,我再次打了郝伟。

辅导员冲我使眼色,我忙说:“对不起,是我冲动!”郝伟没说话屋子里一片死寂。

回到教导处,教导处主任说:“你是党员,还曾是班干部,现在却带头打架,还有没有起码的素质和觉悟?现在知道错了!学校也不希望耽误任何一个学生,农村出来的孩子不容易,我也是农村的,但是你自己要引以为鉴,下不为例!”

就这样,我被学校留校察看一年。

从那以后,同学们见了我都不多说话。我不知他们是怕我,还是想远离我。我仿佛不再属于这个班级!我也越发地沉默寡言。

十三

也是从那时起,我时常做噩梦,梦见自己从高处跌落,跌进无底的漆黑中。我常常半夜满头大汗地醒来,周围一片漆黑。

有一天,在图书馆,张落雪递给我一份《都市报》,文学副刊上有一则征文,命题是《我的童年》。

确实,只有童年是唯一值得我回忆的一段快乐时光,不久,我的三篇文章《乡野童年》、《堂前燕》和《放鹅郎》相继发表。

我用的笔名是“落雪之日”,希望有一天张落雪明白其中的含义。

大三就在煎熬中过去了,我在学校几乎失语。孤独是什么,孤独就是你身处人群中,却无言以对。

再过一年,我就毕业了,熬过这一年,一定要熬过这一年。

这个愿望几乎就要实现了,直到我和郝伟狭路相逢。我再一次动了手,被学校开除。

现在,我坐在山顶,一点一点的回忆涌上心头。落日余晖已经隐没在天尽头,海面又一次被都市的霓虹映照得五彩绚烂。

想必海的那边,天的尽头,已经卷起夏日的云彩,只是不知是风是雨。

同类推荐
  • 谜桶

    谜桶

    写实推理小说的最高峰!无懈可击的逻辑推理,百无一疏的证据收集;能否破解最缜密完美的不在场证明?“不在场证明”大师克劳夫兹成名作;侦探文学黄金时代的开山之作;不可思议的杀人事件。精心布置的繁复谜局;一次挑战逻辑思维的神奇之旅!
  • 花旦(下部)

    花旦(下部)

    该作品以大西北腹地西海固一个叫红城子的村庄为故事发生地,辐射大半个中国,以一支民间秦腔戏班的活动为经线,以众多民俗活动为纬线,以一代坤伶、艺名为“勾魂娃”的当家花旦齐翠花的命运揭示为主旨,构建小说文本。出场人物众多,情节跌宕,故事感人,气势恢宏,寓意深刻,被评论界誉为“宁夏的《白鹿原》”和“大西北民俗宝库”。极具阅读价值和研究价值,上部记述了20世纪40年代初期齐翠花困苦潦倒,弃城入乡,在追求艺术的过程中大起大落的人生境遇。她天生丽质,身怀绝技,敢爱敢恨,但却处处受困、受辱。最后在我党地下工作者的组织下,劫狱救友,一同投奔延安革命阵营。--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咱们都是同龄人

    咱们都是同龄人

    温亚军,现为北京武警总部某文学杂志主编。著有长篇小说伪生活等六部,小说集硬雪、驮水的日子等七部。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小说选刊》《中国作家》和《上海文学》等刊物奖,入选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 红楼梦(白话本)

    红楼梦(白话本)

    《红楼梦》是中国乃至世界文学史上的一座丰碑。作品透过贾宝玉、林黛玉缠绵悱恻的爱情悲剧,揭露和批判了以宁荣二府为代表的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罪恶,预言了封建统治必然灭亡的趋势。故事情节曲折,生动感人,文笔细腻,语言风趣,人物众多,各有其貌,内容丰富,包罗万象,为研究当时社会的百科全书。
  • 毕业留念

    毕业留念

    八月天,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发表小说《遥远的麦子》《黑神的别样人生》《低腰裤》《父亲的王国》等。现任某报社记者。
热门推荐
  • 追妻密令:缉拿在逃萌妻

    追妻密令:缉拿在逃萌妻

    【给你们一篇不一样的现代文,本文只有更宠,没有最宠,欢迎跳坑】他从少年纨绔成为这尘世间最为尊贵的人,她从世族掌权人沦落为他手中的棋子,成为他手中的一把利剑,为他披荆斩棘,打下这大好河山。他精心布局十年,只为舍她救一人生死,而她只能被迫接受。当她褪去棋子的身份,重生成为她,当她再度成为他的女人,她就发誓若是不好好算算前世的帐,她就不姓沈。结婚之前她就向来认为薄情庇护她是天经地义的,谁欺负了她,她一定会欺负回去,她欺负不回去了也要搬出薄情欺负回去,从来不让自己受那么一点委屈。结婚后的沈慕苏有一句至理名言:什么女人要自力更生,在她眼里那都是浮云,她有后台,就一定利用的淋漓尽致。感谢腾讯云起书院的支持
  • 绝世大尊

    绝世大尊

    数百年前,天地大劫,也让所有人记住了那个在危急关头拯救了大陆的英雄,他的传奇故事,永久流传。数百年后,一个普通少年,开始了他的传奇人生。若干年后,他和那个大英雄,同被称为圣尊。
  • 做人要厚道全集

    做人要厚道全集

    通俗地讲厚道就是让人信赖,让人踏实,让人熨帖,让人感动。厚道的人是可交的朋友,可敬的师长,可从的领导,可用的下属。厚道人的不会算计你,厚道人的不会欺骗你,与厚道人打交道就像在洒满月光的湖面上泛舟,让人宁静而温馨
  •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

    为加强法制宣传,迅速普及法律知识,服务于我国民主法制建设,多年来,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每年定期审议通过、修订的法律,全品种、大规模的出版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报版的系列法律单行本。该套法律单行本经过最高立法机关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权威审定,法条内容准确无误,文本格式规范合理,多年来受到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与好评。
  • 历届新概念一等奖获得者作文精选(小说卷)

    历届新概念一等奖获得者作文精选(小说卷)

    新思维所有作品都体现出了作者的创造性、发散性思维,作者们打破旧观念、旧规范的束缚,打破僵化保守,处在无拘无束的新思维中创作所得。新表达作品的创作不受题材、体裁限制,作者使用属于自己的充满个性的语言,杜绝套话,杜绝千人一面,杜绝众口一词。真体验真实、真切、真诚、真挚地关注、感受、体察生活,并将这一切,反映在作品中。
  • 世界科普故事精华:科学之谜故事卷

    世界科普故事精华:科学之谜故事卷

    本书涉及的科普知识具有很强的科学性、知识性、前沿性、可读性和系统性, 是我们了解科技、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提高素质、激发探索和启迪智慧的良好科谱读物, 也是各级图书馆珍藏的最佳版本。
  • 闽都记

    闽都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洞真西王母宝神起居经

    洞真西王母宝神起居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泪长安

    泪长安

    长安,谭、程、魏、西门四大巨贾之家,历经百年抗衡已成力均之势。忽一日,程老爷上吊身亡,四府震惊。程家大小姐为查真相,由此陷入一个又一个阴谋之中......
  • 一个娃娃两个爹

    一个娃娃两个爹

    一个单纯可爱的九岁娃娃,一个冷情绝色的妙龄少女,一个冷酷俊秀的年轻世子,一个邪魅如魔的魔教教主,四个人的纠缠,有爱有恨,一个遭受诅咒的神秘家族,一个亲情淡薄的高贵皇家,一个身居高位的英俊王爷,一个待嫁闺中的相府小姐,两个大家族,不同的故事。白天,她是可爱八岁娃娃;黑夜,她是妖媚妙龄娇娘。是遭受诅咒,还是身患奇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