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加坡可以买到丝织的马来纱笼、尼泊尔的珠宝、象牙项链、印度绸、泰国丝。新加坡自己生产的手工艺品也十分精巧,锡蜡用具、玉镶的风景画、镀金的兰花,都是新加坡一游最好的纪念品。严格来说,铅锡是马来西亚特产。铅锡制品的特点是其独有的灰银色,最受欢迎的铅锡制品有花瓶、水壶、碗碟,当然全都是用做摆设。如果要小的物件,不妨买一个小小铅锡鱼尾狮像。不过,锡是有色金属,价格也会相当贵。
蜡染是一种蜡染的印花布,有新加坡产品、马来西亚产品、印尼产品,各具特色,其中以新加坡产的最便宜、最时髦,由机器印染,花色相同的较多。马来产品以花和蝴蝶图案居多,色彩艳丽,价格适中。如果自用的话,可买印尼蜡染,它的别名“纱丽”更为世人所知,设计上多用条纹及黑、黄色调,手绘制品更是出色。
鳄鱼皮和爬虫类的皮革制品在新加坡也广受欢迎,由于从养殖鳄鱼到加工皮革都在新加坡国内进行,所以价格便宜,具有吸引力,也确立了其在新加坡的特产地位。其中有鳄鱼皮的皮包、鞋子、小装饰品等等,种类也很丰富。
猪肉干是新加坡特产,非常薄,大约两三毫米,四方形,味道有点像广东甜腊肠。
胡姬花(兰花)是新加坡国花,胡姬花经过处理后镀上一层18K金,可制成各种首饰,价格不贵,当然要看镀金的厚度,从十几新币到几百新币。由于胡姬花是天然生长的原材料,花不可能完全一样,因此,可以保证你买到的镀金胡姬花首饰绝对是独一无二的,正如这独一无二的新加坡。
新奇的牛车水
牛车水是什么?牛车水就是新加坡的唐人街。这个奇怪的名字是怎么来的呢?
百余年来,牛车水在这里默默地陪着新加坡河走了一段很长的岁月,见证了新加坡的成长。这一段路走得不是很容易,但是的的确确曾经走来一场繁华。1821年,从福建厦门南下的第一艘平底帆船抵达新加坡,从此,华人移民就在新加坡河以南定了居。新加坡开发之初淡水奇缺,一批先民便在安详山中打下深井,用牛盘车从井中取水,然后赶着牛车四处送水。每当这个四周环海却又干渴的城市从睡梦中醒来,木轮牛车辗得街头的石板轧轧作响,一声声略带震颤的吆喝送来了生命的希望。一声声喊去,一年年喊去,喊出了这古老奇特的地名。
牛车水的范围很广,包括了大坡、桥南路、新桥路、史密斯路、登婆路、宾塔街及摩士街。大致上为北到新加坡河,西至新桥路,南至麦斯威尔路和克塔艾尔路,东到塞西尔街。
如今的牛车水是现代购物中心、各色小贩和百年老店毗邻而居。桥南路以西是珍珠坊、裕华国货、唐城坊等百货店,以东除了各式庙宇外,便是邻近滨海区的新兴商业区域。这里有新加坡最著名的寺庙,也有很多餐饮购物点。
牛车水最令人兴奋的莫过于农历新年期间。届时,整个地区张灯结彩;各种小店、杂货铺都修饰一新,还有不少节日商品和风味小吃。牛车水旁边的丹戎巴葛小区也值得一游。这里有众多的餐馆、酒吧、艺术画廊和纪念品商店。还有传统的华人食品、传统的华人日常用品、旧式的药店、当铺、理发店、庙宇……最具代表性的天福宫就在这里。天福宫供奉的是海神天后娘娘,其建筑很中国化,一直到今天还是原貌依旧。
其实牛车水并不是清一色华人居住的地方。牛车水区域内,附近的阿布拉伊斯兰教堂、詹美伊斯兰教堂和马里安曼兴都庙,都见证了新加坡多元种族的和睦相处。马里安曼兴都庙是新加坡最古老的寺庙,其历史可以追溯到1827年。高大的佛塔塑满了各种神灵和圣兽栩栩如生的雕像,据说演绎的是印度教的故事。庙门上挂的一串串新鲜芒果和椰树叶,是热情好客和纯洁的象征。跟所有其他的兴都庙一样,要想入庙参观,就得赤足进门。信徒们在门口摇响铃铛,祈求神灵允许他们进入。然后洗净手脚并在头上洒水,以使自己更加纯洁。据说在庙内绕着大殿按顺时针方向走上单数次就会带来好运。神殿里供奉着香蕉(富足的象征)、芒果,甚至是纱丽布料,象征着生命的莲花则经常被作为装饰的主角。马里安曼兴都庙每年都会庆祝蹈火节,庆典的高潮是信徒们赤足走火炭堆。马里安曼兴都庙也是大多数兴都教徒举行婚礼的首选地点。
这就是新加坡的唐人街——牛车水,这就是迷人的新加坡。
伊斯坦布尔,土耳其最大的城市,横跨亚、欧两洲,地理位置得天独厚,也正因为如此,伊斯坦布尔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历经沧桑,饱受战争之苦,值得庆幸的是,战火并没有打垮“伊斯坦布尔”,这里依旧生机勃勃。这是一座奇妙的城市,这里的居民几乎信仰同一种宗教,几乎有着同样的作息时间……伊斯坦布尔带给我们太多不同凡响的感受,让我们不禁靠近了想看得更清楚,当我们真的和它面对面的时候,我们才发现,爱上伊斯坦布尔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
神奇的伊斯坦布尔
伊斯坦布尔是一座充满异域风情的阿拉伯城市。每当夕阳西下时,伫立在海峡大桥的桥头,凝望对岸的窗户在落日余晖的映照下的点点橘红,峡湾金光闪闪,两岸青山苍翠,古堡、清真寺、教堂、宫殿、房舍、渡轮……为这座城市平添了无尽的神秘色彩。
在阳光的照耀下,海峡清澈碧蓝。玛梅拉河从北而来,绕过一个高地注入海峡的终端,造就了一块三面环水,易守难攻的形胜之地。伊斯坦布尔古城就雄踞在这块高地之上。
伊斯坦布尔市郊的高速公路非常现代化,但是旧市区内街道很窄,随地势不断上坡下坡。多数街道以碎石铺地,弯弯曲曲地穿过古老的建筑,真让人仿佛进入时光隧道,目睹遥远的往事。伊斯坦布尔汽车很多,堵车已是司空见惯。每当车龙不动的时候,行人就毫不客气地从大车小车间穿过马路。
历史上的伊斯坦布尔就是一个商业中心,从亚洲丝绸之路和从中东、欧洲来的商品在这里形成一个集散地。土耳其人特别会经商,你只要到这里的市场走一趟,马上会有同感。有许多小贩推着板车沿街叫卖。有卖擦鞋膏的,有卖水果的……吆喝声此起彼伏,在街头小贩中唯独卖烤栗子的用不着吆喝,浓郁的香气一定会把游客吸引过去。土耳其的栗子又大又甜。可是,如果没有精神准备,看看小贩标的价格,准把你吓一个跟头。每一小包栗子要50万里拉。百万富翁的家当只不过换几颗栗子而已。可是细算算,一美元兑换50万里拉,价格并不算太贵。
从圣索非亚大教堂和蓝色清真寺之间的广场步行到卡帕勒大巴扎,只需要10分钟。对于喜欢购物的游客而言,游玩伊斯坦布尔一定不能错过这个伊斯坦布尔大市场。大市场起源于拜占庭时代的市场,经过反复改建和扩建,现在占地20多公顷,共有各种店铺4000多家。伊斯坦布尔大市场的核心是始建于15世纪后半叶的两座穹顶的商场,此后,两座商场逐渐被有拱顶的街道相连并逐渐形成网络,发展成今天大市场的规模。虽然伊斯坦布尔大市场为摊开的平面布局,各部位的形态多次重复,但由于进行了清晰的区域划分,内部格局井然有序。这一特征也反映在建筑结构上:道路上部的拱顶架在两侧店铺的拱顶之上,以便用高侧窗采光;店铺的拱顶高度统一,与道路上方的筒拱相垂直。
商场的中央大街富丽堂皇,像棋盘一样分支出去的小街上颇具土耳其特色。纵横跨越七八个街区,几乎全部有屋顶覆盖。古老的大市场营业面积丝毫不输于现在的超级市场。店铺里面的商品更是包罗万象:有来自欧洲的商品、来自亚洲的商品,更多的是土耳其民族自身的各种工艺品。古老的建筑风格,琳琅满目的特色商品很容易就可以勾起人们的购物欲望。看起来在几百年前土耳其人就已经有了现代购物中心的概念。但是,和世界上很多商场一样,那里面也有一些“中国制造”的东西。所以呢,买之前一定要搞清楚是不是“中国制造”。
伊斯坦布尔的名片 伊斯坦布尔是一个同时跨越欧、亚两大洲的名城,是土耳其最大的城市、最大的港口及工商业中心和主要的旅游胜地。作为世界文明之都的伊斯坦布尔,许多个世纪以来一直是土耳其的“心动之地”。而伊斯坦布尔也有其自己的“名片”,正是这些“名片”让伊斯坦布尔闻名于世。
蓝色清真寺
蓝色清真寺是伊斯兰教世界最优秀的建筑师锡南的得意弟子Mehmet Aga的作品,也是伊斯坦布尔最重要的建筑之一,建于1609年。清真寺内墙壁全部用蓝、白两色的伊兹尼克瓷砖装饰,其实蓝色清真寺也是得名于伊兹尼蓝瓷砖的光彩。两万多块蓝色瓷砖、地毯及阿拉伯书法艺术是蓝色清真寺的特点。建造蓝色清真寺没有使用一根钉子,而且其历经数次地震却未倒塌,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
巨大的圆顶和周围的6座宣礼塔,使得蓝色清真寺成为世界十大奇景之一。大圆顶直径达27.5米,另外还有4个较小的圆顶、30个小圆顶,大圆小圆煞是好看。而清真寺不可或缺的宣礼塔,蓝色清真寺当然也有,高43米,而且硬是比一般的清真寺多了一座,据说只有伊斯兰教圣城麦加的清真寺才能盖六座宣礼塔。蓝色清真寺在兴建时,建筑师听到素檀何密一世“黄金的”命令,没想到“黄金的”和“六根的”音近,结果蓝色清真寺就逾矩有了六座宣礼塔。
清真寺外有由36座大小不同的坟墓构成的陵墓,中间一座是苏丹阿赫迈特一世的。陵前是一座19世纪的大理石石面的钟塔,后面为图书馆。陵墓始建于阿赫迈特在位时,1617年阿赫迈特死后,由其子奥斯曼二世监督完工。该陵为方形,圆顶式的门廊,后院有广场。入口的大拱形门由6根大柱子支撑着,中央为一个十字圆顶,旁边是一个小圆顶。黑檀木的墓门上刻着《古兰经》经文。窗间细镶板为17世纪的瓦所覆盖,分别为深绿、深红、蓝和白色。这一瓦饰的惊人特点在于内部深蓝的背景下又有一组白色铭文。圆顶和墙是泥夯的。在面对入口的大理石神龛上,写着奥斯曼二世关于建造该陵的碑文。
托普卡珀博物馆
旧城区的托普卡珀博物馆原是土耳其苏丹的宫殿,建于1478年,土耳其共和国成立后辟为博物馆。该宫殿曾是奥斯曼帝国近500年的权力中心,现陈列着奥斯曼帝国无数国宝和伊斯兰教珍贵文物。
1474年苏丹穆罕默德二世(约1430—1481在位)下令始建,历时4年建成。宫殿有7座大门,4座朝陆地,3座朝海边。大门内300米处有一道中门,为皇宫的入口处。中门内为御花园,花园右侧为御厨房、粮库,左侧经过“白人宦官门”则是苏丹、妃嫔的内宫。花园深处的“库贝阿尔特”殿,是苏丹召集大臣议事之地。全宫可分3个内苑,其旁环绕着成组的殿堂。其中有名的殿堂有:逊奈厅、圣物殿、巴格达殿、觐见厅、索法清真寺等。后世苏丹又沿博斯普鲁斯海峡增建新宫5座,使“皇宫岬”深入海中。
土耳其共和国成立后,辟为博物馆。展馆分圣物馆、中国瓷器馆、珍宝馆、兵器馆、御衣馆、皇家识物馆。圣物馆珍藏有先知穆罕默德的牙齿、佩剑、手迹、印在砖石上的脚印,哈里发艾卜·伯克尔和欧麦尔用过的宝剑,奥斯曼念过的手抄本《古兰经》及麦加克尔白的圣土等。珍宝馆收藏有以宝石镶嵌的武器、宝石佩饰、珍贵宝石、苏丹宝石镶嵌的宝座、纯金烛台(重48公斤,镶6666颗蓝色钻石)等。瓷器馆收藏有中国自唐至清代名瓷,多达20700件左右,品种多样。明、清两代的彩色瓷器中,有玉绿色的瓷碗、黄花纹的瓷盘、咖啡色的瓷壶、紫红色的瓷瓮等,色泽依然十分鲜艳。有的瓷器底部有“大明嘉靖年制”、“大清雍正年制”等中国文字,有些碗、盘印有《古兰经》经文,为明代所制。还有一座图书馆和书法展览室,收藏有伊斯兰典籍和名人阿拉伯文和土耳其文书法。展馆展现了奥斯曼帝国优秀的古代文化成果。
其中的勺子钻石是这里的镇馆之宝。勺子钻石重量达84克拉,大小和名贵程度均仅次于英国女王王冠上的“印度之星”。传说最早是被一个捡垃圾的人拾到,用它换了两把木勺子。后被一个商人发现买下,辗转才进了皇宫,因此称做“勺子钻石”。
曼谷的奇异生活
对于居住在沟河渠道纵横的地区且远离陆路的人们,水上市场就是他们极重要的商业中心。曼谷就有这样一个奇异的水上市场,来到曼谷,一定得去水上市场看看,绝对算得上是曼谷的一景。
昭披耶河支流密布,加之曼谷的地势较低,河道纵横,舟楫穿梭,每天早上6点到11点,来自郊区的农民乘小舟,载着热带水果、蔬菜及其他农产品进入市区,汇集河上,进行交易,形成热闹非凡的水上市场。曼谷水上市场是当地重要的商业中心。因为河道密集如织而被称为“东方威尼斯”。这里也是闻名世界的旅游胜地,船只多、货物多、游客多,总之是一片“乱哄哄”的热闹景象。虽然随着城市的现代化,船只不再是曼谷人的主要交通工具,但昭披耶河上缓缓而行的大型运米船和穿梭往来的“长尾船”时时提醒人们这里的“水上”也很繁荣。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前的许多渠沟已被填平成了马路,目前在曼谷可参观的水上市场仅有哇塞水上市场,但也被两岸不断增加的店铺所取代。现在只能看到不多的船只在进行交易,且大多做游客的生意,成为纯粹用于观光的水上市场。
小商小贩们满载热带水果、蔬菜及其他物产,聚集在水上市场做生意,欢声笑语,一片水乡风光,具有淳朴的农家情调。商贩殷勤地向小艇中的游客兜售商品,热闹非常。满载着蔬菜、水果、杂货的“长尾船”穿梭往来做买卖;也有妇女、少女头戴斗笠划着“长尾船”,专门向观光客兜售鲜花、水果、手工艺品,无论划进哪条运河,都可以看到建在河上的密密匝匝的泰式高脚屋。既有住家,也有商店、餐馆,让人难免产生时光倒流的错觉。也可以搭船观赏落日或在船上进晚餐,边品尝美食边观赏昭披耶河两岸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