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051000000010

第10章 心经(2)

③“无无明”四句:“无”作空字解(谓无明空,乃至老死空)。“尽”即灭尽的意思。“乃至”二字是超略词,略去了十二因缘中间的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只例了无明和老死。十二因缘包括:(1)无明,就是不明,乃一切烦恼的总称。于缘起性空无所明了,因而妄生一切执著,此谓无明。(2)行是造作义,指一切行为,即依无明所造的善恶业。(3)识就是业识,此识随业受报,为过去业力所驱,挟持所造善恶种子而来投胎。(4)名色,名指心识,色指形体。由于一念爱染投入母体为名,成胎后为色。所谓心物和合而成胎,胎相初成叫做名色。(5)六入即六根。在母胎十个月的中间,由名色渐渐成长到六根完备,于出胎后对六尘境有互相涉入的作用,故名六入。(6)触即接触。根、尘和合而成触。指出胎后六根与一切外境之接触。(7)受即领受。根境相对于违顺二种境界上,生起苦乐二种感觉谓之受,此即为对境所起的一种情绪。(8)爱即贪爱。对于五尘欲境,心生贪著,此即为对境所起的一种贪染心。(9)取即妄取,追取。遇喜欢之乐境则念念贪求,必尽心竭力以求得之而后已,遇所憎之苦境则念念厌离,必千方百计以图舍之而后已,此即为爱染欲境的一种趋求。(10)有即业。即有因有果,由前际因(爱取),生后际果(生老死),业力牵引,因果不亡,遂演成三界轮回的事实来。此为所作业力感报的一种规定。(11)生即受生。以现在所造之业为因,依因感果,必招来世受生,此即为未来受报的一种活动。(12)老死即老耄和死亡。诸根衰败叫做老,身坏命终谓之死。有生就不能不死,四大和合的身躯自然从少至老,无常转变必至于死,此即为未来受报的一种结果。无明与行二者为过去因,识、名色、六入、触、受,此五者为现在果。爱、取、有三者为现在因,生、老死二者为未来果。前因今果,今因后果,如是辗转依因再感果,果上再造因,因果不昧,前后相继不断,生死轮回无尽。吾人如顺着生死潮流,则无明缘行,乃至生缘老死,于是乎永受生死,这叫作流转门。反之能逆了生死潮流,则无明灭,乃至老死灭,于是乎获得解脱,就是还灭门。解脱是要有般若智慧,有了般若智慧,则自然不会愚痴(无明),也就不会有错误的行为(行),没有行为上的不良作为,则自然没有不好的潜能(种子)随识流转,乃至不会有五蕴、六根、触、受、爱、取、有、生、老死等,这便是出世的解脱。而在空性中,是没有实在的有情在生死中流转,也没有实在的有情在涅槃中解脱,所以说是“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

④苦、集、灭、道:苦、集、灭、道即佛教所说的四圣谛。佛成道后,至鹿野苑为五贤者作第一次说法,是为佛******之初,故称初******。此次说法的内容就是四谛之教。所以四圣谛是释尊最初所说的法。谛谓审实不虚之义,即指苦、集、灭、道四种正确无误之真理。此四者皆真实不虚,故称四谛、四真谛;又此四者为圣者所知见,故称四圣谛。苦即苦圣谛。指圣者如实审察三界有漏之苦果(有情及器世间)。对于凡夫而言,现实生活的一切现象(有漏法)可以说都是苦的。生、老、病、死之四苦,加上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五取蕴苦之四苦,即为八苦。集即集圣谛,又作习谛、苦习圣谛、苦集谛等。集是集起,有原因及理由的意思,即指事物集起的原因。也就是关于世间众生沉沦生死、遭受苦果的原因。苦之根源为渴爱,以渴爱之故,形成“来世”与“后有”。渴爱之核心乃由无明生起之虚妄我见,若有渴爱,便有生死轮回。灭即灭圣谛,又作苦灭谛、苦尽谛、苦灭圣谛、爱灭苦灭圣谛等。灭,灭尽、息灭之义。指灭息苦之根本,即永断无明、欲爱等一切烦恼,从相续不断之苦中获得解脱与自由;亦即涅槃境界。道即道圣谛、趣苦灭道圣谛、苦灭道圣谛、苦出要谛等,是指灭除烦恼。达苦灭之境而依之修行的方法,分为八部分而成为神圣的八正道。所谓八正道,即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其中,苦与集表示迷妄世界之果与因,而灭与道表示证悟世界之果与因;即世间有漏之果为苦谛,世间有漏之因为集谛,出世无漏之果为灭谛,出世无漏之因为道谛。

⑤无智亦无得:“智”即是“般若”,亦即是智慧、能知的妙智。“智”为能求的心;“得”为所证的佛果或者所求的境界。能空诸法之智与空智所得之法空,二者俱不可得,便是无智亦无得。这里是说明菩萨之修(智)证(得),当要离相无住,即不著所修之行,也不取所证之果,一有所住即是执著,便成法缚。一再存有能观之“智想”,与所得之“空想”,仍是一种法执,未契般若真空妙义,所以亦要空之。其实以般若观照,并没有修习的事,因此也就没有什么可以证得。所以不见有知的大智,也就没有所证的果德,若是以有所得的心去求,就已经不是真空。

译文

因此从根本上看,这个空之中并没有物质之色,并没有感受、想象、意志和意识;也没有作为认知活动依据的眼耳鼻舌身意官能,也不存在那作为六种认识官能的对象的色、声、香、味、触、法,也没有能见之眼根,乃至于没有别尘境之意根;也没有作为认知所得的六种意识。没有无明,也没有灭尽的无明,甚至于没有老死,也没有灭尽的老死。也即没有知苦、断集、修道、证灭的圣教实践过程;没有根本的般若智慧,也没有凭借此智慧所证的佛果或者所求的境界。

原文

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①,依般若波罗密多故,心无挂碍②。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③,究竟涅槃④。三世诸佛⑤,依般若波罗密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⑥。

注释

①菩提萨埵:即菩萨,又作菩提索多、菩提索埵,摩诃菩提质帝萨埵等。意译为道众生、道心众生、大觉有情、觉有情等,又译作开士、始士、高士、大士等。“菩提”有觉、智、道之意;“萨埵”有众生、有情之意。菩萨有上求菩提(自利)、下化众生(利他)两种任务。因此菩提萨埵即指以智上求无上菩提,以悲下化众生,修诸波罗密行,将来可成佛之大心众生。亦即自利利他二行圆满、勇猛求菩提者。菩萨所修之行,称作菩萨行。

②挂碍:“挂”即牵挂或被网罩的意思,比喻为无明烦恼蔽覆真心,如被罗网罩着不得自由;“碍”即妨碍或是阻滞的意思,比喻为众生对事物的执著,阻碍正道,不得前进。意谓由于物欲等无明牵挂妨碍,所以不得自在的意思。

③远离颠倒梦想:指永远脱离令人忧悲苦恼不已的颠倒与梦想,而得解脱。“颠倒”意谓众生将因缘和合的现象认为是真实的。“梦想”指在梦中之幻想,是一种虚妄不实的。一切梦境皆为幻现,而非实事,而梦中人错认为真。凡夫无知,被无明所迷,于是产生颠倒执著,妄造恶业,进而继续轮回生死。众生应以般若起观照,让自己从无明中解脱出来,让实相得以显现,如梦初醒,这就是远离颠倒梦想的意思。

④涅槃:又作泥洹、泥曰、涅槃那、涅隶盘那、抳缚南、匿缚喃等。意译作灭、寂灭、灭度、寂、无生等。在印度的原语应用上,是指火的熄灭或风的吹散,如灯火熄灭了称为“灯焰涅槃”。印度其他宗教很早就采用此词作为最高的理想境界,并非是佛教专有的名词。唯这名词一出现在佛教经典上,便给它以新的内容,到现在差不多变成佛教特有而庄严的名词了。涅槃具有“灭”义,指的是消灭烦恼灾患,这说明灭是以灭尽烦恼与苦为义;烦恼与苦消灭,就会出现寂静、安稳、快乐的境界。玄奘法师译涅槃为“圆寂”。具足一切福德智慧叫做“圆”;永离一切烦恼生死叫做“寂”。即福慧皆达到圆满无缺(圆),三惑烦恼彻底清除,完全度脱生死(寂),永远不再被烦恼生死所困扰,而获得一种纯善纯美的庄严解脱。涅槃有两种:一者有余涅槃,二者无余涅槃。前者诸根的身依还存在,饥时要吃,寒时要穿,四大不调时也会生病;唯由于烦恼之漏已尽,六根所反映的种种好丑境界,不会令其起执著爱憎之心,可是残余的身尚存在,故称有余涅槃。至于无余涅榘与前者所区别的,是在寿命已尽,肉体消灭,现在的身受心受的牵引因已断,对于未来更达到了灰身泯智的境界。

⑤三世诸佛:“三世”指过去、现在、未来三者,此处含有“十方三世”的意思。三世诸佛即统称全宇宙中所有的佛;统指出现干三世的一切佛。即过去、现在、未来等十方三世之众多诸佛。所以又作一切诸佛、十方佛、三世佛。在佛教成立的当时,释迦牟尼佛被称为现在佛,在释迦牟尼佛以前的一切佛被称为过去佛,在释迦牟尼佛以后成佛的被称为未来佛。

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略称阿耨三菩提、阿耨菩提等。“阿耨多罗”意译为“无上”,指所悟之道为至高无上,“三藐三菩提”意译为“正遍知”,表示所悟之道周遍而无所不包。因此“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可译为“无上正等正觉”,乃佛陀所觉悟之智慧,是真正平等觉知一切真理的无上智慧。佛陀从一切邪见与迷执中解脱出来,圆满成就无上智慧,周遍证知最究极之真理,而且平等开示一切众生,令其到达最高的、清净的涅槃。另外,又音译为“阿耨多罗三藐三佛陀”,意谓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之人,系为佛陀之尊称。

译文

由于并不存所证之果,所以菩萨依止般若波罗密多的胜妙法门修行,而不再有牵挂滞碍。因为没有牵挂滞碍,所以不再有恐怖畏惧。因而远离了关于一切事物的颠倒和幻想,达到了究竟的涅粲。十方三世的所有佛世尊,也都是如此依止般若波罗密多的胜妙法门修行,而证得无上正等正觉圆满佛果。

原文

故知般若波罗密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①,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

注释

①“故知”五句:此一段赞誉般若的功能。“故知”二字,总结前面说的般若功用,引起后面所说的般若利益。就是说因般若波罗密多而能够了脱生死苦恼,驱除烦恼魔障,所以“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咒,原作祝,是向神明祷告,令怨敌遭受灾祸,或欲祛除厄难、祈求利益时所诵念之密语。印度古吠陀中即有咒术。这里指真言密咒,又称神咒、密咒或咒文,意即不能以言语说明的特殊灵力之秘密语。咒也叫“总持”,音译为“陀罗尼”,指能“总持”一切善法令其不失去,“总持”一切恶法令其不生起。咒是有力量的语言,能成就除恶生善的事实。咒有善咒、恶咒之别。如为人咒病或为防护己身者,即为善咒;咒诅他人令罹灾害者印为恶咒。佛陀禁止习此等咒术以谋生,但允许为治病或护身而持咒。“大神咒”即是说般若智慧有大神力,神有妙力之义,能令受持者,驱除烦恼魔,解脱生死苦。“大明咒”是说般若智慧有大光明,无所遮蔽,如同日光照世。能照彻一切皆空,令受持者破除疑痴,照见无明虚妄。“无上咒”,是说般若智慧能令受持者,直趋无上涅槃,世出世间无有一法能出其上,若依此修行,便能证得无上的佛果;“无等等咒”是说般若智慧能令受持者,成就无上菩提,是没有什么能与它相等同,般若法是佛的修行心要,是圣中之圣。修般若法,能无牵无挂,不但明心见性,还可以此证佛果,尽除一切众生所受的苦厄灾难。所以说,般若法门“真实不虚”。

译文

所以,确知般若波罗密多是一种大神力的咒,是一种具有大光明的咒,是一种至高无上的咒,是一种绝对无与伦比的咒,它能解除世间一切众生的苦难,这是的的确确的事实。

原文

故说般若波罗密多咒,即说咒曰:

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①。

注释

①“揭谛”五旬:此为梵文咒语。本经前面,从“观自在菩萨”始,至“真实不虚”为显说般若,此段咒语则为密说般若。“揭谛”有“去”或“度”之意,这也就是般若的甚深功能,能度众生去到彼岸;重复“揭谛”二字,无非是表示自度又能度他人的意思。“波罗”可译为“彼岸”;“波罗揭谛”就是“度到彼岸去”的意思。至于“僧揭谛”的“僧”,是指“众”、“总”或“普”等,那么“波罗僧揭谛”的意思便是“普度众人一起到彼岸去”。“菩提”则译为“觉”、“智”、“知”、“道”,即无上佛果。“萨婆诃”有“速疾”之意,表示依此心咒,便能急速得成大觉,成就无上的菩提。由于咒语有其特殊意义,因此咒为五不翻中秘密不翻。

译文

所以,在这里宣说般若波罗密多的总持法门,也就是宣说如下的咒语:

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同类推荐
  • 禅是最好的生活(MBook随身读)

    禅是最好的生活(MBook随身读)

    "禅就是活在当下,幸福就在此时此地;生活处处有禅意,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无一不含禅机。我们若能以禅的智慧彻悟人生、唤醒潜能,便能寻回真实的自己,在纷繁的生活中得到心灵的慰藉,在喧嚣的尘世里享受内心的宁静,为自己营造出一种清净从容、悠然舒缓的幸福生活。本书是作者多年读禅和悟禅的结晶,全书注重对生活的直观感悟和理性思考,专注于内心力量的激发和人生价值的改变。禅是一种智慧。生命不是用来寻找答案,而是用来愉快生活的。人生多一分烦恼,就需要一分禅心来解救。"
  • 欢喜:处世秘诀

    欢喜:处世秘诀

    一个人要在世上立身处事一定要智慧。如何处事?通过等九十余篇励志小品文,星云大师以平易近人的态度,告诉读者如何修身养性?怎样做到慈悲喜舍?尊重包容为何如此重要?星云大师看尽人生百态,将广博的阅历及生命体验化为文字,值得读者细品。
  • 心经

    心经

    《心经》作为般若经的浓缩本,“缘起性空”是其核心思想,但又进一步从“对外扫相”和“对内破执”两个角度去讲“空”。《心经》是以“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来对外破五蕴身,以“心无挂碍”来破心执。
  • 禅意人生

    禅意人生

    本书的内容性质,是以禅法的观念及禅修的方法,通过深入的体验及简明的介绍,推广到人间的现实生活中来,以期使得不论年龄性别、职业层次、教育程度的社会大众,都能分享得到挥法的利益。若能定时禅修者,本书中提供了基本的撵坐方法;若是忙碌异常的人士,也不妨试著用本书中介绍的禅修观念,调整自我,消融自我。
  • 佛解人生

    佛解人生

    本书是梁启超撰写的研究佛教在中国发展兴衰的经典之作,从史学角度来阐述对中国佛教兴衰流变的看法,以及佛法之于人生的意义。是梁启超佛学研究不可多得的代表作之一。
热门推荐
  • 武圣风云

    武圣风云

    十二年前,四大武林世家之首夏家一夜之间,被离奇灭门,“夏家奇案”究竟有何内幕?发现蛛丝马迹的熊凋后,又会查探出真相和内幕?一场十多年前的风雨,究竟为何延续至今?而谁才是这一切的幕后黑手?一家荒野酒肆,一把剑,一把叫“天煌剑”的绝世好剑。君十四的“天流十四刀”、瀛洲刺客的“无极剑法”、安臣在的“沧澜小飞刀”、熊凋的“一剑刺向太阳”……自此,天下高人纷纷震撼出场。神秘失踪的“天下第一杀手”,暗藏玄机的神秘杀手组织“暗河”,得到朝廷庇护的“九道山庄”,这一切似乎都指向一只真正的“黑手”。黑夜弥漫江湖,一片迷雾。熊凋带着一路人却是披荆斩棘、乘风破浪,他们能否冲破最终的黑暗,他们能否带来真正的“破晓”?
  • 将军夫人驯夫计

    将军夫人驯夫计

    一个是文官之家的三房小姐。一个是征战沙场的弑杀武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一纸婚约。彼此牵绊。但是,那个隽永温润的谦谦公子却在她大婚后归来。阴谋阳谋。权力漩涡。到底——谁才是她的良人?
  • 重生之君悦

    重生之君悦

    君悦重生了~老天开眼让她重回到5岁。父母还未离异,最疼爱她的哥哥还是健康的。一切都可以改变!再也不当委屈求全的笨蛋。只是那个谁,她真的不是故意的~求不负责......
  • 大荒神帝传

    大荒神帝传

    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女娲补天归墟,圣兽白泽出世。石皇斩金帝于无始山,百族离心,九州四海,硝烟四起。一名罪奴后裔机缘巧合降临大荒,怒杀三仙,一战成名。远古神皇,古巫圣兽,次第登场。大荒风云,谁主沉浮?多少生离死别,尽付一曲离殇洛。多少痴恋纠缠,奏响一曲红颜劫。新人新书,一起成长。
  • 仙灵居

    仙灵居

    突然出现的陌生世界,突然出现的盈盈,他一路寻找着能带自己会到现代的仙灵鼎却在这个过程中发现原来事实并不是那么简单的。留下还是回到现代,这是他一直考虑的问题。无论他的决定是怎么样的,都关系着两个世界的变化当他得知一切的时候到底该如何选择........暂时停止更新改文.......
  • 恋上你是我最美的意外

    恋上你是我最美的意外

    当叛逆少女遇到王俊凯,当学霸公主遇到王源,当舞蹈天使遇到千玺...这究竟是友情,还是懵懵懂懂的爱情
  • 蔷薇盛放,年华落尽

    蔷薇盛放,年华落尽

    十九岁那年与顾之森的相遇,在李清晨心头烙下了永远的印记。 年少的爱情是盛开的蔷薇花,我们都曾在荒芜的青春里,近乎偏执疯狂地用小小的身躯为它挡住一切狂风骤雨,天真望着彼此薄凉的温柔便觉得得到了整个世界。 直到时光打磨了我们年少时锐利的棱角,被年华遗忘后抛弃的蔷薇在安静哭泣,又是谁漠然视之,任它花落凋零,任它烟火般凉。
  • 女总裁的贴身助理

    女总裁的贴身助理

    隐藏在都市做小书贩的黑暗王者何辰,英雄救美之后,成为美女总裁的贴身助理。古武高手、神通修士、梦遗和尚接踵而来,蛊虫、僵尸、邪术接连而至。护美杀敌,杀手之王何辰重临王座!
  • 山海异剑录

    山海异剑录

    “寻找”,是这个故事的主题。(群234017672,喜欢本书的看官,大可进来一叙)用再土一点的话来说,这不过是一个失去记忆的人找回记忆、找回修为、找回恋人的故事。听人说女孩子喜欢一个人通常不会说出来,因为她们知道行动远比语言来的重要。所以,当一个女孩子不顾一切用自己的命换回一个男孩子的命,那么这个男的应该会怎么做?或是陪着女子永堕轮回;或是听女子的话好好活下去;又或是洞穿碧落踏破黄泉把女子找回来?
  • 独尊昆仑

    独尊昆仑

    一个人揣着金手指去了仙侠的世界,一切重头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