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242000000032

第32章 鲁迅对史密斯《中国人气质》的推崇

《支那人气质》一书在鲁迅心中的分量

鲁迅一生的小说创作和杂文写作,都受到《支那人气质》的明显影响。仅从他一辈子反复提及《支那人气质》来看,也不难看出这本书在他心中的分量。以下是从《鲁迅全集》中辑出的几处与史密斯和《支那人气质》有关的文字。

1926年7月2日,鲁迅先生在《马上支日记》中谈及日本作家安冈秀夫所着《从小说看来的支那民族性》一书,进而提到史密斯的《支那人气质》:

他似乎很相信Smith的犆犺犻状犲狊犲犆犺犪狉犪犮狋犲狉犻狊狋犻犲狊,常常引为典据。这书在他们,二十年前就有译本,叫做《支那人气质》;但是支那人的我们却不大有人留心它。第一章就是Smith说,以为支那人是颇有点做戏气味的民族,精神略有亢奋,就成了戏子样……这就是因为太重体面了,总想将自己的体面弄得十足,所以敢于做出这样的言语动作来。总而言之,支那人的重要的国民性所成的复合关键,便是这“体面”。我们试来博观和内省,便可以知道这话并不过于刻毒。……我所遇见的外国人,不知道可是受了Smith的影响,还是自己实验出来的,就很有几个留心研究着中国人之所谓“体面”或“面子”。

鲁迅不但反复提到史密斯及其着作,而且还很认同、很称道。《中国人气质》第1章就是谈论中国人的面子问题,鲁迅对他的洞察力大加赞赏,加了许多发挥。

过了好几年,1933年10月27日,鲁迅又在一封信中谈到安冈秀夫的《从小说看来的支那民族性》和史密斯的《中国人气质》,而且强调后者对日本学术界和“支那通”的深刻影响。他说:

《从小说看来的支那民族性》,还是在北京时买得,看过就抛在家里,无从查考,所以出版所也不能答复了,恐怕在日本也未必有得卖。……后藤朝太郎有“支那通”之名,实则肤浅,现在在日本似已失去读者。要之,日本方在发生新的“支那通”,而尚无真“通”者,至于攻击中国弱点,则至今为止,大概以斯密司之《中国人气质》为蓝本,此书在四十年前,他们已有译本,亦较日本人所作者为佳,似尚值得译给中国人一看(虽然错误亦多),但不知英文本尚在通行否耳。

从文中谈论语气看,鲁迅认真读过史密斯《中国人气质》无疑。这段文字不难看出,鲁迅对国民性问题,具有超乎寻常的关注。日本学界对于中国人国民性的研究状况,鲁迅非常熟悉。

1934年10月4日,鲁迅先生在《说“面子”》一文中,称有的外国人将“面子”问题看作了解中国精神的纲领,实际上指的就是史密斯《支那人气质》中的观点,不过没有提到书名和作者名字,大约因为这一篇文章主要是讨论日本人的中国研究。从语气中不难看出,他对于史密斯和日本学者的中国论,颇有点抵触心理。

“面子”,是我们在谈话里常常听到的,因为好像一听就懂,所以细想的人大约不很多。

但近来从外国人的嘴里,有时也听到这两个音,他们似乎在研究。他们以为这一件事情,很不容易懂,然而是中国精神的纲领,只要抓住这个,就像二十四年前的拔住了辫子一样,全身都跟着走动了。相传前清时候,洋人到总理衙门去要求利益,一通威吓,吓得大官们满口答应,但临走时,却被从边门送出去。不给他走正门,就是他没有面子;他既然没有了面子,自然就是中国有了面子,也就是占了上风了。这是不是事实,我断不定,但这故事,“中外人士”中是颇有些人知道的。

因此,我颇疑心他们想专将“面子”给我们。

1935年3月5日,鲁迅先生在为日本友人内山完造所着《活中国的姿态》的序文中作了以下评论,但他把“美国”误作了“英国”:

明治时代的支那研究的结论,似乎大抵受着英国的什么人做的《支那人气质》的影响,但到近来,却也有了面目一新的结论了。一个旅行者走进了下野的有钱的大官的书斋,看见有许多很贵的砚石,便说中国是“文雅的国度”;一个观察者到上海来一下,买几种猥亵的书和图画,再去寻寻奇怪的观览物事,便说中国是“色情的国度”。连江苏浙江方面,大吃竹笋的事,也算作色情心理的表现的一个证据。然而广东和北京等处,因为竹少,所以并不怎么吃竹笋,倘到穷文人的家里或者寓里去,不但无所谓书斋,连砚石也不过用着两角钱一块的家伙。一看见这样的事,先前的结论就通不过去了,所以观察者也就有些窘,不得不另外摘出什么适当的结论来。于是这一回,是说支那很难懂得,支那是“谜的国度”了。

1936年10月5日,鲁迅临死前所写《“立此存照”(三)》中,引述了拍摄过辱华影片《上海快车》的美国导演冯史丹堡对中国人的批评,那位导演说:“中国人没有自知。”这跟鲁迅对中国人的观察非常一致。借此机会,他再次念叨着《中国人气质》这本他很看重却又不无抵触的西方传教士着作,他在文末说:

我至今还在希望有人翻出斯密斯的《支那人气质》来,看了这些,而自省,分析,明白那几点说的对,变革,挣扎,自做工夫,却不求别人的原谅和称赞,来证明究竟怎样的是中国人。

鲁迅这段话的背景,是上海舆论界对前来访华的冯史丹堡提出尖锐的批评。鲁迅说:“要知道他们并不把中国的‘舆论的谴责’放在心里。”显然,他因包括他在内的国人无法改变外国人对中国的蔑视、轻慢态度而怀有义愤之心,正是这种义愤之心,使得他着文告诫国人:“我们应该有‘自知’之明。”为了帮助国人建立自知之明,他反复呼吁国人翻译史密斯的《中国人气质》,以便参考外国人的意见,真切地认识自己。看来,他认为史密斯的《中国人气质》对于中国人正确认识自己,或者开启中国人研究自己、认识自己的风气,具有重大的启示作用。所以,他一生都在牵挂、念叨这位传教士的着作。可见,史密斯的《中国人气质》在他心中具有非同一般的分量。

许寿裳谈鲁迅与国民性问题

鲁迅代表了他那一代中国学人对史密斯《中国人气质》的高度重视。跟他一样重视该书及其观察结果的,他的同代人还可以列出至少三位。一位是鲁迅的同学和老乡许寿裳,另两位是史密斯《中国人气质》的中文译者潘光旦和“作新社”。

1936年11月8日,也就是鲁迅逝世十九天之后,许寿裳在《怀亡友鲁迅》一文中,就介绍了鲁迅对国民性问题的深切关注。许寿裳说:“鲁迅在弘文时,课余喜欢看哲学文学的书。他对我常谈到三个相联的问题:一,怎样才是理想的人性?

二,中国国民性中最缺乏的是什么?三,它的病根何在?这可见当时他的思想已经超出于常人。”1944年10月,许寿裳在《回忆鲁迅》一文中说:

一九〇二年我和鲁迅同在东京弘文学院预备日语……有一天,谈到历史上中国人的生命太不值钱,尤其是做异族奴隶的时候,我们相对凄然。从此以后,我们就更加接近,见面时每每谈中国民族性的缺点。……我们又常常谈着三个相联的问题:(一)怎样才是理想的人性?(二)中国民族中最缺乏的是什么?(三)它的病根何在?对于(一)因为古今中外哲人所孜孜追求的,其说浩瀚,我们尽善而从,并不多说。对于(二)的探索,当时我们觉得我们民族最缺乏的东西是诚和爱……至于(三)的症结,当然要在历史上去探究,因缘虽多,而两次奴于异族,认为是最大最深的病根。做奴隶的人还有什么地方可以说诚和爱呢?……惟一的救济方法是革命。

在1947年出版的《亡友鲁迅印象记》中,许寿裳再一次记述说:

鲁迅在弘文学院的时候常常和我讨论下列三个相关的大问题:

一、怎样才是最理想的人性?

二、中国国民性中最缺乏的是什么?

三、它的病根何在?

他对这三大问题的研究,毕生孜孜不懈,后来所以毅然决然放弃学医而从事于文艺运动,其目标之一,就是想解决这些问题。他知道即使不能骤然得到全部解决,也求于逐渐解决上有所贡献。因之,办杂志、译小说,主旨重在此;后半生的创作数百万言,主旨也重在此。鲁迅为什么总跟许寿裳讨论国民性问题,就因为在这个问题上他们谈得来,可见许寿裳也非常重视这个问题。许寿裳为什么在记述亡友鲁迅时如此隆重地描述他们对于国民性问题的讨论?也因为不但他自己重视这个问题,而且在他看来对国民性的关注和批评是鲁迅最主要的文化工作和思想贡献。他把鲁迅一生的工作“主旨”,都归结为对国民性的批判和改造。能够这样理解和总结鲁迅,一定是因为他跟鲁迅一样对国民性问题具有深刻的体会和强烈的关注。

根据周作人的回忆,鲁迅留学东京期间,很长时间跟许寿裳合住在一起,他们经常一起逛书店、一起去听章太炎讲文字学,有时候还一起喝酒。当他们交流读书心得的时候,鲁迅一定郑重地介绍过涩江保译述《支那人气质》给他的深刻启示,许寿裳如此重视国民性问题,很可能也认真阅读过这本书。所以,史密斯《中国人气质》

不但是鲁迅的资源,也可能是许寿裳的资源。

同类推荐
  • 人生礼俗

    人生礼俗

    所谓人生,就是人这种特殊动物的生存与生活,生存是生命的保存,往往被认为更多地带有自然性;生活则是为了生存、发展而进行的活动,更多地被赋予了社会、文化的色彩。人类未必是惟一对死亡有清醒认识的动物(据说大象也有类似人类葬礼的行为),但却是惟一能对死亡有所思考有所作为的动物。人类可以在他的生命之轮的前行运转中为自己安排种种的活动,帮助自己生存得更好,从而也使自己拥有丰富多彩的生活。人生礼谷(民俗学的规范术语为人生仪礼,鉴于“礼俗”一词更容易为大众接受,故而书名使用“人生礼人俗”)正是人类安排的使自己的生命有内容、有价值的活动之一。
  • 中华国学经典:楚辞

    中华国学经典:楚辞

    本丛书只是选取其中部分内容分门别类进行介绍。我们约请的作者,都是各个领域的专业研究者,每一篇简短的文字背后其实都有多年的积累,他们努力使这些文字深入浅出而严谨准确。无论您是什么学历,无论您是什么年龄,无论您从事的是什么职业,只要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爱好者,您都可以从本书中获得您想要的。
  • 20几岁要知道点国学常识

    20几岁要知道点国学常识

    本书立足于经、史、子、集的各个方面,对国学的整个体系进行了全方位的梳理,从中摘取精华、剔除糟粕,将国学的一些基本常识集中呈现出来,为广大读者了解国学打开了一扇便捷之门。
  • 山东大鼓

    山东大鼓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山东大鼓》为丛书之一,系统全面介绍了山东大鼓相关知识。《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山东大鼓》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骚客的传记(中华千年文萃)

    骚客的传记(中华千年文萃)

    本书收录了自秦代以来历代文人骚客的传记,再现了历代文人的风流倜傥、浪漫多情、多愁善感。包括有“五斗先生传”、“陆文学自传”、“罪言”等。
热门推荐
  • 六道阴阳诀

    六道阴阳诀

    这是一个拥有非凡之路的少年,来自一个绝世强者的传承开始了少年的成神之路……诡异的实验室,魂族附体的人类,六道宝盒的传世武器,生化危机的城市,天蛛门的高三七班,谱写的是一场惊心动魄的灵异世界!ps:苹果新书,求给力,求推荐,求收藏!
  • 校园聚焦

    校园聚焦

    我们中小学生必须要加强阅读量,以便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和写作能力,以便广开视野和见识,促进身心素质不断地健康成长。但是,现在各种各样的读物卷帙浩繁,而广大中小学生时间又十分有限,因此,找到适合自己阅读的读物,才能够轻松快速地达到阅读的效果。
  • 缘石记

    缘石记

    古之文学,石头传记颇多,有西游记,有红楼梦,然西游记中的石头乃是天地精华,红楼梦中的石头乃是通灵宝玉。无独有偶,本文戏说的石头,虽同样出自女娲之手,却独独是最不济、最无用的丑石,命运与以上二石可谓是天壤之别。那丑石自叹:自古英雄多传记,唯对小卒省墨滴!某见其可怜,便代为传记,也算是宽了这堕仙丑石之心。
  • 横扫乱世

    横扫乱世

    天下乱,将星现,一片赤胆平乱世,手中长抢定江山,体验不一样的春秋乱世
  • 醉里挑灯看剑

    醉里挑灯看剑

    圣龙历960年,面对着圣龙河入海口那遮天蔽日的金色舰队,几乎丧失了自己所有附属国的圣龙帝国,不得不低下自己那已经高傲了上千年的头颅……六十年后,重新崛起的圣龙帝国在面临又一次重大抉择的时候,一位还有些稚嫩的少年,就这么悍然接过了帝国的荣誉和责任……。
  • 阴阳之猎鬼师

    阴阳之猎鬼师

    苏家人,天生为猎鬼师,小儿子苏语辰是最强猎鬼师的转世!拥有召唤各种东西的能力!突如其来的后妈与哥哥,令他变成了最厉害的猎鬼师..............
  • 仙道剑祖

    仙道剑祖

    太古的创世远古的辉煌上古的盛世一切都湮灭在历史的尘埃中,近古一个卑微的生灵再此开始了他的足迹,一幕幕金戈铁马,骄阳似血的时代来临。无数仙佛魔道在这里纠缠不清,红尘如梦,岁月如歌,踏遍千山万水,走过春夏秋冬,蓦然回首间,仙途的终点就在远方。仗剑走天涯
  • 无良夫君:拐了宝宝要改嫁

    无良夫君:拐了宝宝要改嫁

    你知道这个世界上最难解的毒是什么吗?无敌春药,好吧,风如歌遇到了,怎么办?昏昏沉沉,双眼朦胧,失身和失命哪个更重要?当然是失命啦。月黑风高,女鬼下凡。“啊……”一声惊叫,某风流男子失身。不想这一夜,肚子里竟然有了颗小苗子,什么叫无良老爹?老婆孩子强给的不要,继续花丛过。好吧,某老娘带着小苗子找她的男宠花园去也,各路帅哥等我来,买一送一,稳赚不赔。无良老爹跪求:“亲亲娘子,让我看看咱家的小馒头吧。”风如歌双眼妩媚的一笑,“宝儿,喊声。”“大萝卜”无良老爹跪见丈母娘:“娘啊,我一定孝顺你,和亲娘一样,让歌儿嫁给我吧。”丈母娘双眼微眯,嘿嘿的一笑。“嘭”房门给关上了。“那是我宝贝姑娘和孙子,谁也别想抢。”五角一心,异世大陆。天边,云起。不管上天入地,她皆要闯一闯。
  • 和最爱的人去旅行

    和最爱的人去旅行

    很多人都有旅行的梦想,梦想去看黄山上的日出,梦想去看海边的日落……然而,当我们长大后。面对没钱没房的残酷现实。面对没日没夜的工作,面对日益高涨的物价,还有多少人记得梦想的颜色?很多人都有带着孩子去旅行的愿望,愿带着孩子看遍世间繁华,愿带着孩子听遍人间万物……然而,当我们有了孩子后,面对竞争激烈的名校名额,面对名目繁多的培训班。还有多少人记得孩子需要一个快乐的童年?和她并肩看遍世间风景。携孩子走遍世界角落,我们的家充满着幸福的味道。
  • 他嫁

    他嫁

    郭晓晓不会忘记那枚躺在阳光下闪亮的戒指,即使在多年以后,那个人已变得面目全非,那番景象已不复存在,也无法从记忆中割舍。其实,成长不是忍着疼痛不哭,而是即使在夜深人静回忆起往昔仍然可以微笑举杯,不是释怀,而是将他们掩埋在尘土里,风浪不起,不闻不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