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242000000035

第35章 “第一代”中国学人与史密斯《中国人气质》的关系(1)

这里“三代”学人的划分甚为含糊,划分的依据主要是自从史密斯《中国人气质》

诞生之后,不同时代语境中这些学人对该书的反应和评价。

大致说来,“第一代”学人指活跃于20世纪上半期的学人,代表性人物有陈独秀、胡适、鲁迅等,仅从与《中国人气质》一书的关系而言,本章涉及的有鲁迅、许寿裳、潘光旦等。

“第二代”学人指活跃于20世纪下半期的一代,主要是研究鲁迅的学人。他们从鲁迅那里接过国民性命题,进行了新的语境中的发展和发挥。本章所选定的代表性人物有张梦阳等。

“第三代”学人指活跃于20世纪和21世纪之交的一代,他们或者是研究鲁迅的专家,或者是从其他文化学术领域伸过嘴来对国民性问题发言。这一代学人中,肯定国民性问题,依然对国民性批判问题怀有激情的人仍旧占绝大多数,他们与鲁迅、张梦阳那两代学人保持了血脉相承的连续性,本章略而不谈。本章关注的是对“国民性批判”问题在新的语境中是否具有现实合法性和学术合法性进行质疑和反思的学术动向,体现这种学术动向的有冯骥才、周宁、刘禾等。

中国国民性问题,实际上肇始于清末。中国在一连串的失败之后,痛定思痛,不得不反观自身社会、文化和精神方面的缺陷。梁启超、严复、孙中山等人,都曾认真讨论过中国国民性问题。

到了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国民性批判问题蔚为大观。不光是陈独秀、胡适、鲁迅等激进派对中国国民性满怀批判的热情,其他相对保守的学人也对国民性问题展开了研究与批判,比如杜亚泉、梁漱溟等人。其中思考最为集中、批判最为痛切的,并且将此一主题持守终生的,当然是鲁迅。由于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国共两党领导人都先后将陈独秀、胡适、鲁迅等人开启的现代文化思潮认作正统,所以,他们对于国民性问题的严厉批判也像许多其他思想一样,被后世学人所继承。

尤其是毛泽东,他将鲁迅树立为文化旗帜,鲁迅在思想文化上由此享有至高无上的地位。“文革”期间,几乎所有典籍都被宣布为反动的、有毒的,只有四个外国人、两个中国人的着作是可以合法地阅读和传播的。那四个外国人是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那两个中国人是毛泽东、鲁迅。鲁迅的作品不但在品种极少的书店里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大量进入基础教育的教材。这种历史机遇让鲁迅的着作和思想观点得到了最为广泛的普及。20世纪下半期,国民性批判思想为什么如此深入人心,跟鲁迅这种登峰造极的个人影响密切相关。

鲁迅的着作中多次提到史密斯的《中国人气质》。1936年11月8日,也就是鲁迅逝世十九天之后,许寿裳在《怀亡友鲁迅》一文中,就介绍了鲁迅对国民性问题的深切关注。许寿裳说:“鲁迅在弘文时,课余喜欢看哲学文学的书。他对我常谈到三个相联的问题:一,怎样才是理想的人性?二,中国国民性中最缺乏的是什么?

三,它的病根何在?这可见当时他的思想已经超出于常人。”鲁迅之所以总是跟许寿裳讨论国民性问题,就因为在这个问题上他们谈得来。

许寿裳在纪念鲁迅的许多文章中,也像鲁迅那样反反复复地提到国民性问题,说明他也跟鲁迅一样非常重视这个问题。对国民性问题的关注,是那一代许多精英人物的共同思想路径。

茅盾与《中国人气质》

许寿裳列出鲁迅经常思考的三个问题,引起了同时代另一位作家的强烈共鸣。1941年,茅盾先生在着文纪念鲁迅先生逝世五周年时,对鲁迅的国民性研究予以高度评价。

许季弗先生说:“鲁迅在弘文学院时(一九○一——九○三年),常常谈到三个相联的问题:(一)怎样才是最理想的人性?(二)中国国民性最缺乏的是什么?(三)它的病根何在?”(见《鲁迅先生纪念集》第一辑许着《怀亡友鲁迅》)试悬此相联的三问题于座前,而读鲁迅着作,我们将得怎样的答案呢?请一述我自己的感想:我看到了古往今来若干伟大的Humanist中间的一个,——鲁迅!

古往今来伟大的文化战士,一定也是伟大的Humanist;换言之,即是“最理想的人性”的追求者、陶冶者、颂扬者。伏尔泰是这样的,罗曼·罗兰是这样的,高尔基是这样的,其他各时代各民族的站在思潮前头的战士莫不是这样的,鲁迅也是这样的。……

一切伟大的Humanist的事业,一句话可以概括:拔出“人性”中的萧艾,培养“人性”中的芝兰。然而不是每个从事于这样事业的人都能明白认出那些“萧艾”是在什么条件之下被扶植而滋长,又在什么条件之下,那些“芝兰”方能含葩挺秀。中国古来的哲人,最缺乏者,就是此种明白的认识。

“人性”或“最理想的人性”,原无时空的限制,然而在一定的时间条件之下,会形成“人性”的同中之异,此即所谓国民性或民族性。中华民族在二千多年的长时间中,在秀丽肥沃的大陆上,而且是在周围近邻的异民族的文化水准都远不及我的优越感的陶醉中,它的国民性将有如何的特点,而此等特点对于民族的生存与发展,其为祸为福又如何?这些都不能不是每一热爱自己的民族与文化的人士必须严肃追问的。然而我们古来的哲人又给了什么解答呢?最近八十年来,我们一点一点知道除我们这民族以外,世界上还有不少同样优秀而且现今驾乎我们之上的民族了,这些民族的民族性也渐渐从书本上(可怜,还只是从书本上)被知道了一点。然而我们自己的呢?“最缺乏是什么”?“病根何在”?似乎最多的还是空洞抽象,从什么精神,什么本性,甚而至于从人为的畸形的礼俗,去找解答。

鲁迅先生三十年工夫的努力,在我看来,除了其他重大的意义外,尚有一同样或许更重大的贡献,就是给这三个相联的问题开创了光辉的道路。

或许我们觉得他的答案还没达到结论的阶段,然而每一个无偏见成见而爱真理的人,一定能承认他的毕生努力已经给这三个相联的问题以无限宝贵的启示,而且他是第一个“从旧垒中来”,看得格外分明,又能依据进步的科学观点,从物质基础上对这相联的三个问题下解答的。

茅盾的论述虽然跟《中国人气质》并无直接关联,可是他对于中国国民性弱点的重视,对于国民性批判的认同,也算是与《中国人气质》的呼应,故特引述于此。

马君武与《中国人气质》

中国最早关注史密斯《中国人气质》,并将其引作进行国民性批判之文化资源的中国人,却不是鲁迅,很可能是马君武。马君武是广西桂林人,跟鲁迅同庚,即生于1881年,卒于1940年。他是辛亥革命时期重要的革命家和宣传家。他比鲁迅早一年去日本留学,即于1901年来到日本。他那时就精通英文、法文,虽然他也可能是在日本较早读到涩江保的译本《支那人气质》,但也可能他是直接阅读英文版的。如果所读是英文版原着,则未必是到日本之后才读到。

1902年梁启超访美期间,马君武在《新民丛报》代理过一阵编辑工作。他也是《新民丛报》最重要的随笔作家,在这里发表过很多传播西学、鼓动革新的文章。

1903年3月12日,马君武在《新民丛报》发表《茶余随笔》,介绍史密斯(他译作十弥时)的《中国人气质》(他译作《中国人之性质》)。文章说:“美国人十弥时者,居中国传耶稣教二十二年,最留心观察中国国民性之性质,着一书曰《中国人之性质》,共二十七章。其书在美国重印至千五百余次。欧美人之欲观察中国人性质者,多借其书为证断焉。”

也是在1903年3月12日的《新民丛报》,马君武还发表了一篇《论赋税》,其中也论及史密斯的《中国人气质》。文曰:“美国人十弥时曰:支那人性质之最可异者,即其政府贸贸然征赋税于人民,以之肥私囊,而不以之办公事。其人民亦贸贸然纳赋税于政府,任其肥私囊,而不责其办公事是也。支那人民既纳赋税于政府之后,则以为天职已尽,大事既毕,一任政府之如何开销之,如对岸观火,不关痛痒,天下最可惊可愕可嗟可怪之事,莫此若矣。(见所着《支那人性质论》)呜呼!我国人不可不深思十弥时之言哉!我国人之无权利思想也,亦甚矣!富于权利思想之国民,虽一介不妄以与人,谁是心也,则必爱其国土,如爱性命;爱其国权,如爱妻子;虽有千万耽耽逐逐之异族敌国,相逼而来,夫谁得而攘之窃之!哀哉!中国之人民也,不知国家之为何物,不知政府之为何物,则其贸贸然纳赋税于政府,而不问其归结,而决无权利思想,亦何足怪。今敢大声疾呼以一言普告我同胞曰:赋税者,乃各国民之所分配输纳,以办其群中之公事之费用也。”一个月后,1903年4月26日,马君武在《政法学报》上发表《论公德》,引述史密斯关于旅店卫生等方面的言论,借以批评中国公共观念之缺乏,并肯定欧美公民之公德,立为中国人的榜样。文曰:“旅店及饮食店者,公共聚集之所地,尤可显示公德焉。欧美之旅店,华丽雅洁,匹于王宫。入其中者,居有定所,寂静无哗。饮食店亦然。美国人十弥时(A.Smith)常论中国旅店之喧嚣黑暗,且谓中国之旅客,常有与犬豕杂居而不嫌其臭秽者,吾固无词以释此恶评也。……美国人十弥时曰:中国人不知所谓路权(Rightofway)也。路也者,人民最贵重之公产也。宇内文明之国,莫不以修路一事为行政上之一大问题。虽糜巨金而不惜,务使行人便利而无雨水泥泞之患焉。中国不然,任通行道路之污坏,无一人过问经理之者。偶遇雨潦,即不可行。且道路之旁,常有敷席以售品物,设架以沽饮食者,占去道路之大半,行人逼塞不堪。不宁惟是,道路两侧,常盈便溺,臭气熏蒸,发为疫疠,虽谓中国为制造病人之天然大工场无不可也。”

研究者很关注梁启超是不是读到过史密斯的《中国人气质》。梁启超是当时主张改造国民性的领袖人物,又是宣传革新的着名活动家,他对文化界的动向肯定非常关注,所以,他在日本关注到涩江保日译本《中国人气质》的可能性极大。加上他与马君武的特殊关系,马君武如此重视史密斯的《中国人气质》,他跟梁启超交往时不向他介绍是很难说得通的。梁启超无论是作为启蒙领袖,还是作为报纸主编,还是作为朋友,都应该从马君武的文章中读到所引用的史密斯着作,以梁启超的敏感,他不进一步追问史密斯着作的来由及其详情,也是很难说通的。何况,梁启超在留日精英圈中交游甚广,除了马君武,还有若干别的渠道有可能向他介绍史密斯《中国人气质》。所以,我们有理由猜测,梁启超是知道并且很可能读过史密斯的《中国人气质》。当然,正如当代学者黄兴涛所言,猜测只是猜测,“限于资料,目前还难以论定”。

潘光旦与《中国人气质》

与鲁迅大致同时代的学者潘光旦先生,在1937年(鲁迅逝世一年之后)出版了《民族特性与民族卫生》,其中一部分文字系着作,另一部分系译作。在译作中,主要是亨丁顿氏《自然淘汰与中华民族性》和明恩溥氏的《中国人的素质》。潘光旦从《中国人的素质》二十七章中选译了十五章。潘光旦先生主要从生物学角度致力于中国民族性的研究和人种改造,是一位自觉地为民族担当大任的优秀学者。他向国人译介《中国人的素质》,跟鲁迅的出发点完全一致。

在《民族特性与民族卫生》的自序中,潘光旦先生这样阐释《中国人的素质》对于中国人的意义。

不过明恩溥氏(ArthurHendersonSmith)这本《中国人的素质》也自有它的价值。有好几层理由可说。……明氏和中国的关系,既如是其长久而亲切,观察所及,当不至于过于浮泛。这是第一层。

明氏是一个老教士,目前基督教教会的前辈和他接触过的还不少;他们都众口一词地说他脑筋敏捷、眼光锐利、辩才无碍。诚静恰牧师曾经亲口对我讲过他个人对于明氏的良好印象。这样一个人的见闻观感,我们当然也不便搁过一边,认为是无足重轻。这是第二层。

前平民教育促进会定县实验区调查主任今清华大学教授李景汉先生也和明氏相熟,对明氏也有同样的印象,同时认为《中国人的素质》一书,大体上很可以说是一幅逼真的写照。明氏以传教士的地位随意观察中国农民,李先生以社会学家的资格研究中国农民,而所见吻合如此,可见明氏这本作品,也决不能和一班走马看花、捕风捉影的西人着述等量齐观了(说详于上文李先生的序文中)。这是第三层。

同类推荐
  • 腊八节

    腊八节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 月锦绣,锁清秋

    月锦绣,锁清秋

    这是第一本以中国传统节日为线索,并结合最具代表性的中国古典诗词,对中国传统节日背后的深蕴文化进行唯美解读的品质读物。这是一本主题明确,风格明媚的古典诗词赏析书。以中国传统节日为经,历代经典诗词为纬,漫谈古今人事沧桑。
  • 佛养心 道养性:心中有佛人自安

    佛养心 道养性:心中有佛人自安

    本书共分十篇,分别是:慈悲为本,为善心安;诸恶莫作,无恶心安;放下诸多事,心中自然安;无求则无敌,无敌则心安;平常心是道,道在心自安;超然洒脱,豁达心安;宽容即是福,度大心自安;常怀感恩情,心中自然安;看透释然,自在心安;随缘而行,随遇而安。本书以佛的理念通俗而又深刻地阐述了“心中有佛人自安”这个主题。书中还着重例举了一些生活中让人难以心安的就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俗之事,并指出了解决之道。另外,为了让读者更好地了解佛理知识,书中还穿插了“拈花一笑”、“佛心慧语”、“世俗佛理”、“佛心故事”、“佛语今译”、“佛趣轶事”等版块内容。通过阅读本书,你会感到:只要我们心中有佛,佛就与我们同在。
  • 土眼洋事之总理衙门

    土眼洋事之总理衙门

    《点后斋画报》,它像一个巨大的橱房,既遇映射出西方的巨大投影,也反映出国人对西方文化的最初印象。人们从这份画报上可以看到有矣西方的种种事像:外国的总统和国王,贵妇与时装,天上飞的气球,地上跑的机车,水里走的轮船。当然,也有大最也不知道是谁编出来的“人咬狗”的奇闻怪事。国人也因此知道了,洋人也有男欢女爱,也有贪生怕死,也有凶杀和恶行,有一切中国人也能有的爱好和毛病。虽然,我们的画师画的无论哪一国的洋楼,都是租界的产物,画面上一股洋泾浜味。官方的战报也跟民间的战事传闻一样有着报喜不报忧的习惯……
  • 中国传统文化常识

    中国传统文化常识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是一个民族发展过程中精神的内在动力。如果一个民族忽略了传统文化的传承,将意味着失去了这个民族的根;如果一个民族忽略了对下一代进行传统文化教育,这个民族的发展将失去内在的动力。中国文化既是中国各族人民的精神支柱和文化基础,也是历史、现代和未来人类共同的宝贵财富。本书内容丰富全面,涉及到思想文化、汉语汉字、姓名与称谓、礼制与职官、衣食与节日、天文与历法等各个方面的知识。
热门推荐
  • 倾世红颜统御天下:温柔之手

    倾世红颜统御天下:温柔之手

    写完存word里先哈。至少要写完大半再更新。其实也没啥新鲜梗,就是修炼么,但是我尽量做到跟别人情节不一样,我也蛮烦就知道抄人家的创意那种。还有一点就是,我喜欢逻辑性强,虽然这些小说也是扯淡来的,但很多人真的写得很扯,包括一些我觉得写得不错的作家,就是各种逻辑不顺,人物性格、处事方式违背现实,完全就是为了凑剧情而写一些冲突和那些炮灰女配男配。反正吧,看不下去,自己出来写一本也有,主要是为了打发时间,顺便了解一下这职业,看看有没有钱铮(哈哈)。总之我也只是一个平凡而又无聊的小读者。我会尽力写好,我也讨厌断断续续的感觉,所以尽量写多点存稿,然后每天多发、卡文的时候就不会让大家空等
  • 非天神尊

    非天神尊

    “天地六界,源自洪荒。盘古开天,宇宙重生。混沌孕育,修罗神王。非神非魔,非人非仙。六界之外,是谓非天。”主角意外重生,穿越到修真世界,得神秘天书,习混沌功法。且看主角如何逆袭成神,一统六界,成就无上神尊。
  • VIP宠制,老公要抱抱

    VIP宠制,老公要抱抱

    他是EL集团总裁,智商高,长相好,数不清的女人对他趋之若鹜,偏偏许慕白唯恐避之不及。那人明明是闷骚高冷又腹黑,霸道变态又喜欢装正经。不过是弄坏他一枚戒指,却被栽赃陷害,强迫她负责!许慕白纳闷儿:“你到底看上我哪点?”“你长得像我老婆。”“我整。”“你性格像我老婆。”“我改!”“你就是我老婆。”
  • 生活方式与长寿

    生活方式与长寿

    什么是健康呢?世界卫生组织曾经指出:“健康是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能力上的完好状态,而不仅是身体的没有疾病或虚弱。”这就是说,一个人必须身体健康、心理健康、道德良好、人格健全,且具有适应社会(包括各种激烈的社会竞争)的能力,才能算得上是一个完全的健康人。由于工作繁忙和心理压力较大,现代人常常违背应有的作息规律。工作起来不分昼夜,娱乐起来又通宵达旦,这些都是不良的生活习惯,也是为什么现在这么多人处于亚健康状态的原因之一。实际上,远离亚健康,寻求健康长寿,应该从良好的生活习惯开始。
  • 帝霸红颜殇

    帝霸红颜殇

    三界六道及众妙之门,是实实在在存在的吗?偶遇异人曰:“是真的存在,无论您信与不信!”二十年的修为要力挽狂澜与天地大劫,这能成吗?太难,太难!生在这个世界里的摩歌和所有人一样,并不知道自己是‘谁’,来自哪里又要去到哪里?也不知道明天会是什么样子。皆因不忍心娘亲那失望的眼神,为了家仇国恨,为了匡扶世道一脉正义!他历经九劫九难九死九生,终究修成《轮回九重天》大法。当他为情所困,为仇所累,流连滚滚红尘时,他说:“我就是个有血有肉有笑有泪的凡夫俗子!”他对她痴恋成歌,相思成曲。他就是她生命里的诗,骨髓里的赋。当他临绝顶时,却狂吟:混沌开,于宇成,劈尽碎玉洒星辰。日噬天,月掠魂,傲立乾坤,笑看浮沉。玉兔降,紫阳升,斗转天地唯我尊。心骨硬,享雷霆,根生九幽,足踏霄云。倪珠儿苍然若落英般道:“你真的忍心剔我之骨噬我之魂?”摩歌望着茫茫天际,很久很久,时间被站成隔世。“我已无心无情无爱无欲,我们缘尽于此!”“大师,这世上真有无情之人吗?”她不信!三个月,倪珠儿苦恋成疾,失心成魔。她挥剑凄呼:“我心本善良,奈何世俗不让。既然大道不公,我亦何须慈仁?”再聚首,故城已古。荒芜的城墙头,她为他曼舞浅吟:寒风潇,枯草嚎,当年对白云中谣。青苔覆,踪迹了,一世怨恋刻城墙。
  • 你在南半球,我在北半球

    你在南半球,我在北半球

    她一直以为自己对他不存在那一份感情,自欺欺人地将它埋在心底。当飞机离开城市的上空,当他的背影渐渐消失在视野里,当眼泪一瞬间布满脸颊时,她才知道,自己到底有多么离不开他。(短篇)
  • 唯仙是魔

    唯仙是魔

    浩荡仙路,崎岖何惧?杀戮何惧?地球末法,异界修行。持本心,转战浩荡天地。为长生,为超脱,为自在逍遥。
  • 破碎娃娃之黑天使的眼泪

    破碎娃娃之黑天使的眼泪

    因为误会,他们彼此分离,她也“逃”到了国外,两年后的归来,可她却多了个身份,英国皇家公主婴无爱。她,回来了……她要让他们知道什么叫背叛……为了报复,堂堂千金小姐建立了黑道第一帮派,同时也带来了一个男人。那个男人是月的谁?而月又会跟谁一起度过她的一辈子?
  • 为君解罗裳:妖女倾天下

    为君解罗裳:妖女倾天下

    这东南国,谁人不知,谁人不晓,这要嫁的王爷,是传说中的暴君,杀人不眨眼,嗜血成狂的一个魔君的?圣旨一下,要千家的女儿嫁给东南国国的这个平南王爷,千家一听,仿佛是立马炸开了锅一样的,你不愿意去,我不愿意去,自然,就是由这个痴儿傻儿嫁过去了?
  • 傲娇男神住我家:99次说爱你

    傲娇男神住我家:99次说爱你

    他去她家借宿的时候,不小心还借睡了一晚她的身体。从此,她被他缠上。婚前的他想着怎么逼婚,婚后的她想着怎么离婚。“男神,我不婚!不婚!不婚!”终于在她重要的事情说三遍的时候,他决然的丢给了她一纸离婚协议书。本以为终于解脱,却不想……离婚后的他,日日夜夜钻进她的房,缠上她的人……她终于忍无可忍:“我们已经离婚了!”他淡定的瞄了她一眼,把离婚协议书扔在了她的面前,上面分明写的是:车子归她,房子归她,公司归她,孩子归她,他……也归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