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285000000051

第51章 面人郎访问记

11月21日,我到北京工艺美术研究所,去访问郎绍安同志,我的心情是兴奋的。

这几年来,我常常从报刊和画报上看到关于“面人郎”的报道,和他以及他的作品的照片。今年春天,我在上海工艺美术研究所,见到了他的老师赵阔明同志,我们谈话中提到这位名驰国外的“面人郎”,我总想能有机会见见才好,今天果然如愿以偿了。

我进到了他的阳光明朗的工作室,屋里暖烘烘的,已经生了炉子了。郎绍安同志迎上来亲切地和我握手——两道浓眉,一双深沉的眼睛,一脸的胡子楂儿,笑起来显得直爽,诚恳。

他殷勤地给我倒了一杯茶,我们在他桌边坐了下来。桌上有几件他的作品,是《西游记》中的一段吧,有个手搭凉棚,腋下夹着金箍棒,拳着一条腿站在棉花做的云端里的孙悟空,还有其他的戏出。但是我们的谈话一开了头,他就一见如故地对我谈起他的童年,他谈得那样生动,那样亲切,把我的全部精神吸引住了,把我想问他的一切,都忘却了!

“我是前清宣统元年生的,属鸡,照推算该是1909年吧。我的祖先是吉林省珲春石山子的人,入关已有300多年了。我们是满族镶红旗人,可是到了我的父亲的时候,家道就很困难了。我父亲做小买卖——卖豆腐浆,供不起我们弟兄四个读书,因此我虽从6岁起读书,到了11岁那年就停了学,到天津去学石印的手艺去了……”

他点了一支烟,微微地笑了一笑,笑里含着阴郁:“您知道那时候当学徒,可不比现在,受的打骂可多了,我的第一个师傅还好,第二个师傅就厉害极啦!我们那时候学套色石印,印新疆图,一共有七色,套印错了,师傅一嘴巴就打过来。我们三个当徒弟的,都只有十二三岁吧,实在受不住了,商量好了,夜里跳墙走。先从院里扔出被窝去,然后人再一个一个地爬出来。三个孩子在天津举目无亲,怎么办呢,就把衣服什么的卖给打鼓的,凑了点钱买车票回北京。我们都是小孩,只打了半票,哪晓得火车到了东便门,车底下钻上来一个人,也许是铁路上的人吧,可是旧社会的铁路上的坏人也不少呵!他看了我们的车票,说:‘不行,你们怎么打的半票呢?’一下子就把我们带到车站上去了。车站屋里坐着一个人对我们拍起桌子,做好做歹地叫我们每人再拿出十吊钱来——现在也就合四角钱吧,可怜我的同伴一个姓荣的连脸盆被窝都让他们扣下了,结果我们还是从东便门就被撵下车了!”

“我从东便门走到宫门口——就是鲁迅故居的那地方——回到了家。我们家里生活仍是很困难,我一时也不知道做什么好……”

“有一次我在白塔寺庙会上,看见有捏面人的,这位就是我的师傅赵阔明同志了,我站在旁边看他手里揉着一团一团的带颜色的面,手指头灵活极啦,捏什么像什么,什么小公鸡啦,老寿星啦,都像活的一样!我看得入了迷,一天也舍不得离开,我总挨在他身边,替他做这做那,替他买水喝,买东西吃,他挪地方我就替他搬东西什么的,我们就攀谈起来了。他问我姓甚名谁,住在哪里。我都说了。他说:‘我也住在宫门口,怎么不认得你呢?’我回家去天已经晚了,父亲正要责怪我,我就把一切都告诉他了,我还恳求地说:‘我喜爱这个!我想学捏面人。’父亲答应了,同赵阔明老师一说,就成功了。”

“我跟师傅学了一个多月,自己就能捏些东西,出去哄小孩儿了。反正是粗活,什么小鸟啦,小兔啦,胖娃娃啦,不能说好,可是小孩说像说好就行了。一件卖一‘小子儿’或是一‘大子儿’的,一分钟能捏上一个,就够我生活的了。”

“就这样一边卖一边学,一年多的工夫,我就会捏戏文,什么‘二进宫’啦,‘三娘教子’啦……那时候师傅就上天津去了。我只好自己买些香烟里有戏文的洋画,照着来捏。可是洋画上一出戏只有一场,不够生动,我想捏戏中人物的每一个动作,我就开始去听戏,又没有钱,买不到前排的座位,只好在后边远远地看吧,看完回来,回忆,揣摩戏中人的种种神情动作,常常一夜一夜地睡不着觉……”

“从此我就过起游艺的生涯了,我和我的爱人,背着箱子,拉着大孩子,抱着小孩子,一家人走遍了天涯海角。我们到过天津、青岛、烟台、威海卫……也到了上海,在静安寺路交通银行的石头窗台上摆过小摊。那时我捏的小面人,就有人来收买,转卖给外国人,什么佛爷啦、寿星啦、胖娃娃啦,凑成一打,送到外国去,虽然常有一二百打的订货,可是经过中间的剥削,到了我手里,也就所余无几了!”

他又燃了一支烟:“您可别怪我,我一提到从前的事情,就激动,就难过!旧社会真是个陷人坑,像我们这样靠手艺吃饭的劳动人民,到哪里也没有活路!我们拖儿带女,到处漂流,有时候连饭也吃不上,连店也住不到……”

愤怒和痛苦涌上了他的眉头,他的声音也就颤动急促了,“我们在哪一个地方都待不长,不流浪是不行的,我们又走了京汉线,东北、西北,到处都受着欺凌。不说别种坏人吧,就是旧军人,国民党的士兵……那年在张家口的康庄,我在一个兵营门口,正捏着一个胖娃娃吹号,一个号兵过来看见了,就瞪眼问:‘你捏的这是什么?你不是在形容我?’我也气了,我说:‘我捏的是胖娃娃,我想捏你还捏不好呢!’他狠狠地飞起一脚,把我的箱子踢翻,玻璃都粉碎了!”

“有时候呢,一个大兵把我的面人拿走了,我跟到营门口,另一个大兵出来就给我一嘴巴……还有日本人时代,更不用提了,日本人当然可恨,狗腿子的翻译就更可恶……咳,从前的苦日子,说它三天三夜也说不完的!”

他完全激动了,头也低了下去。我觉得很惶恐,也很窘,我是来欣赏他的作品,和他谈谈他目前的工作的,怎么会引起他谈到他伤心的旧事呢?正在我局促不安的时候,他抬起头来勉强地笑了一笑,说:“对不起,您可别介意……”

我赶紧笑说:“可不是,那都是从前的事了,譬如做了一场恶梦,您还是谈谈现在的工作吧。”

他的脸上开朗了,微笑从嘴角展到眼边:“解放后一切都变好了,人民政府十分地重视民间艺人,当人民政府发现了我的手艺,就把我从穷苦中救拔了出来,让我专心地研究我的艺术。如今我们再不流浪了,我每月有固定的工资,生活平稳安定了,我也能精心地做些细活,不怕加工,不怕费料,只要我做得好——现在的条件真是好极了!”

我问说:“您去年还去过英国,我从报纸上看见了……”

他很谦虚地微笑了:“我们经过乌兰巴托……巴黎……一路都很好。我一辈子坐过多少次海船,在无风三尺浪的海上都过去了,因此我坐飞机也不觉得怎样。”

他一句也不提他在伦敦表演捏面人的技术的时候,那种受人欢迎的光景。多么谦逊的艺术家呵!

时间已经不早了,他激动之余,似乎有点疲倦,我也就不再多问了。在我站起的时候,看见桌上一个带格的木盘,里面放着些骨片、锥子、小木梳之类的东西,就问这是否工具,他说是的,而且工具也很简单。他掀起木盘上一块遮着的白布,底下有一小条一小条像颜色粉笔似的熟面,这便是他的材料了。他说这熟面是四分之三的面粉和四分之一的江米面,和起,烫熟,再上锅蒸,然后调上颜色和蜂蜜,揉搓起来,做成的面人就可一二十年不裂不坏的。

当我赞叹说这手艺不容易学的时候,他又微笑了,说:“也容易也不容易,百分之十靠师傅指点,百分之九十靠自己研究揣摩!”

我问:“您现在带徒么?”

他指着桌边站着的一个小姑娘说:“她是我的学徒,也是我的女儿。”

已经到了他下班的时候,我不敢再耽误他的工夫,就向他道谢告辞,他亲切地和我握过手,又让他女儿郎志丽带我到资科室去参观他的作品。

架子上摆的真是琳琅满目,他的比较新的作品,如“鸡毛信”、“采茶扑蝶”等逼真细腻,不必说了,而我所最爱的,还是一小组一小组的旧北京街头小景,什么卖糖葫芦的——一个戴灰呢帽子穿黑色长袍的人,左臂挎着一个小篮子,上面插满了各种各样的冰糖葫芦,剃头的——一个披着白布的人低头坐在红板凳上,旁边放着架子和铜盆,卖茶汤的,卖砂锅的,吹糖人的,无不惟妙惟肖!其中最使我动心的,是一件“打糖锣的”,是我童年最喜爱最熟悉的东西,我想也是“面人郎”自己最深刻的童年回忆吧,因为这一件做得特别精巧细致:一副带篷儿的挑子,上面挂着几只大拇指头大小的风筝;旁边挂着几只黄豆大小的花脸面具,几只绿豆大小的空钟;里面格子上摆着一行一行的半个米粒大小的小白鸭子,框盒里放着小米大小的糖球……凡是小孩子所想望的玩的吃的,真是应有尽有了!我真不知他是怎么捏的,会捏得这么小,这么可爱!

这都是“面人郎”小时候最熟悉的北京街头巷尾的一切,也是我自己童年所熟悉的一切,当我重新看见这些形象的时候,心头涌起的却是甜柔与辛酸杂糅的味道,童年的回忆是甜柔的,而那时的人民生活却是多么辛酸呵!尤其是像“面人郎”所说的“靠手艺吃饭的劳动人民”,什么吹糖人的,卖糖葫芦的,打糖锣的……都是我们极其熟识的朋友——他们除了从我们手里接过“一大子儿”或“一小子儿”的时候,偶然会微微地一笑,而眉宇之间却是何等地悲凉忧抑呵!

走出大门,头上照耀着正午灿烂的太阳。转几个弯,就走上光滑平坦的柏油路,这柏油路还是在一条胡同里。这条胡同的小学校正放午学,三三两两带着红领巾的小孩子们,边说边笑地迎面走来,一辆簇新的载满了乘客的公共汽车平稳而飞速地从我身旁驶过……我从微茫的回忆中猛然惊醒!这是北京街头巷尾的景象,也正是“面人郎”所说的“解放后,一切都变好了!”我心头辛酸的感觉焕然消失了,余剩的一丝甜柔,渐渐扩大成为满怀的欢乐。我向着明朗的高天长长地吸了一口清新的空气,举起轻快的脚步,向前走去。

1957年11月26日 北京

同类推荐
  • 古诗鉴赏金典

    古诗鉴赏金典

    该书是根据新课标高中教科书、新课标高考大纲“古代诗文阅读”考点编着的。该书从读懂古诗的各种有关知识入手,细致讲解,深入浅出;紧扣考点的各类内容,以历年高考古诗鉴赏题为依据,总结出各种考查内容的答题方法和格式,可以使学生以简驭繁,以少总多。
  • 残酷翻篇,即是温柔

    残酷翻篇,即是温柔

    真正的残酷,是把自己搞残了才酷。抛开酒桌、情人和死党,读这本极具黑色幽默的个人史,44个故事,令人晕菜又拍案。一只70后的老狐狸,即使荒芜了自己,也要找到灵魂的寄居地;借一身非法才情,用辣椒酱和冰啤酒,衔咀年华。残酷翻篇,即是温柔;残酷翻篇,更是温柔……
  • 美洲现代著名作家(世界文学百科)

    美洲现代著名作家(世界文学百科)

    "本套书系共计24册,包括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文学大师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著名作家、中国现代著名作家、世界古代著名作家、亚非现代著名作家、美洲现代著名作家、俄苏现代著名作家、中欧现代著名作家、西欧现代著名作家、南北欧现代著名作家等内容;第二部分“文学作品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著名作品、中国现代著名作品、世界古代著名作品、亚非现代著名作品、美洲现代著名作品、俄苏现代著名作品、西欧现代著名作品、中北欧现代著名作品、东南欧现代著名作品等内容;第三部分“文学简史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文学简史、中国近代文学简史、中国现代文学简史、世界古代文学简史、世界近代文学简史、世界现代文学简史等内容。
  • 情感风铃(校园美文)

    情感风铃(校园美文)

    "生命不是一张永远旋转的唱片,青春也不是一张永远不老的容颜,在岁月的年轮上,没有什么比青春的花朵更艳,在时空的隧道里,没有什么比青春的价格更高,青春是一个永恒的故事,从冬说到夏,又从绿说到黄。……"本书的语言就是如此,清新而舒畅,令人读来,爱不释手,更能深刻的体会到青春的意义、青春的别致!
  • 猎人笔记

    猎人笔记

    《猎人笔记》是一部形式独特的特写集。作品控诉了腐朽的农奴制度,表现了作者的民主主义思想。作品以一个猎人的行猎为线索,刻画了地主、管家、磨房主妇、城镇医生、贵族知识分子、农奴、农家孩子等众多的人物形象,真实地展现了农奴制背景下外省城乡各阶层人民的生活风貌。在美丽的大自然的景色中,发生的却是种种悲剧,体现了对农奴制度的无言控诉。作品也生动地描述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热门推荐
  • 成语故事(新课标同步课外阅读)

    成语故事(新课标同步课外阅读)

    成语是中华语言智慧的结晶,是汉语言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言简意赅、形象生动的成语,往往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底蕴和强烈的文学色彩。本书精选近千个能够体现我国历史人文色彩、具有良好寓意、生动有趣的成语故事,让读者从一个个引人入胜的小故事开始,去一点点体会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同时也可以更好地认识成语,了解成语的含义,感悟成长的智慧!
  • 准提净业

    准提净业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盛京奉天般若古林禅师语录

    盛京奉天般若古林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魔神族

    魔神族

    “师父,你为什么要打他们的脸啊?”“因为打人当然要打脸啊!”
  • 木木,我们私奔吧

    木木,我们私奔吧

    谁是谁身边的过路人?白木木总会问自己,自己会不会有一天也成为沈遥身边的过路人,成为他曾经最熟悉的陌生人。时光氤氲着每个人,当所有的人在这场离合中浮浮沉沉后,终于沈遥收起他懒散的目光,用深邃的眼神望着木木时,他才第一次感觉到,她只是她。
  • 江山为聘之凤临天下

    江山为聘之凤临天下

    一觉醒来现代顶尖间谍成了相府家嫡小姐,被祖母虐待,被姨娘陷害?是时候让你们见识什么叫城里套路深!她坑祖母,毁庶妹,手段狠辣,霸气无双,却因为颜控陷入腹黑王爷的温柔乡,是利用是真爱?要娶我,行!把你的江山送我可好?【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甲申闻见二录

    甲申闻见二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国之兵魂

    国之兵魂

    原本只想成为特种兵的张浩,却在自己刚刚进入军队结束新兵连的生活的时候,赶上了一场实战演习,在这场演习的背后却隐藏着一个代号为‘龙魂’行动。为了自己那成为特种兵保家卫国的信念,张浩赫然成为了龙魂行动中,代号为‘魂’打进国际恐怖集团w中的卧底人物,看一个刚刚进入军队的少年,如何在敌营之中一步一步的成为中国最出色的中国陆军特种兵,成为国之兵魂!
  • 贴身狂兵。

    贴身狂兵。

    特种兵王回归都市为兄弟血洒江天为红颜征战四方一路横扫之势崛起都市霍东语录:你可以得罪我,但不可以得罪我的兄弟,更不可以得罪我女人,否则上天入地,必杀之!激情不灭热血永恒!!!
  • Locrine Mucedorus

    Locrine Mucedoru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