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322400000040

第40章 “双城记”(上)(5)

在杭州期间,另一位对丰子恺影响很大的人就是夏丏尊。《子恺漫画》是丰子恺一部潜心之作,在卷首语中他回忆起夏丏尊先生对他的鼓励:“有一次,住在我隔壁的夏丏尊先生偶然吃饱了老酒,叫着‘子恺!子恺!’踱进我家来,看了墙上的画,嘘地一笑,‘好!再画!再画!’我心中私下欢喜,以后描的时候就觉得更胆大了。”夏丏尊是教授国文的,丰子恺坦言:“以往我每写一篇文章,写完之后总要想:‘不知这篇东西夏先生看了怎么说。’因为我的写文,是在夏先生的指导鼓励之下学起来的。”在丰子恺读师范时,校长还是经亨颐。之后夏丏尊离开师范回到他的老家上虞,决心投身教育事业,创办一所一流的中学,在多位人士的热忱帮助下,白马湖畔的春晖中学顺利筹建了起来。经亨颐任校长,朱自清、朱光潜、匡互生等文化界的名人也都被聘请过来,这其中当然也包括丰子恺。这几位志同道合的友人常在一块聚会,朱光潜曾经回忆起这段往事:“同事夏丏尊、朱佩弦、刘薰宇诸人和我以及丰子恺都是吃酒谈天的朋友,常在一块聚会。我们吃饭和吃茶,慢斟细酌,不慌不闹,各人到量尽为止,止则谈的谈,笑的笑,静听的静听。酒后见真情,诸人各有胜慨,我最喜欢子恺那一副面红耳热,雍容恬静,一团和气的风度。”这里我们看到文人聚会交往对其文学活动深刻而潜移默化的影响。所谓“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志同道合者在一起,对其中的每一个人都会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而对于文人来说,这也制约着他们在相同或相近的创作或学术道路上前进。

“飞鸿雪爪”与“刹那主义”

文人因其特殊的敏感,可以因一些日常琐事获得创作的灵感,而这些琐事在普通人看来也许没有什么意义,因为它们太普通也太常见,以至于人们早已对它们熟视无睹。其实,相对于成人,儿童反倒容易发现日常生活中的美丽和诗意。朱自清与丰子恺各自写过一篇名为《儿女》的散文,虽然作为父亲他们的教育方法有所不同,然而有一点他们都认同:保留孩子的童心。丰子恺在《儿女》中顿悟:儿童“能撤去世间事物的因果关系的网,看见事物的本身的真相。他们是创造者,能赋给生命于一切的事物。他们是‘艺术’的国土的主人”。丰子恺意识到,孩子有着独具一格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这正是成人日后被逐渐消磨去的纯真与趣味。朱自清也感慨道,孩子的将来怎样,那都是将来的事情,目前所能够做的只是培养孩子的基本力量——胸襟与眼光。未来的事,光辉也罢,倒霉也罢,平凡也罢,让孩子们各尽各的力去。两位父亲的肺腑之言,都是他们自己所未能完全做到而寄望于子女的吧。

当朱自清1920年5月到杭州第一师范教书时,对人生的彷徨之感是他的主基调。然而一年后的5月,西湖里荷花争艳时,朱自清的长女采芷降临在杭州,自此,他的新诗与散文中增添了许多温暖色彩。新诗《人间》表达了“人间自有真情在”的感受,《湖上》则描写了西湖上少女给诗人带来的喜悦和满足:白衣的平和女神们随意地厮并着——

柔绿的水波只兢兢兢兢地将她们载了。

舷边颤也颤的红花,是的,白汪汪映着的一枝小红花呵。

白云依依地停着;云雀痴痴地转着;水波轻轻地汩着;歌声只是袅袅娜娜着;人们呢,早被融化了在她们歌喉里。

如此欢愉与平和的心态,只有尽享天伦之乐者才会自然流露。

朱自清在杭州的几年,时常与友人泛舟湖上,畅谈人生。1921年夏,曾任杭州《民国日报》编辑的章廷谦因事转到杭州,正是朱自清帮助其日常生活:“一九二一年的一个夏天,那时他已经毕业离校,在杭州师范教书,我因事从北平到杭州去。我虽是一个浙江人,却是头一回到杭州,连住客栈也不晓得住在那里,我住在钱塘江边南星的一个类似过塘行的小客栈里。他劝我搬,同我去搬到旗下就是西湖边的一所旅馆里来。他照料我,指导我,既细致,又体贴。他领我逛西湖,他帮我解决问题,他和我上天下地的谈;我离开杭州到别处去了,他还替我转信。”

同年10月,汪静之、潘漠华、冯雪峰等杭州的一批学生发起组织了晨光文学社,并邀请朱自清和叶圣陶担任顾问。冯雪峰回忆说,“活动是常常在星期日到西湖西泠印社或三潭印月等处聚会,一边喝茶,一边相互观摩各人的习作,有时也讨论国内外的文学名著”“尤其是朱先生是我们从事文学习作的热烈的鼓舞者,同时也是‘晨光社’的领导者”。同上,第29页。其中,发起人汪静之是文学社的核心人物,他的第一部诗歌集《蕙的风》就请朱自清为其作序,朱自清也确实在很多方面给予其赞美和指导,显示出朱自清不拘一格培养学生的教育方法。

在朱自清笔下,西湖永远都是意蕴丰富的。它若完美,只因看湖人的心境完美;若不完美,则是源自看湖人的心思颓废。一个冬日,他与叶圣陶等人夜游西湖,对此他在《冬天》里回忆说:那时九点多了,湖上似乎只有我们一只划子。有点风,月光照着软软的水波;当间那一溜儿反光,像新砑的银子。湖上的山只剩了淡淡的影子。山下偶尔有一两星灯火。S君口占两句诗道:“数星灯火认渔村,淡墨轻描远黛痕。”我们都不大说话,只有均匀的桨声。……到了寺里,殿上灯烛辉煌,满是佛婆念佛的声音,好像醒了一场梦。

十多年了,当年那月色的美依旧令他怦然心动,多少与他那时愉悦的心境有关。1922年6月间,朱自清与俞平伯等人畅游西湖三日,此次畅游却不同于往日里心情的宁静,之后他写出了长诗《毁灭》。在前言中,朱自清这样叙说《毁灭》写作的缘由:“六月间在杭州。因湖上三夜的畅游,教我觉得飘飘然如轻烟,如浮云,丝毫立不定脚跟。当时颇以诱惑的纠缠为苦,而亟亟求毁灭。”究竟是什么令他在黑夜里踟蹰不前,做一番痛苦不堪的思想斗争呢?在11月7日朱自清致俞平伯的信中,他实际上做了自我剖白:我自今夏与兄等作湖上之游后,极感到诱惑的力量,颓废的滋味,与现代的懊恼。我从前不曾深切地感着过这些,这回却碰着机会了。我一面感到这些,一面却也感到同程度的怅惘。因怅惘而感到空虚,在还有残存的生活时所不能堪的!我不堪这个空虚,便觉飘飘然终是不成,只有转向,才可比较安心——比较能使感情平静。只有“转向”才能使自己安心,朱自清终于找到了心里郁结的原因。他的“怅惘”以及怅惘之后引起的“空虚”,全然都是因为没有注重眼前,而只追求茫然远大的事业(或者说面对“五四”的落潮,如何将新文学发展下去),“时时只是做预备的工夫,时时却不曾作正经的工夫”,因此,只有将这种念头泯灭,才能重新找到自己踏实的落脚点——

每一刹那有每一刹那的意义和价值!每一刹那在持续的时间里,有它相当之位置;它与过去、将来固有多少的牵连。但这些牵连是绵延无尽的!我们只顾“鸟瞰”地认明每一刹那自己的地位,极力求这一刹那里充分的发展,便是有趣味的事,便是安定的生活——安定并不指沉寂。同上,第125页。

《毁灭》引发了诗人的一连串思维,从怅惘转向空虚再转向务实,以致最后悟出了“刹那主义”的生活态度。朱自清的“刹那主义”实际上是一种自我的实行,是对过去与未来的否定,注重眼前,并尽可能地使这一时刻的作用力发挥至最大。因此,他主张在行为上实行一种“日常生活的中和主义”。此外,朱自清的“刹那主义”很容易使人联想到俄国作家蒲宁的“永恒的刹那”。在某种意义上,刹那也是永恒,只是它们所承载的价值立足于两个层面。蒲宁的“刹那”是指短暂的瞬间所展现的永恒的生命感觉,而朱自清的“刹那”则是一种务实的行为,一种做人的处事方式,更多是针对“五四”落潮后智识分子怅惘心态的一种反馈,是一种积极主动的答复。

或许,生活在杭州西湖,本身就是消磨人的意志力与上进心的。郁达夫迁居杭州后,曾致信上海的杜衡述说在杭州的心境:“自到杭州之后,习于疏懒,什么都写不出来,不知是否因为少了刺激。”郁达夫的自省不是没有道理,与上海的车水马龙相比,西湖的山水人文似乎都停留在宁静的时空中,和谐安谧。当年徐志摩陪伴访华的泰戈尔一路来到杭州,畅游西湖时,竟然在一处海棠花底下通宵达旦地作起诗来,以至于梁启超作了一首联句:“临流可奈清癯,第四桥边,呼棹过环碧;此意平生飞动,海棠花下,吹笛到天明。”徐志摩对西湖很是熟悉,“与曼(指陆小曼)去三潭印月,走九曲桥,吃藕粉”。陆小曼喜爱交游,一到了山间便欣悦至极,“尤可爱者则满山杜鹃花,鲜红照眼,如火如荼,曼不禁狂喜,急呼采采。迈步上坡,踬亦弗顾,卒集得一大束,插戴满头,抵理安天已阴黑,楠林深郁,高插云天,到此吐纳自清,胸襟解豁”。

另一位浙籍大才子陈布雷夫妇于1932年以后的两年里一直住在西湖边宝石山东南的小莲庄,雅号“坚匏别墅”。此地依山傍水,尽得湖山之美景。陈布雷对此居所十分满意,与家人游山赏水之余,还去北山街上的西湖电影院看电影。之后几年里,他偶尔回到杭州休养身体,也不忘走入这青山秀水中去,《畏垒室日记》里这样记载:陈布雷:《陈布雷日记选》,原载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民国档案》,1988年第一期。

以天时晴美,允默(指陈布雷之妻)提议往游玉皇山,视时计已将十时,恐来往路远归来在午餐后,乃改计率幼侄思佛登宝石山。出门遇任天来访,遂与同游,在塔下休憩多时,购果物分食之。任天以出处询予意见,劝其安心任事,不汲汲求功,旋即别去。予等乃向西行,拟往初阳台,以初晴积雪未融,道阻不可行,乃改从东道经疗养院下山。复循山下小径出石塔儿头,遣思佛随训清先归,予等再经白堤绕道孤山而归。望兄适下值,相遇于断桥之侧,遂同游焉。一时回寓午餐。(1936年1月4日)

傍晚寒甚,无聊,约黎叔、贞柯等,往清和坊顺兴饭店小饮,吃鱼头豆腐。允默近来不多饮酒,今晚亦勉尽三爵焉。(1936年1月7日)

阴雨七日,今日天竟放晴,晨起依楼眺望,南山犹在烟雾笼罩下,日光耀激,景色甚丽。十时后。云渐散,红日满湖,晴窗独坐,畅然恰适。……午后,子翰来寓,旋黎叔、酉生亦来,以天时晴朗,约游灵峰看梅花,本约贞柯、四弟同往,以史地学会开成立会无暇。余等二时三十分以汽车抵玉泉,望兄同游,舍车而步行,四十五分钟抵灵峰寺,坐补梅庵甚久。寺内外梅花均未放,萼亦未绽也,而游人独多。(1936年1月12日)

午后二时三十分,偕允默,挈细、怜两儿出游湖滨,眺望雪景,登孤山,循西泠桥回。在西泠桥侧远眺南山残雪,其景状最幽美,惜孤山梅花尚未放也。五时,赴市理发。旋应祖望诸君约,晚饭于三义楼,左湖先生来会饮,九时归。(1936年1月16日)

偕允默,携怜儿、积皑出外散步,到苏堤,眺望金沙港,残雪披之,景极幽美。花港观鱼处,有电影演员一队,拍摄外景,雇一舟作敲冰之戏,间有一二人携碎冰向凝冰之湖面抛掷之,冰随碎随溜,至五、六丈以外者戛然作金声,极可听。至净慈寺附近,觉腿倦,即雇车归寓,已十二时三十分矣。(1936年1月18日)

上述日记是陈布雷1936年1月的其中几则,此时他患有脑病,每日由西湖医院医师注射药物一针以维持精神,其妻允默身体也不见佳。二人选择在杭州休养,除去政治因素外,闲适安宁的生活环境和西湖秀丽的自然风光也是一大因素。从日记中可以看出,陈布雷的心境无不与气候有密切关系,天容阴沉则使其病体难痊,晴空万里则令他心神舒宁,这也反映出文人偏向感性的情状。这休假的十多天里,谈政之余的陈布雷偕同家人或是朋友出游西湖数次,兴致袭来则是饮酒谈梅,无不乐乎,无聊时则约同几位友人去往饭馆,闲适的日常生活实在给予了这位国民党“文胆”无尽的灵感。

最后一个值得人们深思的问题是:如果陈布雷晚年退出政坛定居杭州的话,那么他还会自杀么?

曾智中、尤德彦编:《郁达夫说杭州》,四川文艺出版社,2007年,第81页。

鲍昌、邱文治:《鲁迅年谱(1881—1936)上卷》,天津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72页。

(《里西湖的一角落》)郁达夫著,曾智中、尤德彦编:《郁达夫说杭州》,四川文艺出版社,2001年,第65—66页。

(《半日的游程》)郁达夫著,曾智中、尤德彦编:《郁达夫说杭州》,四川文艺出版社,2001年,第11页。

(《湖楼小撷》)俞平伯著,陆钧撰:《与俞平伯忆西湖》,浙江文艺出版社,2007年,第3—5页。

(《西湖的六月十八夜》)俞平伯著,陆钧撰:《与俞平伯忆西湖》,浙江文艺出版社,2007年,第81页。

(《略谈杭州北京的饮食》)俞平伯著,陆钧撰:《与俞平伯忆西湖》,浙江文艺出版社,2007年,第138—143页。

(《杭州写生》)丰子恺:《缘缘堂随笔集》,浙江文艺出版社,1983年,第394页。

(《杨柳》)丰子恺:《缘缘堂随笔集》,浙江文艺出版社,1983年,第148页。

丰华瞻、殷琦编:《丰子恺研究资料》,宁夏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96页。

丰华瞻、殷琦编:《丰子恺研究资料》,宁夏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229页。

丰子恺:《丰子恺自传》,江苏文艺出版社,1996年,第111页。

陈星:《新月如水:丰子恺师友交往实录》,中华书局,2006年,第28页。

丰子恺:《丰子恺自传》,江苏文艺出版社,1996年,第126页。

朱自清:《朱自清散文集》,西苑出版社,2006年,第108页。

朱自清:《桨声灯影》,华夏出版社,2003年,第103页。

姜建:《朱自清年谱》,安徽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25页。

朱自清:《朱自清散文集》,西苑出版社,2006年,第136页。

姜建:《朱自清年谱》,安徽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39页。

朱自清:《朱自清全集(第十一卷)》,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124页。

孔另境编:《现代作家书简》,生活书店,1936年,第138页。

郁林选编:《徐志摩爱眉书简》,华夏出版社,1988年,第149—150页。

同类推荐
  • 中华美德1

    中华美德1

    在故事中汲取营养,让中华美德薪火相传,让孩子成为体现时代进步要求的新道德规范的实践者。给儿童最好的教育让他们知道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传统文化精髓。
  • 希腊神话

    希腊神话

    希腊神话(包括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作为想象力和富于魅力的思想的源泉,在西方世界始终是无与伦比的。有关希腊神话的地位,权威的《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是这样评价的:“希腊神话的重要性在西方人文化、艺术和情感的历史上怎样估计都几乎不能说是过高。……否认它的价值和意义,也就等于否认西方文化本身的成就,以及受到它的启发的伟大作家和艺术家的天才。”
  • 中华成语典故全读本

    中华成语典故全读本

    中华成语作为历史的缩影、智慧的结晶、语言的精华、文明的积淀,处处闪烁着睿智的光芒,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成语以其言近旨远、华美简洁、形象生动的独有特点,传承了中华几千年丰富的历史精华,反映了古代中国的政治、军事、文化、民间习俗、道德风尚和理想志趣。 成语中包含的内容极为丰富,一般都有其由来、典故和史实,这些精彩的历史片段构成了一个个鲜活有趣的成语故事。通过这些故事,读者可以了解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探寻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中华成语典故全读本(超值白金版)》取材广泛,着重选取了实用性强、具有启发和教育意义的成语故事,并集知识性、准确性、可读性和趣味性于一体。
  • 101个故事读懂亚洲文明

    101个故事读懂亚洲文明

    这部书囊括了大部分亚洲国家和王朝更迭的历史,既包括亚洲内部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层次,也涉及到了对其他国家的重要影响。使得亚洲诸国从各自独立和各种争霸战争逐渐展现出新时代经济一体化的区域性特征。亚洲作为世界极其重要的一部分,只有不断完善自身,才能为世界孕育更多的文化瑰宝,才能提高自己的水平和地位。
  • 亲情哈密

    亲情哈密

    少年时,在地里埋下一颗种子,认真地清除瓦砾砖石,给它以最好的肥料,灌溉以最清纯的水,每日看它在阳光下抽芽、生长,便成为生活中最期待最快乐的事。长大了,忽然明白,原来亲情也是点播在血脉里的一颗种子,我们落地的时候,它便开始生长,渐渐长成一棵树。那棵树的养分,是母亲的第一滴乳汁,是父亲的第一声叮咛,是祖母细细缝就的第一件小棉衣,也是祖父意味深长的第一个故事。
热门推荐
  • 晶碑

    晶碑

    天晶大陆,每个孩子到了六岁就可以觉醒自己的本源之色,从而修练那所谓的晶力。十度晶之力,才有可能会被晶碑赐予一道晶魄,拥有晶魄的人,被称之为晶师。“你晶力怎么才五度,你晶魄叫什么?”有人问。“赛亚人,孙悟空”叶秋说。
  • 阎君怨

    阎君怨

    她很孤独,所以慢慢生成了冷漠的性格不像其他人,她没有朋友的陪伴,只有鬼的陪伴而她却不知道身边的鬼是个巨大的隐患其实是在慢慢向她进行迫害,并把魔抓也伸向了她的家人和爱人
  • 太古造化诀

    太古造化诀

    世间有石碑千座,含诸般奥妙,惊世神通。石碑或隐于山林,或藏于幽海,或埋于大地,或立于火境。遇有缘人,当赐一场造化,成就英雄物语!
  • 嘻笑人生

    嘻笑人生

    最苦不过生活百态,各自冷暖各自清。最不济,只不过是生活苦困,又何以心情苦困。所谓的生活,就是在平平淡淡的日子里,找点折磨,找点痛快。不过,即便万般苦困伴随你,但是请别皱眉,这样不美!
  • 蔷薇之恋:神魔鬼姬

    蔷薇之恋:神魔鬼姬

    【非虐文】蔷薇花的密语——等待死亡的爱。她,一世倾城,天真却又冷血,拜他为师,认他为父,却对他产生了异样的感情。他,独我为尊,冰冷霸道,宠她护她,却只因她是某人的转世。一场误会,让他们分道扬镳,十年未见。再度见到她时,才知道了误会后的悲惨真相,绝望的他再也无法忍受,纵身跳下悬崖,只为寻找到她。十年的等待,三千万年的轮回,薰衣草的摇曳,彼岸花的哭泣,蔷薇花最终的花语到底是什么?
  • 武魂霸体

    武魂霸体

    这个武神大陆的世界上,所有有武魂之人都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林枫,8岁开启武魂天才,却被家族认定与废材一样,被踢出家族,而他的武魂却是:霸体武魂!在踢出家族之后林枫向着逆天高手之路进发。
  • 用耳朵听最优美的讲演

    用耳朵听最优美的讲演

    本系列图书精选的各类故事、散文、演讲、时文及名著片段,均用词精准简洁,语句流畅优美,将引领你进入趣、情、爱与理的博大世界,使你更加充满信心地去追求梦想。这里有嘻嘻哈哈的幽默故事,有体会幸福与生活的感悟故事,有帮你战胜挫折的勇气故事,有闪烁着人性光辉的美德故事,有发人深省的智慧故事,也有在成长路上给你动力的哲理故事。相信本系列图书能为你展现一个美丽新世界并使您的英语学习更上一层楼。
  • 恶意的基因

    恶意的基因

    17年前的离奇失踪,17年后的自主失踪,究竟是何原因?钟楼里随风摇摆的尸体,防空洞中满身鲜血的女尸,掉入海中被淹死的管家,吊车上悬挂的男人,谁才是幕后真凶?这个世界,是否真的有报应存在?面对死神的步步紧逼,没人知道下一个会是谁?为了探明事实,揭开谜团,侦探李桥一步一步接近真相,却牵引出隐藏了多年的惊天秘密。面对眼前的恐惧与混乱,他该如何冷静自救?
  • 穿成男主的前妻肿么破

    穿成男主的前妻肿么破

    《冷面总裁:萌妻要抱抱》里,男主唐翊有一个出轨的前妻,这个前妻的存在就是来反衬女主有多纯洁多忠贞多天真多专一的存在。作为一个读者,苏楠表示:男主你这个双标狗!然后她穿成了男主的前妻苏婻。苏楠:QAQ我觉得,我还可以抢救一下!--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万魄千魂

    万魄千魂

    人,生而有三魂七魄。人间修行,仙道炼三魂,魔道淬七魄,都可凝结玄力,修行玄法。但少年吴铭,天生经脉特异,寻常的修行法门,进展极为缓慢,直到偶然间,他莫名得到了一种奇术,可以裂三魂、分七魄,可成为千万魂魄之人。自此,是一飞冲天,成就赫赫威名?还是遭遇横祸,堕入魔道邪路?芸芸中,天道运转。吴铭的故事,只是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