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490400000022

第22章 数学教学的趣味知识推荐(18)

99.受人偏爱的“7”

你是否注意到,在0到9的数字中,“7”最受人偏爱。它比任何一个数字都更多地出现在各种象征、概念、谚语和符号里。

彩虹有7种颜色,音乐有7个音阶,世界上有7大奇迹,智力游戏中有七巧板,一星期有七天,牛郎织女七月初七相会。我国俗语中有“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我国神话中有七仙女,日本人过年要过整整7天,童话中白雪公主要找七个小矮人,俄罗斯老人传说有七兄弟。

非洲、大洋洲的土着居民以及美洲的印第安人甚至把7涂上一层神秘的色彩。中东地区苏麦尔人,早在数千年前就有七大仙,七天大洪水的传说。在佛教里,宝塔一般是七层,称为七级浮屠,还传说天有七层,不可饶恕的罪有七种等等。

人们对7的偏爱,可能并不出于偶然。有人认为,它与心理学有关。要知道其中的原因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100.模糊数学

数学不是需要精确吗?怎么会需要模糊呢?你先别着急,这里给大家讲几个例子。第一个例子:1粒种子肯定不能叫一堆,2粒也不是,3粒也不是……那么多少粒种子叫一堆呢?适当的界限在哪里呢?我们能否说123456粒种子不叫一堆,而123457粒种子叫一堆呢?

再举一个例子,我们现在要从一片西瓜地里找出一个最大的西瓜,那是件很麻烦的事。必须把西瓜地里所有的西瓜都找出来,再比较一下,才知道哪个西瓜最大。西瓜越多,工作量就越大。如果按通常说的,到西瓜地里去找一个较大的西瓜,这时精确的问题就转化成模糊的问题,反而容易多了。由此可见,适当的模糊能使问题得到简化。

确实,像上面的“一粒”与“一堆”,“最大的”与“较大的”都是有区别的两个概念。但是它们的区别都是逐渐的,而不是突变的,两者之间并不存在明确的界限,换句话说,这些概念带有某种程度的模糊性。类的,我们说一个人很高或很胖,但是究竟多少厘米才算高,多少千克才算胖呢?像这里的高和胖都是很模糊了。

饭什么时候才算熟了?衣服什么样才能算洗干净?这些都是需要一门新的数学分支——模糊数学来帮助解决的问题。为此,1965年美国的祖德教授开创了对“模糊数学”的研究。现在,模糊数学在各行各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101.数学瑰宝《梦溪笔谈》

沈括最重要的数学探讨是隙积术和会圆术。隙积术在我国数学史上开辟了高阶等差级数求和的研究领域,对高阶等差级数的研究始自沈括。

所谓“隙积”,指的是有空隙的堆积体、例如酒店中堆积的酒坛、叠起来的棋子等,这类堆积体整体上就像一个倒扣的斗,与平截头的长方锥很像。但是隙积的边缘不是平的,而中间又有空隙,所以不能照搬刍童的体积公式。沈括经过思考后,发现了正确的计算方法。他以堆积的酒坛为例说明这一问题:设最上层为纵横各2个坛子,最下层为纵横各12个坛子,相邻两层纵横各差1坛,显然这堆酒坛共11层;每个酒坛的体积不妨设为1,用刍童体积公式计算,总体积为3784/6,酒坛总数也应是这个数。显然,酒坛数不应为非整数,问题何在呢?沈括提出,应在刍童体积基础上加上一项“(下宽-上宽)×高/6”,即为110/6,酒坛实际数应为(3784+110)/6Κ649。加上去的这一项正是一个体积上的修正项。在这里,沈括以体积公式为基础,把求解不连续的个体的累积数(级数求和),化为连续整体数值来求解,可见他已具有了用连续模型解决离散问题的思想。

会圆术是对圆的弧矢关系给出的比较实用的近似公式,主要思想是局部以直代曲。沈括进一步应用《九章算术》中弧田的面积近似公式,求出弧长,这便是会圆术公式。沈括得出的虽是近似公式,但可以证明,当圆心角小于45°时,相对误差小于2%,所以该公式有较强的实用性。这是对刘徽割圆术以弦(正多边形的边)代替圆弧思想的一个重要佐证,很有理论意义。后来,郭守敬、王恂在历法计算中,就应用了会圆术。

在《梦溪笔谈》中,沈括还应用组合数学法计算得出围棋可能的局数是3361种,并提出用数量级概念来表示大数3361的方法。沈括还在书中记载了一些运筹思想,如将暴涨的汴水引向古城废墟来抢救河堤的塌陷,以及用挖路成河、取土、运输,最后又将建筑垃圾填河成路的方法来修复皇宫等。沈括对数的本质的认识也很深刻,指出:“大凡物有定形,形有真数。”显然他否定了数的神秘性,而肯定了数与物的关系。他还指出:“然算术不患多学,见简即用,见繁即变,乃为通术也。”

102.数学中常见的多音字

有的汉字一字多音,不同的读法表示不同的意义。因此,学习数学时,为了准确表达思想,应当掌握数学中一些常用的多音字的读法。数学中常见的多音字有以下几个:

“数”,当动词时,读shǔ,意为“查点”,如“数苹果”、“数不清”;当名词时,读shù,如“数据”、“自然数”、“整数”等。有时,两个“数”字重叠在一起,构成一词“数数”,应读“shǔshù”。

“差”,有多种读音。“甲数减乙数剩余的数”应读“chā”;又如“差额”,“差价”也读chā;读chà时,有“不同、不好”的意思,如“差不多”、“差多少”等。

“长”,当形容词时,读cháng,如“长度”、“长短”、“绳长”。当动词时,读zhǎng,如“增长”、“长高”等。

“量”,当名词时读作liàng,表示所测定事物的数目,如“数量”、“降雨量”、“饱和量”等。当作动词时,读liáng,表示用尺、容器或其他标准的东西来确定事物的长短、大小、多少或其他性质,如“量身高”、“测量”、“计量”等。有时,一个词组中出现两个“量”字,如“量的计量”,应注意其读法,第一个“量”字读作liáng,第二个“量”字读作liáng。

“分”,在学习分数出现的一些概念,如“约分”、“通分”、“分母”、“分子”等,都读fēn;表示物质所含的成分,如“水分”、“盐分”等,读fèn。

“间”一读jiān,如“中间”、“之间”;也可作量词,如“一间房子”。另还读jiàn,表示空隙、隔开或不直接,如“间隔”、“间隙”、“正负相间”等。

“奇”,一读qí,表示罕见,特殊的、非常的,如“奇怪”、“奇闻”,也表示出人意料的,如“奇兵”、“出奇”,还可以表示惊异,如“惊奇”、“不足为奇”等。一读jī,专指单的,不成对的,跟“偶”相对立,如“奇数”等。

“曲”,读qū时,表示弯的意思,如“曲线”、“弯曲”、“曲尺”等;另一读qǔ,表示歌曲,如“曲调”、“戏曲”等。

“棱”,表示黑龙江一县名“穆棱”时,读作líng。表示物体上不同方向的两个平面连接的部分,读作léng,如“棱角”、“棱长”、“棱镜”等。

103.有趣的“剩数问题”

题目:有位商人带了不少米,准备出城做生意。走到内关关口,见皇榜昭示:“持米出此关者,7斗付税1斗。”无奈,此人不得不拿出米来付税。到了中关,还要付税,只不过是:5斗米付税1斗。到了外关,3斗米付税1斗。好不容易走出了三个关口。商人查点一下自己的米,只剩下5斗了。

这位商人起初究竟带了多少米呢?

这就是我国古代三大数学名着之一——《九章算术》中记载的一道名题,后人称之为“剩数问题”。这位商人走出三个关口后,还剩5斗米,那么把这“5斗米”看作单位“1”,由3斗米付税1斗,可知5斗米的对应分率为(1-)。这样,在关外还未付税时,即商人走出前两关后,有米5÷(1-)=7(斗)。再把“7斗”看作单位“1”,出中关5斗米付税1斗,“7斗”的对应分率为(1-),这样,商人在中关未付税时,即过内关后,有米7÷(1-)=9(斗)。

同样道理,把“9斗”看作单位“1”,在内关7斗米付税1斗,对应分率为(1-)。这样此人未付税时所有的米是9÷(1-)=10(斗)。综合算式:5÷(1-)÷(1-)÷(1-)=10(斗)。

104.古老的数学着作

埃及是世界上文化发达最早的地区之一。它位于尼罗河两岸。大约公元前3200年,经过近800年的斗争,埃及全境实现了统一。

由于尼罗河定期泛滥,人们为了丈量河水泛滥后的土地,由此产生了埃及古老的数学。现在我们对古埃及数学的认识,主要源于两部用象形文字写成的书。一本是伦敦本,一本是莫斯科本。伦敦本是在古埃及都城的废墟中发现的,1858年被英国人莱因特所购得,因此又叫莱因特纸草书。纸草是盛产在尼罗河三角洲的一种水生植物,形状象芦苇,当时人们把它的茎逐层撕成薄片,就可以写字。这本书长550厘米,宽33厘米,是埃及僧人阿默士所着,成书年代约在公元前1700年,距现在约有3700多年。书名为《阐明对象中一切黑暗的、秘密事物的指南》,全书共分三章:一是算术,二是几何,三是杂题;共有题目85个,大概是当时的一种实用计算手册。

莫斯科本是俄罗斯收藏者在1893年获得的,1912年转为莫斯科博物馆所有。它的成书年代大约是公元前1850年。书中记载了25个问题,可惜缺少卷首,不知书名。

在这两部纸草书中,不但有一元一次方程的计算,还有当时埃及分数的算法。在应用题中,涉及粮食、酒类、动物饲养及谷物的贮藏等问题。特别是有一些算题出得非常精彩。

这说明,在距今4000年前,人们就已经应用数学来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了。

105.数的漩涡

流水有漩涡,它能给我们以美感。数也有“漩涡”,它也能让我们领略一番奇趣。把一个四位数每一个数位上的数的平方相加,得到一个新数,然后再把这个新数各位上的数的平方相加,这样继续下去,就会出现奇特的数的漩涡。例如,将1999这个数,按上面的方法计算:

1+9+9+9=1+81+81+81=244

2+4+4=4+16+16=36

3+6=9+36=45

4+5=16+25=41

这样继续不断地做下去,很快能发现像漩涡一样转了起来:

再如8888,也能得到类似的漩涡。

也有一些特殊的“漩涡”,像14211,根据上面的方法来计算:

14211→23→13→10→1

当算到结果是10时,下一个得数是1,那就只能永远得1。这是一种原地打转的特殊漩涡。

这可是一个有趣的数字游戏,你能找到多少个这样的漩涡呢?

106.有趣的“立方倍积”问题

相传在两千多年前,古希腊的德里群岛中有一个叫杰罗西的岛上,发生了一场大瘟疫,居民们纷纷来到神庙,向神祈求。神说:“这次发生瘟疫,是因为你们对我不够虔诚。你们看,我殿前的祭坛是多么小啊!要使瘟疫不再流行,除非把祭坛的体积扩大一倍,但不许改变祭坛的形状。”

神庙中的祭坛是个立方体,杰罗西的居民们赶紧量好立方体的尺寸,制作了一个新祭坛送到神的面前。新的祭坛的长、宽、高都比原来的增加了1倍,居民们以为这样就满足了神的要求。可是瘟疫非但没有停止,反而流行得更厉害了。岛上的居民又向神祈祷:“我们已经把祭坛扩大了一倍。为什么灾难仍没有结束呢?”神冷冷地回答道:“不,你们没有满足我的要求,新的祭坛是原来体积的8倍!”

不准改变立方体的形状,只准加大1倍的体积,岛上的居民没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只好派人到首都雅典去向当时的数学家请教,但数学家们也一筹莫展。

这个故事当然是虚构的,但是故事却提出了一个举世闻名的几何作图难题,叫做立方倍积问题,这就是尺规作图三大难题之一。

其实,如果没有对作图工具的限制,这个问题并不难解决。公元前3世纪,有一位叫埃拉托斯芬的古希腊数学家,就曾用3个相等的矩形框架,在上面画上相应的对角线,顺利地解决了立方倍积问题。英国的牛顿,荷兰的惠更斯等都曾发明过一些巧妙的方法,圆满地解决过立方倍积问题。但是如果要求用尺规作图,那么,这些大数学家都会束手无策,败下阵来。

直到1837年,美国数学家维脱兹尔,从理论上证明了只使用圆规直尺是不可能解决立方倍积问题的。后来德国数学家给出了一个简单明了的证明,明确指出了“此路不通”。从此就再也没有数学家再去尝试用尺规作图法来解决立方倍积问题了。

同类推荐
  • 学霸作文学习法

    学霸作文学习法

    怎样学习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只有注意自己的学习方法,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习方法并没有统一的标准和规定,因个人条件的不同,选取的方法效果也有一定的差别。我们编辑的这套“学霸学习法”作品可供学者参考,从中获取最适合自己的高效学习方法,但要说明的是:“学习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学霸作文学习法》对学生如何提高写作能力做出了理论指导,并推荐了部分有利于学生提高写作能力的故事,可供练习掌握该学习方法。
  • 课本上读不到的地理故事

    课本上读不到的地理故事

    晴朗的天空突然下起倾盆大雨、沙漠中的湖泊居 然会漂移、博物馆里奇怪的雕像和图案……我们身边 这些有趣的生活现象其实蕴含着奥妙无穷的地理知识 。《课本上读不到的地理故事(适读于10-15岁)》 由李琳编著,将把你带进神奇的地理世界,让你知道 云彩是怎么形成的,为什么6月也会下雪,地球脸上 *大的“伤疤”在哪里,海水为什么会变成红色,百 慕大为什么喜欢“吃”飞机……《课本上读不到的地 理故事(适读于10-15岁)》收入的这些妙趣横生的地 理故事一定让你大开眼界、叹为观止,让你轻轻松松 爱上地理、学会地理。
  • 修养故事(影响青少年一生的中华典故)

    修养故事(影响青少年一生的中华典故)

    《修养故事》每个典故包括诠释、出处和故事等内容,简单明了,短小精炼,具有很强的启迪性、智慧性和内涵性,非常适合青少年用于话题作文的论据,也对青少年的人生成长以及知识增长具有重要的作用。
  • 民间故事探寻

    民间故事探寻

    人生匆匆,岁月涛涛,总有一份份感动在我们心灵留下倒影,总有一种情愫让人回味无穷,使我们或感觉人生的美好,或感觉希望的永恒,这就是我们生命的光华。让我们采撷心灵感动的倒影,编织美好心灵的花环,让我们永远生活在温馨的心灵花园吧!心灵是我们的生命之场,演绎着我们人生的酸甜苦辣,只要我们细细品味,就会触摸到真实的内心世界,就会走到心灵之河的彼岸。让我们坚守心灵的真实吧!这样我们才会感觉到人生的深刻内涵;让我们获得心灵的小憩吧!这样我们才会收获那份沉静的感动。
  • 学生理想信念的教育

    学生理想信念的教育

    学生德育是指学校按照一定的社会道德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学生进行思想、观念和道德等方面的影响,并通过学生积极的认识、体验与践行,使广大学生形成社会所需要的道德品质。学校德育教育的目标是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它不仅决定了学校德育的内容、形式和方法,而且制约着德育工作的基本过程。
热门推荐
  • 风水墓事

    风水墓事

    我是个孤儿,记事起就跟一个不靠谱的老头儿在一起。二十岁那年,我去迁了一座女坟,结果……
  • 魔戒传奇

    魔戒传奇

    少年夹缝中求存,奈何命运多舛!一次偶然的际遇,让他逆天改命,从此踏上了他朝思暮想的武道之路。在这个风起云涌的时代,天才将成为他攀登武道巅峰的垫脚石。他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傲立在天地之间,留下了一个永远无法超越的传说。
  • 还生之痛苦女王

    还生之痛苦女王

    九幽之下,万魂鬼骷,死人的聚集地!一条让死人疯狂的规定,亡灵为了还阳不惜灰飞烟灭力闯十九层地狱!佟雨薇,一个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女子,同样为了还阳,踏上了还阳之路,摆在她面前的是万千鬼魂、幽灵等等凶残恐怖的恶魔!她究竟该怎样面对?地狱绝境,谁能闯过十九层地狱?从而还生?
  • 锦上瑟年:九笙赋

    锦上瑟年:九笙赋

    ————锦上瑟年系列词。帝王如玉,初见惊艳一瞬,再见已是淡然,然心中苦闷,唯有自己知晓。她有她的信念,任谁都不许动摇,再爱终究敌不过一句国仇家恨,情深唯有一死相明。秦念笙:阿彦,你好狠的心,明知那是毒,还要装作不知道,你要让我愧疚一生,念你一生吗。美人如花,不过皮囊,初时玩味,本以为可潇洒一世,不想竟爱她如命,虚伪背后的真情又有谁人知晓。姬九彦:阿笙,你若杀我我不会躲,但碧落黄泉,不要丢下我一人好吗?
  • 冥语纹神

    冥语纹神

    一个普通的纹身师,来到了一个修炼“魔纹”的世界。在这里,他可以“修复”天生的魔纹!而整个神祈大陆的山川草木,更组成了一幅关系世界命运的魔纹。试图触动和守护这魔纹的神秘组织,引出一段创世之初的神话!
  • 川菜菜谱(美食与保健)

    川菜菜谱(美食与保健)

    民以食为天。我们一日三餐的饭菜不仅关系我们的生命,更关系我们的健康。因此,我们不但要吃饱吃好,还要吃出营养、吃出健康、吃出品味,吃出高水平的生活质量。
  • 魔手系统

    魔手系统

    穿越平行世界,拥有一双不可思议的魔手,不仅能够修复机器故障,更能修复人体创伤。从此龙游开始一段神奇的旅程。开工厂,造汽车,他让祖国汽车工业笑傲全球。拍电影,赚名声,整个漫威都是他的产业。开医院,魔术手,他是时代最伟大的医者。
  • 逆天噬魂:凤于苍穹

    逆天噬魂:凤于苍穹

    小小在一次很是意外的意外中穿越到了名为风华大陆的异世,同时灵魂寄宿在了一个被刚出生就被抛弃的死婴身上。得到了一本名为《噬魂功》的神奇功法,从此便踏上了她的修炼之旅。然而她的到来,并不是个巧合,只因一句话‘存在于变数之中即可改变命运’。
  • 爱长存

    爱长存

    一场相见让他看见她,从此时时关注着一步一步走向她就在两人一起后他还是错过啦她
  • 繁花终有落地时

    繁花终有落地时

    若能同你携手共看这天地苍茫,倾尽吾之骨血又何妨这乱世无常,有你相伴,何求?冷心冷情,只是为遇到对的人。此后艳丽山河,执手共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