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542100000074

第74章 “老乡们对文化人都不错”

——访《读书》主编沈昌文在今日中国的思想文化界,有句众所周知的流行语:“南有《随笔》,北有《读书》”。前者飞扬文采,后者遍播书香,二刊之名,誉满儒林。这里,我要向读者诸君介绍的《读书》主编沈昌文,就是当年的“向阳湖人”。

作者和沈昌文1969年秋,沈先生下放到原文化部咸宁“五七”干校时,已近不惑之年。他和妻子白曼颐带着母亲及女儿,举家南徙向阳湖,连北京的房子都卖了。干校总部设在“四五二高地”,即甘棠上祝吴门口山处。他所在的人民出版社编为十三连,驻汀泗烧制砖瓦;夫人是位医生,住校部医院。这种夫妻同一干校,两地分居的奇观,在那时却司空见惯。承蒙组织信任,他在连队担任了通讯员,负责和校部的联络。从汀泗骑自行车到甘棠需40分钟,这样公私可以兼顾,和家属见面的机会多一些,竟也令人羡慕……

时隔20余年,沈先生在家中热情接待了我的来访。谈起咸宁,他饱含深情:“我觉得鄂南是个好地方,而且老乡们对文化人都不错……”

我问何以见得?他答道:“尽管干校搞阶级斗争,并没有怎么妨碍我们和当地群众的交往。白大夫还给不少农民看过病,更是受到不少照顾,附近湾子的农民过春节,还热情送来糍粑拜年。尤其到了后期,‘五七’战士和当地人接触增多,返京后还有联系。如汀泗邮局有位叫王祖喜的同志,曾给我不少帮助,我从干校回来后,他还上北京看望过我。”

我们随意聊天,显得十分轻松。坐在一旁的白大夫(现任北京阜外医院门诊部主任)也说起笑话:北京图书馆有位同志姓孙,在向阳湖作广播员,预报天气老是不准,有次开一个场面较大的会,几个连队的人都参加,问了气象员,说那天晴转多云,结果还是下了雨,许多人坐在露天地里,淋成落汤鸡,于是“天气预报、胡说八道”的顺口溜不胫而走,传遍了干校。

往事如昨。沈先生又谈起昔日难忘的人和事:“我社编辑朱南铣,是位红楼梦研究专家,身体虚弱,生活清苦。有个礼拜天休息,他非常兴奋,因离婚后连里批准再婚,便一人上街喝多了酒,回来时头重脚轻,不慎掉进塘里淹死了。他是我们这个系统最有成就的人之一,怪可惜的。至于荒唐的事就更多了。有一段时间,上面下指标,要求一个晚上挖出一个‘五一六’分子,搞逼供信,不讲假话交代所谓问题,就要受体罚。北大毕业生唐一国,不幸成了怀疑对象,被逼无奈,只好逃跑,抓回后受到加倍处罚,斗了9天9夜,以后却什么问题也没有了!”

回忆是苦涩的。我转移话题,问沈先生:“您所知道的向阳湖文化人还有哪些?”他稍加考虑,历数起几位近些年读书出版界有影响的人物:宋木文、刘杲、薛德震、范用、林尔蔚、李侃……

我听说王蒙先生的父亲也曾下放到向阳湖,便请沈先生方便时也帮忙打听一下。真是凑巧得很,这时,住在附近不远的王蒙打来了电话。谈完工作上的事情,沈先生马上接着在电话里说:“我这里来了位咸宁地区的同志,不知听谁说你的父亲在向阳湖干校呆过,我好像没听说,啊?是有这事呀?那好极了,你能不能在电话里稍微说几句呀?”我接过话筒,简明扼要介绍了咸宁地区开发向阳湖文化资源的进展情况,王蒙先生闻之欣然,回答说:“我父亲王锦第是商务印书馆的编辑,在向阳湖劳动了3年多,回京后已于1983年病逝……”

搁下电话,沈先生补充说:“我们经常通电话。刚才,他对我们近期刊物有点想法,找我聊聊。”我早有所知,王蒙先生对《读书》杂志特别感兴趣,曾称赞它带来的不仅是书的信息、知识,带来的更有一种清明和冷静,一种科学和理性的自信。诚哉斯言!

言及《读书》,我情不自禁也谈起与此刊的缘分。自它1979年创刊至今,我一直坚持订阅,印象最深的是丁聪的漫画,冯亦代的“西书拾锦”、王蒙的“欲读书结”等专栏,还有近年由沈先生主笔的“编辑室日志”和“阁楼人语”,满纸玑珠,耐人寻味。见他不时地点点头,我插话道:“《读书》编辑部寥寥四人,您的手下只有3位女编辑吴彬、赵丽雅、贾宝兰,工作量够大的。”沈先生谦虚地说:“我主要是帮他们筹划筹划,这3位女同志都四十上下了,工作都很努力。”我又顺便问他是否写过关于干校生活的文章,他说自己老老实实、一心一意做编辑,所以无暇他顾。我敬佩之余,顿生感慨:《读书》杂志所产生的广泛影响,恐怕是许多专著所不能及的!

沈先生继续叙述道:“1971年初,周总理指示要出学术著作,北京方面才想到向阳湖这批人了。我被奉命召回,担任了学术著作编辑室主任。不料想没多久又被戴上‘复旧’的莫须有罪名,再度下放干校,然后又再度返京重新工作。别的不多讲了,单说我们这个刊物。这是在陈翰伯先生倡导下办起来的,第一任主编是陈原。1980年我接手编《读书》,1986年以后兼任三联书店总编辑,1993年退居二线后又专职编刊。截至1995年11期编到200期,我本人编了188期。”

我感叹道:“可以说,假如没有这些向阳湖文化人的努力,就不可能有《读书》杂志今日的辉煌。”他表示同意:“文化部系统去了那么多精兵强将,回城以后大都是从事文化工作,自然执牛耳的多。”说着,我们扳起指头数了一下,仅以文坛几家有影响的大报刊为例,像《人民文学》、《文艺报》、《诗刊》、《中国作家》、《当代》、《人物》的主编或副主编,都有“向阳湖人”。

与君一夜话,其乐也融融。我又问道:“《读书》杂志以文化品位高著称,能否请您再谈谈自己编刊的独特主张?”沈先生不假思索,潇洒作答:“《读书》能办到现在这个样子,主要是坚持和发扬了老前辈的一些主张,像陈翰伯、陈原。陈翰伯先生曾经说过,《读书》不应只是办刊物,更不是教训读者的地方。我当初写文章,有一篇学‘两报一刊’的口气,告诉读者我们应该如何如何,陈先生把我找了去,说编辑和读者地位平等,怎么能说应该怎样。你要是编《人民日报》,代表党中央,可以这么说。而《读书》不是机关刊物,不能那么讲。我听了很受教育。还有陈原,最早提出把《读书》办成‘不是什么的什么’,不是评论的评论,不是书评的书评,形式上看不出,实际上是这样,这才算得好文章,才耐读。陈原还提出,《读书》可以畅所欲言,发表各种不同意见,可以批评各种各样的人,就一条,不能打棍子。在他们的影响下,我近年也提出‘三三四四’的主张,即编刊物要做好两条:一是‘说三道四’,议论事情有感而发,有时甚至看似与自己未必相干之事,也不妨说长道短,文章观点要突出,把道理讲透。二是‘不三不四’,文章要有吸引力,形式必须灵活,没有一定之规,不照搬照套,所以《读书》发表的文章往往是不成体例的……”

沈先生的宏论,我听了如夏日饮冰,畅快无比。只是因时间关系,我们的谈话匆匆结束。离开沈家,我不禁想起他很欣赏的一副对联:“潇洒送日月,寂寞对时人”,暗自思忖,从向阳湖走出的文化人培养了多少读书种子啊,这也正是沈先生任何时候都可以感到欣慰的。

同类推荐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研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研究

    在迎接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的日子里,这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研究》终于最后完稿了。跨越了三度寒暑、数易其稿的历程,当画上本书最后一个句号时,我们的心情是难以言说的,既有一些欣慰,更有许多遗憾。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实在还有太多不满意的地方,比如有些应当深入探究的问题没有来得及深入研究,有些章节风格上难以完全统一。但是,这本书的问世,毕竟是我们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理论的一次努力,同时也为以后的探索和研究提供了一种参考。 这本书是集体创作的成果,是在专题研究的基础上,综合设计、分工写作、统一定稿的产物。
  • 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理论与实践创新

    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理论与实践创新

    所谓统一战线,就是无产阶级政党为了实现自己的历史使命,同一切可能联合的阶级、阶层、政党和团体在一定的目标下结成广泛的政治联盟。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 邓小平政治制度文明思想探析

    邓小平政治制度文明思想探析

    关于邓小平政治制度文明思想的特征、价值取向、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以及政治制度文明是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的内在要求、政治体制改革是邓小平政治制度文明的根本手段、完善基本政治制度中政治制度文明思想等等。
  • 公共管理问题研究

    公共管理问题研究

    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根据马克思主义创立的唯物史观认为:国家的性质就是阶级专政,即:在一个国家中占统治地位的阶级对被统治阶级实行阶级专政和政治统治。因此,国家是统治阶级共同的集体力量与意志的体现,统治阶级通过国家对社会实施领导和管理权力。公共行政管理是国家权力的一种重要形式,也是国家权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 做有担当的共产党员:谈谈共产党员的权利与义务

    做有担当的共产党员:谈谈共产党员的权利与义务

    共产党员能否正确行使自己的权利和有效履行自己的义务,关系到党员先进性的发挥,关系到保持党的纯洁性,关系到党的生命力和创造力的发挥,也关系到党的执政能力的提高。只有正确认识和把握党员权利与义务,才能充分行使党员权利,有效履行党员义务,才能真正把党员的各项“权利”与“义务”落到实处,培养合格党员,建设高素质党员队伍,有力地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热门推荐
  • 武动剑神

    武动剑神

    一把剑斗破乾坤,一挥手震碎苍穹,一滴血踏出无极,一回眸看破大道,一眨眼冲向巅峰!一处孤陋寡闻的帝国,看刘浩在剑的领域——纵横天下,直至剑指浮屠!
  • 对不起,嫁错了

    对不起,嫁错了

    【上联】旧爱前夫不计较,因为神马都是浮云;【下联】新欢老公自己追,毕竟我爸不是李刚;【横批】一嫁再嫁身不由己,才会情不由衷势均力敌,才叫爱情嫁错一次没关系,第二次总会对的项悦文我离过婚,可我爱你所以,今天天气不错,我们结婚吧————————————————————好友顾盼全新力作《冷枭,你好毒》http://novel.hongxiu.com/a/307155/如果你连咱这本冷坑满坑都守得住,那么去顾盼那儿绝对是个不错的选择~~~
  • 先生别太腹黑

    先生别太腹黑

    他是受众多女生爱慕的帅气与气质兼备的年轻老师;她是众多爱慕他的女生中平凡的一个。多年后,她再次遇到他。好汉不提当年勇,当年对人心怀不轨,现在想来,仍是无颜以对。但有意无意中,两人却不可避免的产生了许多交集,该来的总躲不过。
  • 逃出虚拟世界

    逃出虚拟世界

    这是一个变异生物横行的虚拟世界,这里有似汪洋一般的丧尸群,暴戾嗜血的变异野兽,更有不为人知的生化兵器...叶轩莫名重生回到十年前,《大灾变》虚拟网游开启的那天,然后,他接到了系统发布的任务...任务名称:【重生之后】任务描述:追寻重生的步伐,拔开一切迷雾。任务惩罚:不可断开游戏链接,不可死亡,否则,主机将会清除你大脑里的一切数据。无论现实,还是虚拟。任务要求:解开重生的秘密。任务奖励:逃出虚拟世界任务备注:秘密来源于一只七阶智慧丧尸。
  • 遇见了就下定决心

    遇见了就下定决心

    因为一场饭局而展开了爱情友情亲情得故事,如何相遇就要下定决心爱上你。不管会遇到什么,未来会发生什么。我们都不知道。看六位主人公的故事。
  • 午夜撞见福尔摩斯(福尔摩斯探案故事集)

    午夜撞见福尔摩斯(福尔摩斯探案故事集)

    柯南·道尔曾收到一封从巴西寄来的信,信中说:“有可能的话,我很希望得到一张您亲笔签名的照片,我将把它放在房内。这样,不仅仅我能每天看见您,我坚信,若有贼进来,一看到您的照片,肯定会吓跑。”英国作家柯南·道尔创作的福尔摩斯探案故事,一个多世纪以来一直风靡全球,成为现代侦探小说的经典之作,也成为后代侦探小说创作的典范。作品已被译成五十余种文字,被改编成二百多部电影、电视剧。这些脍炙人口、历久弥新的作品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的侦探小说迷。这本《午夜撞见福尔摩斯(福尔摩斯探案故事集)》由阿瑟·柯南·道尔著,钟双玲编译,收入了20篇探案故事。这本《午夜撞见福尔摩斯(福尔摩斯探案故事集)》适合侦探小说爱好者。
  • 逆天神女:废材三小姐

    逆天神女:废材三小姐

    她,原是来自未来的一缕孤魂,穿越至千寻国欧阳府废材三小姐身上……他是千寻国最强的天才云王……他腹黑狡诈,她聪明伶俐……当一个个谜团揭晓,她和他又该何去何从……不是说神级君主级在这片大陆几乎没有吗?对不起,她就是啊……不是说炼药师、炼器师很稀有吗?对不起,一不小心练了个神级……不是说空间法师很罕见吗?对不起,她就是啊……不是说魔兽灵宠很难训捕吗?对不起,她的灵宠都可以凑一桌打麻将了……
  • 品牌传播策划实验:策略、流程与工具运用

    品牌传播策划实验:策略、流程与工具运用

    本书共分11章,通过项目实验的公式,使学习者把握品牌传播企划的总体流程、导入策略,不同环节传播企划方法等的运用,使学习者受到系统综合训练。
  • 罪恶奶妈

    罪恶奶妈

    “做奶妈,就要像我这样!”陈恕言翘着二郎腿。拿着一个中二神器,砸人、砸人、还是砸人!什么?你说她不是奶妈吗?行,她身为一个奶妈,砸人、救人、轮白她!你说她霸道?姐就是霸道,怎么了?有本事你打得过我!“小萝莉,这么霸道可不好哦~”他揉了揉她的头。“死萝莉控!站住,再摸我头就砸死你!”(每天稳定更新,除非特殊原因!保底基础一更,最多五更~更新时间基本是中午和晚上~)
  • 小青驴驮金子

    小青驴驮金子

    龙仁青,当代著名作家。1967年3月生于青海湖畔铁卜加草原1986年7月毕业于青海海南民族师范学校藏语言文学专业。先后从事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的新闻翻译(汉藏文)、记者、编辑、导演、制片等职,现供职于青海电视台影视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