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937400000009

第9章 《左传》的时代特征与思想倾向(2)

季梁乃随国之贤者,他说这一番话的背景是:楚武王侵随,故意以羸师诱随人。随侯不知是计,欲发兵追击楚军,季梁乃极力劝阻。季梁在这段话中的意思是,小国欲抵御大国,要做到“道”、“忠”、“信”。所谓“道”,是忠于民而信于神;所谓“忠”,是上思利民;所谓“信”,是祝史真实地报告民的情况。这三个条件的中心都是一个“民”字。季梁提出“民,神之主,是以圣王先成民而后致力于神”的口号,重在于把人(即民)从天道神道的桎梏中解放出来,这是对商、周以来天、神与民、人之间主宰与被主宰、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来了个大颠倒。在春秋初期,“神”当然还不可能被完全否定,但已退为次位,民已居神之上。这是一个不同寻常的突破。季梁提出“敬神保民”,其实质是借“敬神”来推扩他的“保民”理论。敬神告神,都离不开民力、民和、民心;只有民力普存、民和年丰、民无违心,才能信于神,得到神的福佑。可见敬神只是个幌子,保民才是实质。季梁谏止随侯避免与楚国交锋,不是从双方军事力量的对比上来阐述其利害关系,而是用“成民保国”、“成民取胜”的理论从哲学观念的高度说服随侯。这与鲁庄公十年“曹刿论战”思想是一致的。《左传》作者随后记道:“随侯惧而修政,楚不敢伐。”“修政”即在于加强保民养民,其结果是楚人再不敢打随国的主意,说明“民本思想”的巨大威力。季梁的思想,在春秋时期颇具代表性。

《左传》中“民”的概念,广泛用于各种范畴的统治对象,包括当时的奴隶和平民以及统治阶级下层在内的广大群众。

从《左传》的记载中可以看到,当时的统治者已明确认识到民心向背的重要性。郑国的共叔段不断扩张自己的势力,大夫公子吕请郑庄公早日除之,“无生民心”(隐公元年)。晋公子重耳(即晋文公)流亡过五鹿“乞食于野人,野人与之块”,重耳“怒,欲鞭之”。大夫子犯却说,此乃“天赐也”(僖公二十三年)。这种对“野人”(即乡人)态度的转变,不仅在于“野人与之块”暗示着可以得土地的吉兆,也同对“民”的重视的时代思潮有关。民心的向背是统治者治国和巩固君位的重要条件,失民心者必失位亡身,这样的例子在《左传》中比比皆是。在梁国:梁伯好土功,亟城而弗处。民罢而弗堪,则曰:“某寇将至。”乃沟公宫,曰:“秦将袭我。”民惧而溃,秦遂取梁。(僖公十九年)

梁伯疲民以逞,民不堪命,终于鱼烂而亡。所以“三传”皆云:“梁亡,自亡也。”(僖公十九年)楚灵王“汰侈”,城陈、蔡、不羹,大兴土木之役,加上连年征战,人民疲惫,最后弄得“众怒不可犯也”,自缢身亡。(昭公十三年)

正因为“民”对于君国统治和维持君位已产生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贤君视民之利,高于君之利、国之利。《左传》文公十三年记载:邾文公卜迁于绎。史曰:“利于民而不利于君。”邾子曰:“苟利于民,孤之利也。天生民而树之君,以利之也。民既利矣,孤必与焉。”左右曰:“命可长也,君何弗为?”邾子曰:“命在养民。死之短长,时也。民苟利矣,迁也。吉莫如之!”遂迁于绎。

邾文公是个开明的国君,已明确“苟利于民,则君之利亦随之”的道理。天命在于养民,民有利,君之寿命亦在次要,这确是难能可贵的。民如此重要,所以春秋时期一些开明统治者对使“民不堪命”、“民弗堪也”的沉重剥削采取了一些宽缓政策,通过“抚民”、“利民”、“息民”等措施而获取民心。鲁国的季孙氏从季文子到季武子、季平子,三世执鲁政,就是因为采取了一些利民措施而“得其民”。相反的,鲁昭公因失尽民心,被驱逐出境。晋太史墨对昭公被逐评论说:“鲁君世从其失,季氏世修其勤,民忘君矣,虽死于外,其谁矜之?社稷无常奉,君臣无常位,自古以然。故《诗》曰:‘高岸为谷,深谷为陵。’三后之姓,于今为庶,主所知也。”(昭公三十二年)昭公被逐,公室衰弱,季氏执政,政权下移,其根本原因,在于民心的归属。所以,《左传》作者借乐祁之口说:无民而能逞其志者,未之有也。国君是以镇抚其民。《诗》曰:“人之云亡,心之忧矣。”鲁君失民矣,焉得逞其志?(昭公二十五年)

乐祁的话,当然代表了作者自身的思想倾向。这一类的例子在《左传》中还有许多,如齐景公“弃其民”,“民三其力,二入于公,而衣食其一”;齐国刑罚苛重,“国之诸市,履贱踊贵。”而陈氏“以家量贷,而以公量收之”。民“爱之如父母,而归之如流水”,“齐其为陈氏矣。”(昭公三年)政权的争夺转化为民心的获取。晋文公、晋悼公、卫文公,皆因得“民”而得政;反之,晋灵公、卫懿公、宋殇公等,或因“君使民慢”,或因“役使其民”而“民不堪命”以致失位亡身。作者的意图是十分清楚的。

民心向背,得民与否,也是战争胜败的决定因素,关系到霸业的兴衰。庄公十年,齐、鲁长勺之战时,曹刿与鲁庄公论战,所坚持的就是施惠于民、得民心支持而战的思想(参见第五章第一节)。晋文公“入而教其民”,“入务利民”,又“示民以信”,“教民以礼”,使“民听不惑”,经过多年的利民教民的国力积累,“一战而霸”。楚庄王治民有方,“民不罢劳,君无怨”,“商农工贾,不败其业”,因此邲地一战取胜。吴王阖庐“亲其民,视民如子,辛苦同之”,“是以民不罢劳,死知不旷”,吴国称霸一时。这些都显示了“民”在争霸斗争中的重要作用。

民本思想是春秋时期思想大解放思潮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由殷周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时期人的价值观念的更新。在《左传》中可以看到,自春秋中期以后,有关“保民”、“爱民”、“得民”、“恤民”、“成民”、“抚民”、“利民”的论述越来越多,说明民本思想越来越为统治者和进步思想家所重视。到了战国时期,孟子响亮地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口号(《孟子·尽心下》),赵威后打出“苟无岁,何以有民?苟无民,何以有君”的旗帜,(《战国策·齐四·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则将民本思想又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

二、崇礼思想

春秋之际,礼崩乐坏,诸侯僭越,臣下犯上,礼制的一统天下被打破,各种“非礼”的思想盛行一时。但是,春秋又是一个重视礼的时代。这似乎是一个甚为矛盾的现象。其原因,即在于面对礼崩乐坏的现实,一部分思想家尤其是儒家致力于复兴与强化礼制有关。这之中,也包括《左传》的作者。《左传》中论“礼”的频率相当高。杨伯峻先生说:“春秋时代重视‘礼’,‘礼’包括礼仪、礼制、礼器等,却很少讲‘仁’。我把《左传》‘礼’字统计一下,一共讲了四百六十二次;另外还有‘礼食’一次,‘礼书’、‘礼经’各一次,‘礼秩’一次,‘礼义’三次。但讲‘仁’不过三十三次,少于讲‘礼’的至四百二十九次之多。并且把礼提到最高地位。”(杨伯峻《论语译注》页十六)《左传》一书中,作者为礼的复兴大声疾呼,特别强调对礼制的强化,表现出鲜明的复礼崇礼倾向。

礼的最早的表现形式是祭祀——对天地自然的祭祀和对鬼神祖先的祭祀。凡礼,“莫重于祭”(《礼记·祭统》)。诚如杜国庠先生所说:“春秋所记,即位、出境、朝聘、会盟、田猎、城筑、嫁娶,乃至出奔、生卒等等事项,几乎没有和祭祀无关的。”(《杜国庠文集》页二百七十四)《左传》认为:“国之大事,在祀与戎。”(成公十三年)所以对祭祀以及祭祀中的繁文缛节记载得特别详细。例如:天子七月而葬,同轨毕至;诸侯五月,同盟至;大夫三月,同位至;士逾月,外姻至。(隐公元年)

凡公行,告于宗庙;反行,饮至、舍爵、策勋焉,礼也。(桓公二年)

治兵于庙,礼也。(庄公八年)

等等。在周人的观念中,丧葬祭祀等仪节就是礼的体现。诸侯每有大事,均需到祖庙告祭,听取神灵的启示,祈求祖先的福佑。所以《左传》对天子、诸侯间的婚娶丧葬、祭天敬祖等礼仪记载不厌其详。杜预《春秋释例》云:《左传》“以《周礼》为本,诸称凡以发例者,皆周公之旧制者也。”《周礼·春官·大宗伯》将礼划分为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嘉礼五类,后代礼学家都沿袭此种分法。宋代张大亨作《春秋五礼例宗》,干脆取《春秋》经传中有关事例,分属吉、凶、军、宾、嘉五礼,以明《春秋左传》中的礼制体例。祭祀是头等大事。主祭者,也是政权的拥有者。卫献公为求返回卫国,宁可让宁氏执政,却不愿放弃祭祀之权,所谓“政由宁氏,祭则寡人”(襄公二十六年),原因即在于此。

礼是用来制约人的行动的,它调节着人的主观欲求和客观现实之间的矛盾,使二者之间达到一种能够维持人类社会存在的平衡状态。也就是说,礼一开始就是为适应社会稳态结构的需求而产生的。周代是个阶级社会,礼的本质首先在于维护等级制度。面对春秋时期层出不穷的诸侯僭越、下臣非礼的现象,左氏特别重视对等级名分的维护。如宣公十二年晋随武子(士会)曰:其君之举也,内姓选于亲,外姓选于旧。举不失德,赏不失劳。老有加惠,旅有施舍。君子小人,物有服章。贵有常尊,贱有等威,礼不逆矣。

强调的便是贵贱等级的区分。襄公三十一年,北宫文子即认为,礼仪之本,在于区分“君臣、上下、父子、兄弟、内外、大小”。对名分等级的僭越莫过于楚庄王了。《左传》宣公三年记载楚庄王“伐陆浑之戎,遂至于雒,观兵于周疆”,王孙满为周定王慰劳楚庄王,庄王“问鼎之大小、轻重焉”,流露出觊觎王位的野心。王孙满很严肃地告诉他:要称霸天下,“在德不在鼎”。并且详细地申说德的重要。一番话,使得楚庄王收敛其“问鼎”的无礼野心(宣公三年)。名分等级的僭越,又常体现在礼数的僭越上。《左传》中“礼也”、“非礼也”的记载相当多。上自国之大事、外交往来,下至宗庙中的布饰定制、生活起居,都有关于礼制标准规范的详细记载。

《左传》对于礼的论述有一个重要的发展,就是给予理论上的论证,使礼从一种约定俗成的形式规范提升到理论的高度。首先,在《左传》中礼的功用被提高到治国的根本大纲的高度,如其所论: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者也。(隐公十一年)

礼所以守其国,行其政令,无失其民者也。(昭公五年)

礼,王之大经也。(昭公十五年)

夫礼,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天地之经,而民实则之。(昭公二十五年)

经国家、定社稷、守其国,无不依礼而行,礼,已经成为治国方略中最重要的一环。这一点,与孔子所说的“为国以礼”的思想是一致的(见《论语·先进》)。只是受到当时新思潮的影响,礼之中已融进了民本思想的内容。而且,礼还可以拯救国之危亡。齐景公哀叹陈氏坐大,将取姜氏而代齐时,晏子对曰:“唯礼可以已之。”晏子认为,陈氏坐大的关键,在于超越了礼的规定而滥施于民,因此获取了民的支持,由是构成了对齐国公室的威胁。因此必须以礼加以限制。故晏子论曰:在礼,家施不及国,民不迁,农不移,工贾不变,士不滥,官不滔,大夫不收公利。(昭公二十六年)

士农工商以至卿大夫皆依礼而行,各不超越名分,各守其职,则陈氏亦无由坐大矣。

另一方面,对于礼的内在规定性,《左传》也作了具体的简述。如前所举,晏子在论述礼可以阻止陈氏代齐之后,又阐述了礼的具体内涵:礼之可以为国也久矣,与天地并。君令臣共,父慈子孝,兄爱弟敬,夫和妻柔,姑慈妇听,礼也。君令而不违,臣共而不贰;父慈而教,子孝而箴;兄爱而友,弟敬而顺;夫和而义,妻柔而正;姑慈而从,妇听而婉:礼之善物也。(昭公二十六年)

君臣、父子、兄弟、夫妻,明确了以等级名分为内容的礼的本质;共(恭)、慈、孝、友,又规定了礼的行为规范与道德准则。关于礼的内容,鲁国的臧哀伯也有一段具体的论述。桓公二年,宋华父督弑宋殇公,并将郜之大鼎赂鲁桓公,桓公纳郜鼎于太庙,作者谓之“非礼也”,并记载臧哀伯的谏辞曰:君人者,将昭德塞违,以临照百官,犹惧或失之,故昭令德以示子孙。是以清庙茅屋,大路越席,大羹不致,粢食不凿,昭其俭也。衮、冕、黻、珽,带、裳、幅、舄,衡、、纮、,昭其度也。藻、率、鞞、鞛,鞶、厉、游、缨,昭其数也。火、龙、黼、黻,昭其文也。五色比象,昭其物也。锡、鸾、和、铃,昭其声也。三辰旂旗,昭其明也。夫德,俭而有度,登降有数,文物以纪之,声明以发之,以临照百官,百官于是乎戒惧而不敢易纪律。今灭德立违,而置其赂器于大庙,以明示百官,百官象之,其又何诛焉?国家之败,由官邪也。官之失德,宠赂章也。郜鼎在庙,章孰甚焉?(桓公二年)

同类推荐
  • 趣谈成语与文言

    趣谈成语与文言

    每一个成语,都有一个故事,搭建出一座座历史的桥梁。“爱鹤失众”、“班门弄斧”等成语故事让我们在笑前人的无知以及愚昧的同时也可反省自己,警惕自己不犯同样的错误。《趣谈成语与文言》是从成千上万个成语中精选出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成语故事,为我们在解说了成语的妙趣以及来历的同时也可教会我们一些为人处事的基本方法。
  • 山水佳迹对联(上)

    山水佳迹对联(上)

    对联,汉族传统文化之一,又称楹联或对子,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中文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它是中国汉民族的文化瑰宝。本书介绍了一些地方的关于山、水的对联,如“双剑峰瀑布(庐山)”、“普照寺筛月亭(泰山)”、“萍河(徐水)”、“秦淮河(南京)”等等。
  • 中国历史未解之谜(大全集)

    中国历史未解之谜(大全集)

    在这里,无论是一个时代,还是一段奇缘,又或是一处半壁残垣,一处古墓深山,他们都是中华五千年瑰丽诗篇的组成部分,在为世人呈现奇趣剧目的同时,也留下了无数难以道清说明的历史谜题。时人皆知,越是悠远的历史脉络,越是广大的土地山河,因为难以处处照看,细细研究,所以才越发显得像谜一样,令人观之心生乐趣,想要拆解其中疑窦。中国的历史就是如此害羞,不轻易揭开自己的层层面纱,叫人想要探个究竟。
  • 基层公共文化体育服务探索与实践

    基层公共文化体育服务探索与实践

    作为在基层耕耘了三十多年的文化体育工作者,与文化体育结缘半生,摸着石头过河,经过长期对文化体育工作孜孜不倦的理论探讨与具体时间,在如何建设体系完善,覆盖有效,供给充足,服务规范,保障有力的公共文化体育服务方面,积累了一点有益的实践经验和学术研究成果。
  • 高风亮节(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读本)

    高风亮节(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读本)

    本丛书筛选内容主要遵循以下原则要求:(1)坚持批判继承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不全盘肯定,也不全盘否定。坚持抽象继承、演绎发展、立足当代、为我所用。(2)坚持系统整体的原则。注意各历史时期分布;注意各民族的进步人物;注意各层面人物;注意人物各侧面。做到:竖看历史五千年,纵向成条线;横看美德重实践,横向不漏面。(3)坚持古为今用,为我所用原则。在发掘美德资源时,特别挖掘古代人物故事、言论,注重寻找挖掘各阶层、各民族的传统公德、通德、同德;注重人民性、民主性、进步性、发展性、普遍性、抽象性,不求全古代,不求全个体。
热门推荐
  • 小布什传

    小布什传

    年青时叛逆、放荡不羁,成家后笃信宗教、是个有责任感的好男人,就任总统后,果敢发起两场对外战争,成为21世纪美国仅次于林肯的最伟大总统,离任时却被目为美国历史上最糟糕的总统……这就是小布什,一个独特、充满争议的总统!一个一生富于戏剧化转折的总统!
  • 六道使者

    六道使者

    慈恩寺收养孤儿在福利院长大后无意中发现了佛家六道的秘密,开展了一段秘境之旅
  • 校草是学霸爱上学渣

    校草是学霸爱上学渣

    “女主,您的三大男神到货了,请签收”女主最爱哪款男神?是爱她胜过爱自己的温柔暖男,是从小就喜欢她只对她暖的高冷竹马?是还是默默为她奉献的腹黑邪少?哪个才会让女主托付终身?最后“花”落谁家?【情节虚拟,请勿模仿】讨论剧情群:欢迎加入校爱小说讨论群QQ,群号码:146271405,随意小说主角名即可入群
  • 走过草原

    走过草原

    讲诉了三十年前他们来到蒙古草原上,发生的种种事情……三十年后有了各自的生活,又重新走到了一起,回到了三十年前感慨万分的蒙古,见到了相识的人,想起了旧事。本文分为蚊子的困扰,邂逅,军事训练,跪拜之礼等等。
  • 绑嫁外星人

    绑嫁外星人

    千百年来,一些神秘的外星人渗透进入了地球之中,或是暗中观察,或是大肆破坏,而只有极少数的特殊人类知道它们的存在,并且与之斗争。后来,人类的书籍、漫画、电影之中,多出了这些字眼:“变形金刚”、“奥特曼”、“冰霜巨人”、“吸血鬼”、“天使”。2055年,一个普通的少年捡到了一名外星人,这是一次命运的邂逅,也是一场未知的征程……
  • 圣地天使

    圣地天使

    因为算命的一句话,她注定在年幼便被父母抛弃来到这个繁华的大家族,成为上流社会的一名千金小姐。如果单单只是这样也就算了,可是这个孤岛上的学校是怎么回事?她怎么莫名其妙的就成了一个坏女孩?还有什么神秘的力量,眼前这几个争相要与她签约的骑士又是怎么一回事?谁能来好好跟她解释一下嘛!--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拐点

    拐点

    “异国舞者”四个字,闪亮亮照过眼前,很自然牵引出一段神秘的想象:吉卜赛女郎飞舞的长裙,化作红艳艳的火焰;要不就是夏威夷清蓝的波光,穿过草裙舞姑娘的长发,落在她胸前的花环;还有阿拉伯的肚皮舞娘,半透明的长纱下,她迷人的媚眼和软腰……
  • 中国婚恋危机

    中国婚恋危机

    中国现在没有出现经济危机,这是中国的幸运;但是中国出现了婚恋危机,它已经给中国造成了损害和困扰,它将给中国带来灾难,是中国的长远忧患。我们讲抢险救灾,解决中国婚恋危机,就是一场特殊领域的抢险救灾。抢救中国婚恋,特别是救助“80后”,就是抢救中国的未来,抢救中国的“后独生子女”一代,使我们在独生子女之后依然有后代。
  • 家斗:女警的黑道家庭

    家斗:女警的黑道家庭

    从小,她就励志成为女特警!可惜,天不遂人愿!谁让她有个黑道老爹,周围亲人更是野蛮到底!就在她隐藏身份步入皇家警院后,那个从小跟她杠着干,处处刁难她的恶毒男人,竟然出现了!而且还是黑道太子的身份!哼,看她现代女特警如何再战黑道少当家!
  • 天降刁蛮女

    天降刁蛮女

    依家集团天才大小姐不幸穿越,摇身一变成为端云国依家小姐,没承想,自己竟处处不待见,遭受冷眼!原来,是这小姐好吃懒做、刁蛮任性、蛇蝎心肠,处处刁难人,惹人厌恶。无奈,只好顶着这么个烂壳子金盆洗手,重新做人。实践了一番后,才知道,顶着这名声,做好事别人都处处防着,救人别人都甘愿等死。心里那个委屈啊!待洗干净名声之后,各国战争不断,背后风起云涌,又得辛苦提防着了!(剧情有很大改变,请重新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