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957200000013

第13章 先贤礼记(2)

一个平常的墓茔,安下一位不平凡的魂灵。万历四十五年(1617),陈第病逝于世善堂,享年77岁。埋葬于浦口官岭戈沃山中,炉山护其西,可门扼其北,五虎守其南,马祖列其东,静谧中蕴含钟灵。其墓单人葬,建于明代天启三年(1623),占地面积42平方米,坐西北向东南,龟背内封土形坟丘,墓穴外观呈“风”字形,三合土构筑,宽5米,进深4.3米,坟前还有5平方米的墓埕。墓碑高0.6米,宽0.4米,镌刻“明一斋陈先生墓”,上款刻“向丁坐癸天启癸亥”,下款刻“友人黄琮、门人徐亮造”。就这样一座古朴守拙的坟墓,泰然若定,自有一番庄严气度。

陈第墓正前方,是美丽的官岭海湾,闽江、敖江入海口交汇处,海阔、沙白、浪平。相传,明嘉靖时,倭寇频扰邑县沿海乡村。戚继光将军奉命入闽抗倭。陈第多次陪同戚参将视察官岭等前沿,重兵防范敌情,使官岭一带百姓免受倭患之灾。陈第逝世后,乡人感其德行,请求陈第友人把墓道碑立在离陈第墓东南1.5公里的官岭村中,碑高2.75米,宽0.73米。上端雕刻双龙抢珠图,碑座正面刻一回首鹿。碑正中镌刻“明一斋陈先生墓道”,落款“岭东友人黄琮题,浙东门人徐亮立”。古碑静穆,然而陈第的许多神异故事,却一并流传至今。1991年,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其为第三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陈第(1541-1617),连江凤城玉荷西人,字季立,号一斋,晚号温麻山农,别署五岳游人。陈第自幼熟读四书五经,勤学好问,“性无他嗜,唯书是癖”。《闽贤纪要》载,陈第少壮聪慧,有胆有识,早年在云居寺挑灯夜读,一天晚上,更深夜静,有虎在寺前作祟。陈第处变不惊,大声叱咤,从容应对,虎惧逃遁,碰落廊石。于是作《叱虎诗》,记其事,传为佳话。

陈第故居位于县城龙西铺化龙桥边,明代建筑,坐北朝南,五扇四间,三合土地面,石基垒火墙,穿斗式木架构,青灰瓦面翘角,门口石板铺就厝埕,二进通间隔着明亮的天井。大厅门坊额题“倦游庐”,前有古井,后有花园,厅前右侧建立起闽中著名藏书楼——“世善堂”。陈第藏书主张“藏以致用”,那是历史记忆的原点。天启六年(1626),陈第的孙子陈肇复奉父命将其修筑一座四进三间的院落,取名积庆堂,引《周易.坤卦》里“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的含义,后代迭经修葺改建。20世纪80年代末旧城改造时拆建为商住房。

陈第是我国杰出的军事家。明末,倭患频繁侵扰我国东南沿海,民不聊生,为了祖国安宁、打击倭寇的侵扰,陈第曾上书给戚继光,献“平倭策”,在马鼻海滩,戚家军利用渔民的生产工具“土撬”,穿梭往返泥泞的滩涂,出其不意地一举全歼了入侵倭寇,大获全胜。万历三年(1575),陈第于福州任教官,授业解惑兵家攻防策略要诀,结识都督俞大猷,大猷又举荐于戚继光,教以兵法。出守古北口,后任游击将军,坐镇蓟门10年,颇有军功。

“读千卷书,五经注其四,文人高风在;行万里路,九州遍其八,遗迹佳话多。”台湾学者陈大络先生撰写的这副对联,概括了陈第文儒的一生。陈第善诗文,喜欢游览祖国名山大川,潜心治学,著书立说,笔耕不辍。尤其是万历三十年(1602)他随沈有容赴台剿倭,万历三十九年(1611)再次出游,深入考察台湾高山族风土人情,他坚持“时有古今,地有南北,字有变革,音有转移”的音韵研究理念。除《一斋诗集》外,陈第引人注目的还有《毛诗古音考》、《屈宋古音义》、《易杂卦传古音考》、《读诗拙言》等著作,特别研究古音韵,成为中国古音韵研究的集大成者。所著《东番记》为我国研究台湾首篇珍贵历史文献。这是一个跨越久远历史、留下飞跃海峡东岸的感人的历史印记。

1991年陈第诞辰450周年之际,两岸150多位专家、学者莅临连江,举办陈第学术研讨会,对陈第的学术成就进行见仁见智的探讨。连江人民为了纪念这位历史名贤,在县城中心建陈第公园。公园内绿树翠柏,碧水喷泉,鲜花簇拥。高7.6米的陈第石雕像,高大魁梧,腰佩宝剑,手执书卷,高瞻远瞩,意气风发,儒将风范,一展雄风。家乡人民永远景仰这位传奇的历史先贤。

2008年6月8日

董应举结庐八仙岩

八闽五大名山之一的青芝山,山清水秀,风光旖旎,而且儒释道和谐共处,文化积淀异常丰厚,历史人文可圈可点。读了林忠庆先生的《青芝山探秘》,我心旌搏动,茅塞顿开,似乎回到“名宦乡贤”董应举曾经与青芝山八仙岩喜结道缘的岁月。

董应举,字崇相,号见龙,1557年出生在连江县琯头镇塘头村。古镇的山水濡染了他的睿智,留下了他青少年以及中老年时代的足迹。万历二十六年(1598)中进士。授广州府教授、擢太仆卿兼河南御史、又迁工部侍郎等职官,仕途坎坷。从政期间政绩颇佳,不仅是一位尽心尽责、克己奉公、不畏权贵、忧国忧民的良臣,晚年辞官回乡后,还是一个热心家乡公益事业的乡贤,兴利除患,助教兴学,不惮其烦,开发百洞山。

林先生在文中说,在八仙岩组的天门洞中,南北两向均有人工凿成的等高凹痕,似为前人搁置屋梁所用。再翻董应举写的《崇相集》,1615年,即他65岁时,曾在“答叶阁下”的信中说:“八仙岩,某筑室处也。”这个开山遗址,应是他结室与八仙为伍的初始阶段居住的第一个遗址。

第二年,“董公又在八仙岩附近建了一座山馆,号梅花楼”。事后,董公在《崇相集》中曾两次说到这件事。那一年,他在给“答苏鹤楼”的信中说:“筑一土室,因室为门。”又在给《答陈元凯书》中说:“今乃筑一土室,招山客掠耕云隙。”这两次描述,一讲石门,现有还在;二讲掠耕云隙,石门上边确有一块平地,这应该算是他开山时居住的第二个遗址。

《崇相与八仙为伍的遗址在哪里》中还说,据山下的老人反映,20世纪40年代初,当地有个名叫阿响的道士,还收秦川村一个叫赵金伙的人做徒弟,找到董应举八仙岩结庐遗址,修路整地,并用石头、土坯、瓦片盖座简易的道观,后因遭台风毁了。

董应举酷爱故乡山水,在砍柴人的指引下,他发现了青芝山神奇的八仙岩。有了这个庐,董应举经常在这云雾缭绕的山上,精骛八极,神驰物外,置身于八仙之中,仿佛与仙家为伍,浮游于天地经纬之间。开发百洞山时,他说:“结庐青芝,开山辟景,贵在学道、悟道、行道。”他很艰辛,但无官身自轻,生活得逍遥自在。

董应举常常向朋友介绍青芝风貌,他对八仙岩有着特别的情缘,董应举跟明代首辅叶向高(福清人),同朝为臣。叶向高亦喜好山水,早年曾与董应举一起在青芝山的“三友岩”、“五曲洞”苦读四书五经,最终功成名就。至今,仍流传着叶向高、李九我、董应举月下邂逅梅花仙子,董应举朦胧听见仙子窃窃私语,不经意间回望聆听,仙子惊呼“三人同行三宰相,回首一个是侍郎”的美丽传说。

董应举曾对友人说:“遍游三山五岳,无如故土八仙。”他徜徉八仙岩周遭,是近水楼台先得月,每一个角落都有景致,还常以此抒怀。如他在《为百洞题》中云:“山川到海别生奇,洞壑连天今始知。未省蓬莱能得似,直疑人在少安期。”又题:“三岛十洲安知吾里是非,洞水福地得之海角焉奇。”充满着浓浓的山乡情结,表达了达观的思想境界。他欢娱山水,在青芝寺旁建有梅花楼,经常邀请文人墨客同游青芝山,写了许多名诗名句镌刻在石壁上,为青芝山增添了几许诗情。梅花楼也成了“因之纪瑞”、“山称百洞重江南”的一大胜景。

面对琳琅满目的“仙人跨鹤”、“梁王拜忏”、“罗汉守山”、“仙翁醉酒”等天成美景,遥对太虚洞,我在栩园同乐亭的旁边,发现了大石岩朝南的一面有草书“太虚洞”题刻。《崇相集》里留有《太虚亭诗》“有迹非真隐,无心即太虚”的名句。一石一洞一景,诚如《道德经》言,“道大而虚静”。他常常挥毫题咏,从心田里流淌出道的情缘、诗的韵味。我三番五次琢磨青芝山时,对他传奇般的经历有了大概的了解,这也成为我探究他与道教信仰的特殊关系的切入点。

董公在《与林清海书》中说:“弟初得八仙岩,谓是奇怪绝耳。”八仙岩地处孟溪之上,覆釜之麓,青芝山西隅,是一个重峦叠嶂上的悬崖,面积虽不大,但独特的区位优势,赋予它壮观的想象空间及石林风景。丛岩凌空,妙在雾中。奇岩怪石,展露山魄,一石一胜,鬼斧神工。形似黑脸巨眼的铁拐李、“正阳祖师”的钟离权、长生秘术的张果老、潇洒风趣的吕洞宾、精于占卜的何仙姑、玩世不恭的蓝采和、轻狂不羁的韩湘子,以及慕念仙道的曹国舅,八仙神通,栩栩如生,造就了“八仙岩乃百洞山第一奇观”的氛围。

走过八仙岩,沿一条山径石阶进入中部及至东部景区,便又看到另一番美丽景观。抬头前望,阳光下的青芝山像泼翠洒绿似的,往里走,达摩落履等各个景点错落有致,诱惑眼球,在树荫流动中,隐隐约约犹如一幅黑白相间、疏密有致的水墨画,散发着景区神秘幽深的气息。走进青芝山,一个关于八仙与董应举道缘的神奇故事,就这样经年不衰。它总是那么令人神往,叫人迷恋,让人魂牵梦萦。

“播风顶下半山间,独有一坡耸丛岩。远觑云雾奔腾过,幻似浮槎渡八仙。”便是形象刻画八仙岩“天开灵境留仙住”的神来之笔,幻化出董应举与八仙岩不解之缘。往事如烟,开山鼻祖董应举造势青芝山,在他为周边景观命名时,表达他达观的思想境界。字里行间透着对故乡的爱和对仙人生活的无限向往。我知道,他为了寻找景观的素材,为了探寻灵感,踏遍了青芝山的每一条山径,每一处台阶,每一道拐弯,每一个幽洞,每一沟小涧,留下了他专心创作的足迹和身影。在八仙岩面前,董应举不仅是一名拓荒者,还是一名乐逍遥的道教信仰者。在青芝山的日子里,无论风云如何变幻,日月怎样重辉,山野上、峰峦下、雨天后、氤氲中、草木间,八仙岩自有天然妙趣,总要闪现他与其子鸣玮一道,劳苦功高的身影,他致力芟除芜秽,开拓景观,使青芝山“众奇始出”,渐成一方名胜,给故里留下了许多佳话。

“白云岩上日悠悠,仙去何须色相留。惹得世人笑顽石,红尘堕落几千秋。”董应举开发故乡青芝山,人与自然和谐的渴求特别强烈,展现了寄情于山水,忘情于山水,心融于山水的微妙感受,有一种“物我玄会”的美好境界。

2012年2月6日

林森钟情青芝山

被世人称为“寺产青芝闻海外,山称百洞重江南”的青芝山,开发以来,因其秀丽的风光,厚重的人文,神奇的传说,深受游客的青睐。因此,也成为八闽五大名山之一。

“智者乐山”,林森自幼就酷爱青芝山。他一生中九上青芝山。如果不是后来忙于国是,他或许会更加多次地上山。就说1923年他刚刚辞去福建省省长之职时,如释重负似的奔往青芝山,尽管当时心情郁闷,但一上山来,仿佛一切烦恼就抛至九霄云外,疲惫的身心得到了一次怡养。可见,对他来说,青芝山既可排斥世事纷纭,又可以宁静致远。

“啸余庐”,是林森1923年建筑的隐居之庐,俗称“林森公馆”。这幢中西合璧的乡村别墅,小巧玲珑,依山傍洞。外表上看,没有什么亮眼之处,但隐蔽于绿树山岩之中,却体现出了林森的别出心裁。它与周遭的一片瓦、东觉岩、桃园洞、一线天、三友岩等名胜融为一体,山青、林茂、石伟、洞幽、庐美,印证了民谣“左青龙,右白虎,前珠谷,后鹦鹉,坐莲花,卧如意”所道出的幽美环境。

时光对于人生的挫折,无以言喻,其结果是心智之树的长青。林森静思不为物欲所动,公馆里那简陋的居室,器重珍物空空如也,只摆设水牛角、铁犁头等物件,再现了农耕传统最后理念的激情挂念,表露他一种民生的强烈意识。

林森向来喜欢植树栽花,陶冶山水。走进青芝山,他把原先荆棘丛生的荒凉山地,种上成片青松、修篁、翠榕、金桂、相思树和三角梅等,且乐此不疲。任民国政府主席后,又上山来,在一线天岩石缝隙间栽种香樟。如今香樟径粗两人合围大,虬根崩开巨岩,坚挺向上,犹如一把把巨伞顶天立地,充满生机和活力,使名山增色不少。

更为人称道的是,林森喜爱字画收藏。林森公馆成了字画收藏处。公馆中曾留藏于右任字幅和何香凝的水墨画——观音大士坐像等名人字画,“十年动乱”期间大部分被洗劫,后来,一小部分转藏于省博物馆。1933年,林森将西藏活佛九世班禅赠送的一尊缅甸白玉释迦牟尼佛像,安放在“啸余庐”后面的东觉岩下,把檀香如来佛送给青芝山寺院,让更多人观瞻。

同类推荐
  • 朱自清文集

    朱自清文集

    作为一位散文大家,朱自清以他独特的美文艺术风格,为中国现代散文增添了瑰丽的色彩,为建立中国现代散文全新的审美特征,树立了“白话美文的模范”。朱自清是一位文化多面手,他给后人留下了近200万字的文学遗产。
  • 毛泽东与水浒传

    毛泽东与水浒传

    毛泽东与水浒传,围绕毛泽东与水浒精神这个主调,全面收集详尽介绍了毛泽东阅读、欣赏、评论、运用《水浒传》的专题资料,仔细分析了毛泽东那视角独特、个性新奇的读书经验,具体揭示了毛泽东从梁山好汉身上挖掘到的古代革命造反者的精神内涵。毛泽东对梁山好汉的反抗精神、民主精神、平等精神、拼命精神、“打虎”精神……都进行了深入的挖掘和精心的吸纳;对梁山好汉的政治和政策、胆略和策略、战略和战术……都给予了别开生面启人心扉的解读,并恰到好处地将其转化为革命实践中敢于斗争和善于斗争的物质力量。同时,毛泽东也毫不含糊地指出了梁山好汉在精神状态和斗争策略方面的不足和失误,作为革命的借鉴。
  • 名家经典散文选:滴水见阳光·哲理卷

    名家经典散文选:滴水见阳光·哲理卷

    “名家经典散文选”,包括 《万事融笔端·叙事卷》 《挥笔如传神·写人卷》 《情动于心中·抒情卷》 《情景两依依·情景卷》 《滴水见阳光·哲理卷》 《闲情说理趣·随笔卷》 《提笔如出鞘·杂文卷》 《宏论博天下·议论卷》共8册。本套散文所选文章除了当代我国的名家精品之外,还选择了一些当代外国名家经典散文,诸如法国作家雨果、大仲马,英国哲学家罗素,印度文豪泰戈尔等。这些中外文学大家的作品,知识丰富,思想深刻,对于我们开阔眼界、提升素养都有极大的帮助。这些散文大多以一种轻松随意的文笔,朴实自然地展现出了名家散文的基本状况,并以这些名家生卒时间为顺序进行编排,充分体现了这些名家散文的个性魅力和风格特色。
  • 徐志摩诗歌全集

    徐志摩诗歌全集

    本书收录了徐志摩生前发表的《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和《云游》四部诗集,并整理了他的其它诗篇,合并为《醒!醒!》。诗人虽然轻轻的走了,但是他留下的作品却会永存于读者心中。
  • 我的现实 我的主义

    我的现实 我的主义

    本书选取了当代著名作家阎连科与评论家、翻译家的多次有关文学问题的对话,追寻土地、介入现实、谈论语言、评论世界文学,在观点交锋和激情碰撞中,勾绘出一幅文学图景。这是一本写作宣言,一次生命剖析,一场从土地出发的文学之旅:阎连科畅谈自己三十年写作历程,细数笔下故事与人物的诞生,纵论世界文学名家。第一次提出了“神实主义”创作观念,为我们理解中国文学提供了新的思路。
热门推荐
  • 灵狱之都

    灵狱之都

    男女主角的一次逃亡,开始了后续一切的故事,所有事情都挣扎在对错之间,随着魔幻的地图一步步展开,真相也越来越近,真正的邪恶,还是真正的伪善?灵狱之都将带给你惊喜。
  • 爱情无敌:我依旧爱你

    爱情无敌:我依旧爱你

    一场车祸决定的恋情,他是选择坚持还是退缩?她还认识他吗?难道一切都要卷土从来?她的记忆又是何去何从……要坚持啊!何陆羽!
  • 金钱世纪

    金钱世纪

    钱,世界进步的原动力。看完这本小说,你也许会对世界有新的认识。
  • 吾家囧徒初长成

    吾家囧徒初长成

    古代小萝莉养成文!呆萌妞霸气上演艰难追师记!她,出身名门却长在山谷,卖萌撒娇耍无赖,无一不能。他,沉默寡言却文武双全,腹黑毒舌假正经,样样精通。她追随他出了山谷,一路风尘仆仆,进入皇宫,摇身变成小公主。他养育她十六年,受尽折磨痴缠,对天感叹:“女人为何如此麻烦!”阴险太后设迷局,镇国塔中的她九死一生。他救她于危难,却只说:“你怎么这样沉?”楚国皇子求和亲,为换得长治久安,她挥泪出嫁,却险些死在他剑下。她只知他沉默寡言,却不知,他曾为她拱手江山。他想护她一世周全,却不知,她想与他一世长安。
  • 鬼手狂医

    鬼手狂医

    身为鬼道传人,小胖洞悉天衍之术,可用鬼杀人,亦可治病救人,但这些对于小胖来说,都不足道哉!
  • 傲娇总裁宠萌妻

    傲娇总裁宠萌妻

    他是傲娇总裁,集团上下,光鲜瞩目;她是被遗孤女,天地之大,无人问津。一夜尝爱,她失去了珍贵的第一次,漆黑之下,她捕捉不到他的任何信息。再见面,她是他公司的小职员,他随意欺凌,毫无章法。她委曲求全,处处忍耐,只为能完成自己的梦想。她被逼离开,他却死死追逐;他经历生死,终于博得认可,却不想,自己的小萌妻,竟是自己找寻多年的邻家小妹。
  • 网游之神圣回归

    网游之神圣回归

    从一枚白色的厄运戒指开始,叶南开始了他在《回归》中幸运的游戏生涯。
  • Annajanska, the Bolshevik Empress

    Annajanska, the Bolshevik Empres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太空探索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太空探索

    本书系统地介绍了太空的基础知识、其层次的划分,以及人类为探索太空所做的努力和探索。
  • 权少的极品萌妻

    权少的极品萌妻

    初次相遇,她撞了他的车,找他索赔,他赔了。再次相遇她撞了他的人,他找她索赔。“什么?一件破衣服五百万,你打劫啊?!!!”某女瞪大眼睛,寻找出路,准备走为上策。想逃?没事,抓回来!野蛮?没事,好好调教!嚣张?没事,有他在,她想怎么嚣张就怎么嚣张。他是ATT的CEO,睿智专情,腹黑霸道,宠妻有道。他说,“我的女人我不宠谁宠?!”